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甘蔗健康种茎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广西《甘蔗健康种茎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广西《甘蔗健康种茎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广西《甘蔗健康种茎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广西《甘蔗健康种茎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LB.□XXXXX-XXXX甘蔗健康种茎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甘蔗健康种茎工厂化生产的术语和定义、生产环境、原料种茎要求、药液配制、健康种茎加工生产流程、加工种茎质量要求、包装、标签、余料处理和废液处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甘蔗健康种茎工厂化生产及其管理。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NY/T1785甘蔗种茎生产技术规程NY/T1796甘蔗种苗NY/T2724甘蔗脱毒种苗生产技术规程NY/T3172甘蔗种苗脱毒技术规范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甘蔗健康种茎sugarcanehealthyseedstems甘蔗脱毒健康组培苗第一代原原种或第二代原种,经检测确定不携带特定病害的甘蔗种茎。种茎消毒seedstemsdisinfection剥去蔗茎叶鞘,切成一定长度的单芽、双芽段或多芽段的甘蔗茎段,利用物理或化学药剂进行浸种消毒。种茎包膜seedstemscapsule将农药、营养元素、植物激素、成膜剂、分散剂和助剂等混合形成成包膜剂,直接包覆于种茎表面,并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通透性的薄膜种衣。生产环境生产地址应选择在甘蔗良种繁育基地内的非农业用地上或靠近甘蔗良种繁育基地、交通便利、有水电保证、远离生活区及周围无污染源的地区。建筑物、设备布局按照工艺流程设计,建筑结构完善,能够满足生产工艺和质量要求。原料与成品的生产及原料、成品、废料存放严格分开。原料种茎要求应按甘蔗品种进行分类、分批砍运与贮存,遵循“先进先出”原则。种茎原料来源与质量要求种茎来源于甘蔗良种繁育基地种植生产的甘蔗脱毒健康组培苗第一代原原种或第二代原种或大田生产用种,生长期6~8个月的甘蔗全茎种,平均有效节数≤18节,节间平均长度≥2 cm,甘蔗种茎原料质量还应符合NY/T1796和NY/T3172的质量要求(附录A)。抽样原料蔗种茎抽样按NY/T1796执行,在砍种前抽取。检验检测按表A.1甘蔗种茎原料质量要求进行检验。病虫害检验方法参照NY/T1796和NY/T3172执行。检测病虫害种类本文件规定检测的目标病原物包括甘蔗花叶病毒(Sugarcanemosaicvirus,SCMV)、高粱花叶病毒(Sorghummosaicvirus,SrMV)、甘蔗黄叶病毒(Sugarcaneyellowleafvirus,SCYLV)和甘蔗条纹花叶病毒(Sugarcanestreakmosaicvirus,SCSMV)、甘蔗宿根矮化病病菌[Leifsomiasylisubsp.syli(Lxx)和(Clavibactersylisubsp.syli(Cxx)]和非目标病原物病害甘蔗黑穗病病菌(UstilagoscitamineaSyd)、甘蔗梢腐病菌[Fusariummoniliformesheldon和Gibberellafujikuroi(Sawada)Wollenw]、甘蔗褐条病原菌[Bipolarisstenospita(Drechs)Shoemaker和Cochtiobotusstenospitus(Drechs)Mat.etYam]、甘蔗黄斑病原菌(Mycovellosiellakoepkei(Kruger)Deighton)等甘蔗种传病害检测。主要虫害种类包括甘蔗螟虫、绵蚜虫、黄蚜、褐纹金针虫、白蚁等。检测方法病害检验采用表型病害症状或NCM-ELISA或PCR检测方法,具体操作依据NY/T1796、NY/T2724和NY/T3172执行。药液配制生产用水应符合GB/T5749规定。消毒液配制按1 m3水加50%多菌灵兑水900 g~1000 g或80%代森锰锌兑水900 g~1000 g或80%甲基托布津900 g~1000 g配制浸种消毒液。消毒液不能完全浸泡种茎时适时补充消毒液,或发现有异味时及时更换。包衣液配制包衣剂成分包括咪鲜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粘结剂、杀虫药、抗倒剂、促根促蘖剂等,按一定浓度比例混合。包衣剂浓度下降至50%时或包衣液不能完全浸泡种茎时适时添加包衣剂(液),或发现有异味时及时更换。健康种茎加工生产流程晒种与剥叶原料种茎砍收后进行3 d~4 d晒种,发现有杂种及病虫害的蔗株要剔除。人工剥叶或机械剥叶。转运将原料种茎或已剥叶的甘蔗种茎转运至加工生产线位置。切种使用甘蔗切种机切种,切成单芽或双芽为主的甘蔗茎段,单芽种茎长度3 cm~8 cm,双芽及以上甘蔗茎段长度20 cm~25 cm。切种过程中要加强选种,发现死芽、坏芽、虫芽或无芽蔗段要及时剔除。装筐装筐分两种方式:一是先装筐后消毒包衣处理,即切好后的甘蔗茎段通过加工生产线输送到装筐工序,选种装筐后进行消毒包衣;二是先消毒包衣后再装筐。人工装框过程中,再次进行二次选种,剔除死芽、坏芽、虫芽或无芽蔗段;按芽段数量进行装框,每筐200~250段种茎(400~500芽)或500~600单芽段种茎。种茎处理将甘蔗种茎放入浸种池进行浸种、杀菌、杀虫、包衣、晾干等工序处理。种茎处理分两种方式:一是在浸种池中加入消毒剂和包衣剂,种茎消毒包衣操作同时进行,时间为3 min~5 min;二是种茎先在消毒池消毒3 min~5 min,然后在包衣池中浸泡1 min~2 min进行包衣。定期更换消毒包衣液。加工种茎质量要求种茎类型种茎类型包括单芽段、双芽段和多芽段。抽样方法及数量采用随机取样法,按3%比例进行抽样。加工种茎质量要求根据NY/T1796、NY/T2724和NY/T3172中甘蔗脱毒种茎质量要求,甘蔗工厂化健康包膜种茎按质量标准分为一级种茎和二级种茎两个等级,蔗茎段长度单芽3 cm~8 cm或双芽以上茎段20 cm~25 cm,芽完好率在90%及以上,低于二级标准的种茎不得用于商品化供种(附录A)。喷溯源码,贴合格标志经抽样检验合格产品,喷溯源码,贴上产品合格标志。包装、标签甘蔗工厂化健康种茎装框或装袋。销售和调运时时附上甘蔗工厂化健康种茎质量检测证书(附录B)、出厂检验合格证;应注明标准号,种子生产经营者名称、地址及联系方式,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编号、栽培技术措施及注意事项等信息。余料处理种茎加工余料可生产饲料、饮料、酒和有机肥等,提高加工副产品资源再利用。废液处理定期更换的消毒包衣废液,用专门容器贮存,然后运到甘蔗地头用清水稀释至少100倍后喷淋蔗苗,也能防病防虫,减少污染。

(规范性)

甘蔗健康种茎等级划分工厂加工甘蔗种茎原料质量等级划分见表A.1表A.1工厂加工甘蔗种茎原料质量等级划分项目指标一级种茎二级种茎品种纯度,%100.0100.0夹杂物率,%≤1.0≤1.0种茎茎径,cm≥2.2≥1.8株龄,月5~85~8种茎平均有效节数,节13~16≥10,或≤18种茎节间平均长度,cm≥3≥2含水量,%60~7560~75发芽率,%≥80.0≥75.0目标病原物检出率,%≤1.0≤5.0其他主要病虫害率,%≤3.0≤4.0注:其他主要病害指甘蔗梢腐病、褐条病、黄斑病、黑穗病;主要虫害指螟虫、绵蚜虫、黄蚜、褐纹金针虫、白蚁等。

工厂化生产甘蔗健康种茎等级划分见A.2表A.2工厂化生产甘蔗健康种茎等级划分项目指标一级种茎二级种茎品种纯度,%,100.0100.0蔗茎段长度,cm单芽:3~8;双芽以上:20~25单芽:3~8;双芽以上:20~25茎径,cm≥2.2茎径≥1.8含水量,%60~7560~75发芽率,%≥90≥80芽完好率,%≥95≥90目标病原物检出率,%≤1.0≤3.0其他主要病虫害率,%≤1.0≤4.0夹杂物率,%≤1.0≤1.0株龄,月5~85~8是否消毒、包膜或温水脱毒、包膜消毒、包膜或温水脱毒、包膜消毒、包膜或温水脱毒、包膜注:其他主要病害指甘蔗梢腐病、褐条病、黑穗病、黄斑病,;主要虫害指螟害、绵蚜虫、黄蚜、褐纹金针虫、白蚁等。

(规范性)

甘蔗工厂加工种茎质量检验证书甘蔗工厂加工种茎质量检验证书见表B表B甘蔗工厂加工种茎质量检验证书编号:检验单位(盖章):供种企业(个人)品种名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