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培训课件:《环境卫生学监测的方法》_第1页
医院培训课件:《环境卫生学监测的方法》_第2页
医院培训课件:《环境卫生学监测的方法》_第3页
医院培训课件:《环境卫生学监测的方法》_第4页
医院培训课件:《环境卫生学监测的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卫生学监测的方法目录(一)空气监测方法(二)医务人员手监测方法(三)物体表面监测方法(四)消毒液监测方法(五)紫外线灯及消毒效果监测方法(六)生物安全柜空气生物监测方法(七)织物监测方法(八)压力蒸汽灭菌的监测方法2025/4/1644普通病区常规空气培养监测结果是典型的垃圾数据!普通病区空气中的绝大多数细菌与医院感染无明显关系病区空气细菌的卫生标准无科学依据(尘埃粒子浓度意义更大)采样时普通沉降法,临床操作经常不规范使用的培养平皿质量不佳,培养时间不一致培养结果超标的处置方法,不科学、不规范这些数据通常没有价值2025/4/164采样前准备环境准备:(略)物品准备:检验科准备:培养皿,无菌试管、无菌棉拭子等科室准备:无菌镊子、无菌剪刀、无菌棉签、无菌手套、酒精灯、打火机、胶布、笔等一、空气监测监测频度对感染高风险部门每季度监测洁净手术部及其他洁净场所,新建、改建、更换高效过滤网后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空气污染有关时洁净手术部:每间洁净房间每年至少监测一次根据被测区域洁净度级别进行布点,每区放置培养皿数如下:Ⅰ级:手术区13个,周边区8个,空白对照1个Ⅱ级:手术区4个,周边区6个,空白对照1个Ⅲ级:手术区3个,周边区6个,空白对照1个布点位置:

放置在距地面0.8~1.5m的高度上,若有固定设备、仪器(如手术床等),可放置在设备上(摆平皿前先放好设备)培养皿暴露方法及时间:打开培养皿盖平移至培养皿边缘,暴露30min后,将培养皿盖合上,标识培养皿,送检置于37℃条件下培养24h注意:↓布点顺序:放置培养皿从总平面中最靠里的房间开始布置,依次向外,最后人员撤出每间房间也是从房间最靠里的点开始布置,最后布置门附近的点,然后人员撤出收培养皿的顺序相反,从最外面的房间开始收,每间房间从门附近的培养皿开始收注意:手臂及头不可越过培养皿上方,行走及放置动作要轻,尽量减少对流动空气的影响培养应必须设2次空白对照阴性对照:为培养皿对照,每监测批次中取1个培养皿做对比试验,培养皿不打开直接培养,用于检测培养皿是否合格阳性对照:为操作过程对照,每室或每区取1个对照皿,对操作过程做对照试验,模拟微生物检测操作过程,但培养皿打开后应立即封盖,用于检测培养操作过程是否合格注意:两次对照结果都必须为阴性整个操作应符合无菌操作的要求注意事项:静态测试时,室内测试人员不能多于2人采样时应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标明培养皿的编号采取一切措施防止人为对样品的污染检测单必须注明手术室的级别避免运输污染手术区与周边区分别计算(检验人员)洁净手术室空气监测结果判定Ⅰ级手术室的空气培养合格的结果:手术区的菌落数≤0.2cfu/30min·皿周边区的菌落数≤0.4cfu/30min·皿Ⅱ级手术室的空气培养合格的结果:手术区的菌落数≤0.75cfu/30min·皿周边区的菌落数≤1.5cfu/30min·皿Ⅲ级手术室的空气培养合格的结果:手术区的菌落数≤2cfu/30min·皿周边区的菌落数≤4cfu/30min·皿

其他环境Ⅱ、Ⅲ、Ⅳ类环境准备物品:直径为9cm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采样时间:在消毒或规定的通风换气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暴露时间:Ⅱ类环境15分钟、Ⅲ、Ⅳ类环境5分钟﹥30m2:布点5个皿,4角的布点部位距墙壁1m处,如下图:﹤30m2:布点3个皿,内、外点布点部位距墙壁1m处,如下图:

结果判定:Ⅱ类:菌落数≤4.0Cfu/15min·皿;Ⅲ、Ⅳ类:菌落数≤4.0Cfu/5min·皿二、医务人员手的监测采样时间:在进行卫生手或外科手消毒后、在接触患者、进行诊疗活动前采样实验材料: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采样试管、棉签采样方法:

棉拭子在采样液中浸润,在双手指曲面,从指跟到指端来回涂擦各两次,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两只手面积约60cm2)剪去棉拭子手接触部位,将其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内送检判定标准:卫生手消毒:菌落数≤10Cfu/cm2外科手消毒:菌落数≤5Cfu/cm2注意事项:严格注意无菌操作,采样前手卫生、戴帽子、口罩采样时避免跨越采样区域,避免采样过程中污染用棉签蘸取中和剂时,注意手不要触碰试管边沿,可适当倾斜试管用充分浸湿的棉签,往返涂擦,涂擦过程中要转动棉签三、物体表面监测采样时间:在消毒处理后采样面积被采表面<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表面≥100cm2,取100cm2采样方法:用5cm×5cm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0.03mol/L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门把手等小型物体则采用棉拭子直接涂抹物体采样。若采样物体表面有消毒剂残留时,采样液应含相应中和剂。结果计算:物体表面菌落总数(cfu/cm2)=平均每皿菌落数x采样液稀释倍数/采样面积(cm2)。小型物体表面的结果计算,用cfu/件表示。注意事项:根据物品表面是否规则选用规格板或直接涂擦的方法进行采样严格注意无菌操作,采样前采样者洗手、戴帽子、口罩用棉签蘸取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时,注意不要将手指触碰试管中(可适当倾斜试管)避免采样时跨越采样区域,避免采样过程中污染采样棉签充分浸湿,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涂擦各5次,一支棉签连续采样4个采样过程中要转动棉签。去掉手接触的部分手把手教您制作物表“采样规格板”第一步:裁剪先在硬纸板上画内径边长为5cmx5cm的正方形,内径与外径间距留1cm宽度,再带个手柄,然后裁剪,如下图:第二步:包装:按照待灭菌物品的要求进行包装。打包时,可用一张A4纸先行包裹规格板,规格板可以重叠放置好几个,手柄冲着两端,并且向上挝个边儿,主要是方便从两端抽取,如下图:别忘了放化学指示卡哦~~送消毒供应室灭菌经过灭菌的采样规格板在使用时,仅需打开2层无纺布包装,手持“规格板”挝边儿的手柄,从A4纸两侧抽取即可,可避免污染四、消毒液的监测使用中消毒剂监测内容包括:化学监测和微生物监测1、化学监测主要监测消毒剂浓度,如:含氯消毒液测试纸使用方法:将试纸条置于消毒剂溶液中片刻取出,半分钟内在自然光下与标准色块比较,直接读出溶液所含有效成分浓度值。测试纸应置阴凉、避光、防潮,且在有效期内使用2、微生物监测主要监测消毒剂细菌污染量材料准备:9mL含相应中和剂的试管监测频率:每月对用于灭菌的消毒剂进行监测(如戊二醛);

每季度对高水平消毒剂(如含氯消毒液)和皮肤黏膜消毒剂(如碘伏、酒精)进行监测中和剂是指在微生物杀灭试验中,用以消除试验微生物与消毒剂的混悬液,中和微生物表面上残留的消毒剂,使其失去对微生物抑制和灭杀作用的试剂。不同的消毒剂要选用相应的中和剂监测方法用无菌注射器按无菌操作方法,吸取1mL被检消毒液,加入9mL中和剂中混合注:选择使用中(不选未开瓶的)的消毒液(已开瓶或已倒入消毒罐中的消毒液)进行采样结果判定灭菌用的消毒液染菌量:0cfu/mL

皮肤黏膜消毒液染菌量:≤10cfu/mL其他消毒液染菌量:≤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五、紫外线灯及消毒效果监测紫外线消毒效果的监测方法有二种:紫外线辐照度值的测定(包括辐照计测定法和指示卡监测法)、微生物监测(空气细菌培养)指示卡监测法:开启紫外线灯5min后,将指示卡置紫外灯下垂直距离1m处,有图案一面朝上,照射1min,观察指示卡色块颜色,将其与标准色块比较紫外线灯检查方法1、紫外线灯采样分库存紫外灯和使用中紫外线灯。

库存(新启用)紫外线灯辐射照度值检查依照GB19258《紫外线杀菌灯》进行。

使用中紫外线灯辐射照度值检查方法

仪器法:开启紫外线灯5min后,将测定波长为253.7nm的紫外线辐照计探头置于被检紫外线灯下垂直距离1m的中央处,待仪表稳定后,所示数据为该紫外线灯的辐射照度值。

指示卡法:开启紫外线灯5min后,将指示卡置紫外灯下垂直距离1m处,有图案一面朝上,照射1min,观察指示卡色块的颜色,将其与标准色块比较。注意事项:紫外线辐照计必须在计量部门检定的有效期内使用;紫外线监测指示卡应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并在有效期内使用。频率:新灯管使用前监测;使用中灯管半年监测一次紫外线灯合格标准:普通30w直管型紫外线灯,新灯管的辐照强度应≥90μW/cm2使用中紫外线灯照射强度≥70μW/cm2为合格注意事项:测定时电压220V±5V,温度20℃-25℃,相对湿度<60%;紫外线辐照计必须在计量部门检定的有效期内使用;紫外线监测指示卡应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并在有效期内使用;监测时应做好个人防护,尤其要保护好眼睛和皮肤,避免灼伤六、生物安全柜空气生物监测生物安全柜的工作原理是将柜内的气溶胶污染减到最小,因此难以利用《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中的卫生标准评价生物安全柜的污染情况。生物安全柜应当根据自动监测指示,及时更换过滤器的活性炭。《Ⅱ级生物安全柜》YY0569-2011对生物安全柜检测的相关要求包括出厂检验、型式检验、安装检验和维护检验四种类型,并未涉及空气监测和物体表面微生物学检测。

维护检验每年1次,包括外观、高效过滤器完整性、下降气流流速、流入气流流速和气流模式。每年应当对生物安全柜进行各项参数的检测,以保证生物安全柜运行质量,并保存检测报告。不需常规检测,特殊情况请第三方检测操作方法:

1.在垂直气流风速符合YY0569性能要求的情况下,打开生物安全柜送风30min2.采用五点采样法布点,暴露30min采样点位置分布示意图如下:3.采样后将平皿放入36±1℃的恒温培养箱中,并用两块空白平皿作为阴性对照,培养48h,计数并判断结果七、医用织物消毒效果监测患者使用的衣物、床单、被罩、枕套;工作人员使用的工作服、帽;手术衣、手术铺单;病床隔帘、窗帘等织物的监测按照物体表面采样的方法采样:用1个浸湿无菌采样液(生理盐水)的棉拭子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擦5次,涂擦过程中同时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4个规格板面积(各采样点不应重复采取),共采集100cm2,用灭菌剪刀剪去或折断棉签手接触的部分,将棉拭子放入10mL采样液管内送检合格标准:细菌菌落总数≤200cfu/100cm2;不得检出大肠菌群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环境微生物监测结果超标了怎么办?回忆采样过程是否规范?有没有污染的环节?到临床一线查看被采样物品和每个操作环节,询问科室日常清洁与消毒的方法,与科室讨论可能超标因素、关注实际操作人员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流程,判断结果超标是否于此有关采取整改措施,改进操作流程复检采样,检验改进效果(八)压力蒸汽灭菌的监测压力蒸汽灭菌监测包括:物理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灭菌原则应把握:1、对灭菌质量采用物理监测法、化学监测法和生物监测法进行2、物理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并应分析原因进行改进,直至监测结果符合要求。3、包外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包内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和湿包不得使用;并应分析原因进行改进,直至监测结果符合要求。4、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尽快召回上次生物监测合格以来所有尚未使用的灭菌物品,重新处理;并应分析不合格的原因,改进后,生物监测连续三次合格后方可使用。1、物理监测:要求每锅监测,每次灭菌应连续监测并记录灭菌时的温度、压力和时间等灭菌参数。2、化学监测:每包进行包外、包内化学指示物监测;预真空(包括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还应进行B—D测试。要求:1、灭菌包包外应有化学指示胶带,高度危险性物品包内应放置包内化学指示卡,置于最难灭菌的部位。2、如果透过包装材料可直接观察包内化学指示物的颜色变化,则不必放置包外化学指示物。3、采用快速压力蒸汽灭菌程序灭菌时,应直接将一片包内化学指示物置于待灭菌物品旁边进行化学监测。4、按照灭菌装载物品的种类,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PCD进行灭菌效果的监测。3、生物监测:每周监测一次。将嗜热脂肪杆菌芽胞菌片制成标准生物测试包或使用生物PCD,或使用一次性标准生物测试包,对灭菌器的灭菌质量进行生物监测。标准测试包的制作:由16条41cm×66cm的全棉手术巾制成。制作方法:将每条手术巾的长边先折成3层,短边折成2层,然后叠放,制成23cm×23cm×15cm的测试包。标准生物测试包或生物PCD的制作方法:将至少一个标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