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站建筑设计总布置案例4100字】_第1页
【车站建筑设计总布置案例4100字】_第2页
【车站建筑设计总布置案例4100字】_第3页
【车站建筑设计总布置案例4100字】_第4页
【车站建筑设计总布置案例41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车站建筑设计总布置案例综述工程概况上海地铁七号线是中国上海市第九条建成运营的地铁线路呈西北-东南走向,线路北起宝山区美兰湖站,途经普陀区、静安区、徐汇区,联通了上海大学、大华居住区、静安寺、常熟路、世博南北两岸、六里居住区、北蔡居住区、花木行政中心,终点止于浦东新区花木路站。路线全长44.35千米,上海地铁7号线全长44.35千米;其中高架线2.6千米,地下线41.75千米,共设33座车站,其中高架站2座,地下站32站,潘广路站为第3座车站。潘广路站位于上海市宝山区潘广路与陆翔路交界口处,为地下两层13.1m宽岛式站台车站。设计依据及设计范围设计规程及规范(1)《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2)《铁路隧道设计规范》行业标准(TB10003-2016)(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版))(5)《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GB50225-2005)(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7)《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9)(8)《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2009年版))(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设计范围潘广路站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右CK10+361.00,设计起终点分界里程分别为右CK10+169.800、右CK10+459.000。车站外包总长度290.6m,外包总宽30.8m。本建筑设计包括车站主体、出入口、风亭等。设计依据及设计范围站址环境本站位于潘广路与陆翔路交界口处。车站站址范围内城市道路已基本完成,地势平坦。车站西面为陆翔路,车站东面为上海民办华二宝山实验学校,东南面为馨佳园七街坊。规划主要作为居住、文化中心、购物商圈、公共设施用地。线路及配线线路呈西北-东南走向设置,车站内有效站台范围内部分线路为直线段,线间距16.1m,车站内无配线。车站内线路坡度由西向东0.2%下坡。房屋拆迁车站施工及完成后会拆迁潘广路以北陆翔路以东地块内的居住用房,其中包括:三栋7层住宅拆迁面积分别为3034㎡、8450㎡、2730㎡;一栋6层住宅拆迁面积4200㎡;两栋2层住宅拆迁面积分别为258㎡、826㎡;一层商铺拆迁面积653㎡;一栋2层住宅拆迁面积360㎡;干将西路以南一栋六层楼住宅,建筑面积约1880㎡,总计建筑面积:22391㎡。地下管线情况沿陆翔路平行车站方向分布的管线主要有:一根DN300的给水管,一根DN700的给水管,一根1500x1200的电力管,一根DN300的燃气管,一根d500的污水管,改移绕过车站主体。沿潘广路垂直于车站方向分布的管线有主要:一根DN600,一根DN200的给水管,一根DN200的燃气管,两根DN500的燃气管,改移绕过车站主体,在车站范围内没有对车站埋深起控制性因素的管线。总平面总平面布置潘广路站位于上海市宝山区潘广路与陆翔路交界口地下。车站外包总长度290.6m,外包总宽30.8m。考虑到客流吸引、近远期结合、人流过街需要等条件,车站近期共设置5个出入口。近期出入口分别位于陆翔路的南北两侧;共设风亭5组,1号风亭设于潘广路西南侧城市绿地中;2号风亭设于潘广路与陆翔路交叉路口东北角的城市绿地中;3、4风亭设于潘广路北侧馨佳园七街坊旁;5号风亭位于潘广路北侧物业开发地内。另外在1号出入口处预留有自行车停放场地,以供自行车换乘地铁停车之需。消防人员专用通道与2号风亭合建,电梯设置在Ⅲ号出入口附近。出入口、通道设置共设出入口5个,远期预留2个出入口。其中Ⅰ、Ⅱ、Ⅲ号出入口设于陆翔路东侧设置,主要吸引东侧学校和住宅小区的客流,为有顶盖式出入口;其中Ⅰ号出入口通道宽度5m,位于东北侧,设一部3米宽楼梯,主要用于物业开发消防疏散;Ⅱ号出入口通道宽5m,设一部提升高度8.4m的上行自动扶梯和一台宽度为2.4m的楼梯;Ⅲ出入口通道宽5m,位于东南侧,设提升高度8.5m的上、下行自动扶梯各一部和一部宽度为2.6m的楼梯,此出入口处设一部提升高度为8.5m的残疾人垂直电梯。Ⅳ号出入口设于潘广路与陆翔路交叉路口西北角,主要吸引潘广路方向客流,为有顶盖式出入口;出入口通道宽度4m,设提升高度为8.5m的上、下行自动扶梯各一部和一部宽度为2.6m的楼梯;Ⅴ、Ⅵ号出入口为物业开发预留出入口;Ⅶ号出入口设于潘广路西南侧物业开发地块内。为顶出式有盖出入口,出入口通道宽度4.5m,设一部提升高度8.8m的上行自动扶梯和一部宽度为2m的楼梯。风亭、冷却塔设置共设风亭5组,1号风亭设于潘广路西南侧城市绿地中;2号风亭设于潘广路与陆翔路交叉路口东北角的城市绿地中;3、4风亭设于潘广路北侧馨佳园七街坊旁;5号风亭位于潘广路北侧物业开发地内。5组风亭均为高风亭。冷却塔位于1号风亭上方。车站建筑布置站厅层站厅层由公共区、设备区、管理用房区组成。公共区布置在车站中部,公共区分为付费区和非付费区。在付费区内设置电梯两部,该电梯由站厅层直达站台层,另外付费区内布置3组楼扶梯。车站东端布置车控室、站长室、交接班室等管理用房,弱电综合设备室、环控电控室、环控机房、小通风机房和区间通风机房等设备用房,还布置有地面直达设备区的消防专用通道;西端设备用房布置环控电控室、大系统机房、消防泵房、排热机房等。站台层地下二层站台层,站台中部为80m长、14m宽的有效侧式站台区,站台至站厅采用2部上行自动扶梯和1部净宽1.8m的下行楼梯,疏散点均匀,方便疏散。有效站台东西两端为设备区,其中西端设备区布置牵引降压变电所、排热风室等设备用房,东端布置屏蔽门控制室、蓄电池室必要的设备用房。车站剖面设计(1)纵剖面设计车站纵向设于潘广路地下,潘广路路面较平坦,车站有效站台中心处顶板覆土2.7m。车站内线路坡度由南向北0.2%下坡,废水泵房设在车站北端最低点处。(2)横剖面设计站厅地面至站台地面层高为4.9m。站厅公共区处车站高度12.61m,公共区处站厅净高4.4m。车站设备布置及数量自动扶梯、楼梯车站5个出入口提升高度分别为7.2m、8.4m、8.5m、8.5m、8.8m,Ⅰ号出入口设一部3m宽楼梯;Ⅱ出入口设一部提升高度8.4m的上行自动扶梯和一部宽度为2.4m的楼梯;Ⅲ、Ⅳ号出入口设上、下行自动扶梯各一部和一部2.6m宽楼梯;Ⅶ号出入口设一部上行自动扶梯和一部宽度为2m的楼梯。按残疾人规范和七号线技术规定要求,Ⅲ号出入口处设一台从地面至站厅层的电梯,提升高度8.5m;站厅层付费区内设一台站厅至站台的垂直电梯,提升高度为4.9m。自动售、检票机根据AFC系统专业提供资料确定潘广路站的远期AFC设备数量如下:自动售票机——14台;票房售票机——2台;双向闸机——15台;单向闸机——3台。无障碍设计在Ⅲ号出入口设置一部垂直电梯,在站厅至站台设置一部垂直电梯,将站厅与站台联系起来。出入口地面同时设有残疾人坡道以及站内站外地坪均设有盲人导向带。在站台层公共卫生间内,男卫生间考虑设置残疾坑位和小便位各一处,女用卫生间考虑设置残疾坑位一处。车站站台宽度计算设计客流量计算表1-1设计远期客流表(人/小时)设计客流量:(6179+4215+5531+5410)×1.3=27736(人/小时)上行最大客流量:N下行最大客流量:N上下行线上车最大客流量:M上下行线下车最大客流量:M站台长度站台有效长度:l=sn+δ=19.5×4+2=80m该线由4节19.5m的B型车组成,不确定停车距2m。楼梯、电梯宽度从节约角度考虑,上行设置电梯,下行设置楼梯。楼梯双向输送能力n2=3700人/小时∙米则楼梯总宽度:d则d电梯运送能力n1=8100则自动扶梯台数为:n=共取两台,分别布置于两侧。电梯宽度:d2车站站台宽度计算根据《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岛式站台宽度可参照下列公式计算:B=2b+c+d(1-1)远期高峰段发车间隔内的最大设计客流量:M=客流密度W=0.4m²/人,则侧站台宽度为:b=根据《地铁设计规范》,取b=2.5m;楼梯和电梯总宽度为d=d则岛式站台宽度为:B=2b+c+d=2×2.5+0.8+7.3=13.1m>8m满足《地铁设计规范》要求,本次设计车站岛式站台宽度取14m。出入口、通道日常通过能力验算设计客流量表1-2设计远期客流表(人/小时)出入口通道通过能力验算Ⅰ、Ⅱ、Ⅲ号出入口通道宽度设计采用5m宽的通道;Ⅳ号出入口通道宽度设计采用4m;、Ⅶ号出入口通道宽度,设计采用4.5m宽的通道。Ⅶ号出入口通道,它承担西南侧方向的客流:R(注:式中1.2为出入口不均匀系数。)验算公式:R出入口式中:4000――1m宽通道混行通过能力(人/小时)即:8675.16≤4.5×4000(=18000)∴设计4.5m宽通道满足要求。Ⅰ、Ⅱ、Ⅲ号出入口通道主要承担车站东侧的客流:R即18439.2<5×4000(=20000)∴设计5m宽通道满足要求。Ⅳ号出入口通道主要承担西北侧的客流:R即9035.52<4×4000(=16000)∴设计4m宽通道满足要求。Ⅰ、Ⅱ、Ⅲ号出入口地面部分采用1.89m宽上行自动扶梯两部、下行自动扶梯1部和一部3m宽楼梯、两部2.6m宽楼梯。3+2.6×2式中:3200——1m宽楼梯双向混行通过能力(人/小时)6720——1m宽运营速度为0.5m/s的自动扶梯通过能力(人/小时)∴设计满足要求Ⅳ号出入口地面部分采用1.89m上、下行自动扶梯各一部和一部宽度为2.6m的楼梯。2.6×3200+1.89×6720=21020.8>∴设计满足要求Ⅶ号出入口地面部分采用一部宽度为1.89m上行自动扶梯和一部宽度为2m的楼梯。1.89×6720+2×3200=19100.8>∴设计满足要求紧急疏散能力表1-3设计远期客流表(人/小时)站台至站厅紧急疏散能力验算站台至站厅采用2部上行自动扶梯和1部净宽1.8m的下行楼梯。根据规范要求,紧急状态下,均改为单向上行,其中还假设一台电扶梯故障。站台层的事故疏散时间按下列公式验算:T=1+式中:QQAAN——自动扶梯台数(2台)BQ=Q用公式(1-3)验算结果:T=1+∴站台至站厅紧急疏散能力满足要求出入口、通道紧急疏散能力验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