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CM 1138-2018 中医神志病临床诊疗指南 非器质性失眠症_第1页
T-CACM 1138-2018 中医神志病临床诊疗指南 非器质性失眠症_第2页
T-CACM 1138-2018 中医神志病临床诊疗指南 非器质性失眠症_第3页
T-CACM 1138-2018 中医神志病临床诊疗指南 非器质性失眠症_第4页
T-CACM 1138-2018 中医神志病临床诊疗指南 非器质性失眠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神志病临床诊疗指南非器质性失眠症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提出。本标准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神志病分会归口。本标准由辽宁中医药大学负责起草,大同市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学院西苑医院、慈健莱中医院参加起草。中医神志病临床诊疗指南非器质性失眠症本标准适用于非器质性失眠症的诊断和治疗。本标准不适用于继发性失眠、失眠亚临床状态、失眠亚健康状态等的诊断和治疗。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精神疾病。临床以在具备充分的睡眠机会和环境的前提下,发生以失眠为白天困倦,自觉睡眠明显不足等为主要特征。相当于中医神志病学“不寐”等范畴。3诊断与鉴别诊断入睡困难,或睡而易醒,醒后不能再睡,或睡眠质量差,重则彻夜难眠。睡眠紊乱每周至少3次并持他器质性病变和诱因。严重的高血压、阵发性心动过速等)、消化系统疾病(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及肠的痉挛性疼痛等)、泌药物性原因:长期服用抗抑郁药物等引起的失眠。神经系统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多导睡眠图检查(PSG)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对非器质性失眠症的诊断有参考作用。自觉睡眠明显不足(主观性失眠)、醒后不适感、疲乏,或白天困倦等;具有失眠和极度关注失眠结势观念。3.1.4.2严重标准:对睡眠数量、质3.1.4.3病程标准:至少每周发生3次,并至少已1个月。3.1.4.4排除标准:排除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症状导致的继发性失眠。非器质性失眠症应与继发性失眠、失眠亚临床状态、失眠亚健康状态等作出鉴别。子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中医治疗当以补虚泻实,调整脏腑阴阳为原则。实证泻其有余,如疏肝泻火,清化痰热,活血化瘀;虚证补其不足,如益气养血,健脾补肝益肾。在此基础上安神定志,如养血安神,镇惊安神,清心安神。5.2分证论治5.2.1肝郁化火证用当归龙荟丸。5.2.2痰热扰心证5.2.2.4加减:伴胸闷嗳气,脘腹胀满,大便不爽者,加用半夏秫米汤;饮食停滞,胃中不和,嗳腐吞酸,脘5.2.3瘀血内阻证5.2.4心脾两虚证5.2.5心肾不交证5.2.6心胆气虚证5.2.6.1治法:益气镇惊,安神定志。5.2.6.2方药:安神定志丸(《医学心悟》)合酸枣仁汤(《金匮要针刺。肝、脾;心脾两虚配脾、内分泌;心肾不交配肝、肾;心胆气虚配胆、内分泌。操作2个,配穴1个~2个。先用耳穴探测棒在耳穴上寻找阳性点,用75%酒精消毒耳廓后用耳针或王不留行籽的胶布对准选定的耳穴贴紧并加压。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2次~3次,力度应逐渐加大,以最大忍受为度,并使按压后全耳出现微微发热为佳。上述治疗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5.3.1.3穴位贴敷:夜交藤15g、白芷12g、败酱草10g等。将上药粉碎,加入辅料,制成丸状。睡前,5.3.1.4滚针疗法:滚针刺激背部足太阳经脉循行的第一、二侧线及督脉。背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消耗性疾病,背部治疗部位皮肤溃疡或疮疡患者不适用。俞、胆俞、三阴交等区域。每次选取上述2组~3组穴位。每次治疗以灸至感传消失为度,每日1次~2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d~5d,共2个~3个疗程。穴位。将羊肠线1.5cm装入9号一次性埋线针中,按基本操作方法埋入选定穴位中。半月埋线1次,1个月为1个疗程。烦,惊悸者,加气海、三阴交(双侧),用补法;兼胁痛、易怒,加章门(双侧)、气冲(双侧),用泻法。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1周。5.3.2.1龙胆泻肝丸:每次3g~6g,每日2次,口服,或遵医嘱。用于肝郁化火证。5.3.2.2血府逐瘀口服液:每次10mL,每日3次,口服,或遵医嘱。用于瘀血内阻证。5.3.2.3枣仁安神胶囊:每次5粒,每日2次,口服,或遵医嘱。用于心脾两虚证或兼心血不足者。5.3.2.4甜梦胶囊:每次3粒,每日2次,口服,或遵医嘱。用于心脾两虚证或兼气虚者。5.3.2.5甜梦口服液:每次20mL,每日2次,口服,或遵医嘱。用于心脾两虚证或兼气虚者。5.3.2.6神安丸:每次30粒,每日3次,口服,或遵5.3.2.7活力苏口服液:每次10mL,每日1次~3次,口服,或遵医嘱。用于心脾两虚证,气血不足证。5.3.2.8复方刺五加颗粒:每次1袋,每日2次,口服,或遵医嘱。用于心脾两虚证或兼气虚、肾亏者。5.3.2.9刺五加胶囊:每次2粒~3粒,每日3次,口服,或遵医嘱。用于心脾两虚证或兼气虚、肾亏者。利用芳香中药开窍醒神,清利头目等作用,制成药枕,促进睡眠。药枕应根据磁疗枕对于睡眠障碍有一定的改善作用,适用于短期失眠而对磁疗较为敏感的人群。第一条线由头顶百会穴→面部→前颈部→胸部→腹部→两大腿前面→两小腿前面→两脚的脚背和脚趾放松;第二条线由头顶百会穴→后枕部→后颈部→背部→腰部→臀部→两大腿后面→两小腿后面→两脚跟及脚心涌泉穴;第三条线由头顶百会穴→两侧颞部→两侧颈部→两肩→两上臂→两前臂→分段放松法:头部放松→颈部放松→肩与上肢放松→胸背放松→腹腰放松→大腿放松→小腿放松→足放松。反复操作3遍~5遍。局部加强放松法:在整体放松后,通过意念的调节有侧重地放松身体的某一局部。例如:过于紧张、疼痛的部位或某一穴位,可在此局部或穴位加强放松数分钟,乃至0.5h。默念词句放松法:即通过默念词句来帮助放松。通过默念良好的词句,不但可以帮助排除杂念放松入静,而且这些词句对大脑皮质还是一种良性刺激,通过第二信号系统,发挥心理治疗作用。默念的词句可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如有高血压或兴奋占优势的神经官能症患者,易焦虑紧张,可以默向下放松。通过刮痧、砭石的作用可以改善睡眠。5.4辅助性促进睡眠方法6结局(预后)非器质性失眠症预后一般无严重不良后果。病情单一,病程短者易治;而病程长且虚实夹杂者,多难治,且与病因是否去除关系密切。非器质性失眠症是种多因素引起的病证,包括生理性原因如时差、失眠的错误认知观念及建立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往往也可影响其预后。7禁忌证与慎用证应用本标准时应先明确诊断,本标准不能应用于除非器质性失眠症外的其他疾病,如:继发性失眠、失眠亚临床状态、失眠亚健康状态等。[1]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临床诊疗指南[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2]世界卫生组织.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3]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S].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33-36[4]刘建平.传统医学证据体的构成及证据分级的建议[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12):[5]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共识专家组.中国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草案)[S].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2):141-143[6]张鹏,赵忠新.《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解读[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3,[7]王宁,马华,马天成.酸枣仁汤及其加减方治疗失眠的Meta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杂[8]杨帆,刘国华,祖娜,等.浅析阳虚失眠的病因病机与治疗思路[J].中医杂志,2018,59(4):[9]徐浩,汪洋鹏,楼招欢,等.中医治疗失眠病症常用中药药对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11]涂媚.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失眠症的效果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7,10(9):82-84[12]刘齐林,张静术.龙胆泻肝汤治疗失眠79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32(9):[13]陈欣.龙胆泻肝汤治疗肝火扰心型失眠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3,28(6):1178-1179[14]余志波,邵在勤.龙胆泻肝汤加味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46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17[15]荆红波.龙胆泻肝汤治疗失眠52例[D].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7,21(5):54-55[16]袁运硕.龙胆泻肝汤治疗肝火扰心型失眠56例[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8):[17]任大为.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不寐30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8.34(2):44-46[18]洪天一,韩一龙,梁超.龙胆泻肝汤加减配合脑功能治疗仪治疗肝火扰心型不寐49例[D].辽宁中医杂志,2016,43(8):1667-1669[19]汪园园,张丽娜,黄颖娟,等.失眠患者中医从肝论治临床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20]曹红霞,邴雅.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老年性失眠的体会[J].甘肃中医志,2002,15(4):14-16[21]张伟华,黄韬.黄连温胆汤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60例[J].中医志,2012,53(2):158-159[22]韩延辉.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失眠症58例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2,4(2):39-41[23]刘慧霄,姬军风,周学鹏.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痰火扰神型失眠48例[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4]陈德瑶,何思陈,周道友.中药治疗失眠的系统评价[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34(1):[25]李夏林.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96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2,18(10):49-51[26]罗春蕾,张天嵩,张伟伟.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失眠症40例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7,49[27]纪涛,岳小强.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的适应症及其用药规律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28]叶人,袁拯忠,戴春秀.归脾汤结合睡眠卫生宣教对心脾两虚型亚健康失眠干预作用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6):2285-2287[29]苏露煜.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48例临床观察[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0,27[30]朱先州.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患者65例[J].光明中医,2017,32(4):[31]郑永杰.黄连阿胶汤加味治疗阴虚火旺型失眠临床疗效[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4[33]晋会.黄连阿胶汤加味对老年高血压并发失眠的治疗效果[J].中医临床研究,2010,10(7):[34]韩冬梅,韩媛媛.安神定志丸配合交泰丸治疗老年心肾不交型失眠疗效观察[D].陕西中医,[35]刘占兵.天王补心丹加减治疗心肾不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