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 大国崛起(原卷版)_第1页
专题4 大国崛起(原卷版)_第2页
专题4 大国崛起(原卷版)_第3页
专题4 大国崛起(原卷版)_第4页
专题4 大国崛起(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4大国崛起公元1500年后至今,先后崛起而称雄一时的大国们,其领土或大或小,但它们的经济都一度高度繁荣。它们把握了当时的时代发展脉搏,站在时代潮流的最前列,由此而成长起来,成了它们那个时代所谓的大国。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一、英国1.新航路的开辟与英国: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主要商道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人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拓展对外贸易,进行殖民掠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文艺复兴、科学革命与英国:16世纪时,英国的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的巨匠。17世纪下半期,近代自然科学奠基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为工业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19世纪,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3.资产阶级革命:开始:1640年,查理一世重新召开议会。结束:1688年宫廷政变(光荣革命)。结果:1689年,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英国由封建国家变成了资本主义国家,政体由君主专制变成君主立宪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4.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工业革命开始。属于英国的发明:瓦特改良蒸汽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影响: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5.鸦片战争: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8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6.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和德国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走在前列,英国世界第一地位被美德超越。7.一战和二战:一战前,加入协约国;一战后,与美法两国操纵巴黎和会,通过了《凡尔赛和约》。二战前,英国首相张伯伦推行绥靖政策,纵容法西斯德国发动二战。二战时,在丘吉尔领导下抗击法西斯,实力被严重削弱,战后成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二战后,受到美国援助,50~70年代经济迅速发展,并加入欧共体和北约。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拉开了冷战的序幕。二.美国1.独立战争:①开始的标志: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②1776年7月4日发表《独立宣言》,美国诞生;③1777年萨拉托加战役;④结束的标志:1783年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④1787年美国宪法确定美国实行联邦共和制,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把国家职权分为总统、国会、最高法院三个部门,华盛顿就任美国第一任总统。意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南北战争:1861年爆发,1865年结束;性质:美国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影响:废除了奴隶制度,维护了美国的统一,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3.工业革命:①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美国人富尔顿发明汽船;19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完成工业革命。②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人爱迪生发明电灯,贝尔发明电话,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飞机。③19世纪晚期,美国工业发展势头超过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4.一战:①1917年,美国在一战后期加入协约国,成为一战的战胜国。②1919年,与英法操纵巴黎和会;1921年,与英日操纵华盛顿会议,通过《九国公约》。5.罗斯福新政:始于1933年;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作用:使美国经济缓慢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和发展。6.二战: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达到最大。1942年1月,华盛顿会议通过《联合国家宣言》,反法西斯联盟成立。1945年2月,美苏英召开雅尔塔会议,确定战后成立联合国,美苏中英法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投下两枚原子弹,加快了日本的投降。7.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①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处于战后的繁荣时期,成为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②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受到经济危机的严重打击,处于危机与调整时期;③20世纪90年代,进入新经济时代,新经济时代特点是信息化和全球化。8.冷战: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冷战开始;1948年实施马歇尔计划;1949年成立北约。1991年苏联解体后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霸主地位加强,霸权主义倾向增强。三.俄罗斯(苏联)1.农奴制改革:1861年,亚历山大的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2.第二次鸦片战争:沙俄先后侵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3.十月革命:1917年11月爆发,领导人列宁,地点是彼得格勒。性质:社会主义革命。结果: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4.苏联成立:1918-1920年国内战争时期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主要措施是实行余粮收集制;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具体做法是: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5.斯大林模式:1924年斯大林上台,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苏联实施了两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加速实现农业集体化。1928-1937年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了强盛的工业国。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它标志着斯大林模式形成。6.卫国战争:1941年6月德军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二战规模扩大。1942年1月美苏中英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成立反法西斯联盟。1945年2月,在雅尔塔会议上,在损害中国利益的前提下,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参加对日作战。1945年5月8日苏军攻克柏林,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1945年8月,苏联参加对日作战。7.苏联解体:二战后,苏联成为唯一可以和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由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苏联的发展受到制约。赫鲁晓夫的改革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未能根本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勃列日涅夫改革也没能突破斯大林模式,反而使这一体制更加僵化;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导致1991年苏联解体。四.日本1.明治维新:始于1868年。影响:①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②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就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给亚洲邻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2.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于1895年签订了《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增辟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1900参加八国联军侵华。1901年,根据《辛丑条约》在中国驻军。3.一战和二战一战时加入协约国,战后要求巴黎和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引发五四运动。1921-1922年,参加华盛顿会议,通过《九国公约》,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被打破了。1929年的经济危机爆发后,走上了法西斯道路,与德国和意大利结成轴心国集团。1931年9月18日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的东北三省;1937年7月7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4.战后的发展内因:制定了恰当的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的科技成就,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外因: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开始扶持日本,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用物质,刺激了日本经济的繁荣。20世纪50—70年代经济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1974—1975年,经济受到重大打击,发展速度一度减慢。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实行“科技立国”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结束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被推上断头台的是哪位国王?为限制国王权力,议会在哪一年通过了什么文献?它的通过有何意义?革命后,英国的国家性质和政治体制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体现的时代潮流是什么?蒸汽时代到来的标志是什么?哪个国家率先进入了蒸汽时代?答: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1688年宫廷政变;查理一世;1689年;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标志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性质由封建国家变成了资本主义国家,政体由君主专制变成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蒸汽机的广泛运用;英国。2.华盛顿和林肯领导了美国历史上哪两次著名的战争?这两场战争产生的共同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说南北战争是美国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哪一次工业革命促使19世纪后半期的美国迅速开始了它的现代化进程?这次技术革命把美国带入了什么时代?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经济政策做了怎样的调整?它对美国经济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二战后美国总统杜鲁门认为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时,美国拥有怎样的经济地位?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概括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答: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废除了奴隶制,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又一障碍;第二次科技革命;电气时代;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成为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信息化和全球化。3.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是哪个国家?一战时俄国加入了哪一集团?1918年俄国为什么退出一战?十月革命后,俄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么了什么变化?20世纪20年代苏俄在经济政策方面做出了什么调整?苏联何时成立?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特点是什么?该模式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什么?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在经济上的表现有哪些?斯大林模式对苏联的长远影响是什么?答:沙俄;协约国;十月革命的爆发;由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实行新经济政策;1922年;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为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大加强;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苏联解体。4.近代日本和中国有何相似之处?为“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日本掀起了学习西方的改革是什么?最能体现明治维新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措施是什么?经过改革,日本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明治维新后,日本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哪些变化?明治维新后,日本奉行“军事立国”战略,对中国造成的哪些伤害?因此吞下的苦果是什么?二战后,日本奉行“经济立国”战略,创造了怎样的经济奇迹?随着经济的增长,环境与资源对日本经济发展的约束越来越严重,日本开始考虑新的增长方式。80年代中期,日本确立了什么发展战略,促进了经济发展?答:是一个闭关锁国、封建落后的农业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由封建国家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由封闭到开放、由被侵略到侵略其它国家;甲午战争、九一八事变、全面侵华战争;成为世界上唯一遭受原子弹的轰炸的国家;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强国;科技立国。5.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什么阶级?哪一阶级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共同作用是什么?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的统治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扩张的推动力是什么?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战后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有哪些?二战前后欧洲人为“谋求欧洲统一”采取的方式有何不同?战后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外因是什么?西欧和日本战后的崛起,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答:市民阶级;资产阶级;都是因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阻碍;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工业革命;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发展经济、避免战争、对抗苏联;从战争到合作;美国的援助;经济上出现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政治上推动了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一、选择题1.俄乌冲突爆发后,国际社会反响不一。中国外长王毅主张按照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谈判解决,反对没有国际法依据的单边制裁;一向标榜“体育、科技、文艺、医疗无国界”的欧美国家却对俄高举制裁大棒,除经济制裁外,连俄罗斯的猫也不能幸免。据此可知A.西方普世价值具有选择性和虚伪性B.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增强C.国际社会的制裁机制均无法理依据D.欧美国家的意识形态迥异于俄罗斯2.下表是1962一1965年资本主义国家自费来华游客统计表(部分)。该表反映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1962年1963年1964年1965年人数(单位:人)约50约40012893915所占外国来华游客总数比例5%39.8%53.3%87%A.中国的外交战略发生调整 B.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潮流C.中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升 D.万隆会议打开中国外交新局面3.下列图片内容可以用来共同佐证A.社会制度的对抗 B.大国之间的较量 C.多极化下的世界 D.霸权主义的威胁4.如图是20世纪某一时期大国关系示意图,图中“﹣”表示合作关系,“”表示对抗关系。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甲是美国、乙是苏联、丙是中国 B.甲是美国、乙是中国、丙是苏联C.甲是苏联、乙是中国、丙是美国 D.甲是苏联、乙是日本、丙是中国5.“曾经,他不费吹灰之力,成为近代史上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昨天,我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深受他的影响;而今,两国在多个领域中携手同行。”材料描写的是(

)A.中俄关系 B.中美关系 C.中日关系 D.中英关系6.下列绘画反映史实的相同之处包括(

)A.推翻封建统治 B.赢得民族独立 C.传播启蒙思想 D.扫除发展障碍7.1688年11月5日,威廉率领荷兰海军在英国登陆,12月10日,詹姆士二世仓皇逃到法国。因为这是一场成功的不流血的革命,因而在英国史上被称为“光荣革命”。这次革命(

)A.推翻了国王专制统治 B.在英国建立了共和国C.由人民群众主导推动 D.使英国从此不设国王8.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一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

)A.主权在民原则 B.天赋人权原则C.各州自治原则 D.各州平等原则9.知识结构图是一种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下图横线处最恰当的内容应该是(

)A.明治维新 B.工业革命 C.法国大革命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0.“利物浦不久以前还是黑奴贸易的中心,现在主要经营原棉的进口,美国南部的上好棉花从这里流入英国的各个棉纺厂。”促使利物浦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国内手工工场的需求 B.三角贸易的兴盛C.英国大机器工业的发展 D.美国棉花产量的提高11.年代轴有助于我们梳理历史发展的线索。下列年代轴反映的学习主题是(

)A.废除奴隶制度 B.实现国家统一 C.争取民族独立 D.发展资本主义12.它以西方为模板,倾全国之力打造除了一个工业化的帝国;然而以皇帝和领导层精英为首,为了追求力量和财富而滋生的激进主义,最终又毁灭了他们自己。这段话评述的应该是(

)A.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 B.美国南北矛盾的复杂性C.日本明治维新的两面性 D.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落后性12.美国独立战争后,美国种植园经济一度衰落。后来由于棉花的需求量激增,美国南方种植园经济迅速发展和扩大起来。南方黑奴人数从1790年到70万增加到1860年的395.4万,其中60%在棉花种植园里劳动。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奴隶贸易的盛行 B.工业革命的发展 C.美国内战的结束 D.新航路的开辟13.1920年,苏俄的钢产量仅为1917年的4%,煤产量也只及1917年的28%。很多工厂因发不出工资,只好用产品来充抵,工人们在免费配给制无法满足生存需要的情况下,被迫用工产的产品到黑市上换取食品和生活必需品。为解决这些问题,苏俄后来实行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