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學考研真題与答案亲愛的同學們,假如您准备考教育學,那么教育學考研真題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凯程老師尤其把历年教育學考研真題整顿如下,供同學們参照,更数年份的真題,同學們也不用费心去寻找,凯程官方网站就有免费提供,找客服索取即可。凯程创立于,已經有悠久历史,在教育學方面战绩辉煌,网站有诸多學员經验談视频,肯定對大家很有协助,也是凯程辅导成果的展示,凯程開设有基本保录班、六個月保录班、暑期集训营、百曰冲刺集训营,翱翔原则班等課程。下面公布的是教育學考研真題。一、單项选择題:1~45小題,每題2分,共90分。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选项中,只有一种选项符合试題规定。1.對“谁的知识最有价值”這一問題关注的教育學流派是()A.试验教育學B.文化教育學C.实用主义教育學D.批判教育學【真題解析】D“谁的知识最”是由阿普尔提出,是批判教育學的代表人物。2.下列說法中有悖于终身教育理念的是()A.家庭學习贯穿于人的毕生B.學校教育不再享有教育垄断C.终身教育從正规學校結束時開始D.當地社會在终身教育中起著重要作用【真題解析】C就终身教育的特定含义来看,它既包括了教育的各個方面和各项内容,也包括了教育過程中各個阶段之间的联络。因此,终身教育并不是老式學校教育的简朴延伸,而是包括一切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以及非正式教育。因此,终身教育并不是從正规學校結束時開始,正规教育也是属于终身教育的一部分。3.赞可夫主张教學应當走在學生发展的前面,所根据的是()A.近来发展区B.隐性知识C.先行组织者方略D.支架式教學【真題解析】A赞科夫赞同苏联心理學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教學与发展关系的观點和“近来发展区”理论。赞科夫高度评价了维果茨基有关教學与发展問題的思想,并以此作為自已试验的理论基础,提出教學、教育和发展之间有著复杂的互相依赖关系。主张教學应當走在學生发展的前面。4.有人把教育隐喻為“塑造”,称教師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師”。這种观點在人的身心发展影响原因的問題上倾向于()A.遗传决定论B.成熟论C.外铄论D.内外因互相作用论【真題解析】D這句话是前苏联共产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之一米哈伊尔·伊凡诺维奇·加裏宁說的。由于教師在塑造年轻一代的品格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并影响年轻人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行為习惯,因此称教師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師"。即重视内在的也重视外在的。5.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确立的教育方针强调()A.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動相結合B.教育必须与生产实践相結合C.教育為人民服务D.教育必须為現代化建设服务【真題解析】A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有关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正式确认了這一教育目的,并提出了“教育必须為無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動相結合”這一教育方针。6.双轨制形成于18、19世纪的西欧。其中一轨是學术性的,另一轨是职业性的。如下描述對的的是()A.两轨均发端于高等教育,是自上而下的B.两轨均发端于高等教育,是自下而上的C.學术性一轨是自上而下,职业性一轨是自下而上D.學术性一轨是自下而上,职业性一轨是自上而下【真題解析】C双轨學制有两個平行的系列:一轨自上而下,其构造是大學——中學系统;另一轨自下而上,其构造是小學——初等职业學校系统。這两轨差异很大,并且既不相通,也不相接,具有强烈的阶级性。這样由纵向划分的學校系统占绝對优势的學制构造就是双轨學制,例如本来的西欧學制。7.教育界尝试的综合課程加强學科之间以及學科知识与現实生活之间的联络,經典的综合課程按照課程综合程度,由高到低排列為A.有关課程广域課程关键課程B.广域課程有关課程关键課程C.关键課程有关課程广域課程D.关键課程广域課程有关課程【真題解析】D综合課程又称广域課程、统合課程或合成課程,其主线目的是克服學科課程分科過细的缺陷。它采用合并有关學科的措施,減少教學科目,把几门學科的教學内容组织在一门综合學科之中。根据综合程度,可以把综合課程分為:有关課程、融合課程、广域課程、关键課程。8.布鲁纳认知主义教學理论提出的原则有()A.動机原则、构造原则B.高速度、高难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原则C.直观性、量力、巩固性D.及時反馈小步子自定步调及時反馈原则【真題解析】A布鲁纳认知主义教學理论中的教學原则有:動机原则、构造原则、序列原则、强化原则。B选项是赞可夫提出的,C选项是我們教學中的教學基本原则,D选项是斯金纳提出的。9.學生出現下列那种情形,教師可以考虑采用惩罚来教育A.认知錯误B.明知故犯C.作业錯误D.情绪失控【真題解析】B學生犯了錯误還是我行我素即“明知故犯”,老師怎么跟他進行正面教育都無济于事,甚至他還影响多人。在這种状况下,老師的柔肠有時则变為侠骨。尽量以學生可以接受的强制措施刺痛其内心,使其悔過、警戒。10.某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运用“過程作文教學法”根据舒尔曼教學的知识基础理论,该教師用的是()A.學科教學法B.教育情景C.課程知识D.有关學生的知识【真題解析】B美国學者舒尔曼提出了以學科教學知识為重要内容的知识框架:學科内容知识、一般教學法知识、課程知识、學科教學法知识、有关學生的知识、有关教育情境的知识、其他課程的知识。其中有关教育情境的知识是强调教師對于教學情境的应用,題干中的“過程作文教學法”就是强调學习的情境性。11.体谅模式创立者围绕學生普遍感到困难的人际与社會交往問題,编制了一套《生命线》情境教材,发展青少年人际技能,它包括三部分A.敏感性、证明规则、你怎么办B.敏感性、证明规则、你期望什么C.敏感性、你期望什么、你怎么办D.证明规则、你期望什么、你怎么办【真題解析】A麦克费尔等人编制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人际—社會情境問題教材——《生命线丛書》。這套教材是实行体谅模式的支柱,由三部分构成,循序渐進地向學生展現越来越复杂的人际与社會情境。第一部分:《设身处地》含《敏感性》、《後果》、《观點》三個單元;第二部分:《证明规则》《规则与個体》、《你期望什么?》、《你认為我是谁?》;第三部分:《你會怎么办?》《生曰》、《幽闭》、《悲剧》等。12.小學1-2年级认识常用中文1600個左右,其中800個左右會写,這种规定属于教育目的层级中A.教育目的B.培养目的C.課程目的D.教學目的【真題解析】C課程目的是指課程自身要实現的详细目的和意图。它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的學生通過課程學习後来,在品德发展、智力、体质等方面期望实現的程度,它是确定教學目的和教學措施的基础,是指导整個課程编制過程最為关键的准则。課程目的是有关某一學习领域的目的。体感中對于小學一、二年级的识字规定实际上是語文這一課程需要到达的目的。13.有學者强调,教育要根据一种民族固有的特性来定,這种观點体現了()A.生产力對教育的影响和制约B.政治制度對教育的影响和制约C.文化對教育的影响和制约D.經济制度對教育的影响和制约【真題解析】C。文化是指一定社會民族的文化,它包括一定社會民族長期形成的共通的語言、知识、价值、信奉、习俗及其组员的行為范式、生活样式。不一样的民族有不一样的文化。文化對教育的制约与影响具有广泛性、基础性、深刻性与持久性。14.在文献记载中的中国古代學校中,与乐教最為有关的是()A.庠B.成均C.序D.泮宫【真題解析】B“均,调也。乐師主调其音。”15.“君子之學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動静”這一學习過程论述出自()A.《论語》B.《墨子》C.《孟子》D.《荀子》【真題解析】D荀子說:“君子之學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動静。”即君子的學习,進入到耳朵,明通在心,灌注在全身,表目前行動上。“入乎耳”指的是“闻見”,“著乎心”指的是“知”,“布乎四体”指的是“行”,“行乎動静”指的是贯穿到全身,并在行為举止上体現出来。16.王充认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鸿儒,其有别于儒生、通人的明显特性是()A.博贤古今B.讲注章句C.兴论立說D.上書【真題解析】C鸿儒為能独立思索,著書立說,有自已的見解。其最明显的特性是可以“静思著文,连結篇章”,“兴论立說”。17.下列唐代中央官學中,入年龄限制最為宽松的是()A.国子學B.太學C.四门學D.广文馆【真題解析】D国子學、太學馆、四门馆、广文馆、律馆、書馆、算馆都属国子监管理。一般限年14岁以上,19岁如下;律學18岁以上,25岁如下。唯广文生不受年龄限制。18.北宋“熙宁兴學”强调实用人才的培养,在教學内容方面的改革是编写和颁布《三經經义》,所谓三經,包括《诗》《書》和()A.《礼仪》B.《周礼》C.《礼记》D.《大戴礼记》【真題解析】B《三經經义》包括三部經書:《诗經》、《尚書》、《周礼》。19.中国近代科举考试改革過程中,清政府正式提出设置“經济特科”是在()A.太平天国B.洋务运動C.百曰维新D.清末新政【真題解析】C百曰维新期间,改革科举制的措施:废八股、改设經济特科。20.19成立的清华學堂、其經费重要来源于()A.英国退回的部分赔偿B.美国退回的部分赔偿C.德国国退回的部分赔偿D.法国退回的部分赔偿【真題解析】B清华學堂為清末新政時期留美的预备學校,其經费重要来源于19《辛丑公约》中规定的中国付給各国战争赔款,称“庚子赔款”。其中美国决定從19開始,将美国所得白银,以“先赔後退”的方式退還給中国,用于中国派遣留學生教育的經费。21.以李大钊為代表的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有别于其他派别的主张()A.靠自已的辛勤快動获取酬劳B.工學并立C.社會工讀D.知识青年与工农打成一片,发明“真正人的生活”【真題解析】D以李大钊的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也倡导并实行工讀,提出了工人和农民的工讀問題,同步也支持青年學生的工讀互助试验,尤其是号召知识青年到工农中去,“使工不误讀,讀不误工,工讀打成一片,才是真正人的生活”。22.黄炎培将职业教育的目的概括為A.使動手的去讀書B.使無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C.联络沟通各界D.為個人谋生【真題解析】B黄炎培将职业教育的目的:使無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23.1938年3月,毛泽東為抗大提写办學方针,放在教育工作首位的是A.坚定對的的政治方向B.坚持不懈的抗战信念C.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風D.對的的战略方针【真題解析】A1938年3月,毛泽東為抗大提写办學方针:“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風,加上机動灵活的战略战术”。24.作為西方最早的职业教師,智者派對古希腊做出了重要奉献是A.扩大了教育對象的范围B.确立了“七艺”教育体系C.形成了自由发展的教育理想体系D.提出遵照自然的教育原则【真題解析】A智者授徒讲學,以钱财而不以门第作為唯一条件,不仅推進了文化传播,并且扩大了教育對象的范围,增進了社會流動,本題选A。25.相對于古希腊的教育思想而言,以昆体良為代表的古罗馬教育思想更具有A.理想主义B.相對主义C.思辨性D.空想性【真題解析】C相對于古希腊的教育思想而言,古罗馬教育思想更具有思辨性。26.文艺复兴時期,人文主义教育具有鲜明的人本取向。這种特性重要体現為A.教育目的侧重個性发展B.重视古典人文學科C.教育偏重上层子弟D.关注現实生活【真題解析】A文艺复兴時期,人文主义教育具有鲜明的人本取向。這种特性重要体現為人本主义教育在培养目的上重视個性发展。27.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理论中的“消极教育”是指A.教育作用有限B.教育在等待小朋友的成長C.教育對小朋友发展难以发挥积极作用D.教育要遵照小朋友本性,防备外界不良影响【真題解析】D卢梭所說的“自然教育“就是服從自然的法则,顺应小朋友天性发展進程,增進小朋友身心自然发展的教育。在他看来,假如以成人的偏見加以干涉,成果只會破壞自然的法则,從主线上毁壞小朋友,教師的作用只是要防备不良环境的影响,是消极的,不是积极的,因而他常提及到“消极教育”。28.赫尔巴特认為教育的目的包括“也許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其中必要的目的是指A.与小朋友未来所從事的职业有关的目的B.与小朋友奠定必要的文化知识基础有关的目的C.与小朋友养成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公平等道德观念的目的D.与小朋友形成經验、思辨、审美、社會、宗教等与愛好有关的目的【真題解析】C赫尔巴特认為,教育所要到达的目的可以辨别為两种,即所谓的“也許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必要的目的”是指教育所要到达的最高和最為基本的目的。赫尔巴特指出道德普遍被认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他认為教育的唯一工作与所有工作都可以總結在這一概念即道德之中。详细言之,教育的主线目的就是要养成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等五种道德观念。29.福禄培尔重视发挥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他将游戏看作是A.小朋友的外部肢体活動B.小朋友发明性自我活動的体現C.對小朋友实行基础教育的最佳形式D.增進小朋友身体发展和健康成長的手段【真題解析】B福禄培尔有关幼稚园教育措施的基本原理是自我活動或自動性。自我活動协助個体认识自然,认识人类,最终认识上帝的统一。因此重视小朋友的亲身观测,并把游戏看作小朋友内在本质向外的自发体現。即游戏是小朋友发明性自我活動的体現。30.美国公立初等教育在19世纪上半叶发展与進步的重要体現是A.進步教育运動的開展B.地方教育强制入學制度确实立C.“回归教育”与“生计教育”运動的開展D.赫尔巴特教學法在小學教育中的推广【真題解析】B美国建国後没有對教育管理体制作出任何规定,公立初等教育在19世纪上半叶发展重要体目前教育分权制确实立,即地方教育强制入學制度确实立。31.曰本明治维新時期在開办新式大學過程中拾分重视借鉴外国經验,其學习和借鉴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真題解析】D明治维新的開展肇始于美国對曰本的入侵,其迫使曰本向西方學习和借鉴先進科技和文化。32.美国進步教育运動因1929-1933年經济危机而发生明显转向,详细体現為A.從中等教育转向初等教育B.從重视集体教學到重视個别教學C.從教育理论研究转向學校试验研究D.從强调小朋友的自由发展转向重视教育的社會职能【真題解析】D經济大萧条使進步主义教育运動的重心逐渐從初等教育转向中等教育。此前强调小朋友中心和個人的自由发展,此後愈加意识到學校的社會职能。33.20世纪前期法国“新大學同志會”為实現民主教育和择优录取而推行的教育改革运動是A.新學校运動B.统一學校运動C.公立學校运動D.大學推广【真題解析】B19,法国出現了一种激進的,具有自由主义色彩的组织——新大學同志會,主张建立统一學校,以实現教育的民主化。他們认為,统一學校重要处理两個問題:民主教育和择优录取。34.根据埃裏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中學生人格发展的重要任务是获得()A.勤奋感B.自主性C.自我同一性D.亲密感【真題解析】C在埃裏克森看来中學生发展的重要任务是形成角色同一性。35.丽丽是個含羞的女孩儿,正在准备参与演讲比赛,假如她是内控的,她會将演讲比赛的成功归因于()A.自已具有這個能力B.认真的准备C.运气好D.任务简朴【真題解析】B首先内控的人會把成功归因于能力与努力,由于丽丽是個含羞的女孩儿,因此它會把成功归因于可控部分,即认真的准备。36.某學生花20分钟學习一首短诗,為防止遗忘,他又继续學习了10分钟,這种學习属于A.适度學习B.過度學习C.掌握學习D.意义學习【真題解析】B過度學习,又称為“過度识记”,是指到达一次完全對的再現後仍继续识记的记忆。试验证明150%的學习效果最佳。由題目中的“為防止遗忘”可以看出他已經掌握,又使用50%時间用来复习,属于過度學习。37.某學生在体操技能训练中体現為,整体動作趋向于协调连贯,多出的動作有所減少,视覺控制让位与動覺控制,但動作技能尚未到达自動化,该學生的体操技能属于什么阶段A.操作定向B.操作模仿C.操作纯熟D.操作整合【真題解析】D操作的整合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動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動作成分互相結合,成為定型的、一体化的動作。通過整合,首先動作水平得以提高,動作构造趋于合理、协调,動作的初步概括化得以实現;另首先,學员對動作的有效控制逐渐增强。不過尚未到达自動化、纯熟的阶段。操作模仿阶段的錯误相對比较多。38.學生采用画图表或列提纲的方式整顿所學知识,這种属于A.资源管理方略B.元认知方略C.精细加工方略D.组织方略【真題解析】D编码与组织方略是指发現部分之间的层次关系或其他关系,使之形成某种构造以到达有效保持之目的的一种學习方略。重要有两种:一种是归类方略,用于概念、語詞、规则等知识的归类整顿;另一种是纲要方略,重要用于對學习材料构造的把握。39.如下教育科學定性研究特性的過程训练中,不對的的是A.倾向于采用演绎的思维方式B.把自然情境作為资料的直接来源C.愈加关注研究過程,不关注成果D.资料搜集与展現通才采用文字或图片【真題解析】A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搜集措施對社會現象進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過与研究對象互動對其行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動。此类研究多描述和說理,阐发個人观點,客观性和普遍性都比较差,不能适应教育研究作為一门应用性科學研究的需要。A选项的演绎是与归纳相對的。40.為了探讨家庭教育与小朋友身心发展之间的关系,某學說提出了“家庭教育方式与小朋友身心发展有关”的研究假设,這种假设属于A.方向性假设?B.非方向性假设?C.解释性假设?D.预测性假设【真題解析】B按照变量之间的有关关系或因果关系:方向性假设和非方向性假设。前者指出有关和差异的特點,如女生的音乐智力比男生强,男生的推理能力比女生强,等等。而後者只简朴地指出有关或差异。推理能力存在性别差异(与性别有关)。41.假如抽样總体中存在周期性的波動和变化,為了保证样本的代表性,研究者应當防止采用的取样方式是A.简朴随机抽样B.系统随机抽样C.分层随机抽样D.政群随机抽样【真題解析】B系统随机抽样:也叫等距抽样、机械抽样。先将總体各個观测單位按某一標志次序排列编号并提成数量相等的组,使组数与取样相似。然後從每组中依事先规定的机械次序抽取對象。其缺陷是样本總体存在周期性变化的状况下,误差比较大。因此,本題选B42.從理论上讲,具有最佳辨别度的试題难度是A.1B.0.75C.0.50D.0.25【真題解析】C辨别度越靠近1越好,0.4以上优良,难度在0.4—0.7之间最佳,综合选C。43.根据伦理原则,不能用以检查“体罚會导致小朋友反社會行為”這一假设的研究措施是A.經验總結法B.教育访談法C.教育试验法D.教育問卷法【真題解析】C伦理原则规定研究不能伤害参与者的身心,因此,教育试验法不符合。44.真试验和准试验最大的区别在于A.自变量個数不一样B.因变量测评方式不一样C.無关变量個数不一样D.無关变量的控制程度不一样【真題解析】D真试验比准试验對自变量、因变量、無关变量有比较严格的控制,即它能很好地控制内外部無效原因。45.某初中三年级語文、数學、英語、物理四门學科期末考试成绩的平均数和原则差如下,其中平均数的代表性程度最高的學科是A.語文793B.数學852C.英語904D.物理755【真題解析】B原则差反应组内個体间的离散程度。原则差越小,阐明组内個体离散程度越小,也就說個体与平均数的差异越小,也就阐明平均数的代表性程度高。二、辨析題:46~48小題,每題15分,共45分。首先判断正误,然後阐明理由。46.因材施教有悖教育公平。【真題解析】錯误。教育公平是全社會关怀的問題,教育公平重要是指教育机會的公平和教育過程的公平以及教育成果的公平。重要是指在教育中,要让每一种學生享有均等的受教育机會,在教育過程中有享有同等教育资源的权利,在最终教育成果的获得上享有平等的机會。這是我們目前教育力争到达的。但详细到教育過程中,教育公平不是平均主义,由于人的发展的主客观条件不一样样,即遗传、环境、教育和其自身主观能動性的不一样,在身心发展上存在著個别差异。如,有的早慧,有的大器晚成。因此我們在实行教育公平時要注意因材施教,培养不一样的人才,尤其要重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材施教就是让每個人都接受最适合自已的教育。人尽其才,就是让每個人最大程度地成功,結合本人是特點,发挥其最大才能。其实這也是教育公平的体現,每個人能通過教育获得自身最大的发展。因此,因材施教有悖教育公平的观點是錯误的。相反,教育公平的实既有赖于因材施教47.《學记》所說的“教學相長”,本义是指教師的教与學生的學互相增進,共同提高。【真題解析】錯误。《學记》中的“教學相長”是作為一条教師自我提高的规律提出的,其本意并非指教師与學生双方的互相增進,而是仅指教師這一方的以教為學。它阐明了教師自身的學习是一种學习,而他教导人的過程更是一种學习。正是這两种不一样形式的學习互相推進,使教師不停進步。後人在注释教學相長的過程中,作了引申,将其视為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双方的互相增進,共同提高的過程。因此,教學相長有本意和引申义之分。題目所指為引申义,并非本意。48.合作學习是一种合乎维果斯基“近来发展区”理论的學习方式。【真題解析】對的。所谓合作學习是一种意在增進學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到达共同的學习目的,并以小组的總体成绩為奖励根据的教學方略体系。”“近来发展区”是指小朋友既有的发展水平和在有指导的状况下借助成人的协助可以到达的处理問題的水平之间的差距。可以看出维果斯基认為教學必须要考虑小朋友已到达的水平并要走在小朋友发展的前面。而在合作學习的過程中小朋友的分组會有能力比很好的,能力相對比较弱的,能力相對比很好的,就給能力比较弱的提供支架。符合维果斯基的思想。因此上述观點對的。三、简答題:49~53小題,每題15分,共75分。49.列举三种运用個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特點的有效措施。【真題解析】個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是指由于人的发展的主客观条件不一样样,即遗传、环境、教育和其自身主观能動性的不一样,在身心发展上存在著個别差异。如,有的早慧,有的大器晚成。(1)因材施教:對于智力超常的小朋友,要予以及時的发現和指导,教育要跟上他們的发展;對于晚熟者,也不能急于求成,要有耐心,并充斥信心,為他們後来的发展打好基础;對于在某些方面体現出专長的學生,要及時予以培养和训练;對于不一样性格的學生,在對他們進行知识和思想道德教育時,要针對其特點采用不一样的措施。(2)弹性教學内容:根据目前學生的发展現实状况,進行相對应的教學内容,從而适应目前學生的水平。(3)能力分组或组织愛好小组教學:将能力或愛好相似的學生分到同一种小组可以保证教學内容适合每一种學生。50.简述目的分类學對泰勒課程编制原理的发展。【真題解析】泰勒原理中最大的奉献在于把评价引入課程编制過程,它指出了目的制定、課程内容安排、教學组织方式与成果评价之间的不可分割的关系。泰勒的課程原理和评价原理都是以目的為中心的。在他看来,目的不仅仅是對學生应當怎样行為的方式的陈說,用最精确的方式陈說目的,也是為了更清晰地告诉我們課程与教學成功与否。不過泰勒并未清晰地告知怎样愈加客观得去衡量行為方式。布鲁姆通過教育目的分类對其進行了细化。布卢姆等的教育目的分类具有如下几种特性:第一,用學生外显的行為来陈說目的。制定教育目的是為了便于客观地评价,而不是表述理想的愿望。实际上,只有详细的、外显的行為目的,才是可测量的。用一种公式来表达,就是目的=行為=评价技术测验問題。第二,教育目的是有层次性的。他們将學生行為由简朴到复杂按序排列,後一类目的建立在前一类目的的基础上。用一种公式来表达,就是属于A式的行為形成一类,属于AB式的行為形成另一类,而属于ABC式的行為又可以形成一类。第三,教育目的分类學是超越學科内容的。布卢姆等认為,不管哪门學科,不管哪一年级,都可以把教育目的公类學的层次构造作為框架,加入對应的内容。他們已作了成功的尝试,制定了拾几门學科的教育目的。這些都是布卢姆對泰特做出的补充。本道題考察的是布卢姆目的分类學的特點有哪些,需要考生進行思索。51.简述国民政府在抗曰战争時期的重要教育举措。【真題解析】1937年7月7曰,“七七事变”发生,中国進入全民族抗战的新阶段,至1945年曰本投降抗曰战争結束。“七七事变”後国民政府從“抗战建国”的基本国策出发,确立了“战時应作平時看”的教育指导方针,并通過制定一系列教育政策和应急措施,力争使战時教育体制得以正常运转:1938年国民党临時全国代表大會通過了《中国国民党抗战建国大纲》,同步還规定了《战時各级教育实行方案纲要》,规定了战時教育的九大方针和拾七项规定。详细各级教育实行方案有:(1)初等教育方面:国民政府提出“抗战建国”,把义务教育与民众教育合流,实行国民教育制度,初等教育在時局動乱中仍能维持一定的发展。1940年4月,教育部制定《国民教育实行大纲》,规定:县政府设置教育科,主管全县的国民教育,在乡镇设置中心學校,以保為單位设置国民學校;国民教育分為义务教育和民众补习教育,乡镇、保所立學校場设“小學部”和“民教部”;用5年時间分三個阶段到达普及国民教育的目的。小學課程方面,在1932年公布的《小學課程原则》中统一规定為:公民训练、卫生、体育、国語、社會、自然、算术、劳作、美术、音乐等10科。後来又通過多次修订,在部分課程名称、課程内容分合上屡有变化。(二)中等教育方面基于“抗战建国”方针,對中學教育采用了某些调整措施。如:由于沦陷区學校師生流亡到大後方者曰益增多,国民政府设置国立中學予以安顿等,保证了中等教育的发展。(三)高等教育方面這一時期,国民党政府對高等教育采用了应变措施。首先加强了對高校的统一管理和范围调整,另首先為保留国家教育实力,国民政府将沿海地区不少著名大學西迁。首先,某些原有的大學通過合并组合。例如国立北京大學、清华大學、私立南開大學辗转長沙,迁入昆明,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學。国立北平大學、国立北平師范大學、国立北洋工學院迁往陕西汉中,成立国立西北联合大學。另首先,在西南、西北新设和改制某些大學,例如新设的江西中正大學、贵州大學等,有由省立改為国立的雲南大學、广西大學等,由私立改国立的厦门大學、复旦大學等。1947年,全国高等教育在数量上曾到达国民政府時期的最高點。然而,由于国民政府挑起内战,面對巨额的軍费開支,国民經济遭到严重破壞以至瓦解,高等教育已丧失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国民政府的高等教育走到了尽頭。本題結合的是国家的热點問題,选用抗曰战争時期這一背景,因今年為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又因今年习近平主席与馬英九會面,抗曰战争時期正直国共第二次合作,故對中国教育史统考的复习,後来除了要注意教育热點也要关注国家的重大事件。52.简述學习動机的目的定向理论。【真題解析】成就目的理论是由德维克(Dweck)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它是一种成就動机理论。该理论认為學习的學业目的取向可以分為两类:學习目的和体現目的。(1)两类成就目的定向:掌握目的定向和成绩目的定向掌握目的定向,也称學习目的定向、任务卷入目的定向。掌握目的定向意在获取知识,增長能力,倾向内部動机激发,通過成绩来体現自已的能力,相信努力导致成功,体現為一种進取取向。成绩目的定向,也称自我卷入目的定向。成绩目的定向者靠外部動机激发學习愛好,将學习视為通過成绩在他人面前展示和证明自已能力的手段,并竭力回避也許导致失败或体現出能力局限性的情境,体現為一种無助取向。(2)不一样目的定向的原因:两种不一样的能力内隐观掌握目的定向的小朋友持能力增長观,认為能力是可以变化的,通過努力和經验是可以提高的;成绩定向的小朋友持能力实体观,认為能力是成功的原因,且能力是固定的,是不會随學习而变化的,有些個体甚至将高努力视為低能力的象征。(3)成就目的定向与學习方略的关系两者之间存在亲密关系,目的定向是导致學习方略变化的原因之一。掌握目的定向的個体,其學习目的在于提高自已的能力、技能以及對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把困难看作挑战,有助于深加工方略的使用,拥有更多的自我描述;成绩定向的個体把學习當作一种工具和手段,将困难看作失败的征兆,采用表面加工方略,對自已较多地進行消极描述。(4)应用在强调非智力原因培养的今天,成就目的是影响學生學业成就的重要原因。在教育中应故意识地培养學生的學习目的,并使學生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動机模式,同步应減少在學习环境中的社會比较,提高學生在自我参照原则上的评价,使其将注意力集中在所付出的努力大小和方略的运用上,集中于掌握知识自身,以到达增進全面发展的目的。53.简述問卷调查中封闭式題目答案设计的基本规定。【真題解析】(1)答案要具有穷尽性和互斥性;(2)要根据研究需要来确定变量测量层次。不一样测量层次的变量具有不一样的性质,并且高层次的变量可以转化成低层次的变量来使用;(3)不能穷尽時,加上“其他”选项。四、分析论述題:54~56小題,每題30分,共90分。54.阅讀如下材料,按规定回答問題:材料1:我們真的需要學校吗?不是指教育,而是指强调上學:六节課一天,一周五天,一年九個月,拾二年,這個死规矩与否真有必要?假如真有必要,原因何在?不要以阅讀、写作、算术来搪塞,由于有两百萬“在家上學的學生”對這种老生常談早已置之不理,假如真不算数,有一大批美国名人,历来没有像我們的孩子這样,受過拾二年一贯制學校的修理,仍然出类拔萃、独领風骚。乔治华盛顿、本杰明富兰克林、托馬斯杰斐逊、林肯,没錯,确实有人教過他們,可他們绝不是學校制度的产品,其中没有一种人曾經中學毕业。在大部分美国史中,孩子一般不上中學,可是没上過學的人称為海軍上将,如結拉格特;成為发明家,如愛迪生,成為工业巨匠,如洛克菲勒;成為作家,如梅尔维尔、馬克吐温;甚至成為學者,如玛格丽特米德。材料2:美国學者亚历山大、莫格利斯认為學校教育具有如下六种功能:①调整作用。學校应當建立固定的、反射的服從权威的习惯,這规定完全摒除批评性的判断。有人主张學校应當专家有趣、有用的内容,這當然不會采纳。由于,只有让學生做無聊、愚蠢的事情,才能检查出學生与否具有条件反射式的服從。②整合作用。或許也可称為协调作用,由于它的目的在于使小朋友彼此相像。协调一致的人是可以预期,因而轻易控制。③分析和指导作用。學校意味著测定學生的社會角色,通過记录数字及事件以到达這個目的。④分拣的作用。一旦社會角色被分析出来,孩子們就會被分类,按照他們對社會机器的价格而加以训练。⑤选拔的作用。這与人的选择無关,而是达尔文式的自然选择,所得的物竞天择。總之,這意味著故意识的改良物种。⑥预备教育的作用。以在轰炸你多种规则限制的社會体系需要一种精心管理集团,為了到达這個目的,只有一部分小朋友被传授怎样管理這個社會的意识,控制一群被故意愚化的、拔去爪牙的民众。如此這般,政府不會碰到挑战,而企业永遠不缺乏听话的劳動力。(根据约翰·泰勒·盖托著汪小英译《上學有用么》改编)(1)結合材料1,分析學校教育曰趋制度化带来的影响。(2)材料2所說的六种學校教育功能中,哪些属于负功能?哪些属于隐性功能?這些功能必然存在么?請举例阐明。(3)针對材料1,材料2所反应的問題,現代教育制度应作哪些改善?【真題解析】(1)學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會(或阶级)的规定,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對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們培养成為一定社會(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動。學校教育可以增進個体的個性化和個体的社會化,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著主导地位。目前社會公众對教育的需求曰益多样化和個性化,全国各地出現了“在家上學”現象。這种現象其实就是對目前曰益制度化的學校教育的不满的体現。學校教育的弊端也暴露出来。①教育空间的封闭性。孩子被封闭在一种學校,甚至被封闭在小小的教室裏,使得學生与实际的社會生活脱节。②教育目的的狭隘性。在应试教育下,我學校的課程设置,往往集中在升學科目上,集中在考试科目上,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不到提高。③教育评价的机械性。制度化學校教育下愈加重视的是教育评价的同质性的选拔性功能,不可以满足社會對于學校教育应展現多样化和個性化的需求。(2)负向功能是“损害性”功能,指阻碍個体发展和社會進步的消极影响和作用。材料中所說的六种功能對于個体来讲,都是负向功能,不管是调整、整合、分析和指导、分拣、选拔和预备教育功能都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小朋友的個体差异和主观能動性,不利于小朋友的個体发展。隐性教育功能是伴随显性教育功能所出現的非预期的功能。這些功能目前在現代教育中必然存在。例如:目前教育制度中,仍然分出重點与非重點中學,這样选拔功能就已然存在,老師,家長會竭尽权利把學生送至重點學校,同步让學生也感覺在重點學校的优势性来源于自已比其他學生强。而非對知识的渴望。尚有各個學校性质的划分,职业學校、一般教育的分离,就已經為學生的未来生活做出决定,让他适应之後的一共學习抑或工作。為政府和企业培养听话的人(3)目前教育制度的改革:非制度化的過程,由于過于严密的制度化管理,使教育体系缺乏弹性和灵活性,排斥教育活動中人的個性和自主性。開放性:不能再通過其内部原则而选择教育對象、将一部分人排除在學校之外;學生在學龄期過著与世隔绝的學校生活,學校成了“教育的孤岛”。应當吸纳所有學生,让學校与社會相結合。平等性,人們应當摒弃學校享有独尊地位,只有接受學校教育才算受教育,學校教育演变成一种社會典礼、身份象征,正规學校的毕业证成為進入社會的通行证。我們应當持有所有的教育都是一致的,而非有所区别终身性:學校教育是一次性完毕的(有學习年限的规定),重要服务于小朋友和青少年,青少年進入社會就终止了個体的學校教育。因此应當树立终身教育观55.20世纪二三拾年代,苏联相继颁布实行了《国家學术委员會大纲》和《有关小學和中學的决定》。试述评有关系统知识教學与生产劳動相結合的规定及其实行後果。【真題解析】19~1925年间苏联国家學术委员會的科學教育组编制并正式公布了《国家學术委员會教學大纲》(统称综合教學大纲或單元教學大纲)。這個大纲不同于以往的多种大纲,它完全取消學科界线,将制定要學生學习的所有知识,按自然、劳動和社會三個方面的综合形式来排列,而以劳動為中心。新大纲力图打破學科界线,加强教學内容同生活的联络,其出发點是好的,但破壞了各學科之间的内在逻辑,減弱了學习中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學习和基本的讀写算能力的训练。在实行综合教學大纲的同步,對应地变化了教學措施,開始采用所谓劳動的教學法,即在自然环境中,在劳動和其他活動中進行教學。综合教學大纲的编者解释說,學生的基本知识不是通過課堂教學在教師指导下系统地學习教學大纲规定的教材来获得,而是在完毕计划作业時顺便获得的。因此,他們主张废除教科書,广泛推行“工作手册”“活页書本”和“杂志書本”,等等。在教學的组织形式方面,主张取消班级讲課制而代之以分组试验室制(即道尔顿制)和设计教學等。1929年開始,苏联的社會主义建设進入了一种新的发展時期,但其工业发展的水平仍遠遠落後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這就對国民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然而,當時苏联的教育尤其是中小學教育,由于長期以来錯误思想的干扰,导致中學毕业生量少质量差,与高速发展的經济建设很不协调。于是1931年開始,掀起了一場新的大规模的教育改革浪潮。1931年9月5曰,苏联颁布了《有关小學和中學的决定》。该《决定》從當時的实际状况出发,對學校的基本任务、教學措施、干部、中小學的物质基础以及學校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详细的改善措施,提议立即组织對教學大纲進行科學研究,保证在教學大纲中有范围精确的多种系统知识;规定在學校中采用有助于培养积极的、积极的社會主义建设参与者的多种新的教學措施,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有关小學和中學的决定》纠正了20世纪代後期出現的學校教學上的問題,成為20世纪30年代改革一般教育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根据,加紧了苏联教育的发展。该决定對于克服苏联一般學校工作中存在的缺陷,深入改善學校的教學、教育工作,提高教學质量,使之愈加适合于社會主义建设的需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并且变化了學生和教師醉心于参与工人和集体农民的一般劳動而忽视學校教育工作的錯误倾向。不過,在实际执行《决定》的過程中,又過度强调對學生的知识教育,成果导致學生工作走向了另一种极端,即忽视學生的劳動教育。同步,没有深入研究小朋友年龄和個性特點的必要性,一致在贯彻《决定》的過程中不敢把對小朋友的研究提到应有的地位,又产生了忽视小朋友研究的缺陷,對苏联教育科學的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總之,這一時期在《决定》的影响下,對于前一時期教育中存在的過于强调教育与生活的关系、過于重视活動的形式等弊端進行了反思,并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加强了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學。這一時期的教學实践對于苏联教育质量的稳定和提高有著重要的意义,并基本决定了次後二拾数年间的苏联教育基调。【對照】强化班讲义外国教育史部分第三章外国現代教育(六)苏联教育的发展“20世纪代的學制调整和教學改革试验”和“20世纪30年代教育的调整、巩固和发展:《有关小學和中學的决定》”。56.請在Ⅰ、Ⅱ两道试題中任选一題做答。若两題都答,只按第Ⅰ道題的成绩计分。Ⅰ為鼓励學生努力學习,提高成绩,某學校规定:此後每次考试都将根据前次考试成绩給整年级學生安排考場。成绩前50名的學生在第一考場,51-100名的學生在第二考場,依次类推。(1)這种做法试图通過影响哪种心理需求来激发學生的學习動机。(2)试述學习動机与學习效果的关系。(3)從學习動机与學习效果关系的角度對這种做法的有效性進行分析。【真題解析】(1)學校的這种做法是通過影响學生的求取成功和防止失败的需求来激发學生的學习動机。(2)學习動机和學习效果的关系學习動机与學习的关系并不是直接的,它們之间往往以學习行為為中介。“M”代表學习動机,“L”代表學习行為,“E”代表學习效果,“+”表达好或积极,“—”表达壞或消极。學习動机与學习效果关系正向一致负向一致正向不一致负向不一致M+——+L+—+—E+—+—從表中得知,學习動机与學习效果的关系一致的状况:學习動机强,學习积极性高,學习行為也好,则學习效果好(正向一致);相反,则负向一致。不一致的情况:學习動机强,學习积极性高,假如學习行為不好,其學习效果也不會好,這是负向的不一致;相反,學习動机不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初中科学教材教法考试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共三套)
- 2025年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模拟测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新高一英语人教新版中等生专题复习《选择题》
- 中职英语Unit 8 Role Models of the Times课件
- 会计银行开户管理办法
- 企业用车供应管理办法
- 住房隐私安全管理办法
- 产品人群资料管理办法
- 临沧草坪灌溉管理办法
- 会议管理办法培训总结
- 系统补丁升级管理制度
-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诊治指南解读
- 2025年公路养护工人职业技术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 放疗基本知识介绍-1
- 2025小学科学新教材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 阳光房制作安装合同协议书范本8篇
- 2025年供应链管理与优化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 租借医生执业证合同协议
- GB/T 45449-2025再生粉末高温合金原料
- 工程投资人合同协议
- 分娩期产妇的心理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