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教案设计_第1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教案设计_第2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教案设计_第3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教案设计_第4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教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教案设计

篇1:四班级上册语文园地二

语文园地二

团学习目标

1、能清晰明白地沟通自己所观看到的内容,并敢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

法,并在沟通中能就不明白的地方向人请教,与人商讨。

2、能把自己的所观所感不拘形式地写下来。留意表现出自己觉得新颖

好玩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自己发觉和运用识字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4、能发觉细心、长期观看的乐趣所在。

5、能背诵“日积月累”部分。

团课前预备

1、提前一段时间布置同学观看自己感爱好的事物。

2、预备"爬山虎”图片。

第一课时

团读读写写

1、检杳读音,沟通识记方法。

0日山读记,读中正音。

团沟通难记字形识记方法。

2、取长补短,再次识记。

3、按组听写词语,留意书写规范。

国住宅住址隐藏隐蔽

团地窖倾斜平坦宽敞

团匀称重叠空隙痕迹

团引人留意亳不行惜随遇而安

回读读记记

1、读中正音。

团指名读词,随时正音。

团按挨次齐读。

(3同桌互读,一人随机、快速地教导,另一人读。

2、解释说话。

(3提出不懂词语•,共同沟通解疑。

回自由选择几个词说一段话。

用我的发觉

团出示“爬山虎”的图片,自主观看,沟通发觉。

(3出示文中语句,读通,读懂,发觉描写的细腻之处。

团为何能把爬山虎写得这么细致、详细?思索沟通。

团读“小林〃”小东〃的话。

团成语故事

1、写故事需要对某•事物进行细致、长期的观看,其他事情又何尝不是

如此呢?《胸有成竹》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2、读故事。了解故事内容,懂得成语含义。

3、故事中的哪些语言给你特殊深刻的印象?

团从“生动传神〃及第三自然段的例子,感受画的形象逼真。

回文中其次自然段几地四自然段文与可所说的“秘诀",道出"观看”与其取

得成果的必定联系。

4、说故事。

团日积月累

1、是呀,有人对每月具有代表性的花也做了细致的观看,编了一首歌。

先听老师唱唱。(在原有歌曲中选择合适的曲调)

2、读句正音。

3、认真读读,你发觉这段话有哪些特色?哪些词句用得特殊精妙。("红

似火,满枝黄,雪里藏”等词精炼地概括出花的特点,让人产生无限遐想。而

这一切无不缘于细致、长期的观看)

2、熟读成诵,吟唱成诵。

其次课时

口语交际

1、我们的生活千姿百态,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只要你细心观看,就会

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看了这儿的三幅图画,大家都会发觉"细心观看〃的感觉真

的不错。

2、独立看图,然后与同桌沟通自己的最感爱好的一幅图,说说看到了什

么,还可告知同学你是怎样发觉的?

3、再次观看其他的几幅图,或许还有奥妙没被发觉呢。

4、全班沟通评议,谁发觉的最多、最好玩,谁讲解的最清晰、最精彩,

将获得“独具慧眼”奖。

国可以讲讲你最得意的一个发觉。

团可以讲讲经过同桌提示后,自己的其次次发觉结果及心情。

回可以讲讲你和同桌就某一幅图的争辩过程。

(3还可以讲讲第一次看图和其次次看图的不同发觉和感受。

5、这三幅图除了带给你视觉上的享受以外,还带给你什么呢?

6、评议“独具慧眼”奖的仆人选。

1、拓展:这幅图构思奇异,用好你的慧眼或许会得到丰收的喜悦。认真

看图,清晰的把自己的发觉告知伴侣。

第三课时

习作指导

1、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老师和大家一样,慢慢发觉了观看带给我们的

欢乐。这节课老师想让大家共同共享这份欢乐。谁情愿把自己在课余观看的快

乐传递给大家?

2、指名试说,师生共同点评。

着重从以下几点入手:

团观看了什么事物,怎样观看的?

团有什么新的发觉?

团在观看过程中,什么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每个人依据这位同学讲过的内容各取•个题目。

团同学说题目,师整理。

(3你喜爱哪个题目,为K么。

4、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看,若把它写下来,确定很有意思,写时的留意

什么呢?争论明确:

团留意把自己觉得新颖好玩的或印象深刻、深受感动的内容写下来。

(3能不拘形式的写下来,假如进行连续观看,坚持写日记。可以选几则自

己觉得满足的日记,仔细的进行修改加工。作为一篇习作,题目可以用《观看

日记一一一》,要留意日记的格式。

团选自己喜爱的方式细心拟题。

5、同学起草,老师巡察。

6、同学就某一片沟通,共同评议。

2、修改或批改,着重与用词是否得当,句子是否通顺,意思是否清晰。

第四课时

作文讲评

1、老师在批改过程中,可选以下几类典型,作为同学评议内容及方向。

回同一事物,不同观看,描写角度的对比。

团同一内容描写,粗略与细致的对比。

团优秀习作的赏析。

2、依据评议自我修改文稿。

3、抄写习作。

[四班级上册语文园地二]

篇2;语文园地二教学教案设计(人教版四班级上册)

一教学要求:

L引导同学积累语言,了解几种植物的生长特点,能够熟读成诵。丰富学问,开阔视野,

增加文化底蕴,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出处,培育同学独立阅读的力量。

2.留心观看四周的事物,把最想告知别人的内容写下来。题目自拟。

3.练习从不同的角度观看同一事物,并将自己的想法与同伴沟通。

二.教学重点:

1.对于儿歌能够熟读成诵。

2.丰富学问,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出处,培育同学独立阅读的力量。

3.留心观看四周的事物,把最想告知别人的内容写下来。题目自拟。

4.练习从不同的角度观看同一事物,并将自己的想法与同伴沟通。

三.教学过程:

(一)、“日积月累”的教学。

1、导入。

师:同学们,您们喜爱儿歌吗?谁会背?

1.指名同学背儿歌。

师:同学们背得真不错•,老师也学会了一首新儿歌,想听吗?

2.老师背儿歌。

“正月梅花香又香。......”

师:好听吗?想不想学?咱们就一起学一学。

2、学儿歌。

同学初读儿歌。留意读准字音。

1.指名读,准时正音,再自由读。

2.了解儿歌中各种植物的生长特点。

师:你从儿歌中了解了什么?

(同学自由回答)重点讲解正月是指一月。

3.同学有感情地朗读儿歌:比一比,看谁读得最好。

4.同学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背诵儿歌。

二、“成语故事”教学

(一)、引入

师:你知道哪些成语故事?

1.指名同学说一说。

(二)、学习“胸有成竹”这个成语。

1.初读成语,留意读准字音。

2.指名同学读成语故事,准时订正字音。

3.了解寓意。

师:这个成语故事告知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老师相机加以说明:"胸有成竹"这一个成语出自文与可的故事,是说他在画竹子之前,心

中先有•个他要画的竹子的也许形象,比方我们做事前心里已有全盘的考虑及妥当的支配,

因此才有胜利的把握。

4.作业:背诵儿歌;把这个成语故事讲给家长听。

三、习作教学:

1、读习作要求,明确习作内容。

2、同学分小组自由谈感爱好的事物,然后在全班沟通,确定自己想写的内容。

3、引导同学体会本单元描写植物的课文的写作方法,留意表达的挨次。并举一反二,体

悟描写其他事物的方法。

4、生习作,老师巡察,相机指导。

四、习作讲评:

1、回忆作文要求。

2示较好的习作,观赏评价,说说好在哪里。

3、出示中、差两种层次的作文,评讲,集体关心修改。

3、同学动手修改自己的作文

[语文园地二教学教案设计(人教版四班级.上册)]

篇3:四班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

四班级上册语文园地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十个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3、会用“崇敬、稠密”造句。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珍贵之处,体会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

二、教学重难点:

引导同学抓住关键词句来理解樟树的珍贵之处指导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教具预备:

卡片、挂图、录音、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检查自读状况,关心同学正音:A读生字新词,卡片出示。B指名分自然段朗读,其

余同学仔细听好,听他们读得怎样?C评价、订正。

3、默读课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它们分别讲了什么,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4、沟通:板书:两棵樟树,形状、特点、名贵之处。

5、依据这三个内容,给课文分段,了解课文内容。(1-3)宋庆龄故居的庭院里有两棵樟

树。(4-5)樟树的形状,生长特点及它永久保持拒虫香气的名贵之处。

6、人们爱在樟树前留影纪念。

7、师总结初步感知的误文内容。

(二)写字指导

1、“搬、榴、繁、瞻、衍”笔画较多且简单写错,进行笔顺和间架的详细指导,把字写正

确,写均匀。

2、“樟、稠、拒”左窄右宽。

3、“劝”左右所占比例差不多。

4、描红(书上)

(三)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段(第1一3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思索争论:这三个自然段分别告知我们

什么?段与段是怎样连起来的?2指导归纳段意第一段写了周总理,还写了宋庆龄,主要写

的是谁的事?什么事?(同学归纳段意抓住主要人物的主要事情。)宋庆龄不愿搬家,是由

于她舍不得两棵樟树。3指导朗读。(读出宠爱和眷恋的语气“这是两棵樟树〃中的“樟树〃要重

读)。

2、细读其次段(第4—5自然段)

(1)学习第4臼然段a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一,引导观看樟树的样子。要求按挨次认真观

看,抓住特点说一段话。b默读第4自然段,边读、边思索:这段从哪几个方面写樟树的

形状和生长特点的?并画出有关的词语。找出最能概括樟树特点的一个词。理解:“蓬蓬勃

勃〃的意思形容特别富强旺盛。c再读课文画出详细表现植树蓬蓬勃勃的词语。树叶:樵密,

绿得发亮,四季常青。看图理解有关句子。(板书:四季常青)d指导用“稠密〃造句e指导

朗读,表现樟树特点的词语要读重音。f指导背诵要求同学先理解清叙述挨次,弄清与句

之间的联系,再练习背诵,

(2)学习第5自然段1默读课文用“一〃画出写别的树木的句子,用"一〃画出写樟树的,句

子2学习第1一3句a指名读b理解“繁衍""寄生〃等词语,c说说别的树不好在什么地方。

3、学习第4一8句a自由读课文。b理解“珍贵、仍旧、木质、名贵〃等词。c理解句子。

课件出示:而樟树却不招虫,由于樟树本身有一种拒虫的香气。更珍贵的是,这种拒虫的香

气能永久保持。说说这句话中哪个词能表示樟树和别的树不一样。

4、引导理解樟树具有拒虫香气的象征意义。a再读第5自然段,说说樟树名费在什么地

方。b结合宋庆龄的生平说说自己第5自然段的体会。

5、指导朗读在读中品尝樟树的名贵,读出对樟树的赞美之情。

6、指导背诵a师引读课文别的树怎样?而樟树怎样?更珍贵的是什么?从哪儿看出它的

香气能永久保持?由于樟树香气能永久保持,所以说一b男女生分层读课文。C练习背诵。

7、指导归纳段意。第4自然段写樟树的样子第5自然段写樟树的名贵之处把两句合为一

句话就是其次段的段意。指名用0己的话说说其次段的意思。

(四)细读第三段(第6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课文

2理解有关词语(崇敬、瞻仰)

3人们为什么爱在宋庆龄故居前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由于樟树不仅长势蓬蓬勃勃,具

有拒虫的香气,而且更为宋庆龄也像樟树那样,一身正气,令敌人畏惧。人们为了表达对宋

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总爱在樟树下留影纪念。

五、教学结束:

作业

1、写字簿其次课生字词写完。

2、抄写词语。

3、读课文三遍。

篇4:四班级上册语文园地二教案

教学目标:

1、运用己有的识字策略学习本课生字,正确认读“龄〃、”衍〃,正确识记“稠、瞻”等生字字

形;通过看图想象、联系上下文、比较等方法理解“稠密〃、"繁衍〃、"瞻仰”等词的意思。

2、抓住关键词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感受樟树形状特点和珍贵之处。通过搜集

的资料领悟樟树和宋庆龄昌尚人格之间的联系,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法。体会对宋庆龄

的崇敬与怀念之情。

3、用“无论.......总是......”、“只要......就......”等关联词造句,练习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樟树的珍贵之处。

教学难点:

培育同学抓关键词句,领悟樟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

课内课外学问交融,追求开放性;

读中感悟怡情养心,注意人文性

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沟通

教学预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1、出示樟树图片,谈话引入

阳春三月,百花争艳,阿木葱茸,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这两棵树上。(幻灯)

知道这是两棵什么树吗?同学答,(板书:樟树)同学齐读两遍。

出示:这两棵就是宋庆聆故居的樟树(幻灯)

2、师边板书边解说:留意“龄”字,左半边是个牙齿的齿字,由于从牙齿能看出一个人的

年龄。留意"龄〃的读音(板书:宋庆龄》齐读

3、板书:故居,“故居”什么意思?

4、看图:这白色的屋子就是宋庆龄的故居

5、看图:这就是宋庆龄。

(1)你了解宋庆龄么?师生沟通。

(2)揭示资料(幻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优秀教案设计

(3)师小结:宋庆龄是20世纪全世界最宏大的女性之一。她的一生是革命的医生、爱国的

一生。她坚贞不屈、一身王气,她英勇坚韧、勇敢奋斗,她百折不挠、无私无畏。她以她的

人格魅力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敬重和喜爱。今日,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与宋庆龄有关。(完

成课题板书:的)

齐读课题。

6、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7、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什么样子?为什么要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和宋庆

龄有何关系么?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二、初读感知

1、检查词语

出示词语:分行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随机订正读音)

2、初读课文

指名读课文,师生评议

3、理清脉络

(1)读了课文,同学们知道课文哪几小节详细写/梯树?

(2)第6小节主要写了什么?随机理解"瞻仰〃

(3)第1-3小节主要写了什么呢?

三、精读感悟

1、学习1-3小节

(1)指名读第2小节:说说有什么想法?

A、周总理为什么要她离开上海的故居呢?(提示:这偌大的一间房子,为什么周总理说它

小呢?)

由于这个房子是用来一一出示资料(幻灯)

B、原来这所房子既是宋庆龄生活的地方,又是她夜以继日工作的地方,这所房子的一切

都已在宋庆龄内心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怪不得她说一一(引读:”我舍不得这两棵树。〃)同学

们,舍不得应当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呢?想想你掉了你的心爱之物,离开你的亲人,谁来读?(指

名读)宋庆龄舍不得这两株樟树是源于对它们的一一宠爱,

四班级上册语文园地二教案

篇5:四班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多渠道搜寻,了解并介绍漂亮的自然景观这一过程,让同学从中感受美,喜爱美,

从而学会捕获美!

2、举办自然景观展现会,让同学走进大自然,喜爱祖国的山山水水。

3、查找身边的漂亮的自然景观,用自身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让大家•起共享。

4、背诵4组句子,井谈外搜集积累,了解汉语遣词造句的微妙。

课前预备

1、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尹搜集自然景观的图片、音像资料及文字资料。

2、实物投影仪。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1、俺们的祖国山水秀丽,漂亮的自然风光无处不在。远在天涯的天山草原,圣洁的雪山、

湛蓝的天空、洁白的羊群、碧绿无垠的草原是那样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边的皇城沙滩,海

浪、阳光、礁石也同样让人留恋来回......美就在俺们的身边,需要俺们有一双查找美,擅长

观看的眼睛。这儿天大家始终在搜寻漂亮的自然景观,这节课就把你发觉的查找到的美展现

给大家。

2、指名一生上台沟通。

听众反馈:听了xx的介绍,你有什么不懂的?你感受到漂亮了吗?从哪儿感受到的?

老师总结:介绍一处漂亮的自然景观,首先要有次序有步骤把一个个画面消失出来,让大

家随着你的视线去观看,还要用美丽生动的语言去描述,土大家在你的语言中感受景观之美。

3、自由预备,稍作调整

4、再次指名沟通。

a、听众要做到仔细倾听,做个小记者,可以向同学介绍提问、建议也可以补充。

b、介绍者做到预备充足,随时答记者问。

5、四个小组沟通,每组评出一名“美的使者”。

6、你经过了搜寻,听取了同学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

7、联系“宽带网〃。用你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或自身撰写的资料),整理成图文并茂的

“美景介绍书"。课后分组举办"祖国一FI游"风景名胜展现会。

篇6:四班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设计

一、激趣导入

1、你们喜爱嬉戏吗?

先来玩一个猜字嬉戏。1课件)简洁介绍中国的甲骨文,它是一种象形文字。

2、同学看课件,做猜字嬉戏。

"月””鸟〃

3、同学们通过认真观看,有了很大的收获。生活中就是要我们睁大我们的眼睛认真观看,

这样就会有更多的发觉,更多的收获。

4、接下来连续观看就在我们生活中我们身边的事物,你有什么发觉?(课件)

5、生观看,和同桌说一说。

6、指名用一句话来说说你观看后的发觉。

二、说说生活中的发觉

1、对啊,生活中到处有神秘•,只要你仔细观看。听,这二个同学说了些什么?(课件)

2、你们在生活中有什么发觉呢?小组沟通。要求:仔细听同学的发言,你能记住几个同

学说的发觉?

3、汇报沟通:你们组都有哪些发觉?

同学畅所欲言。

4、你们对哪个内容感爱好呢?就请这位同学具体地说说吧。或者你可以提问有关内容,

请他来回答,以满意你的爰好。

5、同学畅所欲言。老师相机引导。

三、看录象,说说你的发觉

1、指名个别说。

2、你能把你观看到的发觉说得更具体、更清晰吗?小组内几个同学说一说。你觉得谁说

得更清晰,就学他的样说一说。

3、以小组为单位,全班沟通。

其他同学留意听,你觉得他们说得好在哪里?

老师相机引导。

4、出示同学写的观看日记(课件)。自由读一读。说说他写得好吗?

5、你也可以把你生活中观看的发觉写成观看日记。下节课沟通。

四、小结

生活中到处藏着我们大家所想知道的隐秘,只要我们肯专心观看,那么发觉无处不在。

第三课时

写作指导

一、出示同学习作

1、同学评讲。你觉得这篇文章优点在哪?你觉得假如哪里改•改将会更好?

2、同学共同修改。

3、老师引导,观看得越认真,越仔细,你的观看日记就可以写得更清晰,你的收获也就

越多。

二、同学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全班沟通,老师评读优秀同学习作。

篇7:四班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培育同学的观看力量、自主探究和发觉的力量。

2.搜集相对的词语引导同学在积累和运用中学习语言。

3.以“秋天”为主题绽开语文实践活动,培育同学的口语交际力量和写话力量。

教学重点:口语交际1同学开口说)

教学难点:习作(同学动笔写)

教法学法:读、说、写相结合

教学用具:人教版学校语文三班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教学设计

1.实物投影仪。

2.把自己在秋天里所做的事拍成照片或画成图画。

3.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爱好。

同学们,你们喜爱秋天吗?说说理由,老师可依据同学的问答出示相应的图画或挂图(可

以是前面课文的挂图,也可生画的)。

师;秋天真是个漂亮的季节,足个丰收的季节。秋天给我们大家带来许多的来的欢乐,

是吗?板书:秋天的欢乐

师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自己在秋天做事时兴奋的心情\

2.拓展思路,绽开话题。

a、请同学说说自己在金秋季节最喜爱做的事是什么,让同学自己先说说。

b、详细说说自己在秋天所做的事,各自预备。要求:

(1)把做的事儿说清晰。

(2)说出自己的欢乐。

(3)可以边说边演,可以请同桌•起说说演演。

3.讲评结合,促进沟通。

a、指名同学上台口述,师生结合要求评点。

b、以示范为例,和同桌或在小组内互述,并推举出让自己感受最欢乐的同桌上大堂沟通。

c、师生评比最佳同学。

4.学习小结,指导实践。

小结同学交际的状况(以确定为主的不足,以指导同学生活实践。

5.拓展活动

画一画秋天的图画或所做的欢乐的事。

教学后记:这节课我主要是培育同学的观看力量、自主探究和发觉的力量。让同学搜集相

对的词语,引导同学在积累和运用中学习语言。

篇8:四班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会认7个字,积累词、句,能正确运用。能大方地在同学之间表演、沟通。熟悉班上同学

的名字,通过这种途径,扩大识字范围。

教学重点

1.发觉识字方法规律,总结中识字。

2.会认7个字。

3.积累词、句,能正确运用。

4.能大方地在同学之间表演、沟通。

5.熟悉班上同学的名字,通过这种途径,扩大识字范围。

6.培育大方的说话态度和人与人之间的口语沟通。

教具预备

挂图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觉

今口老师要和小伴侣玩一个嬉戏"比视力〃,看谁能得到“智力眼〃的称号。

出事本组生字。

读一读

你发觉了什么?

小组汇报。

5.用带有拼音的生字,口头组词。

二、我会认

1.出示生字卡片。

2.指名读,说说你怎样记这些字

3.再读生字。

其次课时

一、我会读

读成语,借助拼音认读,

2.同桌对读,再指名读。

3.用其中的一词造句。

二、我会写

1.自由拼读。

2.连起来读整句话。

3.按出字格要求写正碓。

三、读一读,找一找

1.自由读文,找找有几段。

2.再读文,说说每段的意思。

3.有感情读文,背诵课文。

展现台我会唱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唱歌竞赛。

2.评出优秀小组。

识字擂台

1.把自己的名字写在卡片上。

2.介绍自己的名字相互认一认。

3.熟悉小伙伴的名字并记住它。

第三课时

春天到了,我们已经闻到了春天的气味。"春天在哪里"你们在哪里找到它的,这节课让我

们一起共享吧!

一、小组沟通,你找到春天了吗?

二、组内沟通春天的图画。

二、贴|S|

支配六个板面贴上小伴侣的画。

四、评画

1.组内评,看谁讲的最好。2.全版评,评出最好的。

篇9:四班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同学发觉识字规律,自己小结识字方法。

2.积累有关春天的词语。

3.正确书写句子,激发写句子的爱好。

4.进行口语训练,培育同学的观看力量和语言表达力量。

教学重难点:识字,口语交际。

教学预备:

1、生字词语卡片、有多媒体课件帮助更好。

2、搜集关于写春天的词句、文章、图片、等资料、学唱一些关于春天的歌曲、画一些关

于春天的图画。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同学发觉识字规律,自己小结识字方法。

2、认会“评、访、挤”等七个生字。

教学重点:识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图:春天的花园。

2、春天来了,你们看,花园里的花多美呀!瞧,花园里来了几个字宝宝。你熟悉他们吗?

3、试着认读出示的字。

一、我会认

1、出示:

哥―一歌直一一植星一一醒古一一故

T一一灯鸟一一鸣底一一低

我们来和这些好伴侣打个招呼吧!同学自由读字。

2、小组学习:小组里的小伙伴相互沟通一下,读了这些字,你们有什么新发觉吗?

3、集体沟通:小组派代表汇报,总结识方法(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

4、出示:

平一一评(评论)方一一访(访问)齐一一挤(挤满

油一一邮(邮局)桥一一轿(轿车)线一一钱(花钱)

根据刚才大家发觉的识字方法“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同学们来认一认这些生字,

看看哪组的同学认得又快又好。

5、小组学习:相互认读生字、记忆生字。

6、抽读生字卡片,同学说一说怎么记住这个字。

篇10:四班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设计

教材简析

我们的祖国山水秀丽,漂亮的自然风光无处不在。远在天涯的天山草原,圣洁的雪山、湛

蓝的天空、洁白的羊群、碧绿无垠的草原是那样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边的皇城沙滩,海浪、

阳光、礁石也同样让人留恋来回......美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有一双杳找美,擅长观看

的眼睛。这几天大家始终在搜寻漂亮的自然景观,这节课就把你发觉的查找到的美展现给大

家。

教学目标

培育同学关于观看,勇于交际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

培育同学关于观看,勇于交际的力量。

教媒学体准使备用

词语卡片。

同学用各种不同方式表现自己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有人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觉美的眼睛,是啊,峭壁深渊、怪石云海当

然奇妙,风雨雷电、花鸟虫鱼等平常的事物也有令人称奇的地方。让我们沟通一下我们各自

了解的自然景观吧。大家都了解了什么了呢?这我们就来沟通一下。

二、在小组沟通

1、沟通自己了解到的状况,要求:

讲清晰景观的奇怪之处,还可以说说这样的奇观是这样形成的。要言之有序

2、推举代表,预备在班组汇报。

三、全班沟通

各小组派代表沟通,提示:

与其他组一样的不重复说。

四、总结、引导争论

依据同学的汇报沟通,总结所把握的状况。

五、延长拓展

盼望小伴侣们把今日我们沟通的状况讲给父母听。

【学法指导】架设课外学问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创设情境,引导和调动同学的情感体验,

关注同学的内心感受。

篇11:四班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字、写字;积累字词。

2、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把握学问,培育力量。

3、使同学乐于学习。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积累字词,

【教学难点】

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把握学问,培育力量。

【课前预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这节课,老师要带大家到学问城堡去闯关。有没有信念闯关胜利?好,动身!

二、第一关:“我的发觉”

1、发觉识字方法,学习生字:

回课件出示:郊球枝帆笼梨

同学边读边组词。

团课件出示:

郊一交(立交桥)球一求(要求)

枝一支(一支歌)帆一凡(平凡)

笼一龙(龙灯)梨一利(顺当)

①让同学分小组读,既读字,也读词,在词语中认读生字。

②引导同学辨字形,让同学自己去找出每组两个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中去感悟规律,

发觉规律。争论、发觉识字方法。

回课件出示生字:交支龙求凡利

①指名认读生字。

②齐读生字。

③开火车读生字。

□嬉戏:“汉字妈妈找娃娃"。

2、发觉汉字特点,写相同偏旁的字:

0激趣:有四个汉字家庭邀请我们去做客请看是哪四家,看完后你能依据每组汉字的特点

给每家取个名字吗?

□课件展现:四座小屋,每座小屋上分别有一组字“植橘橙""脖胳膊”"苍菊著""字宜察"。

0同学认读、争论,按偏旁归类熟悉。

(3屋子太大,汉字娃娃太少,请你给他们的家再添几个汉字娃娃,看谁添的多,添的对。

0同学互教互学,再书写。

团集体沟通。

三、评价小结

画面显示“第一关闯关成功"。

篇12:四班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设计

目标预设

1、“我会说":能正确读出平翘舌音,边鼻音八个声母,井感受它们读法的不同之处,能

正确连线。

2、“读读比比〃:能说出每组字的异同处,逐步养成认真看,仔细写,坚固记的良好的习

惯。

3、“我会找〃:能找出图中哪些字的偏旁是三点水,那些是走之底。

4、"我会读〃"读读说说”:能正确读出题中词语,会用"什么地方有什么”的句式说话。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背《画鸡》,试.总结背诵方法。

课时支配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出示绕口令

2、讲清要领:要想读得快准,就要弄清字的读音

3、展现和竞赛

4、小结过渡

二、我会连学字母

1、出示卡片,齐读,抽读。

2、齐读题中汉字

3、老师黑板示范,完成第一组的连线

4、同学自连二、三、四组。

5、同桌相互订正

二、读读比比,写汉字]

1同学自渎题中汉字

2讲析“第一组”

(1)认读两字

(2)比较异同

(3)同法比较其他几组。

三、我会找,学偏旁

1、板书三点水,走之底,同学自读两个偏旁。

2、创设情景

3、出示板贴画。男女竞赛找“苹果”。

其次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情景,激发爱好

孩子们,你们喜爱当主持人吗?

二、我会读,学词语

1、同学自由读,老师强调要求

2、同桌互读,强调别人读时要仔细听

3、抽同学读,师生评

三、读读说说,用词语

1、读句子

2、说句子

3、扩句子。

四、读读背背,积累词语

1、老师读《画鸡》,指导同学看图,简介诗意。

2、同学读诗。尽量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3、同学背诗。

4、请背得又快有准的同学说说自己是怎么样背下来的。

篇13:四班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设计

(一)揭示话题

看图说说:小兔把大南瓜从什么地方运到什么地方?第一幅图小兔在做什么?第三幅图呢?

(二)思索问题

让每个同学独立思索:“小兔会用什么方法运南瓜?”然后,把想出的方法与同桌的同学沟

通。

(三)全班沟通

老师要鼓舞同学大胆说出想到的方法,并依据同学的回答确定其思索的角度,以打开同学

的思路,多角度地想出方法。如,同学说出小兔看到路边熊猫骑车经过,上前去请他帮忙运

一运;小兔见南瓜太大,就请来自己的好伴侣一•群猴子帮着抬回家。老师可点出这是用请

别人帮忙的方法来运的。这实际上是在点拨同学可以再从不请人帮忙的方面去想,或连续补

充请人帮忙的方法。假如同学说小兔找来绳子拴住南瓜拉,找来木棒撬着移,老师可点出小

兔在自己克服困难,不过挺费劲气的,这实际在启发同学想想有没有更奇妙的方法。一些方

法可能开头没想到,在沟通之中相互启发后会想出。如,把南瓜侧着立起来像车轮似的推着

滚回家;向伴侣借来小车,把南瓜移到车上拉回家。假如有的同学开头就说出了把南瓜滚回

家,老师也应启发同学想想还有没有别的方法,绝不行局限于一种,否则达不到启发想象的

目的。在沟通中始终要重视语言表达,指导同学把话说清晰。

(四)争论评议

争论:哪种运南瓜的方法好?为什么?

什么是好方法要依据不同的状况来判定。假如有人顺路带回,请人关心这个方法好;假如

路平好走,自己推着滚回家这个方法好;假如路上有障碍,说不定用小车推也好。在争论中,

老师要鼓舞同学有自己的主见,只要能说清晰理由都应予以确定,以培育同学喜爱争论、多

角度地思索问题的习惯。

(五)课后延长

在小兔运南瓜的方法中选一种,画一幅画。

篇14:四班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设计

学习内容:《口语交际•习作一》《回顾•拓展一》

教学流程:口语交际(包括词语积累等,对景物的了解),习作(同学自己写景物)沟通

学习收获(单元学习总结)

板块一:基础学问

L词语。积累”涓涓细流、郁郁苍苍、鸟语花香、山清水秀”等词语,尽量在自己的II语

交际和习作中运用。

2.句子。学习本单元有哪些印象深刻的句子,可以是描写动态静态的,也可以是描写声

音样子的。

板块二:口语交际设计

1.沟通景物特点。

学习本组课文,哪一处景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2.讲自己喜爱的一处景物。

可以讲课内的,也可以讲课外的。在同学有预备的基础上进行。

3.相互评价。

(3这些景物为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回他或她讲得生动、详细、形象吗?怎样才能做到生动、详细、形象?

板块三:习作设计

团沟通阅历。

己经进行了近3年的习作,你在写景方面有哪些阅历?

(3确定景物特点。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怎样写。

依据你的阅历和沟通后的收获,你想写什么?为什么?

团动笔。

依据以往的阅历,有意识运用学过的词语和句式,把理写的景物写出来。

团自我评价。

你觉得与以往的写景习作相比,这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国相互评价。

相互沟通习作,进行评价,老师引导,留意与整组课文的联系。

板块四:沟通收获。

1.学习本组课文有什么收获?(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阅历)

2.朗读四副写景的对联,留意节奏美,对称美,意境美。并熟读背诵。

3.你建议同学们去参观哪处景物?为什么?

4.办一期以“奇妙的大刍然〃为主题的习作展览。

篇15:四班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设计

人教版四班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多渠道搜寻,了解并介绍漂亮的自然景观这一过程,让同学从中感受美,喜爱美,

从而学会捕获美!

2、举办自然景观展现会,让同学走进大自然,喜爱祖国的山山水水。

3、查找身边的漂亮的自然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让大家一起共享。

4、背诵4组句子,并课外搜集积累,了解汉语遣词造句的微妙。

课时支配: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读写写

1、检查读音,沟通识记方法。

目自由读记,读中正音。

(3沟通难记字形识记方法。

2、取长补短,再次识记。

3、同桌相互报词语听写词语,留意书写规范。

二、读读记记

1、读中正音。

团指名读词,随时正音。

回按挨次齐读。

团同桌互读,一人随机、快速地教导,另一人读。

2、解释说话。

(3提出不懂词语,共同沟通解疑。

回自由选择几个词说一段话。

其次课时

口语交际

1、我们的祖国山水秀丽,漂亮的自然风光无处不在。远在天涯的天山草原,圣洁的雪山、

湛蓝的'天空、洁白的羊群、碧绿无垠的草原是那样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边的皇城沙滩,

海浪、阳光、礁石也同样让人留恋来回......美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有一双查找美,擅

长观看的眼睛。这几天大家始终在搜寻漂亮的自然景观,这节课就把你发觉的直找到的美展

现给大家。

2、指名一生上台沟通。

听众反馈:听了xx的介绍,你有什么不懂的?你感受到漂亮了吗?从哪儿感受到的?

老师总结:介绍一处漂亮的自然景观,首先要有次序有步骤把一个个画面呈现出来,让大

家随着你的视线去观看,还要用美丽生动的语言去描述,让大家在你的语言中感受景观之美。

3、自由预备,稍作调整

4、再次指名沟通。

a、听众要做到仔细倾听,做个小记者,可以向同学介绍提问、建议也可以补充。

b、介绍者做到预备充分,随时答记者问。

5、小组互动沟通,每组评出一名“美的使者〃。

6、你经过了搜寻,听取了同学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

篇16:学校《语文园地二》教案设计

学校《语文园地二》教案设计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学习以恳切的态度、真诚的语言与他人沟通,懂得真诚待人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2.学会在合作中说真话,告知别人心里话。

3.积累有关诚信的词语及古诗文名句。激发同学待人恳切、讲信用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

口语交际:

一、创设情景,引入话题

1.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例如:别人有事找父母亲,父母亲不在家;班上的一个

同学病了,好几天不能来上课;有的同学在校内里随地吐痰等等,我们应当怎样对待这些事

呢?(同学自由发言从而引出板书:以诚待人)

2.想一想,平常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这样的事,假如有,你是怎样对待的?

二、争论沟通

1.自主预备,在小组内沟通。

留意:举详细的事例,再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然后对这一做法作评价。接着,其他组员

轮番发言。

2.各小组选派一位同学预备在班上沟通。

三、班级沟通:

1.留意事项:对参加沟通的同学作适当的鼓舞和评价,并随机规范其语言。

2.出示以诚待人的名句: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动者也。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自诚明,性也;自明诚,学也

诚而后才有真仁真义,不诚只能是假仁假义;诚而后才能躬行实践,感人感物,不诚则遇

难而退,有始无终。所以诚存则仁存,诚立则仁立。

习作:

先学习我的发觉

读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说说小东说了习作上的哪些好阅历。

归纳过渡:习作除了留心观看四周,把自己观看到的事物写下来之外,还可以把自己心里

想的事,或者想对•别人说的话写下来。

一、创设情境,激发表达欲望。

1.同学们,最近有几个同学找我谈心,说了自己的心里话。有的说自己学习成果提高不

快,心里很焦急;有的同学说爸爸、妈妈管得太严,一点自由都没有;还有的同学说平常作

业太多,没有时间读课外书等等。我很感谢这些同学,那么信任老师,把老师当知心伴侣。

这说明老师和同学们沟通得不够。今日老师为大家制造一个机会,恳切地盼望同学们把藏在

心中的话说出来。假如是兴奋的事,让同学和老师共享;假如有什么不开心的事,说出来会

痛快一些,或许大家能为你解忧;有什么困难,请大家帮你出出办法解决;你们说好不好?

二、明确要求,拓展表达思路。

L指名朗读习作要求。

2.说说什么是心里话。

3.这段话里告知我们从哪些方面来说心里话?向谁说?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要求?

4.针对上述问题,组织师生之间的,对话,相互启发,拓展思路。

三、小组合作,生生互动。

1.小组内的同学相互沟通,相互评议。老师巡察,倾听,并发觉典型。

也可以让同学自由选择伙伴,相互沟通。

2.对比本次习作的要求,同学评议。(老师小结、点评,并强调习作中的留意问题。)

留意以下几点:

1.明确心里话是向谁说的。

2.话的内容要真实。

3.习作时可自由选择第一人称我,也可以用其次人称你、您。体裁上可以用书信、日记

或其他。

四、动手练笔,沟通修改。

1.同学动笔习作。

2.选择同学例文,师生共同点评。

3.相互朗读习作,相互点评。

4.自我修改。

日积月累趣味语文

1.告知同学,这些都是从古诗文中选取的名句,每句话都包含着深刻的道理。

2.逐句自读。

3.说说自己能读懂的句子,提出不理解的。

4.老师释疑。

5.熟读、背诵。

趣味语文

1.联系本单元《中彩那天》等课文,指出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自读。

3.师生共同举诞生活中的事例,理解自信、守信、诚信等等。

4.小练笔:选取其中的一个带有信的词,再依据这个词的意思,写一个事例。

篇17:《语文园地二》公开课教案设计

《语文园地二》公开课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以爱护环境为主题绽开综合性实践活动,培育调查、访问、查找资料的力量,探究力

量,口语交际力量和写作力量,树立爱护环境的意识。

2、培育同学的观看力量和发觉力量,加强对比方句的熟悉。

3、积累反义词。

4、背诵描写景物的美丽古诗句,培育对古诗的领悟力。

【教学重难点】

目标1、4.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K口语交际

1、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家乡美吗?但是我们美妙的生活环境中却消失了一些不和谐的状况。这段

时间,你观看到了哪些环境问题?

2、沟通:

各调查小组派出代表,依据本组的调查状况,采纳数据、图片或其他方法,围绕以下方面

再全班进行汇报沟通:调查的哪方面内容?采纳什么方法?在调查中有什么发觉?了解到四

周的环境受到哪些污染?污染的缘由是什么?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