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3600字】_第1页
【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3600字】_第2页
【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3600字】_第3页
【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3600字】_第4页
【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36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1.1关于大学生就业现状的研究国内学者对大学生就业的研究重点分析了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善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国内学者关于大学生返乡就业的研究内容集中在就业现状、存在困境以及改善对策等方面,研究方法既有定量研究也有定性研究,还有部分学者从实证角度、理论分析角度进行了研究。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来看,马丽平、刘彦林等探讨了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在性别层面的差异,结果发现男生与女生在返乡就业单位、就业城市类别与就业满意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周鹏的研究表明江苏省本科生在选择就业地区与就业单位性质时,表现出明显的“趋同性”与“大众性”特点,在所属地就业的意愿较高,并表现出以所属地为核心向外扩散的特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苏南地区受到多数本科生的欢迎,返乡就业比例不高;体制内就业依然是本科生毕业的首要选择,在其他类型企业就业的积极性不高,自主创业的比例仅为1%左右。岳昌君、夏洁对201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毕业生整体就业率为80.1%,与上年相比有所下降,待就业比例上升,就业难度增大;在就业分布方面,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与北上广等地区依然是毕业生的首选,毕业生在大中城市的占比在80%以上,返乡就业意愿较低,学校背景、家庭背景以及行业间劳动力的市场差异,对毕业生的就业意愿具有显著影响。从定性分析的角度来看,韦颖认为云南跨境民族地区大学生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迎来了返乡就业的机遇,但是也面临着一定的困难,云南应把握好大学生返乡就业的发展机遇,提高大学生返乡就业的质量,更好的服务云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杨晓君对大学生毕业生的就业创业形势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毕业生规模大但就业市场小、留城意愿强但返乡意愿弱、就业人员多但创业人才少、企业要求高但自身能力低等特点,认为上述情况的出现是由于人力资源供需结构矛盾以及市场机制不健全、就业政策不到位等原因导致的,应深化高校的教育结构调整,健全就业市场,完善就业政策,改善大学生就业现状。朱庭萱认为通过分析影响大学生返乡就业行为的客观因素,找到能够直观影响该群体就业选择的原因,能够帮助大学生群体在初次就业前对自身需求及职业生涯规划有更加清晰的定位和了解,寻求到个人满意度较高的职业,也有助于二三线城市以及乡村地区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人才巩固、吸引政策,进一步发展自身经济,提高城市竞争力。国外诸多学者在研究大学生就业理论方面也有着丰富的理论成果,至今仍被很多中国的专家学者熟知和引用。比如人力资本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以及筛选理论等,这些就业理论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做出理论解释的同时,对当前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也具有指导作用。ChomburgHarald认为大学生从学生身份转变为社会人身份,需要过渡的时间越来越长,而且大部分刚毕业的大学生找到的工作存在工资普遍较低、工作内容与所学专业不相符的现象。JohnE.Poulin,PaulaT.Silver分析了大学生在不同阶段所具有的不同特征,提出应用相关的就业理论对大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指导。1.2关于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的研究高校大学生返乡就业作为大学生就业的一种选择,越来越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其中,以探究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文章居多,学者们在探究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的同时,对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关于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的研究过程中,学者们大都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资料的收集,通过实证分析法进行定量研究。薛肖飞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了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结果表明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受到性别、学历、是否为独生子女、对农村发展的认知等个体因素,以及舆论宣导、高校教育引导、家庭收入与社会资本等社会因素的显著影响,其中家庭收入水平能够对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产生负向影响,上述因素能够共同解释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73.3%的变化。锁慧玲对甘肃农业大学本科生返乡就业意愿的研究结果表明,本科生愿意返乡就业的学生占比为64%,明确表示不愿意返乡就业的学生占比30%。郭云贵针对周口师范学院学生的研究结果表明,多数学生愿意返乡就业,存在较强的返乡就业意愿。周海博对亳州大学生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返乡就业的意愿较低,多数大学生倾向于留在省会城市或者直辖市就业;个人、家庭、经济以及社会因素对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均具有重要影响,并利用回归分析法得出了上述几个方面因素对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具有显著影响,提出了改善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的建议。李宁通过调研和数据分析,发现影响农村大学生返乡就业,既有促进因素也有阻碍因素:促进因素主要是照顾父母、恋家情怀等,阻碍因素主要包括农村收入较低、就业平台较小和基础设施落后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建议:着力搭建返乡毕业生就业平台;完善农村民生设施;树立健康宽容的性别观念。在国外相关研究中虽然未搜索到关于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的研究,但通过学者们在职业生涯领域不断研究,出现了许多与之相关的理论和模型,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Parsons的人职—匹配理论、EdgarSchein的“职业锚”理论、JohnHolland的职业选择理论以及DonaldE.Super的职业发展理论,这些理论在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选择以及发展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上,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Smith非常重视对就业能力的测量,认为对就业能力进行测量,可以为学生提供未来职业规划的信息;Harvey认为就业能力的提升需要依靠就业评价指标,而就业评价指标重视的是对能力的提升;Brennan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进行了量化评估,通过使用特量表这一工具,使得大学生就业的多样性得到了关注。1.3文献述评通过总结国内学者关于大学生返乡就业的现状、影响因素、就业策略以及政策等多方面的研究,可以了解到国内大学生现实的就业情况。国内学者关于大学生返乡就业的研究文献较多,研究视角与内容比较全面,为日后展开相关的研究提供珍贵的借鉴思路。国内学者对大学生返乡就业的研究较为深入,并且立足于我国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与趋势,具有针对性和代表性,能够对现有的就业理论和研究成果进行有效的补充;研究内容广泛,为大学生返乡就业的研究提供了不同的视角,也对其影响因素和相关对策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但是,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可以看出国内学者利用实证研究的方式,对某一具体地区的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的文献较少,这不利于客观、全面的对大学生返乡就业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也不利于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就国外学者的研究文献来看,西方国家普遍认识到了大学生在就业方面所面临的压力,围绕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展开,提出了多种帮助大学生更好就业的政策和机制,研究起步较早、成果丰富、体系较成熟。但是,国外学者比较重视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指导,而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关于拓宽大学生就业思路、转变大学生就业方向的有关研究较少,现有的研究也多局限于问题表面,并未进行深度挖掘,也没有提出系统的解决方案,缺少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建议。参考文献[1]薛婷婷.大学生返乡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以菏泽市为例[D].山东:青岛大学,2019.[2]徐思思,刘明民,徐水强.北京在校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调查研究[J].纳税,2017(16).[3]朱迪.北上广还是二线?——大学毕业生就业区域流向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5(11).[4]郭云贵.大学生地域认同对返乡就业意愿的影响研究[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2(02).[5]黄美娇,吴发.大学生返乡创业意向与创业能力的现状及关系分析——基于福建省6所高校的调查[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1).[6]邵艺瑾,马如意,卫丹,等.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调查分析——基于天津市10所高校调研分析[J].科技创新月刊,2017(06).[7]张蕾,刘晓旋.返乡的理性与非理性——城市外来毕业大学生的返乡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2(02).[8]王娟,周勋章,薛松,等.河北籍返乡大学生就业创业影响因素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09).[9]梁书瀚,傅琳.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与新农村建设[J].农业经济,2019(1):122-124.[10]刘志侃,唐萍萍.农村生源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陕西省10所高校的调查分析[J].调研世界,2014(7):30-35.[11]马小雪,夏非.省属一般本科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现状及对策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23):196-198.[12]段彩丽,焦伟伟,范彬.大学生返乡创业倾向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J].调研世界,2016(7):27-32.[13]SchomburgHarald.HigherEducationandgraduateemploymentinGermany[J].EuropeanJournalofEducation,2000135,(2):189-200.[14]马莉萍,刘彦林,罗乐.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的性别差异:趋势与特点[J].教育与经济,2017(1):13-19.Poulin,JohnE,Silver,PaulaT.ServingtheCommunityandTrainingStudents:ChallengesandLessonsfromaUniversity-SponsoredHumanServiceAgency[J].MetropolitanUniversities,2007,18(11):57.岳昌君,夏洁,邱文琪.201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实证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38(04):1-17.韦颖.云南跨境民族地区大学生返乡就业的机遇与挑战[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8):66-70.杨晓君.关于大学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的思考一一以泉籍大学生为例[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6):37-39.朱庭萱.大学生返乡就业影响因素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9(32):18-20.蔡晗昀,张腾.2020年上海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调查报告[J].统计科学与实践,2020(06):34-37.周海博.亳州籍大学生回乡就业意愿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安徽大学,2017.锁慧玲.甘肃农业大学本科生返乡就业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15):223-225.李宁.河北高校农村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研究——以河北四所高校为例[D].河北:河北大学,2018.张微,张想明.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当代大学生就业策略[J].继续教育研究,2017(1):1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