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起重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起重工
一、适用范围
此操作规范适用于日常工作中的起重搬运、吊运作业和斜巷(上
下山巷道)内常用物体以及大型物体的起重搬运、吊运作业。
二、上岗条件
1.经过业务技术及安全培训并考试合格。
2.熟悉有关设备安装、起重、运输的规定和要求。
3.能够正确使用各种起重工具,会操作吊运机械。
4.身体状况适应起重作业。
三、安全规定
1.上班前不准喝酒,工作时精神集中,上班时不得干与本职工
作无关的事情。
2.进行起重及搬运作业时必须设专人统一指挥,精神集中,严
禁说笑打闹。
3.起重机械、工具、卡具和绳索(绳套)等要按规定进行定期检
查试验,每次使用前应由施工负责人进行一次认真地检查,不合格
的严禁使用。
4.在任何情况下,严禁用人体重量来衡量被吊运的重物。不得
站在重物上起吊。进行起重作业时,不能站在重物下面(下方)、起重
臂下或重物运动前方等不安全的地方,只能在重物侧面作业。严禁用
手直接较正己被重物张紧的吊绳、吊具。
5.在输电线路附近起重作业时,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6.在有机车架空线的巷道中起重运输大型物件时,必须采取可
靠的防触电措施。
四、操作准备
1.施工负责人应向全体参加人员讲清工作内容、采取的步骤、
统一号令,说明安全注意事项,熟悉各主要部件的起重运输和安装
要求,并明确人员分工和责任。
2.对大件设备应合理拆分为若干部件,分别做好标记,编号装
运。根据物体重量、体积、形状和吊运行程,合理选择吊运方式和起
重机、吊具及运输工具。
3.认真检查所需的起、吊、运机具、车辆、设备、绳索、吊具
等的质量、强度,并核算安全系数。
4.了解顶板、支护等作业环境和吊运路线等相关外围环境情况,
清理工作现场的杂物,
5.由作业负责人向全体参加作业人员贯彻作业内容、程序、分
工及安全注意事项。
五、地面起重作业
1.擦净被吊运物件捆绑处的油污,棱角和加工装配面处应加衬
垫,用经过检查的绳索或吊具将吊运物体与起重机械连接牢固。
2.将起吊绳逐渐张紧,使物体微离地面,进行试吊。检查物体
应平衡,捆绑应无松动,吊运工具、机械应正常无异响。如有异常应
立即停止吊运,将物体放回地面后进行处理。
3.被吊物体的活动部件必须可靠固定,或卸下分别进行吊运。
4.试吊1〜2次,确认可靠后再正式起吊,将物体吊至指定位置
(或车辆内)卸下。
5,卸下吊运物体时要垫好衬物,放置平稳,不得将物件压住管
线或堵塞通道,然后拆除绳索吊具。
6.如需用平车运送物件时,应将物体平衡吊至车辆中心位置,
垫好衬物,平稳放下,并用木楔(或软质衬垫)将物件垫稳后固定在
平车上。
7.用人力抬搭大件重物时,要有专人统一指挥,互叫互应,齐
起齐落,必要时应有专人在旁监视,防止伤人或操作设备。
8.用滚杠搬运物件时,禁止直接用手调整滚杠的方位;用滚杠
在坡道上搬运时,应使用拉绳在上方牵制,正下方不得有人。作业人
员应在物件上方和两则工作。
9.使用手拉葫芦(千不拉)起吊重物时,首先应检查悬吊梁(架)
的强度和稳定性,利用搭架起吊重物时,须指定专人绑腿和看腿。拉
小链时应双手均匀用力。不得过猛过快,起吊重物需悬空停留时,要
将手拉小链拴大链上。
10.用千斤顶起重时,应将底座垫平找正,底座及顶部必须用木
板或枕木垫好,升起重物时,应在重物下随起随垫。重物升起的高度
不准超过千斤项的额后高度,无高度标准的千斤顶,螺杆或活塞的
伸出长度不得超过全长的三分之二。同时使用两台及以上千斤顶起重
同一重时,必须使负荷均衡,保持同步起落。
11、利用小绞车起吊重物时,小绞车应安装稳固,同时应注意使
小绞车提升中心线与实际受力方向一致,若方向不对时,不得用撬
棍等别住钢丝绳导向,可利用滑轮导向。应按点动开车,使钢丝绳张
紧后检查钢丝绳受力方向正确,各部件无异常方可开车起重或搬运。
不允许在运转中一手择制动手把,一手调整钢丝绳,如需调整应使
钢丝绳松驰后再调整。
12.起重机司机应听从挂钩人员的指挥,但对任何人发出的紧急
停车信号都应立即停车。起重机在开车前要将所有控制手把置于零位,
鸣铃示警后方可开车,吊运作业时,将重物提起、下放、转动起重臂
和重物接近人员时,司机均应鸣铃(或按喇叭)示警,注意观察,情
况允许后方可继续作业
13.一般不应使用两台设备共同起吊(搬运)同一重物。在特殊情
况下需要用两台或两台以上设备起吊时,重物和吊具的总重量不超
过较小一台设备额定负荷的两倍,并应有可靠的安全措施。
14.汽车起重机工作时,应在车尾方向起吊,起吊重量接近额定
负荷时,左、右转角不得大于45度。且不得在离地面0・5米以上回
转。起吊重物后,不得长时间在空中停留。起吊超过500千克重量时,
应用四个架脚支持在地面上。汽车起重机长距离行驶时,起重臂必须
放在托加上,挂好吊钩。不准吊重物行股。
六、斜井、斜巷(上下山)起重作业
1.斜井(暗斜井)、斜巷、上下山(以下简徐井巷)起重作业前现
场指挥人员应与信号工、绞车司机联系,通报运送物件名称、规格及
重量,确定运行方式、运行速度、联系信号。
2.检查试验信号系统应正常,绞车信号工应通知各水平信号工,
在运送物件期间各水平车场内不得有无关人员。在运送大型物件结束
时,通知各水平信号工,恢复正常工作。
3.当双钩提升时,应根据运送物件重量在另一钩内加挂合适的
配重故车,根据物件尺寸和运输需要,如解除过卷、松绳等保护时,
由绞车维修工操作,完成任务后恢复保护。
4.当在双钩提升的井巷内运送大型物件时,另一钩除用作配重
的物件外,不得进行其他提升运输作业。
5.运输的物件的重量(包括配重)不应超过绞车和钢丝绳、连接
环、保险绳的承载能力。在运送物件前,应对钢丝绳、连接环、保险
绳、矿车或车盘、叉车的完好程度、承载能力进行认真检查,使之符
合承载起重件的强度要求。
6.检查井巷内的安全防护设施应安全可靠,严禁拆除井巷内的
安全防护设施。当由于运送大型物件的需要不得不临时拆除时,应有
补救安全措施的作业计划,经矿主管部门和安全部门批准后实施,
由矿安全部门派人到场监视,完成起重作业后应立即恢复安全设施
到正常状态,并进行试验,保证防护设施可靠动作。
7.充分考虑到巷道的通过断面,检查井老断面内有无妨碍运送
物件通过的障碍物,井进行整理或清理,禁止物件擦巷道壁或拖地
行进。注意检查上下车场拐弯处与巷道内侧的通过尺寸,必要时应在
物件可能碰壁的一侧加绑钢板、钢管或圆木等,防止碰坏物件。
8.在井巷中运输时,必须挂保险绳。
9.对超长物件应进行分解运送,特殊情况不能分解运送,需要
用多个车盘串车运送的,应有安全措施,经批准后方可进行起重作
业。
10.物件的吊装按本规程地面起重作业中的有关规定执行,物件
应与车盘封装牢固,不得有任何松动,并能经得起运输过程中的颠
簸和震动.封装绳索在运输过程中不得碰擦巷道两帮和顶底板。
11.对大型或超长、超宽物件,应有2人分别在运送物件的上方
不小于3米处的轨道两侧跟车监视,分别察看物件与巷道的间隙和
处理运输过程中的问题。严禁跟车人员在物件下方监视。跟车人员不
得乘坐在物件上或车盘上、矿车箱内和矿车连接处。
12.绞车下放或提升重物时,当有人跟车行进时绞车运行速度不
得超过跟车人员的步行速度,并保证跟车人员在井巷中的任何位置
都能发出停车信号。
13.物件在经过井巷上下变坡点时应放慢速度,严禁猛松、猛拉,
下放经过变坡点时,绞车钢丝绳不得余绳。
14.当在井巷中运送物件出现问题需要处理时,应首先停车施闸,
锁住绞车滚筒,再下人到井巷内进行处理,禁止在行进中处理。处理
运输车辆掉道时,要防止钢丝绳弹跳伤人。
15.在绞车运行中任何一个人要求停车,绞车司机都必须立即停
车,当故障排除后应重新发出开车信号,方可开车。
16.在绞车运行中绞车司机发现钢丝绳异常跳动、绞车声音异常、
电流指针异常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提存账户资金管理办法
- 支付结算管理办法附则
- 收据白条发票管理办法
- 收费设备维修管理办法
- 政企分离人员管理办法
- 新房装修工程管理办法
- 河北建工二维码管理办法
- 河南招标控制价管理办法
- 河南省供热指标管理办法
- 家庭高端清洁培训课件
- GB 2811-1989安全帽
-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第三版)培训-教学课件
- 资产评估收费管理办法(2023)2914
- 金字塔原理(完整版)
- DFMEA编制作业指导书新版
- “扬子石化杯”第36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选拔赛暨2022年江苏赛区复赛试题及答案
- GB∕T 3639-2021 冷拔或冷轧精密无缝钢管
- 浙江省引进人才居住证申请表
- DB62∕T 4134-2020 高速公路服务区设计规范
- 三菱电梯日常维护保养检查标准
- DB51∕T 2628-2019 司法所外观及室内标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