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昌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命题人:(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8分)(一)现代文阅读Ⅰ(共5小题,20分)材料一:《红楼梦》后四十回缺失,就像断臂的维纳斯,有着神秘莫测的残缺美。事实上,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完整的维纳斯,也有一部完整的《红楼梦》。只是《红楼梦》的续写有的过于乌托邦,有的令人肝肠寸断;有的过于随性,有的比较专业。然而,于各人而言,总归是美的。在后四十回中,读者最关心的必定是钗黛二人的结局。“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是判词所预设的结局,由此看来,这两个人的下场必定是悲剧的,至于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悲”法,却各家有各家的说法,像宝玉遗弃宝钗,像钗黛沦落教坊。这些都应和了原著的悲剧走向,不像后来有些续本的大团圆结局,虽然给人不少喜感,但是读来无味,如果这样,《红楼梦》就丧失了应有的艺术价值,就不能算是一本奇书。如今人们接触最多的程高本结局是黛玉早死,宝玉出家,宝钗守寡。高鹗所续的结局虽然凄凉,但还未到苍凉的程度。所谓苍凉就是一种放下书后,仿佛置身空旷的天地之间,低头一声惆怅,仰天泪流满面,静静地思考历史的长度与人生的厚度的感觉。至于《红楼梦》中的二线人物,在前八十回中大多指明了结局。大纲已出,但是细节之处着实值得遐想创作一番。原著暗指的结局符合现实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的审美,这种“美”的源头——《红楼梦》十二曲就像是整本书的骨架,贯穿全书,如若续写不当,就会使全书的美畸形。(摘编自李相《红楼未完,残缺之美》)材料二:残缺是相对于圆满、完整而言的,它是部分的空白和不在场,是整体的未完成或已失去的状态。残缺美是以残缺为审视对象,从美感的角度对残缺进行的审美体验。从某种意义说,残缺因素是审美情感发展的动力因素,有了它,主体的审美体验才会变得深刻而持久。为什么残缺会使人产生审美体验呢?从审美心理角度讲,残缺美是残缺物在人们心中趋于完美化的心理作用的结果。“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类心理上有一种出自本能的“完形倾向”,总是想将残缺的物体完整化、完善化,人们通过感官知觉所得到的是一个个“完形”。当人们看到一个不规则、不完满的形状时,会产生一种内在的紧张力,迫使大脑皮层紧张地活动,以填补“缺陷”,使之成为“完形”,从而达到内心的平衡。这是一种“完形化”的心理趋势,这是一种对物体或事物进行理想化再造的过程,人们能在这种“再造”之中获得一种愉悦感。从审美主客体的关系来说,一方面,从审美客体来说,文学作品是审美主体感知欣赏的审美客体,它对读者的认知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完整的文学作品会给读者以完美的赏识,残缺的作品也能给读者以美的享受。想象是艺术创作和鉴赏的重要品质,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创造,没有想象也就没有文学作品的欣赏。文学作品的残缺会给读者留下一个思索的空间,引发读者无穷无尽的想象。而无穷无尽的想象,可以使欣赏者能动地把审美对象加以改造或创造,从而产生新的形象。另一方面,从审美主体来说,文学作品欣赏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受众通过再创造出一个新的形象,以达到赏心、悦目、怡情的目的。这个新形象本质上不背离审美对象的形象内涵,但又不等同于审美对象,它具有更新的内容与更深的意蕴。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指的就是这个艺术规律。曹雪芹凭借“半部《红楼梦》”蜚声文坛,他的作品也是残缺的,但带给读者的却是回味无穷的美。可见,残缺能给予读者更多的再创作空间,使文学作品具有更大价值的美感。(摘编自李建群
周合军《论文学作品中的残缺美》)材料三:每次与人谈到《红楼梦》八十回后的修补复原问题,很多人总是说《红楼梦》八十回后应该有多种结果,而不需要有一个唯一的结果与答案,还拿罗丹“断臂的维纳斯雕像”来作比喻。我认为把《红楼梦》八十回后的残缺比作罗丹“断臂的维纳斯雕像”那是一点也不妥的。《石头记》脂砚斋批注里多次提到“百回大文仅此一见”,明确地告诉你《红楼梦》是百回大文。曹雪芹死后,一百二十回程高本《红楼梦》印刷流传,开始广为世人接受。后来的续书也不知有多少,多不被读者接受,读者唯独接受程高本后四十回,这样更可证明程高本后四十回是含了曹雪芹二十回的一些原笔与原意的。周汝昌先生考证过程高本一百二十回《红楼梦》是皇家殿印,意即是皇帝要看的书。为了面世,程高聪明地进行了粉碎与增添。由此可以告知大家,《红楼梦》不是“断臂的维纳斯”,“断臂的维纳斯”也不是《红楼梦》,它们是两个独立的作品,两种艺术的表达方式,而且是不可能复制的两种表达方式。罗丹的“断臂的维纳斯雕像”那是一个以罗丹的思维完成的伟大完整之作,他需要那种断臂的形式来完美他的独特的艺术构思。而《红楼梦》在它完整的状态下,遭遇到当时皇权的粉碎,破坏毁灭了曹雪芹艺术作品的完整性。《红楼梦》被皇权恶意粉碎成了一百二十回,幸亏有学人搜罗整理校对出了带脂砚斋批注的八十回《石头记》,我们才得以知晓《红楼梦》真面目,才最终使我在十四岁那年发现程高本《红楼梦》后四十回中隐藏了曹雪芹原笔,并开始十年如一日地为实现修补复原出它们这个梦想而博读杂书,以立志成为作家的方式抵达曹雪芹的精气神韵,最终修补复原出了《红楼梦》八十回后的二十回,完成发表了《红楼梦八十回后真相复原》这一我个人认为横空出世之作。(摘编自唐国明《〈红楼梦〉不是“断臂的维纳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在《红楼梦》八十回后续本中,黛玉和宝钗悲剧性的结局更符合“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判词的预设。审美主体感知审美对象获得深刻而持久的审美体验,是由于审美对象处于未完成或已失去的残缺状态。材料一指出《红楼梦》具有残缺美,材料二从理论上阐释了《红楼梦》具有残缺美的多方面原因。材料三认为程高本后四十回暗含了曹雪芹二十回一些原意,材料一也表露出类似态度。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部完整的《红楼梦》,这与人类心理上本能地想将残缺的物体完整化、完善化有关。B.高鹗所续的《红楼梦》结局虽然未到苍凉的程度,但仍然比有些续本的大团圆结局更具有艺术价值。C.残缺的作品能给读者无穷无尽的想象,这有助于读者能动地改造或创造审美对象,从而产生新的形象。D.每个人阅读《红楼梦》,心中都可能会有一个不一样的林黛玉,说明完整的文学作品会给读者以完美的体验。下列说法中,能够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3分)残缺是人们从感官到理智都不太容易接受的东西,但其实残缺美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和艺术创作之中。残缺的艺术在于它唤起了审美主体的无限想象空间,并由此带来艺术作品的转机和创新的可能。美的残缺,则是美的中断、美的危机和美的破坏,不能获得更高层次上的情理之中的审美意趣。残缺要恰到好处地昭示美,必须处于节制谨慎的度中,而度的差异导致了美感有无和深浅的不同。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5分)5.材料三作者能修补复原出《红楼梦》八十回后的二十回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简要分析。(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智斗(选段)(胡传魁、刁德一、刁小三上。四个伪军从土坡上走过。)胡传魁
嘿,阿庆嫂!阿庆嫂
(回身迎上)听说您当了司令啦,恭喜呀!胡传魁
你好哇?阿庆嫂
好啊,好啊,哪阵风把您给吹回来了?胡传魁
买卖兴隆,混得不错吧?阿庆嫂
托您的福,还算混得下去。胡传魁
哈哈哈……阿庆嫂
胡司令,您这边请坐。胡传魁
好好好,我给你介绍介绍,这是我的参谋长,姓刁,是本镇财主刁老太爷的公子,刁德一。(刁德一上下打量阿庆嫂。)阿庆嫂
(发觉刁德一是很阴险狡猾的敌人,就虚与周旋地)参谋长,我借贵方一块宝地,落脚谋生,参谋长树大根深,往后还求您多照应。胡传魁
是啊,你还真得多照应着点。刁德一
好说,好说。(刁德一脱斗篷。刁小三接住,下。)阿庆嫂
参谋长,您坐!胡传魁
阿庆嫂,我上回大难不死,才有了今天,我可得好好的谢谢你呀!阿庆嫂
那是您自身的造化。哟,您瞧我,净顾了说话了,让您二位这么干坐着,我去泡茶去,您坐,您坐!(进屋)刁德一
司令!这么熟识,是什么人哪?胡传魁
你问的是她?(唱)想当初老子的队伍才开张,拢共才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遇皇军追得我晕头转向,多亏了阿庆嫂,她叫我水缸里面把身藏。她那里提壶续水,面不改色,无事一样。(阿庆嫂提壶拿杯,细心地听着,发现敌人看见了自己,就若无其事地从屋里走出。)胡传魁
(接唱)骗走了东洋兵,我才躲过了大难一场。(转向阿庆嫂)似这样救命之恩终身不忘,俺胡某讲义气终当报偿。阿庆嫂
胡司令,这么点小事,您别净挂在嘴边上。那我也是急中生智,事过之后,您猜怎么着,我呀,还真有点后怕呀!(阿庆嫂一面倒茶,一面观察。)阿庆嫂
参谋长,您吃茶!(忽然想起)哟,香烟忘了,我去拿烟去。(进屋)刁德一
(看着阿庆嫂背影)司令!我是本地人,怎么没有见过这位老板娘啊?胡传魁
人家夫妻“八·一三”以后才来这儿开茶馆,那时候你还在日本留学,你怎么会认识她哪?刁德一
哎!这个女人真不简单哪!胡传魁
怎么,你对她还有什么怀疑吗?刁德一
不不不!司令的恩人嘛!胡传魁
你这个人哪!刁德一
嘿嘿嘿……(阿庆嫂取香烟、火柴,提铜壶从屋内走出。)阿庆嫂
参谋长,烟不好,请抽一支呀!(刁德一接过阿庆嫂送上的烟。阿庆嫂欲为点烟,刁德一谢绝,自己用打火机点着。)阿庆嫂
胡司令,抽一支!(胡传魁接烟。阿庆嫂给胡点烟。)刁德一
(望着阿庆嫂背影,唱)①这个女人不寻常!阿庆嫂
(唱)刁德一有什么鬼心肠?胡传魁
(唱)这小刁一点面子也不讲!阿庆嫂
(唱)这草包倒是一堵挡风的墙。刁德一
(略一想,打开烟盒请阿庆嫂抽烟)抽烟!(阿庆嫂摇手拒绝)胡传魁人家不会,你干什么!刁德一
(唱)她态度不卑又不亢。阿庆嫂
(唱)他神情不阴又不阳。胡传魁
(唱)刁德一搞的什么鬼花样?阿庆嫂
(唱)他们到底是姓蒋还是姓汪?刁德一
(唱)我待要旁敲侧击将她访。阿庆嫂
(唱)我必须察言观色把他防。(阿庆嫂欲进屋。刁德一从她的身后叫住。)刁德一
阿庆嫂!(唱)适才听得司令讲,阿庆嫂真是不寻常。我佩服你沉着机灵有胆量,竟敢在鬼子面前耍花枪。若无有抗日救国的好思想,焉能够舍己救人不慌张!阿庆嫂
(唱)参谋长休要谬夸奖,舍己救人不敢当,开茶馆,盼兴旺,江湖义气第一桩。司令常来又常往,我有心背靠大树好乘凉。也是司令洪福广,方能遇难又呈祥。刁德一
(唱)新四军久在沙家浜,这棵大树有阴凉,你与他们常来往,想必是安排照应更周详!阿庆嫂
(唱)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②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阿庆嫂泼去刁德一杯中残茶,刁德一——惊。)阿庆嫂
(接唱)有什么周详不周详!胡传魁
哈哈哈……刁德一
嘿嘿嘿……阿庆嫂真不愧是个开茶馆的,说出话来滴水不漏。佩服!佩服!(选自现代京剧《沙家浜》第四场,有删改)【注】京剧《沙家浜》讲的是1939年秋,在沙家浜秘密疗伤的新四军战士,面对日伪勾结、下乡“扫荡”的险恶环境,在地方党组织和群众的支持帮助下,坚持抗日的故事。阿庆嫂是春来茶馆的老板娘,中共地下工作者;刁德一是与日寇勾结的“忠义救国军”参谋长;胡传魁是其司令。6.下列对剧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阿庆嫂和胡传魁见面后,寒暄一句就问胡“哪阵风把您给吹回来了”,意在询问对方回沙家浜的目的。B.“我借贵方一块宝地”,阿庆嫂点明自己是外乡人;“参谋长树大根深”,阿庆嫂向刁德一表明自己知道他很有势力。C.刁德一的应答“好说,好说”,既干脆地回应了胡传魁的嘱托,又表达了他愿意照应阿庆嫂的热情。D.阿庆嫂“泼去刁德一杯中残茶”,这一动作是她的有力回击,既表明了她对刁德一的不满,更表现了她的机智应变。7.下列对剧本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本选段的矛盾冲突集中,描写了地下党阿庆嫂和敌伪头目胡传魁、刁德一之间的相互试探、相互提防。B.本选段开头至“参谋长,您吃茶”,这部分对白与唱词交代了人物关系,为下面矛盾冲突的展开做铺垫。C.本选段用对特定情境下人物语言的精准描绘,以及恰到好处的舞台说明,成功塑造了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D.胡传魁说话有典型的江湖气,阿庆嫂讲话很得体,她把对胡的恩惠轻轻带过,并用“后怕”来表现自己的“寻常”。8.戏剧作品中的人物语言往往有着含义丰富的潜台词,请分析文中两处画线句子的潜台词。(6分)9.剧本为什么把本场戏命名为“智斗”?请结合文意,谈谈你的理解。(6分)二、古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文本一: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节选自《答司马谏议书》)文本二:壬申,以司马光为枢密副使,固辞不拜。初,光素与王安石厚,及行新法,贻书开陈再三,又与吕惠卿辩论于经筵,安石不乐。帝欲大用光,访之安石,安石曰:“光,外托劘【注】上之名,内怀附下之实。所言尽害政之事,所与尽害政之人,而欲置之左右,使预国论,此消长之机也。光才岂能害政?但在高位,则异论之人倚以为重。韩信立汉赤帜,赵卒气夺。今用光,是与异论者立赤帜也。”及安石称疾不出,帝乃以光为枢密副使,光辞曰:“陛下所以用臣,盖察其狂直,庶有补于国家。若徒以禄位荣之,而不取其言,是以天官私非其人也。臣徒以禄位自荣,而不能救生民之患,是盗窃名器以私其身也。陛下诚能罢制置条例司,追还提举官,不行青苗、助役法,虽不用臣,臣受赐多矣。青苗之散,使者恐其逋负,必令贫富相保,贫者无可偿则散而之四方,富者不能去,必责使代偿。十年之外,贫者既尽,富者亦贫。常平又废,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民之羸者必委死沟壑,壮者必聚而为盗贼,此事之必至者也。”疏凡九上,帝使谓之曰:“枢密,兵事也,官各有职,不当以他事为辞。”光对曰:“臣未受命则犹侍从也,于事无不可言者。”会安石复起视事,乃下诏允光辞,收还敕诰。(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注】劘(mò):规劝,直言劝谏。10.下列对文中加横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昨日蒙教”中的“蒙”与下文“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中的“蒙”字含义相同。B.“举先王之政”与“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齐桓晋文之事》)两句中的“举”字含义相同。C.“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中的“固”与下文“固辞不拜”中的“固”字含义不同。D.“诚能罢制置条例司”与“必竭诚以待下”(《谏太宗十思疏》)两句中的“诚”字含义不同。11.下列各项对文中加点文言句式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A.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两句句式结构不同)B.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是盗窃名器以私其身也(两句句式结构不同)C.终必不蒙见察/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两句句式结构相同)D.所操之术多异故也/又与吕惠卿辩论于经筵(两句句式结构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本一中王安石对司马光指责自己“侵官”“生事”“征利”“拒谏”等逐一作了反驳,事理充足,具有强大的说服力。B.文本二中王安石认为司马光虽不能对国政形成危害,但是如果让他处在高位,他就会成为那些持反对意见的人的一面旗帜。C.文本二中宋神宗之所以任命司马光为枢密副使,是因为他认为司马光为人正直,有军事才能,而且当时王安石称疾不出。D.司马光拒绝接受宋神宗任命他为枢密副使,他看重的不是自己官职的高低和俸禄的多少,而是朝廷能否采纳自己的建议。13.将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4分)(2)会安石复起视事,乃下诏允光辞,收还敕诰。(4分)14.文本二中司马光分析了青苗法给国家带来的危害,请简要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宋】张孝祥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倚栏杆久,缺月挂帘钩。雄三楚,吞七泽,隘九州。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欲吊沉累①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回首叫虞舜②,杜若③满芳洲。【注】①沉累:指屈原。②虞舜:虞是传说中远古部落名,即有虞氏,舜为其领袖,故称虞舜。③杜若;一种芳草。15.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的上阕描绘出洞庭湖的美好风光,君山暮霭萦绕,沅湘两岸草木葱茏,境界阔大高远。B.从日落西山到缺月升空,词人凭栏久立,沉迷美景,旅途劳累随风而逝,愉悦之情油然而生。C.下阕开头五句运用夸张、反问、排比等手法描绘岳阳楼的雄伟,跌宕飞动,为下文抒情铺垫。D.词人因屈原展开联想,希望有贤明的君主可以发现并重用自己,尾句以景结情,意蕴悠长。16.请分析本词与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月”这一意象在画面营造、意境氛围、情感表达上的不同。(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谏太宗十思疏》中,“
”用比喻手法劝谏皇帝要有度量,不能骄傲自满;“
”劝谏皇帝要“兼听则明”,多听取臣下的意见。(2)“半山文善用揭过法,只下一二语,便可扫却他人数大段”(刘熙载),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用“
,
”指出了人们的习惯和士大夫的苟且保守。(3)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以“
,
”展示了自己虽头发稀疏而依然稳稳立身天地间的形象。三、语言文字运用(17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莎士比亚是英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他在戏剧史上的重要性不在于他写了什么,
①。他打破了传统古希腊古罗马悲喜剧的界限,叙事方法上不再拘泥于“三一律”原则,使得戏剧情节更加丰富。并且在剧本中
②,例如《哈姆雷特》的主线是哈姆雷特为父报仇,两条辅线是雷欧提斯和小福丁布拉斯为父复仇,辅线补充主线,共同叙述悲剧故事。此外,莎翁还善于外化人物的内心,多运用独白、事件、动作等来展示人物内心。莎士比亚的戏剧
③,他常常以诗人般的激情、抒情的笔调和天才的想象力,歌颂人文主义理想中的社会和人际关系。同时,因为莎士比亚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细致入微的观察力,现实主义风格也是始终贯穿其中的。18.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三一律”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1972年,(我们)终于找到了这个熔点在156~157°C的无色晶体---C12H22O5,将其命名为“青蒿素”。(《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B.鲤鱼和我生活在两个截然不同的宇宙之中,从不进入对方的世界,我们之间被水面这一薄薄的“栅栏”分隔开来。(《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C.又如天坛皇穹宇与罗马的布拉曼提所设计的圆亭子,虽然大小不同,基本上是同一体裁的“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D.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说“木叶”》)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亚运筹办、场馆先行”,杭州亚运会的主场馆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由28片大花瓣、27片小花瓣组成,形象地被称为“大莲花”。“大莲花”看起来动感飘逸,其灵感源自于钱塘江水的动态和杭州丝绸的妩媚,将原本生硬的钢筋骨架转化为呼应场地曲线的柔美形态。“大莲花”外观设计独具杭州之美,内里布置充满科技智能,可谓是“人文美”与“科技范”十足。与“大莲花”遥相呼应的是“小而美”的“小莲花”——杭州奥体中心网球中心。平时,它静谧地开放在江畔,夜幕降临,“泛光照明”系统在花瓣上打出柔和紫红色,呼应杭州亚运会主形象色“虹韵紫”。建筑下半部分由24片“小花瓣”组成,犹如水中芭蕾一般优雅协调。上半部分由8片“大花瓣”构成,每片“大花瓣”重达160吨,8片“花瓣”相当于1000辆小汽车的重量。顶棚首创“旋转开闭屋盖”功能,运用计算机进行同步张开、闭合,彰显亚运智能理念。“大小莲花”旁边还有一只“蝴蝶”——杭州奥体中心体育馆和游泳馆。体育馆和游泳馆并列在同一个建筑中,银白色金属屋面和两翼张开的平台式设计,从高空看很像振翅欲飞的蝴蝶。此设计灵感源于中国古代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梁山伯与祝英台》。梁山伯与祝英台相识相恋在杭州,最终双双化成了蝴蝶。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2处语病,请指出错误并进行修改,不必抄写原句。(4分)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与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遥相呼应的是杭州奥体中心网球中心”,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有同学特地请假去别的城市看明星演唱会,同学们议论开了:有人说,这是盲目崇拜偶像的行为,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金钱;有人说,偶像身上有我想要学习的美好品质,他能给我信心和力量;有人说,每一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上最独特的存在,努力活出精彩,你就是自己的偶像。……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南昌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5题答案】【答案】1.B
2.D
3.B
4.①材料二采用“总分”结构。(1分)②首先提出残缺会使审美主体产生审美体验的总看法(2分),接着分别从审美心理角度和审美主客体关系两方面阐释残缺会使人产生审美体验的原因。(2分)
5.①人类心理上有一种本能的“完形倾向”,总想将残缺物体完整化、完善化。②残本《红楼梦》引发了作者的想象,给予作者再创作空间。③作者有丰厚的阅读与学习积淀,发现了程高本《红楼梦》后四十回中隐藏了曹雪芹原笔。④作者有研究的热情与坚定的信念,这让他能十年如一日地努力。(每点两分,任意3点即可)【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能力。B.“是由于……”归因太过绝对,材料二第一段原文是“从某种意义说,残缺因素是审美情感发展的动力因素,有了它,主体的审美体验才会变得深刻而持久”。选项没有考虑原文中“从某种意义说”这一限制。【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说明完整的文学作品会给读者以完美的体验”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二第三段“从审美客体来说”“残缺的作品也能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可知,读者对曹雪芹本未塑造完整的林黛玉的审美是属于审“残缺美”;再根据材料二第四段可知,“每个人阅读《红楼梦》,心中都可能会有一个不一样的林黛玉”这一现象证明的是“从审美主体来说”“文学作品欣赏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受众通过再创造出一个新的形象,以达到赏心、悦目、怡情的目的”这一理论。【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选项诠释了残缺艺术与想象、创新的关系,能证明材料二第三段“想象是艺术创作和鉴赏的重要品质……文学作品的残缺会给读者留下一个思索的空间,引发读者无穷无尽的想象……可以使欣赏者能动地把审美对象加以改造或创造,从而产生新的形象”的观点。【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材料二共四段,第一段首先指出“残缺因素是审美情感发展的动力因素,有了它,主体的审美体验才会变得深刻而持久”,从而提出残缺会使审美主体产生审美体验的观点。接着在第二、三、四三段分别从审美心理角度和审美主客体关系两方面阐释残缺会使人产生审美体验的原因。第二段作者指出“从审美心理角度讲,残缺美是残缺物在人们心中趋于完美化的心理作用的结果”;而三、四两段则是分别从“审美客体”和“审美主体”两方面论述了“审美主客体的关系”会使人产生审美体验的原因。“一方面,从审美客体来说,文学作品是审美主体感知欣赏的审美客体,它对读者的认知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从审美主体来说,文学作品欣赏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受众通过再创造出一个新的形象,以达到赏心、悦目、怡情的目的”。全文为总分关系,层次清晰,论证有力。【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从材料二中“人类心理上有一种出自本能的‘完形倾向’,总是想将残缺的物体完整化、完善化”可看出,人类心理上有一种本能的“完形倾向”,总想将残缺物体完整化、完善化。从材料二中“文学作品的残缺会给读者留下一个思索的空间,引发读者无穷无尽的想象。而无穷无尽的想象,可以使欣赏者能动地把审美对象加以改造或创造,从而产生新的形象”可知,残本《红楼梦》引发了作者的想象,给予作者再创作空间。从材料三中“幸亏有学人搜罗整理校对出了带脂砚斋批注的八十回《石头记》,我们才得以知晓《红楼梦》真面目,才最终使我在十四岁那年发现程高本《红楼梦)》后四十回中隐藏了曹雪芹原笔,并开始十年如一日地为实现修补复原出它们这个梦想而博读杂书,以立志成为作家的方式抵达曹雪芹的精气神韵,最终修补复原出了《红楼梦》八十回后的二十回”可知,作者有丰厚的阅读与学习积淀,发现了程高本《红楼梦》后四十回中隐藏了曹雪芹原笔。同时作者有研究的热情与坚定的信念,这让他能十年如一日地努力,最终修补复原出《红楼梦》八十回后的二十回。【6~9题答案】【答案】6.C
7.A
8.①刁德一表面上是夸阿庆嫂胆大心细、遇事不慌、机警从容,(1分)实际上却是表达对眼前这位八面玲珑的老板娘身份的怀疑。(2分)②阿庆嫂用江湖买卖人的口吻回话,(1分)实际上是想向刁德一表明:当地有没有新四军,我阿庆嫂不关心,即便是有,我阿庆嫂对他们也只是生意场面上的热情,生意买卖结束,关系就结束,当然也就谈不上背靠新四军的“大树好乘凉”。(2分)
9.这场戏表面上是平静的对话,实则是敌我矛盾冲突尖锐而激烈的斗争,所以称“斗”(2分);刁德一设置圈套,步步紧逼,企图找寻对手言谈中的漏洞(2分);阿庆嫂则察言观色,再巧借与胡传魁的关系,利用自己江湖买卖人的身份,有力反击对手的同时,又很好地保护了自己,所以称“智”。(2分)【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又表达了他愿意照应阿庆嫂的热情”错误,从文中来看,刁德一的应答“好说好说”仅仅是寒暄应付,谈不上愿意照应,他对阿庆嫂自始至终是持怀疑态度的。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能力。A.“描写了地下党阿庆嫂和敌伪头目胡传魁、刁德一之间的相互试探、相互提防”一说错误,本选段的矛盾冲突主要集中在阿庆嫂和刁德一之间,没有胡传魁。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根据上文“遇皇军追得我晕头转向,多亏了阿庆嫂,她叫我水缸里面把身藏。她那里提壶续水,面不改色,无事一样”可知,“这个女人那不寻常”,表面上是夸奖阿庆嫂胆大心细,遇事不慌,机警从容;阿庆嫂夫妻“八·一三”以后才来这儿开茶馆,却在此地将茶馆经营得风生水起,她迎来客往,八面玲珑,所以这句话实际上是对眼前这位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八面玲珑的老板娘身份的怀疑。在这里,阿庆嫂再次滴水不漏地应对了刁德一的刁难:我既然是个做生意的,“来的都是客”,我第一不知道客人的身份,第二我也不关心客人的身份,这两层意思就把刁德一的所有刁难都挡回去了。谁来喝茶都是喝,喝完了就走人,我也不关心客人走了以后怎么样。“人一走,茶就凉”向刁德一表明:当地有没有新四军,我阿庆嫂是不关心的,即便是有,我阿庆嫂也不会主动去认识,当然也就谈不上对新四军“背靠大树好乘凉”。阿庆嫂的奇妙回答,让居心叵测的刁德一竹篮打水,一无所获。【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从内容看,这一场戏主要写了刁德一和阿庆嫂两个人物斗争的情节,斗的双方应是阿庆嫂和刁德一,阿庆嫂作为一名抗日战士,在不明刁德一身份的情况下,要探明对方身份;在明确对方身份后,又要巧妙地应对刁德一的盘问;而刁德一怀疑阿庆嫂的身份,狡猾的他耍尽花样想要探出对方的真实情况。敌我矛盾冲突尖锐而激烈,所以称“斗”。另一方面,在这场斗争中,刁德一步步进攻,不断设置圈套,“旁敲侧击将她访”,如“新四军久在沙家浜,这棵大树有阴凉,你与他们常来往,想必是安排照应更周详”,阿庆嫂却“察言观色把他防”,巧妙利用胡传魁做掩护,反击对手,保护自己,机智果断,如“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所以称“智”。【10~14题答案】10、BA.正确。都是承蒙。句意:昨天承蒙(您来信)指教。/再三考虑君实对我的重视厚遇。B.错误,含义不同。施行;拿。句意:效法先皇的贤明政治。/说的就是把这样的心施加到他人身上。C.正确。含义不同。本来;坚决。D.正确。果真,如果;诚心。句意:陛下果真能够罢掉制置条例司。/一定能竭尽诚心来对待臣民。11.A(A状语后置句、省略句B.判断句C被动句,宾语前置句D判断句,状语后置句)12.C“是因为他认为司马光为人正直,有军事才能”错误,原文是说“陛下所以用臣,盖察其狂直,庶有补于国家”,是司马光说自己“为人正直”,“有军事才能”于文无据。13.①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水洗洗澡,在舞雩台吹吹风,唱着歌回家。②适逢王安石复出主持政事,皇帝才下诏书允许司马光辞职,收回命令。(1)“冠者”,成年人;“浴乎沂”,状语后置;“风”,名作动,吹风;“咏”,唱歌。(2)“会”,适逢,正赶上;“复起”,复出;“视事”,主持政事;“敕诰”,古代帝王对臣子的命令。14.①时间久了老百姓变得日益贫困。(1分)②一旦国家遇到战争或灾荒,将出现弱者死于荒野,强者聚众为盗的惨状。(2分)参考译文:文本二:壬申年(1071),任命司马光担任枢密副使,司马光坚决推辞不肯拜官。当初,司马光跟王安石一向交情深厚,等到王安石推行新法,写信给王安石再三陈述变法之弊,又跟吕惠卿在御前讲席展开辩论,王安石很不高兴。皇帝想要重用司马光,征求王安石的意见。王安石说:“司马光表面上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职业生涯与特许金融分析师考试的平衡考量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掌握项目管理的最佳方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инвестиции в акции и их особенности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国际金融理财师复习过程中合理利用微课堂的策略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特许金融分析师考试分析手段试题及答案
- 财务风险分析在注册会计师考试中的重要性与试题及答案
- 详解2025年特许金融分析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微生物检验的创新技术和未来方向试题及答案
- 碳酸饮料与人体健康考核试卷
- 盾构机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与事故预防措施研究进展综述考核试卷
- 《气候数值模拟》全套教学课件
- 颜色标准LAB值对照表
- 金坛区苏科版二年级上册劳动《06树叶书签》课件
- 北斗卫星导航理论与应用课件(完整版)
- 虾苗购销合同模板
- 信号基础信号—联锁系统
- 2020最新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最全版)
- 数学教师实习日记16篇
- 财产保全申请登记表
- 家装施工验收手册(共13页)
- 《责任胜于能力》PPT课件.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