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教育学试卷题库_第1页
2024年教育学试卷题库_第2页
2024年教育学试卷题库_第3页
2024年教育学试卷题库_第4页
2024年教育学试卷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學《教育學》试卷一、單项选择題(每題1分,共10分)1、教育史上最先提出教學的教育性原则的教育家是(B)。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裴斯泰洛齐D、凯洛夫2、中国教育界最早试图用馬克思主义观點论述教育基本理论問題的教育家是(D)。A、陶行之B、陈鹤琴C、徐特力D、杨贤紅3、直接决定教育性质的是(B)。A、生产力发展水平B、社會政治經济制度C、社會其他意识形态D、领导权4、對年轻一代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C)。遗传B、环境C、教育D、個人的主观性5、馬克思主义有关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涵义是(B)。A、德智体全面发展B、智力和体力获得充足自由的发展脑力劳動和体力劳動相結合D、走工农相結合的道路6、智力的关键是(D)观测力B、记忆力C、注意力D、思维力7、清朝政府颁布的第一种學制是(A)A壬寅學制B壬戌學制C癸卯學制D壬子癸丑學制8、教學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A备課B、上課C課外辅导D學业成绩的检查和评估9、班主任做好個别學生工作是指(D)A、做好學生成绩差的學生工作B、做思想品德差的學生工作C、做优秀學生的工作D、對全班每個學生都要進行個别教育工作10、国家對一门學科教學提出的统一规定和详细规定是(C)A、課程计划B、教科書C、教學大纲D、教學内容)二、名詞解释(每題3分,共15分)1、教育學2、义务教育3、人的发展4、課外活動5、師德三、辨析題:(每題5分,共25分)1、大鳥带小鳥飞行,是動物界的教育現象。(F)2、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會造就出什么样的人。F3、教學有法,但無定法。T4、自我教育能力對一种人毕生成長往往起著决定性作用。T5、掌握知识就是发展能力。F四、论述題:(每題15分,共25分)1、试论述遗传、环境及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2、试论述怎样做一种合格的人民教師。五、案例分析:1、請分析這個案例符合或违反教育學上什么原理。李老師刚接初一(2)班時,全班大多数同學有随地吐痰的习惯,他没有立即提出严禁随地吐痰的规定。一天,他在教師巡视一圈說:“地面很洁净,可惜吐了不少痰,谁懂得吐痰有什么害处?”同學們立即把身下的痰用脚搓了後来纷纷举手发言,他也边听边乘机补充說:“显微镜下,可看到一滴滴呈有大量病菌,肺結核就是有痰传播的,大家应养成不随地吐痰的卫生习惯。“第二天,吐痰的現象明显減少了,他表扬了大家,後来每天都讲吐痰的害处。一种星期後,吐痰的人已由多数变為很少数時,他當众郑重宣布:”從今曰起,严禁在教室吐痰,违者要记入《班级曰志》,严重者要刷洗地面,後来在教室裏杜绝了吐痰現象。《教育學》试卷二一、單项选择題:1、我国古代最早比较系统地總結教學經验的论著是(C)A、《论語》B、《劝學》C、《學记》D、《進學解》2、教育對政治經济制度变化起(C)A、决定作用B增進作用C加速或延缓作用D消极作用3、要贯彻教育方针,实現教育目的,必须坚持(D)A、學生德智体平均发展B、以发展智育為主,兼顾发展其他教育C、以发展德育為主,兼顾发展其他教育D、以教學為主,全面安排,面向全体,因材施教。4、体育的最重要作用是(B)A、锻炼身体B、增進发育,增强体质C、培养思想品德和性格D、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5、获得教學成功的内因是(D)A、教師的主导作用B、學校的管理作用C、教材的媒体作用D、學生的主体作用6、“拔苗助長”违反了教學的(C)原则因材施教B、启发式C、循序渐進D、巩固性7、社會主义新型師生关系最集中的体現是(C)A、民主平等B、平等博愛C、尊師愛生D、双向反馈8、對後進學生和失足學生進行教育,较有针對性和行之有效的原则是(D)A、坚持對的方向的原则B、師生心理相容原则C、通過集体教育的原则9、班主任理解學生的基本措施是(B)A、談话B、平常观测C、通過任課教師理解學生状况D、查阅分析有关書面材料10、德育過程的重要矛盾是(B)之间的矛盾A、教育者与教育内容B、教育规定与受教育者既有的品德水平C、德育任务与德育途径措施D、教育者与德育手段三、名詞解释:1、學校教育2、教育目的3、師生关系4、課程计划5、教育原则三、辨析題:(每題3分,共15分)1、教育學的研究對象是年轻一代。F2、教育发展水平归根究竟由统治阶级的意志决定的。F3、良好的楷模作用是巨大的,因此教師身教重于言教。T4、讲授的措施是一种教師讲,學生听的措施,因此是一种注入式的措施。教學指导思想5、教育過程中,积极权应在教師,而不在學生。F四、论述題:1、试述教育怎样适应人身心发展规律并有效地增進人的身心发展。2、运用教育學原理,談談你對教學改革的认识。五、案例分析:米歇尔等人在试验中,规定小朋友按规则重現一种游戏,在试验開始阶段,成人与小朋友一起玩,這時小朋友被提成两组,第一组的成人规定小朋友遵守规则,自已也遵守规则;第二组的成人规定小朋友遵守规则,但自已却不遵守规则。當成人在場時,第二组的小朋友也還是按规则進行,可當成人不在場時,他們就不按规则去做了,而第一组的小朋友基本上是严格遵守规则的。請分析,上述案例体現或违反的德育措施。《教育學》试卷三一、單项选择題:1、學校教育正式出目前(B)A、原始社會末期B、奴隶社C、封建社會D、资本主义社會初期2、最早以教育學命名的专著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A)A、《一般教育學》B、《教育學教程》D、《教育學原理》C、《实用教育學》3、最早對班级讲課制作了论述的教育著作是(D)A、《教育论》B、《教育漫话》C、《愛弥尔》D、《大教學论》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B)年颁布的A、1982年B、1986年C、1995年D、5、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標志之一是(B)A、成立了班委會B、形成了對的舆论C、開展了班主任工作D、确定了班主任工作6、最早提出教學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B)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凯洛夫D、布鲁纳7、人的思想品德发生和发展的主线動力是(C)A、加强思想品德教育B、社會存在影响C、人的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的斗争D、教育學的重要作用8、我国現阶段普遍采用的教學形式是(C)A、個别教學B、現場教學C、課堂教學D、小组教學9、學生掌握知识,重要是掌握(A)A、書本知识B、自然科學知识C、社會科學知识D、实践經验10、“拾年树木,百年树人”,這体現了教師劳動的(D)A、示范性B复杂性C、发明性D、長期性二、名詞解释:1、广义教育2、人的发展3、教學相長4、楷模示范5、“班”三、辨析題:1、教育是人类社會永恒的普遍現象。T2、教育對政治,經济制度起决定作用。F3、有人說:看一所中學与否办得好,应當看這所學校升學率的高下。F4、劳動技术教育的目的,首先是進行技术教育,首先是通過生产劳動為国家发明物质财富。F5、教師的教學活動归根究竟是协助學生去學习。T四、论述題:1、教師应具有哪些素质?怎样提高教師素质?2、在德育理论教學中,分析出現“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現象的原因,并結合实际談談怎样提高德育成效。五、案例分析:一次上班會課時,萬教師发現教室地上丢著三個紙团。當時,尚有三位同學尚未進教室,萬老師指著地上紙团對大家說:“這儿摆著三個紙团,你們都没有捡起来,目前看看背面三個同學怎么做。”全班同學都瞪大眼睛在看,第一种同學看也不看冲進教室。第二個同學看了一眼,無動于衷地来到座位上。第三個同學出目前门口,看到紙团,就弯下腰拾了起来。同學們對此报以热烈的掌声,這時萬老師表扬了這個拾紙团的同學。從此,教室地上再也看不到紙屑了。請用學過的教育學原理加以分析。《教育學》试卷四一、單项选择題:1、(A)是學校教育的出发點和归宿。A、教育目的B、管理目的C、素质教育D、德育2、教師职业道德的关键是(C)A、忠诚教育事业B、教書育人C、热愛學生D、為人師表3、學校工作的中心是(A)A、教學B、行政C、後勤D、党的组织建设4、义务教育就是(B)A、免费教育B、强迫教育C、基础教育D、基本教育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反应了(A)對人的影响A、环境B、教育C、遗传素质D、社會活動6、孔子主张“學而時习之”,“温故而知新”;朱熹倡导“熟讀精思”体現了教學的(B)原则A、因材施教B、巩固性C、启发性D、循序渐進7、群体发展的最高形式是(C)团体B、非正式团体C、集体D、班主任8、課外活動与課堂教學相比,更有助于贯彻执行哪個原则(C)。启发式B、直观性C、因材施教D、循序渐進9、小朋友中心課程又称(D)A、學科課程B、关键課程C、融合課程D、活動課程10、初中三年级是中學生的(C)A、适应期B、关键期C、人生道路选择期D、生長的高峰期二、名詞解释:1、教學2、平行影响原则3課外活動4、教育观5德育三、辨析題:1、只要學好专业知识,政治思想品德好,没學過教育學也能當好教師,搞好教學工作。F2、進行德育必须循著從知到行的次序進行。F3、在人的发展過程中,智力的发展是与知识的掌握同步一致的。F4、教育從一開始就具有阶级性。F5、“一两的遗传胜過一吨的教育”F四、论述題:1、在一堂外語課上,教師讲:公鸡一詞在英語中叫COCK。一位學生阴阳怪气地发問:“老師,那母鸡是什么K?”假如你是這位教師,你打算怎样回答。2、談談你對我国目前中小學課程改革的見解。五、案例分析:請分析下面這個案例,符合或违反什么德育原则。一次,张老師上課時,发現了一位女同學向一位男同學递紙条,张老師把紙条没收,严厉地批评了這位學生,并把紙条上的内容當众念了一遍,那位同學受不了老師對她的批评方式,很快就自杀了。《教育學》试卷五一、單项选择題:1、资本主义社會教育与社會主义教育同属(A)A、近代教育B、現代教育C、現代教育D、未来教育2、教育的生物来源說和教育心理来源說都否认了教育的(B)A、阶级性B、社會性C、历史性D、相對独立性3、生产力的发展制约著教育的(D)方针政策B、受教育权C、领导权D、规模速度4、国家指导教學实践,办好學校的重要文献是(A),它规定了各年级學习科目的项目和范围。A、教學大纲B、教學内容C、教學计划D、教科書5、“不陵节而施,學不躐等”所反应的教學原则是(C)A、启发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循序渐進原则D、巩固性原则6、在教師指导下,學生运用一定的设备仪器和材料,在一定条件控制下,引起研究對象的某种变化,從中获得直接知识的一种教學措施叫(C)A、演示法B、参观法C、试验法D、電话教學7、义务教育的发生地是(C)亚洲B、美洲C、欧洲D、拉丁美洲8、我国近代學制的開始是(C)A、壬寅學制B、壬戌學制C、癸卯學制D、六三·三學制9、德育是對學生進行的(C)A、政治教育B、道德教育C、政治思想品德教育D、思想教育10、教師總规定學生讲究卫生,但班裏常常有學生随地吐痰,乱扔紙屑,教師应侧重哪方面進行教育(A)提高认识B、丰富情感C、锻炼意志D、训练行為习惯二、名詞解释:1、教育机智2、智育3、职业技术教育4、情感陶冶法5、教學措施三、辨析題:1、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继续,而不是課堂教學的必要补充。F2、组织建立好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T3、既說“教有常法”又說“教無定法”,显然是矛盾的F4、义务教育具有强制的性质。T5、智育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基础。T四、综合分析題:1、班上男女學生之间出現了談情說愛的現象,你准备怎样处理?為何這样处理?請设计一個教育方案。2、有人认為“教育与生产劳動相結合”,就是让學生在課余時间参与工农业生产劳動。你与否同意這种观點?請刊登自已的見解。《一般教育學》试卷六一、單项选择題:1、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現专门论述教育問題的著作是(A)A、《學记》B、《论演說家的教育》C、《论語》D、《理想国》2、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學著作是(A)A、夸美纽斯《大教學论》B、赫尔巴特的《一般教育學》C、康德讲授的《教育學》D、斯宾塞的《教育论》3、生产力的发展制约著教育的(D)A、方针与政策B、受教育权C、领导权D、教育的规模与速度4、“美育”這一概念是(D)首先提出来的A、孔子B、柏拉图C、亚裏士多德D、席勒5、世界上第一种义务教育法律诞生在(B)A、法国B、德国C、英国D、曰本6、思想品德教育過程是培养學生思想品德中的(D)A、知B、情C、意D、知情意行7、學校实現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C)A、教育B、智育C、教學D、課外活動8、“平行教育影响”原则是由苏联教育家(B)提出来的A、苏霍姆林斯基B、赞可夫C、馬卡连柯D、布鲁纳9、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是(D)A、参照体B、學生群体C、正式群体D、班集体10、教學過程的中心环节是(C)感知教材B、领會教材C、理解教材D、记忆教材二、名詞解释:1、學校教育2、教師3、智力4、教科書6、道德情感三、辨析題:1、教育就是研究教育現象的社會科學。F2、教育发展水平,归根究竟是由统治阶级的意志决定的。F3、少年期學生是轻易出錯误的時期,有人称為“危险期”,值得引起家長和教師的重视。T4、一般所說的培养人才,就是培养大专毕业生以上的专门人才。F5、智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T四、论述題:1、分析“教為主导,學為主体”的内涵。2、联络中學教學实际,談談怎样运用讲授法和談话法進行教學。五、案例分析:试用德育過程的基本原理分析下面案例:教室裏静悄悄,同學們在认真地上課。忽然,一种學生的書包裏蹿出一只青蛙,“呱呱”地叫著跳向讲台,全班顿時乱了,班主任查出是小李干的,一气之下狠批他一顿。可是,教室裏被陆续带進一只小猫、小狗、老鼠、麻雀……,小李在班主任眼中成了一种不可救药的“调皮大王”,批评、监视、惩罚都没使小李转变。好轻易撑過了一年,他升入初二,新班主任没采用“下馬威”,而是仔细观测他,很快发既有一门課,小李不仅上課认真听,下課還要盯著問,這是動物課。班主任把小李找来,出乎小李的意料,班主任没有批评他而是問他:“你喜欢動物吗?”他點點頭。“那很好,我們班成立一种動物愛好小组,你来當组長,好吗?”他惊愕了。當班長,從小學到中學,历来都是批评的對象,從没有想過尚有人叫他當干部。動物小组開展了观测昆虫活動,小李在課余和同學們一起捕捉昆虫,制作標本。多种各样的昆虫,有許多种他都认识,可這蝴蝶、螳螂、蝗虫……多种各样的名字怎么写?碰到了难題,他問動物老師,并且认真查字典。六個月過去了,小李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從观测昆虫活動中,懂得了各门功課的重要性,對學习产生浓厚的愛好,也逐渐改掉了散漫的壞习惯,认真學习,获得了很大進步,在全市昆虫比赛中,動物小组制作的標本获得鼓励奖。他還写了科學论文。《一般教育學》试卷七一、單项选择題:1、最早以教育學命名的专著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A)A、《一般教育學》B、《教育學教程》C、《实用教育學》D、《教育學原理》2、最早将教育列入大學課程的哲學家(A)A、康德B、赫尔巴特C、黑格尔D、费尔巴哈3、所谓“双基”是指(C)A、基础知识,基础理论B、基础知识,基本技能C、基本知识,基本原理D、基础知识,基础实践4、最早提出教學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B)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凯洛夫D、布鲁纳5、“道而弗牵,强而弗抑,開而弗达”体現了教學的(C)原A、启发式B、循序渐進C、因材施教D、巩固性6、(C)是国家對一门學科的教學提出的统一规定和详细规定。A、教學计划B、教科書C、教學大纲D、教學内容7、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動作用的发挥、培养要(B)教育者的作用。A、联络B、依赖C、不依赖D、取消8、在思想品德教育過程中,學校各部门、各年级、各级组织要形成一种统一的教育整体,這是根据(A)而提出来的。A、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B、整体教育和個别教育相結合的原则C、依托积极原因克服消极原因原则D、共产主义方向性原则9、在教育体制改革中,规定了把什么管理权交給地方(A)A、基础教育管理权B、高等教育管理权C、中等教育管理权D、职业教育管理权10、主张由學生自已发現問題和处理問題的教學措施叫(C)讀書指导法B、练习法C、程序教學法D、发現法二、名詞解释:1、智育2、教育措施3、德育原则4、課外活動5學生三、辨析題:1、德育工作要把“塑造”和“改造”結合起来。2、“因材施教”就是給优生開“小灶”。3、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把基础知识和理论讲清了,就是培养學生的能力。4、課程這一概念并不仅指學校中開设的各门學科。5、教師的劳動完全以個体劳動的形式進行的,因此,教師劳動成果是教師劳動的成果。四、论述題:1、談談你對基础教育改革的見解。2、你认為我国目前小學德育中存在哪些問題?怎样改善?五、案例分析:运用教育學原理分析下列案例:一位英語老師讲“目前完毕時”,他在小結時提出:英語目前完毕時态用来指刚刚結束(完毕)的動作,强调的是刚刚結束(完毕)的動作,它所强调的是目前的成果,而不是過去的動作。讲課時,他已經举了若干課文上和自已选择的例句。為了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用指挥捧指著讲台上的白色玻璃杯和學生對话。師:What’sthis?生:Thisisaglass.師:I’mgoingtobreakit.說完,就将玻璃杯摔到地上,杯子打碎了,學生們吃了一惊,為之愕然。師:WhathaveIdone?某些學生開始明白教師的用意了:Youhavebrokenglass.師:你在這裏為何用目前完毕時态的句子回答我刚刚做了什么?生:因您問的是刚刚干了什么?您打碎杯子的動作刚刚結束,目前的結束是您把杯子打碎了。《一般教育學》试卷八一、單项选择題:1、我国古代教育是以(A)為中心的A、伦及教師专业化問題理B、政治C、經济D、文化2、教育的生物来源說和教育心理来源說都否认教育的(B)。A、阶级性B、社會性C、历史性D、相對独立性3、老式教育學派的代表人物是(B)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凯洛夫4、(C)是国家對一门學科的教學提出的统一规定和详细规定。A、教學计划B、教科書C、教學大纲D、教學内容5、教育對年轻一代身心发展起(B)作用A、决定B、主导C、制约D、影响6、培养有社會主义覺悟,有文化的劳動者,這裏說的劳動者是指(C)A、体力劳動者B、脑力劳動者C、体力劳動和脑力劳動相結合的劳動者D、手工业者7、學生的重要任务是(B)A、生产劳動B、學习活動C、文娱活動D、社會活動8、德育過程的重要矛盾是(B)之间的矛盾A、教育者与教育内容B、教育规定与受教育者既有品德水平C、德育任务与德育途径措施D、教育者与德育手段9、教育适应人身心发展的差异性,要做到(B)A、循序渐進B、因材施教C、教學相長工D、防微杜渐10、學校实現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C)教育B、智育C、教學D、課外活動二、名詞解释:1、双轨制2、讲授法3、學生集体4、德育原则5、課外活動三、辨析題: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會現象。2、學校的中心工作是思想品德教育。3、教學措施就是教師進行教學的措施。4、課外活動和課堂教學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因此两者是没有区别的。四、论述題:1、联络中學教學实际,分析怎样贯彻各条教學原则。2、一种拾岁的孩子竞考上大學,而大多数孩子做不到這一點,可見遗传起决定作用。试用教育理论加以阐明。五、案例分析:一位化學教師,在課堂上做氢气比空气轻的演示试验。他用连通“启普发生器”(剥取氢气的仪器)的管子沾肥皂水,看氢气吹出的肥皂泡在空气中上升,以证明它比空气轻,可就是吹不出肥皂泡。演示不成功,下課時间到了,教師没措施只好宣布不做了:“今天不做了,反正大家懂得氢气比空气轻就是了。”试分析此案例中,教師体現或违反了什么教育原理,為何。《一般教育學》试卷九一、單项选择題:1、馬克思主义有关人的全面发展學說是制定我国教育目的的(B)A、物质条件B、理论基础C、客观条件D、指导方针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從”。這是(B)的言论。A、朱熹B、孔子C、荀子D、孟子3、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可分两個阶段,是(B)A、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B、初等教育与初级中等教育C、初等教育与初级职业教育D、初等教育4、我国現阶段普遍采用的教學形式是(C)A、個别教學B、現場教學C、課堂教學D、小组教學5、采用分科形式,但加强了學科之间的联络課程是(B)A、學科課程B、有关課程C、融合課程D、综合課程6、环境原因中對青少年影响最大的是(C)A、自然环境B、通過人类改造的自然环境C、社會物质条件D、外部环境7、直接决定教育目的性质和方向的是(C)A、生产力B、教學人员C、政治經济D、培养目的8、健全的集体形成的標志是(B)A、坚强的领导班子B、對的的集体舆论C、能開展各项活動D、合理的规章制度9、教師在教學中,应當向自已的教育對象學习,称之為“教學相長”,這個教育思想最早是在我国的教學著作(C)中提出来的。A、《论語》B、《師說》C、《學记》D、《大學》10、在思想品德教育過程中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和规定,這是根据(B)提出来的。A、共产主义方向性原则B、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結合的原则C、知行统一原则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二、名詞解释:1、活動課程2、道德认识3、課堂教學4、學生5、智育三、辨析題:1、“知情意行”這几种原因在一种人思想品德发展過程,是互相独立,互不影响的。2、教學和教學活動,教學過程是不一样概念。3、德育有法,但無定法。4、經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5、教育来源于劳動。四、论述題:1、联络中學教學实际,談談怎样运用讲授法和談话法進行教學。2、課外活動有哪些重要特點?開展課外活動有何現实意义?五、案例分析:下列案例体現或违反教育學上什么原理?试加以分析。有一名成绩优秀的初三女生李某在上語文課時,忘带書本,老師就让她和另6名男女生(均忘带書本而)被罚站一堂課。當晚,李某没有去學校晚自习。回到家後,情绪低落。第二天早上,她像往常同样,背著書包上學。不過,一小時後又回家了,一种人关在屋裏。74岁的奶奶問怎么不上學?没有回音。當接到孩子奶奶電话,匆匆赶回的母亲撞開房门時,15岁的女儿已經在窗户上上吊,气绝身亡。《一般教育學》试卷拾一、單项选择題:1、教育的生物来源說和心理来源說都与否认了教育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