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语文》成人高考模拟试卷:文言文阅读与翻译技巧解析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1.下列句子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人不知而不愠B.与朋友交而不信乎C.学而时习之D.不亦说乎2.下列句子中,“曰”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C.人不知而不愠D.吾十有五而志于学3.下列句子中,“乎”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不亦说乎B.与朋友交而不信乎C.不亦乐乎D.不亦君子乎4.下列句子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人不知而不愠B.与朋友交而不信乎C.学而时习之D.不亦说乎5.下列句子中,“曰”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C.人不知而不愠D.吾十有五而志于学6.下列句子中,“乎”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不亦说乎B.与朋友交而不信乎C.不亦乐乎D.不亦君子乎7.下列句子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人不知而不愠B.与朋友交而不信乎C.学而时习之D.不亦说乎8.下列句子中,“曰”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C.人不知而不愠D.吾十有五而志于学9.下列句子中,“乎”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不亦说乎B.与朋友交而不信乎C.不亦乐乎D.不亦君子乎10.下列句子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人不知而不愠B.与朋友交而不信乎C.学而时习之D.不亦说乎二、文言文翻译(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翻译是()A.学习并且按时复习,不是很愉快吗?B.学习并且经常复习,不是很愉快吗?C.学习并且按时复习,不是很快乐吗?D.学习并且经常复习,不是很快乐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的翻译是()A.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B.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C.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D.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四、文言文综合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子路、曾皙、再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求!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1.下列句子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B.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C.子路、曾皙、再有、公西华侍坐D.比及三年,可使有勇2.下列句子中,“乎”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如或知尔,则何以哉?B.居则曰:“不吾知也。”C.以俟君子D.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3.下列句子中,“也”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子路、曾皙、再有、公西华侍坐B.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C.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D.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4.下列句子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B.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C.居则曰:“不吾知也。”D.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5.下列句子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B.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C.居则曰:“不吾知也。”D.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五、文言文比较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乎?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夫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1.下列句子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孟子见梁惠王B.王何必曰利?C.王曰:“何以利吾国?”D.大夫曰:“何以利吾家?”2.下列句子中,“乎”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孟子见梁惠王B.王何必曰利?C.王曰:“何以利吾国?”D.大夫曰:“何以利吾家?”3.下列句子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孟子见梁惠王B.王何必曰利?C.王曰:“何以利吾国?”D.大夫曰:“何以利吾家?”4.下列句子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孟子见梁惠王B.王何必曰利?C.王曰:“何以利吾国?”D.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六、文言文阅读理解(每小题2分,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1.下列句子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B.父母俱存,兄弟无故C.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D.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2.下列句子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B.父母俱存,兄弟无故C.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D.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3.下列句子中,“与”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B.父母俱存,兄弟无故C.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D.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4.下列句子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B.父母俱存,兄弟无故C.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D.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5.下列句子中,“与”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B.父母俱存,兄弟无故C.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D.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20分)1.答案:C解析思路:分析每个选项中“而”字的用法,A项中的“而”表示转折,B项中的“而”表示递进,C项中的“而”表示顺承,D项中的“而”表示结果。故选C。2.答案:B解析思路:分析每个选项中“曰”字的用法,A项中的“曰”表示引用,B项中的“曰”表示说话,C项中的“曰”表示称呼,D项中的“曰”表示说明。故选B。3.答案:C解析思路:分析每个选项中“乎”字的用法,A项中的“乎”表示疑问,B项中的“乎”表示反问,C项中的“乎”表示感叹,D项中的“乎”表示疑问。故选C。4.答案:A解析思路:分析每个选项中“而”字的用法,A项中的“而”表示转折,B项中的“而”表示递进,C项中的“而”表示顺承,D项中的“而”表示结果。故选A。5.答案:A解析思路:分析每个选项中“曰”字的用法,A项中的“曰”表示引用,B项中的“曰”表示说话,C项中的“曰”表示称呼,D项中的“曰”表示说明。故选A。6.答案:C解析思路:分析每个选项中“乎”字的用法,A项中的“乎”表示疑问,B项中的“乎”表示反问,C项中的“乎”表示感叹,D项中的“乎”表示疑问。故选C。7.答案:A解析思路:分析每个选项中“而”字的用法,A项中的“而”表示转折,B项中的“而”表示递进,C项中的“而”表示顺承,D项中的“而”表示结果。故选A。8.答案:A解析思路:分析每个选项中“曰”字的用法,A项中的“曰”表示引用,B项中的“曰”表示说话,C项中的“曰”表示称呼,D项中的“曰”表示说明。故选A。9.答案:C解析思路:分析每个选项中“乎”字的用法,A项中的“乎”表示疑问,B项中的“乎”表示反问,C项中的“乎”表示感叹,D项中的“乎”表示疑问。故选C。10.答案:A解析思路:分析每个选项中“而”字的用法,A项中的“而”表示转折,B项中的“而”表示递进,C项中的“而”表示顺承,D项中的“而”表示结果。故选A。二、文言文翻译(每小题3分,共15分)1.答案:B解析思路:翻译时注意关键词“学而时习之”表示学习并且经常复习,“说”表示愉快。故翻译为“学习并且经常复习,不是很愉快吗?”2.答案:A解析思路:翻译时注意关键词“吾日三省吾身”表示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表示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故翻译为“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三、文言文综合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答案:C解析思路:分析每个选项中“之”字的用法,A项中的“之”表示所属,B项中的“之”表示代词,C项中的“之”表示结构助词,D项中的“之”表示代词。故选C。2.答案:A解析思路:分析每个选项中“乎”字的用法,A项中的“乎”表示疑问,B项中的“乎”表示反问,C项中的“乎”表示感叹,D项中的“乎”表示疑问。故选A。3.答案:C解析思路:分析每个选项中“也”字的用法,A项中的“也”表示句末语气词,B项中的“也”表示句中停顿,C项中的“也”表示句末语气词,D项中的“也”表示句中停顿。故选C。4.答案:D解析思路:分析每个选项中“而”字的用法,A项中的“而”表示转折,B项中的“而”表示递进,C项中的“而”表示顺承,D项中的“而”表示结果。故选D。5.答案:B解析思路:分析每个选项中“以”字的用法,A项中的“以”表示目的,B项中的“以”表示原因,C项中的“以”表示手段,D项中的“以”表示方式。故选B。四、文言文比较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1.答案:C解析思路:分析每个选项中“而”字的用法,A项中的“而”表示转折,B项中的“而”表示递进,C项中的“而”表示顺承,D项中的“而”表示结果。故选C。2.答案:A解析思路:分析每个选项中“乎”字的用法,A项中的“乎”表示疑问,B项中的“乎”表示反问,C项中的“乎”表示感叹,D项中的“乎”表示疑问。故选A。3.答案:B解析思路:分析每个选项中“以”字的用法,A项中的“以”表示目的,B项中的“以”表示原因,C项中的“以”表示手段,D项中的“以”表示方式。故选B。4.答案:C解析思路:分析每个选项中“之”字的用法,A项中的“之”表示所属,B项中的“之”表示代词,C项中的“之”表示结构助词,D项中的“之”表示代词。故选C。五、文言文阅读理解(每小题2分,共10分)1.答案:C解析思路:分析每个选项中“而”字的用法,A项中的“而”表示转折,B项中的“而”表示递进,C项中的“而”表示顺承,D项中的“而”表示结果。故选C。2.答案:C解析思路:分析每个选项中“之”字的用法,A项中的“之”表示所属,B项中的“之”表示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UV无影胶水合作协议书
- 二零二五年度集装箱堆场管理及运输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广场绿化工程施工材料供应合同
- 二零二五版船舶清洁保养服务协议
- 2025年屋顶隔热材料检测与施工合同
- 二零二五年车贷抵押贷款金融信息服务合同模板
- 2025年新型电梯井安装与智能化控制系统合同
- 二零二五年电子商务在线交易虚拟商品租赁与共享经济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评估与房地产评估质量管理体系协议
- 2025年大理石石材行业人才培养与交流合同
- 丙烯酸酯行业发展趋势与未来市场机会解析
- 良品铺子合同协议
-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战略调整案例分享
- 第五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4年形势与政策(讲稿)
- 压力性损伤相关知识课件
- RDPAC练习题题库(1535道)
- 《清华AI培训》课件
- 导管堵塞的预防和处理
- 平板型无纸化智能会议系统技术方案
- 抽水蓄能电站
- 学校提升改造项目安全管理策划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