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1页
第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2页
第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3页
第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4页
第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点击查看详情微博详情诵读感知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石壕吏杜甫诵读感知本诗是一首叙事诗,请根据文章找出下列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夜晚石壕村老妇人一家、差役、杜甫有吏夜捉人路人饼你来回复:朋友们,有没有觉得“夜捉”两个字有疑点?为什么是“捉人”?又为何要在夜里捉人?当时官府不顾百姓意愿强迫他们当兵,采取“捉”的方式。征兵性质是强迫性,表现出战争的残酷。百姓白天反抗或者躲藏,只有等晚上都归家后再深夜突袭。任务一:深挖疑点路人乙你来回复:这帖子里的场景提到了好多人,主要人物是谁呢?深挖疑点研读探究研读探究老妇的“苦”体现在哪些方面?任务一:我从“”这几句中,读出了老妇人的“”之苦。路人饼老妇人的苦,在何处?请从原文中找出来。你认为哪件事最能让人感受到苦呢?有没有人扒一下事件当事人?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路人饼疑点三:全文只有老妇人的回答,难道差役没有对话吗?将石壕村发生的故事进行情景还原,根据自己理解和想象,将故事演绎出来。有吏夜捉人听妇前致词独与老翁别老翁逾墙走夜久语声绝路人饼疑点三:全文只有老妇人的回答,难道差役没有对话吗?藏问与答面对当时这个场面,诗人在做什么?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听当时杜甫就在现场,目睹了老妪的悲苦,官吏的蛮横,诗人为何没有挺身而出,帮助这家人?杜甫想阻止吗?他能阻止吗?当时杜甫就在现场,目睹了老妪的悲苦,官吏的蛮横,诗人为何没有挺身而出,帮助这家人?诗人此时内心苦闷矛盾,却又无可奈何:一方面,诗人目睹了官吏的蛮横凶狠,非常同情这一家人,但是,他也无能为力;

另一方面他期望着唐军能早日平息叛乱,国家安定,百姓安居。所以,官吏抓丁又是合乎情理的。诗题年龄人生经历社会状况名句默写诗人形象人生追求《望岳》26岁读书漫游开元盛世《春望》46岁被俘安史之乱《石壕吏》48岁被俘乱世贫穷对比思考任务三:诗歌里的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壮志凌云凄苦忧愁矛盾无奈实现理想家人团圆国家安定任务四:重生之我是《石壕吏》中的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