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教育集团高届高三第七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注意事项:.本试卷满分为分,考试时间为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分)本卷共题,每题3分,共分。每个题都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请判断下列几则广告语中哪条不存在科学性错误()A.某食品由纯天然谷物制成,不含任何糖类,糖尿病患者也可放心大量食用B.某营养品含有人体所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C.某饮料含有多种无机盐,能有效补充人体运动时消耗的能量D.某植物食用油富含饱和脂肪酸,室温时呈液态,方便取用【答案】B【解析】【分析】淀粉是植物多糖,其构成单体为葡萄糖,糖类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重要的储能物质。【详解】A、谷物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属于多糖,A错误;B、人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1种,其中8种是必需氨基酸,需从外界摄取获得,B正确;C、无机盐属于无机物,不能提供能量,C错误;DD错误。故选B。2.下列有关生物学理论的形成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的实验采用了对比实验的探究方法B.原生质层伸缩性强于细胞壁,所以可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第1页/共20页C.制作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洋葱根尖解离后需漂洗后再用甲紫溶液染色D施莱登和施旺运用完全归纳法提出了细胞学说【答案】D【解析】【分析】归纳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根据部分植物是由细胞构成的,部分动物是由细胞构成的,得出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实际上就是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A方法,A正确;B壁分离现象,B正确;C洗的原因是甲紫为碱性染料,盐酸会影响染色效果,C正确;D、施莱登和施旺运用不完全归纳法提出了细胞学说,D错误。故选D。3.研究表明,肌糖原磷酸化形成葡萄糖6磷酸后不能离开肌肉细胞,只能在肌肉细胞内直接氧化分解供能。下图为某种糖原分解的过程和场所(局部)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推测图示细胞应为肌肉细胞形成的葡萄糖会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供能B.据图分析,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发生的场所在内质网和细胞质基质中C.据图推测转运蛋白T1、T2和T3有疏水的肽段,能稳定地贯穿在a中D.组成糖原的元素是C、H、O,与等质量的糖原相比脂肪储存的能量更多【答案】A【解析】【分析】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这个支架不是静止的。磷脂双分子层是轻油般的流体,具有流动性。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大多数蛋白质分子也是可以运动的。第2页/共20页【详解】A6磷酸后不能离开肌肉细胞,6肝脏细胞而非肌肉细胞,且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初步分解,A错误;B、据图可知,糖原分解为葡萄糖6磷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葡萄糖6磷酸分解为葡萄糖发生的场所在内质网腔中,B正确;CaT1T2和T3贯穿在磷脂双分子层中,磷脂双分子层中间是疏水的,说明转运蛋白T1、T2和T3的贯穿在磷脂双分子层中间的部分是疏水的,C正确;D、糖原属于多糖,其元素仅有C、H、O三种元素,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氢多氧少,储存的能量更多,是良好的储能物质,D正确。故选A。4.种群生理性调节学说认为,当种群密度上升时,种群内个体间社群压力增加,加强了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刺激,引起生长激素、促性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量的改变,结果导致种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抑制种群的数量增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种群内个体的肾上腺素分泌量可能会增多B.生长激素和促性腺激素的分泌量变化可能会导致种群年龄结构改变C.随种群密度的增加,种内竞争强度会增加,而种间竞争强度会降低D.种群数量变化和环境容纳量的改变都会引起个体激素分泌量的变化【答案】C【解析】【分析】在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中,有些因素的作用会随种群密度而变化,称为密度制约因素。密度制约因素,其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密切关系的因素,如竞争、捕食、寄生、疾病和种内调节等生物因素;非pH等环境因素。【详解】A、由题意可知,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种群内个体的肾上腺素分泌量可能会增多,A正确;B导致种群年龄结构改变,B正确;C量增长,种内竞争强度会因此减弱,C错误;DD正确。第3页/共20页故选C。5.十九世纪中期以来,青藏高原东缘的海螺沟冰川不断退缩,在退缩区上形成了一个完整且连续的植被演替序列。图示为连续调查结果,显示演替不同阶段该地优势种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冰川退缩区的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量逐渐增加C.糙皮桦和峨眉冷杉存在生态位重叠D.中期林冠层郁闭度增加不利于喜光的沙棘生存【答案】A【解析】【分析】随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叫做演替。演替的种类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群落发生演替的主要标志:群落在物种组成上发生了变化,或者是在一定区域内一个群落逐步被另一个群落替代。初生演替起点:从来未有过生物生长或虽有过生物生长但已被彻底消灭了的原生裸地。次生演替起点:植被遭受严重破坏后所形成的次生裸地。【详解】A、冰川退缩区没有植被,属于初生演替,A错误;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量逐渐增加,群落发展壮大,B正确;C生态位重叠,C正确;D、中期林冠层郁闭度增加降低光照强度,不利于喜光的沙棘生存,D正确。故选A。6.TGFβ是一类可由多种细胞分泌的蛋白质,可以调节细胞生长、分化等生理过程。科学家发现,TGFβ1被靶细胞识别后,激活胞内特定蛋白质(SmadsSmads与其他特定物质结合生成复合物并转移到细胞核DNA称为TGFβ1/Smads信号通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第4页/共20页A.TGFβ与Smads的合成都需要核糖体、内质网等膜结构参与B.Smads复合物通过参与调控基因的转录来促进细胞的凋亡C.TGFβ1复合物的转移实现了细胞质向细胞核的信息传递D.如果TGFβ1受体蛋白基因不表达,其靶细胞仍能正常凋亡【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内具有生物膜的细胞器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液泡、溶酶体,不具备生物膜的细胞器有中心体和核糖体。【详解】A、核糖体不具有膜结构,A错误;B、Smads复合物转移到细胞核内,进一步形成复杂的多元DNA结合蛋白,调控基因的转录过程,从而促进细胞凋亡,抑制恶性肿瘤,B正确;C、TGFβ1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没有与细胞内的Smads结合形成复合物,Smads复合物的转移实现了细胞质向细胞核的信息传递,C错误;DTGFβ1TGFβ1TGFβ1/Smads信号通路来促进靶细胞凋亡,D错误。故选B。7.研究发现在雌性小鼠中,雌激素不仅能增强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增加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促进突触发生;还可通过星形胶质细胞表达的雌激素受体介导的脑保护作用来减轻炎症反应,增强星形胶质细胞对谷氨酸的摄取能力,减少兴奋性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下列正确的是()A.雌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星形胶质细胞后,可被降解或回收进细胞B.雌性小鼠在老年期出现记忆减退可能与雌激素分泌减少有关C.敲除雌激素受体基因的星形胶质细胞可增强对谷氨酸的摄取能力D.雌激素可能会抑制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转运体的活性【答案】B【解析】【分析】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作用于性腺,性腺分泌性激素,性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具有负反馈调节。A素可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星形胶质细胞后,其起作用后会被降解,但不会被回收,A错误;B第5页/共20页进突触发生;同时还可通过星形胶质细胞表达的雌激素受体介导的脑保护作用来减轻炎症反应,增强星形胶质细胞对谷氨酸的摄取能力,减少兴奋性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据此推测,雌性小鼠在老年期出现记忆减退可能与雌激素分泌减少有关,B正确;C质细胞可减弱对谷氨酸的摄取能力,C错误;D对谷氨酸的摄取能力,因而推测,雌激素可能会促进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转运体的活性,D错误。故选B。8.ABAC基因表达产生的分泌型短肽C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分别用微量的短肽C或ABA处理野生型拟南芥根部后,检测叶片气孔开度,结果如图1野生型和C基因缺失突变体进行干旱处理,检测叶片ABA含量,结果如图2。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ABA能够促进拟南芥气孔关闭,以减少水分蒸发B.干旱环境中用短肽C处理拟南芥可增强植物抗旱能力C.C基因缺失突变体在正常和干旱环境中均无法合成ABAD.短肽C可能通过促进ABA合成,从而降低气孔开度【答案】C【解析】【分析】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详解】A、据图1可知,与正常组相比较,用ABA处理能够降低气孔开度,说明ABA能够促进拟南芥气孔关闭,以减少水分蒸发,A正确;B、与正常组相比较,用短肽C处理能够降低气孔开度,说明干旱环境中用短肽C处理拟南芥可增强植物抗旱能力,B正确;第6页/共20页C、据图2可知,C基因缺失突变体在正常(对照)和干旱环境中ABA含量都大于0,说明两种条件下其都能合成ABA,C错误;D、据图2可知,干旱处理条件下,C基因缺失突变体中的ABA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型,说明短肽C能提高叶片中ABA的含量,由此推测短肽C的作用机理是促进ABA合成,进而降低气孔开度,减弱蒸腾作用,从而减少植物失水,使植物能够适应干旱环境,D正确。故选C。9.目前常通过对免疫检查点的抑制措施来治疗癌症,其机理如图。免疫检查点属于免疫抑制分子,是确保免疫反应符合一定条件才被激活的调节机制,可防止免疫细胞杀伤其靶细胞。癌细胞通过免疫检查点的表达而产生免疫逃逸。NK细胞可杀伤癌细胞。MHCⅠ参与内源性(胞内)抗原的呈递过程,65%以上的癌细胞均发现存在MHCⅠ分子丢失的情况。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PD1、PDL1、MHCI都属于免疫检查点B.NK细胞识别IGSF8会促进其杀伤功能C.联合应用两种抗体与单独使用PD1抗体效果基本相同D.使用PD1抗体对杀伤MHCI丢失的癌细胞基本无效【答案】D【解析】12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易转移。A疫细胞杀伤其靶细胞。PD1PDL1IGSF8属于免疫抑制分子,但MHCI不属于免疫抑制分子,不属于免疫检查点,A错误;B、据图可知,NK细胞上的受体识别IGSF8,从而使癌细胞免疫逃逸,抑制NK细胞杀伤癌细胞,B错误;C、MHCI丢失的癌细胞,PD1抗体失效,此时要靠NK细胞。只有当IGSF8抗体与IGSF8结合,IGSF8不起抑制作用,NK细胞才会杀伤癌细胞。两种抗体联合使用时,PD1抗体解除PD1对细胞毒性T细胞的第7页/共20页IGSF8抗体解除IGSF8对NK细胞的抑制作用;同时避免癌细胞因MHCI丢失而无法被杀死,从而达到最佳疗效,C错误;D、因为有很多癌细胞会丢失MHCIPD1抗体,避免了癌细胞的免疫逃逸,据图可知,细胞毒性T细胞因无法识别并杀伤MHCI丢失的癌细胞,则使用PD1抗体对杀伤此类癌细胞基本无效,D正确。故选D。10.2n=78=11色褐色(T)对灰色(t)显性,该等位基因只位于Z染色体上,其中灰色母鸭占2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驯化使基因频率定向改变,该种群中杂合公鸭占24%B.若只考虑该对基因,种群繁殖一代后,基因型共有6种C.该种群下一代T基因频率是80%,t基因频率是20%D.毛色基因的乙酰化和甲基化均可产生表观遗传现象,影响表型比例【答案】A【解析】【分析】伴性遗传是指在遗传过程中子代部分性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这种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的遗传方式就称为伴性遗传,又称性连锁(遗传)或性环连。许多生物都有伴性遗传现象。AZt20%W占1/2Zt占2/5,ZT占3/5,雄配子为2/10Zt、3/10ZT、1/2W,雌配子为2/5Zt、3/5ZT,雌雄配子结合,ZTZt(杂合公鸭)占3/5×2/10+2/5×3/10=24%,A正确;B、若只考虑该对基因,种群繁殖一代后,基因型共有5种,分别为ZTZT、ZTZt、ZtZt、ZTW、ZtW,B错误;C、该鸭种群(雌:雄=1:1)处于遗传平衡,因此下一代T基因频率是60%,t基因频率是40%,C错误;D、题干信息可知,鸭种群(雌:雄=1:1)处于遗传平衡,表型比例不变,D错误。故选A。息发送到控制器,计算出胰岛素释放速度,并将信号发送到胰岛素泵。通过放置在皮肤下面的导管释放胰岛素,具体作用机制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第8页/共20页A.糖尿病患者体重减少是因为胰岛素过多导致葡萄糖氧化分解过快B.胰岛素泵中的控制器相当于大脑皮层,胰岛素泵相当于胰岛B细胞C.安装了胰岛素泵的糖尿病中期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完全来源于胰岛素泵释放D.除了使用药物,糖尿病的防治还应控制进食糖类食物,适当运动并避免暴饮暴食【答案】D【解析】【分析】调节血糖平衡的神经中枢是下丘脑。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降血糖的激素。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糖。A存葡萄糖的能力下降,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供能,从而通过分解脂肪、蛋白质来提供能量,导致体重减轻,并非胰岛素过多,A错误;B胰岛素泵能够释放胰岛素,相当于胰岛B细胞,B错误;CB中期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并不完全来源于胰岛素泵释放,C错误;D、除了使用药物治疗糖尿病外,控制进食糖类食物,减少血糖的来源,适当运动可以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葡萄糖;避免暴饮暴食等生活方式的调整,对糖尿病的防治都有重要意义,D正确。故选D。12.核糖体是mRNA进行翻译的主要场所,主要由核糖体RNA(rRNA)和多种蛋白质构成,核糖体内部有3个tRNA结合位点,分别为EPE是空载tRNA释放的位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第9页/共20页A.细胞核中的核仁与rRNA、tRNA及核糖体蛋白的形成有关B.tRNA的端结合的氨基酸是由其反密码子编码的C.图中E位点的tRNA在进入核糖体时携带的氨基酸是GlyD.图中mRNA的端在右侧,端在左侧【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该过程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需要RNA聚合酶参与;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需要以氨基酸为原料,还需要酶、能量和tRNA。【详解】A、真核细胞中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及rRNA的形成有关,A错误;B、tRNA的3OH端是结合氨基酸的部位,但氨基酸是由mRNA上的密码子决定的,反密码子可与密码子碱基互补配对,B错误;CDE是空载tRNA释放的位点,说明移动到E位置时氨基酸已经转移完成被释放,则图中的核糖体从左→右沿mRNA移动,图中E位点的tRNA在进入核糖体时携带的氨基酸是Gly,C正确;DE是空载tRNAE左→右沿mRNA移动,翻译是从mRNA的5端到3端,因此图中mRNA的5端在左侧,3端在右侧,D错误。故选C。13.影响细胞呼吸的外因有OCO过抑制[H]与O2的结合,使组织细胞不能利用氧而陷入内窒息。下图以植物根尖为实验对象,研究氰化物对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题意可推测氰化物通过减少运输K+的载体蛋白的合成来降低K+的吸收速率B.结合图甲和图乙,不能判定植物根尖细胞吸收Cl的跨膜运输方式C.实验乙中4h后由于不能再利用氧气,细胞不再吸收K+D.叶肉细胞可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氰化物对叶肉细胞生命活动无影响第10页/共20页【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甲图:细胞置于蒸馏水中,氧气的消耗速率不变,当加入KCl后,氧气消耗速率先逐渐升高后又逐渐降低。分析乙图:在加入氰化物之前,钾离子的吸收速率不变,加入氰化物之后,钾离子的吸收速率逐渐降低,最后保持相对稳定。【详解】A、氰化物可通过抑制[H]与O2的结合,使细胞内的能量减少,K+的吸收速率降低,A错误;B、分析题图甲可知,加入氯化钾后,氧气的消耗速率增加,说明根尖吸收钾离子是需要能量的主动运输,结合图甲和图乙,不能判定植物根尖细胞吸收Cl−的跨膜运输方式,B正确;C、实验乙中4h后由于不能再利用氧气,但细胞还可以通过无氧呼吸提供能量吸收K+,C错误;D、叶肉细胞通过光反应合成的主要用于暗反应,所以氰化物对叶肉细胞其他生命活动有影响,D错误。故选B。14.癫痫俗称“羊癫风”,是由于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兴奋,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癫痫发生时突触中兴奋传递的过程如图甲所示;GABA对哺乳动物不同发育程度的神经细胞产生的生理效应如图乙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谷氨酸含量增加会使GABA对成熟神经细胞兴奋性的抑制作用减弱B.受体不仅能与谷氨酸结合,还能通过降解促进内流C.对未成熟的神经细胞而言,GABA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D.GABA痫症状【答案】D【解析】【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完成的,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含有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以胞吐的形式分泌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起突触后膜所在神经元兴奋或抑制。第11页/共20页【详解】A、谷氨酸不能与GABA结合,GABA对成熟神经细胞兴奋性的抑制作用与谷氨酸含量增加无关,A错误;B受体没有降解作用,B错误;C、对未成熟的神经细胞而言,GABA与GABA受体结合,引起氯离子外流,更容易产生动作电位,故此时GABA属于兴奋性神经递质,C错误;D、对成熟的神经细胞而言,该药物会抑制突触前膜上的GABA转运体的活性,则会导致GABA持续对突触后膜起作用,引起氯离子内流,使得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导致突触后膜难以产生动作电位,据此可推测使用该物质能“缓解”癫痫症状,D正确。故选D。15.人体内苯丙氨酸代谢途径如下图1所示。尿黑酸积累会导致尿黑酸症,发病率是1/10000,由常染色体上B基因编码尿黑酸氧化酶异常引起,原因为B基因发生碱基对替换或缺失。下图2为尿黑酸症的家系3)A.由图1可知,基因与性状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B.尿黑酸氧化酶应该是图1中的酶③,酶⑤的缺失会导致人患白化病C.如果图2中⑤号个体表型正常,则电泳检测出现两条带的概率为1/3D.若图2中③号与表型正常男性结婚,后代患尿黑酸症的概率为33/10000【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与性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一般情况下,一个基因控制一个性状,有时一个性状受多个基因的控制,一个基因也可能影响多个性状;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共同精细地调节着生物的性状,生物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AA正确;B1酸形成黑色素,酶⑤的缺失会导致人患白化病,B正确;第12页/共20页C、假设B基因发生碱基替换的基因为BL,碱基缺失的基因为BS,则①号个体表现正常且无条带2,说明其基因型由两个等长的基因组成,即BBL,同理②号个体基因型为BBS,④号个体基因型为BLBS,⑤号表型正常个体的基因型可以为BB、BBL、BBS,只有BBS会被检测出两条带,概率为1/3,C正确;D2A/aAa,则③号个体的基因型为1/3AA2/3Aa,尿黑酸的发病率是1/10000a=1/100,正常人群中携带者的概率21/10099/100)9999/10000=2/1012为2/32/1011/4=1/303,D错误。故选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分)本卷共5题,共分。所有答案准确填写在答题卡上。16.步提高植物的固碳能力。光呼吸与光合作用相伴发生,其过程如下图所示:(1)已知R酶具有双重催化功能既可催化与结合,生成;又能催化与结合,生成和乙醇酸(浓度达到增产的目的,请从光合作用原理和R酶的作用特点两个方面解释其原理:_______。(2)R酶起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干旱条件下,暗反应受到_______可以消耗光反应积累的_______。(3)研究人员利用水稻自身的基因成功构建了一条新的光呼吸支路,简称GOC支路,并成功将支路导入水稻叶绿体,该支路的作用是使光呼吸的中间产物直接在叶绿体内代谢释放,显著提高了水稻的光合速率和产量。请分析原因:_______。【答案】(1)CO2浓度升高可促进光合作用暗反应的进行,进而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同时还可促进R酶催化更多的C5与CO2结合,减少C5与O2的结合,从而降低光呼吸(2)①.叶绿体基质②.抑制③.NADPH和第13页/共20页(3)光呼吸使一部分碳以CO2的形式散失,GOC支路使光呼吸产生的CO2直接在叶绿体内释放,提高了CO2的利用率【解析】NADPHCO2被C5固定形成CC3在光反应提供的和NADP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有机物。【小问1详解】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的原料,CO2浓度升高可促进光合作用暗反应的进行,进而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同时还可促进R酶催化更多的C5与CO2结合,减少C5与O2的结合,从而降低光呼吸,故生产实际中,可以通过适当升高CO2浓度达到增产的目的。【小问2详解】R酶可催化CO2与C5结合生成C需要光反应提供的NADPH和,而该产物与水的光解有关,故干旱条件下,暗反应受到抑制,光呼吸可以消耗光反应积累的NADPH和。【小问3详解】GOC支路的作用是使光呼吸的中间产物C2直接在叶绿体内代谢释放CO碳以CO2的形式散失,GOC支路使光呼吸产生的CO2直接在叶绿体内释放,提高了CO2的利用率,故显著提高了水稻的光合速率和产量。17.解释水稻根负向光性的机制,某课题组进行相关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实验结果如下。光照和生长素琼脂块对水稻种子根生长的效应处理方式弯曲度(°)现象单侧光照39.6负向光性生长对贴有适量IAA琼脂的一侧照光43.7负向光性生长加剧黑暗0直立生长黑暗(一侧贴有5mg/LIAA的琼脂)41.3向含有IAA的琼脂块方向生长黑暗(一侧贴有1mg/LIAA的琼脂)37.5第14页/共20页(1IAAIAA______侧光照后,向光侧IAA的含量低于背光侧,推测其原因是______。(2)某同学设计了实验方案以验证水稻根尖感受光的部位是根冠。在①环节的选项中,选择12项,填入方案中的空格,完善实验方案,使之可行。①在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可增加的实验处理:______;A.对根冠2mm以上的部位遮光,即对根冠照单侧光B.对根冠2mm以上的部位照单侧光,即对根冠遮光C.完全剥除根冠,对根部照单侧光D②预测实验结果和得出实验结论。若______,说明水稻根尖感受光的部位是根冠。③结合课题组的实验结果,推测水稻根负向光性形成的机理是______。【答案】(1)①.被降解②.向光侧IAA的降解比背光侧多(2)①.AB或CD②.AB直立生长或CD一段时间后出现负向光性生长③.侧生长【解析】1IAA含量显著低于黑暗对照,推测光照使部分IAA被降解导致IAAIAAIAA的含量低于背光侧。(2)①验证水稻根尖感受光的部位是根冠,则可设对根冠2mm以上的部位遮光,即对根冠照单侧光;对根冠2mm;除根冠(残留根冠原始细胞),对根部照单侧光形成对照。故选AB或CDAB直立生长或CD说明水稻根尖感受光的部位是根冠。③水稻根负向光性的原因是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引起的,所以水稻根负向光性形成的机理是水稻根受到单侧光照射,背光侧的生长素含量大于向光侧,背光侧生长受抑制,从而第15页/共20页造成向背光侧生长。18.(1)若要调查福寿螺入侵某新环境后在一段时间内的种群密度可选用_______法。(2)为了研究本地物种苦草和入侵物种福寿螺对狐尾藻入侵的影响,研究人员选用合适的装置,进行如下实验,每组均设置多次重复实验,保证合适的实验条件,定期观察植物生长状态。对照组为适宜数量的狐尾藻,干扰组A、B、C都是在相同数量的狐尾藻基础上,分别额外进行添加处理。①完成下表的实验处理组别干扰组A干扰组B干扰组C添加处理15株苦草1只福寿螺_______②实验结果如下图1和图2。根据图1实验结果分析,对狐尾藻的入侵具有更强影响的是_______1图2推测,福寿螺可能更偏好于取食_______。(3)为改善生态状况,科研小组在湿地局部区域尝试水体立体生态养殖,其中的部分能量流动过程如图3所示,图中字母表示能量值(单位:kJ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答案】(1)样方法(2)①.15株枯草+1只福寿螺②.苦草③.苦草第16页/共20页(3)①.a+m+n②.bf【解析】12)生产者:3)消费者:动物,包括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和寄生生物;(4)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主要是细菌和真菌。【小问1详解】由于福寿螺活动能力小,活动范围弱,调查其种群密度适合用样方法。【小问2详解】干扰组C的处理方式为:苦草和福寿螺(数量)同时影响,具体处理方式为:15株苦草+1只福寿螺。图1中福寿螺数量相同时,如福寿螺数量为0时,有竞争(苦草处理)时狐尾藻与无竞争(仅狐尾藻)时相比,8→40相比,福寿螺数量为1时,狐尾藻生物量降低(8→6有更强的影响。在有竞争的条件下,狐尾藻生物量由4下降到3左右,而苦草生物量由12下降到8左右,推测福寿螺可能更偏好于取食苦草。【小问3详解】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a,还有输入的有机物的化学能m、n,因此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a+m+n;植食性鱼类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同化量减去呼吸量,即bf。19.α地中海贫血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可由珠蛋白基因变异导致,常见变异类型有基因缺失型和碱基替换突变型。现发现一例患者,疑似携带罕见基因变异,对其家系基因进行分析。①检测碱基替换突变,发现祖母不携带碱基替换突变;母亲的基因仅含一个单碱基替换突变,该变异基因可记录为“”,如下图所示:正常基因单链片段(293个碱基)突变基因单链片段(293个碱基)②检测有无基因缺失,电泳结果如下图。第17页/共20页注:1.7kb条带表示有基因,1.4kb条带表示无基因(1)将缺失型变异记录为“—”,正常基因记录为“α”,则祖母的基因型可记录为“—/α”。仿此,母亲的基因型可记录为_______。(2基因记录为“α该变异基因记录为“”,则其基因型可记录为“—/”。属于_______(缺失型/非缺失型)变异。(3PCR基因突变情况,设计了一条引物为,另一条引物为_______(写出6用上述引物扩增出母亲的目的基因片段后,其酶切产物长度应为(注:该酶切位点在目的基因片(4)患者还有一弟弟,未进行基因检测。他与基因型为“—/”的女性结婚,生育一孩,理论上该孩基因型为“—/”的概率为_______。【答案】(1)−∕α(或α∕−)(2)非缺失型(3)①.②.310(4)3/8【解析】【分析】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杂合体内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生成配子时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进入两个不同的配子,独立的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小问1详解】由遗传图谱可知,祖母含有1.7kb表明有α2基因,还有1.4kb的条带,表明无α2基因,则为缺失型变异,记为−/α1.7kb和1.4kb−∕α(或αW∕−)。【小问2详解】正常基因标记为α,如果缺失α2基因,则为−,所以αX属于碱基替换突变,而非缺失变异,所以属于非缺失型变异。【小问3详解】第18页/共20页扩增引物应与正常α2基因和突变α2基因共有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乡镇临时居民管理办法
- 会议录音记录管理办法
- 临洮停车收费管理办法
- 企业休假管理办法细则
- 乡村振兴滚动管理办法
- 人员处罚信息管理办法
- 企业隐患排查管理办法
- 人员异常状态管理办法
- 企业科研计划管理办法
- 企业生活垃圾管理办法
- Unit4Where'smyschoolbagSectionB(3a~SelfCheck)教学设计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综合干预表
- 《旅游学概论》第四章
- 中国古典小说巅峰:四大名著鉴赏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教师职业素养精选ppt
- 轨枕工序安全操作规程
- 2021年消防继续教育试题汇总及答案
- GA 255-2022警服长袖制式衬衣
- JJF 1915-2021倾角仪校准规范
- GB/T 15382-2021气瓶阀通用技术要求
- 标准的起源、发展与标准化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