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题PAGE1试题2024北京十二中初二(下)期中语文2024.04班级:姓名:学号:考场号:座位号:(满分100分,时间150分钟)一、基础·运用(16分)二十四节气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我国历法的独特创造,几千年来对推动中国农牧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节气的名称最早出现在殷商时代,到西汉时二十四节气就已完备了。随着中国历法的外传,二十四节气流传到世界各地。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一)下面是对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两个节气的介绍,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6分)“小寒”是与“大寒”相比较而产生的,表明已经进入一年中的寒冷季节。古人认为此时冷气积久而寒,但还没有达到最冷的程度,因而称之为小寒。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腊月的代表节气。在物候上,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鸡乳”即母鸡孵化小鸡;“征鸟厉疾”指猛禽需强力捕食,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水泽腹坚”则是说湖泊表面的冰已经坚实地一直冻到水面中央了。古人一直把大寒当作是一年最冷的时节,但在气象记录中,小寒往往比大寒冷,因为小寒节气正处在“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寒天。小寒、大寒节气虽然十分寒冷,但毕竟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就要到了,所以,这段时光是充溢着喜悦、欢乐气氛的,这气氛足以融化冬末的寒意。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比较(jiǎo)气氛(fèn) B.比较(jiào)气氛(fēn)C.比较(jiǎo)气氛(fēn) D.比较(jiào)气氛(fèn)2.谚语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劳动过程中智慧的结晶,下面四句谚语,最能概括文段内容的是()(2分)A.小寒大寒,冷成冰团。B.小寒不如大寒寒,大寒之后天渐暖。C.大寒不寒,人马不安。D.小寒大寒,杀猪过年。3.“大寒”节气介绍中链接了一则小故事,请你将故事中的对联补充完整(填写一个节气名)。(2分)明代有一秀才,某日夜宿山中。次日晨起,见茅屋上一片白霜,便随口吟出上联:“昨夜大寒,霜降茅屋如______。”此联一出,成为绝对。若干年后,才有人对出下联:“今朝惊蛰,春分时雨到清明。”答:________(二)下面是同学们积累的三则材料,请结合内容完成4—6题。(6分)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国的明信片。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惊蛰”两个字并列一起,即神奇地构成了生动的画面和无穷的故事。你可以遐想①在远方一声初始的雷鸣中,万千沉睡的幽暗生灵被唤醒了。它们睁开惺忪的双眼,不约而同地,向圣贤一样的太阳敞开了各自的门户。这是一个带有推进和改革色彩的节气,它反映了对象的被动、消极和等待状态,显现出一丝善意的冒犯和介入,就像一个乡村客店老板凌晨轻摇他的诸事在身的客人:客官,醒醒,天亮了,该上路了。清明:天朗气清,展现着万事万物生长的明净。清明时节,草木萌发,时有知时节的好雨悄然而至。看吧,在蒙蒙细雨中,小草精神抖擞地绿着,鹅黄色的柳枝轻歌曼舞,青黑色的粗糙的老树皮②在雨的滋润下,似乎也有了几分青春的颜色。雨后天晴,清新的空气中多了些泥土的味道,暖暖春阳中,孩子们欢快的笑声在秋千上荡得很高很高。处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年的处暑都是在农历的七月中下旬,有书解释:“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人们告别炎热的夏天,享受着“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惬意。立秋之后,人们开始收割庄稼;到了处暑,基本完成,可谓是“处暑满地黄,家家仓有粮”。可见,处暑是幸福感最强的节气。4.在方框里填写标点,选项正确的一项是()(2分)A.①——②;B.①。②;C.①:②。D.①:②,5.请仿照其他两个节气的“一句话”解说,在横线上也用一句话解说“处暑”。(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下面是一位同学收集的关于节气的四幅书法作品。其中赏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第一幅第二幅第三幅第四幅A.第一幅字体属于草书,连绵回绕,自由飘逸。B.第二幅字体属于篆书,字体古朴,线条圆润,C.第三幅字体属于楷书,结构匀整,端庄通畅。D.第四幅字体属于行书,舒展流动,行云流水。(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8题。(4分)“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四句七言的节气歌,用简洁的方式完成了人们的自然启蒙。这是一种智慧的结晶,更是一种巧妙的组合。它带着生命的密码和丰富的信息,汇聚成一条浩荡的生命长河。如果我们顺着节气的根脉追溯,最早显现春之端倪的并非柳梢枝头,而是残冬瑞雪。白雪是写满春汛的素笺,草地就是春潮萌生的家园。始于立春,终于大寒,二十四节气就像天地孕育的二十四个角色,迎来送往,相互守望,在运转自如的秩序中完成四季的轮回。7.依据语境,画横线的句子表达欠妥,请你帮助修改,写出正确的句子。(2分)答:____________8.下列诗句,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相同修辞手法的一项是()(2分)A.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C.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D.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二、古诗文阅读(共21分)(一)默写。(共9分)9.(1).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关雎》)(2).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___________。(《诗经·蒹葭》)(3)._____________,胡为乎泥中。(《诗经·式微》)(4).挑兮达兮,_____________。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诗经·子衿》)(5).________________,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桃花源记》)(6).《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运用对偶修辞方法,描绘洞庭湖雄伟景象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完成10-11题。(共5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10.这是一首送别诗。朋友将远赴蜀州,离别之际,诗人以两人共同的境遇“____①____”宽解友人,并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劝慰鼓励友人。全诗既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的____②____之情,也表现了诗人____③____的人生态度。(3分)11.下列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首联直入主题,点明送别的地点和友人的去向,给人空间的遥远和苍茫感。B.颈联一改过去送别诗黯然伤魂的情调,代之以积极向上的情感,给人以鼓舞。C.尾联点出“送”的主题,诗人与友人在离别之时难舍难分,都流下不舍的泪水。D.全诗格调高昂、笔力雄健、感情真挚,是送别诗中的名作。(三)文言文阅读,完成12-14题。(共7分)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甲】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乙】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丙】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水尤清冽
清荣峻茂
山清水秀B.伐竹取道
口诛笔伐
东讨西伐C.空游无所依
无依无靠
唇齿相依D.何陋之有
因陋就简
孤陋寡闻13.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甲】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翻译: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理解:因为潭水极为清澈,所以阳光能照到水底,把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乙】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翻译:不能长时间地待下去,就记下这番经历离开了。理解:因为小石潭边气温过低,不能长时间停留,只好记录下来后赶紧离开。【丙】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翻译:可以弹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理解:这里环境清幽,没有人来,能让刘禹锡静下心来抚琴、读经。14.根据上面两篇短文及下面材料的内容,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3分)游沙湖苏轼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①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②。”是日剧饮③而归。【注】①相:查看好坏。②唱黄鸡:这里指对年华易逝的感慨。③剧饮:痛饮;豪饮;极渴时快速喝东西。柳宗元、刘禹锡、苏轼三人同样遭遇贬谪,心境却不相同。柳宗元被贬永州时以山水为友,但从自然美景中得到的快乐是短暂的,他①____________的心境始终没有改变;刘禹锡被贬安徽和州,身居陋室却认为“陋室”不陋,是因为“②____________”(填原文中语句);苏轼被贬黄州时写的随笔小品《游沙湖》,则鲜明地表现了他③____________的生活态度。三、名著阅读(5分)15.南宋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读书没有疑问的人,须要教他发现疑问,有了疑问的,通过深入阅读寻求答案,再达到没有疑问的境界,这样才是有长进了。请结合《经典常谈》的具体内容,谈谈你对朱熹这句话的体会(字数100字以上)。答:四、现代文阅读(共18分)(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6-18题。(共7分)材料一2022年3月,《商务部等8部门关于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的意见》正式印发,到2025年,老字号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体系基本形成,老字号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环境更加完善。老字号是指历史悠久,传承独特产品、技艺或服务、理念,取得社会广泛认同的品牌,具有鲜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丰富的经济文化价值。近年来,我国老字号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但仍然存在创新能力不够、发展水平不高等突出问题。在政策利好和市场行情的双重带动下,许多老字号在保持优良传统、产品质量的同时,跟上新形式,积极创新,不断提升“老”品牌的“①”价值,焕发出强劲的生命力。一些老字号通过活化传统文化,擦亮金字招牌。老字号凝结了几代人的智慧和心血,历经几十年乃至数百年市场考验,金字招牌背后承载着独特技艺和传统文化精髓,是国家和民族宝贵的无形资产。在某文化博物馆中,常年设置老字号非遗传承人与市民的现场互动活动。一顶皮帽从选材到制作,要经过挑皮、选料、配活儿等几十道工序。市民亲身体验制作过程,见证经过时间沉淀的智慧和工艺,仿佛看到一部活化的传统文化典籍。材料二据统计,中华老字号企业从20世纪50年代的上万家减少到现在的上千家。其主要原因是一些老字号在经营管理的思维层面存在惯性和惰性,创新的动力和能力不足。这样的困局正在劝退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图1老字号搜索用户年龄分布情况数据来源:《中华老字号品牌数字资产分析报告》(2020年)过去,人们一直认为老字号只是老一辈人心中的情结,但是2020年《中华老字号品牌数字资产分析报告》显示,。这一发现为老字号创新发展提供了方向,相关部门建议针对20-29岁年龄段人群进行信息精准投放。所以,这两年有许多老字号不断创新营销模式,为品牌注入新的活力。比如,自建直播团队、开发微信小程序商城、尝试社群营销等,一改往日单一陈旧的营销模式,老字号尝试探索更贴近年轻人生活方式的产品呈现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市场化营销推广。借助新的营销模式走上新平台的老字号,正逐渐打开属于自己的新市场。材料三在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下,鼓励老字号跨界融合,让老字号牵手旅游,其发展前景是可观的。北京前门大街就是一处典型的以老字号聚集为核心的旅游景点,老字号特色产品以服务为主,辅以老字号传统文化和古风建筑群,共同构成了前门大街特有的旅游消费服务。而在王府井、颐和园等北京市重要的旅游景点内也都散布有老字号的踪迹。正是因为老字号的深度融入,这些景点才拥有了更多让人流连忘返的“京味儿”。当然,在老字号跨界转型的过程中,要避免在发展中失去本真。跨界可以攻占人心,而深耕才能深入人心。②,才能够更好地创新。从这个角度看,老字号唯有保持老味道、老工艺、老特色,才能讲好老字号的创新故事,才是传统与潮流、守正与创新的精彩演绎。16.依据上下文,在【材料一】和【材料三】的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真②只有守住老字号的初心①新②只有守住老字号的初心①真②只有紧紧抓住时代潮流①新②只有紧紧抓住时代潮流17.阅读【材料二】中的图1,在【材料二】横线处补写一句话。(2分)答:18.从上述三则材料可以看出,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可以从、、方面做出努力。(每空限8个字以内)(3分)(二)阅读《便引诗情到碧霄》,完成19-21题。(共11分)便引诗情到碧霄黄骏骑=1\*GB3①记忆中,乡亲们并不太在意哪天是几月几日,更多关注的是节气与农谚。而“秋分”把季节一分为二,又正好是月圆之时,收获、团圆自然成了主题。=2\*GB3②按照农耕文明的传统,一年的劳作就要结束,可以放下手中的杂事去张罗那些大大小小的人生仪式了。“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很多人的婚嫁定在金秋;经商的旅人归家选在秋天;京城里秋日的庙会称为“庙秋”,简直就是“不落幕的购物节”;重阳节登高、赏菊,更是晚辈们孝敬老人的节日。=3\*GB3③秋天是忙碌的。“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寒来暑往,四季轮回,秋季是庄稼人心中的最爱。春夏两季的辛苦都要在这个时候收获回馈,这是一段能品出土地香味的时光。=4\*GB3④这时节的阳光,是那种带有温度的谷色,厚实而饱满。田野上,仿佛一夜间,稻穗颔首,棉花吐絮,豆儿摇铃,高粱在燃烧,像是太阳扔到大地上的火把,红薯揉了揉惺松的睡眼,伸个懒腰,一下子把地垄撑得四分五裂……秋收虽忙碌繁杂,却是有条不紊的:先是抢收稻谷、玉米、高粱等高杆作物,再是谷子、豆类等矮棵作物,最后才是长在地下的红薯、花生、生姜。收割后的稻子齐整整地排倒在田里,枝节还发着“嘎巴巴”的声响。累了的农人干脆躺在稻铺上歇会儿,浑身沾满了清香。=5\*GB3⑤乡间秋日少闲人。大人们忙收割,上学堂的娃儿放了“三秋假”,拾豆,淘花生,搬红薯,也是好帮手。就连平日里在树下乘凉的老人,这时也没闲着,要看场子,收回来的稻谷、豆子得趁晴好天气赶快晒,不然秋雨一来,很容易霉变发芽。生活的滋味就是这样,每一点甘甜里都掺杂着一丝苦涩。当知道了这些以后,在秋天的夜晚,我也学着母亲的样子,手搭凉棚望着星空,盼望第二天是个秋阳高照的好日子。=6\*GB3⑥秋天是浪漫的。且不说那“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七タ”,就是老家“摸秋”的习俗,也是够有趣的。中秋节那天,闺中待嫁的姐妹们不无羞涩地在一起嘀嘀咕咕,很神秘。耐着性子等到晚上,趁着皎洁的月光,她们来到白天“踩的点”,偷偷摸摸地采摘南瓜、冬瓜、扁豆。说是摸到南瓜、冬瓜,日后会生男孩;摸到扁豆,生女孩。如果摸到白扁豆,更有白头偕老的好兆头。瓜儿、豆儿被偷摘,主人非但不生气,反而感到脸上有光,说明自家人缘好。摸秋的姑、嫂们归家再迟,家里人也不责怪。=7\*GB3⑦其实,在我国最早的诗集《诗经》里,就能看到我们的先民在秋日里的浪漫身影。《国风·卫风》里有首《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你看,中原淇水边,小伙子每天都笑眯眯地抱着自家织的土布来到集市,想换点丝回去。其实啊,他哪是来换丝,用姑娘的话说,是借故来和我私下商量婚事的。分别时,姑娘依依不舍,把小伙子送到清清的淇水边,又送到顿丘弯弯的山道旁,对他说:不要怪我有意拖延婚期,你还没有找好合适的媒人来提亲呢。你呀,别发脾气了,就把秋天定为我俩结婚的日子吧!我相信,这个发生在秋天田野里的故事,是属于最普通的乡民的,是每天都在发生的最为平常却也最为浪漫的事情。是的,在这个季节,我们每个人心中不是都有许多美好的约定吗,就像《氓》里的“秋以为期”。=8\*GB3⑧秋天是多情的。高远的天空中,暮色里结伴归巢的群鸦,听那嘶哑的鸣叫,总有一种熟悉的苍凉。秋风起,秋叶落,秋花残,秋情深。“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人生的匆急之感,最容易在秋天生发,也就是宋玉笔下的“悲秋”吧。不经意间,孩子的衣服短了,自己的白发多了,老人的背又驼了。“秋雨芭蕉”总让人想起急迫的时光、流逝的年华。秋风涤荡中,心终于达到“落花无言,人淡如菊”境界的,当推刘禹锡。他的《秋词》,便是不同凡响的秋歌。“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在仕途上,刘禹锡屡遭贬谪,但他豁达大度,在他的眼里,秋色比春天还好。“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没看到眼前的仙鹤吗?它引着你的诗情一路排云直上,天马行空,驰骋于碧空云霄啊!我们形容秋天,都说秋高气爽、天高云淡。这样的高天,若无诗情岂不辜负?而有了高扬向上的诗心,又怎能不为秋天放歌?19.有评论家这样评价黄骏骑的散文:“黄骏骑散文朴实,在于他的泥土情结,他来自泥土,他是农民的儿子,他对泥土有无比依恋和眷念。他散文的朴实,还在于他的民俗意识和旷达情怀。他写中国农村那些渐渐成为历史陈迹的生活习俗,将它们形象地描述记录下来,可以让我们有趣味地看到乡村生活画面。而旷达情怀是中国文人的优良传统,不怕困苦磨难、乐观、豪爽。”请你参考以上评价,阅读文章=3\*GB3③-=8\*GB3⑧段,概括内容,补全下面横线。(3分)从中,我们可以品味出他的泥土情结;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他的民俗意识;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旷达情怀。20.21.关于本文的题目,同学们在阅读后展开了讨论。有同学认为可以改为“秋天的味道”,同学们觉得也有道理。你怎么看?请简述理由。(4分)五、写作(40分)生活中总有许多遇见,世间万物都是遇见。与自然遇见,也许就是一次诗意的旅程;与书遇见,也许就是一次心智的陶冶;与他人遇见,也许就是一次心灵的碰撞;与美德遇见,便有了生命的绽放……总有一次遇见,会让我们难以忘怀。22.请以“遇见”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记叙文文体,作文内容积极向上。(3)字数在600-800之间。(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参考答案一、基础·运用(16分)(一)1.B(2分)2.D(2分)3.小雪(2分)(二)4.D(2分)5.暑气止矣,迎来了家家户户丰收的景象(2分)6.C(2分)(三)7.这是一种巧妙的组合,更是一种智慧的结晶。(2分)8.D(2分)二、古诗文阅读(共21分)(一)默写。(共9分,每空1分)9.(1)在河之洲窈窕淑女(2)白露未晞在水之湄(3)微君之躬(4)在城阙兮(5)林尽水源(6)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二)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完成10-11题。(共5分)10.①同是宦游人(宦游人宦游)②不舍(惜别)③豁达(乐观、积极向上)(3分)11.C(2分)(三)文言文阅读,完成17-19题。(共7分)12.C(2分)13.【甲】(2分)14.凄凉忧伤惟吾德馨乐观豁达(3分)三、名著阅读(5分)15.略四、现代文阅读(共18分)(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21-23题。(共7分)16.B(2分)17.老字号搜索用户中,20-29岁年轻人所占比例最高(2分)18.活化传统文化创新营销模式鼓励跨界融合(3分)(二)阅读《便引诗情到碧霄》,完成24-26题。(共11分)19.农村丰收的景象和乡下人们的忙碌生活老家“摸秋”的习俗和对《诗经》中先民生活的浪漫想象对刘禹锡的推崇和在秋高气爽之日对诗心的向往评分标准:共3分。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20.答案示例:“稻穗颔首,棉花吐絮,豆儿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厚膜工艺电源项目发展计划
- 出口代理授权协议书范本
- 出国留学咨询协议书范本
- 土地转让作废协议书范本
- 宅子转让协议书范本大全
- 2025年秘鲁玛卡项目发展计划
- 解除建房协议书范本
- 心理健康课件绿色园圃
- 空白课件关于卫生
- 2025版模特经纪与短视频平台合作推广合同
- T/CSIQ 3001-2015艺术品鉴证质量溯源认证规程陶瓷类
- 2025驾驶证b2考试试题及答案
- T/CECS 10331-2023无机镁质发泡金属板
- 工地项目聘用协议书
- 《我觉得我很棒》教案-2024-2025学年南大版初中心理健康七年级全一册
- 代名购房合同协议书
- 进城教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工程归档服务合同协议
- 电力工程企业的绩效考核与激励体系设计
- 《能源法》重点内容解读与实务应用
- 基础设施以工代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