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地区课件_第1页
南方地区课件_第2页
南方地区课件_第3页
南方地区课件_第4页
南方地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9讲南方地区区域地理复习系列建议课时:1课时位于南岭地区的广东韶关、湖南郴州、江西赣州,因其境内有典型的红色砂砾岩丹霞地貌景观,同时也是革命老区,故被称为“红三角”。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经济发展水平曾长期处于较低水平。近年来,“红三角”地区发挥毗邻“珠三角”的区位优势,调整发展模式,实现跨越式发展。问题1:分析“红三角”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治理措施。问题2:探索“红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方向,并说出理由。新课导入:“红三角”发展之路学习目标重点提炼1.了解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概况。(区域认知)

①能分析说明南方地区地理环境的内部差异。2.掌握南方地区的地形、气候特点以及与农业等产业发展的关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②分析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开发面临的问题及综合开发措施。3.掌握南方地区工业基地及城市分布与发展概况。(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③分析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城市群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习目标南方地区概况01微主题问题式探究0203学以致用,解决问题目录南方地区概况1第一部分位置与范围位置35°N以南,北回归线穿过其南部,东部季风区南部。范围: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南部濒临黄海、东海和南海。南方地区地形图读图指南1.找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云贵高原、秦岭、南岭;台湾岛、海南岛、东海、南海。2.找出长江、珠江、淮河及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和洪泽湖。3.归纳南方地区地形特点。南方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盆地、高原、丘陵交错分布。温暖湿润的低山丘陵南方地区地理环境特征分析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气候生物/资源地形水文水系土壤农业工业交通人口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热量带:热带、亚热带热带、亚热带气候季风气候以高原、盆地、低山丘陵为主,平原沿江沿海分布山地迎风坡水热条件好河湖众多流量大、汛期长水能资源丰富森林、渔业资源丰富有色金属丰富水田为主、渔业发达水稻、茶叶、甘蔗、油菜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长江中下游经济带:综合性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西南能源工业、东南丘陵有色金属工业水运发达铁路两横六纵布局西南交通较落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南部濒临黄海、东海和南海红壤广布,水稻土人口稠密城市城市化水平差异显著珠三角、长三角城市化水平高生态问题红漠化、石漠化、酸雨、水污染旱涝灾害、台风真题感悟(2023·广东·高考真题)珠江三角洲地区某侨乡村,现存大量古建筑和水上碉楼。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随着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快速推进,该村人口持续外流,村落逐渐空心化。近10年来,该村特色产业发展迅速,回流人口明显增多,成为乡村振兴的成功范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导致该村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人口持续外流的主要原因是()前往海外寻亲访友 B.被城市就业机会吸引C.人口已超合理容量 D.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6.近10年来,该村发展迅速的特色产业最可能是()农业种植和水产养殖公共卫生和文化教育C.旅游服务和文化创意 D.先进制造和科技研发BC微主题问题式探究……2第二部分探究主题1:从“红色荒漠”到绿色发展江西赣州是一个典型的亚热带红壤丘陵地区,该地区的红壤具有“酸、瘦、黏”的特点。长期以来以单一的传统稻作农业生产为主,由于不合理的开垦和过度樵采,水土流失严重,严重地区露出光秃秃的红色沙石山,形成严重的“红漠化”现象。赣州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有钨、锡、铋、钽、稀土等,是我国最大的稀土原矿基地之一。赣州的许多小企业在稀土的提取过程中,先将山体表层土壤和植被搬走,然后用硫酸铵去浸泡下层土壤,最后在土壤里留下大量的是硫酸根等,把植物的根都“烧”掉。江西赣州稀土遭疯狂开采,水土流失严重探究问题1:分析赣州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探究主题1:从“红色荒漠”到绿色发展南方低山丘陵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气候类型:以

气候和

气候为主。地貌特点:

广布;西南为崎岖的云贵高原;平原少。河流特征:

众多、水系发达。植被类型:热带雨林和

为主。土壤类型:红壤和水稻土。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山地丘陵河湖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广布长江以南广大丘陵区在高温多雨的环境下淋溶作用强,有机质分解快,发育形成红色土壤,红壤具有“酸、瘦、黏”的特点。岩石风化高温多雨气候淋溶作用强

(钾钠钙镁等元素被淋溶,铁铝元素大量沉淀)风化壳有机质分解作用强红色黏重酸性贫瘠思考:红壤为何具有“酸、瘦、黏”的特点?探究主题1:从“红色荒漠”到绿色发展红壤区水土流失——红漠化思考:分析赣州地区土壤严重“红漠化”的主要原因。土壤低山丘陵酸性土壤亚热带季风气候红漠化水土流失开垦耕地,滥伐森林生活燃料消费结构不合理,过度樵采有色金属开采破坏植被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地形气候红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江南丘陵基岩以红色砂岩为主地区,地表红壤因水土流失,露出光秃秃的红色石山,造成土地贫瘠,逐渐形成荒漠,所以被称为红漠化。探究主题1:从“红色荒漠”到绿色发展酸雨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雨、雪等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物质,形成了pH低于5.6的酸性降水。中国酸雨分布区思考:我国南方地区的酸雨比北方地区严重的原因。酸雨形成过程(1)南方地区有色冶金工业发达,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2)南方地区气候湿润,降水较多,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和雨水结合,形成酸雨。(3)南方地区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地形较为封闭,不利于污染物质的扩散。(4)南方地区的土壤为呈酸性的红壤,大气中的颗粒物也呈酸性,对大气中形成的酸,缺少足够的中和。探究主题1:从“红色荒漠”到绿色发展探究结论:南方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探究主题1:从“红色荒漠”到绿色发展土壤低山丘陵酸性土壤亚热带季风气候红漠化水土流失开垦耕地,滥伐森林生活燃料消费结构不合理,过度樵采有色金属开采、冶炼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地形气候温室效应酸雨探究主题1:从“红色荒漠”到绿色发展上世纪末,赣州赣南地区逐步形成了以脐橙产业为龙头的生态综合立体农业开发模式。其中“猪—沼—果—鱼”的立体生态模式(脐橙园上方修建了猪舍,在山脚下开挖了鱼塘,猪粪入池发酵,沼液肥果、喂鱼)作用显著,在赣南某地脐橙生态观光园纵目远眺,但见山顶林木茂密,山腰橙果满枝,山下河湾池塘白鸭相嬉。探究问题2:分析“猪—沼—果—鱼”生态综合立体农业开发模式的效益。用材林(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经济林和毛竹(幼林地可间种人工牧草)果园或人工草地农田鱼塘立体农业探究主题1:从“红色荒漠”到绿色发展立体农业是指利用生物间的相互关系,兴利避害,为了充分利用空间把不同生物种群组合起来,多物种共存、多层次配置、多级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的立体种植、立体养殖或立体种养的农业经营模式。江西省泰和县千烟洲: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鱼粮探究主题1:从“红色荒漠”到绿色发展探究结论:探究问题2:分析“猪—沼—果—鱼”生态综合立体农业开发模式的效益。生态综合立体农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多种经营,提高农民收入山顶种林木山腰种脐橙山脚挖鱼塘果园上建猪舍沼池恢复植被,防治水土流失减少化肥用量,提高土壤肥力农业生产具有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多种经营缓解生活能源问题,保护森林缓解山区人多地少的矛盾可持续发展探究问题1:结合赣州第一、二产业的特征,分析赣州城市化水平低的原因。赣州丘陵低山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有色金属矿产分布广,以此为原料的传统工矿业发达。改革开放后,大批赣州人南下珠三角务工。近年来,赣州市吸引了很多珠江三角洲地区企业来此建厂,随着郴州经济的发展,在政府引导下,部分外出务工人员返郴创业。地区城市化率全国59.58%江西省56.0%赣州市50.29%2018年赣州、江西、全国城市化率2018年赣州市、粤港澳大湾区、全国三大产业比重产业分类赣州全国粤港澳大湾区第一产业13.3%7.19%1.1%第二产业42.6%40.65%32.8%第三产业44.1%52.16%66.1%探究主题2:借大湾区之势,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探究主题2:借大湾区之势,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化农业发展工业发展服务业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剩余劳动力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提供大量劳动力、资金、市场产业发展是区域城镇化的动力,产业化与城镇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城镇化的动力机制探究问题2:探究问题2:请指出赣深高铁在修筑过程中遇到主要困难,并简析赣深高铁开通的地理意义。赣深高铁是一条连接江西省赣州市与广东省深圳市的高速铁路,2021年赣深高铁通车后,为加快推动苏区经济振兴,赣州市抢抓高铁经济“风口”,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体系,以产业承接、科技合作等方式,推动“1+5+N”主导产业与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对接,着力构建与粤港澳大湾区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开放新格局。探究问题4:评价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至赣州市对赣州产生的影响。探究问题3:分析赣州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的有利区位条件。探究主题2:借大湾区之势,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交通线路的布局自然因素决定性因素制约改造、克服可行性因素科技保障经济社会因素(要不要建)(能不能建、怎样建)人口城镇分布产业水平资源国防地形水文地质气候土壤修建意义民族交通运输线的影响因素探究主题2:借大湾区之势,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产业转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劳动力交通运输成本增加市场环境污染目的高利润产业转移低成本政策数量素质价格国内市场饱和或狭小避开各种限制市场因素变化迫使企业外迁吸引企业进驻在国际范围内流动性很小地价上涨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探究主题2:借大湾区之势,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角度方向迁出地迁入地有利不利有利不利地区产业结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条件;加速高科技和新型产业的开发。可能导致产业“空心化”推动结构调整,加快工业化进程;有效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冲击地区传统产业,冲击民族产业劳动力就业减少传统的就业机会,就业机会减少,常常引起失业人口增加增加就业机会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承担产品的研发和营销环节;重点发展处于开发期和增长期的产品承担产品的组装加工环节;重点发展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产品区域地理景观区域生态环境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转出,减少资源消耗,改善环境质量;区域景观变化由乡村景观变为城市景观接受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可能增加资源和能源消耗,加剧环境污染,占用农业用地产业转移的影响探究主题2:借大湾区之势,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探究问题3:阐明“红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方向,并说出理由。探究主题3:借大湾区之势,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位于南岭地区的广东韶关、湖南郴州、江西赣州,因其境内有典型的红色砂砾岩丹霞地貌景观,同时也是革命老区,故被称为“红三角”。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经济发展水平曾长期处于较低水平。近年来,“红三角”地区发挥毗邻“珠三角”的区位优势,调整发展模式,实现跨越式发展。山地丘陵多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毗邻珠三角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林果业及立体农业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和深加工工业承接产业转移,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旅游业学以致用3第三部分学以致用,解决问题(2021浙江省6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独流入海河流径流量较大,流程较短。此类河流所在小流域的生态、农业、城镇等要素多形成上游—中游—下游—滨海的四段式空间分布序列。下图为独流入海河流小流域生态、农业景观示意图。(1)该类型小流域内(

)A.上游人口密集,小城镇广布B.中游城镇均为河运集散地C.下游易形成小流域中心城镇D.滨海城镇职能以商业为主(2)该类型小流域在国土开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上游洪水威胁严重B.中游地质灾害频发C.下游水体污染加剧D.滨海滩涂湿地锐减CD学以致用,解决问题(2022·广东·高考真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Z村位于岭南某城市边缘,国道穿村而过,附近有高速公路出入口。2018年全村土地面积1605.2hm2,其中农林用地占85.36%;户籍人口3430人,常住人口2114人,外出务工人口占38.37%,村民总体收入水平不高。该村经济以种植与养殖为主,仅有一家自办企业,服务业几乎空白;另有三家外来重工业企业和一个度假村,企业原料与市场“两头在外”。与2008年相比,2018年该村的农林用地显著减少,建设用地增加明显。图8反映2018年该村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构成。(1)推测2008-2018年该村农林用地显著减少的主要原因。(6分)(2)分析该村村民外出务工收入占比高的原因。(8分)(3)从该村与外来企业合作的角度,提出增加村民收入的具体措施。(8分)(1)推测2008-2018年该村农林用地显著减少的主要原因。(6分)2008-2018年岭南某城市边缘农林用地显著减少时空条件具体表现➕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城市边缘区实现城镇化城镇扩张需要用地外来企业建设需要用地村庄建设需要用地被转化被征用被占用原因机制学以致用,解决问题(2)分析该村村民外出务工收入占比高的原因。(8分)2018年岭南某城市边缘村民外出务工收入占比高时空条件具体表现➕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城市边缘区实现城镇化本地就业机会少外出务工数量多外出务工交通方便机会小规模大流动大原因机制外出务工收入高差距大学以致用,解决问题(3)从该村与外来企业合作的角度,提出增加村民收入的具体措施。(8分)未来该村与外来企业合作增加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