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课雷雨(节选)
目标导航
篇目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1.领会作品中个性化的对话语言对真实、鲜明1.了解戏剧常识,分析人物形象
地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以及主要矛盾冲突。
2.认识到具有典型意义的剥削阶级家庭的罪2.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以及人
雷雨(节恶史,从而认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罪恶与物的情感的复杂性。比如周朴园
选)黑暗以及它的必然灭亡。的复杂情感。
3.了解戏剧常识,作者及作品梗概。走进作品,
走进大师。学会鉴赏解读戏剧。
知识精讲
一、知人论世
曹禺,现代剧作家。他从小爱好戏剧,1929年进南开大学,后来又转清华大学外语系,毕业后
进清华研究院,专攻欧美戏剧文学,并从文学中汲取营养。1933年,在即将结束大学生活时,完成处
女作《雷雨》。继《雷雨》之后,又写出了《日出》《北京人》《原野》《蜕变》等剧本。《雷雨》《日出》
成就最高,是他的代表作,奠定了曹禺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在这两个剧本中,作者以卓越的艺术
才能深刻地描绘了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图景,对于走向没落和死亡的阶级给予了有力的揭露和抨击。剧
作震动了当时的戏剧界。1942年,曹禺把巴金的《家》改编成话剧,解放后,写了《明朗的天》《胆
剑篇》(与人合作)《王昭君》。
二、戏剧常识
1.戏剧的概念: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
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2.戏剧的种类:从表现形式看,戏剧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歌舞剧、哑剧等;从作品的容量
看,可以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从时代来看,可以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从情节主题来看,戏剧又分
为悲剧、喜剧和正剧;从演出场合看,又分为舞台剧、广播剧、电视剧等。
3.戏剧的要素主要:戏剧冲突、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形象。
4.戏剧的语言: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语言也叫台词,包括对话、独白、旁白
等(高度个性化,丰富的潜台词,富于动作性)舞台说明是一种叙述性语言,用来说明人物的动作、
心理、布、环境等等,直接展示人物的性格和戏剧和情节。
能力拓展
重难点解读
1.认出侍萍后,周朴园又如何表现呢?读课文(从“周朴园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到“可是你
——”)
(1)态度陡变,“忽然严厉地”责问“你来干什么?”言外之意是“你来是不是要敲诈我?”当
鲁侍萍说“不是我要来的。”周朴园又责问“谁指使你来的?”言外之意是“一定是有人指使你来的,
莫非是鲁贵叫你来的吧!”侍萍“悲愤”地说“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周朴园从他的阶级本能
出发,“冷冷地”说出“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言外之意是“你认为不公平,找到我这
儿来究竟怎么样呢?”
(2)当鲁侍萍怀着满腔“怨愤”哭诉周家给她造成的三十多年的苦难时,周朴园唯恐将事情闹
大,则又极力淡化事态的发展,一再说“你可以冷静点。”“你静一静。把脑子放清醒点。”“这么大年
纪,我们先可以不必哭哭啼啼的。”“从前的;日恩怨,过了几十年,又何必再提呢?”“我看过去的
事不必再提了吧。”
(3)当鲁侍萍说“我要提,我要提,我闷了三十年了!”时,周朴园则又再施他那虚伪的骗局,
想再以那“为着纪念你”,“为的是不忘你,弥补我的罪过”等虚假的旧情来软化侍萍。
(4)当鲁侍萍识破周朴园的骗局说“这些话请你也不必说了”的时候,周朴园还是怕丑事外露,
尤其怕“很不老实的”鲁贵知道,而影响他的荣誉、地位。因此又提“我们可以明明白白地谈一谈。”
言外之意是“找出一个双方面都好的办法了结这件事情。”
“他(鲁贵)永远不会知道(这件事)的。”
“他(大海)不会认你做父亲。”
侍萍:“我——我——我只要见见我的萍儿。”
周朴园却想以金钱来平息侍萍对他怨愤,了结他的罪恶。最后决定辞退鲁贵和四凤,“以后鲁家
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
2.周朴园知道站在面前的正是30多年前被自己赶出家门的侍萍时,为什么会惊恐万状呢?
因为他意识到侍萍的出现,将威胁到他的名誉、地位、家庭,他以前的种种罪恶将昭然于天下,
所以他立即感到“惊愕”“惶恐”。他以为搬了家,离开了无锡,从前的罪恶无人知道,可侍萍的突然
出现,却给他精神上以沉重打击,他表现出的惊恐万状正是他内心虚伪的表现。
小结:周朴园面对被他凌辱的侍萍时的表现,进一步暴露了他冷酷、虚伪、自私的本性。周朴园
正是富有个性的活生生的资本家形象。他那矛盾的行为,以其性格的复杂性、多面性,显示出他作为
董事长的周朴园的基本定性──真诚的伪善,伪善的真诚。
3.周朴园保留家具、熟记生日、关窗习惯说明什么?周朴园有良心的发现,深切地怀念鲁侍萍?
说明周朴园没忘旧情,多少年来一直在“纪念”着她。周朴园的感情很复杂,他确实曾对温柔美
丽的鲁侍萍动过情,但他对欺辱鲁侍萍的行径必须掩饰,因为在他看来,同“下人”有一些什么是有
损门第的。到了晚年,身边的妻子繁漪很不驯服,儿子也对他敬而远之,他时时感到家庭生活不如意,
感到寂寞孤独,因此怀念鲁侍萍,借以弥补他灵魂的空虚,使精神得到解脱。其实,他的怀念是廉价
的,是十分自私的。因此,当他知道鲁侍萍就是眼前的鲁妈,就立即声色俱变,以至于最后凶相毕露,
辞退四凤和鲁贵,开除鲁大海,并声称“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鲁家来。”他对鲁侍萍的欺辱、
摧残,他对鲁侍萍的忽冷忽热、软硬兼施,充分显露了他的残忍、自私、冷酷、虚伪,是一个地地道
道的伪君子。
4.通过这一场戏,你认为鲁侍萍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鲁侍萍是一个旧中国劳动妇女形象。她正直、善良,但是在周公馆却备受凌辱和压迫。
大年三十的晚上,被周家赶出家门,她走投无路,痛不欲生,跳河自杀。遇救以后,一直挣
扎在社会最底层,含着怨愤生活了三十年。生活磨炼了她,使她认清了周朴园的本性,勇敢
地控诉周朴园的罪行。她以撕毁五千元支票的举动,表现了她的骨气和尊严,表达了她对周
朴园的蔑视。她的唯一的要求就是“见见我的萍儿。”表现出她那纯洁、崇高的母爱
分层提分
题组A基础过关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沉吟.(yín)涔.涔.(cénɡ)惊愕.(è)半晌.(shǎnɡ)
B.纺绸.(chóu)伺.候(sì)敲诈.(zhà)弥.补(mí)
C.谛.听(dì)袖襟.(jīn)昧.心(mèi)酝.酿(yùn)
D.蘩漪.(yī)缜.密(zhěn)咀.嚼(jǔ)曹禺.(yǔ)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A项字音的能力。A.“涔涔(cénɡ)读作“cén”。B.“伺候(sì)”
读作“cì”。D.“曹禺(yǔ)”读作“yú”。故选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境况窟窿一帆风顺委屈求全
B.家俱啼哭自寻烦恼平白无辜
C.敲诈拖延生性固执与心不忍
D.习惯拜望虚情假意软硬兼施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识记字形的能力。A.“委屈求全”的“屈”应为“委曲求全”。B.“家
俱”的“俱”应为“家具”,“平白无辜”的“辜”应为“故”,平白无故,意思是无缘无故。
C.“与心不忍”的“与”应为“于”。故选D。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她应该是当.之.无.愧.的感动中国瞩目人选,她的勇气与善良之举,正是引领时代风气的动
人细节和大爱无畏的瞬间定格。
B.“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说明读者的认知水平不同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是有
差别的。但是无论怎样,哈姆莱特是一个悲剧形象,这是毋.庸.置.喙.的。
C.《中国人的性格》一书直言不讳地指出了中国人性格中的突出弱点,首当其冲的便是过于
看重虚无的面子,执着于面子上的那些繁.文.缛.节.,甚至不惜以此牺牲利益。
D.就说这组获奖作品吧,这坐车的和拉车的神情大不相同。旁边的路人呢,有穿戴阔绰的,
也有身.无.长.物.、挠着脑袋一副艳羡神态的……这些动作、神态,都得传递出来。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A.当之无愧:担得起某种荣誉或
某个职务,无须感到惭愧。使用正确。B.毋庸置喙,不容插嘴的意思,此处强调不怀疑,应
为“毋庸置疑”。C.繁文缛节:比喻过分繁琐的仪式或礼节。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余的事项。
使用正确。D.身无长物:意思是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使用正确。故选B。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从鲁侍萍对待周朴园的感情中,可以使我们把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关系的性质看得更清楚,
更明白。
B.曹禺为什么要写前后两代人完全重复的都出身资产阶级家庭的青年与无产阶级姑娘之间
的一往情深的爱情故事呢?
C.作者在刻画他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时,的确承受着来自政治社会和政府方面的压力,尽管
他没有意识到或者没有完全意识到。
D.如果简单地拿西方文化里的父亲或丈夫的标准做法来衡量周朴园这个形象,那是缺乏分
析的,也是不公平的。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成分残缺,把“可以使我们”改为“我们
可以”。B.表意不明,应把“完全重复的”放在后边修饰“爱情故事”,即“曹禺为什么要写
前后两代都出身资产阶级家庭的青年与无产阶级姑娘之间的完全重复的一往情深的爱情故
事呢”。C.“政治社会和政府方面”概念分类不当,有交叉现象。故选D。
5.对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周朴园你——你贵姓?(表示声音延长)
B.鲁侍萍(泪满眼)我——我——我只要见见我的萍儿。(表示语气断断续续)
C.周朴园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表示解释说明)
D.周朴园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表示解释说明)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D.此处破折号表示话题转变。故选D。
6.下列划线句分别属于哪一种戏剧语言,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周朴园(点着一支吕宋烟,看见桌上的雨衣,向侍萍)
②鲁侍萍哦,天哪,我觉得我像在做梦。
③周朴园我问,他现在在哪儿?
A.①对话②旁白③独白B.①舞台说明②独白③对话
C.①独白②旁白③对话D.①背景介绍②对话③旁白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戏剧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
明。①是舞台说明,说明演出时周朴园扮演者的动作。②结合文意可知是鲁侍萍的独白。
③结合文意可知是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对话。故选B。
7.课文《雷雨》中,周朴园见到鲁侍萍后,感到吃惊,连接追问,下面是从中摘出的五个
问句,根据剧情的发展排列最合理的一项是()
①(忽然起立)你是谁?②哦,侍萍?(低声)是你?
③你——你贵姓?④谁指使你来的?
⑤(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A.③①②⑤④B.①③⑤②④
C.③②⑤④①D.⑤④①②③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心理的分析能力以及排序的能力。本题针对《雷雨》设题。
从题干来看,这段话是周朴园见到侍萍后的问话,此时他并不知道是侍萍,所以应先问“贵
姓”,之后有怀疑“忽然起立”发问“你是谁”,这是心里有了怀疑,所以应为③①;紧跟着
试探性说出侍萍的名字,此时他其实已经认出是侍萍,所以“低声”问“是你”,接着就问
侍萍来干什么,最后怀疑侍萍前来是受人指使,所以应为②⑤④。故选A。
8.下列关于各句中画线部分属于何种戏剧语言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周朴园(点着一支吕宋烟,看见桌上的雨衣,向侍萍)这是太太找出来的雨衣吗?
②鲁侍萍(自语)哦,天哪,我觉得我像在做梦。
③周朴园我问,他现在在哪儿?
A.①舞台提示②旁白③独白
B.①舞台提示②独白③对话
C.①独白②旁白③对话
D.①独白②对话③旁白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文学常识能力。①“点着一支吕宋烟,看见桌
上的雨衣,向侍萍”是舞台提示,提示演出时周朴园扮演者的动作。②“哦,天哪,我觉得
我像在做梦”结合文意可知是鲁侍萍发现自己女儿的主人竟然是周朴园,不敢相信,这是鲁
侍萍的独白。③“我问,他现在在哪儿”是周朴园得知被鲁侍萍抱走的二儿子没有死,就问
鲁侍萍他的二儿子现在在哪里。此处是周朴园对鲁侍萍的问话。故选B。
9.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窦娥冤》的悲剧在于窦娥对道德的坚守和不道德的现实社会的错位:对官府、天地代表
的封建秩序的失望,却不得不依靠官府、天地来洗冤的无奈。
B.《青蒿素》中屠呦呦团队接受了对抗疟疾的重任,收集几千个药方,并从中进行挑选提取,
为保证药品安全性,更不惜以身试药,体现了科学家的责任担当。
C.《说“木叶”》能够从复杂的文学现象中找出规律,主要阐述了“木”在诗歌中的两个艺
术特征:第一是含有落叶的因素;第二是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
D.《雷雨》里的周朴园有着多重身份:企业家、父亲、丈夫、恋人……从这些身份中流露出
的是他的无情冷酷、果决专断,这是周家悲剧产生的根本原因。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课文内容的能力。D.“这是周家悲剧产生的根本原因”错误,
他的个人性格并非天然生成,而是在封建礼教和资本社会的捆绑下生成的,故根本原因是封
建礼教、社会制度,而非他的个人性格。故选D。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传统中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体现了中国古人对自然、
社会等方面的独特认识。(),这一体系筑基于中国的哲学,得益于中国汉字反映的思维方式,
基本特点是不以模拟再现客观世界为根本追求,而是以实现个体的精神超越和群体精神的有
序和谐为终极关怀。其独具特色的笔墨语言,与客观现实,立足视觉又超越视觉,
讲求绘画性又更重视文化性,在“似与不似之间”追求犹如诗歌中般的神韵。使
用的宣纸、水墨、毛笔等绘画工具非常敏感,能将宇宙万物和内心波澜的精微处表现
得。在精神失衡、物欲高涨的后工业社会,富有写意精神的传统中国画,对于实现
人类对艺术的人文关怀,具有大可发扬的超前价值。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独树一帜不即不离羚羊挂角恰到好处
B.独树一帜形影不离萧然物外恰到好处
C.别具一格不即不离萧然物外恰如其分
D.别具一格形影不离羚羊挂角恰如其分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不断演进中,传统中国画既保持了传统基因,又吸取了异质文化的因素,写意美学体系完
整
B.传统中国画在不断演进中,保持传统基因并吸取异质文化的因素,形成了完整的写意美学
体系
C.写意美学体系是传统中国画在不断演进中,保持传统基因、吸取异质文化因素的基础上形
成的
D.传统中国画在不断演进中形成了完整的写意美学体系,保持了传统基因,吸取了异质文化
因素
(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富有写意精神的传统中国画,在精神失衡、物欲高涨的后工业社会,对于实现艺术对人类
的人文关怀
B.在物欲高涨、精神失衡的后工业社会,富有写意精神的传统中国画,对于实现人类对艺术
的人文关怀
C.富有写意精神的传统中国画,在物欲高涨、精神失衡的后工业社会,对于实现艺术对人类
的人文关怀
D.在精神失衡、物欲高涨的后工业社会,传统中国画具有了写意精神,对于实现艺术对人类
的人文关怀
【答案】(1)A
(2)B
(3)C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本题:独树一帜:单独树立
起一面旗帜,指自成一家;别具一格:另有一种风格;第一空,根据语境可知此处是在说“传
统中国画”: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自成一家的意思,所以相较而言,“独树帜”更恰当;
形影不离:像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密切,经常在一起;不即不离:对
人或事物保持一定距离,不亲近,也不疏远;第二空,根据后文“立足视觉又超越视觉”判
断,此处的语境为保持一定距离,不亲近,也不疏远,所以应该用“不即不离”;萧然物外:
形容极为超脱,不为俗情杂务所烦扰,对象是人;羚羊挂角:羚羊夜宿,挂角于树,脚不着
地,以避祸患。旧时多比喻诗的意境超脱;第三空,此处修饰的对象为“神韵”,所以应该
用成语“羚羊挂角”;恰到好处:正好达到适当的地步;恰如其分:说话或办事正合分寸;
第四空,此处语境“表现得”怎样?正好是达到适当的地步,所以,选“恰到好处”;故选
A。
(2)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
的连贯能力。“传统中国画”承前,作句子的主语,应在前,“在不断演进中”放其后,排除
AC两项;“完整的写意美学体系”与后文“这一体系”关联更紧密,排除D项。故选B。
(3)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项,语序不当,“在精神失衡、物欲高涨的后
工业社会”错,应该是先讲物质方面后讲精神方面,所以,改为“在物欲高涨、精神失衡的
后工业社会”;B项,主客颠倒,“人类对艺术的人文关怀”主客体颠倒,应该是“艺术对
人类的人文关怀”;C项,正确;D项,不合逻辑,“在精神失衡、物欲高涨的后工业社会,
传统中国画具有了写意精神”,不合逻辑;故选C。
题组B能力提升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
周朴园(向待萍)这是太太找出来的雨衣吗?
鲁侍萍(看着他)大概是的。
周朴园(拿起看看)不对,不对,这都是新的。我要我的旧而衣,你
回头跟太太说。
鲁侍萍嗯。
周朴园(看她不走)你不知道这间房子底下人不准随便进来吗?
鲁待萍(看着他)不知道,老爷。
周朴园你是新来的下人?
鲁侍萍不是的,我找我的女儿来的。
周朴园你的女儿?
鲁侍萍四凤是我的女儿。
周朴园那你走错屋子了。
鲁侍萍哦。——老爷没有事了?
周朴园(指窗)窗户谁叫打开的?
鲁侍萍哦。(很自然地走到窗前,关上窗户,慢慢地走向中门。)
周朴园(看她关好窗户,忽然觉得她很奇怪)你站一站。(侍萍停)你
——你贵姓?
鲁侍萍我姓鲁。
周朴园姓鲁。你的口音不像北方人。
鲁待萍对了,我不是,我是江苏的。
周朴园你好象有点无锡口音。
鲁侍萍我自小就在无锡长大的。
周朴园(沉思)无锡?嗯,无锡,(忽而)你在无锡是什么时候?
鲁侍萍光绪二十年,离现在有三十多年了。
周朴园哦,三十年前你在无锡?
鲁侍萍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
周朴园(沉思)三十多年前,是的,很远啦,我想想,我大概是二十
多岁的时候。那时候我还在无锡呢。
鲁侍萍老爷是那个地方的人?
周朴园嗯,(沉吟)无锡是个好地方。
鲁侍萍哦,好地方。
周朴园你三十年前在无锡吗?
鲁侍萍是,老爷。
周朴园三十年前,在无锡有一件很出名的事情——
鲁侍萍哦。
周朴园你知道么?
鲁侍萍也许记得,不知道老爷说的是哪一件?
周朴园哦,很远了,提起来大家都忘了。
鲁侍萍说不定,也许记得的。
周朴园我问过许多那个时候到过无锡的人,我想打听打听,可是那个
时候在无锡的人,到现在不是老了就是死了,活着的多半是不知道的,或者忘了。
鲁侍萍如若老爷想打听的话,无论什么事,无锡那边我还有认识的人,
虽然许久不通音信,托他们打听点事情总还可以的。
周朴园我派人到无锡打听过。——不过也许凑巧你会知道。三十年前
在无锡有一家姓梅的。
鲁侍萍姓梅的?
周朴园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
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么?
鲁侍萍不敢说。
周朴园哦。
鲁侍萍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
周朴园哦?你说说看
鲁待萍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周朴园也许,也许你弄错了,不过你不妨说说看
鲁侍萍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
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
周朴园(苦痛)哦!
鲁侍萍这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
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忽然周少爷不要了她,大孩子就放在周
公馆,刚生的孩子抱在怀里,在年三十夜里投河死的。
周朴园(汗涔涔地)哦。
鲁侍萍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
周朴园(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鲁侍萍我姓鲁,老爷。
(节选自曹禺《雷雨》)
1.下列对《雷雨》(节选)剧中画线处的舞台说明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篇“午饭后……”这段文字,交代了戏剧发生的时间,渲染了一种压抑的令人窒息的
气氛,为剧中人物的内心活动定下了烦躁不安的基调。
B.两处“看着他”看似平淡、重复,却充分展示了鲁待萍在认出眼前的男人就是昔日恋人
后内心的愤怒、不平,以至迫切希望周朴园认出自己。
C.鲁侍萍“很自然”的关窗动作暗示了她曾在这样的屋子里生活过,这个动作让周朴园产
生了似曾相识的感觉,从而推动了戏剧情节的发展。
D.从“沉思”到“沉吟”到“苦痛”再到“汗涔涔”,可以窥见三十年前的往事在周朴园的
内心深处掀起的波澜,心情由平静变得紧张、惊恐。
2.品味文中画波浪线的台词,简析它们分别表达了鲁待萍怎样的心理。
(1)老爷没有事了?
(2)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
(3)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3.曹禺说:“周朴园也是一个人,不能认为资本家就没有人性。”那么,你认为周朴园是一
个怎样的人?请结合选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B
2.(1)①发现周朴园没有认出自己,内心有点失落;②想引起周朴园注意,继续话题。
(2)①“我们体现了鲁侍萍的情不自禁;②洋火”更是勾起了她对往日美好时光的回忆。
(3)①对周朴园的怨愤;②对当初做出这样不规矩事情的后悔。
3.示例:
①周朴园是卑劣的,虚伪自私的,但他身上确实还留有一些人性的东西。
②他对当年投河的侍萍母子多方打听,可见其对当年之事并未完全放下。
③他说“无锡是个好地方”,侍萍“很贤惠”,可见当年记忆美好,真心待过。
④“苦痛”“汗涔涔”的反应表明他的痛苦,有惊也有悔,心中内疚。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的能力。B.“却充分展示了鲁侍萍在认出眼
前的男人就是昔日恋人后内心的愤怒、不平,以至迫切希望周朴园认出自己”错误。鲁侍萍
此时的内心是复杂的,并非只有愤怒和不平,也不是迫切希望,而是矛盾纠结。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和赏析人物心理的能力。(1)结合“周朴园你是新来的下人?
鲁侍萍不是的,我找我的女儿来的。周朴园你的女儿?鲁侍萍四凤是我的女儿。周朴园那
你走错屋子了”可知,周朴园以为鲁侍萍是新来的下人,没有认出鲁侍萍。鲁侍萍发现周朴
园没有认出自己,内心有点失落;结合“周朴园(指窗)窗户谁叫打开的?鲁侍萍哦。(很
自然地走到窗前,关上窗户,慢慢地走向中门。)周朴园(看她关好窗门,忽然觉得她很奇
怪)你站一站。(侍萍你——你贵姓”可知,鲁侍萍地走到窗前,关上窗户,慢慢地走向中
门,这些熟悉的动作,就是想引起周朴园的注意,继续话题。(2)和结合“鲁侍萍光绪二
十年,离现在有三十多年了。周朴园哦,三十年前你在无锡?鲁侍萍是的,三十多年前呢,
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可知,鲁侍萍和周朴园一起回忆三十多年前的事情,用
“我们”一词,体现了鲁侍萍的情不自禁;结合“鲁侍萍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时候我
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周朴园(沉思)三十多年前,是的,很远啦,我想想,我大概
是二十多岁的时候。那时候我还在无锡呢”可知,两人一起回忆三十多年前在无锡的事,鲁
侍萍想起那时还没有用洋火,“洋火”更是勾起了她对往日美好时光的回忆。(3)结合“周
朴园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
来,——你知道么?……鲁侍萍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鲁待萍可是她不是小
姐,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可知,周朴园听出侍萍的无锡口音后,便问起往
事,称当时的侍萍为“梅小姐”,说她“很贤惠,也很规矩”。鲁侍萍听到他的谎言,想起自
己的遭遇,满怀悲愤,于是语带嘲讽地反复说“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表现了她内心
的痛苦和对周朴园的不满、怨愤。
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结合“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忽然周少爷
不要她了。大孩子就放在周公馆,刚生的孩子她抱在怀里,在年三十夜里投河死的”可知,
鲁侍萍刚生完孩子三天,周朴园就不要她了,把她赶出去,可见周朴园是卑劣的;结合“周
朴园(拿起看看)不对,不对,这都是新的。我要我的旧雨衣,你回头跟太太说。鲁侍萍嗯。
周朴园(看她不走)你不知道这间房子底下人不准随便进来么”可知,周朴园保留着旧雨
衣,鲁侍萍住过的房间底下人不准随便进来,当周朴园还不知道站在他面前的就是侍萍时,
表现出一种眷念、忏悔之情,可见周朴园虚伪自私的,但他身上确实还留有一些人性的东西。
结合“周朴园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
后来,后来,——你知道么?”和“周朴园也许,也许你弄错了,不过你不妨说说看”可
知,周朴园让鲁侍萍说说关于梅姑娘的事,他对当年投河的侍萍母子多方打听,可见其对当
年之事并未完全放下。结合“周朴园嗯,(沉吟)无锡是个好地方”可知,周朴园说无锡是
个好地方;结合“周朴园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可知,周朴园说侍萍
“很贤惠”,可见当年记忆美好,真心待过。结合“鲁侍萍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
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周朴园
(苦痛)哦”可知,当周朴园听说梅姑娘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挑河时,表明他很
痛苦;“鲁侍萍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
了两个儿子。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忽然周少爷不要她了。大孩子就放在周公馆,刚生的
孩子她抱在怀里,在年三十夜里投河死的。周朴园(汗涔涔地)哦”可知,当周朴园听说
梅姑娘生了第二个孩子才过三天周少爷不要她了,逼得梅姑娘在年三十夜里投河而死时,“汗
涔涔”的反应表明他有惊也有悔,心中内疚。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雷雨》(节选)
曹禺
(仆人下。朴园点着一根吕宋烟,看见桌上的雨衣)
周朴园(向鲁妈)这是太太找出来的雨衣吗?
鲁侍萍(看着他)大概是的。
周朴园不对,不对,这都是新的。我要我的旧雨衣,你回头跟太太说。
鲁侍萍嗯。
周朴园(看她不走)你不知道这间房子底下人不准随便进来么?
鲁侍萍(看着他)不知道,老爷。
周朴园你是新来的下人?
鲁侍萍不是的,我找我的女儿来的。
周朴园你的女儿?
鲁侍萍四凤是我的女儿。
周朴园那你走错屋子了。
鲁侍萍哦。——老爷没有事了?
周朴园(指窗)窗户谁叫打开的?
鲁侍萍哦。(很自然地走到窗前,关上窗户,慢慢地走向中门)
周朴园(看她关好窗门,忽然觉得她很奇怪)你站一站,(鲁妈停)
你——你贵姓?
鲁侍萍我姓鲁。
周朴园姓鲁。你的口音不像北方人。
鲁侍萍对了,我不是,我是江苏的。
周朴园你好像有点无锡音。
鲁侍萍我自小就在无锡长大的。
周朴园(沉思)无锡?嗯,无锡,(忽而)你在无锡是什么时候?
鲁侍萍光绪二十年,离现在有三十多年了。
周朴园哦,三十年前你在无锡?
鲁侍萍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
周朴园(沉思)三十多年前,是的,很远啦,我想想,我大概是二十多岁的时候。
那时候我还在无锡呢。
鲁侍萍老爷是那个地方的人?
周朴园嗯,(沉吟)无锡是个好地方。
鲁侍萍哦,好地方。
周朴园你三十年前在无锡么?
鲁侍萍是,老爷。
周朴园三十年前,在无锡有一件很出名的事情。
鲁侍萍哦。
周朴园你告诉她在我那顶老的箱子里,纺绸的衬衣,没有领子的。
鲁侍萍老爷那种绸衬衣不是一共有五件?您要哪一件?
周朴园要哪一件?
鲁侍萍不是有一件,在右袖襟上有个烧破的窟窿,后来用丝线绣成一朵梅花补上
的?还有一件,——
周朴园(惊愕)梅花?
鲁侍萍还有一件绸衬衣,左袖襟上也绣着一朵梅花旁边还绣着一个萍字。还有一件,
——
周朴园(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鲁侍萍我是从前伺候过老爷的下人。
周朴园哦,侍萍!(低声)是你?
(节选自《雷雨》)
1.下列对戏剧相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戏剧以“雷雨”做标题,交代了整个作品的自然环境,暗示了剧情特点,也象征沉闷压
抑的旧中国里,一场大变革即将来临。
B.节选部分主要写鲁侍萍与周朴园过去的矛盾,鲁侍萍以叙述别人故事的口吻,诉说自己
的悲惨遭遇,揭露周朴园的冷酷。
C.鲁侍萍的行为多次出现悖谬,如与周朴园不期而遇时她欲去还留,对自己的身份始隐终
露,体现她有破镜重圆的幻想。
D.从节选部分可看出周朴园30年来确实对鲁侍萍怀有思念之情,但他怀念的是30年前的
梅小姐,不会对他的地位和声誉造成威胁。
2.下列对戏剧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巧妙地运用倒叙的方法,把现实和过去交织起来,推动剧情的发展,展示人物之间
的多重关系。
B.精彩的潜台词可展现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周朴园(抬起头来)“你姓什么?”,表现他
对眼前之人身份的猜疑。
C.好的戏剧就要写出人的多样变化。同一个人有时是恶棍,有时是天使;有时狠辣,有时
脆弱。剧中周朴园虚伪,但也有人性的一面。
D.人物交流和交锋的语言富有动作性,能推动或者暗示故事情节发展。如周朴园说提起来
大家都忘了,鲁侍萍却说说不定,也许记得的。
3.文中画线句中的两个“好地方”有什么差异?请简要分析。
4.尾句“哦,侍萍!(低声)是你?”中包含周朴园复杂的情感,请简要探究。
【答案】1.C
2.A
3.(1)前者:周朴园对往昔的回忆与眷恋之地。
(2)后者:所谓的好地方,其实是鲁侍萍为周朴园流尽血和泪的伤心地。
4.(1)面对鲁侍萍不期而至的惊恐;
(2)谎言被击穿后的惶恐;
(3)对鲁侍萍衰老的震惊;
(4)面对昔日恋人出现目的不明的警惕。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体现她有破镜重圆的幻想”错
误,鲁侍萍是意外遇到周朴园,早已认清了资本家的本质,并无破镜重圆之念。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A.“运用倒叙的方法”错误,运用的是
“回顾”与“穿插”的方法。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周朴园沉吟之后说“无锡是个好地方”,“沉吟”
表明他对以前与年轻的侍萍在一起生活的回忆,夸无锡好,表达了对往昔美好生活的眷恋,
所以,周朴园口中的“好地方”是他对往昔的回忆与眷恋之地。鲁侍萍说“哦,好地方”,
应是反语,在周朴园看来过去的美好生活确实鲁侍萍的噩梦,年轻的鲁侍萍被周朴园始乱终
弃,为周朴园流尽血和泪,所谓的“好地方”实际上是她的伤心地。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探究文本情感的能力。结合上文“我是从前伺候过老爷的下人”可
知,在周朴园眼中,鲁侍萍已经死去,“哦,侍萍!”表明周朴园确认了侍萍的身份,她的到
来让周朴园很意外,所以,面对鲁侍萍不期而至的惊恐;“(低声)”的表明周朴园与鲁侍萍
对话中回忆起了三十年前的事,确认身份后鲁侍萍的话让他感到很心虚、惶恐;三十年过去
了,周朴园并没有一见面就认出鲁侍萍,说明鲁侍萍的变化极大,现在确认了眼前人,这
句话表明周朴园对鲁侍萍的衰老感到震惊;“(低声)是你?”中问号表明,周朴园见到昔日
恋人并没有惊喜,更多的反而是疑惑,所以,这句话也表明周朴园
题组C培优拔尖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活着(节选)
余华
谁料到我一走凤霞就出事了,我走了才几分钟,好几个医生跑进了产房,还拖着氧气瓶。
凤霞生下了孩子后大出血,天黑前断了气。我的一双儿女都是生孩子上死的,有庆死是别人
生孩子,凤霞死在自己生孩子。
那天雪下得特别大,凤霞死后躺到了那间小屋里,我去看她,一见到那间屋子就走不进
去了,十多年前有庆也是死在这里的。我站在雪里听着二喜在里面一遍遍叫着凤霞,心里疼
得蹲在了地上。雪花飘着落下来,我看不清那屋子的门,只听到二喜在里面又哭又喊,我就
叫二喜,叫了好几声,二喜才在里面答应一声,他走到门口,对我说:“我要大的,他们给
了我小的。”
我说:“我们回家吧,这家医院和我们前世有仇,有庆死在这里,凤霞也死在这里。二
喜,我们回家吧。”
二喜听了我的话,把凤霞背在身后,我们三个人往家走。
那时候天黑了,街上全是雪,人都见不到,西北风呼呼吹来,雪花打在我们脸上,像是
沙子一样。二喜哭得声音都哑了,走一段他说:
“爹,我走不动了。”
我让他把凤霞给我,他不肯,又走了几步他蹲了下去,说:
“爹,我腰疼得不行了。”
那是哭的,把腰哭疼了。回到了家里,二喜把凤霞放在床上,自己坐在床沿上盯着凤霞
看,二喜的身体都缩成一团了。那晚上我在二喜他们灶间坐到天亮,外面的风呼呼地响着,
有一阵子下起了雪珠子,打在门窗上沙沙乱响,二喜和凤霞睡在里屋子里一点声音也没有,
寒风从门缝冷嗖嗖地钻进来,吹得我两个膝盖又冷又疼,我心里就跟结了冰似的一阵阵发麻,
我的一双儿女就这样都去了,到了那种时候想哭都没有了眼泪。
有庆死时,家珍差点也一起去了,如今凤霞又死到她前面,做娘的心里怎么受得住。第
二天,二喜背着凤霞,跟着我回到家里。那时还下着雪,凤霞身上像是盖了棉花似的差不多
全白了。一进屋,看到家珍坐在床上,头发乱糟糟的,脑袋靠在墙上,我就知道她心里明白
凤霞出事了,我已经连着两天两夜没回家了。我的眼泪唰唰地流了出来,二喜本来已经不哭
了,一看到家珍又呜呜地哭起来,他嘴里叫着:
“娘,娘……”
家珍的脑袋动了动,离开了墙壁,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着二喜背脊上的凤霞。我帮着二喜
把凤霞放到床上,家珍的脑袋就低下来去看凤霞,那双眼睛定定的,像是快从眼眶里突出来
了。我是怎么也想不到家珍会是这么一副样子,她一颗泪水都没掉出来,只是看着凤霞,手
在凤霞脸上和头发上摸着。二喜哭得蹲了下去,脑袋靠在床沿上。我站在一旁看着家珍,心
里不知道她接下去会怎么样。那天家珍没有哭也没有喊,只是偶尔地摇了摇头。凤霞身上的
雪慢慢融化了以后,整张床上都湿淋淋了。
凤霞和有庆埋在了一起。那时雪停住了,阳光从天上照下来,西北风刮得更凶了,呼呼
直响,差不多盖住了树叶的响声。
文本二:
活着(节选)
张先许绿伦
[舞台一片漆黑,隐约可见二喜和福贵矗立在台上。]
福贵谁料凤霞会出事呢,我走了才几分钟,好几个医生跑进了产房,还拖着氧气
瓶。凤霞生下孩子后大出血,天黑前断了气。我的一双儿女都是生孩子上死的,有庆死是别
人生孩子,凤霞死在自己生孩子。
[幕后一个婴儿的啼哭传来。随即,婴儿的哭声变成了一个稚嫩的声音(苦根的声音):
“我记得我出生后,爹的表情很奇怪,我被紧紧地抱着。旁边还有一个白头发红眼睛的人。
你们说我不可能记得这种事,我不是乱说的,是真的记得呦!因为,爹在哭!爹和那个人喊
着‘凤霞!’‘凤霞!’,凤霞是谁呢?凤霞是我娘,我的眼睛睁开了,娘的眼睛却永远地闭上
了。”]
[灯光亮起。二喜拉着板车,凤霞被放在车上。福贵抱着襁褓中的孩子跟在后面。田野
里传来一片蛙鸣。]
福贵我的外孙出生了,我的闺女凤霞却死了。我的女婿二喜变成了单亲爸爸,
我的家人只剩下家珍,我的亲人越来越少了。我爹和我娘最先熟了,如果他们都算是枯黄的
老叶子,那么有庆和凤霞,他们是还泛着青色光泽的嫩枝,他们怎么也像是被割下的稻谷一
样,与田野断开联系,被踩进泥沼。而我,只能像一只傻头傻脑的青蛙……所能做的,只是
围在他们身边呱呱地叫。(模仿青蛙叫)呱呱,呱呱!
二喜(停住脚步)爹,您上车吧。
福贵呱呱,呱呱!
二喜您怎么了,肚子疼?
福贵我太重,二喜,你都几天没合眼了,撑不住。
二喜多费些力气,就会少想些凤霞。
福贵二喜呀,人世间有很多事都强求不来的,人要是有缘,就应该惜福了。
[抱在福贵怀中的苦根突然哭了起来。福贵手忙脚乱。]
二喜没娘的娃娃哭了!
福贵我上去,我上去。娃娃离他的娘近了,就不会哭。(上板车)
[苦根的啼哭停止,二喜艰难地拉车前行。]
[苦根的声音:“那天晚上,风吹得很冷,我被一个人紧紧地搂在怀里,脸上感到一滴滴
的凉意,外公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直落到我的口中。咸咸的,还带着烟味。”]
二喜爹,别再伤心了。
福贵我对不住你,二喜,我们都被老天爷骗了!这家医院和我们前世有仇,有
庆就死在这,凤霞也死在这,是爹没找对地方。
二喜爹,徐家没对不住我,我们有了儿子,我们都算是有福的人,惜福,惜福
哦!(蹲下)爹,我只是走不动了,腰疼得不行。
福贵你把腰哭疼了。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妻子凤霞难产之际,二喜向医生求救“大的”,可以看出他俩夫妻情感深厚,也表现出
二喜在悲剧命运笼罩之下的无奈选择。
B.文本除了写凤霞的离世之外,还写到有庆的死亡,这种死亡元素的重复出现,其目的在
于提醒人们活着的艰难、生命的可贵。
C.“我”看到家珍在家眼睛呆滞,也不掉泪水,可见她的灵魂没有“活着”,对生无所依,
对死无所惧,对凤霞的死亡毫无察觉。
D.文本二开头福贵的两次独白,流露出福贵因凤霞突然去世而产生的痛苦与无奈之情,也
反映出福贵对二喜的同情与怜爱之心。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凤霞去世和埋葬的当天都出现雪,这营造了一种悲凉凄清的氛围,前后形成照应,显示
出作者颇具匠心的构思。
B.两个文本的语言都形象生动,采用丰富的比喻、典型的自然环境描写等手法,充分体现
出小说和戏剧的表达追求。
C.文本二中舞台说明是戏剧的组成部分,为福贵和二喜的对话提供时空和布景的说明,还
可以解释他们的表情和动作。
D.襁褓中的苦根会说话,这一内容并非实写,而是剧本的想象,剧本借助想象表现出凤霞
去世给家人带来的巨大伤痛。
3.结合文本一、二,从语言方面概括分析两篇文本的特点。
4.余华在《活着》的一篇序言中坦言:“用第三人称的方式写作时无法前进,用第一人称的
方式写作后竟然没有任何阻挡。”请分析文本一是如何体现“没有任何阻挡”的。
【答案】1.C
2.B
3.①剧本改编更注重用台词(或:人物对话)表现人物特点,用舞台说明作为叙事性语言
来为情节补充。②小说中对话较少,叙事性语言较多。
4.①文本一采用第一人称“我”来写作。②让“我”充当人生悲剧和不幸经历的讲述者,
从而使情节的叙述没有任何阻挡。③让“我”充当故事经历者,让作者借助“我”来实现
情感的直接抒发,使情感的抒发没有任何阻挡。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对凤霞的死亡毫无
察觉”表述有误,根据文中“一进屋,看到家珍坐在床上,头发乱糟糟的,脑袋靠在墙上,
我就知道她心里明白凤霞出事了,我已经连着两天两夜没回家了”可知,家珍内心应该明白
凤霞出事了,只是她内心已经麻木,没有强烈的反应。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采用丰富的比喻、典型的自然
环境描写等手法”错误,文本一描写了自然环境,但是文本二包括舞台说明都没有自然环境
的描写。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本语言特色的能力。对比文本一和文本二可以看出,两者都有
大量对话描写,但是小说的对话多为叙事性语言,如文本一中“我的外孙出生了,我的闺女
凤霞却死了。我的女婿二喜变成了单亲爸爸,我的家人只剩下家珍,我的亲人越来越少了”。
而剧本的语言主要是通过台词刻画人物表现人物形象的,如“多费些力气,就会少想些凤霞”
表现了二喜对凤霞深厚的感情,因此,剧本更注重人物的台词。另外,由“舞台一片漆黑,
隐约可见二喜和福贵矗立在台上”“灯光亮起”等句可知,剧本改编用舞台说明作为叙事性
语言来为情节补充。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小说叙述特色能力。题干要求学生分析“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写作
后竟然没有任何阻挡”,说明应当结合“第一人称”的作用进行分析。由“谁料到我一走凤
霞就出事了,我走了才几分钟,好几个医生跑进了产房,还拖着氧气瓶”“我让他把凤霞给
我,他不肯,又走了几步他蹲了下去”等句可知,文本一采用第一人称讲述故事,讲述“我”
走后,凤霞大出血,讲述二喜背着凤霞回家,讲述家珍见到凤霞的痛苦情景,以“我”的亲
身经历的眼光去观察和叙述,使情节的叙述没有任何阻挡。“我”不但讲述故事,而且“我”
本是是故事的亲历者,“我”作为故事的主人公,饱受“活着”的煎熬,“我的一双儿女都是
生孩子上死的,有庆死是别人生孩子,凤霞死在自己生孩”“我们回家吧,这家医院和我们
前世有仇,有庆死在这里,凤霞也死在这里。二喜,我们回家吧”等句子抒情达意没有任何
阻挡,写出了“我”失去亲人的痛苦。
二、阅读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现代和当代话剧(节选)
黄会林陈刚
①中国古典戏剧有悠久的传统,但作为现代戏剧主要剧种的话剧,却发源于欧洲,20
世纪初经日本传入中国。
②话剧作为独立的文学样式在中国诞生并不断得到发展,演出活动获得越来越广泛的群
众基础,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现代话剧既有现实主义的潮流,也有浪漫主义的以
及其他的艺术流派;题材主题、形式和风格都不断有所开拓,而且越来越多样化,产生了郭
沫若、田汉、曹禺、夏衍、老舍等杰出的剧作家。
③中国话剧的发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分为现代和当代两个时期,它们既有联系
又各有特色。
④中国现代话剧运动与创作一开始就表现出了与新文化运动倡导的“为人生”的启蒙主
义思想相一致的精神特征。反对封建思想传统的束缚,反对以戏剧为游戏人生的工具,坚持
戏剧创作与演出同社会人生的密切联系,使现代话剧在它的诞生期就表现出生气勃勃的积极
趋向。
⑤中国现代话剧的滥.觞.时期,在向西方戏剧广搜博采的同时,就注意了对不同艺术流派
和多种艺术表现方法的吸收与借鉴。洪深的《赵阎王》不仅有深刻的现实生活的描绘,也有
深入的心理描写。田汉早期话剧明显地在浪漫主义的色调中掺杂着唯美主义的感伤成分。丁
西林吸取西方话剧中轻快幽默的喜剧手法先后创作的《一只马蜂》和《压迫》,以结构巧妙
和委婉的嘲讽见长,在初期话剧中独树一帜。
⑥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民主革命的深入和民族抗战的勃
起,促进了中国话剧运动的迅速发展。更密地为民主革命和抗日斗争服务,是这一时期的戏
剧运动的重要特征。
⑦这个阶段戏剧创作队伍更加扩大,作品质量普遍提高。剧坛上除田汉、洪深、欧阳予
倩、丁西林等,又涌现出曹禺、夏衍、阳翰笙、陈白尘、于伶等著名剧作家,他们一些优秀
作品的产生标志着中国现代戏剧文学的日臻成熟。曹禺1934年发表了震动剧坛的《雷雨》,
翌年又创作了《日出》,通过家庭的悲剧或社会的悲剧,在更加宏观的角度上透视了旧中国
上层社会的腐朽与罪恶,下层人民的痛苦与悲惨。曹禺这两个剧本和不久完成的《原野》,
不仅显示了剧作家向更深的社会题材开掘的努力,也标志着中国话剧创作新阶段的到来。
⑧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出现了“中国自有戏剧以来没有对国家民族起过这样伟大的显
著作用”的局面。这时期出现的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戏剧运动,成为中国戏剧文学发展史上新
的一页。随着戏剧运动的发展,话剧创作也进入生命力旺盛时期。曹禺的《蜕变》、丁西林
的《三块钱国币》、老舍的《面子问题》郭沫若的《屈原》等,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⑨中国当代戏剧,是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现代戏剧传统的继续和发展;它和新的时代、和
更广大的人民群众相结合,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⑩新的时代为戏剧创作提供了新的生活素材和表现主题。戏剧艺术仍然保持了敏感地与
时代同步发展的特征。由于众多剧作者的努力实践,自50年代初到60年代中期,曾出现不
少反映社会主义现实生活的好剧本,如郭沫若的《蔡文姬》《武则天》、曹禺的《明朗的天》
《胆剑篇》、老舍的《龙须沟》《茶馆》《方珍珠》、田汉的《关汉卿》等,代表了这一时期的
成就。
⑪自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中国文学艺术普遍受到摧残,数年之间只有所谓
“革命样板戏”独步舞台。话剧一度完全凋零。
⑫1976年10月以后,话剧迅速复苏。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在党
的正确文艺方针的指引下,在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下,广大剧作家焕发出极大的创作热情,
话剧艺术百花齐放。崔德志的《报春花》,苏叔阳的《丹心谱》,宗福先的《于无声处》等,
都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⑬综观60余年的中国现代和当代戏剧——话剧的发展历程,尽管不同历史时期和阶段
都有各自的特色,但紧密反映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矛盾,努力表达人民的心声和愿望,从历
史潮流中去摄取不同的典型人物及其思想情绪,并在移植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力求做到这
一外来的戏剧品种和形式日益民族化,大众化,使之成为中国人民能够接受和喜闻乐见的一
门文学艺术形式,这正是自五四时期迄今的中国戏剧家共同的追求。
材料二:
周朴园你去告诉四凤,叫她把我樟木箱子里那件旧雨衣拿出来,顺便把那箱子里
的几件旧衬衣也捡出来。
鲁侍萍旧衬衣?
周朴园你告诉她在我那顶老的箱子里,纺绸的衬衣,没有领子的。
鲁侍萍老爷那种纺绸衬衣不是一共有五件?您要哪一件?
周朴园要哪一件?
鲁侍萍不是有一件,在右袖襟上有个烧破的窟隆,后来用丝线绣成一朵梅花补上
的?还有一件,——
周朴园(惊愕)梅花?
鲁侍萍还有一件绸衬衣,左袖襟也绣着一朵梅花,旁边还绣着一个萍字。还有一
件,——
周朴园(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鲁侍萍我是从前伺候过老爷的下人。
周朴园哦,侍萍!(低声)怎么,是你?
鲁侍萍你自然想不到的,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周朴园你——侍萍(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鲁妈。)
鲁侍萍朴园,你找侍萍么?侍萍在这儿。
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鲁侍萍(愤怨)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想到到这
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周朴园你可以冷静点。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如果你觉得心里有委屈,这么
大年纪,我们先可以不必哭哭啼啼的。
鲁侍萍哭?哼,我的眼泪早哭干了,我没有委屈,我有的是恨,是悔,是三十年
一天一天我自己受的苦。你大概已经忘了你做的事了!三十年前,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
的第二个儿子才三天,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
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
周朴园从前的恩怨,过了几十年,又何必再提呢?
鲁侍萍那是因为周大少爷一帆风顺,现在也是社会上的好人物。可是自从我被你
们家赶出来以后,我没有死成,我把我的母亲可给气死了,我亲生的两个孩子你们家里逼着
我留在你们家里。
周朴园你的第二个孩子你不是已经抱走了么?
鲁侍萍那是你们老太太看着孩子快死了,才叫我抱走的。(自语)哦,天哪,我
觉得我像在做梦。
周朴园我看过去的事不必再提起来吧。
鲁侍萍我要提,我要提,我闷了三十年了!你结了婚,就搬了家,我以为这一辈
子也见不着你了;谁知道我自己的孩子个个命定要跑到周家来,又做我从前在你们家做过的
事。
周朴园怪不得四凤这样像你。
鲁侍萍我伺候你,我的孩子再伺候你生的少爷们。这是我的报应,我的报应。
周朴园你静一静。把脑子放清醒点。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你以为一个人做
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会忘了么?你看这些家俱都是你从前顶喜欢的东西,多少年我总是留
着,为着纪念你。
鲁侍萍(低头)哦。
周朴园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一切都照着你是正式嫁过周家的
人看,甚至于你因为生萍儿,受了病,总要关窗户,这些习惯我都保留着,为的是不忘你,
弥补我的罪过。
鲁侍萍(叹一口气)现在我们都是上了年纪的人,这些傻话请你不必说了。
周朴园那更好了。那么我们可以明明白白地谈一谈。
鲁侍萍不过我觉得没有什么可谈的。
周朴园话很多。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鲁侍萍你不要怕。他永选不会知道的。
——节选自《雷雨》
1.材料一第⑤段加点词“滥觞”的意思是指中国现代话剧的_________时期。
2.根据材料一,完成“中国现代话剧发展史”的表格。
时间主要特征发展阶段
(1)倡导“为人生”的启蒙思想吸收借鉴期
大革命失败到抗战爆发(2)成熟期
抗战爆发后对国家民族起重要作用(3)
3.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中国当代戏剧”相关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继承了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现代戏剧的传统并与时俱进。
B.文革时期陷入低谷完全是由于错误文艺方针路线所致。
C.戏剧成就的起伏,从根本而言是作家创作热情的体现。
D.戏剧创作只有和时代共振且贴近群众,才有其生命力。
4.请以材料一第②③两段为例,分析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5.读剧本,我们可以通过关注舞台说明和台词,分析人物形象。结合材料二,完成以下题
目:
(1)下面一段文字中所缺的“舞台说明”,依次填写最准确的一项是()
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1)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的!
周朴园(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鲁侍萍(2)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
A.悲愤愤怨B.怨愤悲愤
C.冷静悲愤D.悲愤冷静
(2)戏剧中的台词对揭示人物内心活动有重要作用。请分析以下两处的人物心理。
周朴园(徐徐立起)哦,你,你,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标准版考勤管理制度
- 相关安全管理制度
- 考勤请休假管理制度
- 会议接待采购管理制度
- 特种设备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 安全生产考评和奖惩制度
- 新药研发策略-第1篇-洞察及研究
- 人工重力模拟-第1篇-洞察及研究
- 煤炭无人化开采-洞察及研究
- 大数据成本分析-洞察及研究
- 2025年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共三套)
- 二零二五版军人离婚协议书军人职业发展与子女抚养协议
- 2025年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经典试题及答案
- 薪酬绩效课程培训
- 行政事业单位报销培训
- 2025至2030土豆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广西公需科目真题续集(附答案)
- 金螳螂培训课件
- 多发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 调度证安规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安徽交控集团财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