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2)试题及答案_第1页
刑法学(2)试题及答案_第2页
刑法学(2)试题及答案_第3页
刑法学(2)试题及答案_第4页
刑法学(2)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刑法学(2)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A.罪刑法定原则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C.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

D.刑罚与犯罪相适应原则

2.犯罪的主观方面包括:

A.故意

B.过失

C.直接故意

D.间接故意

3.下列哪些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A.为了制止正在进行的非法侵害行为而采取的防卫行为

B.对正在进行行凶的犯罪行为,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

C.为了保护公共利益而采取的防卫行为

D.对正在进行的非法拘禁行为,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

4.刑事责任年龄的划分标准为:

A.十四周岁以下

B.十四周岁以上不满十六周岁

C.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

D.十八周岁以上

5.下列哪些行为属于紧急避险:

A.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

B.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C.紧急避险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

D.因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赔偿责任

6.刑罚的种类包括:

A.主刑

B.拘役

C.管制

D.罚金

7.下列哪些犯罪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

A.放火罪

B.爆炸罪

C.投放危险物质罪

D.走私武器、弹药罪

8.下列哪些犯罪属于侵犯财产罪:

A.抢劫罪

B.盗窃罪

C.诈骗罪

D.挪用资金罪

9.下列哪些犯罪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A.故意杀人罪

B.强奸罪

C.强迫劳动罪

D.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

10.下列哪些犯罪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A.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罪

B.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

C.职务侵占罪

D.妨害公务罪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刑法规定,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有义务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2.我国刑法规定,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后,在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构成累犯。(√)

3.犯罪中止,未造成损害结果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结果的,应当减轻处罚。(√)

4.刑法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5.刑法规定,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故意犯罪的,可以减刑。(×)

6.刑法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7.刑法规定,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

8.刑法规定,对于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

9.刑法规定,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

10.刑法规定,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刑法的基本原则。

2.简述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区别。

3.简述自首与坦白的区别。

4.简述刑罚的种类及其适用原则。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题)

1.论述刑法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作用。

2.论述犯罪构成的基本要件及其相互关系。

五、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哪项不属于刑法的基本原则?

A.罪刑法定原则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C.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

D.刑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2.下列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

A.故意杀人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犯罪既遂

3.刑法规定,下列哪种情况下,行为人不承担刑事责任?

A.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

B.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

C.少年犯在犯罪时不满十四周岁

D.犯罪后自首并有立功表现的

4.下列哪种行为属于紧急避险?

A.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而伤害他人

B.为了制止正在进行的非法侵害行为而采取的防卫行为

C.为了保护公共利益而采取的防卫行为

D.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自伤自残

5.刑法规定,下列哪种情况下,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A.主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

B.有重大立功表现的

C.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的

D.犯罪后自首并有立功表现的

6.下列哪种犯罪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

A.抢劫罪

B.放火罪

C.诈骗罪

D.盗窃罪

7.下列哪种犯罪属于侵犯财产罪?

A.强奸罪

B.抢劫罪

C.故意杀人罪

D.诈骗罪

8.下列哪种犯罪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A.强迫劳动罪

B.故意伤害罪

C.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

D.投放危险物质罪

9.下列哪种犯罪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A.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罪

B.职务侵占罪

C.妨害公务罪

D.故意毁坏财物罪

10.下列哪种情况下,可以减刑?

A.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的

B.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有悔改表现的

C.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有立功表现的

D.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有自首情节的

试卷答案如下: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ABCD

解析思路:刑法的基本原则是刑法的基本规范,包括罪刑法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不溯及既往和刑罚与犯罪相适应。

2.ABCD

解析思路: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分子的犯罪故意或者过失,包括直接故意、间接故意、故意和过失。

3.AB

解析思路:正当防卫是指为了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而采取的防卫行为,对正在进行行凶的犯罪行为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

4.BCD

解析思路:刑事责任年龄的划分是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分为不满十四周岁、十四岁以上不满十六周岁、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和十八周岁以上。

5.ABC

解析思路: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

6.ABCD

解析思路:刑罚的种类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包括拘役、管制、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

7.ABCD

解析思路: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的犯罪。

8.ABCD

解析思路:侵犯财产罪是指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的犯罪,包括抢劫、盗窃、诈骗和挪用资金等。

9.ABCD

解析思路: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是指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财产权利的犯罪,包括故意杀人、强奸、强迫劳动和煽动民族仇恨等。

10.ABCD

解析思路: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是指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犯罪,包括非法集会、游行、示威、妨害公务和故意毁坏财物等。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

解析思路:犯罪嫌疑人有如实供述的义务,但并非强制性的,而是基于自愿原则。

2.√

解析思路:累犯是指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

3.√

解析思路: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分子。

4.√

解析思路: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5.×

解析思路: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故意犯罪的,应当数罪并罚,而不是可以减刑。

6.√

解析思路: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7.√

解析思路: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

8.√

解析思路:对于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

9.√

解析思路:累犯的成立条件之一是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

10.√

解析思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罪刑法定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和刑罚与犯罪相适应原则。

2.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区别在于防卫行为的必要性、合理性和适度性,正当防卫是在必要且合理的限度内采取的,而防卫过当则超出了必要限度。

3.自首是指犯罪分子在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分子未被司法机关发觉以前,主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坦白是指犯罪分子在犯罪事实已经为司法机关所掌握,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

4.刑罚的种类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包括拘役、管制、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刑罚的适用原则包括罪刑法定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和刑罚的目的性原则。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题)

1.刑法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规范犯罪行为、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等方面。刑法通过规定犯罪行为和相应的刑罚,对犯罪行为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