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_第1页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_第2页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_第3页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_第4页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同步学案优化设计GAOZHONGTONGBUXUEANYOUHUASHEJI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第一章目录索引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学以致用·随堂检测全达标壹贰叁课程标准了解共和制在中国建立的曲折过程,理解中国政治道路发展的独特性学习要点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第二章一、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核心概念]政党政治: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根本利益的社会政治组织。政党政治是政党在政治运行中处于核心地位以及政党掌握国家政权并在国家事务和社会生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政治。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1.建立共和政体: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正式成立,标志着

在中国的诞生。

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目的防止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政体

体现因人设法色彩内容以

、平等自由为原则

确立行政、立法、司法

的政治制度

实行

,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国务员副署才能生效

评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

性质的重要文件,具有反对

的进步意义

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君主专制制度二次革命名存实亡3.北洋政府时期的政党政治尝试主权在民一党专政国民大会宪政4.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训政”和“宪政”[微点归纳]正确认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民主法治色彩①民主程序:由参议院制定。②权力归属:实现了从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由人治到法治的转换,赋予人民人权与自由,从臣民转变为公民。③政体运作:实行三权分立,保障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核心要语记一记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②1928年中国国民党成为中国新的统治者后,宣告训政时期开始,但国民党的所谓“训政”,就是剥夺人民权利的一党专政。边角要语读一读①教材P14“历史纵横”的材料说明,辛亥革命后各派政治力量迅速分化和重组,中国开始了政党政治的尝试。②教材P15“历史纵横”的内容说明了孙中山“革命程序论”的基本主张,以及国民党在不同时期的责任与任务。易混易错辨一辨①民国初年政党政治的尝试既是西方政治文化和政治制度对中国强烈冲击的结果,也是中国资产阶级对未来政治制度理想运作方式的实践和探索。(

)②民国初期政党林立,民众参与政治的热情高涨,说明我国政党政治已经成熟。(

)√×提示民国初期开始了政党政治的尝试,不能说政党政治已经成熟。

图解历史议一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二、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核心概念]“三三制”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采取的政权组织原则。规定在政权机关的工作人员组成上实行“三三制”,即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中间分子各占1/3。实行“三三制”原则有利于团结各阶层人民抗战。1.革命根据地的苏维埃政权瑞金工人人民革命政权目的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表现设立

,作为民国地方政府

推行

,边区政府委员由边区参议会选举产生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设立的地方性代议机构通过“

”原则,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

评价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

,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

边区政府抗日民主制度三三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抗日根据地的民主建设3.解放战争时期(1)在东北、华北、中南、西北等地区建立

,巩固新兴的人民政权,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2)毛泽东发表《

》,为建立人民共和国奠定了理论基础。

[微点归纳]民主革命时期人民政权形式与性质

时期形式性质土地革命时期苏维埃政权工农民主政权抗日战争时期“三三制”原则抗日民主政权解放战争时期军政委员会或人民政府人民民主政权行政区论人民民主专政核心要语记一记①1931年建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②抗日战争时期在各抗日根据地设立边区政府,推行抗日民主制度,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③解放战争时期在解放区设立行政区,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边角要语读一读①教材P16地图《大反攻前夕的19个抗日根据地》,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始终牵制着大量日本军队,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②教材P17《陕甘宁边区人民投票选举》图片,说明抗日根据地积极进行民主政治建设,在最广泛的范围内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热情。③教材P17“史料阅读”的引文,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向全国人民公开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建立人民共和国的主张。易混易错辨一辨①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设立边区政府,而非建立苏维埃政权,主要是由政党的性质和革命任务决定的。(

)②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的宪法大纲,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宪法性文件。(

)③毛泽东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提示近代中国第一部宪法性文件是《钦定宪法大纲》。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核心概念]国家治理体系:是指在党的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的安排,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基础1949年9月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

确立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性质是以

为核心和主要内容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作用保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后,社会主义

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

规定了国家性质,具有临时宪法作用

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民主与法制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挫折1957年后,受到反右斗争扩大化和“左”倾指导思想的影响,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完善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一步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取得许多重要进展确立1949年,

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发展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共中央提出“

”的八字方针,进一步确立了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格局

完善改革开放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为

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被写入

,使得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走上了

轨道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制度化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目标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发展完善2019年10月,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特点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国家层面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既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又借鉴了古今中外制度建设的有益成果影响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有力制度保障,巩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微点归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①以科学理论为指导。②以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为基础。③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④适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特色。⑤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强大的生命力。核心要语记一记①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起来。②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③中共十八大后我国积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边角要语读一读①教材P18“史料阅读”的引文,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性质、政权组织形式。②教材P20“历史纵横”介绍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讲述了两项基本政治制度的内涵。③教材P21“问题探究”的材料说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调动了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热情,呈现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局面。易混易错辨一辨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真正享有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这是中国民主政治的本质。(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

)③从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到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一直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

)√√×提示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人民政协就恢复了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图解历史议一议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使国家治理体系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使国家管理者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制度治理国家,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国理政的效能。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第三章史料实证

民主共和制确立材料第一条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①。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②。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③。第四十五条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主题一民国时期民主共和制的艰难历程①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行主权在民、自由平等的原则②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行三权分立和责任内阁制探究一概括材料中《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历史意义。提示内容:以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为原则,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教你读史历史解释

艰难的民主共和之路材料时间主要史实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在中国的诞生1912年3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1913年“宋教仁案”(3月)、“二次革命”(7—9月)、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10月)①1915—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1916年取消帝制,军阀陷入混战②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通过《训政纲领》,宣告训政时期开始1948年国民党召开“国民大会”,建立总统府,推行“宪政”③①②③说明民国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和结果探究二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时期资产阶级共和之路的主要特点。提示特点:艰难曲折,未真正实现共和;政府更替频繁,长期实行军事独裁统治。教你读史史论史识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

历史意义政治确立主权在民、自由平等的原则及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建立责任内阁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经济确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合法性,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思想有利于促进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树立帝制非法、民主共和合法的观念文化知识分子利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集会、结社、言论、出版自由的规定,纷纷组织党团和创办报刊,大量介绍西方文化,为新文化运动创造了条件对外关系强调中国是一个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启发群众的爱国情感局限性没有具体规定人民的权利,以及实现权利的保障没有贯彻“五权宪法”的理论没有履行妇女参政的承诺,没有写入男女平权的条文仅凭一纸空文限制袁世凯的目的难以实现2.正确认识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史料实证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制度探索材料1927年11月,工农革命军第二次攻下茶陵县城。毛泽东立即指示召开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工农兵政府①,保卫商店、邮局和学校②。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成立后,立即号召广大群众建立工农武装,惩治土豪劣绅,土地革命在茶陵各地开展起来③。1928年1月,遂川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成立④,之后颁布实施了《遂川县工农兵政府临时政纲》。临时政纲明确规定和保护广大工农的政治权利、劳动权利和受教育权利。——摘编自戴雪梅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演进历程研究》主题二中国共产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进行的制度探索①④说明创建苏维埃政权是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②③说明了开展土地革命、巩固政权的措施探究三根据材料,概括毛泽东在井冈山地区进行政权建设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政权建设的历史意义。提示内容:创建苏维埃政权;进行土地革命;保障群众的权利。意义:使中国革命走上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获得群众支持,促进革命根据地发展。教你读史历史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制度建设探索材料民主作为政治诉求往往是理念的、抽象的,但作为国家制度安排,却是具体的、实实在在的①。一个执政党要把自己关于民主的理解从诉求变为制度,往往要经过曲折的探索过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曾经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进行过很好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精神和价值取向②。——摘编自李捷《毛泽东对新中国建立与发展的历史贡献》①民主政治要做到理论诉求与制度安排相结合②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设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探究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制度是怎样充分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精神和价值取向”的。

提示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

教你读史史论史识1.中国共产党不同革命时期的制度探索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特色(1)本质: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真正享有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这是中国民主政治的本质。(2)特色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其根本特点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②两大政治制度构成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③民主政治建设的民主化、法制化。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以民主化、法制化为保障,依法治国成为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制度自信——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培养•史学思维【理论升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水平。(2)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3)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4)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5)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类别制造业货物贸易商品消费外资流入外汇储备整体经济实力世界排名第一第一第一第二连续多年世界第一第二大经济体A.“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实现B.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逐步现代化C.“一带一路”倡议辐射作用日渐凸显D.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已经完全实现B对点训练1.中国在改革开放40多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如下表所示。这些成就表明()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在制造业、货物贸易、商品消费等领域均居世界第一,且外资流入量在世界排名第二,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表明中国经济发展环境呈良性态势,反映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逐步现代化,B项正确;“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实现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提到“一带一路”,排除C项;“已经完全实现”表述绝对,排除D项。2.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强调多主体,大家都是主体。过去所讲的“国家管理”,只有“国家管理者”这一个主体。从“国家管理”到“国家治理”提法的变化体现了(

)A.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根本改变B.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发展C.人民权利和义务的空前扩大D.人民直接管理国家社会事务B解析材料主要体现了国家管理方式的改变,体现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发展的表现,B项正确;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并没有改变,排除A项;“人民权利和义务的空前扩大”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人民选出人大代表间接行使国家权力,排除D项。学以致用·随堂检测全达标第四章12345678题组1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1.据统计,从武昌起义至1913年底,随着专制政权的土崩瓦解,全国公开成立的团体达682个,其中属于政治党团者312个。为谋求议会席位,各党派展开激烈竞争。这(

)A.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确立B.有效保证了责任内阁制的实施C.推动了近代政党政治的形成D.揭示了民国初年政治乱象丛生C12345678解析据材料可知,辛亥革命后,为谋求议会席位,各党派展开激烈竞争,开始了政党政治的尝试,故选C项;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确立的标志是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排除A项;由于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和当时的内外形势,民国初期政党政治的尝试很快就失败了,排除B项;辛亥革命后各党派对议会席位的谋求催生了政党竞争,但并非政治乱象,排除D项。12345678年份表现1912年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3年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1914年修正总统任期,总统可连选连任1915年护国战争爆发A.政权更替的频繁B.政党政治趋于成熟C.民主共和道路的曲折D.资产阶级内部矛盾尖锐C2.下表反映了当时()解析据表格内容可知,袁世凯解散国民党,无限扩大总统的权力,说明共和政体遭到破坏,1915年的护国战争讨伐袁世凯,反映了民主共和道路的曲折,故选C项;1912—1915年处于袁世凯的统治时期,政权更替的频繁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之后,下令解散了国民党和国会,说明民主力量和专制力量较量之下的政党政治仍处于弱势,政党政治趋于成熟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袁世凯代表大地主和官僚的利益,不属于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内部矛盾尖锐的说法与主旨不符,排除D项。12345678123456783.“革命程序”论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政治学说的内容之一,即主张中国民主政治的建设要经过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时期。孙中山认为,只有经过这样的步骤,才能实现最终的目标,即(

)A.政党政治 B.法律治国C.主权在民 D.平均地权C解析孙中山要实现的最终目标是民主政治,即主权在民,故选C项;政党政治只是民主政治的一种表现形式,其最终目标是主权在民,排除A项;法律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种手段,不是“革命程序”论的目标,排除B项;平均地权是民生主义的内容,题干信息是民权主义的内容,排除D项。12345678题组2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4.近代中国某文件指出,“政权是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的……以消灭封建制度及彻底的改善农民生活为目的,颁布土地法,主张没收一切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贫农,中农”。这一文件(

)A.为建立人民共和国奠定理论基础B.体现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性质C.适应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D.核心内容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B12345678解析据材料可知,这一文件是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制定的宪法大纲,会议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说明宪法大纲体现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性质,故选B项;毛泽东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为建立人民共和国奠定了理论基础,排除A项;“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军队在国共十年对立时期的称谓,排除C项;“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核心内容,排除D项。123456785.(2024云南楚雄一模)1939年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政府组织条例》规定设立审计处,下表是条例规定的审计处的部分职权。由此可知,审计处的设置(

)一对全边区行政机关的预算决算事项进行审核二对全边区征税、征粮相关事项进行审核三检举贪污、浪费事件A.壮大了反抗国民政府的力量B.保障了革命根据地军民的生活C.维护了边区政府的司法公正D.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政权建设的探索D12345678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审计处的设立加强了对边区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经济监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政权建设的探索,D项正确;材料所述条例颁布在全国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联合国民党抵抗日本侵略,排除A项;材料所述为政府管理,属于民主政治建设而非经济建设,与“保障革命根据地军民的生活”直接关系不大,排除B项;材料所述属于政府管理,而非司法工作,排除C项。123456786.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建立的不同形式的民主政权,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