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备课_第1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备课_第2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备课_第3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备课_第4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备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备课整理

第七单元人文主题

本单元以“人物品质”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文言文二

则》《“诺曼底号”遇难记》《黄继光》四篇课文,从不同方面展现了

人的精神追求和高尚品格。《古诗三首》表现了诗人的精神追求及边

城将士的英勇威武;《文言文二则》赞美了古人勤勉学习、坚持不解

的求学精神;《“诺曼底号"遇难记》歌颂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

己救人的崇高品质;《黄继光》展现了抗美援朝特级英雄黄继光的英

勇气概。

单元语文要素解读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

品质”,旨在引导学生仔细研读文本,发现人物的品质是如何通过人

物的言行表现出来的,并能够受到人物品格的感染。四年级上册学习

了“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的方法,侧重情

感的体会。本单元则侧重人物品质的感受:《“诺曼底号”遇难记》与

《黄继光》的课后练习与学习提示,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语言、动

作的语句,说出从中感受到的人物品质;“交流平台”采用举例说明

的方式,总结如何从语言和动作描写中感受人物品质。木单元的习作

要求是“学习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旨在帮助学生学会从多

个方面介绍自己。三年级下册已经有过“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

他的特点”的练习,本次习作进一步提高要求,学习从多个方面写出

自己的特点,比如外貌、主要性格、最大的爱好和特长等,并且以“写

得像”作为评价标准,并引导学生听取家人意见,根据评价标准进一

步修改习作。

单元教学目标

字词句

◎认识37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与32个字,会与10个

词语。积累8个表现人物品质、心情等的词语。

◎积累“囊萤夜读、悬梁刺股”等6个成语,能选部分成语讲讲

其中的故事和含义。

◎积累表现人物品质的名言警句。

阅读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c背诵《古诗三首》和《囊

萤夜读》。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能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正确、流利地朗读文言文《王戎不取道旁李》,能用自己的话

讲故事,并能背诵。

口头表达

◎能根据对象和目的进行自我介绍。

◎能听取他人的意见,完善自己的介绍。

书面表达

◎能仿照例句,写一组连续动作能从多个方面写出自己的特点。

◎能选取一件令你心儿评跳的事,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感

受。

22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芙、蓉”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单。会写“芙、

蓉”等8个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3.能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句表现的精神品格。

【教学重难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能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句表现的精神品格。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芙、蓉、洛”3个生字,会写“芙、蓉、洛、壶”4个

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芙蓉楼送辛渐》,能默写这首诗。

3.能理解“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意思,感受诗

人洁身自好、高洁的精神品格

【教学过程】

一、借助单元导读页,明确单元学习任务

1.出示教材单元导读页,明确单元学习任务

师:今天开始,我们将进入第七单元的学习。单元导语中有这样

一句话“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

家,伟大的行动者「法国大作家罗曼罗兰说的这句话就点名了品格

的重要性。内在的品格与外在的表现有什么联系呢?本单元我们就要

学习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还要学习从多个

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

2.揭示课题,进入古诗学习。

师: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21课,师领读课题《21古诗三首》。

二、切入新课,读通古诗。

师:这三首古诗,分别是唐朝诗人王昌龄所写的《芙蓉楼送辛渐》。

唐朝诗人卢纶所写的《塞下曲》和元代诗人王冕所写的《墨梅》。其

中《芙蓉楼送辛渐》和《墨梅》是七言诗;《塞下曲》是五言诗。首

先让我们听录音读,然后借助诗中的拼音,自己试着把三首诗读正确。

1.听录音,学生自由练读,读准字音。

师:首先让我们听课文录音。

(播放课文录音)

师:现在请同学借助拼音试着把三首古诗读正确。

生自读

师:请同学来朗读。

2.学生读第一首诗《芙蓉楼送辛渐》,相机指导

生:我来读《芙蓉楼送辛渐》

师:在这首诗中有三个地名,一个是芙蓉楼,这是告诉我们他的

故址,在今天的江苏镇江北下临长江。注释告诉我们,镇江在古代属

于吴地,所以称为吴。还有一个是洛阳。请大家跟我读一读。芙蓉楼、

洛阳。

3.指名朗读《塞下曲》相机指导:“单”和“将”多音字读音

师:第二首诗。谁来读?

生:我来读《塞下曲》

师:这位同学读准了两个多音字的字音,在这里这个字念单chan,

“单于”注释中提到,单于是指匈奴的首领,这里泛指侵扰唐朝的游

牧民族首领。“单”它还有一个读音,念dan,组成词语“单调”。另

一个多音字是“将”,在这首诗中念jidng率领的意思。还有一个读音

是jidng,组成词语“将领”。

4.指名读《墨梅》,指导结合注释理解“乾坤”的意思。

师:最后一首谁来读?

生:我来读《墨梅》。

师:这位同学读准了字音,也读出了诗的停顿,诗句中的“乾坤”

是本课的生字,“乾”为天,“坤”为地。注释告诉我们,在这里“乾

坤”表示天地间。

三、学习第一首诗《芙蓉楼送辛惭芙蓉》

师:诗歌都读正确了,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古诗。板贴《芙

蓉楼送辛渐芙蓉》师读题。

1.理解诗题、了解作者。

师:结合前面我们对芙蓉楼的了解,诗题的意思你能读懂吗?

生:题目的意思是:王昌龄在芙蓉楼送别好友辛渐。

师:诗题的意思明白了,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唐朝诗人王昌龄

除了以写边塞诗闻名,写分别诗也有独到之处。我们学习的这首就是

他与友人辛渐离别时写的送别诗。

板贴:送别诗

2.了解诗歌体裁-“送别诗”及诗歌大意

师:古时候由于交通不便,通信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

一别多年难以相见,所以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

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抒写离别情绪。

师: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共有两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写的是早晨,他和朋友辛渐在江边离别的情景。此时,诗人向我们描

绘的是一种怎样的画面呢?请你读一读这两句诗,借助注释说说诗句

的意思。

3.借助注释理解前两句诗句的意思

生:“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与浩渺的江水连成一片。天刚亮,我就要送走

辛渐,只留下这楚山的孤影。

师:“寒雨”是指秋冬时节的雨。晚上的这场雨,增添了萧瑟的

秋意。这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的烟雨之中,更浸透在两个即将离别之

人的心头

“寒雨连江”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水天相连,浩渺迷蒙的长江夜雨

图。清晨天色已明,辛渐即将登舟北上。诗人瞭望江北的远山,想到

友人不久便将隐没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然而生。这浩荡的江水,

这孤寂的楚山,不正是作者离别愁绪的写照吗?古人在送别诗中经常

会用到秋雨江水这些事物来表达离别愁绪。能不能带着这样的感悟来

读一读这两句诗呢?

4.学生带着感情读前两句诗。

5.学生通过读后两句,发现后两句诗歌内容的变化及作者要表达

的情感。

师:我们再来看看后面两句诗,你有什么发现和问题吗?

生:老师,我发现后两句和前面的内容有了变化,没有继续写环

境和抒发离别不舍的情感,而是说如果洛阳的亲友问起来,我的心像

玉壶里的冰一样晶莹纯洁。生:我有一个问题,这句话是王昌龄对辛

渐说的,但他为什么在离别时要说自己的心像冰一样晶莹纯洁呢。

师:对,这正是我们要思考的。当时王昌龄被贬官到岭南,从岭

南归来后做了江宁丞。贬官,对于王昌龄来说是个打击。辛渐是他的

好朋友,这次要去洛阳。王昌龄在芙蓉楼送别好友,这句诗是他临别

之际对辛渐的嘱托。

6.学生借助注释交流后两句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精神品格。

师:课后第二题让我们说说诗句的意思,再想想这些诗句表现了

怎样的精神品格。请你读读这句诗,结合老师的介绍思考一下。

生:读了这两句诗,我也知道了,他的意思是说到了洛阳,如果

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

一样晶莹纯洁,这句话中诗人说自己的心是纯洁的,表示他并不会因

为受到排挤就士气低落。

师:有道理,他正是想说,不会因为自己受到打击就变得消沉,

更不会同流合污。

生:读了这两句诗,我理解了诗人是把自己的心比作玉壶里的冰

心。表达了自己虽然命运坎坷,可依然有一颗冰清玉洁的,依然选择

做一个纯洁正直的人。

生:读了这两句诗,我感受到王昌龄托辛渐给洛阳亲友带去的口

信,不是通常的报平安,而是传递自己坚持做一个正直的人,保持一

颗纯洁的心,这才不辜负洛阳亲友对自己的情意。

7.展开想象,进一步体会诗句表达的作者的高尚品格。

师:这几位同学说的真好。让我们展开想象,回到那个烟雨迷蒙

的早晨。王昌龄和好友辛渐分别在即,他们之间又会有一番怎样的对

话呢?

出示填空。

生:王昌龄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辛渐听了连

声说,安心,一定不负所托。

师:这位同学引用了文中的诗句,辛渐的回答也体现了他不负所

托。

生:王昌龄沉思了一会儿,说: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

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请他们放心,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

样晶莹纯洁。辛渐听了连连点头说,放心吧,我一定会把您的心意告

诉大家的。

师:这位同学的想象,让我们感受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情,感

受到王昌龄的执着。刚才,两位同学除了想象他们之间的对话。还用

上了恰当的提示语,使表达更加的丰富。这首诗前两句向我们描绘了

苍茫的江雨和孤独的楚山,烘托出诗人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后两

句通过对友人的临别之言来表达自己的志向。从诗人的语言中,我们

能感受到诗人洁身自好的精神品格。

板贴:洁身自好

8.指导朗读《芙蓉楼送辛渐》并背诵

师:读来令人回味无穷。现在请你在读一读整首诗,然后背一背。

生带有感情地读诗歌。

师:现在谁来背一背这首诗?

生背诵《芙蓉楼送辛渐》

四、指导写字

1.讲解书写“壶”字要领。

师:这篇课文要求我们书写八个生字,其中“壶”是上中下结构,

写的时候要注意中间部分横钩的横要写得长一些。这样才能托住上半

部分,包住下半部分。

五、布置作业

师: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作业是:一背诵并默写古诗,芙蓉

楼送辛渐。二完成语文练习部分第三题。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读准多音字“单”,会识、会写“砚、乾、坤、雁”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塞下曲》《墨梅》。

3.能理解“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和“不要人夸好颜色,只

留清气满乾坤”的意思,感受将士们保家卫国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品

格,感受诗人淡泊名利、自信昂扬的精神品格。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回顾上节课内容。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课后请同

学们进行背诵和默写,现在谁能来背诵这首诗?

生背《芙蓉楼送辛渐》。

2.导入新课

二、学习《塞下曲》

1.听听这首诗的录音。

师:两位同学背诵得准确流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另外两首古

诗。先来看这一首《塞下曲》。《塞下曲》是古代的一种军歌内容,多

写边塞征战的景象,属于边塞诗。卢纶的《塞下曲》组诗共有六首。

这是其中的一首,我们先来听听这首诗的录音。

师播放《塞下曲》录音。

2.借助注释理解前两句诗句的意思。

师:这首诗讲了什么?我们先来看看这两句。月黑雁飞高,单于

夜遁逃。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两句诗,尝试说一说他们的意思。。

生:诗句的意思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天边惊起群大雁,原

来是敌军的首领偷偷的逃跑了。

师:对,单于是敌军首领,这里指单于带领的敌军军队。月黑雁

飞高,说明当时天黑没有一丝光亮。单于利用这样一个无光,无声的

夜晚,带着军队逃跑,这两句诗让我们感受到一种紧张的气氛,谁来

读一读?

生读这句诗句。

3.理解后两句诗句的意思以及诗句要表现的人物品格。

师:虽然有夜色掩护,敌人的逃跑还是被唐军察觉了,于是有了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请你读读这两句诗,完成课后的这道思考题:

“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再想想这些诗句表现了怎样的精神品格”

生: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将军发现后,正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

击,出发之时,一场大雪从天而降,刹那间,战士们的弓刀上落满了

雪花,读了这两句诗,我可以感受到边疆战士们雪夜追敌的勇气。

生:读了这两句诗,我仿佛看到了在将军的指挥下,唐军骑兵队

整装待发,他们是多么的威武,弓刀上落满了雪花,很有画面感。

4.诗中描写的是什么场景呢?

师:从将士们的行动中,我们感受到了壮士出征的英雄气概,请

你再读一读这首诗,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说诗中所描绘的场景。

生: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天边惊起一群大雁,原来是敌军的

首领带着军队偷偷的逃跑了。将军发现后,正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

出发之际,一场大雪从天而降,刹那间驾驶的弓刀上落满了雪花。

5.我们这支骑兵出发了,结果会是怎样的呢?请你展开想象,

说一说。

生:我想在那个风雪夜,将士们很快就会追上逃跑的单于。经过

英勇奋战,会捉住单于获得胜利。

生:将士们披上袍跨骏马,奔驰在茫茫雪地中,很快就发现了逃

跑的敌人。在将军的带领下,战士们奋勇杀敌,生擒单于,战胜敌军。

师:在这首诗中,诗人并没有直接描写战斗的场面,只是描绘了

一个唐军准备出发去追击敌人的画面,却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戍边将士英勇无畏,一定会大获全胜

6.指导朗读并背诵《塞下曲》

师:现在请你再来读读这首诗并试着背背。

生背诵《塞下曲》

师:《塞下曲》,字里行间洋溢着英雄气概,读来令人振奋。那么

王冕的墨梅。又向我们表达了一种怎样的精神品格呢?

三、学习《墨梅》

1.听录音

师:我们先来听听这首诗的朗读录音。

师播放录音。

2.理解题意

师:诗题中的墨梅是指什么呢?

生:题目中的墨梅是指王冕用墨画的晦花。

师:对,王冕一生爱好梅花,他种梅画梅咏梅。有一年,王冕在

长途漫游以后回到了绍兴买地造屋,名为梅花屋,自号梅花屋主。

3.了解王冕笔下墨梅的特点,理解诗歌前两句的意思

师:那么他笔下的墨梅是什么样子的呢?请你读一读这首诗,完

成选择。

生:我选择B,因为这首诗前两句的意思是,王冕用墨在洗砚池

边画了一株梅树,枝头上的朵朵梅花都被染上了淡淡的墨痕。所以花

色是淡漠的,这时联想的花香,应该不会浓郁,而是淡雅的。

师:这位同学能借助注释说出诗句的意思。句子中的洗砚池就是

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这里诗人运用了东晋时期的王羲之临

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老师这儿也有几幅梅花盛开的图片。请你

比较一下王冕笔下的墨梅有着怎样的特点。

生:生活中的梅花有着各种各样的色彩,红梅白梅绿梅,王冕笔

下的梅花却只用了一种墨色,在枝头盛开的梅花,颜色都是淡淡的。

我来读一读这两句诗。

生读前两句诗。

4.理解后两句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要表现的精神品格

师:是的,一个淡字让我们感受到墨梅的朴素淡雅,令人耳目一

新。诗人还说,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请你读读这两句

诗再来完成这道思考题: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再想想这些诗句表现

了怎样的精神品格?

生: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墨梅不要别人夸在颜色好看,只愿留

下--股清香弥漫在天地之间。诗人赞美了墨梅清新高洁,不落俗套。

生:读了这两句诗,我感受到了,虽然墨梅的外表并不娇艳,但

他不在乎去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在天地间留下淡雅的清香,这应该

也是王冕追求的品质。

师:同学们读懂了诗句的内涵。墨梅这首诗中,诗人正是用墨梅

来比喻自己。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就是要树立为人清白的志向。

板贴:为人清白

5.了解咏物诗

师:像这样在描摹事物中寄托自己情感的诗歌,我们称他为咏物

诗,板贴:咏物诗。我们耳熟能详的咏柳,就是一首很有名的咏物诗。

6.背诵《墨梅》

师:现在请你再来读一读这首墨梅,并试着背一背。

生背诵《墨梅》。

四、回顾三首古诗,巩固诗歌要表达的精神品格

师:三首诗学完了,你最喜欢哪一首呢?请你读一读,再说说理

由。

生:我最喜欢塞下曲这首诗,通过诗人卢纶所描绘的那个场景,

我深深地被将士们保家卫国英勇无畏的精神所打动,我来读一读。

生:我喜欢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我先来读一读。在这首送别诗

里,我感受到了诗人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他的一片冰心在

玉壶的高洁志向令人钦佩。生:我最喜欢王冕的墨梅,梅兰竹菊被称

为花中四君子,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间,独天下而春,它的高洁,坚

强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而闻名,笔下的墨梅更是独具一格,

我非常喜欢。我来读一读。

师:看来大家对于这三首诗都有了自己的理解,三首诗有的表达

了诗人洁身自好的品格,有的赞美了边疆战士英勇无畏的英雄气。还

有的表明了自己为人清白的人生志向。一片冰心在玉壶只留清气满乾

坤,更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其中蕴含的高尚品格都值得我们称颂。

五、作业布置

师:作业是:1背诵古诗《塞下曲》、《墨梅》;2完成语文练习部

分,第一题第四题和第五题。

【板书设计】

22古诗三首

《芙蓉楼送辛渐》送别诗洁身自好

《塞下曲》边塞诗英勇无畏

《墨梅》咏物诗为人清白

23黄继光课堂实录(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21个生字,学会其中19个,能正确读写“持续、黎

明、枪弹、愤怒、任务、艰巨、牺牲、顽强、规定、胸膛、惊天动地、

报仇”等词语。

2.了解黄继光在战斗中的英勇表现,感悟黄继光英勇顽强、视死

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3.掌握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了解学习泥示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24课《黄继光》。在课题中有一个星号,

告诉我们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一起读课题,24黄继光,先请同学们

来读一读课题下的学习提示。

生:课文讲述了抗美援朝特级英雄黄继光的事迹,读一读,找出

课文中描写语言动作的语句,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他怎样的英雄气概,

再读读其他英雄人物故事,和同学交流。

二、初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1.读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词语

师:这节课我们就要按照学习提示来学习课文。黄继光的英勇故

事发生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先请同学们读这几个词,再听老师简单

介绍一下。

生:朝鲜战场,上甘岭战役,597.9高地。

2.简介课文背景(出示)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立即进行武装干涉,组成以

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直逼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和图们江,严重威胁中

国国家安全。10月,毛主席派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与朝鲜军民并肩作战,黄继光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中的一

名普通战士,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了,美军派重兵向上甘

岭地区发动猖狂进攻,投掷了大量重磅炸弹。难怪课文里说,上甘岭

战役是朝鲜战场上最激烈的一次阵地战,黄继光所在的营已经持续战

斗了4天4夜,第5天夜晚,接到上级的命令,要在黎明之前,夺下

被敌人占领的597.9高地。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师:现在请大家找到写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相关自然段,

然后说说每个部分主要讲了什么?谁来交流一下。

4.学生交流

生:我认为课文的1-4自然段是事情的起因,写了黄继光所在的

营,接到夺取阵地的任务,第5pLi自然段是事情的经过,写了黄继

光主动请战,为了摧毁敌人的火力点,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

枪口,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第12自然段是事情的结果,写了黄继光

牺牲后,我军战士占领了高地,消灭了阵地上的全部敌人。

5.根据提示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师:这位同学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三个部分讲得很清楚。

现在你能不能加上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连起来归纳一下课文的主

要内容。请同学们自己准备一下。

出示:

1-4接到任务

5-11主动请战顽强战斗壮烈牺牲

12占领高地取得胜利

请同学们来交流。

6.学生交流

生:我来归纳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1952年10月,在朝鲜战场

的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的营接到夺取597.9高地的任务,战斗

中黄继光主动请战,为了摧毁敌人的火力点,在受伤的情况下,他用

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黄继光牺牲后,

我军战士占领了高地,消灭了阵地上的全部敌人。

生:课文主要小了,1952年10月,在朝鲜战场的上甘岭战役中,

黄继光所在的营接到占领高地的任务,战斗中,黄继光主动请战,顽

强战斗,为/战友能冲上主峰,他毅然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

壮烈牺牲了,最后我军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7.小结:

师:这两位同学都能抓住事件发生的时间,事件的起因、经过、

结果,以及事件中主要人物的表现,完整归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圈画批注黄继光语言动作的语句,感受英雄气概

1.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黄继光语言、动作

的语句,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他怎样的英雄气概,可以做做批注。

2.学生交流

生:我画出了黄继光语言的句子,我来读一读:“参谋长,请把

这个任务交给我吧!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我感受到黄

继光主动请战的态度是很坚决的,我还从请战时他愤怒地注视,坚定

的这些神情和动作描写中,感受到他对敌人的仇恨和完成任务的坚定

决心。

四、联系上文,关注情境,深入体会人物品质

1.师:这位同学通过黄继光的语言,以及他说这些话时的神情动

作,体会到了他完成任务时的坚定决心,那黄继光是在什么情况下,

请求让他去完成摧毁火力点任务的呢?请你联系上文再想一想,相信

你会对人物的品质有更深的体会。

2.学生交流

生:我知道黄继光是在他所在的营,已经持续战斗了4天4夜,

敌人的火力点在凶猛地射击,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比雨点还密的枪

弹压了回来的情况下,毅然提出让他去完成摧毁火力点,这个艰巨任

务的,我感受到他对敌人的仇恨和必胜的决心。

生:联系上文,我觉得黄继光请求让他去完成的任务不仅艰巨,

时间也很紧迫,上级命令要在黎明之前夺下被敌人占领的高地,可是

现在东方升起了启明星,已经4:00多了,再不攻下高地的主峰,已

经夺得的那些山头就会全部丢失,黄继光主动请战,除了有必胜的决

心,其实也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

师:的确,此时的黄继光,除了有必胜的信念,也早已将生死置

之度外了。

我们来继续交流。

生:我还找到了这句话:“营参谋长正在着急,只见黄继光又站

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

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J我觉得黄继光太了不起了,他竟然想到了用

自己的胸腔去堵住敌人的枪口,这种牺牲精神令人敬佩。

师:相信大家一定也找到了这一句,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一段话,

说说你体会到黄继光怎样的英雄气概呢?

生:我也来读一读这个句子“参谋长正在着急,只见黄继光又站

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

堵住了敌人的枪口。规定完成任务的时间马上就要到了,摧毁敌人的

火力点J黄继光作出决定没有任何犹豫,句子中用了“站起来”“张

开”“猛扑上去”“堵住了”这一连串的动作,让我体会到黄继光视死

如归的英雄气概。

生:我也觉得黄继光有视夕匕如归的英雄气概,在“站起来了”前

面有一个“又”字,黄继光不是第一次站起来了,联系课文第8第9

自然段,我画的句子是“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

有20米,10米,近了,更近了,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

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黄继光肩上腿上都负了伤,但他在暴风雨

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他是多么的英勇顽强啊。

3.指导朗读

师:是啊,在冰雹一样,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负伤的黄继光站

起来了,请你有感情的读一读。

生: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

生: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

师:黎明时刻即将到了,身负重伤的黄继光又一次站起来了,请

你读一读这段话。

生:“营参谋长正在着急.,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

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生:“营参谋长正在着急,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

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J

4.小结,再读句子:

师:在上廿岭战役中,被别人占领了597.9高地,黄继光献出了

宝贵的生命,那年他才22岁。68年后的今天,我们通过课文对黄继

光语言动作的具体描写,感受到了他完成任务,保家卫国的坚定决心,

感受到了他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英雄品质。(板书:英勇顽强视死

如归)让我们来读一读黄继光的壮举吧,读好课文中最打动你的语句。

四、总结升华:

英雄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让我们永远记住黄继光,今天这节课

就上到这儿。

五、布置作业

自学阅读链接中的《祖国我终于回来了》,感受钱学森的精神品

质。

板书设计:

23黄继光

英勇顽强

视死如归

24诺曼底号遇难记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教学总目标】

L认识木课6个生字。

2.根据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把握长文章主要内

容。

3.了解“诺曼底”号遇难的经过;体会和学习船长临危不惧、

沉着镇定、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点:了解“诺曼底”号遇难的经过;体会和学习船长临危

不惧、沉着镇定、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

2.根据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把握长文章主要内

容。

3.初步体会哈尔威船长的忠于职守,感受情况的危急和人们的慌

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揭示课题并板书。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23课。跟老师一起读课题,23诺曼底

号遇难记。

2.释题。

师:诺曼底号是英伦海峡上一艘大轮船的名称,遇难就是遇到了

灾难,记是记载的意思,课文记载的是诺曼底号遇难的过程。

3.简介作者。

师:本文作者是世界著名的大文豪维克多雨果,让我们一起听

一听关于他的介绍吧。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文学大师,

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短篇小说《诺曼

底号遇难记》等。

二、初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1.读与课文主要内容密切相关的词语

(1)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雨果的这篇著名短篇小说。大家己经

预习过课文了,那这些词语你们会读吗?先自己读一读。

(2)学生读诅电

(3)师:玛丽号,诺曼底号,这两个是船名,正是诺曼底号被

玛利号撞出了一个大窟窿,才引发了整个事件。南安普,敦根西岛,

埃居伊山脉,敖德萨,这些是船行驶中沿途经过的地名。哈尔威船长,

洛克机械师,奥克勒福大副,克莱芒见习水手,船上有从事不同工作

的人物,英尺,海里,这两个词语都是长度单位,同学们可以自己再

读读这些词语。

2.根据填空了解故事主要内容

(1)师:这篇课文比较长,共有45个自然段,我们可以运用在

第6单元学习到的把握长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来了解故事的主要内

容,先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找到相关的内容完成填空。

出示:读一读,完成填空: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点:英伦海峡

主要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起因:“诺曼底号”被“玛丽号”撞出了一个大窟窿

经过:

结果:船上的乘客、船员及服务员都获救了,只有哈尔威船长与

“诺曼底号”一起沉入大海。

请同学们来交流一下。

(2)学生交流

生:时间是1870年3月17日夜晚,地点英伦海峡,主要人物是

哈尔威船长,起因是诺曼底号被玛丽号撞出了一个大窟窿,经过是哈

尔威船长镇定自若地指挥大家脱离危险,结果是船上的乘客,船员及

服务员都获救了,只有哈尔威船长与“诺曼底号”一起沉入大海。

(3)教师提示,讲清楚故事主要内容

师:这位同学讲得很清楚,但是故事经过部分,只讲了哈尔威船

长的表现,那请你想一想,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这样做的呢?谁能补

充一下。

生:我知道事情的经过是:当船上的乘客惊恐万状,一片混乱的

时候,哈尔威船长镇定自若地指挥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

险。

(4)借助填空完整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师:这样讲就清楚了,现在谁能借助填空来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

内容?

生:我来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1870年3月17日夜晚,在

英伦海峡上,诺曼底号被玛丽号撞出了一个大窟窿,当船上的乘客惊

恐万状,一片混乱的时候,哈尔威船长镇定自若地指挥乘客和船员,

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船上的乘客、船员及服务员都获救了,只有

哈尔威船长与“诺曼底号”一起沉入大海。

(5)小结

师:像这样完整记叙一个事件的文章,我们常常可以抓住事件发

生的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具,以及事件中主要人物的

表现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刚才同学们从课文的第6到第9自然段

了解了事件的起因,

诺曼底号受撞遇险(板书:受撞遇险)

从课文的第10到第40自然段了解了事件的经过,主要写了哈尔

威船长指挥救援,(板书:指挥救援)

从课文的第41到第45自然段了解了事件的结果,哈尔威船长与

轮船一起沉入大海。(板书:沉入大海)

三、研读课文

(一)研读1-5自然段,初步体会哈尔威船长的忠于职守

1.师:那课文的第1到第5自然段又在写什么呢?请大家读读课

文。(出示1-5自然段)

听听下面这位同学的分享。

2.学生交流

生:第1到第5自然段是在写诺曼底号在海上航行,大海上夜色

正浓,烟雾弥漫。

3.联系上下文体会“小心翼翼”的作用

师:不错,就是“诺曼底号在大雾中夜航工在这个部分中,描

写哈尔威船长表现的只有一句话,:船长站在驾驶室里,小心翼翼地驾

驶着他的诺曼底号。文中为什么要在驾驶前面加上小心翼翼呢?请你

读一读再说一说。

生:我联系上下文有两处写到,此时是大雾天气,一句是大海上

夜色正浓,烟雾弥漫一句是越来越浓了,轮船驶出南安普敦和后来到

茫茫大海上,距离埃居伊山脉估计有15海里,我想哈尔威船长,他

在这样的环境中驾装容易出意外,所以十分小心地驾驶着他的诺曼底

号。

生:我觉得哈尔威船长之所以小心翼翼地驾驶,是因为他还很珍

惜这条漂亮年轻的船,课文里这样写,诺曼底号是一艘大轮船,在英

伦海峡也许可以算得上是最漂亮的游船之一,海员们都说它很年轻,

因为它才7岁,是1863年造的。

(二)研读6-9自然段,感受当时情况的危急

师:是的,正当哈尔威船长,小心翼翼地驾驶着船,然而意外发

生了。请同学们读一读第6至第9自然段,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突然沉沉夜雾中露出一抹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就仿佛一

座山峰,只见一个阴森森的往前翘起的船头冲破黑暗,在一片浪花中

飞驶过来,那是玛丽号,一艘装有螺旋推进器的大轮船,它从敖德萨

启航,船上载着500吨小麦,行驶速度非常快,负载又特别大,他笔

直地朝着诺曼底号逼了过来,眼看就要撞船,已经没有任何办法避开

它了,一瞬间,大雾中似乎耸起些许多多船只的幻影,死到临头丧身

鱼腹了。全速前进的玛丽号向诺曼底号的侧舷传过去,在它的船身上

剖开一个大窟窿,有一阵猛撞,玛丽号自己也受了伤,终于停了下来。

生:我觉得第6自然段用了很多带一字的短语,从雾中冒出一枚

黑点开始,然后就变大了,好似一座山峰,直至出现一个阴森森的往

前翘起的船头,在一片浪花中飞驶过来,我感受到了句子中所说玛丽

号的行驶速度非常快。

帅:对,作者一连用了这几个词借,让我们感受到险象渐生c气

氛一下子紧张了起来,这艘装有螺旋推进器的大轮船,笔直的朝着诺

曼底号的过来,一场灾难就要来临了。

生:我也感受到了灾难的来临,句子中写道,全速前进的玛丽号

向诺曼底号的侧舷撞过去,在它的船身上剖开一个大窟窿,“剖”这

个词语,我知道,就是破开划开的意思,文中的意思就是快速驶来的

“玛丽号”,好像一把刀一样把诺曼底号的船身划开了大洞,海水止

不住地往里灌,转身就会不断下沉,直至沉船,因此说灾难降临了。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关键词句的体会,同时联系下我,感受到当

时情况的危机,此时的情况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就是人们都还没来

得及,一一看清就要死到临头葬生于腹二

(三)感受人们的惊恐慌乱

师:诺曼底号遇险了,船上的人们是如何表现的?请同学们找到

相关的语句,读一读,你自己体会一下,可以圈圈画画。让我们来听

听同学们的分享。

生:我画的句子是“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

到甲板上,人们的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

乱,也难怪呀,事到临头就要更深一步,男女老少哪一个不害怕,所

以来不及穿好衣服,奔跑,尖叫,估计各种惊恐的模样都有,都想要

快些逃命呀」

生:我画的句子是“船员赶紧解开救生艇的绳索,大家一窝蜂拥

了上去,这股你推我操的势头,先把小艇都弄翻了,奥克勒福大副和

三名工头拼命想维持秩序,但整个人群因为猝然而至的变故,简直都

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我还画了一窝蜂,你推我操,都像疯

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这些词语,因为它们都写出了当时场面的混乱,

船员们想维持秩序几乎不可能。

师:“猝然而至”的意思就是突然出乎意料地来到,在突然而至

的灾难面前,人们会极度恐惧,也会有求生的本能,难怪作者也说“几

秒钟前大家还在酣睡,蓦地,而且立时立刻就要丧命,这怎么不叫人

失魂落魄」同学们,诺曼底号遇险了,人们惊恐万状,场面一片混

乱。我们可以预见船毁人亡的结果,但事件的结果却是除了哈尔威船

长,其他人都存活了下来,诺曼底号遇难时,哈尔威船长究竟是怎么

做的?(板书:哈尔威船长)我们下节课来学习。

四、指导写字

师:今天要写的字中,老师重点指导大家写一个“宰二

在写“宰,,这个字的时候,大家要注意第1笔的点,第4笔的点

竖写在竖中线上,在三横之间距离大致相等,中间的横最长。今天的

课就上到这儿。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各两遍。

2完成语文练习部分的第1题和第2题。

23“诺曼底号”遇难记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

2.了解“诺曼底”号遇难的经过;体会和学习船长临危不惧、

沉着镇定、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教学过程】

一、回顾第一课时,重温故事主要内容

师:上节课,我们理清了《诺曼底号遇难记》这篇课文的结构,

故事从诺曼底号夜航写起,接着写了它遭到猛烈撞击,即将沉没,船

上的人惊恐万状,失魂落魄,哈尔威船长改变了这一切,扭转了混乱

一片的场面,最后除了他自己随船沉入大海外,其他人都得救了。

二、研读课文,深入感受哈尔威船长的品质

(-)指名读结尾,了解作者对哈尔威船长的评价

课文结尾的两个自然段,作者给了哈尔威船长非常高的评价,谁

来读?

生:在英伦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他一生

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进行了一次英

雄的壮举。

(二)学习哈尔威船长言行,感受哈尔威船长的品质

1.师:诺曼底号遇难时,哈尔威船长是怎么做的?从中你又感受

到他具有怎样的品质,大家可以圈画批注一下。

2.学生交流描写哈尔威船长言行的句子。

生:我觉得文中写“诺曼底号”遇难时,哈尔威船长是怎么做的

句子主要有三处。一处是第12自然段,写了哈尔威船长在吼喝,要

求大家安静听命令。第2处15-30自然段,写了哈尔威船长与船员简

短有力的对话,第三处是在42自然段,写了哈尔威船长纹丝不动的

地随着轮船沉入了大海。

3.感受哈尔威船长的品质

师:对,这三处集中描写了哈尔威船长的言行。那从这些言行中,

同学们感受到哈尔威船长具有怎样的品质呢?我们一处一处来交流。

(1)交流“船长的吼喝”

生:12自然段中的这句话,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

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

断后,必须把60人救出去。大声吼喝,就是大声的吼叫尖叫,在大

家哭泣的时候,哈尔威船长的命令,有序撤离,这个词表现出他的决

心,他是一个尽责的船长。

生:我也画出了这句话,哈尔威船长命令把救生艇放下,救人的

顺序是妇女先走,然后是其他乘客,最后是船员,目标是必须把60

人救出去,实际上船上一共有61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这是一

个舍己为人的船长。

(2)交流船长与船员的对话

师:在灾难面前,从哈尔威船长的话语中,我们感受到了他的忠

于职守和舍己为人。(板书: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第二处描写的是哈

尔威船长和船员们之间的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请同学们先听听录音,

想想船长问了些什么?为什么问这些?

就在这时,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片呼号和嘈杂。黑暗中,人

们听到这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

“洛克机械师在哪儿?”船长叫我吗?炉子怎么样了?海水淹了。

火呢?机器怎样?船长喊了一声“奥克勒夫大副”。大副回答,船长

问道,还有多少分钟?20分钟。够了。船长说,每个人都下到小艇

上,奥克勒夫大副你的手枪在吗?哪个男人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

打死他。

我们来听听下面这位同学的回答。

学生交流:

生:船长问洛克机械师这几个问题:炉子怎么样了?火呢,机器

怎样?他用最简洁的语言询问船受损的情况,从而作出如何救援的决

定,然后下达命令。

师:是的,情况危急,时间紧迫。课文在写这一问一答的时候省

略了提示语,让人感受到当时气氛紧张,接着,他在询问奥克勒福大

副时,同样如此,船长问道,还有多少分钟?大副知道船长问的是什

么意思,那你能知道吗?

生:我知道船长是在问离船沉没还有多少时间,这样就知道还有

多少时间可以救人,他说够了,是估算出20分钟内60个人,分批乘

坐救生小艇到玛丽号上的时间应该够了。

师:老师想问问同学们,船长是先问洛克机械师的,再问奥克勒

福大副的,课文中这两段人物的对话顺序,能不能前后换一换呢?

生:我认为不能换,因为从船长和机械师的问答中看出,船长在

问船受损的情况,这使他判断出沉船是必然的结果,所以接下来和大

副的问答就是做出转移乘客的决定,课文这样写是很有道理的。

理解得很好,哈尔威船长的问话显不出他的镇定自若。(板书:

镇定自若)这和惊恐万状的乘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了保证撤离时

的井然有序,他还下达了一道看似无情却至关重要的死命令。请你读

读这个句子。

生:我来读一读:哪个男人胆敢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生:我也来读一读:哪个男人胆敢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

他。

(3)理解“伟大的灵魂”和“下达命令”

师:哈尔威船长应该是在一片呼号和嘈杂中,发现了有男人在女

人前面的现象,出于对妇女的保护,他绝不允许这种现象的发生.这

段对话描写,让人们感受到了船长的临危不惧,冷静果断。此时,大

家立时不出声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一个伟大的

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那人们为什么会感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

了呢?老师告诉大家,此处的灵魂,比喻其统帅作用的因素,结合词

义,你能理解这句话吗?

生:因为人们清晰地听到船长和机械师、大副的对话,他们知道

逃生的时间够了,每个人都能转移到小艇上去,这对绝境中的人来说

是多么重要,在他们眼中,船长就是一位无可替代的统帅,他的所有

命令就是为了让大家活下去,这样的指挥者在人们的眼中是伟大的。

生:我还能联系下文,看出人们感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

在他们的上空的原因”,小文写到的,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

主宰着,领导着大家,“巍然屹立”这个词,一般形容山峰或者建筑

物高大雄伟,但作者用它形容哈尔威船长,因为在危急关头,他临危

不惧,舍己救人,这样的人是伟大的。

师:不错,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

人,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

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这句话表达了什么呢?

师:我注意到,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船的沉

没是必然的结局,但船似乎也听到了船长的命令,在人们没有全部获

救之前,它也要撑住,灾难可以发生在船身上,但不能发生在人身上。

(4)指导朗读

师:所以救援工作在争分夺秒地进行,井然有序,尽在船长的掌

控之中。让我们再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个刍然段。

生: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

着大家,他把每一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

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

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生: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

着大家,他把每一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

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

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5)结合具体内容交流船长的品质

师:20分钟到了,轮船沉没了,哈尔威船长选择和诺曼底号一

同沉入海底,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悲壮的一幕,你要感受到他具有怎

样的品质呢?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也可以提出来。

我们来听听同学的分享。

生:这句话给我很深的体会:“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

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

我知道,铁柱就是用铁铸成的,人们把他比喻为黑色的雕像,他在人

们心中的地位多么崇高。

生:我看了插图联系文中哈尔威船长的言行,想到他要把船上

60人都救出去的意志是那么坚定,在救援的过程中又表现得那样冷

静果断,连最后的牺牲都是那样镇定自若,他真的是一个英雄。

(6)质疑,升华感受

生:但我有个问题,哈尔威船长是有机会坐上小艇逃生的,那他

为什么要选择和诺曼底号一起沉没?

师: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再读读作者对他的评价。在英伦

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

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进行了一次英雄的壮举,哈尔威

是诺曼底号的船长,正如上节课,我们在第1自然段当中读到的句子,

他一直是小心翼翼地驾驶着船,对船上的每一个生命负责,这是他始

终恪守的职责和为人之道。灾难来临时,哈尔威镇定自若,指挥救人,

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把60个人都救出去,这仍然是他忠于职守和履

行为人之道的表现,而他自己,早就做出了与诺曼底号共存亡的决定,

在他看来,船在人在,他的选择进行了一次英雄的壮举,所以如果说,

在英伦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让我们饱含深情

地读一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记住这位英雄。

生:在英伦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他一生

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践行了一次英

雄的壮举。

四、总结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对哈尔威船长的语言动作的描写,

感受到了人物的品质,课后练习3,让我们思考,哈尔威船长的英雄

壮举,让你对生命有了怎样的体会,建议同学们在课后思考一下,我

们应该怎样做人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与价值,今天这节课就

上到这儿。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语文练习部分第3题和第4题。

2,自学阅读链接中的挑山工,感受挑山工的精神品质。

板书设计:24“诺曼底号”遇难记

雾中夜航

哈尔威船长受撞遇险一片混乱

镇定自若指挥救援井然有序

忠于职守沉入大海

舍己为人

口语交际:自我介绍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叫钱钟书,是我国著名的作

家,下面我们来听听一位老师的录音。据说是钱钟书先生向初次见面

的小朋友作的自我介绍。

录音:小朋友,我叫钱钟书,1910年出生在无锡,算算看我有

几岁了?说起我的名字,挺有意思,我一周岁的时候父母在我面前摆

了许多东西,有吃的,有玩的,还有书,我别的不要,伸手拿了一本

书,爸爸妈妈很高兴,给我取了钟书的名字。还真巧,我一生看书,

还写了许多书,你记住我了吗?

师:他在自我介绍中告诉小朋友自己的出生年月,让大家推算他

的年龄,还讲了他名字的由来,他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让小朋友了解了

他,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其实在生活中经常有需要我们作自我介绍的

情景,例如:刚刚转学到另一所学校,老师让你向全班同学作自我介

绍。应聘校报记者,负责人让你介绍一下自己。报名参加电视台《我

是小歌手》节目,导演请你作自我介绍。去家门口的车站接一位不认

识的客人,你需要先在电话里介绍自己,接站时让他能够认出你,自

我介绍就是向不认识或不了解的人介绍自己。怎样进行自我介绍呢?

这节口语交际课,我们就要一起学习自我介绍。(板贴:自我介绍)

对于自我介绍,同学们应该不陌生,请你回忆一下,在生活中,你曾

在什么情况下进行过自我介绍?

生1:我是在四年级第一学期的时候转入到现在这个班级的。那

时候老师要我向全班同学作了自我介绍。

生2:上学期我参加“校园吉尼斯舞蹈小擂主争霸赛”的时候,

向评委老师作了自我介绍后,才开始了自己的表演。

生3:上周妈妈带我去朋友家做客,第一次见到了珍珍姐姐,珍

珍姐姐向我作了自我介绍,我也向她作了自我介绍。

师:看来,生活中有不少场合都需要我们进行自我介绍,那次老

师有幸担任了前面第2位同学说的“校园吉尼斯舞蹈小擂主争霸赛”

的评委,在现场听到了两位选手的自我介绍,听一听他们的自我介绍

有什么不同?

生1: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来自四(1)中队的李巧,今年11

岁。平时,我很喜欢跳舞,大家都称我是班里的“金孔雀”。我有很

多好朋友,我们总是在一起学习、做游戏。

生2: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来自四(2)中队的丁小军。6岁起,

我就开始学习民族舞,上学期我还在“六一”大队集会上进行了表演,

我曾经获得区青少年舞蹈比赛的二等奖。这次,我来参加“校园吉尼

斯舞蹈小擂主争霸赛”,希望自己能获得一个好成绩。

师:那对于他们的自我介绍,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生:我发现丁小军的自我介绍更符合他参加“校园吉尼斯舞蹈小

擂主争霸赛”这个场合。简短的介绍中,让评委老师对他的名字、擅

长的舞蹈、曾经获得过的荣誉,都有了清晰的了解。

师:说得对工李巧和丁小军都对自己的名字、班级、爱好等基本

信息作了介绍。但是,因为是参加舞蹈比赛,显然丁小军对于自己学

习舞蹈的经历、曾经有过的荣誉的介绍与他的目的相匹配,而李巧讲

的和好朋友相处的情况和舞蹈比赛没有什么联系,并不适合向评委老

师作介绍。看来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对象和目的来选择介绍的内容。(板

贴:根据不同的对象和目的选择介绍的内容)那如果请你在刚才的

四种不同的情境下,完成一次自我介绍,根据对象和目的的不同,你

会怎么介绍呢?谁来交流一下?

生:我选择第一个情境。我准备这样介绍:各位同学,大家好。

我是新转来的同学,我叫张晓,名字中的晓,一是因为我是在拂晓时

候出生的,二是爸爸妈妈希望我能通过学习,知晓各种知识,通晓各

种本领,我非常喜欢运动,擅长打羽毛球,曾经代表原来的学校参加

过区羽毛球比赛获得过亚军,希望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切磋球技。

师:听了新来的张晓同学的介绍,同学们又会有怎样的反应呢?

我们来听一听。

生1:这位新来的同学真有意思,说他父母给他起名的原因代表

着长辈对他的期望,我一下子就记住了他的名字。

生2:这位新来的张晓同学很擅长打羽毛球,我也喜欢打羽毛球,

我一定要找机会和他切磋一下,或许我们可以成为一对默契的羽毛球

搭档呢!

师:张晓考虑到面对陌生的同学,让大家尽快记住自己的名字是

非常必要的,所以重点介绍了名字的含义,另外,张晓还让大家知道

自己擅长打羽毛球,可以以球交友,看来张晓的自我介绍还是很成功

的,我们再来听听这位同学的自我介绍。

生:老师您好,我是来应聘校报小记者的刘佳佳。我来自四(3)

班,平时,我特别喜欢画画和写作。写的作文曾经发表在《少年日报》

上,画的画被布置在学校走道上,我一定会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小记

者的。

帅:刘佳佳同学要去应聘校报小记者,在自我介绍中介绍了自己

在绘画和写作上取得过的一些成绩,那么你对她的自我介绍还有什么

好的建议吗?

生1:我觉得作为一名校报小记者,首先要能及时了解,发现学

校里发生的有意义、有价值的新闻,然后采访相关的老师和同学进行

报道,因此,还可以补充向老师介绍自己善于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生2:我觉得作为一名记者,光会画画、写作是不够的,还必须

要善于沟通,因此刘佳佳可以在自我介绍中重点介绍一下自己的交友

能力和沟通能力,这样才能有机会成功应聘。

师:这两位同学讲得很有道理,听了你们的建议,刘佳佳对自我

的介绍的内容做了进一步的完善,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生:老师好,我是来应聘我们学校校报小记者的刘佳佳,我来自

四(3)班,担任班级宣传委员。平时我每天关注国内外新闻,喜欢

和同学分享自己身边发生的新鲜事,我负责的班级板报内容总是能及

时更新、内容新颖,已经连续儿次在学校的黑板报评比中获得优胜。

另外,我擅长绘画,画的画被布置在学校走道上,我也擅长写作,写

的作文曾经发表在《少年日报》上,这些特长有助于我担任校报记者

的工作,如果有机会当选,我会及时捕捉学校里的热点事件,反映同

学的心声。

师:相信刘佳佳这次的自我介绍一定会为她成功应聘奠定基础,

我们再来听听另外两位同学的自我介绍。

生1:我选择第三个情境,根据电视台导演的建议,我是这样作

自我介绍的:导演您好!我是来自湖畔小学四年级3班的陈丽,从小

我就喜欢唱歌。三年级时,我考入区少年宫合唱团,并成为了领唱。

我喜欢用歌声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这次我来参加我是小歌手节

R,除了希望能展现自己的歌声,还期待和爱好唱歌的小朋友们一起

交流学习。

生2:爸爸让我去车站接一位陌生的客人,我准备在电话里这样

向客人作自我介绍:叔叔您好。我是您朋友张海的儿子,叫张军,欢

迎今天您来我家做客。但因为爸爸临时在单位加班,要晚回来,他让

我在小区门口的公交车站接您。我会在下午1点之前到公交车站,我

穿白色毛衣,黑色长裤,还戴一顶蓝色棒球帽,您很容易认出我。

师:这两位同学能根据情境在自我介绍中讲清了自己的身份,还

根据介绍的对象和目的围绕要点进行介绍,真不错!刚刚的几段自我

介绍,有一些是在介绍完之后听取了他人的意见,并进行了修改和调

整。(板贴:听取他人的意见调整介绍的内容)现在请你选择或创

设一个情境,试着作一下自我介绍。介绍前,请你想一想是要向谁介

绍自己,介绍自己的目的是什么?介绍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生1:周末,我要去敬老院慰问爷爷奶奶,在向他们作自我介绍

的时候,为了让长辈们对我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我准备重点介绍自己

的名字、学校和自己的兴趣爱好。

师:这位同学要向敬老院的爷爷奶奶作自我介绍,目的是让陌生

的长辈对自己有所了解,所以他准备重点介绍自己的姓名、学校和自

己的兴趣爱好。

生2:我准备报名参加社区图书馆招募的爱心志愿者,为了能应

聘成功再向图书馆负责老师介绍自己的时候,我除了要讲清自己的名

字和学校之外,还准备介绍自己作为学校图书管理员的工作经验和参

加过其他一些爱心志愿服务的经历。

师:这位同学为了能成功应聘社区图书馆招募的爱心志愿者,在

作自我介绍的时候,还特意准备介绍自己以往图书管理员的工作经历

和参加过的爱心志愿服务经历,符合当时自我介绍的情境需要。

生3:我准备参加学校的大队委员竞选活动,为了让全校同学对

我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在介绍的时候我会重点介绍自己的名字、

班级、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爱好,自己作为中队委员的工作经历和取得

的一些成绩。重要的是讲清自己竞选大队委员的目的,是有更多的机

会为大家服务。

师:同样的,这位同学是为了参加学校大队委员的进行活动而进

行自我介绍,除了介绍自己的一些基木信息以外,他还准备介绍自己

作为中队委员的工作经历和取得的成绩,以及自己参与竞选的目的是

为大家服务,显然她注意到了自己自我介绍的目的和对象。这节课我

们了解了作自我介绍要根据不同的对象和目的来选择介绍的内容,同

样的,在介绍的过程当中还应该听取他人的意见,及时调整介绍的内

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同学们再见。

习作指导课:我的“自画像”

师:同学们,在上节《口语交际》课上,我们学习了怎样作自我

介绍,知道了应该根据不同的对象和目的选择介绍的内容。同学们还

完成了一份自我介绍的作业,现在,老师请大家听一段录音,想一想:

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怎样的情景?又提出了什么要求?

录音:假如你们班来了一位新班主任,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