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4近代史部分综合应用1.据统计,中国茶叶的出口量,1843年约为1300万斤,1855年约为5800万斤,十二年间增加了4倍多。湖南、福建、浙江等地种茶业得到发展,还特地设立茶厂加工制作适合外国人口味的茶叶。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中国的茶叶深受外国的欢迎B.中国沦为列强的商品销售市场C.中国自然经济已经完全解体D.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答案】D2.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主见“奏仿钦天监用西洋历官之例,行取弥利坚、佛兰西、葡萄亚三国各遣头目一二人,赴粤司造船局,而择内地巧匠精兵以传习之”,“并延西洋柁师,司教行船演炮之法……工匠习其铸造,精兵习其驾驶攻击”。据此可知魏源()A.形成了系统学习西方的思想B.是近代化运动实践的先驱C.变更了贵华贱夷的传统观念D.为洋务思想形成奠定基础【答案】D【解析】题干中主要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没有提及学习其他方面的内容,所以并没有形成系统学习西方的思想,故A项错误;近代化运动实践的先驱是洋务派,魏源是鸦片斗争时期地主阶级反抗派的代表人物,故B项错误;魏源书中只能看出学习西方技术,并不能看出他变更了“天朝上国”的观念和贵华贱夷的传统观念,故C项错误;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主要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为后来洋务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故D项正确。3.据有关资料统计,中国从1911年10月政党活动公开后,仅到1913年底,号称党、会、团、社的新兴团体共达682个,其中基本具备政党性质的团体就有312个。这反映出()A.中国出现政党政治局面B.辛亥革命推动民主进程C.中国政局陷入混乱状态D.政党确定中国政治走向【答案】B4.五四运动前夕,《每周评论》特辟《国内劳动状况》专栏,先后报道了北京男女佣工、河南修武煤矿、唐山煤厂、山东东平县佃户等地劳动者的生活状况。该报道表明()A.社会主义革命思想传入中国B.马克思主义占据思想界主流C.学问分子起先关注民众生活D.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发生变动【答案】D【解析】五四运动前夕新闻报道关注劳动者的生活状况,说明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广泛传播后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发生了变更,由宣扬民主科学转向关注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故D项正确。5.为了换取各省政治支持,南京国民政府于1928年正式将土地税划归给各省管理,放弃了对创建国民总产值65%的农业部门的任何财政权力,中心财政总收入主要依靠关税、盐税、统税等城市税收和工商税收。这一做法可能使()A.中心集权面临着新的挑战B.城市经济重要性明显高于农村C.农夫税务负担将大大减轻D.中国失去农业现代化发展契机【答案】D【解析】南京国民政府将土地税划归给各省管理,国民政府失去了主要的税收来源,财政收入下降,同时也失去了对全国农业的管理,不利于国民政府时期农业发展,故D项正确。6.1936~1937年,北京、上海等地的马克思主义者和进步的文化人士联合开展了一场新启蒙运动,他们提出“打倒孔家店,救出孔夫子”,“科学与民主,第一要自主”等口号。这说明()A.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紧密结合B.儒学是抗战时期的精神寄予C.民族危机促进文化自觉自信D.民主和科学是首要追求目标【答案】C7.下表列出了中共中心文献探讨室编写的《周恩来传》的部分书目。依据所学学问推断,其中序号“九”的内容是()书目序号内容三南开学校八黄埔军校九十二南昌起义二十六坚持在重庆(上)A.五四风暴 B.从统一广东到北伐C.长征路上 D.抗战成功和双十公告【答案】B【解析】黄埔军官学校成立于1924年,南昌起义是1927年,因此序号“九”的时间是在1924~1927年之间。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不符合题干时间,故A项错误;从统一广东到北伐是在1926年,符合题干时间,故B项正确;长征是1934年到1936年,不符合题干时间,故C项错误;抗战成功和双十公告是在1945年,不符合题干时间,故D项错误。8.1930年中国的国际收入为20.58亿元,1935年隧然降至14.29亿元,常常性收入从1929年的14.76亿元降到了1935年的6.62亿元。对此现象解读正确的是()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效不大B.中国经济深受国际经济状况影响C.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导致萧条D.国内斗争严峻阻碍对外出口创汇【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学问,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在1936年推行,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相符,故A项错误;依据题目中的时间“1929~1935”,此时发生了世界性的经济大危机,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影响,故B项正确;结合所学学问,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间是在1914~1918年,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相符,故C项错误;D项表述中“国内斗争”与题目中的国际收入无关,故D项错误。9.居于五四时代中心位置的胡适,没在日记中留下第一手记录,他曾道:“最惋惜的是我在民国六,七,八,九年中未留有日记”“自从一九二一年四月起,直到今日,十七八年中,差不多每年总有一些日记,有些日记是很具体的。”从日记的缺失推断当时胡适对五四运动的看法()A.赞成其思想解放 B.反对其政治运动C.默认其传播主义 D.支持其教化救国【答案】B10.《敌机飞临南京》为《拉贝日记》的南京卷,是德国商人约翰·拉贝于1937年9月至1938年2月在南京撰写的日记,同时还附有拉贝保存的80多张现场拍摄的照片及其详实说明。该史料可用于探讨()A.日本发动全面侵华的始末B.中国局部抗战的事迹C.日本在中国制造屠城事务D.国共联合抗战的缘由【答案】C【解析】由材料中“敌机飞临南京”“1937年9月至1938年2月”,结合所学可知是日本在南京制造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故C项正确。11.何如璋成为中国首任驻日公使后不久,即著《使东述略》,其中写道:“欧西大势,有如战国;俄犹秦也;奥与德,燕赵也;法与意,其韩魏也;英则今之齐楚也;若土耳其、波斯、丹、瑞、荷、比之伦,直宋、卫耳。比年来,会盟干戈,殆无虚日。”由此可知,当时的中国处于()A.鸦片斗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 D.五四运动时期【答案】B12.余光中(1928~2024年),诞生于南京,9岁因战乱随母亲辗转到重庆,19岁考入金陵高校而重回南京,21岁遭受人生其次次逃亡辗转南下直至定居台湾,此后酝酿20多年写下了闻名诗作《乡愁》。以下的解读正确的是()A.他诞生地属于北洋政府统治的区域B.他童年离乡与日本侵华有干脆关系C.他就读的高校应当是新中国开办的D.《乡愁》创作于海峡两岸“三通”后【答案】B【解析】余光中诞生于1928年,属于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故A项错误;余光中9岁时,即1937年,可知他离乡与日本侵华有干脆关系,故B项正确;余光中19岁时,即1947年,当时新中国还没有成立,故C项错误;海峡两岸的“三通”真正实现是在2008年,故D项错误。13.中国国民党中心于1927年4月组成包括共产党员毛泽东等人在内的中心土地委员会,着手准备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不久又提出“本党决计拥护农夫获得土地之争斗,致使土地问题完全解决为止。”这表明()A.国共两党合作更趋亲密B.革命重心起先转向农村C.民生主义思想得以落实D.国民革命推动农夫运动【答案】D【解析】材料“拥护农夫获得土地之争斗”,损害资产阶级的利益,导致国民党内右派破坏国共合作关系,故A项错误;革命重心转向农村起先于1927年底井冈山革命依据地的开拓,不符合时间限制,故B项错误;材料只是“着手准备解决土地问题”,随着国共关系的裂开,民生主义思想没有得以落实,故C项错误;中国国民党中心“拥护农夫获得土地之争斗”,推动农夫运动的发展,故D项正确。14.史沫特莱(美)在抗战爆发后的几个月内,和八路军一起行动,将她所经验的事情写入《中国奋起反抗》(日译名),将很少被报道的八路军的战斗介绍给欧美读者。史沫特莱意在()A.强调敌后战场是抗日主战场B.报道中国战区敌后抗日实情C.呼吁欧美国家支持中国抗日D.说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答案】B【解析】作为美国人的史沫特莱跟随八路军行动给欧美读者介绍八路军战斗状况,干脆来讲就是为了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战区的敌后抗战的实情,故B项正确。15.1493年,在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仲裁下,从北极到南极划一条分界线,史称教皇子午线。线西属于西班牙人的势力范围;线东则属于葡萄牙人的势力范围。这一史实主要可用来论证新航路开拓促成了()A.全球性国际秩序建立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C.世界性国际分工出现D.国际政治力气中心转移【答案】A16.据下图可知()A.中国已渐渐成为世界金融中心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C.中国货币经济占据了主要地位D.早期殖民扩张使白银流入欧洲【答案】D17.在新大陆的金银被大量开采之前,欧洲可用于国际贸易交换的值钱商品很少。后来,欧洲人把美洲出产的白银运到亚洲和欧洲,从亚洲购买商品,转运到欧洲和美洲高价卖出;运到欧洲的白银也被投入到中国市场,以购买丝绸、茶叶和瓷器。这表明()A.欧洲在与东部的贸易中长期处于出超地位B.工业革命亲密了世界经济联系C.贵金属的流入加速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D.欧洲的原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欧洲利用美洲白银和亚洲商品进行贸易活动,可知欧洲起先了为资本主义工业化积累资本的阶段,故D项正确。18.威廉三世(英国国王)在1689年推翻了下院提出的《三年法案》,1693年再次推翻此法案,始终到1694年才迫于对外斗争须要签署此法案。这表明当时英国()A.民主政治体制亟待完善B.议会尚不能限制国王的权力C.责任内阁制的弊端明显D.“光荣革命”的成果遭到破坏【答案】A19.19世纪50年头卡尔霍恩提出以一样多数取代联邦宪法中的简洁多数从而赐予南方以肯定推翻权,以双元首制保障南方的特殊利益,形成联邦行政权的内部平衡。如此,则美国将从历史时间的1787年倒退回1781年,这遭到林肯的坚决抵制。林肯反对的缘由是其()A.可能导致美国联邦的和平解体B.违反了北方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C.维护了美国南方的黑人奴隶制D.须要对1787年的宪法进行全面修订【答案】A【解析】材料中反映了美国南方的蓄奴州主见南北分治,材料中“则美国将从历史时间的1787年倒退回1781年”指的是这有可能导致美国的分裂,故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北方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故B项错误;材料中是南方的自治,不是黑人奴隶制,故C项错误;材料中是对美国统一的联邦进行分割,不是对1787年宪法的修订,故D项错误。20.1791年法国玛丽·戈兹发表《妇女和女性公民权宣言》,呼吁将1789年《人权宣言》中授予男性公民的权利同样赐予女性,遭到革命领导者们的拒绝。可见当时的法国()A.妇女在社会生活中异样活跃B.男女同等的主见获得广泛的支持C.公民人身权利缺乏法律保障D.天赋人权理念未能得到真正实施【答案】D【解析】由材料1789、1791年的时间信息,可知法国受到启蒙运动的影响,结合材料中玛丽·戈兹要求授予女性和男性公民同样的权利但遭到拒绝,可知启蒙运动时期天赋人权理念未能得到真正实施,故D项正确。21.18世纪中期的英国社会,有肯定读写实力的劳动者被认为是具有危急性和有颠覆性的人,但是到18世纪末,无学问则被认为是社会秩序的最大威逼。导致这一变更的主要缘由是()A.民主制的完善 B.思想文化进步C.工业革命发展 D.社会革命须要【答案】C22.马克垚认为,牛顿革命的影响远远超过了自然科学的范畴……事实上它极大地变更了整个欧洲思想界的精神气候,启蒙运动的兴起就和它亲密相关。这主要是因为牛顿革命()A.彻底地摧毁了神学思想B.供应了科学的思维模型C.推动了工业文明的到来D.揭示了宇宙的普遍规律【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中“变更了整个欧洲思想界的精神气候”主要是指牛顿力学体系内容中确立的理性思维模式对欧洲的影响,故B项正确。23.伏尔泰说:“整个自然界、全部行星竟会听从永恒的法则……这是特别奇异的。”伏尔泰所说的“永恒的法则”()A.精确预见了海王星的存在B.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C.成为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D.推动近代试验科学的诞生【答案】A【解析】《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把地球上物体的运动和天体的运动概括到牛顿力学体系中,依据牛顿的理论,精确预见了海王星的存在,故A项正确;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的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故B项错误;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是理性主义,故C项错误;伽利略是世界近代试验科学的奠基者,故D项错误。24.乔托(约1266~1337),被誉为“欧洲绘画之父”。下面是他的作品《圣弗朗西斯之死》:画中人物表情与动作各异,有的拿着旗帜,有的站立低头默哀,有的跪着祈祷,有的亲吻圣弗朗西斯的手和脚为他的去世感到难受。这表明乔托()A.追求同等和民主 B.具有人文主义精神C.反对教会的统治 D.擅用浪漫主义手法【答案】B25.加尔文派教徒卡拉斯的儿子安东尼原来信奉新教,据说后来准备改信天主教。1761年安东尼自杀。在天主教修士的煽动下,信奉天主教的民众群情激奋,纷纷指控卡拉斯一家,法院无证据宣判卡拉斯有罪。伏尔泰为卡拉斯案的平反辩护。这说明伏尔泰()A.维护人权,追求公允B.是虔诚的加尔文教徒C.主见实行君主立宪制D.具有人文主义宗教观【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在天主教修士的煽动下,信奉天主教的民众群情激奋,纷纷指控卡拉斯一家,法院无证据宣判卡拉斯有罪。伏尔泰为卡拉斯案的平反辩护”可知,伏尔泰反对对卡拉斯的无证判罪,这是在对其基本权利的保障和对公允的不懈追求,故A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对伏尔泰宗教信仰的相关提及,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对法国政体的相关提及,故C项错误;人文主义宗教观强调的是以人为本,这明显并不是材料突出的重点,故D项错误。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1787年宪法第2条第1款规定,总统在就职前应作如下宣誓或慎重声明:“我谨庄重宣誓,我肯定忠实执行合众国总统职务,全力以赴恪守、维护和捍卫合众国宪法。”依据传统,在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主持下,当选总统需手按《圣经》宣读誓言。此外,第6条规定:参议员和众议员、各州议会议员以及合众国政府和各州一切行政、司法官员均应宣誓或慎重声明拥护本宪法。——摘编自邓静秋《各国宪法宣誓制度的比较》材料二1894年兴中会成立会上,孙中山带头宣誓“驱除鞑虏,复原中华,创立合众政府,倘有二心,神明鉴察”。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孙中山拟定盟书后带领大家举右手宣誓:“驱除鞑虏,复原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矢信矢忠,有始有卒,如或渝此,任众惩罚。”1912年1月1日晚10——《孙中山与民国宣誓制度之建立》(1)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宪法宣誓制度的特点。据材料二,指出辛亥革命前后孙中山宣誓的不同。(9分)(2)综合以上材料,探讨就职宣誓制度的价值。(4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现代化进程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不行避开。鸦片斗争后,中国人在炮火中渐渐醒悟并深刻反思自己的文化。第一次在鸦片斗争后,主要围绕“中体西用”论进行;其次次在甲午战败以后,宣扬“西体中源”;从民国初年到五四运动前夕,第三次文化反省的“西体西用”论,最终陷入了民族虚无主义的泥潭,但也刺激了现代化探究方向的转变;开端于1928年的文化反省则因规模不大,后又爆发了华北事变,人们的留意力转移而就此结束。——摘编自李晓语《浅析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材料二约翰·密尔说,英国人“生而自由”。这指引着英国把抗拒王权、限制王权看做是“自由”的传统,推动了政治民主化。英国人极为尊崇阅历的理性思维使他们追求政治的实际内容而并非形式。他们实行宗教宽容政策,推动了纺织业的近代化和经济的自由化。但英国尊崇传统的风尚也阻碍了后期的革新。如钱乘旦所言:“一个民族往往简洁在前进的道路上战胜迎面扑来的艰难险阻,但要战胜自己创建出来的成果和荣耀却相对困难。”——摘编自吕文辉《浅析英国传统文化对其现代化进程的影响》(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近代国人不断反思传统文化的背景和目的。(10分)(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英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并说明中、英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取向所产生的历史影响。(15分)【答案】(1)背景:列强侵华,民族危机不断加重;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近代经济因素日益成长;西学传播深化,传统思想观念受到冲击;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存在冲突;开明学问分子的不断探究等。目的:学习西方,探究独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今天山西高考语文作文
- 5-7MSI同步计数器2-74161实现模长小于16任意进制计数器
-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五月联考试卷含答案
- 上海闵行区2025届高三高考化学试题系列模拟卷(4)含解析
-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山西医科大学晋祠学院《中西医临床诊疗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省长春市第151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线上周语文试题含解析
-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软件项目》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市华师大二附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测验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南通大学《DSP原理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小学英语名词单数变复数的语法规则及练习题含答案
- NB-T+10110-2018风力发电场技术监督导则
- 机械、设备挂靠协议范本、合同、合约
- 抗肿瘤药物过敏反应和过敏性休克
- 管理前沿理论试题总结
- 马坑铁矿450-200钼矿床的地下开采方案设计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毕业论
- 高三英语教研组建设(课堂PPT)
- 排水管道非开挖预防性修复可行性研究报告
- 读书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 企业全面战略管理、年度经营计划、预算管理、绩效管理
- SOP0420201洁净空调系统清洁消毒预防性维护保养操作规程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