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早读晚练)全册填空答案_第1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早读晚练)全册填空答案_第2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早读晚练)全册填空答案_第3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早读晚练)全册填空答案_第4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早读晚练)全册填空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每日一练

1.地平面上有东有)、西(W)、南(S)、北(N)四个基本方向,在此基础上,乂分出东南、东北、西

南、西北,共八个方向。

2.在没有方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定方向。

3.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4.比例尺分为数值比例尺、线段比例尺、文字式

5.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略。

6.地图的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注记和图例。

7.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1、天圆地方说,2、天圆地圆说,3、科学证明。

8.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部位略鼓的、不透明、不规则的蓝色的球体。

9.麦哲伦球航行路线:

西班牙一大西洋一麦哲伦海峡一太平洋一菲律宾群岛一印度洋一好望角一西班牙

10.赤道就是0°纬线,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

11.纬度向北向南各有90°,分别用立和生表示。

12.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有180°,分别用E和W表示。

13.赤道标志在南美洲厄瓜多尔首都基多;本初子午线在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

1.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2.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以20°W和160°E为界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3.纬度范围: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4.北回归线为23.5°N,南回归线为23.5°S。

5.所有经线长度相等,并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长度不等,赤道最长。

6.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

7.地球自转方向:鱼西蚯(北逆南顺),周期一天,产生昼夜更替及时差等现象。

8.公转周期是一年,方向也是自西向东,产生四季变化、五带及昼夜长短变化情况。

9.春殳在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10.夏至在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

1L秋攵在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12.冬至在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

1.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出现谑现象。

2.太阳直射在幽归线上,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

3.春分-夏至-秋分(3.21-9.23),主要节日劳动芭、端午节、中秋节。北半球昼长夜短。

4.秋分-冬至-春分(9.23-3.21),主要节日国庆节、春节,北半球昼短夜长。

5.夏至-秋分-冬至(6.22-12.22),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最长-最短);

6.冬至-春分-夏至(12.22-6.22),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最短-最长);

7.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

8.日影朝向: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全年正午日影朝正北,夏至最短,冬至最长。

9.日影朝向:直回归线以南地区,全年正午日影朝诞,冬至最短,夏至最长。

10.地球上的五带是:熟堂、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11.热带(0-23.5°)有太阳直射现象,回归线上工次,回归线间2次。

12.温带(23.5°-66.5°)四季分明,寒带(66.5°-90°)有极昼极夜现象。

1.常用的高度和祖困:高度来表示地面的高度和起伏状况。

2.绝对高度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蚯的垂直距离,也叫蛾高度。如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

3.触高度是某一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即高海拔-低海拔。

4.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地形部位主要有鞍邯、业里、山誉、山杳、缓坡、陡坡等

5.等高线地形的判读要点

等高线数值大,海拔直;数值小,海拔低。

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等高线闭合,外低内高为山顶;等高线闭合,外高内低为盆地。

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登,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公。

两组对称的闭合等高线中间部位为鞍血;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

43.用不同颜色表示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各种地形的分布地图叫分层设鱼地形图。

44.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示I。

45.地形是各种地表形态的总称,可以分为玉厦、直鹿、典、丘陵、和盆地五种类型。

46.五种主要地形类型的特征及农业发展类型。

高原:一般在500米以上,起伏不大。——畜牧业

山地:500米以上,起伏较大。一林业,果茶树

丘陵:500米以下,起伏和缓。——林业,果茶树

平原:等高线稀疏,200米以下。——种植业

盆地:起伏很小等高线呈闭合曲线,外高内低,无一定标准

47.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小;不同点是: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米以下;

而高原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峻。

48.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点是:地岖不平;不同点是:山地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

较陡,沟谷较深;而丘陵较低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49.世界地形之最:

最大高原——巴西高原;最高高原——青藏高原,世界屋脊;

最大平原——亚马逊平原;最大盆地一刚果盆地;

最长山脉——安第斯山脉;最高山峰——珠穆朗玛峰;

最大半岛一阿拉伯半岛;最大岛屿一格陵兰岛

50.人们通常用“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粗略说明全球陆地和海洋面积的比例

51.海洋实际占71%,陆地实际占29%,陆地集中北半球,海洋集中南半球。

52.七大洲面积排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53.四大洋排序:太平洋,大西洋(S形),印度洋(纬度低),北速逢(纬度高,跨经度广)

54.各个大洲的分界线:

亚洲和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亚

洲和非洲: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亚洲和北美洲:白令海峡;

南美洲和北美洲: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55.原始地球有一整块大陆,称为“泛大陆”o

56.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假说,证据是:大西洋两岸轮廓相似,古生物及古老池层相似

57.地球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

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58.板块构造基本观点: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有张裂拉便、碰撞挤压。

59.世界上的两大火山地震带环木王建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60.喜马拉雅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而成;安第斯山脉: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

撞挤压而成;日本台湾玉树地震: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地中海面积缩小: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红海扩大: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拉伸

61.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已经突破也亿。

62.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一般经济水平高的国家(舞[),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

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韭世L),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快。

63.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密度=人口/面积。

64.世界上大多数人居住在更低纬度区,而在气候退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

为集中,四大人口密集区有亚洲左都、龌、欧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趟。

四大人口稀疏区:

亚马孙平原一气候过于退熟;

撒哈拉沙漠一气候炎热王燥;

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落;

两极地区一气候酷寒干燥。

65.亚洲和非洲一些国家人口数量增长速度过快;欧洲一些国家人口数处于负魅。

66.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67.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郃。北冰洋沿岸区里赞△和北美洲旦箜安人也是黄色人种。

68.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的西部及大洋洲。

69.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南亚(印度)南部也有黑色人种。

70.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被称为黑人的故乡,拉丁美洲被称为“世界人种大熔炉”

71.现在使用比较多的语言有汉蚩、凝、阿拉伯语、西班牙在、法语、俄语等。

72.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是汉语、甚谙、阿拉伯语、西班牙语、法语、俄语。

73.当今世界上使用汉语的人数最多,达到13亿。使用人数最广是龌。

74.基督教是教徒最多的宗教,主要分布于欧洲西部,北美洲及大洋洲。宗教建筑为教堂。

75.伊斯兰教起源于公元7世纪的沙特阿拉伯,经典为《古兰经》。清真寺是祭祀场所,特点是星

月照应,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非洲的北部,伊斯兰教徒也叫穆斯林。

76.傀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庙宇(寺庙)是祭祀场所,特点是金碧辉煌,分布在亚洲东部、南部佛

教徒现有2亿多人。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

77.中国本土宗教是道教。

78.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

79.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80.村庄是规模比较小的居民点,周围有农田。

81.世界特色民居:

黄土高原(冬冷夏热)——直泡;北极(酷寒)——冰屋;

东南亚(湿热)----高架屋;西亚(干旱)-----平顶屋。

82.天气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

83.天气的突出特点是多变。

84.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85.天气符号:晴、阴、多云、降雨、霜冻、降雪、雾,特殊天气:台风、沙尘暴等

86.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气温由赤道向两极通逋(纬度因素);纬度相同的地方,夏季陆地上气温直,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

气温低,海洋气温高(海陆因素)。同纬度的陆地上,海拔越高,色遑越低,一般情况下,每上升

100米,气温下降0.6摄氏度(地形因索)。

87.世界降水的分布是赤道附近隆水多,两极地区隆永少;中纬度地区沿海隆水多,内陆地区隆

水少;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东岸多,西岸少。

88.世界雨极是印度的乞拉朋齐.

89.影响气候主要因素纬度因蜜、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等。

90.空化碳的温室效应导致气候恶化,即全球气候变暖。

91.热带雨林气候(终年直退务直),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亚马逊平原(热带雨林气候面

积最大)、刚果盆地和马来群岛等地。

92.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93.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非洲分布最广。

94.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主要分布在非洲北部的魁建皿地区及圆拉但生岛

95.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主要于亚洲磁(我国南方地区)

96.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注意区分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图)

97.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主要亚洲东部温带(我国北方地区)

98.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无巴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欧洲酉超大西洋沿岸)

99.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温差大),深居内陆,降水少。我国西北地区及俄罗斯

100.世界上除以上的气候类型外还有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寒带气温和高山

高原气候、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

101.最大国家是俄罗斯,最小国家是梵蒂冈.中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印度第二。

102.发达国家大部分位于北生理,发展中国家绝大多数分布在蛀毯。

103.知道“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之间)

104.当代世界存在着许多矛盾与冲突,导致这些矛盾和冲突的原因多种多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