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教学课件(内嵌视频)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教学课件(内嵌视频)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_第2页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教学课件(内嵌视频)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_第3页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教学课件(内嵌视频)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_第4页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教学课件(内嵌视频)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技文化成就第18课(1)通过时间轴和表格,梳理不同新中国时期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发展成就,培养时空观念。(时空观念)(2)通过史料,了解“两弹一星”、载人飞船等概况,分析研制成功的意义;分析“籼型杂交水稻”的推广价值;了解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文化影响力的扩大。(唯物史观,史料实证)(3)学习科学家呕心沥血、淡泊名利、奋力开拓的精神品质;坚定文化自信,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家国情怀)学习目标目录CONTENTS一、从“两弹一星”到太空漫步三、文化事业的发展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从“两弹一星”到太空漫步第一篇章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一)“两弹一星”“两弹一星”是指核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最初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两弹”现即指:一弹是指核弹;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是指人造地球卫星。两弹一星核弹(原子弹和氢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66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1.含义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一)“两弹一星”2.背景中国为何要下决心发展“两弹一星”?

……1953年年初,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下令将携带核弹头的导弹秘密运到日本的冲绳岛,为向中国发射核导弹而做准备。——唐国东《翱翔太空:中国载人航天之路》

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现在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邓小平《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国际形势:加强国防力量国防需要:维护国家安全客观要求:提高国际地位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一)“两弹一星”3.困难金银滩草原模拟场景(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1959—1961年连续三年自然灾害,粮食成为影响全局的揪心问题,人民口粮严重短缺。……到1960年,灾情更加严重。全国受灾面积达到9亿多亩,占全国16亿亩耕地面积一半以上。——转自:《周恩来总理为解决困难时期的粮食问题呕心沥血》,《中华魂》2019年第8期,第43页

由于中苏关系恶化,1960年苏联撕毁了与我国签订的国防新技术协定,撤走全部在华专家,将重要图纸资料全部带走,并停止提供原来订购的配套设备,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损失。——陈广胜,王翠主编:《中国历史》,河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330页设备落后经济困难缺技术、缺人才环境艰苦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一)“两弹一星”4.成就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1964年1970年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导弹飞行试验成功1966年第5个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国家第4个自己研制氢弹的国家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一)“两弹一星”5.精神无私奉献热爱祖国自力更生勇于攀登大力协同艰苦奋斗阅读课本第91页两则《人物扫描》,这些科学家身上有着怎样的精神品质?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一)“两弹一星”5.精神“两弹一星”元勋国家原子弹用时从原子弹到氢弹用时美国6年7.3年苏联7年4.3年英国13年4.3年法国3年8.6年中国5年2.8年艰苦奋斗、爱国敬业、甘于奉献、严谨细致、团结协作、敢于创新。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一)“两弹一星”6.意义从社论中看“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历史意义【美联社新德里10月16日电】(记者:芬克)……在亚洲,核力量——不论多么粗糙——是一种国际地位的象征,是科学技术和军事力量的象征,它既是动人的也是吓人的。……随着星期五的消息报道爆炸了一颗原子弹,共产党中国龙在世界这部分地区数亿人的心目中长得更高大了。【合众国际社东京10月17日电】共产党中国星期五爆炸了它的第一颗原子弹,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核大国,成为亚洲的第一个原子大国。【合众国际社东京10月17日电】(记者:史密斯)……俄国背弃了关于提供技术和物质援助的保证,只是促使中国人自己加倍努力,并且增强了他们的决心。——摘编自:方华,史册主主编

《参考的启示-国事卷》打破了核垄断,增强了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毛泽东

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二)漫步太空——载人航天工程1992年9月21日,中国政府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二)漫步太空——载人航天工程1999年“神舟一号”:实现天地往返重大突破2003年“神舟五号”:中国首位航天员进太空2005年“神舟六号”:实现“多人多天”飞行任务2008年“神舟七号”: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2011年“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实现对接2012年“神舟九号”:实现了首次与“天宫一号”的手动对接2013年“神舟十号”:我国第一次应用性飞行,王亚平进行了首次太空授课2016年“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成功交会对接2021年“神舟十二号”: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发展历程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二)漫步太空——载人航天工程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杂交水稻与青蒿素第二篇章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一)杂交水稻有人曾经风趣地说,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指什么?邓小平——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邓小平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位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而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从1964年开始,他50多年如一日,全身心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在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袁隆平珍贵的700多株秧苗被全部拔除毁坏,凭借在一口废井里找到仅存的5根秧苗,他依旧继续坚持试验,终于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

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xiān)型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杂交水稻之父”荣誉意义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赞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一)杂交水稻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一)杂交水稻杂交水稻普通水稻全生育期约140.7天约150天产量平均亩产约750公斤平均亩产约500公斤株高

约110—120厘米约120厘米每穗总粒数238.2粒200粒结实率78.3%75%抗性自身抗性强,具有综合抗性。抗倒伏、

耐热、

抗寒缺乏综合抗性

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一)杂交水稻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二)青蒿素患疟疾的儿童疟疾,俗称“打摆子”,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这种疾病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周期性的全身发热、发冷、多汗,若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则会引发贫血、脾肿大、脑水肿、脏器衰竭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发病时,患者时而高烧不止,燥热难忍;时而如坠冰窟,全身颤抖。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二)青蒿素20世纪60年代末,屠哟哟响应国家号召,加入了抗击疟疾的研究工作。屠呦呦领导课题组,在设施简陋、信息渠道不通畅条件下,翻阅大量历代本草医学书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甚至连群众来信都没有放过。在课题组前后历经了380多次失败后,终于根据屠呦呦提出的古法,成功从新鲜青蒿中提取到了需要成份。这一发现极大地提高了疟疾治愈率,减少了因疟疾造成的死亡率。从2000种中药中,发现了640种可能有抗疟效果。从200种中药里获得了380种提取物。筛选了100余种中药的水提物和醇提物样品200余个。190次失败后,191号提取物试验成功。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二)青蒿素概况:影响:20世纪70年代初,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屠呦呦在实验室工作瑞典国王为屠呦呦颁奖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据WHO《世界疟疾报告2015》估算,从2000年到2015年,ACT(注∶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合疗法)等措施使全球620万疟疾患者免于死亡,其中包括5岁以下的儿童590万。——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年鉴2017年

文化事业的发展第三篇章三、文化事业的发展(一)“双百方针”的提出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他开放,不要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二千年前那个时候,有许多学说,大家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允许)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正确的,错误的,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李森科、非李森科,我们搞不清,有那么多的学说,那么多的自然科学,就是社会科学,这一派,那一派,让他们去说,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实行“双百”方针艺术问题“百花齐放”学术问题“百家争鸣”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毛泽东三、文化事业的发展(二)发展成果1.改革开放前话剧《茶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小说电影《英雄儿女》《林则徐》特点特点:多样化,描绘人民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风貌。三、文化事业的发展(二)发展成果1.改革开放后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电影《大决战》大型舞剧《丝路花雨》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形式多样、题材广泛,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时代风貌;中外文化交流增多。特点三、文化事业的发展(二)发展成果1.改革开放后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荣誉“用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将民间故事、历史事件与当代背景融为一体。”代表作品获奖理由《红高粱家族》《檀香刑》《蛙》《丰乳肥臀》《生死疲劳》等“我必须承认,如果没有30多年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发展与进步,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也不会有我这样一个作家。”获奖演讲三、文化事业的发展根据材料结合所学你如何理解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文化自信”?

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习近平

如果没有30多年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发展与进步,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也不会有我这样一个作家。——莫言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坚定的信心。

我们青少年要认同自己的民族文化,既不能盲目自大,又不能妄自菲薄,并且要积极学习和宣传优秀传统文化。课堂小结影响英国科技文化成就1964原子弹1966导弹1967氢弹1970人造地球卫星科技文化两弹一星1999“神一”(无人)2003“神五”(载人)2008“神七”(出舱)袁隆平:籼型杂交水稻(杂交水稻之父)屠呦呦:抵抗疟疾青蒿素(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农业医学载人航天“双百”方针莫言:诺贝尔文学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家:邓稼先、

钱学森文化自信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国家

巩固练习第四篇章1.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大量优秀作品问世,如《茶馆》《青春之歌》《东方红》《英雄儿女》等。这些优秀作品的问世得益于()A.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B.高考制度的恢复C.“双百”方针的提出 D.“八字方针”的提出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应该成为我国发展科学,繁荣文学艺术的方针。“双百”方针的提出,使得文学艺术创作出现崭新局面。在“双百”方针的指引下,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了长篇小说《红岩》《青春之歌》、话剧《茶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英雄儿女》《林则徐》,C符合题意;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A;高考制度的恢复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B;“八字方针”的提出是为了恢复和发展经济,排除D。故答案为:C。2.陈能宽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他在1964年10月16日写道:“东方巨响,大漠天苍朗。云似蘑菇腾地长,人伴眷雷鼓掌。这里的“春雷”指的是()A.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C.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D.“辽宁舰”航空母舰交接入列A解析:1964年10月16日,在我国西部戈壁一声霹雳巨响,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A项正确。B项是在1970年,排除。C项是在2003年,排除。D项是在2012年9月25日,排除。3.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近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许多“卡脖子”技术获得突破。20世纪70年代,突破我国粮食“卡脖子”技术的科学家是()A.钱学森 B.邓稼先 C.袁隆平 D.屠呦呦C解析:A.钱学森参与组织领导了我国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和实验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