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苏州市星洋学校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苏州市星洋学校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苏州市星洋学校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苏州市星洋学校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苏州市星洋学校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州工业园区星洋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所有的答案均应书写在答题卷上,按照题号顺序答在相应的位置,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书写在试题卷上、草稿纸上的答案无效;3.字体工整,笔迹清楚。保持答题纸卷面清洁。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2分,共241.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万里长城约长2×104m)播放一遍国歌用时约为50sD.冬天洗澡的水温约为35℃500mL矿泉水的质量约为2.某房间里有甲、乙、丙三支温度计,将甲放在空气中,乙的玻璃泡插入被密封在玻璃瓶内的酒精中,丙玻璃泡用浸有酒精的湿棉花包裹着放在空气中,关于它们的示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甲温度计的示数与室温相同甲的示数为室温,乙、丙的示数相同,并都低于室温甲、乙示数相同,都等于室温D.甲、乙、丙示数都相同,都等于室温3.关于测量和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选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减小误差可以用水银体温计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D.使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量质量的过程中,可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4.下列现象的形成,说法正确的是()A.冻豆腐的制作是让新鲜豆腐先熔化后凝固白炽灯泡灯壁变黑是灯丝先汽化再凝华冬天东北室外晒干衣服是先凝固后升华D.“铸剑为犁”是先液化后凝固5.如图,放大镜能使我们看清邮票的细微之处。下列能用来说明其成像原理的图是()1A.D.6.夜晚,当汽车发出的光照射到自行车尾灯上时,司机看到尾灯反射的光,就能及时避让。如图中有关自行车尾灯的光路图正确的是()A.D.7.如图是光电控制液面高度仪的示意图,通过光反射到光电屏上的位置判断液面高低,一束光射到液面,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液面升高,光斑S将向右移动光屏竖直向上移一段距离,光斑S将向左移动液面降低,入射角会变大D.入射角增大5°,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8.下列诗句中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楼台倒影入池塘”,倒影:光的折射“潭清疑水浅”,水浅:光的直线传播“绿树阴浓夏日长”,树阴:光的反射D.“小楼西角断虹明”,彩虹:光的折射)9.正午时,太阳光直射在水平地面,取一圆形薄透镜正对阳光,在距透镜15cm的地面上得到一个光斑,其直径是透镜直径的一半,若将透镜向上移动少许,光斑变小。透镜的焦距是()2A.5cm10cm15cmD.30cm10.游泳课上,老师站在岸上也可以通过哨声指挥水中的我们,关于该现象说明正确的是()A.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响度不变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声音在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速度不变D.声音的产生是因为哨子的振动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12.34cm12.36m12.35cm12.7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A.12.45cm12.34cm12.35cmD.12.36cm12.1,在装有水的杯子里,小红将一支铅笔分别紧贴杯壁内、外竖直放置,两次都观察到铅笔放大的像,俯视图如图23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2中铅笔向前移,像一直变小图2中铅笔向前移,像先变小后变大C图3中铅笔向后移,像一直变大D.图3中铅笔向后移,像先变小后变大二、填空题(共9题,每空1分,共2713.如图所示,秒表显示的时间是______s;刻度尺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cm。14.操场上,百米赛跑时,作为终点计时裁判,正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选填“看到运动员起跑”、“看到发令枪冒烟”或“听到发令员口令”)立即计时。学校运动会上,小明作为百米赛跑的终点计时裁12.50的成绩不准确,你认为小明记录的成绩________秒(设此时的声速为340米15.______小水滴或3______小冰晶悬浮在空中,这就是云。小冰晶遇到暖流会______变成小水滴下落,这就是雨(填物态变化16.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如图乙所示,将纸板B沿图示剪开,把纸板B的上半部分向后折。此时观察到______(选填“上”或“下”)半部分有反射光线,得到的结论是:光发生反射时,______。17.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时锅里的水温度_____(保持不变/______.(同时沸腾稍后也沸腾了不会沸腾)18.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水滴是___________19.(选填“红色气球”或“绿色气球”)更易被爆破,这是因为透明物体吸收______。420.如图是小明研究“光现象”的实验示意图:1)实验前,在半透明空水槽中喷洒少许烟雾,再打开激光笔,根据______的原理,可清晰观察到光路,然后在水槽内壁的光斑A点处做上标记;2)为使B处的光点移至C处,则应使水槽中的水量______(增加/减少h3)若间距离为3cm,则水面高度的变化量2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______(大于等于/小于)3cm。扫地机器人的眼睛”“眼睛”是什么呢?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机型使用的是红外探测器。红外探测器测距的原理如图所示,红外发射器以一定的角度发射红外光束,光束遇到物体被反射,再通过有滤光作用的凸透镜(又叫滤镜)后照射到检测器上的某一位置,该位置不在透镜的主光轴(中心线)上,偏离的距离叫偏移值。根据几何关系可知:物体离传感器越远,L就越小。在知道了偏移值、两中心线间距X以及滤镜的焦距fD体有多远了。检测器能将测得的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电信号的大小叫做探测器的输出值,输出值与偏移值L成正比,L2倍,输出值也增大2当然有例外,当D很小时,L值较大,光点可能超出探测器的探测范围,即L超过某一值时,输出值会随着LD很大时,LL值成为关键,也就是说的分辨率决定能不能获得足够精确的L值,要检测越远的物体,的分辨率要求就越高,所以通常的探测器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有效测量距离D。红外探测器在使用中有两个性能指标:深色物体检出率和环境光抗干扰能力,因为深色物体会吸收部分光能量,而环境光可能对测量产生干扰,这些是红外传感器的研发方向之一。1________(阻挡210cm--80cm20cm--150cm____(甲乙检测器分辨率较高。3)下列关于红外探测器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A.滤镜对光束有发散作用物体离得越近越容易探测C.环境光可能会干扰测量D.探测的可靠性与物体的颜色无关4)文中所述的红外探测器的输出值与到物体的距离的关系图像大致为____5530cm3m/min4.5m、宽3.3m的空房间,它沿3.3m的宽边从一侧走到另一侧需要____min,要将整个空房间清扫一遍至少需要____min。三、画图题(每图2分,共622.1)如图甲,请画出光线经过透镜的光路图;2SP射光线并完成光路图;3)如图丙,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时发生折射,OB为反射光线,请大致作出入射光线和对应的折射光线。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4323.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和“海波熔化”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组装实验装置时,石棉网的铁圈位置和悬挂温度计的铁夹位置放置非常重要。实验时,应当先调整固定______2)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如图中的______3)当水沸腾时,水中产生大量的气泡,气泡内主要是6烧杯中不停地冒“白气”,这些“白气”是由______(“烧杯中的水蒸气”还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4)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四个实验小组测得水的沸点如下表所示:对于下述实验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1234982水的沸点98.998.598.6A.四个小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水的沸点是100℃只有第2小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们的数据最接近100℃只有第1小组数据不可以接受,因为他们的数据偏离100℃D.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5)撤去酒精灯后,水仍能继续沸腾一小段时间,其原因是______;6)在做“海波熔化”的实验时,他们采用如上戊图的实验装置。将装有海波的大试管放入上面实验的沸水中并取走酒精灯,温度计A和B分别测量海波和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根据两个温度计的示数,绘制出了8min时,大试管内的海波处于______好处是______。24.小明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了以下实验。1)如图甲,他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选填“明亮”或“暗”)的环境中做实验;2)接着将点燃A放置在玻璃板的前面,观察到两个像,我们应该选择看______(较亮的像BA______/______mm透明薄挡板,则在A这一侧透过玻璃板能看到______(只有A'/A''/A'和实验序号12347u/cm/cm4.23.75.04.56.86.310.09.53)为了解决玻璃板成两个像的问题,小颖同学用两块平面镜制成如图丁的实验装置(两平面镜之间是空①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再在白纸上放置该装置,并在白纸上记录镜面的______(前表面/后表面)位②取两支完全相同的铅笔A、A铅笔置于平面镜前某一点上,并做上记号;B铅笔竖立着在平面镜后面移动,直至看上去与A的像完全______为止,并做上记号;A铅笔的位置,重复第、3两步;⑤连接对应的物点和像点,测出物距和像距,得出结论。请将步骤①③补充完整。2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实验时应调节烛焰的中心、光屏的中心、透镜的中心位于______;2)小明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固定在、B位置如图甲所示,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中心都只能看到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凸透镜固定在B不动,蜡烛从A向左移一格,如图甲所示,为在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3)如图乙所示,当蜡烛、凸透镜在图示位置,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该像应是倒立、______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_;4)实验时,由于实验时间较长,蜡烛变短,烛焰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向______方移动(选填“上”或______(上移5)小明想利用下列发光字来研究凸透镜成像上下、左右位置关系,下列汉字适合做光源的是______;A.甲旧上D.王6)小明将凸透镜换为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乙继续实验,并将凸透镜乙和光屏分别固定在70cm和85cm刻度线处,再将点燃的蜡烛从15cm刻度线处缓慢地向右移动到50cm刻度线处,在光屏上得到______焰清晰像;7)小明继续探究“视力的矫正”,他用凸透镜模拟人眼的晶状体,用光屏模拟人眼的视网膜如图丙,小8明先固定蜡烛,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丙所示。撤掉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为了使像重新清晰,应将蜡烛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得到清晰的像后可以发现,该像的大小与原来的像相比______26.如图为一声速测量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和实验装置图,阅读并回答。使用说明书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甲,乙是声信号采集器;2)复位后用棒槌敲打铜铃,声音被甲、乙接收;3)液晶屏显示甲、乙接收到信号的时间差,单位为1ms=10s1)若把铜铃放在甲、乙的中点,即ss,则液晶显示屏的示数为_____;122)一同学将铜铃放到乙的右边,并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则铜铃离乙越远,液晶显示屏的数值_______3)一同学想验证温度越高,声速越大,把铜铃固定放在乙的右边,并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然后加热甲乙之间的空气,则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将_____;A.B.C.D.无法判断4)一同学想验证声速与气体内部压力的关系,把铜铃固定放在乙的右边,并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然后在甲乙之间加压,发现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变小,则声速随气体压力的增大而_____;A.B.C.D.无法判断5)如图中,已知s=20cms=87cm,液晶显示屏上显示:2.000,则此时声速为________m/s。1227.所示,再将它们做成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91(选填“A”或“方法可以比较两个纸锥下落的快慢;2______;3)为了进一步探究纸锥的运动,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频闪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纸锥下落时的运动情况,如图丙所示,可以判断纸锥在做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若频闪照片的间隔时间为0.5s,图丙中纸锥在ab间的平均速度为0.5m/sab间的距离为______m;4)做完实验后小芳猜想纸锥从同一高度下落的快慢与纸锥的锥角、纸锥的重量有关,并打算继续用图乙中正确的图比较这两个纸锥研究纸锥下落快慢与锥角的关系,小明认为这样做不科学,你认为不科学的原因是______。28.冲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龙江大桥总长2470.58m,桥面宽33.5m。小明一家从腾冲乘车到保山游玩,看到路旁的交通标志牌,如图乙所示。1)交通标志牌中数字“80”表示该路段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不能超过80______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从交通标志牌处到保山的最短时间是_______h。3)若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完全通过大桥的时间为123.8s________10D.使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量质量的过程中,可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答案】B【解析】【详解】A.在测量过程中测量值与真实值总是存在一定的差异,误差不可以避免的,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故A错误;故B正确;.水银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1标准大气压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不在体温计测量范围内,无法测量,故C错误;D.使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量质量的过程中,只能通过加减砝码或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故D错误。。4.下列现象的形成,说法正确的是()A.冻豆腐的制作是让新鲜豆腐先熔化后凝固白炽灯泡灯壁变黑是灯丝先汽化再凝华【答案】B冬天东北室外晒干衣服是先凝固后升华D.“铸剑为犁”是先液化后凝固【解析】A要物态变化是先凝固后熔化,故A错误;.冬天东北室外晒干衣服是衣服上的水凝固成冰,然后升华成水蒸气,故B正确;.白炽灯泡灯壁变黑是钨丝先升华后凝华,故C错误;D新塑造成犁这样的农具,故D错误。。5.如图,放大镜能使我们看清邮票的细微之处。下列能用来说明其成像原理的图是()A.D.【答案】C【解析】【详解】放大镜能使我们看清邮票的细微之处,是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在一倍焦距之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A.小孔成像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故A不符合题意;12.人从平面镜看到蜡烛,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故B不符合题意;.蜡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之内,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符合题意;D.蜡烛与像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的是实像。故D不符合题意。。6.夜晚,当汽车发出的光照射到自行车尾灯上时,司机看到尾灯反射的光,就能及时避让。如图中有关自行车尾灯的光路图正确的是()A.D.【答案】A【详解】由图可知,汽车尾灯的反射面是相互垂直的两个反射面,当光照到车尾灯上时,经过两个反射面反射,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入射光线和最终的反射光线相互平行。A。7.如图是光电控制液面高度仪的示意图,通过光反射到光电屏上的位置判断液面高低,一束光射到液面,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液面升高,光斑S将向右移动光屏竖直向上移一段距离,光斑S将向左移动液面降低,入射角会变大D.入射角增大5°,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答案】DAS将向左移动,故A错误;.由图得,光屏竖直向上移一段距离,光斑S将向右移动,故B错误;.液面降低,入射点向右移动,入射角不变,故C错误;D.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5°,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10°D正确。D。8.下列诗句中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楼台倒影入池塘”,倒影:光的折射“潭清疑水浅”,水浅:光的直线传播“绿树阴浓夏日长”,树阴:光的反射D.“小楼西角断虹明”,彩虹:光的折射【答案】D)【详解】A.“楼台倒影入池塘”,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潭清疑水浅”,水浅: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的结果,故B错误;.“绿树阴浓夏日长”,树阴:是光沿直线传播的结果,故C错误;D.“小楼西角断虹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正确。13D。9.正午时,太阳光直射在水平地面,取一圆形薄透镜正对阳光,在距透镜15cm的地面上得到一个光斑,其直径是透镜直径的一半,若将透镜向上移动少许,光斑变小。透镜的焦距是()A.5cm10cm15cmD.30cm【答案】D【详解】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最小、最亮的光斑就是该凸透镜焦点的位置,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就是焦距,将透镜向上移动少许,光斑变小,说明太阳光经凸透镜形成的是没过焦点会聚的光斑,如下图所示,又因为光斑的直径是透镜直径的一半,由相似三角形原理可知,焦点与光斑形成的三角形的高是15cm,则可知焦距为30cm。D。10.游泳课上,老师站在岸上也可以通过哨声指挥水中的我们,关于该现象说明正确的是()A.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响度不变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答案】C声音在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速度不变D.声音的产生是因为哨子的振动【详解】A.响度与距发声体的距离有关,所以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响度变小,故A错误;.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所以声音在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速度改变,故B错误;.老师在岸上通过哨声来指挥我们,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C正确;D.吹哨子发出的声音是哨子内空气振动产生的,故D错误。。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12.34cm12.36m12.35cm12.7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A.12.45cm)12.34cm12.35cmD.12.36cm【答案】C【详解】前三次的测量结果中准确值是相同的,只有估计值不同,这都是有效的,第四次的测量结果中准确值与其他三个不同,所以这个记录是错误的,无效的,物体的长度为前三次记录的平均值:12.3412.3612.3512.35312.1,在装有水的杯子里,小红将一支铅笔分别紧贴杯壁内、外竖直放置,两次都观察到铅笔放大的像,俯视图如图23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4A.图2中铅笔向前移,像一直变小图2中铅笔向前移,像先变小后变大图3中铅笔向后移,像一直变大D.图3中铅笔向后移,像先变小后变大【答案】A【详解】装有水的杯子相当于凸透镜,两次都观察到铅笔放大的像,且由图示可知像与铅笔在凸透镜的同23中的铅笔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之内;图2中的铅笔“水透镜”水透镜”光心向前移动,物距变小,由凸透镜成虚像的规律可知,像距也变小,像一直变小;图3中的铅笔向后移动,物距变大,若铅笔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由凸透镜成虚像的规律可知,像距也变大,像变大;当铅笔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变大时,像距变小,像变小;当铅笔在二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变大时,像距变小,像变小;所以图3中铅笔向后移,像先变大后变小;综上所述,A正确。故选A。二、填空题(共9题,每空1分,共2713.如图所示,秒表显示的时间是______s;刻度尺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cm。【答案】.71.1②.2.72[1]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1”和“”之间,偏向“1”一侧,分针指示的时间为1min;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0.1s,指针在处,秒针指示的时间为,即秒表的读数为1min11.1s=71.1s。[2]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1mm0.00cm对齐,右侧与2.72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2.72cm。14.操场上,百米赛跑时,作为终点计时裁判,正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选填“看到运动员起跑”、“看到发令枪冒烟”或“听到发令员口令”)立即计时。学校运动会上,小明作为百米赛跑的终点计时裁12.50的成绩不准确,你认为小明记录的成绩________秒(设此时的声速为340米【答案】.看到发令枪冒烟②.偏小③.12.79[1][2][3]百米赛跑时,作为终点计时裁判,正确的方法是看到发令枪冒烟立即计时;听到枪声才开100100mst声所用的时间,即声小强的实际成绩应为1516______________________镜,小水滴是___________【答案】.放大②.显微③.物(凸透)【解析】[1][2][3]小水滴形状相当于凸透镜,通过凸透镜观察水滴下方白纸上的小箭头,缓慢调节透镜与水滴之间的距离,会看到倒立放大的像,水滴相当于投影仪,而凸透镜相当于放大镜,将小箭头两次放大,相当于显微镜。19.(选填“红色气球”或“绿色气球”)更易被爆破,这是因为透明物体吸收______。【答案】.绿色气球②.与它颜色不同的色光【解析】【详解】[1][2]红色激光笔照射红色透明气球,红色透明气球会透过红光,不会吸收红光;而绿色透明气球只能透过绿光,会吸收红光,使得绿色气球内的气体的温度升高,气体体积膨胀,所以绿色透明气球更易爆破,而红色透明气球不会爆破。20.如图是小明研究“光现象”的实验示意图:1)实验前,在半透明空水槽中喷洒少许烟雾,再打开激光笔,根据______的原理,可清晰观察到光路,然后在水槽内壁的光斑A点处做上标记;2)为使B处的光点移至C处,则应使水槽中的水量______(增加/减少h3)若间距离为3cm,则水面高度的变化量______(大于等于/小于)3cm。【答案】()漫反射(23)大于【解析】【小问1详解】烟是固体颗粒,光遇到空气中小的固体颗粒发生漫反射,反射的光进入人的眼睛,人能看到光的传播路线。17【小问2详解】B处的光点移至C处,则应使水槽中的水量增加,此时折射点右移,折射光线向上平移。【小问3详解】当水槽中的水量增加,折射点右移,折射光线向上平移,使得B处的光点移至C处,作图如下:hh。由图可知,水面高度的变化量间距离,即2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扫地机器人的眼睛”“眼睛”是什么呢?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机型使用的是红外探测器。红外探测器测距的原理如图所示,红外发射器以一定的角度发射红外光束,光束遇到物体被反射,LL、两中心线间距X以及滤镜的焦距f后,可以计算得到距离,也就知道物体有多远了。检测器能将测得的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电信号的大小叫做探测器的输出值,输出值与偏移值LL22DL围,即L超过某一值时,输出值会随着L的增大而快速变小,直至变为零;当D很大时,L值又会很小,这时检测器能否分辨得出这个很小的L值成为关键,也就是说的分辨率决定能不能获得足够精确的L值,要检测越远的物体,的分辨率要求就越高,所以通常的探测器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有效测量距离D。红外探测器在使用中有两个性能指标:深色物体检出率和环境光抗干扰能力,因为深色物体会吸收部分光能量,而环境光可能对测量产生干扰,这些是红外传感器的研发方向之一。1________(阻挡210cm--80cm20cm--150cm____(甲乙检测器分辨率较高。3)下列关于红外探测器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A.滤镜对光束有发散作用物体离得越近越容易探测C.环境光可能会干扰测量D.探测的可靠性与物体的颜色无关184)文中所述的红外探测器的输出值与到物体的距离的关系图像大致为____530cm3m/min4.5m、宽3.3m的空房间,它沿3.3m的宽边从一侧走到另一侧需要____min,要将整个空房间清扫一遍至少需要____min。【答案】.反射②.允许③.乙④.C⑤.D.1.16.4【解析】(1)[1][2]根据短文知道,红外传感器发射红外光束,遇到物体时,光束会发生发射;而滤镜是允许红外线通过;(2)[3]范围,所以,乙的检测器分辨率较高;(3)[4]A.滤镜为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故A错误;DLLL的增大而快速变小,直至变为零,L0就检测不到了,故B错误;产生干扰,这些是红外传感器的研发方向之一。环境光可能会干扰测量,故C正确;D.根据材料可知,探测的可靠性与物体的颜色有关,故D错误。。(4)[5]DLDL值较大,光点可能超出探测器的探测范围,即L超过某一值时,输出值会随着L的增大而快速变小,直至变为零,故D符合题意;(5)[6]因为圆盘的直径是30cm,所以,沿3.3m的宽边从一侧走到另一侧通过的距离是s=3.3m-0.3m=3msv由知道,从一侧走到另一侧需要的时间是tst1minv[7]由于空房间长4.5m,共沿3.3m的宽边行走的次数是4.5mn15()沿3.3m的宽边行走的总时间是1t151min15每次由沿3.3m的宽边拐到沿4.5m的长边所用的时间是4.5m4.2mt21.4故要将整个空房间清扫一遍至少需要的时间是tt151.412三、画图题(每图2分,共622.191)如图甲,请画出光线经过透镜的光路图;2SP射光线并完成光路图;3)如图丙,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时发生折射,OB为反射光线,请大致作出入射光线和对应的折射光线。【答案】()(2)3)【解析】【小问1详解】入射光线的延长线过凹透镜虚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如下图所示:【小问2详解】20过镜面作出点S的对称点SSS′P与镜面交于OSO就得到入射光线,如下图所示:【小问3详解】过O点作垂直于水面的线为法线,光从水中进入空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据此作出入射光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水中作出反射光线,如下图所示: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4323.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和“海波熔化”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组装实验装置时,石棉网的铁圈位置和悬挂温度计的铁夹位置放置非常重要。实验时,应当先调整固定______2)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如图中的______3)当水沸腾时,水中产生大量的气泡,气泡内主要是烧杯中不停地冒“白气”,这些“白气”是由______(“烧杯中的水蒸气”还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4)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四个实验小组测得水的沸点如下表所示:对于下述实验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1234水的沸点98.298.998.598.6A.四个小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水的沸点是100℃只有第2小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们的数据最接近100℃只有第1小组数据不可以接受,因为他们的数据偏离100℃D.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5)撤去酒精灯后,水仍能继续沸腾一小段时间,其原因是______;6)在做“海波熔化”的实验时,他们采用如上戊图的实验装置。将装有海波的大试管放入上面实验的沸水中并取走酒精灯,温度计A和B分别测量海波和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根据两个温度计的示数,绘制出了8min时,大试管内的海波处于______好处是______。21【答案】()铁圈(2)丙3)①.水蒸气②.烧杯中的水蒸气4)D5)水还能从石棉网吸收热量6)①.固液共存态②.受热均匀【解析】【小问1详解】实验中需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应先确定铁圈的高度。【小问2详解】水沸腾时,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增大,所以水沸腾时的现象是图丙。【小问3详解】[1]水沸腾时会产生大量的气泡,气泡内主要是水蒸气。[2]烧杯中不停地冒“白气”,这些“白气”是烧杯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问4详解】由数据可知四个组测出的水的沸点很接近,在实验中,只要操作正确,数据便是真实的;几个组数据的不同是因为在测量过程中存在误差的原因,还有水的沸点受其上方气压的影响。故选D。【小问5详解】刚撤去酒精灯,由于石棉网的温度还比较高,水还能从石棉网吸收热量,所以水仍能继续沸腾一小段时间。【小问6详解】[1]由图象可知,在第时,海波处于熔化过程,所以大试管内的海波处于固液共存态。[2]用水浴法加热的好处是:海波受热比较均匀。24.小明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了以下实验。1)如图甲,他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选填“明亮”或“暗”)的环境中做实验;2)接着将点燃的蜡烛A放置在玻璃板的前面,观察到两个像,我们应该选择看______(较亮的像/BA______/______mm透明薄挡板,则在A这一侧透过玻璃板能看到______(只有A'/A''/A'和实验序号u/cmv/cm12344.23.75.04.56.86.310.09.53)为了解决玻璃板成两个像的问题,小颖同学用两块平面镜制成如图丁的实验装置(两平面镜之间是空①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再在白纸上放置该装置,并在白纸上记录镜面的______(前表面/后表面)位②取两支完全相同的铅笔A、A铅笔置于平面镜前某一点上,并做上记号;B铅笔竖立着在平面镜后面移动,直至看上去与A的像完全______为止,并做上记号;22231)实验时应调节烛焰的中心、光屏的中心、透镜的中心位于______;2)小明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固定在、B位置如图甲所示,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中心都只能看到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凸透镜固定在B不动,蜡烛从A向左移一格,如图甲所示,为在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3)如图乙所示,当蜡烛、凸透镜在图示位置,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该像应是倒立、______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_;4)实验时,由于实验时间较长,蜡烛变短,烛焰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向______方移动(选填“上”或______(上移5)小明想利用下列发光字来研究凸透镜成像上下、左右位置关系,下列汉字适合做光源的是______;A.甲旧上D.王6)小明将凸透镜换为焦距为20cm凸透镜乙继续实验,并将凸透镜乙和光屏分别固定在70cm和85cm刻度线处,再将点燃的蜡烛从15cm刻度线处缓慢地向右移动到50cm刻度线处,在光屏上得到______焰清晰像;7)小明继续探究“视力的矫正”,他用凸透镜模拟人眼的晶状体,用光屏模拟人眼的视网膜如图丙,小明先固定蜡烛,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丙所示。撤掉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为了使像重新清晰,应将蜡烛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得到清晰的像后可以发现,该像的大小与原来的像相比______【答案】()同一高度2)①.蜡烛在焦点上②.右3)①.放大②.投影仪4)①.上②.5)C()07)①.靠近②.【解析】【小问1详解】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使蜡烛的火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小问2详解】[1]在光屏上只能看到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2]由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2格,凸透镜固定在B不动,蜡烛从A向左移一格,此时物距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所成的像在二倍焦距之外,所以光屏应向右移动。【小问3详解】[1][2]由图乙可知物距小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生活中的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小问4详解】[1][2]蜡烛燃烧变短,烛焰在光屏上的像会向上方移动,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间,我们可以将凸透镜往下【小问5详解】凸透镜成实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所以适合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