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1-4单元_第1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1-4单元_第2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1-4单元_第3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1-4单元_第4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1-4单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

课题:克、千克的初步认识时间

课时1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

念。

2、了解台称、天平称物体重量的方法,能够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

3、通过掂一掂,称一称,使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联,培养学生动手

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通过克,千克的认识学习,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克,建立1克的重量观念。

教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与学的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1、师:我们的世界很奇妙,动物知识你又知多少?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卜.吧。

(激发兴趣,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提问)

2、学生置疑:1)为什么有的是克,有的是千克吨

2)1克有多重?3)克、千克、吨是什么?

3、带这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探究新知

1、介绍质量单位(表示物品有多重),表示较轻的物品用克(g)作单位

2、体验、操作:1克有多重?(先指导,再体验)

1)问:“1克有多重”?我们先来称一称。(用银子夹起1克的硅码)这个祛

码是1克重。把1克的祛码放在右盘里面,再把1个2分币放在左盘里面,让学

生观察这时标尺的指针处在什么位上?(经过学生观察,使学生明确1个2分币

大约重1克)

2)让学生拿出一个2分硬币放在手上掂一掂有多重

3)你还能找到1克重的东西吗?

3、观察生活物品的质量单位,并学会估一估(薯片、苹果)

4、引导学生认识1千克

1)让同学们拿出两袋盐放在手中掂一掂,看一看两袋盐有多重?再把盐放到台

称中,仔细看一看指针指在什么刻度上?

2)表示较重的物品用克(kg)作单位

同时引出1千克=1000克

2)联系实际生活找和千克有关的物品

三、巩固练习

师:认识了克、千克你能用它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

1、自主练习P6—1、2

2、实践活动:小组合作估一估、称一称你身边的物品

四、教师小结

我们认识了克、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你能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吗?能举例说说

1克和1千克到底有多重?

作业布置同学们,你能到超市中找一找和千克、克有关的物品吗?

课后反思:

课题:克、千克相关知识及拓展练习时间

课时1

课型:复习

教学目标:

1、巩固质量单位“克”“千克”,并能进行两个单位间的转化

2、能结合生活尝试估计出物品的大体质量

3、能运用所学的克、千克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教学重难点:

能结合生活尝试估计出物品的大体质量。

教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与学的过程:

一、导课复习

1、师: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自己的体重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知道

我们的体重呢?

2、认识体秤,简单介绍。

3、小组合作称一称组中成员的体重

(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际生活)

4、你还知道哪些秤?(知识拓展,激发兴趣)

二、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P8—10部分内容

练习比较克与千克之间的大小

2、补充:填合适的单位

1)小兰体重32()

2)一个鸡蛋重50()考察学生对质量单位的把握

3)2瓶矿泉水重约()

4)7粒黄豆约重()

3、自主练习P8—11

1)引导学生看图,明确“2元/千克”所指示的意思

2)仔细观察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每千克1元,每人限买1千克”同位合作

解答(2)问,集体交流

4、自主练习P8—8独立完成,注意质量单位的字母表示

三、拓展延伸

薯片

200g

薯片

150g

2.5元2.5元你会买哪种,为什么?

作业布置找一找周围还有哪些物品的重量大约是1千克?

教学反思

课题:吨的初步认识,以及千克和吨之间的关系时间

课时1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

知道1吨=1000千克.

2.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估计重量的能力利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

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与学的过程:

一、沟通旧知.

1.同学们学过哪些重量单位?具体描述一下1克与1千克有多重.(可以举例

说明)

2.填空.

1千克=()克3千克=()克

1000克=()T克5000克=()千克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在()里填上合适的重量单位.

一筐苹果约重20()小兰体重约25()

一个鸡蛋约重50()一条鲸鱼体重约34()

(最后一题填单位,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有的学生说出用“吨”做单

位,问问他是如何知道的,说不出也不用详问,教师导入新课.)

师:鲸鱼的重量很大,上面一题用千克做单位不合适.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重量

单位家族的一个新成员一吨.(板书课题:吨的认识)

三、自主探索,研究问题.

1.教学吨的认识.

(1)各小组汇报课课前所做的实践活动情况,如:称H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跟父母一起去商店买5千克的粮食、油或蔬菜……自己拎回家,体会其重量.学

生汇报时,教师及时板书有关数量.

(2)提问:那么1吨到底有多重呢?(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3)引导:假设三年级同学平均每人重25千克,10个同学体重共多少千克?

40个同学的体重多少二克?(可找几个体重约25千克的同学,让每个同学都背

一背,实际感受一下像这样40个同学的体重约是1000千克,也是1吨.(板

书:1吨=1000千克)

(4)提问:每袋水泥重50千克,那么多少袋水泥重1吨?一桶油重100千克,

几桶油重1吨?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汇报.

教师小结:40个同学的体重、20袋水泥的重量以及10桶油的重量大约都是1

吨.

(5)根据自己课前所做的实践活动,进行推算,然后汇报“1吨就是……的亘

里.

(6)举例:让学生举出重量大约是1吨的物品.

(7)出示书上例题的图片,让学生填上合适的单位.

2.教学千克与吨的换算.

(1)出示:3吨=()千克8000千克=()吨

让学生任选一题解答,并说出是怎样想的.

(2)师强调:因为1吨是1000千克,3吨是3个1000千克,3个1000千克就

是3000千克,所以3吨=3000千克.因为1000千克是1吨,8000千克里有8

个1000千克,所以8000千克是8吨.

(3)练习质疑

①3吨=()千克5000千克=()吨

②一只大象体重6吨,是()千克.

四、巩固与反思.

1、日常生活中计量哪些东西的重量用吨作单位?写出几种来.

2、2吨=()千克5千克=()克

7000千克=()吨9000克=()千克

3、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5000千克,是多少吨?

五、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哪些本领?

作业布置找1吨重的物体?

教学反思

课题:自主练习,复习、巩固吨的相关知识时间

课时1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加深对质量单位吨的认识,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

2.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重难点:

能准确感知物体的大体质量

教与学的过程:

一、导课复习

1、资料交流。

师:你能说说,生活中哪些东西的质量以“吨”作单位?

(增强质量单位与生活的联系性)

2、感悟生活中的“吨”,教师补充资料

二、巩固提高

1、我问你答。你能把我说的单位快速转化为“千克”吗(考察学生对质量单位

的熟练程度)

3吨二()千克2000克二()千克6000克二()千克50吨二()千克

X最后一个略有难度,可以给学生一点讨论时间

2、排排队(从大到小排)

1)3千克3吨3克

2)2千克2500克2吨1500千克25000克

※你发现了什么?

4、自主练习P7—6(同位讨论解决方案)

1)可以把4吨转化为4000千克,在把6个600千克连加

2)可以用600千克X6=3600千克,3600千克(4吨

5、自主练习P7—7

猎豹体重80()鲸鱼体重34()袋鼠体重30()

每小时跑100()每小时游30()每小时跑50()

(此题具有一定的知识性,同位合作完成降低难度)

三、拓展延伸

200kg

300kg

400kg

200kg

50kg

50kg

200kg

你能搭配出It吗?有儿种方案?

作业布置调查一下小组同学的体重,想•想大约多少同学合起来体重是1吨?

教学反思

课题:我学会了吗和综合练习

——对吨、千克和克进一步的理解时间

课时1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吨、千克、克的含义,能熟练地进行简单的换算;

2、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重量单位;

3、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能运用质量单位之间的关系解决情境问题

教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引导复习

1、这两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哪儿个质量单位?

2、一看到吨,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千克呢?克呢?

3、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吨、千克和克。

(请学生来当一当小老师:讲一讲有关吨、千克、克的知识。)

(1)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2)一吨,相当于10头100千克的猪;相当于2头500千克的牛;相当于40

个25千克的学生...

(3)一吨很重,只有计量较重的物品或大宗物品时才用吨作单位。

一千克……

1克...

4.解决问题

铅球篮球乒乓球杠铃

4650450

学生分小组讨论它们大约有多重,该用哪个重量单位。

学生回答后,教师看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讲解。

二、情境导入

1、师:学习了这么多的和质量有关的知识,让我们到超市走一走,看看谁是超

市大赢家。

2、出示情境图,指导看图

1)多少根香蕉大约1千克?为什么?

(引导学生以黄瓜为参照物“6根黄瓜大约重1二克”)

2)一棵白菜大约有多重?

(学生可结合生活实际,只要合理就正确)

3)你喜欢的小食品有多重?和你的同位说一说。

4)一个西瓜大约重5千克,10个、20个、30个呢?多少个就是1吨了?

(考察学生千克和吨之间的关系,以及吨的组成)

5)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自由提问,集体交流解决)

作业布置

实践作业:回家完成这样的表格:1千克中大约有多少这样的水果?

物品苹果橘子西红柿黄瓜

数量—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富饶的大海——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课题一位数同整十、整百数相乘的口算(一)时间

课时1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一位数同整十、整百、整千数相乘的口算算理,掌握其口

算方法。

1、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和类推能力。

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理解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难点:正确口算一位数同整十、整百数相

教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6X48X52X93X93X89X77X64X8

师列式20X3,200X3,同时问:这几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都是整十、整

百数同一位数相乘)师明确: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位数同整十、整百数相乘的乘

法口算

(二)探索新知

1.提出问题。

(1)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本情境图呈现的是渔民们出海打鱼归来的热闹场面码

头上停泊着许多渔船,渔民们正在卸货并用秤称鱼、虾、蟹等海产品,一辆汽车

正在等待外运。大海的富饶可以通过本图直接映射出来。让孩子感受收获的喜悦,

感受大海的富饶,感受人们的劳动场面。

(2)请学生提出H己想知道的信息。(课件回答)

如:有关船的:有4排,每排20条。

有关鱼的:普通鱼200千克,每千克卖4元。带金312千克,每千克3元。

有关虾的:2筐,每筐13千克。

有关蟹的:每千克29元。只有里清了这些信息,才能提出问题。

(3)从学生获得的信息中,选择并提出问题。

例如:渔民的船有4排,每排20条。一共有多少条船?

2.探讨口算方法。学习第一个红点知识。

(1)请学生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20X4

(2)动手操作,理解算理。

板书20X4,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猜猜得多少?说说你怎样想的?

我们用小棒来验证一下,这个答案是否正确。教师出示1捆小棒,说:这是10

根小棒扎成的一捆,表示几个十?(1个十)怎样表示20X4呢?请你们动手试

一试。学生分组,动手摆小棒,然后汇报:20X4表示4个20是多少,用工、棒

表示就是两捆小棒为一份,摆这样的4份,共8捆。随着学生的汇报,老师在黑

板上让学生摆出小棒。

看黑板说说要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还可以怎样列式?(板书:20+20+20+20)

说明:20X4表示把4个20合并在一起,就是8个十,所以得80。

师板书:2个十X4=8个十齐读算式及结果:20乘4等于80

(3)尝试讨论,掌握算法。

读算式,写得数,然后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0X4=200X4=2000X3=

出示:

4X2=30X3=

40X2二300X3=

400X2=3000X3=

要求全班动笔把得数填在书上。再观察讨论下面的问题:

分别观察每组题中因数和积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帮助学生归纳口算算法:当一位数同整十、整百、整千的

数相乘时,只要用一位数乘〃0〃前面的数,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个0,就在乘积的

末尾添上几个〃

练一练:请你用这一方法,口算200X3,4000X2,1000X6。

2.迁移类推学习例2。学习第绿点知识。

运用课件继续呈现运渔民们出海打鱼归来的热闹场面,提出新问题。

普通鱼200千克,每千克卖4元一共能卖多少元?

(1)看图列式并口算得数。

该怎样列式?(表示4个200是多少,列式为)

板书:200X4=

问:你是怎样想的?

板书:2个百X4=8个百=800

追问:还有更快的方法算出得数吗?(先算出的积,因为200的后有两个

〃0〃,就在积的末尾添两个〃0"。

(2)巩固算法。

读算式说得数。30X4600X4

出示:

6X35X4

60X350X4

600X3500X4

讨论:怎样做题迅速而准确地写出得数?(每组都先算好第一题的得数,后

两道题的积添上相应的数的〃0〃;

三、巩固练习:

1.看卡片写得数,比比谁最棒。

20X3300X22000X4

60X2500X63000X

70X9800X81000X8

30X8400X7900X6

2.填空:(1)800X7读作()乘(),想:()个()

乘7是()个(),是()O

(2)3乘600得()个百,就是()O

3.列式解答下面各题。

(1)幼儿园买来6箱水果,每箱30千克。一共买来水果多少千克?

(2)果园里栽了40棵苹果树・,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在8倍。梨树有多少棵?

4.游戏(“自主练习”第1.题有关题目)。

贴出苹果口算卡片,组织学生做“摘苹果”的游戏,说明游戏规则,谁算对卡片

上的题,把苹果摘下来。最后,比一比哪一组摘的苹果多。让学生体验收获的喜

悦。

(四)课堂总结:请学生谈一谈学了今天这节课的收获。怎样口算一位数同整十、

整百数相乘?还有什么问题?

作业:补充1。口算

10X410X610X8

20X440X660X8

300X4500X8700X8

2.矿泉水每瓶2元,20瓶需要多少元?

3.水果店运来8箱苹果,每箱30千克,一共运来苹果多少千克?

课后反思:

课题:一位数同整十、整百数相乘的口算(二)时间

课时1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一位数同整十、整百、整千数相乘的口算算理,掌握其口

算方法。

3、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和类推能力。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理解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难点:正确口算一位数同整十、整百数相乘

教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填空:

(1)6个十是(),12个十是(),12个百是()。

(2)40是()个十,800是()个百。

(3)10义3表示(),结果得()。

(2)请学生提出自己想知道的信息。(课件回答)

如:有关船的:有4排,每排20条。

有关鱼的:普通鱼200千克,每千克卖4元。带鱼312千克,每千克3元。

有关虾的:2筐,每筐13千克。

有关蟹的:每千克29元。只有里清了这些信息,才能提出问题。

(3)从学生获得的信息中,选择并提出问题。

例如:渔民的船有4排,每排20条。一共有多少条船?

2.探讨口算方法。学习第一个红点知识。

(1)请学生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20X4

(2)动手操作,理解算理。

板书20X4,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猜猜得多少?说说你怎样想的?

我们用小棒来验证一下,这个答案是否正确。教师出示1捆小棒,说:这是10

根小棒扎成的一捆,表示几个十?(1个十)怎样表示20义4呢?请你们动手试

一试。学生分组,动手摆小棒,然后汇报:20X4表示4个20是多少,用个棒

表示就是两捆小棒为一份,摆这样的4份,共8捆。随着学生的汇报,老师在黑

板上让学生摆出小棒。

看黑板说说要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还可以怎样列式?(板书:20+20+20+20)

说明:20X4表示把4个20合并在一起,就是8个十,所以得80。

师板书:2个十X4=8个十齐读算式及结果:20乘4等于80

(3)尝试讨论,掌握算法。

读算式,写得数,然后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0X4=200X4=2000X3=

出示:

4X2=30X3=

40X2=300X3=

400X2=3000X3=

要求全班动笔把得数填在书上。再观察讨论下面的问题:

分别观察每组题中因数和积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帮助学生归纳口算算法:当一位数同整十、整百、整千的

数相乘时,只要用一位数乘〃0〃前面的数,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个0,就在乘积的

末尾添上几个〃0〃。

练一练:请你用这一方法,口算200X3,4000X2,1000X6。

2.迁移类推学习例2。学习第绿点知识。

运用课件继续呈现运渔民们出海打鱼归来的热闹场面,提出新问题。

普通鱼200千克,每千克卖4元一共能卖多少元?

(1)看图列式并口算得数。

该怎样列式?(表示4个200是多少,列式为)

板书:200X4=

问:你是怎样想的?

板书:2个百X4=8个百=800

追问:还有更快的方法算出得数吗?(先算出的积,因为200的后有两个

〃0〃,就在积的末尾添两个〃0"。

(2)巩固算法。

读算式说得数。30X4600X4

出小:

6X35X4

60X350X4

600X3500X4

讨论:怎样做题迅速而准确地写出得数?(每组都先算好第一题的得数,后

两道题的积添上相应的数的〃0〃;

作业:补充

2.填空:

(1)6个十是(),12个十是(),12个百是()。

(2)40是()个|-,800是()个百。

(3)10X3表示(),结果得()。

教学反思

课题:学习乘数是一位数的估算时间

课时1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学习乘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乘法数是i位数估算的一般方法。

2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

能力。

重点难点了解乘法数是一位数估算的一般方法。

教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运用多媒体课件再次呈现的是渔民们出海打鱼归来的情境图。

提出问题:(1)螃蟹每千克29元,买6千克螃蟹,200元够吗?:

(2)带鱼312千克,每千克3元。这批带鱼大约能卖多少钱?3X312

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1、列式29X6弋312X3弋

2、请学生说一说算式的意思。

3学习估算方法。

(1)29X6^如何估算?

讲明:估算的方法29比3030X6g180

(2)学生独立估算:312X3弋

引导学生归纳乘法是一位数乘法估算的一般方法:把被乘数看成整白(整十)或

几百几十(几千几百)的数,乘数不变,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

三、练习

1.做pl4页3、估一估,连一连

2.联系实际进行估算。

(1)每本笔记本3元买69本,200元够吗?

(2)湖边种着4排柳树每排62棵,一共大约有多少棵?

(3)一•盒胶卷能照36张相片,3盒胶卷大约能照多少张照片?

(4)一篇文章400字小王叔叔平均每分钟打53个字8分钟能打完吗?

(5)学生独立列式估算69X3"_____。

(6)组织学生讨论:你认为哪个答案合适?62应估成什么数?为什么?

(7)学生独立列式估算36X3%_____0组织学生交流第2题:

(8)学生独立列式估算°组织学生交流说出理由.

四、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应用乘法进行估算的例子。

五、巩固练习。

1、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思考:小白兔和小花猫的想法都对吗?为什么?

2、做一做第2题:估算学生独立完成。

作业:补充估算:12X553X638X9

49X461X7319X5

121X3287X8411X6

教学反思

课题: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时间

课时1

课型新授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初步理解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嵬理,初步掌握笔

算乘法的算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认真书写,仔细检查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理解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算理,初步掌握笔算乘

法的算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3X3=20X4=50X6=300X2=210X4=160X1=

2、32X3读作(),还可以读作()o

3、20X4这道算式表示(),还表示()。

4、9乘6写成()X(),26乘以1写成()X()o

1、笔算(指名板演)

6347

X7X5义2X6

二、新授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乘数是一位数的“笔算乘法”,这节课先学习“一位数乘

两、三位数(不进位的),(板书课题)。

(一)教学例第3个红点知识。

出示运用多媒体课件弗次呈加的看渝民们出海打鱼归来的情境图。

提出问题:1、渔民捕了2筐虾,每筐13千克。一共多少千克?

2、渔民捕了带鱼312千克,每千克3元。这批带鱼大约能卖多少钱?

3、学生独立列出算式。

计算13X2,问:13X2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出示直观图)

(1)学生口算:3X2=?你是怎样算的?

(2)教师说明:先概括口算方法,再指出,计算13X2除了口算,还可

以笔算。

(3)讲解算法:列出竖式13告诉学生写乘法竖式时,先写被乘数,再

写乘数,写乘数时应注意将乘数的个位与

X2

被乘数的个位对齐。然后边讲解,边板书笔算方法。

A、将被乘数十位上的“1”遮住,便成了13,2乘以3得6,表示6个一

,写有积的个位上,即写有与2对齐的

X2

横线下。

B、露出遮住的“1”,引导学生想:用3乘被乘数十位上的“1表示什么意思?

得多少?(3乘以10,表示3个10是30即是30表板书:

13

X2

6

把个位、十位乘得的积合起来,得36,板书:

13

义2

6-------2X3

20-------10X3

26二------6+20

C、此竖式可简写为;13

X2

26

D、请1-2名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将上面的计算过程及积书写的位置完整

地说一遍。

(先用“2”乘被乘数个位上的“3”,二三得六,在积的个位上写“6”,再

用乘数“2”去乘被乘数十位上的“1“,一三得三,在积的十位上写”2“,12

乘以3的积是26。)

E、归纳:笔算一位数乘二位数,要先乘被乘数个位上的数,再乘十位上的

数。

(4)练习

练习课本第14页4题第一行

京生算完后,以Zx2为例,说一说一位数奏二位数和笔算方法。

二、教学p:3绿点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

(1)出示3X3:2

(2)指名用两种方法读题,并写乘法竖式:312

X3

(3)这道题与:3X2有什么不同?如果老师将被乘数的百位上的“3”遮

住,这道题你会算吗?(指名板演)

(4)请板演的同学口述计算过程,重点讲清乘的顺序和积的/写位置。

(5)露出被乘数百位上的“3”,提问:下一步该怎样算呢?)想一想:

”9"为什么要写在百位上?

(6)全体学生在下面乘一遍,边计算边口述计算过程。

小结:用竖式计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时,要先用乘数去乘被乘数的个位,

再乘被乘数的十位和百位,并要特别注意用乘数去乘被乘数哪一位上的数,积就

写在哪一位的下面。

练习练习课本第14页4题第二行

巩固1、pl5、5、6

2、笔算(全班齐练,指名板演):

34213234

X2X2X2

作业:练习册

课后反思:

课题: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乘法时间

课时1

课型新授

教学要求:通过实物直观演示,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位数乘二、三位数不连

续位的笔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

重点难点理解和掌握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不连续位的笔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

算。

教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步骤

一、复习:

1.口算:

5X3+7=2X9+7=9X8+3=4X7+5=

2。笔算(指名板演):

24X2=12X4=312X3二

二、新授

1.理解情景图。

(1)提出问题。出示情景图:图中呈现的是渔民在海水养殖场的劳作场面。有

种植海带的、有放养螃蟹的、有运送虾饲料的、有放养扇贝的。使让学生认识劳

动创造幸福,劳动创造财富海水养殖繁忙的景象使学生认识劳动创造幸福,劳动

创造财富。

(2)请学生提出自己想知道的信息。(课件回答)

海带:3条绳子,每条绳子夹29根海带苗;螃蟹:一笼养8只共112笼;好饲

料:4袋,每袋41千克;扇贝:5个笼子,每笼装125只。

(3)从学生获得的信息中,选择并提出问题。

例如:渔民养海带每条绳上夹29根海带秒,已经夹好了3条绳子。一共夹了多

少根海带苗?

渔民用蟹笼养蜡蟹一笼养8只蟒蟹共112笼。一共养螃蟹多少只?

渔民叔叔养虾投放虾狗料一次投放4袋,每袋41千克,一次投放多少千克?

渔民叔叔用5个笼子养扇贝,每笼装125只扇贝5只笼子能装多少只扇贝?

2.探讨口算方法。学习第一个红点知识。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乘法

(1)请学生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29X3

(2)动手操作,理解算理。

板书:29X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怎样计算呢?

①学生估算29X3的积大约是多少?为什么?

②师生共同活动,演示操作,第一行摆2捆,另摆9根,表示29。接着摆同样

两行小棒每行都是29根。要求3个29根一共是多少根,就是要先算出3个9

根是多少,再算出3个20是多少,最后把两次乘的结果加起来。先算3个9根

是27根,把其中的20根捆成两捆放在3行小棒的下面,另外7根放进这捆小棱

的右边:再算3个2捆是6捆,一共是8捆又7根,那么29X3=87是怎样算出

来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③竖式计算.问:怎样计算呢?借助宜观操作、边讲解边板书悠式0

29

X3

27---------------9X3

6-----------------20X3(6为什么写在十位上)

87

然后指出,为了书写简便,以上烧式可简写为:

29

X23

87

(3)尝试讨论,掌握算法。

24

X2

48

引导学生比较:复习题中板演的与例题,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怎样处

理进位的数?使学生明白乘数乘被乘数个位上的数积满十,向十位进1;如果积

满二十,应向十位进2,积满三十呢?------

①归纳:用一位数乘被乘数个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就向十位进几。

②注意:告诉学生,为了防止忘记,进位数可写小一些记在横线上。

③练习。

完成课本第17页的“自主练习”1的前三道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集体订

3.教学绿点知识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乘法。出示渔民叔叔用5个笼

子养扇贝,每笼装125只扇贝3只笼子能装多少只扇贝?

(1)列出算式。125X3

(2)估算出大约的积是多少?

(3)请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写出竖式。

(4)老师将被乘数百位.上的“1”遮住,题目变成了25X3,请学生口头说

出竖式的计算过程。然后把被乘数百位的“1”露出来,应该怎样往下计算?计

算中强调指出:R乘5得15,在积的个位上写5,向十位进I,但3还要乘被乘

数十位上的2,百位上的1。所以个位进到十位的“1”并不能直接写在积的十位

上,而应暂记在横线上。最后让学生翻开课本第17页,将例题未做的部分做完,

并把得数填写在横式等号后面。

(5)练习完成课本第17页的“自主练习”1后两道的题目和2题。

小结:引导学生归纳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说明乘的顺序及进位法则。

用展式计算时,注意什么?

三、巩固:完成课本第18页3、4题

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重点指导第4小题向进位问题。

六、布置作业课本第18页1/2题

教学反思

课题: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时间

课时1

课型新授

教学要求:1使学生初步理解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算理,初步

掌握笔算乘法的算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认真书写,仔细检查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算理,初步掌握笔算乘法的算

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2、口算:

13X3=20X4=50X6=300X2=210X4=160X1=

2、32X3读作(),还可以读作()o

3、20X4这道算式表示(),还表示()o

4、9乘6写成()X(),26乘以1写成()X()。

2、笔算(指名板演)

6347

X7义5义2-6

二、新授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乘数是一位数的“笔算乘法”,这节课先学习“一位数乘

两、三位数(不进位的)(板书课题)。

(—)教学例第3个红点知识。

出示运用多媒体课件再次呈现的是渔民们出海打鱼归来的情境图。

提出问题:1、渔民捕了2筐虾,每筐13千克。一共多少千克?

2、渔民捕了带鱼312千克,每千克3元。这批潜鱼大约能卖多少钱?

3、学生独立列出算式。

计算13X2,问:13X2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出示直观图)

(5)学生口算:3X2=?你是怎样算的?

(6)教师说明:先概括口算方法,再指出,计算13X2除了口算,还可

以笔算。

(7)讲解算法:列出竖式13告诉学生写乘法竖式时,先写被乘数,再

写乘数,写乘数时应注意将乘数的个位与

X2

被乘数的个位对齐。然后边讲解,边板书笔算方法。

F、将被乘数十位上的“1”遮住,便成了13,2乘以3得6,表示6个一

,写有积的个位上,即写有与2对齐的

X2

横线下。

G、露出遮住的“1”,引导学生想:用3乘被乘数十位上的“1表示什么意思?

得多少?(3乘以10,表示3个10是30即是30。)板书:

13

X2

6

H、把个位、十位乘得的积合起来,得36,板书:

13

X2

6-------2X3

20------10X3

26二------6+20

I、此竖式可简写为;13

义2

26

J、请1-2名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将上面的计算过程及积书写的位置完整

地说一遍。

(先用“2”乘被乘数个位上的“3”,二三得六,在根的个位上写“6”,再

用乘数“2”去乘被乘数十位上的“1“,一三得三,在积的十位上写”212

乘以3的积是26。)

K、归纳:笔算一位数乘二位数,要先乘被乘数个位上的数,再乘十位上的

数。

(8)练习练习课本第14页4题第一行

学生算完后,以24X2为例,说一说

三、教学P13绿点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

(7)出示3X3:2

(8)指名用两种方法读题,并写乘法竖式:312

X3

(9)这道题与:3X2有什么不同?如果老师将被乘数的百位上的“3”遮

住,这道题你会算吗?(指名板演)

(10)请板演的同学口述计算过程,重点讲清乘的顺序和积的/写位置。

(11)露出被乘数百位上的“3”,提问:下一步该怎样算呢?)想一想:

”9”为什么要写在百位上?

(12)全体学生在下面乘一遍,边计算边口述计算过程。

小结:用竖式计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时,要先用乘数去乘被乘数的个位,

再乘被乘数的十位和百位,并要特别注意用乘数去乘被乘数哪一位上的数,积就

写在哪一位的下面。

练习练习课本第M页4题第二行

巩固1、pl5、5、6

2、笔算(全班齐练,指名板演):

34213234

X2X2X2

作业:练习册

教学反思

课题: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乘法时间

课时1

课型新授

教学要求:

1、通过实物直观演示,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不连续进

位的笔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中心。

重点难点理解和掌握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能够正确地

计算中心。

教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步骤

一、复习:

1.口算:

5X3+7=2X9+7=9X8+3=4X7+5=

2。笔算(指名板演):

24X2=12X4=312X3=

一、新授

1.理解情景图。

(1)提出百题。出示情景图:图中呈现的是渔民在海水养殖场的劳作场面。

有种植海带的、有放养螃蟹的、有运送虾饲料的、有放养扇贝的。使让学生

认识劳动创造幸福,劳动创造财富海水养殖繁忙的景象使学生认识劳动创造

幸福,劳动创造财富,

(2)请学生提出自己想知道的信息。(课件回答)

海带:3条绳子,每条绳子夹29根海带苗;螃蟹:一笼养8只共112笼;虾

饲料:4袋,每袋41千克;扇贝:5个笼子,每笼装125只。

(3)从学生获得的信息中,选择并提出问题。

例如:渔民养海带每条绳上夹29根海带秒,已经夹好了3条绳子。一共夹了多

少根海带苗?

渔民用蟹笼养螃蟹一笼养8只螃蟹共112笼。一共养螃蟹多少只?

渔民叔叔养虾投放虾饲料一次投放4袋,每袋41千克,一次投放多少千克?

渔民叔叔用5个笼子养扇贝,每笼装125只扇贝5只笼子能装多少只扇贝?

2.探讨口算方法。学习第一个红点知识。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乘法

(1)请学生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29X3

(2)动手操作,理解算理。

板书:29X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怎样计算呢?

①学生估算29X3的积大约是多少?为什么?

②师生共同活动,演示操作,第一行摆2捆,另摆9根,表示29。接着摆同样

两行小棒每行都是29根。要求3个29根一共是多少根,就是要先算出3个9

根是多少,再算出3个20是多少,最后把两次乘的结果加起来。先算3个9根

是27根,把其中的20根捆成两捆放在3行小棒的下面,另外7根放进这捆小棱

的右边:再算3个2捆是6捆,一共是8捆又7根,那么29X3=87是怎样算出

来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③竖式计算。问:怎样计算呢?借助直观操作、边讲解边板书竖式。

29

X3

27---------9X3

6---------20X3(6为什么写在十位上)

87

然后指出,为了书写简便,以上竖式可简写为:

29

义23

87

(3)尝试讨论,掌握算法。

24

-2

48

引导学生比较:复习题中板演的与例题,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怎

样处理进位的数?使学生明白乘数乘被乘数人位上的数积满十,向十位进1;

如果积满二十,应向十位进2,积满三十呢?------

①归纳:用一位数乘被乘数个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就向十位进几。

②注意;告诉学生,为了防止忘记,进位数可写小一些记在横线上。

③练习。

完成课本第17页的“自主练习”1的前三道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

演集体订

3.教学绿点知识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乘法。出示渔民叔叔用5个笼

子养扇贝,每笼装125只扇贝3只笼子能装多少只扇贝?

(1)列出算式。125X3

(2)估算出大约的积是多少?

(3)请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写出竖式。

(4)老师将被乘数百位上的“1”遮住,题目变成了25,请学生口头

说出竖式的计算过程。然后把被乘数百

X3

位的“1”露出来,应该怎样往下计算?计算中强调指出:3乘5得15,在积的

个位上写5,向十位进1,但3还要乘被乘数十位上的2,百位上的1。所以个位

进到十位的“1”并不能直接写在积的卜位上,而应暂记在横线上。最后让学生

翻开课本第17页,将例题未做的部分做完,并把得数填写在横式等号后面。

(5)练习。

完成课本第17页的“自主练习”1后两道的题目和2题。

小结:引导学生归纳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说明乘的顺序及进位法则。

用竖式计算时,注意什么?

三、巩固:

完成课本第18页3、4题

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重点指导第4小题向进位问题。

作业:基训pl3(l)-pl4(4)

课后反思:

课题: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乘法练习时间

课时1

课型新授

教学要求:

通过综合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一位数乘二、三、I四位数的熟练程度。

重点难点提高学生计算一位数乘二、三、四位数的熟练程度。

教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步骤

一、复习

1、口算(练习四第10题)

2、笔算(两人板演,全班齐算)

41X4=17X6=

217X5=241X4=

312X7=124X8=

练习后请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

记时间训练,看谁算得乂对乂快。(练习第7题)集体江正。

二、练习

做练习四第5、、8、9、10、题和聪明屋

先帮助学生弄清题意,再让学生独立作业,最后集体订正。

第5题:有趣的动物世界。对于这一题,不要只解决计算问题,更多的是让学生

开阔视野,了解一些动物的常识。

第9题:是一道探索题,鼓励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和策略解决。可以估算得出正

确答案。也可以通过计算,得出如果要用铝合金B做窗子,需151X6=906(元),

而计划用800元钱,钱不够,所以选择铝合金B是不合适的,而换铝合金A、塑

钢(A)、塑钢(B),都是可以的。

聪明小屋:难度较大,不仅需学生熟练地掌握计算的方法,而旦还要有一定的推

理能力,这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准备的,对于中下游的学生不作要求。

作业:练习

教学反思

课题二、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时间

课时1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会一位数乘二、三位数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通过加大

做题的难度,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及时验算的好习惯,以及认真书写

的好习惯,来提高学生的一次正确率.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准确地进行连续进位的一位数乘法计算.

教学难点:某一位上的乘积加上进上来的数又要进位的情况是一位数乘法计算中

的一个难点.

教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1.口算:

3x8+57x8+92x6+7

7x3+65x7+68x4+4

9x9+43x8+95x6+2

2.笔算.请三位同学板演,其他同学动笔练习.

43251219

x3x3x4

二、教师谈话: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位数乘二、三位数的乘法,这节课我们要

在此基础上学习难度更大一些的笔算乘法.

三、指导探索、学习新知:

1.出示p20页情景图

2.学生看图编题提出问题:

海产品加工厂加工车间加工带鱼每小时加工59千克,7小时能加工多少千

克带鱼?

海产品加工厂加工车间加工带鱼每箱带鱼净重25千克,8箱带鱼一共多少

千克?

海产品加工厂每个车间加工118千克,9个空间加工多少箱?

(1)由学生来列式,老师板书:59X7=

(2)学生估算:59^60

60X7^420

5957的积比420小一些

(3)这道题同学们自己动笔试着做一做,在做题的过程中体会一下与前一节课

讲的布•什么不同,你在做题时遇到什么困难了,一会可以互相交流.

学牛.试做,教师巡视.

(4)汇报自学情况:

(今天做的竖式题是连续进位的,每乘一位都需要向前进位.而昨天的题不

是连续进位.)

板书课题:连续进位乘法.

你观察得真仔细,别看一道小小的一位数乘法,这里面包含的步骤还不少,

更需要你们用耐心和细心去算.

板书竖式:59

X67

453

强调:进位数字一定要写,还要写清楚(用红笔描一描)

(5)那同学们说一说与昨天学的例题有什么相同?(学生讨论)

交流汇报:(不论数字多大,数字多高,计算法则是一样的.都是从个位乘

起,并且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进几.)

3.学生试做绿点知识;

海产品加工厂加工车间加工带鱼每箱带鱼净重25千克,8箱带鱼一共多少

千克?

列出算式并解答,学生独立做,集体纠正,讲解计算过程。

4.学生试做绿点知识::

海产品加T厂每个车间加工118千克,9个左间加T多少箱?

(1)学生试算,指两名学生板演,板演后学生说就这题与前面所学的进位乘法

有什么不同?(连续进位)

提醒学生注意:用乘数乘被乘数的十位时,要看个位上乘得的积存没有进位,

如有进位,不要忘记加卜.进匕来的数。同样地,用乘数乘被乘数的百位时,也要

注意进位问题。

⑵那同学们说一说与昨天学的例题有什么相同?(学生讨论)

交流汇报:(不论数字多大,数字多高,计算法则是i样的.都是从个位乘

起,并且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进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