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9第15讲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一、选择题1.《隋都城图》题记:“畦分棋布,闾巷皆中绳墨,坊有墉(墙),墉有门,逋亡奸伪无所容足。而朝廷宫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亦一代之精制也。”由此可见,隋都城的设计重在()A.打破市坊的空间界限 B.便利居民的交通出行C.加强官府的严格限制 D.促进城市的商业活动2.雍正二年(1724年),山西巡抚刘于义奏称:“山右(今山西)积习,重利之念,甚于重名。子弟俊秀者多入贸易一途,至中材以下,方使之读书应试。”这表明()A.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宝而变更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被抛弃C.重农抑商政策已经发生变更D.商人的政治地位大大提高3.唐代陈鸿祖的《东城老父传》中记载,唐玄宗时期,长安城内“卖白衫、白叠布(即棉布)行,邻比廛间”。材料反映了当时()A.官营棉纺手工业技术先进B.商品的买卖突破时空限制C.棉布产量和运销数量较多D.讽刺类长篇白话小说盛行4.(2024海南单科)“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镇将只掌防戍守御。宋代,诸镇“置于管下火烟繁盛处,设监官,管火禁或兼酒税之事”。镇的功能变更反映了()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坊市制度被渐渐打破C.地方行政机构权力扩大 D.边患问题得到解决5.(2014江苏单科)唐前期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后期则规定:“中县户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史二人,其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若要路须置,旧来交易繁者,听依三千户法置。”由此可见唐后期()A.市的建置制度已有所调整B.县不满三千户绝不许设市C.市的交易不再受官府监管D.只有州县所在地才许设市6.南宋时杭州在“夜市于大街有车担设浮铺,点茶汤以便游观之人”,“巷陌邻居,自有提茶瓶沿门点茶,或朔望日,如遇吉凶二事,点送邻里茶水,请其往来传语”。这可用来说明当时()A.政治与经济中心合一B.城市商业比较发达C.官府加强了经济监管D.理学思想压倒迷信观念7.明中后期,有人争论,“商亦无害,但学者不当自为之,或命子弟,或托亲戚皆可”,否则一家老小都没有方法养活。这一争论反映了()A.农本思想被否定 B.重商主义盛行C.传统义利观废弛 D.抑商观念减弱8.(2024浙江4月选考,7,2分)清初两淮和两浙的盐商家庭总共不及1000家,而到乾隆末年,盐商家庭却已产生了280余名进士,占全国进士总数的1.88%。这一现象反映了()A.商人谋求转变社会地位B.盐商经济实力快速提高C.士贵商贱观念已被打破D.商人得到政府优厚待遇9.(2024浙江10月选考,8,2分)清朝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下列表述符合作者思想的是()A.“海禁”政策始于清初B.“海禁”期间曾短暂实行对外开放C.“海禁”的目的是严禁外国商人到中国经商D.“海禁”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10.唐文宗太和六年(832年),宰相王涯上奏:“商人乘马,前代所禁。近日得以恣其乘骑,雕鞍银镫,装饰焕烂,从以童骑,骋以康庄,此最为僭越。伏请切令禁断。”以下对当时商人地位的推断,错误的是()A.经济地位优越B.政治地位低下C.遭遇全社会的鄙视D.事实上没有自由民的同等地位11.康熙年间,清政府设立江、浙、闽、粤四处海关,关署分别设在上海、宁波、厦门和广州。其中,以上海和广州发展最为快速。嘉道年间每年进出上海港的南北海船在4000艘左右,上海成为南北洋贸易的重要枢纽。这表明上海的发展得益于()A.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位置B.清初海禁政策的放宽C.鸦片斗争之后的五口通商D.清政府激励对外贸易12.清雍正时期曾一度“开闽省洋禁”,允许浙江“一体贸易”,然而到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就又宣布关闭江浙闽三海关,限制外商只准在粤海关一口贸易。这种“开放”()A.禁绝外国人来华贸易B.实质上具有官方垄断的性质C.放宽了民间贸易往来D.有利于维护主权和发展经济13.《资治通鉴》载唐僖宗乾符五年“诏以东都军储不足,贷商旅富人钱谷以供数月之费,仍赐空名殿中侍御史告身(委住状)五通(五份),监察御史告身十通,有能出家财助国稍多者赐之”。材料反映了唐代()A.商人的经济地位远比一般平民优越B.商人在法律和政治上不再受到卑视C.政府开拓商人谋取官位的特别渠道D.政府意在推行打击富商大贾的政策二、非选择题14.(2024江苏单科)历代王朝的商业政策蕴含着一以贯之的经济思想,也会因时代变更而作出调整。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汉文帝变“抑商”政策为“惠商”政策。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这些措施实行后,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隆盛局面。人民可以进入山泽自由樵采、捕捞,以补助生活。但文、景时期,抑商政策中之“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的规定始终未取消。材料二在西汉中前期,出现了“用贫求富”的热潮。求富最有效的途径是经商。经商也有经商的学问,商人们把“求利”看做是人生的主要追求目标,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说法。为了求利而总结的阅历,有“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还有“以末致财,用本守之”等。——以上材料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汉文帝“惠商”政策的做法和成效。结合所学学问,概括指出战国至汉文帝统治前“抑商”政策的主要目的及其经济后果。(6分)(2)据材料二,概述西汉中前期的“求富”观念。(3分)(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简要说明“抑商”和“惠商”的关系。(3分)15.20世纪初,日本学者指出宋代是中国的大变革时期,产生了较大的国际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07年12月,沉睡海底800年的宋代古沉船“南海一号”被打捞出水,“南海一号”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觉的海上沉船中年头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是见证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物。据考证,我国近海有2000~3000艘沉船,以宋元时期居多。——詹子庆《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材料二若说近世史应从什么时候起先?这应当是宋以后……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北宋以后堪称近代史……“二程”之“洛学”出,复兴古学,方使“千载不传之学”重放光明……与西洋文艺复兴时代学问人的自觉不无相像之处。——《内藤湖南全集》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同样重要的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没有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学问,分别指出材料二中宋代“商业革命”“复兴古学”的主要表现。(4分)(2)材料二中内藤湖南把宋代与西方的“文艺复兴”时期同日而语,请各举一例说明宋代在文学、艺术方面所取得的成就。(4分)(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你认为宋朝的“商业革命”没有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影响的主要缘由是什么?“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是指什么?(5分)答案精解精析一、选择题1.C依据材料中“逋亡奸伪无所容足”“而朝廷宫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可以看出隋是从管理的角度来设计都城的,故选C。A是在宋代,B、D在材料中没有涉及。2.A材料中“重利之念,甚于重名”表明传统观念发生变更,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中“山右(今山西)积习”表明是地方观念的变更,而非国家政策的变更,故C项错误;清雍正帝强调“工贾皆其末也”,商人的政治地位并没有“大大提高”,故D项错误。3.C由材料信息可知,唐玄宗时期,长安城内棉布交易普遍,这说明当时棉布产量和运销数量较多,故选C项。官营手工业产品不流入市场,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商品的买卖突破时空限制,故B项错误;《东城老父传》为文言传奇小说,故D项错误。4.A材料中宋代的镇“兼酒税之事”,在商业繁华地点征收商业税,客观上反映出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只反映出镇的功能发生了变更,没有体现出商业区与居民区的关系,不能由此推断坊市制度被渐渐打破,故B项错误;材料中镇的主要功能是“防戍守御”,是地方军事机构,而非地方行政机构,故C项错误;由镇的功能变更不能推断出它“防戍守御”的效果,因此没有反映出边患问题得到解决,故D项错误。5.A从材料信息看,唐朝前期只有“州县之所”才能设置市;唐朝后期,三千户以上的县设市令、史,加强对市的管理,但三千户以下的县不设市官,假如是重要的交易地区,依照三千户以上的方法设置。可见唐朝后期市的建置制度已有所调整,故选A项。唐朝前期就规定州县之所可以设市,后期只是规定不满三千户的县不设市官,B项明显与材料不符,解除。唐朝时市的交易仍受官府监管,解除C项。由材料中“若要路须置,旧来交易繁者,听依三千户法置”可知D项表述错误。6.B材料没有体现政治中心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中“夜市……点茶汤以便游观之人”“巷陌邻居,自有提茶瓶沿门点茶”“遇吉凶二事,点送邻里茶水,请其往来传语”反映了宋代杭州以茶汤为例的商品经济,形式敏捷多样,故B项正确;材料中“夜市”“巷陌邻居”均未反映官府的管理,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宋代商品经济,与理学思想无干脆关联,故D项错误。7.D据材料中“学者不当自为之”并结合所学学问可得出,当时抑商观念仍旧存在,农本思想没有被否定,重商主义并未盛行,传统重义轻利的观念仍旧存在,没有被废弛,故A、B、C三项错误。据材料中“商亦无害”可得出,当时传统抑商观念有所减弱,故D项正确。8.A“乾隆末年,盐商家庭却已产生了280余名进士”体现了商人谋求社会地位的变更,故A项正确。B项材料中无从体现;C、D两项均不符合史实。9.D由“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可知黄遵宪认为实施“海禁”政策的目的是驱除外国滋事者,但是由此累及无辜,阻碍了正常对外贸易的发展,实为一大错。结合所学可知,“海禁”政策严格限制国内与外界的联系,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故D项与黄遵宪思想相符。10.C材料中商人“装饰焕烂,从以童骑”等说明其经济地位优越;“最为僭越”、宰相“伏请切令禁断”可知商人地位低下,说禁就禁,也说明商人没有自由民的同等地位。C项中“全社会”的说法太肯定,错误。故选C项。11.B材料中“清政府设立江、浙、闽、粤四处海关,关署分别设在上海、宁波、厦门和广州。其中,以上海和广州发展最为快速。嘉道年间每年进出上海港的南北海船在4000艘左右,上海成为南北洋贸易的重要枢纽”表明上海发展得益于政府政策的放宽,故B项正确。12.B题干信息未干脆指出禁止外国人来华贸易,故A项不符合题意;题干强调了清雍正“开闽省洋禁”,乾隆宣布关闭江浙闽三海关,限制外商只准在粤海关一口贸易,这体现了以皇帝为代表的封建专制政府对“海外贸易”的限制和垄断,故B项符合题意。到了雍正年间,加紧限制对外贸易,“放宽了民间贸易往来”不符合史实,故C项不符合题意;对外贸易受到垄断和限制不利于维护主权和发展经济,故D项不正确。13.C材料显示“诏以东郡军储不足,贷商旅富人钱谷以供数月之费,仍赐空名殿中侍御史告身(委任状)五通(五份)”,说明商人用钱谷买官,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并未将商人经济地位与一般平民对比,故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未提及商人的法律和政治地位,故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关注商人买官问题,并未涉及政府推行打击富商大贾的政策,故D项不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14.答案答案要点:(1)做法:取消关卡和禁令(允许自由经商)。成效:商业(经济)快速发展;民众生活得到改善。目的:巩固小农经济;维护封建统治。(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后果:阻碍商品经济发展(压抑经济活力)。(2)观念:利润是商人的主要追求目标;经商是实现富有的最有效途径;购买土地可以更好地保存财宝。(3)关系:抑商是基本的经济政策;惠商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政策;在某些时期同时存在抑商政策和惠商政策。解析(1)第一小问主要考查归纳概括材料要点的实力,干脆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并加以简要概括即可。其次小问考查基础学问的再认再现实力,回顾教材学问归纳总结即可。(2)实际要求考生划分材料二的层次并归纳层次大意,留意肯定要运用高度概括性的语言。(3)重农抑商政策是我国的基本经济政策,其贯穿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始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能源与资源行业:新能源储能技术应用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年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规划与管理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路径报告
- 钻井液应用研究考核试卷
- 探索教育行业与商业资本的多元合作模式
- 小学班主任事迹材料8篇
- 以提升孩子自我效能感为目标的家庭教育策略研究
- 智慧学习空间的建设与发展趋势
- 儿童社交能力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关系研究
- 肠道健康与人体健康
- 工作场所中的压力管理与教育心理策略
- 2025年施工员-土建方向-岗位技能(施工员)考试题库
- 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含答案)
- 胸痛单元建设课件介绍
- 超市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制度
- 酒店服务流程与空间布局优化
- DB11∕T 2380-2024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盖挖法施工技术规程
- (2025)医疗护理员理论考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贵州省中考英语真题含答案
- 2025年广西中考语文试题卷(含答案)
- 建设工程法律培训
- 2025年南京市中考数学真题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