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17潍坊市昌乐县2024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与参考答案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40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仲(zhòng)裁翘(qiào)首要塞(sài)意趣盎(àng)然B.镌(juān)刻旋(xuàn)风娴熟(shú)深恶(wù)痛疾C.教诲(huì)禁锢(gù)瞥(piě)见藏污纳垢(gòu)D.黝(yōu)黑滞(zhì)留骤(zhòu)雨筋(jīn)疲力尽2.(3分)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粗糙吹嘘器宇轩昂诚皇诚恐B.颁发遗嘱由忠赞美正襟危坐C.缅怀蒙昧惨绝人寰和颜悦色D.落弟浩瀚不辍劳作油光可鉴3.(3分)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他为了窃取国有资产,这些年来殚精竭虑地布局,从来未有过放弃的念头。B.人民解放军的反击如同开了闸的洪水锐不可当,把敌人冲撞得向四处溃散。C.鲁迅先生的许多杂文振聋发聩,曾使无数麻木不仁的中国人猛然惊醒过来。D.这篇社论的视角很独特,揭露问题入木三分,真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4.(3分)对下列语句进行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他始终甘心给人民当牛马,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他常常不顾及自己。有人说:“鲁迅先生的笔,是同黑暗现实进行斗争的锐利投枪。”他为民族大义而忘我工作,为了让人民不再成为奴隶而呐喊疾呼,而他自己有时却陷入彷徨无助的境地。②鲁迅,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出现的伟大人物之一。伟大,是我们对于鲁迅先生的一致认同;人民都从心底里把先生誉为“民族魂”,绝对名副其实。③也正因如此,更加凸显他的伟大!以前,不愿做奴隶的群众把他举得很高,很高;以后,翻身做了主人的我们还要继续高举他的精神旗帜,世世代代传承不息!④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⑤但他从没想过标榜自己伟大,更没想过骑在人民头上高呼:“啊!我多伟大!”⑥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A.②⑥⑤①③④ B.④⑥②⑤①③ C.④②⑤①⑥③ D.②④⑤①③⑥5.(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期中考试前,各科老师再三提醒同学们审题要细心认真,切忌不要粗心大意。B.中医药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必将对全人类乃至中华民族的健康作出更大贡献。C.市民投诉住宅附近的酒店厨房每晚排放出大量油烟和噪音,严重影响空气质量。D.公平正义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衡量国家或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标准之一。6.(3分)下列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中国戏剧种类繁多,除国粹京剧外,还有山东的吕剧、上海的沪剧、河南的豫剧、安徽的黄梅戏等地方剧种。B.《红楼梦》开篇就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作者那种于读者中寻觅“知音”的意味呼之欲出。C.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D.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7.(3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夸张是对人或事做扩大、缩小或超前的描述,以突出或强调某一方面特点,有些成语就使用了夸张手法,如“惊天动地”“气吞山河”“千钧一发”“耀武扬威”。B.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增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的“金字塔结构”。C.骈文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又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南北朝。因其常用四字句、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D.居里夫人是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她首先从沥青铀矿的残渣中提纯出了镭,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奖,课文《美丽的颜色》选自她的自传。8.(9分)班级开展“人无信不立”综合性学习活动,晓光和你准备合作编辑一期活动专刊,主要分为四个栏目,编入以下内容,请你帮助他完成后面的任务。【诚信新闻】为进一步提升广大市场主体的诚信经营意识,在中秋、国庆双节来临之际,A市组织13个镇街区和市场监管局、文旅局等5家行业牵头部门,开展“诚信经营,喜迎双节”主题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经商及消费环境。本次宣传活动主要围绕“诚信经营”,设置了“诚信进景区”“诚信进酒店”“诚信进商场”“诚信放心行”等主题,积极开展诚信倡议、诚信承诺、诚信宣传,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各类电子屏幕、宣传横幅等,对全市景区、酒店、商户、摊位、出租车、公交车等各类市场主体进行诚信经营宣传,倡导经营者做到依法诚信经营、合理定价、明码标价,营造健康文明的诚信经营环境与和谐交易氛围。(1)请你为上述新闻拟写一个标题。(2分)【诚信采访】(2)为了在活动专刊上体现人民群众的真实声音,你准备进行一次“诚信与我的日常生活”采访活动,请紧紧围绕采访主题,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一个采访问题。(2分)【诚信短评】东汉时期,有个官员叫郭伋,他在担任并州牧时,曾到民间巡视。当他到达西河郡美稷县时,有一群孩子跑过来对他说:“大人,您下次什么时候还来呀?”他就推算了一下时间,然后告诉孩子们说,某月某天再到这里来。等他第二次再来到这个地方时,比告诉孩子们的时间提前了一天。郭伋就对随从们讲:“我们今天不能进城,否则会失信于孩子们。”于是郭伋就在野外的亭子里过了一夜,第二天才进城,而那些孩子们也正在那里等他。是真的吗?(3)请你从“诚信”角度,对上述材料中的人物行为进行评价,50字左右。(2分)【诚信漫画】(4)晓光准备用漫画说明诚信缺失的危害,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漫画内容,50字以内。(3分)9.(10分)根据提示,填写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馨香盈怀袖,。(《古诗十九首》)夕日欲颓,。(陶弘景《答谢中书书》)(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吴均《与朱元思书》),猎马带禽归。(王籍《野望》)(3),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柴门何萧条,。(曹植《梁甫行》)(4)王维的《使至塞上》中,“,”两句以物自比,即景设喻,巧妙传达出诗人出使途中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5)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用两种鸟儿的描写突出春天生机勃勃气象的诗句是:,。第二部分:阅读(50分)(一)(6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问题。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①花草埋幽径,晋代②衣冠③成古丘④。三山⑤半落青天外⑥,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注]①吴宫:三国时孙吴曾于金陵建都筑宫。②晋代:指东晋,南渡后建都于金陵。③衣冠:一说指东晋文学家郭璞的衣冠冢,一说指当时豪门世族。④成古丘:晋明帝当年为郭璞修建的衣冠冢豪华一时,然而到了唐朝已成为一个土丘。⑤三山:山名。⑥半落青天外:形容极远,看不大清楚。10.下列对于两首诗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两诗中的“白云千载空悠悠”与“凤去台空江自流”,都表现了虽然世事变化无常,但大自然却永恒存在的意义。B.两诗的颈联都对仗工整,都是诗人以眺望视角描绘出若隐若现、飘渺朦胧的美好景象,产生出空明悠远、气象壮丽的画面感。C.两诗尾字皆是“愁”,但内涵不同:第一首是缠绵的乡愁,愁的是天下游子心归何处;第二首是爱国忧君之愁,愁的是君王被奸邪蒙蔽,贤能之士得不到任用。D.两诗中,诗人都将历史典故、眼前景物与自己的感受融为一体,内容虚实结合,格调恢宏阔达,色彩缤纷,情真意切。11.请对《登金陵凤凰台》颔联中的“埋”字进行赏析。(3分)(二)(15分)阅读苏轼的三篇文章,完成问题。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临皋闲题临皋亭①下八十数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闻范子丰新第②园池,与此孰胜?所不如者,上无两税③及助役钱④耳。记游松风亭余尝寓居惠州嘉佑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⑤,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⑥,退则死法⑦,当恁么⑧时也不妨熟歇。[注]①临皋亭:在黄州。此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②第:按一定等级建造的大宅院,此处是建造宅院的意思。③两税:夏秋两税。④助役钱:根据当时的免役法,豪绅、官吏等为免于服役而支付的钱。⑤木末:树梢。⑥死敌:死于敌手。⑦死法:死于军法。⑧恁么:如此,这样。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①念无与为乐者②临皋亭下八十数步,便是大江③闻范子丰新第园池,与此孰胜④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13.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余尝寓居惠州/嘉佑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B.余尝寓居/惠州嘉佑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C.余尝寓居惠州嘉佑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D.余尝寓居惠州嘉佑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分)②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2分)15.联系《记承天寺夜游》,写出你对《临皋闲题》中加点词“闲”的理解。(4分)(三)(10分)阅读下面的人物通讯,完成问题。中国第一双凝望太空的眼睛①当《环球人物》记者同杨利伟面对面坐在一起,印象最深的是他那双眼睛。那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第一双从宇宙归来的眼睛,瞳孔中,仿佛仍然映射出星光点点。②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有一个广为人知的细节。在等待火箭发射的最后两个小时里,杨利伟的心率保持在76次/分钟,与他平时72-73次/分钟的心率相差无几。当时还没有中国人上过太空,面对前方未知的世界,他竟如此镇定。杨利伟说:“即便有什么突发情况,为了国家、民族,贡献就贡献了,牺牲就牺牲了。”有个情景一直深深印在他脑海里:出征前,党和国家领导人来给他壮行,他敬完军礼,转身往侧门走。马上到门边了,他又回过头,他看到胡总书记向前迈了两步,向他挥手的同时,眼睛里闪烁着泪光……这是祖国在送别即将出征的游子,游子一定会平安回来!③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经过一天的太空遨游,神舟五号终于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腹地。经过一系列准备后,杨利伟顺利出舱。他曾经想象过这个场面,本来设计的出舱动作是向迎接他归来的首长和战友挥手致意。④但他刚出来,就愣住了。在荒凉的大草原上,人群黑压压挤成一片。记者一边拍照,一边兴奋地喊着:“中国万岁!”喊声并不整齐,还有些嘈杂,因为这不是提前安排的,而是在场的人自发的。现场本来有一条维持秩序的黄线,但杨利伟下来后,这条黄线不见了,工作人员、武警、警察……所有人都一起向杨利伟的方向跑去。⑤太高兴了!那一刻,不分职级高低、男女老少,大家都是以一名普通中国人的身份奔向杨利伟。一名离杨利伟最近的记者提醒他:“利伟,你赶快说句话!”杨利伟还在愣着,下意识地说出:“我为祖国感到骄傲!”他对《环球人物》记者说,如果那个场景重来一次,让他深思熟虑地再说一遍,他还是会说这一句。“那是一种油然而生的感受,谁也设计不出来!”这是杨利伟人生中最难忘的场面之一,也让他一直思考: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力量,让大家一反常态,如此忘情呼喊?⑥有一个原因是肯定的:那时的杨利伟,代表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的实现。神舟五号发射升空后,地面指挥刚告诉他能在舱内活动了,他就第一时间冲到了舷窗。那是中国人此前从未拥有过的视角,他代表全体中华儿女望向浩瀚的太空。他最先望向的是地球,“那个时候你首先会感受到人类很伟大”。但当他的视线看向更远的宇宙,没了大气层的折射,星星不再闪烁,每一颗都明亮得耀眼,像黑色天鹅绒背景上的晶莹宝石。这时,他再望向地球,又感觉人类很渺小。⑦杨利伟当时想了很多,情感是复杂的:既然人类渺小,为何又能将自己乘坐的神舟五号这重达8吨的庞然大物送上来?文明为何可以在宇宙中生生不息?刚刚与死神擦肩而过的他,脑海中这种关于生存和探索的思考更加强烈。入选中学课本的《太空一日》详细记录了这个过程——在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火箭和飞船急剧抖动,产生了强烈的共振。这种低频共振叠加了一个6G的超重负荷。杨利伟感觉五脏六腑就快被震碎了,这个过程持续了26秒。这段时间里,杨利伟只有一个想法:“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地面工作人员也很着急,与他朝夕相处的领导、专家和队友忍不住哭了出来。直到看见杨利伟眨了眨眼,并且报告:“神舟五号报告,整流罩正常打开!”所有人才如释重负。⑧经历过这些,再站到外太空和地球之间,杨利伟的感触更加强烈:壮观的万家灯火下,是人类顽强的生命力。人类能在浩瀚宇宙中繁衍生息,中国能在这颗蓝色星球上不断发展,一定是有深刻原因的。⑨飞行结束后,杨利伟参加了很多活动。他来到“飞天”壁画所在地敦煌,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领着杨利伟一个洞窟一个洞窟地看,详细讲述每一个洞窟的精彩故事,杨利伟听得入迷了。洞窟壁画上,有“飞天”的仙女;而洞窟中,是实现飞天梦想的杨利伟。那一刻,杨利伟顿悟了,那个在神舟五号上的疑问和谜团被解开。眼前的一切,就是人类、就是中国能在浩瀚星海中生生不息、不断繁衍的理由!飞行在浩瀚太空时思索的谜题,竟在脚下千年的黄沙戈壁中得到答案。记者忍不住和他探讨:“中国人深厚的乡土意识和奔向宇宙的浪漫探索,是矛盾而统一的吗?”杨利伟凝望着远方,深邃的眼睛似乎依然在仰望太空,憧憬着更遥远的未知。⑩从此,中国空间站承载着满满的乡愁,中国航天员奔赴星辰大海,既是征程,也是归途。(有删改)16.为了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通讯选取了杨利伟的典型经历,请参照示例简要概括,并按照时间顺序填入下表。(3分)中国第一双凝望太空的眼睛→(按照时间顺序),
,飞船舷窗观察,远望地球航天归来出舱,直言感受,17.这篇人物通讯以“中国第一双凝望太空的眼睛”为题有哪些好处?(3分)18.第⑩段“从此,中国空间站承载着满满的乡愁,中国航天员奔赴星辰大海,既是征程,也是归途”。请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中加点词语的理解。(4分)(四)(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理想的风筝①春天又到了。②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长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而蓝天上,一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动无数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③逢到这时候,我常常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放飞天空的风筝。④刘老师教我们历史课。⑤他个子不高,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双时常眯起来的慈祥的眼睛,一头花白的短发更衬出他的忠厚。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却从膝盖以下全部截去,靠一根被用得油亮的圆木拐杖支撑。这条腿什么时候、为什么截去的,我们不知道。只是有一次,他在讲女娲补天造人的传说时,笑着对我们说:“……女娲氏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变成了人,只是有的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被甩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一条腿的。”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头都飘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⑥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逢到要板书的时候,他用圆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一个年过半百的教师,一天不知道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每次旋转,都引起学生们一次激动的心跳。⑦他的课讲得极好。祖国的历史,使他自豪。讲到历代的民族英雄,他慷慨陈词,常常使我们激动得落泪。而讲到祖国近代史上受屈辱的岁月,他自己又常常哽咽,使我们沉重地低下头去。后来我考入历史学系,和刘老师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⑧他不喜欢笔试,却喜欢在课堂上当众提问同学,让学生们述说自己学习的心得。我记得清楚极了,倘若同学们回答得正确、深刻,他便静静地伫立在教室一侧,微仰着头,眯起眼睛,细细地听,仿佛在欣赏一首美妙的乐曲。然后,又好像从沉醉中醒来,长舒一口气,满意地在记分册上写下分数,亲切、大声地说:“好!五分!”倘若有的同学回答得不好,他就关切地瞧着这个同学,一边细声说:“别紧张,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一边不住地点头,好像每一次点头都能给学生注入一次启发。这时候,他比被考试的学生还要紧张。这情景,已经过去将近三十年了,今天一想起来,依旧那么清晰,那么亲切。⑨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的风筝。⑩他的风筝各式各样:有最简单的“屁帘儿”,也有三四米长的蜈蚣,最妙的是三五只黑色的燕子组成的风筝。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然而,他却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拐,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神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直窜入云霄。他仰望白云,看那青黑的小燕子在风中盘旋,仿佛他的心也一齐飞上了蓝天。那时候,我常常站在他旁边,看着他的脸,那浮在他脸上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⑪当一天的功课做完。暮色也没有袭上校园的上空,常常有成群的学生到操场上来参观他放风筝。这时候,他最幸福,笑声朗朗,指着天上的风筝,同我们说笑。甚至于,有一次,他故意地撒脱手,让天上飞舞的纸燕带动长长的线绳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向前飞跑。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嘴里还不停地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他终于气喘吁吁地抓住线绳,脸上充满得意和满足的稚气。那天,他一定过得最幸福、最充实,因为他感到他生命的强壮和力量。⑫一个年过五十身有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一个活泼的少年又该怎样呢?⑬不见到他已经近三十年了,倘使他还健在,我希望他可以依旧地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表现他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然而,倘使不幸他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不,他不会的。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个粉笔字的手,放起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风筝。那些给了我数不清的幻梦的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⑭刘老师啊,你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你……(有删改)19.第②段中“风筝”作为景物描写的一部分,起到了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20.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⑪段中画线的句子。(4分)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嘴里还不停地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21.下列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标题“理想的风筝”,既指刘老师在春天放飞的风筝,也代表刘老师所教的全体学生们对于远大理想的追求。B.文章将叙事与抒情相结合,列举了关于刘老师的几件往事,全方位、多角度地刻画了刘老师平凡而又值得尊敬的人物形象。C.“只是有的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被甩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一条腿的。”刘老师说自己的腿是女娲造人时甩丢的,语言上颇有调侃意味;同学们在听的时候也都是快乐、嬉戏的状态。D.本文记叙了刘老师年过半百、身患残疾,却依然在讲台上讲授历史课,给“我”很大触动,并影响“我”大学专业选择历史系等内容,表达了对刘老师的喜爱、感激以及在他去世后的无限惋惜和思念之情。22.(3分)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中记载了毛泽东的叙述:“我很小的时候,尽管老师严加防范,还是读了《精忠传》《水浒传》《隋唐演义》《三国演义》和《西游记》。”后来毛泽东第一次到北方去的途中,环绕过有名的徐州城墙,这与他所读的哪部小说有关()A.《精忠传》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西游记》23.(6分)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文段,回答问题。【文段一】这八项是: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对老百姓要和气,要随时帮助他们;四、借东西要还;五、损坏东西要赔;六、和农民买卖要公平;七、买东西要付钱;八、要讲卫生,盖厕所离住家要远。(选自《红星照耀中国•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红军的成长》)【文段二】他们从金沙江(长江在这一段的名字)迅速北移到四川境内,很快就进入骁勇善战的土著居民、独立的彝族区的“白彝”和“黑彝”的境内。桀骜不驯的彝族从来没有被住在周围的汉人征服过,同化过,他们好几百年以来就一直占据着四川境内这片林深树密的荒山野岭,以长江在西藏东面南流的大弧线为界。蒋介石完全可以满怀信心地指望红军在这里长期滞留,遭到削弱,这样他就可以在大渡河北面集中兵力。彝族仇恨汉人历史已久,汉人军队经过他们境内很少有不遭到惨重损失或全部歼灭的。但是红军有办法。(选自《红星照耀中国•长征》)(1)晓光不理解文段一中“上门板”“捆铺草”的意思,请你向他解释明白。(3分)(2)文段二说到“但是红军有办法”,为了争取彝族人民的支持,红军采取了哪些办法?请结合你对于原著阅读的积累,进行简要概括。(3分)第三部分:写作(60分)24.(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这是自然界四季的风景。其实,我们路过之处,时常会有迷人的风景。在我们欣赏这些值得去记录、去抒写、去描绘的景物之时,又有许多的心绪、情愫、领悟与感动……请以“路边的风景”为题目,写一篇记景抒情的文章,不少于600字。要求:①要有抓住景物特征而进行的描写;②要有真情实感;③文体特征鲜明;④不得抄袭,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大型簧片开关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外卖产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增稠剂稳定剂和胶凝剂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城市配送产业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国内药用明胶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2025-2030喇叭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2025-2030口腔内牙科X射线系统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压滤机专用泵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化工燃料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及行业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动物明胶胶囊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年04月国家税务总局税务干部学院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6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腰椎间盘突出症试讲教案
- 2024-2025年人教版七下语文期中复习-专题01 基础知识积累(考点串讲)
- 2025年华能庆阳煤电有限责任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15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2030中国汽车用铝板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译林版六年级英语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真题】
- 2025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读后续写+替补队员+讲义
- 药物临床试验科普
- 2024年内江市事业单位医疗岗招聘笔试真题
- 深静脉血栓的评估和预防
- 杭州浙江杭州市上城区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办公室编外人员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