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资】科目二重點知识點,应對简答和辨析足够了!一、教育的属性1.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會活動。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社會活動的主线特性,是教育的本质属性。2.教育的社會属性:①永恒性:教育是人类社會特有的社會現象,只要人类社會存在,教育就存在。(人在教育在)②历史性:随人类产生而产生,随人类发展而发展。不一样步期、不一样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制度,教育的性质、特點、内容和形式也不一样。(不一样步期不一样特點)③继承性:不一样步期的教育前後相继。④長期性:在人才培养周期上,時间较長。⑤相對独立性:教育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受政治經济制约,但与政治經济不平衡,可超前可滞後)⑥生产性:教育是培养和发展人的活動。二、教育學的创立阶段1.培根(科學归纳法第一人):初次把“教育學”作為一门独立的學科。(培根首提出)2.夸美纽斯(教育學之父):《大教學论》,倡导“泛智教育”,主张教育要遵照人的自然发展原则,班级讲課制。3.康德:《教育论》4.卢梭:《愛弥儿》,自然主义教育思想。5.洛克:《教育漫画》,“白板說”,“绅士教育”。6.赫尔巴特:(現代教育學之父,科學教育學之父):《一般教育學》,“教師中心、教材中心、課堂中心”。(三中心四阶段)7.杜威(实用主义):小朋友中心、經验中心、活動中心。(新中心)8.斯宾塞:《教育论》,制定以科學知识為关键的課程体系,教育為完满生活做准备。三、個体身心发展的规律1.次序性:人的身心发展是一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朴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過程。(由....到.....)教學启示——按照身心发展的次序進行教學,循序渐進。不能拔苗助長。2.阶段性:個体在不一样年龄段体現出身心发展的不一样特性和重要矛盾,面临不一样的发展任务。例如小學學习形象思维,初中學习抽象思维。(任务,不一样阶段,不一样特點)教學启示——根据學生不一样年龄段的特點分阶段教學。要有针對性。3.不平衡性:一是同首先的发展在不一样的年龄段不平衡。如,身高這种婴儿期和青春期比其他時期長得快。二是不一样方面所到达的某种发展水平或成熟的時期是不一样的。(個体内部,速度,有快有慢)教學启示——遵照规律,适時而教,要在小朋友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及時進行教育。4.互补性:首先,机体某首先的体能受损甚至缺失後,可通過其他方面的超常发挥赔偿。例如,盲人听力好。另首先,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及生理机能之间。例如,身残志坚。教學启示——結合學生实际,扬長避短,長善救失,突出個性化发展。5.個别差异性:不一样的人在同首先的发展水平和速度不一样。群体差异,男女不一样。教學启示——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四、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原因1.遗传。(内部原因)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①遗传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為人的发展提供也許性。②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著人的发展過程及年龄特性。③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對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④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2.环境。(外部原因)环境指個体生活中影响個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原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會环境。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①环境為個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也許。②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客观条件,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也許变成現实。③环境的給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④环境對人的发展作用离不開人對环境的能動反应。3.學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外部原因)學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教育的原因:(三有一训练,控制很全面)①學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動。②學校教育是通過专门训练的教師来進行的,效果好。③學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學生发展的多种原因。④學校教育給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4.個体的主观能動性(内部原因):是人的主观意识對客观世界的反应和能動作用,是個体发展的决定性原因。作用:①主观能動性是推感人身心发展的内在動力。②個体的实践活動是個体发展的决定性原因。五、課程的类型1.學科課程:分科设置,例如,語数外数理化。是最有助于學生系统掌握人类所获得經验和科學认识的課程。2.活動課程(經验課程):從小朋友的愛好和經验出发,以小朋友活動為中心。3.分科課程:單一學科形式。4.综合課程:學科整合,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學科合并。5.學校課程:某個學校。六、課程内容(課程计划、課程原则、教材)1.課程计划:根据教育目的和不一样类型學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學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献。作用——是指导和规定學校教學活動的根据,是制定課程原则的根据。2.課程原则:課程计划中每门學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學科内容的指导性文献。作用——是教材编写、教學、评价和考试命題的根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課程的基础。3.教材:根据課程原则编制的,系统反应學科内容的教學用書。作用——是教師進行教學的重要根据。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与规定:①科學性和思想性统一;②强调内容的基础性与适切性;③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學法规定统一;④理论与实践统一;⑤教科書的编排形式要有助于學生的學习;⑥注意和其他學科之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络。七、教學過程的基本规律1.直接經验和间接經验相统一。2.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统一。3.教師主导和學生主体相统一。4.传授知识与思想相统一。八、我国中學常用的教學原则和措施1.教學原则①思想性和科學性相统一。②理论联络实际。③直观性原则。④启发性原则。⑤循序渐進原则。⑥巩固性原则。⑦量力性原则。⑧因材施教原则。2.教學措施:①讲授法:教師口頭語言。②談话法(問答法):老師問,學生答。③讨论法:學生在教師的指导下為处理某個問題而進行探讨、辩论。④讀書指导法:教師指导學生阅讀教科書和教材。⑤演示法:教師提供展示实物、直观教具進行示范性的试验。⑥参观法:组织學生對实物進行实地观测、研究。⑦练习法:⑧试验法:學生在教師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⑨实习作业法(实习法);⑩实践活動法:参与社會实践。九、注意的分类分类1.無意注意(不随意注意):無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2.故意注意(随意注意):有目的,需要意志努力。3.故意後注意(随意後注意):有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注意的品质1.广度:注意的范围。2.稳定性:注意在一定的時间内相對稳定地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動上。相反——注意分散是指注意离開了目前应當完毕的任务而被無关的事物所吸引。3.分派:人在進行两种或多种活動時能把注意指向不一样對象的現象,将注意分派到不一样的活動中。4.转移:主体根据新任务,积极地把注意從一种對象转移到另一种對象或由一种活動转移到另一种活動。拾、记忆的分类1.根据记忆的内容和對象分:①形象记忆:對感知過的事物详细形象的记忆。②逻辑记忆:概念、公式、规律等多种有组织的事物的记忆。③情绪记忆:以個体曾經体验過的情绪或情感為内容的记忆。④動作记忆:對身体运動状态和動作技能的记忆。2.根据记忆内容保持的時间長短。①瞬時记忆(感覺):0.25-1秒。容量较大,時间极短。②短時记忆(工作记忆):30秒左右,容量有限,7+-2個组块,時间较短,易受干扰;③長時记忆:1分钟以上,容量無限,時间長期。拾一、强化规律(單项选择、辨析)1.正强化:予以快乐刺激,增長行為发生的概率。如考试得第一名給买玩具。2.负强化:挣脱厌惡刺激,增長行為发生的概率。如考试得第一名不用洗碗。3.惩罚:展現厌惡刺激或減少快乐刺激,減少行為发生的概率。如考试成绩差不让看電视。4.消退:無任何强化物,不予以刺激,減少行為发生的概率。如孩子哭闹,家長不理會。拾二、學习動机和學习效率的互相作用(單项选择、辨析、材料)1.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動机强度和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型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動机最有助于任务的完毕。即動机强度处在中等水平時,工作效率最高。在學习较复杂的問題時,動机强度的最佳水平會低些;在學习简朴任务時,動机强度的最佳水平會高些。拾三、學习動机理论。(單项选择、辨析、简答、材料)1.强化理论:行為主义的观點。认為動机是强化的成果。在學习過程中,受到强化的學生,将會深入增强學习動机;相反,没有受到强化的學生,就會減弱其學习動机。2.需要层次理论:馬斯洛提出。(1)生理需要:人类维持自身生存需要的最基本的规定,衣食住行。(最低层次)(2)安全需要:包括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资源所有性、道德保障、家庭安全、社會安定和平。(3)归属与愛的需要:社交需要,包括被愛与热愛他人,友好的人际关系,被团体接纳的归属感。(4)尊重的需要:自尊和受到他人尊重,体現為承认自已的实力和成就,自信、独立、重视威望和声誉。(5)求知需要:克服障碍和处理問題的工具。(6)审美需要:對秩序、對称、完整构造以及行為完美的需要。(7)自我实現的需要:是发明的需要,是追求自我实习的需要,是充足发挥個人潜能和才能的心理需要,也是发明力和自我价值得到体現的需要。(最高层次)3.成就動机理论:阿特金森。(1)力争成功:人們追求成功和由成功带来积极情感的倾向性。倾向于选择难度适中的任务,喜欢选择有把握的、有一定風险的工作。(2)防止失败:人們防止失败和由失败带来的消极情感的倾向性。倾向于选择非常轻易或者非常难的任务,回避有50%把握的任务。4.成败归因理论:海德提出,韦纳系统研究。(1)能力:内部、稳定,不可控;(2)努力程度:内部、不稳定、可控;(3)工作难度:外部、稳定、不可控;(4)运气:外部、不稳定、不可控;(5)身心状况:内部、不稳定、不可控;(6)外界环境:外部、不稳定、不可控。归因指导:(1)一种總是失败并把失败归由于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原因的學生,會形成一直习得性無助的自我感覺。习得性無助是當個体感到無论做什么事情都不會對自已的重要生活事件产生影响時所感到的一种抑郁状态。(2)學生将成败归因于努力程度比归因于能力會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因此,教師在予以奖励時,不仅要考虑學生的學习成果,還要联络其學习進步于努力状况,强调内部的、稳定的、可控的原因。5.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提出。(1)定义:個人對自已与否具有通過努力成功完毕某种活動的能力所持有的主观判断与信念。如,你覺得你考试能通過,你具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2)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原因:①個人自身行為的成败經验。成功經验會提高效能期望,失败會減少效能期望。②替代性經验:看到与自已的能力水平相称的人在活動中获得成功,便相信自已也能获得成功。③言語劝說:通過說理让學生相信自已具有能力,能完毕任务。④情绪唤醒:當人們不被讨厌刺激所困扰時更期望成功。如紧张、焦急、精力不佳,轻易減少自我效能感。(3)自我效能感的功能:①决定人對活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安部保安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感染性疾病的控制与护理查房
- 高危妊娠期患者护理查房
- 建筑安全、危险化学品等多领域安全生产知识试卷
- 市场营销观念说课课件
- 左德元路基工程课件
- 工程资料培训课件
- 工程课程课件
- 工程设计课件
- 2025年度商标权转让合同样本
- T/NAHIEM 56-2022医疗机构放疗中心建设标准
- T/CTRA 01-2020废轮胎/橡胶再生油
- 武汉市华一寄宿学校新初一分班语文试卷含答案
- 常见的立式旋风水膜除尘器(大气污染治理)
- 教育培训系统v2.3-产品介绍
- 高等材料力学教学课件
- 2025年中国硝基胍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农艺工技师实操考试试题及答案
- 医院新员工入职廉洁教育培训
- 2025年-安徽省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跌倒坠床管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