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4页(共24页)2024-2025学年下学期初中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级期中必刷常考题之亚洲的人文环境一.选择题(共12小题)1.下列各组国家中既是发展中国家,又位于亚洲的是()A.印度 B.日本 C.巴西 D.俄罗斯2.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大洲内部国家文化多样,经济差异明显。读下面表格,完成问题。国家日本韩国中国印度越南孟加拉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34010120301100540430380分析亚洲部分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单位:美元)资料,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各国()A.自然条件相差悬殊 B.人口出生率高低不同 C.国土面积差异大 D.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3.亚洲地域辽阔,各国人民团结协作,相互配合,在“一带一路的影响下”,经济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下列各组国家中,均属于亚洲的是()A.日本、哈萨克斯坦、意大利、印度尼西亚 B.蒙古、乌兹别克斯坦、缅甸、巴基斯坦 C.俄罗斯、塔吉克斯坦、韩国、沙特阿拉伯 D.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孟加拉国、伊拉克4.2023年4月25日,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正式成立。守护亚洲文化遗产,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是亚洲各国的共同责任。如图示意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据此完成下题。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大都位于()A.海拔较高的地区 B.降水充沛的地区 C.大河的中下游地区 D.纬度较高的地区5.关于亚洲不同地域不同的文化差异,属于北亚的是()A. B. C. D.6.人们按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6个地区,阿富汗和蒙古分别属于()A.南亚和北非地区 B.西亚和东亚地区 C.中亚和北亚地区 D.中亚和东亚地区7.下列关于亚洲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A.白色人种的故乡 B.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C.黑色人种的故乡 D.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8.关于亚洲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亚洲大多数国家为发达国家 B.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大 C.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差异不大 D.印度是发达国家9.亚洲具有多样的地域文化,原因是()A.世界面积最大的洲 B.地域自然环境差异大 C.经济发展差异大 D.孕育出相同的民俗风情10.近年来,中国和印度经济发展迅速,既同为“金砖五国”成员,又是亚洲经济发展中的“双子星”,而且都是人口大国。人口众多在经济方面的优势是()①劳动力资源丰富②人口众多,资源消费量大③消费市场广阔④世界主要农产品生产国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1.下列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A.亚洲分为六大地理区域 B.亚洲地域文化单一 C.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没有差异 D.亚洲是黑色人种的故乡12.关于亚洲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部分国家属于发达国家 B.波斯湾沿岸国家因为大量出口石油资源而成为比较富裕的国家 C.地域辽阔,自然、社会、历史条件差别很大,但经济发展很平衡 D.日本过去长期受殖民统治,工业基础一般比较薄弱,第一产业占比重大二.解答题(共3小题)13.读图“亚洲人口分布略图”,完成下列问题。(1)亚洲东临A洋,南临B印度洋,西南隔D运河与C非洲为邻,东北隔海峡与洲相望。(2)读图可知,亚洲的部和南部人口稠密;图中M地人口稀少的最主要原因是。14.阅读图“亚洲人口密度示意图”,回答问题。(1)亚洲人口分布不均。从方位来看,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从海陆位置看,主要分布在地区;从纬度位置看,主要分布在纬度。这些区域地形平坦,水热充足,发展较早,历史上就养育了众多人口。(2)甲地区人口密度在人以下,主要原因是。(3)亚洲自然环境差异明显,居民生活的方式不同,下列适应北亚地区生活环境的是。15.亚洲自然环境多样,历史悠久,文明源远流长。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文明发源】材料一:历史上,亚洲形成了众多文明,各地之间自古就有频繁的文化交流。如图1是亚洲地形图。(1)优越的自然条件是形成多个古文明发祥地的重要条件,完成下列思维导图,分析三个古文明发祥地共同的优势。(2)亚洲的西西伯利亚自然环境与三个古文明发祥地有相似之处,却没有产生灿烂文化,分析原因。【文化交流】材料二:名著《西游记》的故事原型是唐朝僧人玄奘到天竺(今南亚一带)求学佛法。玄奘西行路线见图1。(3)那烂陀在长安西南,玄奘为什么绕远先向西行?材料三:明朝郑和七次下西洋,促进了大明王国同东南亚、南亚、西亚等地文化的交流。郑和船队属于帆船,利用风力获得动力。郑和每次出发均在秋冬季节,返回时在夏季。郑和下西洋路线见图1,图2是亚洲部分区域不同季节风向示意图。(4)分析郑和船队选择出发和返回时间的原因。
2024-2025学年下学期初中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级期中必刷常考题之亚洲的人文环境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ADBCBBBBBCA题号12答案B一.选择题(共12小题)1.下列各组国家中既是发展中国家,又位于亚洲的是()A.印度 B.日本 C.巴西 D.俄罗斯【考点】亚洲的人口与国家.【答案】A【分析】根据亚洲包括的国家及亚洲的发达国家筛选作答。【解答】解:印度在亚洲,是发展中国家;日本在亚洲,是发达国家;俄罗斯地跨亚欧两洲,亚洲部分面积占3/4,但经济、城市、人口都集中在欧洲,是个欧洲国家。巴西位于南美洲地区,故排除。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亚洲的国家,此题比较简单,是道基础题。2.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大洲内部国家文化多样,经济差异明显。读下面表格,完成问题。国家日本韩国中国印度越南孟加拉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34010120301100540430380分析亚洲部分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单位:美元)资料,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各国()A.自然条件相差悬殊 B.人口出生率高低不同 C.国土面积差异大 D.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考点】亚洲的人口与国家.【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亚洲地区与国家.【答案】D【分析】亚洲地域辽阔,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少数国家属于发达国家,如日本,大部分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即使同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差异也很大。【解答】解:由表中可知,亚洲的这几个国家中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多少差异很大,最多的是日本,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几乎为最少的孟加拉国的90倍,说明亚洲部分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不能反映自然条件、人口出生率和国土面积差异。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从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理解解答即可。3.亚洲地域辽阔,各国人民团结协作,相互配合,在“一带一路的影响下”,经济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下列各组国家中,均属于亚洲的是()A.日本、哈萨克斯坦、意大利、印度尼西亚 B.蒙古、乌兹别克斯坦、缅甸、巴基斯坦 C.俄罗斯、塔吉克斯坦、韩国、沙特阿拉伯 D.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孟加拉国、伊拉克【考点】亚洲的人口与国家.【专题】地理探究类开放题;亚洲地区与国家.【答案】B【分析】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亚洲国家众多,人口世界第一位。【解答】解:日本、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洲,意大利位于欧洲,故A错误;蒙古、乌兹别克斯坦、缅甸、巴基斯坦位于亚洲,故B正确;俄罗斯是地跨亚欧两大洲的欧洲国家,塔吉克斯坦、韩国、沙特阿拉伯位于亚洲,故C错误;澳大利亚位于大洋洲,马来西亚、孟加拉国、伊拉克位于亚洲,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亚洲的国家,结合教材知识点记忆解答此题。4.2023年4月25日,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正式成立。守护亚洲文化遗产,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是亚洲各国的共同责任。如图示意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据此完成下题。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大都位于()A.海拔较高的地区 B.降水充沛的地区 C.大河的中下游地区 D.纬度较高的地区【考点】亚洲的人口与国家.【专题】示意图;亚洲地区与国家.【答案】C【分析】人类文明发源地主要有亚洲东部的黄河﹣长江流域,亚洲西部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亚洲南部的印度河流域。亚洲的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都位于河流的中下游平原地区,这里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经济发展较快。【解答】解:亚洲的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都位于河流的中下游平原地区,因为这里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经济发展较快;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气候干旱,降水少;三大文明发祥地大都位于中低纬度地区。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读图分析解答。5.关于亚洲不同地域不同的文化差异,属于北亚的是()A. B. C. D.【考点】亚洲的人口与国家.【专题】示意图;亚洲地区与国家.【答案】B【分析】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解答】解:读图可知,A图所示的是南亚恒河三角洲地区,气候类型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且多河湖,所以当地的孟家拉人以捕鱼为业,以船为交通工具,故A错误;B图所示的是北亚的雅库特人,居住木屋身着毛皮服装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故B正确;C图所示的是西亚沙特阿拉伯地区,主要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为干旱的草原地区,当地的贝都因人,居住帐篷,身着宽大的袍子,过着游牧生活,故C错误;D图所示的是东南亚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聚居的高脚屋,长达200米,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读图分析解答此题。6.人们按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6个地区,阿富汗和蒙古分别属于()A.南亚和北非地区 B.西亚和东亚地区 C.中亚和北亚地区 D.中亚和东亚地区【考点】亚洲的人口与国家.【专题】地理探究类开放题;亚洲地区与国家.【答案】B【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政治地图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印度、印度尼西亚等一大批国家获得独立.1991年苏联解体,位于亚洲部分的加盟共和国独立为哈萨克斯坦等8国。【解答】解:按地理方位,将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北亚和中亚6个地区。阿富汗位置相对于亚洲地区来说比较靠西,属于西亚地区。蒙古相对于亚洲地区来说比较靠东,属于东亚。故选:B。【点评】考查亚洲的区域划分,要理解记忆。7.下列关于亚洲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A.白色人种的故乡 B.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C.黑色人种的故乡 D.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考点】亚洲的人口与国家.【专题】地理探究类开放题;亚洲地区与国家.【答案】B【分析】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有七个国家人口超过一亿。欧洲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大洲。【解答】解:亚洲是黄色人种的故乡,欧洲是白色人种的故乡;亚洲是七大洲人口最多的大洲;亚洲是黄色人种的故乡,非洲是黑色人种的故乡;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亚洲和欧洲的人口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8.关于亚洲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亚洲大多数国家为发达国家 B.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大 C.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差异不大 D.印度是发达国家【考点】亚洲的地域文化和经济发展差异.【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亚洲地区与国家.【答案】B【分析】亚洲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大。【解答】解:亚洲地域辽阔,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少数国家属于发达国家,大部分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即使同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差异也很大,印度是发展中国家。综上所述,故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亚洲发展状况,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9.亚洲具有多样的地域文化,原因是()A.世界面积最大的洲 B.地域自然环境差异大 C.经济发展差异大 D.孕育出相同的民俗风情【考点】亚洲的人口与国家.【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亚洲地区与国家.【答案】B【分析】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其行政区划包含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解答】解:亚洲具有多样的地域文化的主要原因是其广阔的地理范围和区域内自然环境的巨大差异,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这直接影响了当地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发展。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亚洲文化多样的原因,理解记忆即可。10.近年来,中国和印度经济发展迅速,既同为“金砖五国”成员,又是亚洲经济发展中的“双子星”,而且都是人口大国。人口众多在经济方面的优势是()①劳动力资源丰富②人口众多,资源消费量大③消费市场广阔④世界主要农产品生产国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考点】亚洲的人口与国家.【专题】配对题;亚洲地区与国家.【答案】C【分析】印度是南亚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该国的人口居世界第二位,由于人口最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人均耕地面积较少,就业压力大。【解答】解:印度和中国人口众多在经济方面的优势是劳动力资源丰富、消费市场广阔,此外,在其他方面还有政策优惠、市场广阔,共同的自然条件是雨热同季的季风气候、矿产资源丰富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印度和中国的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理解解答即可。11.下列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A.亚洲分为六大地理区域 B.亚洲地域文化单一 C.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没有差异 D.亚洲是黑色人种的故乡【考点】亚洲的人口与国家.【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亚洲地区与国家.【答案】A【分析】亚洲地域辽阔,为了便于认识,按照地理位置,把亚洲划分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六大地理区域。【解答】解:A、按照地理位置,把亚洲划分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六大地理区域,符合题意。B、亚洲地域文化多种多样,不符合题意。C、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不符合题意。D、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黑色人种的故乡,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亚洲的相关知识,熟记知识点并分析解答。12.关于亚洲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部分国家属于发达国家 B.波斯湾沿岸国家因为大量出口石油资源而成为比较富裕的国家 C.地域辽阔,自然、社会、历史条件差别很大,但经济发展很平衡 D.日本过去长期受殖民统治,工业基础一般比较薄弱,第一产业占比重大【考点】亚洲的地域文化和经济发展差异.【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亚洲地区与国家.【答案】B【分析】亚洲地域辽阔,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少数国家属于发达国家,如日本,大部分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即使同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差异也很大。【解答】解:A、亚洲只有日本属于发达国家。故不符合题意。B、波斯湾沿岸国家因为大量出口石油资源而成为比较富裕的国家。故符合题意。C、亚洲地域辽阔,自然、社会、历史条件差别很大,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即使同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差异也很大。故不符合题意。D、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日本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小。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该题主要考查亚洲的经济发展状况,亚洲各国经济发展差异很大。二.解答题(共3小题)13.读图“亚洲人口分布略图”,完成下列问题。(1)亚洲东临A太平洋,南临B印度洋,西南隔D苏伊士运河与C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2)读图可知,亚洲的东部和南部人口稠密;图中M地人口稀少的最主要原因是纬度高,气候寒冷。【考点】亚洲的人口与国家;亚洲的地理位置.【专题】示意图;亚洲地区与国家.【答案】(1)太平;苏伊士;白令;北美;(2)东;纬度高,气候寒冷。【分析】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从半球位置来看,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亚洲东部、南部和东南部地形平坦,气候适宜、农业发展历史较早,人口分布稠密,亚洲的西部、北部和中部人口较为稀疏。【解答】解:(1)读图可知,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北临北冰洋,东临A世界面积最大的太平洋,南临B印度洋,西南临隔D苏伊士运河与C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2)读图可知,亚洲的东部和南部人口稠密;图中M地位于北极圈以内,地处高纬,气候终年寒冷,不适合人类长期居住,所以人口稀少。故答案为:(1)太平;苏伊士;白令;北美;(2)东;纬度高,气候寒冷。【点评】本大题以“亚洲人口分布略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亚洲的位置、人口分布、人口稀少的原因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地理核心素养。14.阅读图“亚洲人口密度示意图”,回答问题。(1)亚洲人口分布不均。从方位来看,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从海陆位置看,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从纬度位置看,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这些区域地形平坦,水热充足,发展较早,历史上就养育了众多人口。(2)甲地区人口密度在10人以下,主要原因是海拔高,空气稀薄。(3)亚洲自然环境差异明显,居民生活的方式不同,下列适应北亚地区生活环境的是C。【考点】亚洲的人口与国家.【专题】示意图;亚洲地区与国家.【答案】(1)东部和南部;沿海;中低;(2)10;海拔高,空气稀薄;(3)C。【分析】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世界四大人口稀疏地带是: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带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据图中信息解答。【解答】解:(1)读图可得,亚洲人口分布不均。从方位来看,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从海陆位置看,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从纬度位置看,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这些区域地形平坦,水热充足,发展较早,历史上就养育了众多人口。(2)甲地区人口密度在10人以下,该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3)亚洲自然环境差异明显,居民生活的方式不同。C图中有驯鹿、雪橇,说明该地区气候寒冷,所以说该地位于北亚地区。故答案为:(1)东部和南部;沿海;中低;(2)10;海拔高,空气稀薄;(3)C。【点评】本题考查亚洲不同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及自然环境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15.亚洲自然环境多样,历史悠久,文明源远流长。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文明发源】材料一:历史上,亚洲形成了众多文明,各地之间自古就有频繁的文化交流。如图1是亚洲地形图。(1)优越的自然条件是形成多个古文明发祥地的重要条件,完成下列思维导图,分析三个古文明发祥地共同的优势。(2)亚洲的西西伯利亚自然环境与三个古文明发祥地有相似之处,却没有产生灿烂文化,分析原因。【文化交流】材料二:名著《西游记》的故事原型是唐朝僧人玄奘到天竺(今南亚一带)求学佛法。玄奘西行路线见图1。(3)那烂陀在长安西南,玄奘为什么绕远先向西行?材料三:明朝郑和七次下西洋,促进了大明王国同东南亚、南亚、西亚等地文化的交流。郑和船队属于帆船,利用风力获得动力。郑和每次出发均在秋冬季节,返回时在夏季。郑和下西洋路线见图1,图2是亚洲部分区域不同季节风向示意图。(4)分析郑和船队选择出发和返回时间的原因。【考点】亚洲的人口与国家;亚洲的气候.【专题】分布图;亚洲地区与国家.【答案】(1);(2)西西伯利亚纬度位置较高,热量不足,不利于农业生产;(3)从长安向西南去那烂陀有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的阻挡,无法直接到达那烂陀,因此玄奘从长安出发,选择向西行进;(4)我国秋冬吹西北风,春夏吹东南风;郑和下西洋的航线是往南行驶,故此秋冬季节出发,能够顺风顺流;返航选择夏季,海船朝北,顺风顺流,这样一来,能够加快速度、节省人力。【分析】(1)亚洲是人类最早的定居地之一,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亚洲地大物博、山河秀美,从公元前数千年起,生活在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恒河、黄河﹣﹣长江等流域的人们,开始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一代又一代亚洲先民历经岁月洗礼,把生产生活实践镌刻成悠久历史、积淀成深厚文明。广袤富饶的平原,碧波荡漾的水乡,辽阔壮美的草原,浩瀚无垠的沙漠,奔腾不息的江海,巍峨挺拔的山脉,承载和滋润了多彩的亚洲文明。(2)明朝郑和曾先后七下西洋,跨越了半个地球,进行了15世纪末以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对中外经济、文化交往起到了积极作用。其船队航行主要依靠风力驱动,出发的时间一般选择在冬季,返回的时间一般选择在夏季。(3)中国季风气候区面积广大。习惯上以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以东一线为界,把中国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在季风区内,冬、夏风向有规律地更替。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冬季劲吹来自亚洲大陆内部的偏北风。【解答】解:读图可知,(1)亚洲三个古文明发祥地共同的优势:位于中低纬度,位于河流的中下游,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地势低平,土壤肥沃;适宜人类生存,有利于发展种植业,以上这些条件,创造了三大古文明发祥地。(2)亚洲的西西伯利亚自然环境与三个古文明发祥地有相似之处,却没有产生灿烂文化;因为西西伯利亚纬度位置较高,热量不足,不利于农业生产。(3)那烂陀在长安西南,玄奘绕远先向西行的原因:因为玄奘的目的地是佛教的发源地天竺,也就是现在的印度;从长安向西南去那烂陀有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的阻挡,无法直接到达那烂陀,因此玄奘从长安出发,选择向西行进。(4)郑和船队选择出发和返回时间的原因:我国秋冬吹西北风,春夏吹东南风;郑和下西洋的航线是往南行驶,故此秋冬季节出发,能够顺风顺流;返航选择夏季,海船朝北,顺风顺流,这样一来,能够加快速度、节省人力。故答案为:(1);(2)西西伯利亚纬度位置较高,热量不足,不利于农业生产;(3)从长安向西南去那烂陀有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的阻挡,无法直接到达那烂陀,因此玄奘从长安出发,选择向西行进;(4)我国秋冬吹西北风,春夏吹东南风;郑和下西洋的航线是往南行驶,故此秋冬季节出发,能够顺风顺流;返航选择夏季,海船朝北,顺风顺流,这样一来,能够加快速度、节省人力。【点评】本题考查了亚洲三个古文明发祥地共同的优势、玄奘绕远先向西行去那烂陀的原因、郑和船队选择出发和返回时间的原因,结合教材知识点读图分析解答此题。
考点卡片1.亚洲的地理位置【知识点的认识】亚细亚洲,简称亚洲。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靠大西洋的属海地中海和黑海。亚洲面积有4400万平方千米(包括附近岛屿),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9.4%,是世界第一大洲。亚洲大陆与欧洲大陆相连,合称亚欧大陆,总面积5071万平方千米,亚洲大陆约占4/5.亚洲大陆东至杰日尼奥夫角(西经169°40′,北纬,北纬1°17′),西至巴巴角(东经26°03′,北纬39°27′),北至切柳斯金角(东经104°18′,北纬77°43′)。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乌乌里大黑土)与欧分界,西南隔苏伊士运河、红海与非洲相邻,东南有一系列与大洋洲接近的群岛环绕大陆,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对亚洲的地理位置的理解认识,难度不大,多结合地图出题。例:仔细观察亚洲范围示意图,请你描述一下亚洲的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东、西),北半球(南、北)。(2)纬度位置:从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看,亚洲大部分地处北温带。(3)海陆位置:亚洲的东、南、北三面分别濒临E太平洋、F印度洋、G北冰洋、西与A欧洲相连;西南与B非洲相邻,其分界线C是苏伊士运河;东北隔白令海峡与D北美洲相望。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亚洲地理位置的掌握情况。解答: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亚洲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邻。亚洲大部分地区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故答案为:(1)东;北;(2)北温;(3)太平;印度;北冰;欧;非;苏伊士;北美。点评:本题从多方面考查学生对亚洲的掌握情况。【解题思路点拔】熟记亚洲的地理位置即是解题关键,可结合亚洲范围图来理解记忆。亚洲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2.亚洲的气候【知识点的认识】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亚洲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和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东亚东南半部是湿润的温带和亚热带季风区,东南亚和南亚是湿润的热带季风区,中亚、西亚和东亚内陆为干旱地区。亚洲大部分地区冬季气温甚低,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的地区约占全洲面积的2/3.夏季普遍增温,最热月平均气温除北冰洋沿岸在10℃以下外,其余地区均在10.5℃之间。20℃以上的地区约占全洲面积的1/2,伊拉克巴士拉极端最高气温曾达58.8℃,为世界最热的地方。【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对亚洲的气候的认识,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选择、解答形式出题。例:(2014•白银)读亚洲略图,完成下列要求(1)A地位于阿拉伯半岛,其气候类型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2)B所在的半岛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从风向(图中箭头)判断,图示区域处在雨季,降水多。(3)C所在的半岛气候高温多雨,当地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该地是世界热带经济作物基地之一,请你列举1﹣2种天然橡胶、油棕。分析:读图可得,A是阿拉伯半岛,B是印度半岛,C是中南半岛。解答:(1)A地位于阿拉伯半岛,其气候类型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特征是终年高温少雨。(2)B所在的半岛是印度半岛,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图中所示的是西南风,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印度半岛处于雨季,降水多。(3)中南半岛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该地是世界热带经济作物基地之一,如:天然橡胶、油棕、椰子、蕉麻等。故答案为:(1)阿拉伯;热带沙漠;(2)雨;多;(3)水稻;天然橡胶、油棕。点评:本题考查亚洲三大半岛的相关知识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后解答即可。【解题思路点拔】亚洲气候的特点是: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其中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3.亚洲的人口与国家【知识点的认识】截至到2013年1月,亚洲人口41.643亿,全世界有70.57亿人.亚洲的人口稠密区有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城市人口约占全洲人口的18%.人口分布以中国东部、日本太平洋沿岸、爪哇岛、恒河流域、印度半岛南部等地最密集,每平方千米达300人以上.亚洲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第二是印度.新加坡平均每平方千米可达4400多人,是亚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是蒙古,平均每平方千米仅1人多;沙特阿拉伯、阿曼等国家平均每平方千米5﹣7人.亚洲的种族、民族构成非常复杂,尤以南亚为甚.黄种人(又称蒙古利亚人种)为主要人种.其余为白种人、棕色人及人种的混合类型.全洲大小民族、种族共有约1000个,约占世界民族、种族总数的一半.其中有十几亿人口的汉族,也有人数仅几百的民族或部族.【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对亚洲的人口与国家的认识,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选择、解答形式出题.例:亚洲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61%,其中亚洲的东亚、南亚和东南亚人口最为稠密.世界人口超1亿的国家共有11个,其中亚洲有6个,亚洲众多的人口,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了沉重的压力.分析: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洲.亚洲人口约有36.8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61%.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第二大国都在亚洲.全世界超1亿的10个国家中,亚洲就占了6个.据统计,世界上每增加100个人,就有67个人在亚洲.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间同样是有限的.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解答:亚洲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61%,其中亚洲的东亚、南亚和东南亚人口最为稠密.世界人口超1亿的国家共有11个,其中亚洲有6个,亚洲众多的人口,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了沉重的压力.故答案为:61;南亚;东南亚;11;6;人类生存;发展.点评:世界上的人口不能无节制地增长.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解题思路点拔】熟记亚洲人口分布特点,亚洲是人口最多的大洲,中国是亚洲同时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4.亚洲的地域文化和经济发展差异【知识点的认识】由于亚洲地域广大,民族众多,文化的多样性很强,差异很大,几乎没有统一的“亚洲文化”.所有的世界性宗教都诞生于亚洲,如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等.在18世纪工业革命开始之前,由于世界的经济重心在亚洲,所以大部分人类的技术成就都产生于亚洲.早在公元前3000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影视播放器硬件构成考核试卷
- 电子运动比赛现场设备考核试卷
- 窄轨机车车辆基础知识考核试卷
- 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的护理技术
- 河北省邢台市2023~2024学年高一数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外科学实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厦门安防科技职业学院《医学实验技术导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藏藏医药大学《中小学舞蹈创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艺术学院《普通物理专题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2024-2025学年小升初总复习数学精练含解析
- 2024年浙江公路技师学院招聘笔试真题
-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古诗词曲梳理复习重点整合
- 2025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教育政策分析试题(含答案)
- 2025-2030中国菊芋菊粉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氯碱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建筑智能化工程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前景研究报告
- 呵护地球家园点亮绿色希望-2025年4月22日第56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教育班会 高中主题班会优 质课件
- 网络安全问题及其防范措施(基础篇)-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中心
- 桥隧工技能鉴定理论资源高级技师模拟考试题含答案
- 2025-2030中国5G基站建设情况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话题10 AI人工智能-2025年中考《英语》高频热点话题写作通关攻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