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衡铁一中高三年下学期3月月考模拟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保藏古籍版本的兰台洞库,详细听取《四库全书》版本源流、保护收藏等介绍,叮嘱工作人员:“我最关心的就是中华文明历经沧桑留下的最宝贵的东西。中华民族的一些典籍在岁月侵蚀中已经失去了不少,留下来的这些瑰宝一定要千方百计呵护好、珍惜好,把我们这个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走出兰台洞库,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版本馆的建成和管理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建设版本馆的初心就是收藏,就是在我们这个历史阶段,把自古以来能收集到的典籍资料收集全、保护好,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盛世修文,我们现在有这样的意愿和能力,要把这件大事办好。”(摘编自《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和中国历史研究院并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纪实》)材料二:问:汤先生,在《儒藏》的编纂过程中,你们采取了怎样的工作方式,积累了怎样的实践经验?答:我们主持的这部《儒藏》,基本上沿袭了中国的传统分类法,即四部分类的传统,也就是按照经、史、子、集的框架进行架构。根据目前的情况看,《儒藏》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北京大学图书馆的藏书相当丰富,版本质量也相当不错,可以给编纂提供60%~70%的版本。同时,我们也同国内外其他的图书、藏书机构保持着相当好的关系,为版本和目录的选定提供了相当大的便利。其次,我们的编纂坚持一种开放的姿态,在依托北京大学现有学术资源的基础上,跟国内外各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学术团队合作,形成一种强强联合的模式。再者,我们有着相当严谨、审慎的工作态度,从体系的设计、版本的选定,再到校勘、审定,都要反复讨论、数次修订。问:汤先生,我们知道您的梦想就是希望让《儒藏》成为全世界最权威的范本。这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请您谈谈《儒藏》编纂的意义。答:编纂《儒藏》,一个方面可以很好地保存历史文献,古代曾有大型的丛书编纂,如《四库全书》《永乐大典》,虽然有一些已经散佚了,但是,三代典籍通过它们更多地保存了下来,我们今天进行整理,还要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它们;另一个方面是把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保存下来,这是更重要的方面;再一方面是希望做成儒学经典的范本。此外,《儒藏》还将搜集未收入上述各书的儒家著述文献,使我们拥有一部比较完备的儒家思想文化著述的总汇。这不仅可以使我们更系统、更全面地了解儒家文化对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也是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使全世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得以利用中国文化资料检证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建设。(摘编自汤一介《传承中华文化推进人类文明——就<儒藏>编纂答<河北学刊>主编提问》)材料三:《永乐大典》11095册,22937卷,约3.7亿字。永乐皇帝制定的目标是:“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这部书的规模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也是世界历史上空前的,《不列颠百科全书》说它是“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从这个角度说,《永乐大典》是中国文化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丰碑。《永乐大典》被毁坏主要发生在明末清初和清末庚子事变的战乱。残卷散在世界各地,经过几代人的调查搜集,学术界的统计为现存422册827卷,按册数计约3.8%,按卷数计约3.6%,均不到4%。《永乐大典》的用途有三:一是庞大的资料库,中国历史文化的巨大信息库;二是它保存了数量相当大的已经失传的书;三是校勘功能,如郦道元《水经注》,明代还有刻本和抄本流传,清代戴震发现《大典》本来自宋本,而完整的宋刻本已不见了,于是利用《大典》本校勘明代的版本,订正了许多错误,基本恢复了原貌。但迄今为止,利用《大典》从事科学研究,发掘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蕴,在方法上还停留在类似于渔民“撒网式”的不够科学的阶段。没有采用科学的“拉网式”,没有竭泽而渔,不知道《大典》存卷400多册这个家底是什么样的。这显然是无法得到系统而科学的成果的,当然也就无法发挥《大典》存卷作为中国文化宝藏的全部功能。我们的办法,将是把《永乐大典》存卷按照引用的书籍逐条切分开,让这些古书的片段各归其书,按《四库全书》的经、史、子、集分类法排序、整理,形成《永乐大典存卷分书重编》本。整理的第一步是确定《大典》引用的这部书存不存世。如果存世,就找到这部书的早期版本,最好是宋元明版本进行全面校勘,有不同之处,写成校勘记,供专家们参考。如果不存世了,就看前人有没有辑本,有辑本的,把辑本仔细对一遍,文字不同或者漏辑的,写成校勘记,供学者参考。至于没有传本的,就形成我们的新辑本。至于史料库作用,我们拿出一册《永乐大典》做了试验(卷7889、7890)。我们逐条切分出书名、篇名、人名、地名、官名,做成专题索引,发现这一册中有索引条目1572条,那么422册的话,就有663384条,这是我们打开这个《大典》史料库的钥匙。(摘编自杜泽逊在专题会上的发言《<永乐大典>综合整理校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收藏和保护历代《四库全书》的版本,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建设国家版本馆的目的。B.《儒藏》的编纂,不仅选用了传统四部分类法的架构,而且有赖于北京大学丰富的学术资源。C.《永乐大典》是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百科全书,但因战乱现存不到4%,已经失去了资料库功能。D.要发挥《永乐大典》的全部功能,我们既要“撒网式”研究,也要“拉网式”研究,实现竭泽而渔。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华文明能够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文明,这与中华民族历来重视文化典籍的保护密切相关。B.《水经注》的校勘表明,只有充分利用不同版本相互印证,才能最大限度地恢复散佚典籍的原貌。C.今人整理《永乐大典》时,按其所引书籍逐条切分并各归其书,可见明代分类方式较为落后。D.汤一介和杜泽逊在谈话中多次提及“我们”,因为他们都十分重视团队在学术研究工作中作用。3.下列对三则材料文体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是纪实报道,记录重大事件,叙述与议论交替,真实客观。B.材料二是访谈,受访者根据采访者的问题来直接回答,针对性强。C.材料三是发言稿,通过数据和事例介绍了工作的进展,具体详实。D.材料二和材料三,专业术语使用较多,内容学术性强,逻辑严谨。4.《儒藏》编纂和《永乐大典》整理,这两种“修文”的路径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盛世修文,我们现在有这样的意愿和能力,要把这件大事办好”。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你的凝视沈念①“你凝视着她,她也在凝视你。”②站在万平口海滨的夜幕下,眼前的夜色,天地玄黑,逼近又撤离的潮声,发出有节奏的动颤。幽静的海域披上一层银纱,动颤的缝隙里,白色浪条浮现的瞬间,让你开始回想白昼的那一段凝视时光。③凝视的起点和终点,都是那件黑色的陶杯。它只有22克,一个无法想象的关于时间的重量,灌注在这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硬如瓷、声如磬的黑陶之上。她被命名为蛋壳黑陶镂孔高柄杯,造型简洁明畅,细薄的陶壁,精巧的镂孔,高耸的柄身,透露着神秘的美感。长久凝视,你能看到杯身布满细密的弦纹,杯口外侈,仿佛几千年前的风,刚从口沿上呼啸而过。静静立在透明的展柜里,她等待着你的到来,你凝视她,她也不知与多少凝视的眼睛相遇,不知凝视过多少认真、讶异或惊喜的面庞与流连的身影。④你们相遇了。你们的凝视就是一场对话,说到久远历史与地方迁变,说的是时间里的寓言。今天的遇见得感谢上个世纪的一次考古挖掘。1936年,梁启超之子、考古学家梁思永带领考古队前往日照两城镇遗址,发现了这件4500多年前的黑陶杯。又过了30多年,日照东海峪遗址出土了两件黑陶杯,其中陈列于山东博物馆的那一件,是后来出土百余件同类器物中完美的代言。你一眼就看到展厅里的她,因为独特的造型而长久凝视,杯身直筒圜底,器柄中空,内含陶球,摇之有声,无釉而黑亮,胎薄却坚硬,器壁有细密的条形镂孔和陶土纹路,仿佛叙说着神圣的母语。⑤夜色打开想象。那个尚且没有文字记载的年代,当第一缕曙光从海上照射到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时,陶器上残留着未干的黑色陶衣,在晨光中泛着幽亮的光泽。先民种植水稻和粟,饲养家畜,制陶、纺线、织布、雕琢玉器,一群手捧陶杯的先民,正绕着火堆欢歌舞蹈。在祭祀、庆典、宴饮中捧出的高柄杯,此刻不再是一件日常盛酒的用具,而是一种礼器,承载着礼仪与信仰。时间里的事物灰飞烟灭,只有那些陶器顽强艰难地留存下来,尘封在大地之下,成为历史长河的见证。⑥遇到的一位陶艺大师,给你讲述黑陶制作的不易。选土、采土、晒土、舂土、筛土、羼料、和泥,经过这些花费很长时间的工序后,再将陶泥揉捏成想要的形状。遥想匠人们在水边淘洗陶土,判断胎体的厚薄,考验手上功夫,你的耳际似乎听到匠人粗糙的手拍打陶土发出的声响。⑦你急切地想听讲述者说那最关键的一步-烧制黑陶需要非常高的温度控制技术。陶艺大师说,陶坯在烧制时要经历低温素烧、高温釉烧和熏烟渗碳等复杂的工序,尤其是在熏烟渗碳阶段,匠人们要选择合适的燃料和烟熏材料,通过控制烟熏的时间和温度,让烟中的碳粒均匀地渗透到陶坯的表面和内部,从而形成黑色的釉层。他讲述里掺杂的现代名词被你忽略,你的心底涌动着一个滚烫的声音:黑陶,是泥土与火焰的结晶,这个过程一定是千万次的实践,和此后留在匠人手上的经验包浆。火焰红灼,浓烟黑绕,如果温度控制不当或者烟熏材料选择不合适,都会导致烧制失败。时间在某一刻凝固,也在某一刻新生,在经历泥土的温润、匠人的雕琢、烈火的焚烧之后,她最终涅槃为火中的凤凰。⑧黑陶杯的胎体有的地方非常薄,最薄处的口沿仅有0.2毫米,两页纸的厚度。面对这只黑陶杯,杯身上不易被察觉的茂密纹路,你似乎强烈地感受到生命的躁动。先民们的智慧和情感,让他们熟练地掌握了陶土的配方和烧制温度,还能够在器物表面进行精细装饰和造型加工。太不可思议了!现代人拉出如此超薄的胎体都不会太顺利,但4000多年前的先民做到了。黑陶理所当然地成了日照的地理标识,高超的制陶技艺被看作龙山文化的精华,代表了陶器制造史的巅峰,也被后世誉为“4000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⑨你没有想到,在日照这个日出初光之地,有800多处陶的遗址。那些陶土原本不会有具体的名字,但到达此地,你的目光必然被丰富多样的黑陶器型所吸引。人间烟火升腾,那些鼎、壶、罐、杯、豆、盉,饮酒、吃食、盥洗,人的生活都分解进这些陶土器物的虚空之中。⑩当然,黑陶的故事还有很多,也永远不会结束。她像眼前的大海,是日照这片临水之地最具生命力的元素。尽管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发展,黑陶的制作和用途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在日照100多个制陶的村庄和街道,依然有许多非遗传承人坚守着这份古老的技艺。你无从一一走访,80种工艺技法,镂、挑、雕、剔、压……在今天的匠人手里,黑陶依旧在生长变化,简洁中有繁复之美,繁复里藏着简洁之力。他们制作的黑陶艺术品不仅继承了传统的精髓,也在融入现代的审美设计后,有了新的形式转化。那些手揉捏着陶泥,感受着泥土的体温,是时间的裂变,也是时间在隐身。⑪夜色中的海面有着光影变化,水浪轻轻荡漾开,形成一道道曲折的波纹。黑陶身体上的每一道刻痕,每一处磨砺,变成海上层层叠叠的细浪,波纹在黑色的映照下变得耀眼。每一件黑陶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着各自的形状、纹饰和色彩,如同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有着自己的性格与灵魂。“你凝视着她,她也在凝视你。”这样的凝视是泥土对火焰的凝视,是人对大地的凝视,也是生命在凝视着自身的深邃与广阔。(本文选自《人民日报》,略有改动)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多方位介绍了蛋壳黑陶镂孔高柄杯,既有对其独特造型与神秘美感的描绘,又有对其承载的久远历史与深厚文化内涵的挖掘。B.文中第④段提及梁思永带领考古队发现黑陶杯,以及后来日照东海峪遗址出土同类器物,表明它们的面世来之不易,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C.文中第⑤段描写先民围绕黑陶杯进行祭祀、庆典等活动,这些想象场景的描绘,意在说明黑陶杯在当时生活中作为礼器使用,而非日常用具。D.现代匠人在传承黑陶制作技艺时融入现代审美设计,使黑陶艺术品在保留传统精髓同时,有了新的形式转化,获得新的发展。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和结尾都有对海滨夜色氛围的描写,开篇由眼前景色引出对白昼凝视黑陶时光的回想,结尾将黑陶与海面的光影变化相联系,前后呼应,令文章浑然一体。B.文中第⑦段用“她最终涅槃为火中的凤凰”来写黑陶的浴火重生,以借喻手法赋予器物炽热的生命意识,形成刚柔并济的美学效果,产生强烈的震撼力。C.本文语言极具张力,既有具象化的器物描摹,又有抽象化的精神隐喻,综合运用记叙、说明、描写、议论等各种表达方式,笔触细腻,内蕴丰富。D.本文视角独特,构思精巧。作者运用联想与想象,将头脑中围绕黑陶杯展开的思绪诉诸笔端,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历史文化的钦佩与赞颂之情。8.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段“每一件黑陶都是独一无二,有着各自的形状、纹饰和色彩,如同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有着自己的性格与灵魂”这句话。9.本文写了作者对黑陶杯的凝视与思考,却以“你的凝视”为题,有何妙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鲁饥,臧文仲①言于庄公曰:“夫为四邻之援,结诸侯之信,重之以婚姻,申之以盟誓,固国之艰急是为。铸名器,藏宝财,固民之殄病是待。今国病矣,君盍以名器请籴于齐!”公曰:“谁使?”对曰:“国有饥馑,卿出告籴,古之制也。辰也备卿,辰请如齐。”公使往。从者曰:“君不命吾子,吾子请之,其为选事乎?”文仲曰:“贤者急病而让夷居官者当事不避难在位者恤民之患是以国家无违。今我不如齐,非急病也。在上不恤下,居官而惰,非事君也。”文仲以鬯圭与玉磬如齐告籴,齐人归其玉而予之籴。晋人执卫成公归之于周,使医鸩之,不死,医亦不诛。臧文仲言于僖公曰:“夫卫君殆无罪矣。臣闻之:班相恤也,故能有亲。夫诸侯之患,诸侯恤之,所以训民也。君盍请卫君以示亲于诸侯,且以动晋?夫晋新得诸侯,使亦曰:‘鲁不弃其亲,其亦不可以恶。’”公说,行玉二十瑴,乃免卫侯。自是晋聘于鲁,加于诸侯一等,爵同,厚其好货。晋文公解曹地以分诸侯。僖公使臧文仲往,宿于重馆,重馆人告曰:“晋始伯而欲固诸侯,故解有罪之地以分诸侯。诸侯莫不望分而欲亲晋,皆将争先;晋不以固班,亦必亲先者,吾子不可以不速行。鲁之班长而又先,诸侯其谁望之?若少安,恐无及也。”从之,获地于诸侯为多。反,既复命,为之请曰:“地之多也,重馆人之力也。臣闻之曰:‘善有章,虽贱赏也;恶有衅,虽贵罚也。’今一言而辟境,其章大矣,请赏之。”乃出而爵之。(节选自《国语·鲁语》)材料二:邾人以须句故出师。公卑邾,不设备而御之。臧文仲曰:“国无小,不可易也。无备,虽众不可恃也。《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又曰:‘敬之敬之,天惟显思,命不易哉!’先王之明德,犹无不难也,无不惧也,况我小国乎!君其无谓邾小。蟲虿有毒,而况国乎?”弗听。八月丁未,公及邾师战于升陉,我师败绩。邦人获公胄,县诸鱼门。(节选自《左传·僖公》)材料三:二十四年春,穆叔②如晋。范宣子逆之,问焉,曰:“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谓也?”穆叔未对。宣子曰:“昔句之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社氏,晋主夏盟为范氏,其是之谓乎?”穆叔曰:“以豹所闻,此之谓世禄。鲁有先大夫曰臧文仲,既没,其言立。其是之谓乎?豹闻之,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节选自《左传·襄公》)【注】①臧文仲:姬姓,臧氏,名辰,曲阜人,春秋时鲁国大夫。②穆叔:即叔孙豹;叔孙豹,姬姓,叔孙氏,名豹,春秋时鲁国大夫。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贤者A急病而让夷B居官者C当事不避难D在位者E恤民之患F是以国家无违。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是晋聘于鲁:“聘”指诸侯国间派遣使者外交聘问,与《季札观周乐》中“吴使季札聘于鲁”的“聘”用法相同。B.乃出而爵之:“爵”指赐予爵位,与《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爵五大夫”的“爵”动词用法相同。C.君其无谓邾小:“其”指自己,与《游褒禅山记》中“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的“其”用法相同。D.县诸鱼门:“县”同“悬”,与《诗经·伐檀》中“胡瞻尔庭有县貆兮”的“县”用法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臧文仲建议僖公向晋国请求释放卫国国君,以显示对诸侯亲近,并借此影响晋国。B.臧文仲在晋国分封土地时,听从重馆人建议,迅速行动,使鲁国获得较多的土地。C.臧文仲认为国家无论大小都不可忽视,但鲁庄公却轻视邾国不设防备,终致战败。D.穆叔认为只有保持家族姓氏和祭祀不断,即世代享受禄位才称得是真正的“不朽”。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国病矣,君盍以名器请籴于齐!(2)善有章,虽贱赏也;恶有衅,虽贵罚也。14.穆叔认为“鲁有先大夫曰臧文仲,既没,其言立”。后有论言:臧文仲的“立言”因事而发,伴随事功而生。所论观点在文中如何体现的?(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次韵杨明叔①·其一黄庭坚鱼去游濠上,鸮来止坐隅②。吉凶终我在,忧乐与生俱。决定不是物,方名大丈夫。今观由也果,老子欲乘桴③。【注】①杨明叔是黄庭坚的弟子。②这一联用了两个典故:用庄子濠梁之辩的典故,表达自得其乐之情;用贾谊《鹏鸟赋》的典故,表达抑郁的心情。③《论语·公冶长》:“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孔子弟子子路,名仲由。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二句通过用典,含蓄委婉地表达了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状态:一乐一忧。B.三四句紧接着一二句具体内容,直接论述吉凶忧乐的状态都因“我”而生。C.五六句继续紧接着上面诗句直接议论,意思是能不受外物影响才是大丈夫。D.七八句意思是,现今看到世界的种种缘由,打算像孔子一样“乘桴浮海”。16.这首诗既有对弟子的告诫,也有对学生的表彰和信任。请结合诗句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对《离骚》作了高度评价,称它兼有《国风》“______”和《小雅》“______”的特点。(2)翻译家石真先生将泰戈尔诗集《Lover’sgift》译为《爱者之贻》,极富典雅之美。这个书名,让我们想起《诗经·邶风·静女》中“爱屋及乌”式美好爱情的经典名句“______,______”(3)在古典诗文中,“扁舟”这一意象承载着诗人丰富的情感,或暗含淡泊隐逸的愿望,或寄托漂泊羁旅的愁思,或表达悠然自得的情怀,等等。如:“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965年,核潜艇研制工作全面启动,接下绝密任务后,黄旭华三十年没有回过家乡,开始了“荒岛求索”的人生。十年磨一剑,在世界核潜艇史上写下光辉篇章:上马三年后开工、开工两年后下水、下水四年后正式编入海军进入战斗序列。辽阔海疆从此有了护卫国土的“水下移动长城”。与黄旭华共事多年的施祖培说,当时有个土口号,叫“头拱地、脚朝天,也要把核潜艇搞出来”。白手起家,干惊天动地事。没有现成的图纸和模型,就边设计边施工,白天黑夜加班加点;没有计算机,就用算盘和计算尺,日日夜夜、月月年年。深海,潜伏着中国核潜艇,也深藏着“核潜艇人”的功与名。黄旭华赤子丹心,年逾九旬仍奋斗不止。他曾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此生属于祖国,此生属于事业,此生属于核潜艇,此生无怨无悔!”“搞尖端、搞创新,一路历尽沧桑,我们的人生可以用两个字概括:一个是痴,一个是乐。”《赫赫而无名的人生》中写道:“他,恰是有为而埋名的人生,就像他负责设计的潜艇,久久地潜进深深的海洋,是赫赫的存在,又是无影的存在。”黄旭华,深潜无声,却震耳欲聋。18.参照中国航天“总总师”任新民语段,结合黄旭华事迹材料进行仿写。例:国家的分量,在一个人心中能有多重?重到可以为之舍弃安逸,戈壁跋涉,隐姓埋名四十载;重到从一无所有中“白手起家、砥砺前行,也要让飞天梦想照进现实”;重到古稀之年仍老骥伏枥,志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达标名校2025年初三第四次模考数学试题含解析
- 事业单位短期合同工协议书模板
-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滕州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2月第一次调研生物试题理试题含解析
- 新津县2025年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2025年六年级下学期5月模拟预测数学试题含解析
-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辽宁省辽阳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 自然人股权转让合同指南
- 土建劳务分包合同
- 版展览场地租赁合同典范
- (四调)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 语文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年融媒体中心招聘考试笔试试题(60题)附答案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创新创业课程)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GIS组合电器课件
- 2022年陕西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武术的起源与发展概述(课件)
- 自愿放弃社保协议书模板
- (高职)经济数学电子课件完整版PPT全书电子教案
- 2022年保安考试题库有答案
- (完整版)老人健康智能手环可行性分析报告 (1)
- 低钠血症鉴别诊断-杜斌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