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历史试题含附加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历史试题含附加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历史试题含附加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历史试题含附加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历史试题含附加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历史试题含附加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正是因洞穿了花开花落的自然规律,基于对生命状态的理性认识,北宋诗人宋庠面对落花显得十分坦然:“先落后开应定分,一般迟日一般风。”这种情怀,完全洗却了以往“落花”诗中所寓的伤感情绪而自出新意。这一材料可以用来说明A.儒者实现了积极参与政治的理想B.儒者通过诗词以期提高政治素养C.理学整合了社会不同的价值观念D.理学研究方式影响着诗词的创作2.两广总督李侍尧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的奏折中说:“外洋各国夷船到粤,贩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为重……统计所买丝货,一岁之中,价值七八十万两(白银),或百余万两。……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载运回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广州是当时官方指定的对外贸易港口②丝绸开始成为中国主要的出口货物③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非常兴盛④外商贸易瓦解了中国朝贡贸易体系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1947—1948年国际局势的专稿,下列属于这个时期的“关键词”是A.雅尔塔会议 B.杜鲁门主义 C.欧洲共同体 D.古巴导弹危机4.如图为美国《时代周刊》1962年8月刊的封面,反映了柏林墙给德国人民造成的苦难。柏林墙有个美丽的代号——“中国长城第二”。关于长城和柏林墙,下列说法比较贴切的是A.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设施,为抵御游牧民族的铁骑而建B.柏林墙是现代德国分裂标志,为阻止西方势力的渗透而建C.长城是中国古代国家分裂的标志,柏林墙是德意志民族的象征D.长城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柏林墙是美苏冷战的政治产物5.以下是一幅创作于一战结束时有战后和平的漫画,其主旨是A.美国企图通过控制国联来支配世界B.美国通过国联维护和平的愿望不可能实现C.由于国联自身缺陷,不可能维护世界和平D.美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全世界的主宰6.1988年1月1日,日本《产经新闻》报道:世界将由某一个国家取代美国而负起牵引世界经济的责任。在这个新的主角亮相之前,世界经济将继续发生混乱……但目前在世界上靠得住的只有日本。日本有责任应该主动地为世界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而发挥最大的力量。对此理解准确的是日本A.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B.继续追随美国C.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D.试图称霸世界7.下表是“一五”计划时期主要轻工业产量指标。这表明“一五”计划时期产品名称1952年产量1957年计划产量增长(%)棉纱361.8万件500万件138棉布11163.4万匹16372.1万匹147食用植物油72.4万吨155.2万吨214面粉299万吨467万吨156盐346万吨593.2万吨171A.重点发展轻工业以改善民生 B.经济建设开始出现比例失调C.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势头良好 D.政府重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8.史料记载,英国轮船“阿瑟号”,于1677年在西非尼日尔三角洲,从一个部落酋长手里交换奴隶:“三十六根铜条换一个黑种男人;三十根铜条换一个黑种女人。”另一艘船“萨拉”号,用一些棉布、无支滑膛枪,二十一根铁条,七十二把小刀等各种日杂品,换得一百名非洲男女和孩子。下列项中,与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①17世纪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黑奴贩卖国②黑奴贸易成为殖民者发家致富的途径③不平等贸易为英国工厂提供了廉价劳动力④英国人曾利用戈雷岛发展他们的奴隶贸易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说:“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在一定历史时期中所采取的国家形式,只能是第三种形式……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但是不可移易的必要的形式。”材料出自()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论持久战》C.《新民主主义论》 D.《论联合政府》10.有学者指出:“史学虽不是史料的单纯排列,史学却离不开史料。理论虽不是史料的单纯排列可以产生,理论不是原型一摆,就算成功了的。中国社会史的理论斗争,总算热闹过去了。但是如不经一番史料的搜求,特殊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那进一步的理论争斗,断断是不能出现的。”这段话的主旨是A.史学研究依赖于史料学 B.理论争斗推动了史学发展C.史学理论的价值有限 D.理论建构离不开史料研究11.角抵一词来源于“以角抵人”,是一种类似现在摔跤、相扑一类的两两较力的活动。《汉书》曾记载,公元前108年春,长安举行盛大角抵戏表演,引发了“三百里内皆观”的轰动效应。这折射出当时A.恢弘磅礴的时代气魄 B.崇尚阳刚的社会风气C.明礼修身的道德追求 D.雅致清谈的人生态度12.英国议会有上议院和下议院之分。1911年,新《议会法》通过,选举产生的下议院权力扩大,现代议会制度确立;世袭贵族为主的上议院,至今仍然保留对下议院通过法案的一年延搁否决权,掌握着最高司法权力。这表明英国议会制度A.在传统与现实之间谋求平衡 B.是对开明专制思想的实践C.体现出三权分立的政治原则 D.和代议民主的精神相违背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阅读材料材料一乾隆年间“(人口)较之康熙年间计增十余倍。承平日久,生齿日繁,盖藏自不能如前充裕”。仅江苏镇江木渎镇“烧锅(造酒)者已二千余家,合计日耗米万石”。为此,就隆帝“令地方官严行查禁,勿使靡费米粮”。官员规谏乾隆禁酒之事取民之生计而禁锢之”。“实不可以轻举”,乾隆认为“自有酌量”,不愿也不需交群臣商议。江苏、河南、山东等省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尽毁曲酒工具、民间自用一概禁绝等作法,引起民怨。乾隆对于要求放宽禁令者,一概不准,也不赞成过激行为,官员左右为难。整个乾隆时代“通邑大都车载烧酒贩卖者正不可以数计”,禁酒政策效果微弱。——吴慧《中国商业通史》材料二1829年,英国禁酒运动开始。中产阶级希望通过禁酒将他们推崇的“自律”“自助”等价值观灌输给工人阶级,他们宣扬工作是成功的关键,饮酒滋生懒惰等恶习。中产阶级建立柴酒厅,开放俱乐都,方便工人社交。工人阶级中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这些价值观。1832年——1853年,运动进入绝对禁酒阶段。工人阶级开始建立自己的禁酒组织,接过禁酒运动的领导权。这些组织宣扬“自力更生是一种崇高的品德”,很多工人在宣传的影响下开始努力攀爬英国社会的阶梯。这一时期,作为“全民酒”的啤酒人均消费量急剧减少。酗酒被英国人普遍视为不可接受的恶习,直至今天仍是社会的主流观念。——摘编自许志强《19世纪英国禁酒运动与工人文化转向》等请回答:(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乾隆推出禁酒政策的历史背景,并概括其“效果微弱”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乾隆时期的禁酒相比,概括英国1828—1833年禁酒运动的特点,并分析英国禁酒运动的意义。14.(20分)材料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被征收,农民权益受到侵害,以至于失地农民生计困难,社会安全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并完善,堿乡土地资产价值日益显化,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的流转逐渐盛行。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我国禁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自由流转;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经济的发展,集体建设用地的自发、无序流转逐渐盛行;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探索、规范管理逐步加强,促进了流转的有序进行。当前,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范围不断扩大,交易组织不断提高,规范管理措施日益加强。农民在土地流转中也获得了较为切实的受益。土地流转以后,一些大型机械得以使用,单位面积产量及粮食总产量都有了较大提高。——摘编自龙开胜《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演变、机理与调控》请回答:(1)根据材料,指出当代中国土地流转的演变趋势。(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代中国土地流转的影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由“正是因洞穿了花开花落的自然规律,基于对生命状态的理性认识”可知,宋庠的诗作,表现出典型的“即物观理”式的人生思考,这与理学家“格物致知”探寻天理的方式一致,将理学的思维方式引入其诗歌创作领域,故选D;材料强调的是诗词体现出的鲜明的理学倾向,材料均未体现“实现了积极参与政治的理想”“整合了社会不同的价值观念”“以期提高政治素养”,排除ABC。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正是因洞穿了花开花落的自然规律,基于对生命状态的理性认识”,联系理学的影响分析解答。2、A【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外洋各国夷船到“粤”(“粤”就是指广州)足以证明广州是当时官方指定的对外贸易港口。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载运回国则足以证明当时的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非常兴盛,所以①③正确;丝绸开始成为中国主要的出口货物是早在西汉时期,乾隆时期清朝闭关锁国,与外商贸易有限,不足以瓦解了中国朝贡贸易体系,所以②④错误。因此,本题答案就是A。3、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A发生在1945年,B出现在1947年,CD两项出现在1960年,所以只有B项符合题中设置的时间背景1947—1948年的要求。考点:美苏“冷战”点评:识记能力是高考能力考查层次中的最低端,历史事件、时间、事件内容的考查是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常见题,主要涉及对教材中知识点的识记,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加强时间、事件、事件内容方面的记忆。4、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城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柏林墙是现代德国分裂标志,为阻止西方势力的渗透而建,是美苏冷战的政治产物。因此,“长城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柏林墙是美苏冷战的政治产物”是长城和柏林墙比较贴切的说法,故选D;A只描述了中国的长城,没有涉及“柏林墙”问题,因此,不是长城和柏林墙贴切的说法,排除;B只描述了“柏林墙”,没有涉及“中国的长城”问题,因此,不是长城和柏林墙比较贴切的说法,排除;长城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不是中国古代国家分裂的标志;柏林墙是美苏冷战的政治产物,不是德意志民族的象征,C错误。5、B【解析】

和平鸽不可能叼起粗壮的树枝,结合所学可知美国战后意图操控国联的行为没有成功,所以漫画反映的主旨应该是美国通过国联维护和平的愿望不可能实现,故选B;美国战后没有能够成功控制国联,排除A;“国联自身缺陷”的说法与漫画主旨不符,排除C;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B。6、C【解析】

据材料“世界经济将继续发生混乱……日本有责任应该主动地为世界经济”可知,日本寻求独立发展,并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来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故C选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日本经济发展速度,故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日本寻求独立发展,故B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事日本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而不是试图称霸世界,故D选项错误。7、D【解析】

一五计划期间的轻工业产品增幅较高,而题干列举的轻工业品多涉及人民日常所需,说明政府重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D正确;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排除A;题干未列举轻重工业比例,无法反映失调,排除B;题干仅仅列举了轻工业部门,不能得出“各部门发展势头良好”结论,排除C。8、C【解析】

18世纪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黑奴贩卖国,①排除;材料可以明显看出不等价交换,黑奴贸易成为殖民者发家致富的途径,②正确;黑奴主要是在美洲种植园从事劳动,③排除;英国曾控制戈雷岛,而戈雷岛主要用于奴隶贸易,④正确,因此C符合题意,ABD排除。故选C。9、C【解析】

由材料“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但是不可移易的必要的形式。”可知,所述是对中国革命发展阶段的阐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经历从资产阶级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过渡,由此可知,该材料出自《新民主主义论》,故C正确;《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主要涉及农民和农村革命问题,故A不正确;《论持久战》是对抗战形式的分析,故B不正确;《论联合政府》是对抗战胜利后中国政治走向的预期,故D不正确。10、D【解析】

从材料“但是如不经一番史料的搜求,特殊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那进一步的理论争斗,断断是不能出现的”可以看出史学理论的构建离不开史料,故D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史料对于史学研究的作用,但“依赖于”的说法过于绝对,故A不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理论斗争的信息,故B不正确;C向本身说法不正确。11、B【解析】

角抵本来是作战时手脚并用,争斗相搏的手段,后来演变为摔跤之类的两两较力的活动,角抵表演引发了“三百里内皆观”,说明人们对角抵活动的喜爱。角抵表现出尚武的精神,体现出人们崇尚阳刚的社会风气,故选B;A是汉赋的表现,排除;C是知识分子学习礼乐制度,与题意不符,排除;D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学士的人生态度,材料体现的是汉代,排除。12、A【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随着时代的发展,英国的下议院权力不断扩大,世袭的上议院权力缩小,但是保持传统拥有对下议院通过法案的否决权,表明英国议会在传统与现实之间谋求平衡,故选A;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不是实践专制思想,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排除C;材料体现代议制中的制衡原则,符合代议民主精神,D错误。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历史背景:社会稳定,人口膨胀,粮食不足;家庭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繁荣;君主专制强化。原因:政策实施过激;违背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规律;禁酒政策存在漏洞;乾隆的专制作风。(2)特点:民间主导;社会参与面广;注重道德规劝(强调思想启蒙),比较温和;禁酒对象从被动到自发参与;获得较大成绩。影响:禁酒运动推动了社会对酗酒现象的重视,改良社会风气;有利于提高人的自律性,稳定英国社会;保持工业革命的高效开展;有利于改善工人的生活和社会地位。【解析】

(1)历史背景:根据材料“承平日久,生齿日繁,盖藏自不能如前充裕”可知,乾隆时期社会稳定,人口膨胀,粮食不足;根据材料“烧锅(造酒)者已二千余家,合计日耗米万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乾隆时期家庭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繁荣;从政治角度看,清前期君主专制强化。原因:根据材料“江苏、河南、山东等省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尽毁曲酒工具、民间自用一概禁绝等作法,引起民怨”可知,政策实施过激;根据材料“官员规谏乾隆禁酒之事取民之生计而禁锢之”可知,政策违背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规律;根据材料“乾隆对于要求放宽禁令者,一概不准,也不赞成过激行为,官员左右为难”可知,禁酒政策存在漏洞;根据材料“乾隆认为‘自有酌量’,不愿也不需交群臣商议”可知,乾隆的专制作风影响了政策效果。(2)特点:根据材料“1832年——1853年,运动进入绝对禁酒阶段。工人阶级开始建立自己的禁酒组织,接过禁酒运动的领导权”可知,英国禁酒运动由民间主导;根据材料中禁酒运动设计的群体来看,社会参与面广;根据材料“中产阶级希望通过禁酒将他们推崇的‘自律’‘自助’等价值观灌输给工人阶级”可知,英国禁酒运动注重道德规劝(强调思想启蒙),比较温和;从工人阶级在禁酒运动中的表现来看,英国的禁酒对象从被动到自发参与;根据材料“酗酒被英国人普遍视为不可接受的恶习,直至今天仍是社会的主流观念”可知,英国禁酒运动获得较大成绩。影响:根据材料“酗酒被英国人普遍视为不可接受的恶习,直至今天仍是社会的主流观念”可知,禁酒运动推动了社会对酗酒现象的重视,改良社会风气;根据材料“中产阶级希望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