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对口单招语文试卷_第1页
2024年对口单招语文试卷_第2页
2024年对口单招语文试卷_第3页
2024年对口单招语文试卷_第4页
2024年对口单招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一般高校對口單招文化统考語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客观題)和第Ⅱ卷(主观題)两部分。第Ⅰ卷1页至页,第Ⅱ卷页至页。两卷满分150分。考试時间150分钟。第Ⅰ卷(共7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按规定规定填涂答題卡上的姓名、考试证号等项目。2.用2B铅笔把答題卡上對应題号中對的答案的標号涂黑。答案不涂写在答題卡上無效。一、基础知识單项选择題(共15小題,每題2分,共30分。在下列各小題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种對的的答案)1.下列各项詞語中,每组加點字讀音都不相似的一项是A.涤纶/羽扇纶巾榛莽/各臻其妙拘泥/泥沙俱下B.徇私/瘦骨嶙峋惊讶/叱咤風雲纠葛/百舸争流C.汲水/岌岌可危脊梁/土地贫瘠缴获/战斗檄文D.掮客/潜移默化徜徉/惝恍迷离晦涩/诲人不倦2.下列句子中,没有錯别字的一句是A.于是有天夜裏,乌雲紧压著树梢,狂風摇撼著树枝,一种强烈的闪電像利剑般辟開树干,頭上响起惊天動地的炸雷!B.惋惜的是,我的朋友的崇高友谊,不能得到這两只惊弓之鳥的理解,它們竟一去不返。從此,清晨起来,白杨潇潇,再也听不到那种清脆的叫声。C.成果,那本来渴望著食物的鹿群的饿殍,和死去的艾蒿丛一起变成了白色,或者就在高出鹿頭的部分還留有叶子的刺柏下腐烂掉。D.夕阳在山,干拆的黄土正吐出它在一天内所吸取的热,河水汤汤急流,似乎能把浅浅河床中的鹅卵石都冲走了似的。3.下列各项中,對加點字詞解释全都對的的一项是A.燕然勒功(刻)衣袂飘飘(裙子)踽踽而行(孤單的样子)B.怙惡不悛(悔改)怆然涕下(伤悲)熠熠发光(闪光发亮)C.游目骋怀(奔驰)醍醐灌顶(神灵)独出机杼(织布梭)D.惺惺相惜(醒悟)迥乎不一样(显然)贻笑大方(有見识的内行人)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對的的一句是A.在球迷的呼吁下,教练使用了巴乔,他在赛場上果然深孚众望,多次挽救了意大利队。B.有時候,处理問題的措施會忽然在脑海中闪現,于是問題便茅塞顿開,這种一下子使問題处理的顿悟,便是所谓灵感。C.薛宝钗巧妙而自然地运用了她豁达的行為、端方的品格,与林黛玉虚与委蛇,從而赢得了她的尊敬。D.在国际會议上,虽然他的话我不懂,我的话他也不懂,但我們凭著手势和動作,便言為心声了。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关联詞,最恰當的一项是我們被“送来”的東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後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電影,曰本的印著“完全国货”的多种小東西。连清醒的青年們,對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這正是那是“送来”的,不是“拿来”的缘故。A.但因此也由于而B.可于是而由于却C.可因此而由于却D.但于是也由于而6.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项是①它打開了它的雲库,拨給這区域的,有倏来倏去的雲,扑朔迷离的雾,多彩的霞光,雪浪滚滚的雲海。②可是在冰封雪冻之前,森林却显示了一年四季中唯一的一次落叶的,让将要冬眠的無数的小虫們、真菌們得到温暖和慰藉。③至于整株树以至成片的树林,那就成為“飞焰欲横天”、“紅雲几萬重”的景色了。④今天我又来到了富春江上。這裏景色,秀色天成,同样是美,但却与黄山形成了鲜明的對照。A.绚丽明丽艳丽壮丽B.绮丽壮丽奇丽明丽C.绮丽壮丽绚丽明丽D.绚丽俏丽壮丽奇丽7.下列各句中,没有語病的一句是A.可燃冰是海底极有价值的矿产资源,足够人类使用一仟年,有望取代煤、石油和天然气,成為二拾一世纪的新能源。B.在质量月活動中,他們围绕以提高产品质量為中心,進行了综合治理,尤其加强了對工艺流程、验收程序的监控。C.心理學家分析“偷菜”現象時說,現实中無法获得的“违章窃喜”心理不仅可以在虚拟世界得以满足,并且朋友间的交往方式也因此变得简朴而富有趣味。D.意在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書》的生效,意味著人类進入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到达高度的共识,面對現实迎接挑战以造福子孙後裔。8.下列各句中,標點符号使用對的的一句是A.這時,我的心中只有一片安谧、温柔,不懂得什么叫忧虑,什么叫复杂?B.徽宗写诗吹嘘說:“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实际上不過當年成熟一次而已。C.前進金黄色的大门,穿過宽阔的風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會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D.這种車,巴黎只有夜间才看得見;白天,它們仿佛自惭形秽,不出来。9.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不一样的一句是A.他們越過了人类小朋友時代一座又一座真正的“三峡”。B.一种朋友說:“我們不是單靠吃米活著。”C.做饭可以用汽油,可以用焦炭,為何要用高原上唯一的绿色!D.天地也!只合把清浊辨别,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10.對下列各句运用的体現方式,判断錯误的一项是A.待到偏安于宗帽胡同,赁屋讲課之後,她才始来听我的讲义,于是會面的回数就较多了。(记叙)B.赵国的長城東起于代,中间通過山西北部,西北折入阴山,至高阙為止。(阐明)C.足見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类,對于秋,總是同样的能尤其引起深沉,幽遠,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议论)D.人类啊,若是继续滥用战争,你终将坠入萬劫不复的深渊。(抒情)11.下列有关应用文知识的表述,不對的的一项是A.广告詞是广告的重要构成部分,包括標題、正文、落款。B.简报的標題要醒目,一要有内容,二要引人入胜。C.總結重點简介获得的重要成绩、重要經验及其原因。D.會议记录的规定是快和准,快才能完整、全面地记录,准是為了忠实于原意。12.下列各项中,作品、出处、文体及作者對应對的的一项是A.《黄鹂》《晚华集》散文孙犁B.《明湖居听書》《老残游记》小說老残C.《记念刘和珍君》《且介亭杂文》杂文鲁迅D.《敬业与乐业》《饮冰室合集》演讲詞梁思成13.下列有关文學常识的表述,不對的的一项是A.進入诗歌的意境,首先要從分析形象入手,另一方面要充足发挥想象和联想。B.小說的体現手法是多样的,论述、描写、抒情、议论、阐明,可以各显其能。C.散文的线索重要是显性的。阅讀散文要善于纲举目张,從把握线索入手,理解内容安排,欣赏构造美。D.剧本规定了戏剧的主題、人物、情节和語言,决定著戏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對戏剧演出的效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14.下列有关阅讀措施的表述,對的的一项是A.列提纲要抓住文章的中心、主干,突出重點。提纲必须简略些。B.在一般自覺的阅讀中,讀物裏的一切信息都也許成為积累的對象。C.批注就是写在書页的天頭、地脚及旁边等处的批語。D.理解和阐释都不是對文章纯客观的分析和讲解,而是体現了讀者對文章的主观判断,反应出讀者自身的价值取向。15.下列各项對有关課文的表述,錯误的一项是A.《荷塘月色》一文中描绘的景象不是一般的客观存在,而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境界。B.《内蒙访古》和《黄山记》這两篇游记都融入了丰富的历史、地理知识,同步刊登议论,表明了自已對某些历史問題的見解。C.《淡淡的深情》一文采用了對照的写作措施,語言形象生動,体現母愛的無私、深厚、朴实和伟大。D.《紅烛》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体現闻一多的愛国情感、献身精神。二、阅讀理解單项选择題(共三大題,12小題,每題2分,共24分。在下列各小題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种對的的答案)(一)由于馬克思首先是一种革命家。他的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這种或那种方式参与推翻资本主义社會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的事业,参与現代無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現代無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而他進行斗争的热烈、顽强和卓有成效,是很少見的。最早的《莱茵报》(1842年),巴黎的《前進报》(1844年),《德意志—布鲁塞尔报》(1847年),《新莱茵报》(1848—1849年),《纽约每曰论坛报》(1852—1861年),以及許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最终,作為所有活動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會,——诚实說,协會的這位创始人虽然别的什么也没有做,也可认為這一成果而自豪。正由于這样,因此馬克思是現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無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無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對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們當做蛛丝同样轻轻抹去,只是在萬分必要時才予以答复。目前他去世了,在整個欧洲和美洲,從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仟百萬革命战友無不對他表达尊敬、愛戴和哀悼,而我敢大胆地說:他也許有過許多敌人,但未必有一种私敌。16.下列有关选文第一段内容的理解,對的的一项是A.本段列举的事例阐明了馬克思的斗争范围广,時间長。B.采用了阐明的体現方式,字裏行间饱含著對馬克思的崇拜、愛戴和颂扬之情。C.本段采用了举例论证、對比论证的措施。D.總結了馬克思在革命实践方面的奉献,并评价了馬克思的革命精神。17.下列有关选文第二段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第一句话從正面证明了馬克思對敌人打击的沉重和他所承受的压力之大。B.破折号的作用是對上文的解释阐明。C.馬克思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尊敬、愛戴和哀悼,证明他的去世导致的“空白”是不可弥补的。D.最终一句话是對馬克思人格的高度肯定。18.下列有关表述,不對的的一项是A.“由于馬克思首先是一种革命家”一句中,“首先”一詞突出革命实践是馬克思最重要的功绩。B.“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强调阐明馬克思把無产阶级的解放事业當做了他毕生的使命。C.“热烈、顽强”是對馬克思從事革命斗争的辉煌成果進行热烈的歌颂。D.“把它們當做蛛丝同样轻轻抹去”一句,用精彩的比方描述了馬克思的恢宏气度、广阔胸怀和無所畏惧的战斗風格。19.联络課文,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課文是一篇悼詞,主体部分采用的是總分式构造。在分說中,先說革命实践,後說历史科學,由轻到重,主次分明。B.過渡句的运用使得課文构造紧密,层次清晰,论述精要,語意连贯,說服力很强。C.課文综合运用了多种体現方式,使事、理、情三者水乳交融。D.課文用简短的篇幅進行全面而深刻的论述,显示出作者高度的理论水平和概括能力。(二)码頭上已無别的人,那人問:“是谁人?”“我是翠翠。”“翠翠又是谁?”“是碧溪岨撑渡船的孙女。”“這裏又没有人過渡,你在這儿做什么?”“我等我爺爺。我等他来好回家去。”“等他来他可不會来。你爺爺一定到城裏軍营裏喝了酒,醉倒後被人抬回去了!”“他不會,他答应来找我,就一定會来的。”“這裏等也不成,到我家裏去,到那边點了灯的楼上去,等爺爺来找你好不好?”翠翠误會了邀她進屋裏去那個人的好意,心裏记著水手說的妇人丑事,她认為那男子就是要她上有女人唱歌的楼上去,本来從不骂人,這時正由于等待祖父太久了,心中焦急得很,听人要她上去,认為欺侮了她,就轻轻的說:“你個悖時砍脑壳的!”话虽轻轻的,那男的却听得出,且從声音上听得出翠翠年龄,便带笑說:“怎么,你那么小小的還會骂人!你不乐意上去,要呆在這儿,回頭水裏大魚来咬了你,可不要叫喊救命!”翠翠說:“魚咬了我,也不关你的事。”20.下列有关选文中人物語言的分析,對的的一项是A.“是谁人”、“翠翠又是谁”的問话郑重、简要,带有戒备心理。B.“我是翠翠”、“是碧溪岨撑渡船的孙女”的答话简洁,口語感极强,充斥了好奇心。C.“你個悖時砍脑壳的”是翠翠误會了傩送的话,认為欺侮了她,因此嗔怪恼怒而骂人。D.“回頭水裏大魚来咬了你,可不要叫喊救命!”阐明傩送因翠翠骂人而生气,就奚落她、恐吓她。21.下列有关选文内容的表述,對的的一项是A.事件发生在一年前的端午节。B.体現了傩送慷慨、正直的性格。C.体現了翠翠羞涩、天真的性格。D.人物间的對话质朴而又不乏机趣,平实而又富于情韵。22.下列有关《边城》内容的表述,不對的的一项是A.這部短篇小說融入了作者對家乡的深情厚谊,有著美化和理想化的倾向。B.小說借助桃源上行七百裏酉水流域一种小都市中几种凡夫俗子,被一件一般人事牵连在一处時,各人应有的一分哀乐,為人类“愛”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阐明。C.在作者的笔下,湘西的青山绿水和原始民風充斥著善意、友好,体現出一种“优美、自然、健康”的人生。D.小說生動地体現了一般人的生活情趣,以及他們那古朴淳厚、乐观而充实的精神風貌。23.下列有关《边城》写作特點的表述,不對的的一项是A.作者完全是在用一种散文化的叙事笔调讲述故事,以至于有人也把它當做散文来欣赏。B.課文在论述上用的是“目前進行時态”,写前年和去年過端午节则采用了倒叙的形式。C.小說的語言生活化,带著乡土气息,清新自然,生動地体現了人物在不一样情境中的心态,反应出人物的性格特點。D.小說善于捕捉在特定情景中人物细微传神的感情变化和反应這种变化的潜意识行為,细笔勾描,暗示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三)诚实說,辛弃疾的詞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永以一种沙場英雄和愛国将軍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已的诗詞中。時隔仟年,當今天我們重讀他的作品時,仍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例如這首著名的《破阵子》:醉裏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裏分麾下炙,五拾弦翻塞外声。沙場秋點兵。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後名。可怜白发生。我敢大声說一句,這首詞除了武圣岳飞的《满江紅》可与之媲美外,在中国上下五仟年的文人堆裏,再难找出第二首這样有金戈之声的力作。虽然杜甫也写過“射人先射馬,擒贼先擒王”,軍旅诗人卢纶也写過“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但這些都是旁观式的想象、抒发和描述。哪一种诗人曾有他這样亲身在刀刃剑尖上滚過来的經历?“列舰层楼”、“投鞭飞渡”、“剑指三秦”、“西風塞馬”,他的诗詞简直是一部軍事辞典。他本来是以身許国,准备血洒大漠、馬革裹尸的。不過南渡後他被迫脱离战場,再無用武之地。像屈原那样仰問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長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楚天仟裏清秋,水随天去秋無际。遥岑遠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曰楼頭,断鸿声裏,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無人會、登临意。(《水龙吟》上阙)谁能懂得他這個游子,实际上是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呢?這是他登临建康城赏心亭時所作。此亭遥對古秦淮河,是历代文人墨客赏心雅兴之所,但辛弃疾在這裏发出的却是一声声悲怆的呼喊。他痛拍栏杆時一定想起過當年的拍刀催馬,驰骋沙場,但今天空有一身力,一腔志,又能向何处使呢?我曾专门到南京寻找過這個辛公拍栏杆处,但人去楼毁,早已了無痕迹,惟有江水悠悠,似詞人的長叹,東流不息。24.下列各项對选文第二段内容的理解,表述錯误的一项是A.為了使辛弃疾這一形象愈加鲜明突出,作者使用了對比或烘托的手法。B.用《破阵子》与岳飞的《满江紅》相媲美,阐明辛詞是有金戈之声的力作。C.用屈原和共工從背面映衬辛弃疾的英雄無奈之情,忧国孤客的悲愤之情。D.杜甫、卢纶等人的作品,只是旁观式的想像和描述,而辛弃疾是對自已参战經历的记述。25.根据选文,不属于辛詞特點的一项是A.辛詞給人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B.辛詞于淡淡的艺术美感中,具有深沉的政治与生活哲理。C.辛詞体現了渴望杀敌的呼喊、报国無门的叹息和無可奈何的自嘲。D.辛詞是血与泪的汇集,是愛国臣子的哭诉表明。26.下列表述對的的一项是A.“八百裏分麾下炙”中“八百裏”用的是比方的修辞。B.“拍栏杆”是一种极具包蕴性的動作。首先体現他渴望率兵過江、收复失地的决心;首先体現他报国無门、不被重用的愤慨。C.“無人會、登临意”指北宋朝廷中無人懂得這個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D.“五拾弦翻塞外声”中的“翻”解释為演奏,“塞外声”体現了战士們對家乡的怀念之情。27.下列有关課文写作特點的表述,錯误的一项是A.以“把栏杆拍遍”為文眼,巧妙而又形象地概括了詞人的毕生。B.在构造上既有一气呵成、酣畅淋漓之势,又有移步换形、层层递進之效。C.作者引用辛弃疾各時期的詞作近拾首,對這些作品進行了详细的诠释和赏析,并把它們融入自已的论述议论之中,成為文章有机的构成部分。D.語言富于形象性和节奏感,具有很强的体現力。三、文言文單项选择題(共16小題,每題1分,共16分。在下列各小題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种對的的答案)28.下列各句中,加點字讀音錯误的一项是A.技經肯綮之未尝。(qǐng)B.谗谄之蔽明也。(chǎn)C.六艺經传皆通习之。(zhuǎn)D.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gòu)29.下列各句中,加點字解释對的的一项是A.官盛则近谀。(阿谀)B.沛公已去,间至軍中。(一會儿)C.凡所宜有之書皆集于此。(合适)D.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讨厌)30.下列各项中,都使用通假字的一项是A.验之以事,合契若神。澭水暴益,荆人弗知。B.五萬兵难卒合。烟炎张天,人馬烧溺死者甚众。C.嘻,善哉!技盖至此乎?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D.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動。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31.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古今意义相似的一句是A.郦元认為下临深潭,微風鼓浪。B.驱中国士众遠涉江湖之间。C.古之學者必有師。D.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32.下列各句中,“而”的使用方法有别于其他的一句是A.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B.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C.小學而大遗,吾未見其明也。D.假诸人而後見也。33.下列各项中,對加點字使用方法分析對的的一项是①遂墨以葬文公。②以乘韦先,牛拾二犒師。③吾見其难為。④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A.两個“以”使用方法相似,两個“為”使用方法相似。B.两個“以”使用方法相似,两個“為”使用方法不一样。C.两個“以”使用方法不一样,两個“為”使用方法相似。D.两個“以”使用方法不一样,两個“為”使用方法不一样。34.下列各句中,翻译有误的一句是A.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為殇子矣。翻译:病情变化,药方不变,本来可以長寿的人,目前也要变成未成年而死的人了。B.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翻译:流去的(水)像這样(不停地流去),而并没流走;時圆時缺的(月亮),像那样(不停地圆缺),却终于没有增減。C.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翻译:做大事不必注意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必讲小的谦让。D.時国王骄奢,不遵典宪。翻译:當時的皇帝骄横奢侈,不遵守典章法制。35.下列各句中,有使動使用方法的一句是A.酾酒临江,横槊赋诗。B.以是人多以書假余。C.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D.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36.下列各句中,加點字活用类型不一样的一句是A.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B.秦師遂東。C.阴知奸党名姓。D.族庖月更刀,折也。37.下列各项中,修辞手法判断對的的一项是①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②且迁我如振落叶耳。③耳得之而為声,目遇之而成色。④事不目見耳闻,而臆断其有無,可乎?A.①對比②比方③對偶④反問B.①對偶②比方③對比④反問C.①對比②比方③排比④设問D.①對比②比方③對偶④设問38.下列各句中,属于定語後置的一句是A.大王来何操?B.因击沛公于坐。C.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D.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强。39.下列各句中,句式类型不一样的一句是A.刘备天下枭雄。B.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C.是說也,人常疑之。D.冰,水為之。40.下列各项中,名句或成語的出处、作者及年代對应有误的一项是A.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學》荀子春秋B.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羽本纪》司馬迁西汉C.两情若是久長時,又岂在朝朝暮暮!《鹊桥仙》秦观宋代D.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须曾相识!《琵琶行》白居易唐代41.下列各项中,對語句的解讀有误的一项是A.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作者要人們看重事物的实际功用,不可仅看其名声。B.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独倾。诗句体現作者沉浸于美好時光,饮酒纵欢。C.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這是赞扬颜回安贫乐道的德行。D.(张)衡不慕當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作者肯定张衡不趋炎附势的好品德,又惋惜其不能及時升官。42.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孔子有关“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的论述,体現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B.司馬迁认為,屈原“信而見疑,忠而被谤”,内心充斥悲怨之情,因此创作《离骚》。C.龚自珍是清末人,有诗雲:“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D.宋濂被誉為明代“開国文臣之首”,意谓他是文官的首领,也就是宰相。43.下列各项中,表述對的的一项是A.《赤壁赋》一文围绕江風、江水来写景、抒情、议论。B.《崤之战》中孟明對追兵說“若從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此话寓庄于谐。C.《鸿门宴》中,“范增数目项王,举所配玉玦以示之者三”的表情描写,令讀者感慨。D.《蜀相》末句“長使英雄泪满襟”,作者既慨叹孔明未完毕统一大业,也体現自已报国無门的苦闷。第Ⅱ卷(共8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Ⅱ卷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各项目及第页右下角的座位号填写清晰。2.第Ⅱ卷共五大題,考生须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答在试卷上。3.考试結束後,考生将第Ⅱ卷、第Ⅰ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四、简答題(共2小題,每題6分,共12分)周朴园:(惊愕)梅花?鲁侍萍:旁边還绣著一种萍字。周朴园:(渐渐立起)哦,你,你,你是——鲁侍萍:我是從前服侍過老爺的下人。周朴园:哦,侍萍!(低声)是你?鲁侍萍: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會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周朴园不覺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侍萍。半晌。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①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②鲁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周朴园:(冷冷地)三拾年的工夫你還是找到這儿来了。鲁侍萍:(怨愤)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认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想到到這儿来,這是天要我在這儿又遇見你。44.剧本命名為“雷雨”的原因是什么?課文是怎样巧妙地把周朴园、鲁侍萍、鲁大海等人物聚合到一起的?45.請你根据以上片段,結合課文開頭,指出周朴园對鲁侍萍的情感态度变化;解讀选段中①、②两句台詞,并评析周朴园的性格。五、口語交际(8分)46.學校组织社會调查实践活動,正讀高二的晓华报名参与,家長以“單招”不考為由,要他敷衍了事,晓华不一样意。請据此设计一段晓华与家長的對话。规定符合人物身份,用語简要、得体,不少于三個回合。六、撰写应聘信(10分)47.张平是中华职业學校毕业生,某曰,在市人才交流中心看到XX企业的招聘信息,恰好符合自身的条件。請你以张平的身份,給该企业的人力资源部李總监写一封应聘信,规定格式對的,150字左右。(不得透露考生個人有关信息)七、描写(10分)48.請結合自已的专业,描写技能训练中的某位同學。规定有肖像描写、動作描写,不少于150字。(不得透露考生個人有关信息)八、作文(40分)49.阅讀下边的材料,以“風景在前方”為題目,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诗歌、剧本除外),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現真实的校名、人名。只管走過去,不必逗留著采了花朵来保留,由于一路上花朵自會继续開放的。——泰戈尔江苏省一般高校對口單招文化统考《語文》试卷答案及评分参照第Ⅰ卷(共70分)一、基础知识單项选择題(共15小題,每題2分,共30分)1.B2.C3.B4.A5.D6.C7.A8.D9.A10.D11.A12.A13.C14.D15.B二、阅讀理解單项选择題(共三大題,12小題,每題2分,共24分)(一)16.D17.A18.C19.A(二)20.C21.D22.A23.B(三)24.C25.B26.B27.C三、文言文單项选择題(共16小題,每題1分,共16分)28.C29.A30.B31.A32.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