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留心观察
本单元的主题是“留心观察”,语文要素是“体会牛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
事物的”。这是本套教材中第i次出现习作例文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
心人,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景、物。要注意,不管是精读课文还是习作例文
的教学,都指向同i个学习任务一一写i篇习作,因此教学时应着意引导学生感
受作者观察的细致,体会“观察的细致”带来的好处或收获,初步了解可以调动
多种感官观察,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
*+4*4^飞T*♦
分类具体内容内容简说教学要点课时安排
本文以一个孩子
的口吻叙述了他在大了解“我”观察
自然中认识翠鸟的过了哪些事物和场景;
程,记录了“我”乘船了解“我”对翠鸟外
搭船的鸟2课时
去乡下外祖父家的途貌、动作的细致观察,
中,眼睛捕捉到翠鸟捕体会留心观察的好
鱼的情景,字里行间充处。
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
课本文不仅再现了
文
金色草地的神奇和美
丽、生活的快乐,而且交流自己觉得有
还向孩子们渗透了观趣、可爱的场景;了
察、了解自然的意识。解草地的变化及变化
金色的草地1-2课时
课文意境优美,语言生的原因,体会“我”
动活泼,富有童真童观察的细致;能自己
趣,是激发学生热爱大观察并和同学交流。
自然、体验“美”的好
素材。
“交流平台”中安梳理总结留心观
排的两组例语来自本察的好处;学会调动
交流平台
单元的两篇课文。这两多种感官进行观察;1课时
初试身手
组例语启发我们一要按照顺序将观察所得
留心周围事物,二要细写下来。
致观察。
“初试身手”是让
学生试写观察所得,为
后面的“习作”做铺垫。
了解作者观察的
方法,关注作者观察
我家的小狗
时的感受;结合精读
习
作安排了两篇习作课文、交流平台等内
例例文,旨在引导学生体容,引导学生明确可
文会作者观察的细致。以观察什么、怎样进
我爱故乡
行观察、观察时有什
的杨梅
么感受,为习作打基
础。
运用三幅例图呈1-2课时
现不同的场景,引导学引导学生回顾习
生观察身边的事物,注得的观察方法;交流
意事物的变化,将自己自己的观察记录,拓
习的发现写下来。交流习宽习作思路;围绕“观
作作之后,引导学生用一察是否细致”,完成、
句话说说自己的观察评改习作;鼓励学生
感受,和同学分享观察展示观察所得,交流
心得,养成留心观察的观察感受。
习惯。
15搭船的鸟
教“父、鹦”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啦”,会写“搭、亲”等13个生
学字,会写“母亲、外祖父”等11个词语。
目
标2.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所做的观察,
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重难点)
课
学
a______”
时
前学生预习O2
安
准课
排
备U99
教师备课0时
3支④?i5室一课时/彼”令
/I---------1
'V谀"9斗
“父、鹦”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啦”,会写“搭、亲”等13个生字,
会写“母亲、外祖父”等11个词语。交流识字方法。
2.读通、读熟课文,尽量读出感情。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由交流喜欢的动物:它长什么样子?有什么特
点?你觉得它什么时候最有趣、最好玩?
过渡: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不管是看似冰冷的蟒蛇、蜥蜴,还是驯良乖
巧的小狗、小猫,它们和我们一样生活在地球这个美丽的大家庭里,给自然增添
了无限生机。你最喜欢哪种动物?跟大家说一说。(学生自由表述。)
师过渡,引出本文的描写对象一一翠鸟。
过渡:看来,你对它非常熟悉,也非常喜欢它,所以说起来头头是道。今天,
老师也要给你们介绍一位新朋友,它不但长得漂亮,而且特别聪明,还会搭船呢!
3.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预设:引导学生查字典理解“搭”是乘坐的意思,“搭船”就是乘船。
4.质疑课题。预测:看到课文题目,你想到了什么?
预设:(1)是什么鸟要搭船?它长什么样子?(2)它搭船干什么?(3)
它要上哪儿去?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出示自读要求。
(1)标出自然段序号。
(2)借助拼音或是查查字典,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生字新词。
(3)同桌互读,互相纠正,把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测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教师纠正字音,学生识记生字。
识字方法:“啦”是多音字,可以结合文中具体语境进行辩读、识记;“嘴”
字可以编一编谜语;“翠绿、翠鸟、鹦鹉”等词语可以结合图片来识记:”沙、
悄”等字可以与形近字结合记忆,“沙啦、静悄悄”可以提示学生进行生活联想,
也可以让学生自主交流喜欢的识字方法。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及笔画,示范书写重点字,指导生字书
写。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1)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及难句,指名朗读,教师相机点拨重点词语,指
导朗读。
•天下着雨,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响。(观察课文插图,引导学生
想象、体会雨点打在船篷上的声音。)
•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出示翠鸟、鹦
鹉的图片,观察翠鸟美丽的羽毛、可爱的样子。还可以拓展介绍我国传统工艺“点
翠”,对学生进行保护动物的思想教育。)
•它静悄悄地停在船头不知有多久了。(引导学生说出“静悄悄”的反义词
“闹哄哄”,再联系前文,用充满疑惑的语气读一读句子,读出怕惊吓了翠鸟的
心理。)
・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注意读准句子的节奏,可
指名多位学生读一读,交流怎么才能把句子读好。)
・哦,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注意读准“搭”“捕”的字
音和“哦”“呢”两个词的语气。)
(2)分小组或指名学生接力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尽量读出自己想要表
达的感情。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试着用自己的话概述每个自然段
的意思。同桌交流后互相说一说,教师相机点拨归纳。
2.引导学生根据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这篇课文主要叙述了“我”在雨中乘船去外祖父家的途中,发现并认
识了一只翠鸟的事。
3.思考并讨论课后的第1题。
(1)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是“观察”。
(2)引导学生说出作者观察到了什么。
明确:第1自然段,“我”坐在船舱里,听到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
响”的声音。第2自然段,“我”发现翠鸟后,观察了翠鸟美丽的外形:羽毛是
什么颜色,翅膀是什么颜色,嘴巴是什么颜色。第4自然段,“我”观察到了翠
鸟捕鱼时敏捷的动作:冲进水里,飞起来了,衔着一条小鱼,吞了下去。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点评表扬学生的课堂表现。
过渡:同学们,我们曾经在上学的路上,见识过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有多
么美。今天,在去外祖父家的路上,我们不但在船篷里听到了好听的雨声,还在
船头看到了一只美丽可爱的翠鸟。这些生活里的美景,总能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感
受!而我们怎么做才能有所发现呢?对,就靠观察!下节课,我们还会再次走近
这只“搭船的鸟”,从观察中感受生活的快乐。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想一想,今天从老师或同学那里,学到了什么新知识或新方法?
(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翠鸟”的相关资料,与作者的观察进行比较。
2.观察你身边的某种小动物,看看它是什么样子,有什么有趣的地方。
3.在家里种种豆芽,观察其生长变化情况。
4.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学案•”,)
3.令i7人二课时?M帮1^年刊
1.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形、动作所做的观察,感受
“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搭船的鸟”的含义。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中动植物的兴趣,培养人与自然
和谐共处的意识。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教师小结指导。
提示:“”词语听写。
2.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引导学生介绍翠鸟的科学知识,然后出示翠鸟不同姿态的图片,引导学生
简单观察。
过渡:同学们了解了这么多翠鸟的知识,包括翠鸟长什么样子,它喜欢住在
哪儿、吃什么,又是怎么警殖的,真有意思!老师也给大家找来了一些翠鸟的图
片。(出示课件图片。)看到这些图片,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表述,真
漂亮,动作好快……)说得真好!你是从(外形'动作'神态'联想和想象……)
来观察的。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近这只可爱的鸟儿,好好地观察一下吧!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一)学习第2自然段。
1.学生自读圈画,试着从文中找出能概括翠鸟样子的词语和句子。
2.出示第2自然段,引导学生思考交流。
(1)用段中的一个词概括翠鸟的外形特征。(美丽/漂亮。)
(2)作者重点写了翠鸟外形的哪一方面的特点?(颜色。)
(3)作者是怎样观察这方面的特点的?先看了哪里?后看了哪里?(羽毛、
翅膀、长嘴。)
“彩色的小鸟”“比鹦鹉还漂亮”体会翠鸟的外形美。
4.再读第2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样描述自己观察到的景象的呢?教师小
结方法。
思考:作者是怎样进行观察的?
彩色、美丽
翠绿的羽毛
・■JJ。•:
.翅膀带有J二些蓝色
红色的长嘴
比鹦鹉还漂亮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注意边读边想象翠鸟的样子美。
(二)学习第4自然段。
过渡:这样一只美丽的翠鸟,还有一个高超的本领呢!同学们,认真读一读
课文第4自然段,告诉我,翠鸟的“本领”到底是什么呢?
4自然段,交流明确答案一一(捕鱼)。
续思考:课文中翠鸟捕鱼的情形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动作快/动作敏
捷……)
3.再读第4自然段,引导学生圈画体现翠鸟动作敏捷的词语。(冲、飞、衔、
站、吞。)
4.出示一组句子,引导学生比较用词。
•它掉进水里,不见了。可是,它又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咬着一条小鱼。
它落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吃进去了。
•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
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明确:(1)首先是动词的比较一一课文原句动词的运用更准确,更能让人
体会出翠鸟捕鱼技术娴熟、动作敏捷。(2)其次是词组比较一一“一下子”“没
一会儿”说明翠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整个捕鱼、吃鱼的过程,动作十分迅
速。(3)词语拓展(形容时间短的词语):马上、突然、立刻、杀I」那、霎时、
一瞬间、转眼间、眨眼间、倏地、一忽儿、分秒之间……
5.适时播放翠鸟捕鱼的视频,引导学生边看边加深感知。
6.教师小结,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注意强调几个动词。(可
出示课后第二题)
(三)学习第1、3、5自然段,回顾整篇课文。
过渡:同学们,这么漂亮、这么敏捷的鸟儿,“我”是怎么碰到的呢?让我
们将目光聚集到这艘在河面上行驶的小船上,同作者一起踏上去外祖父家的旅
途。
1.出示课本插图,播放的声音频,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我”这
时候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心情怎样?
2.教师朗读第2自然段,谈话激趣,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在单调的行程中,
“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同学们,如果你就是文中的“我”,此时
你会有什么想法?(学生叁由表述。)
3.引导学生朗读第3自然段,注意读出强烈的疑问语气。
4.学生讨论交流:你觉得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好奇心强,善
于观察,爱动脑筋思考问题……)
5.这是一只什么鸟呢?齐读第5自然段,联系全文思考:“我”是怎么认识
翠鸟的?
预设:通过观察,“我”认识了这只外形美丽、动作敏捷的鸟儿;经过妈妈
的指点,“我”知道了这只鸟儿的名字。学习不一定都来自书本,还有其他的途
径(如留心观察、询问他人等)。
三、再读课文,升华感悟
1.再读课文,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感知,思考“我”对翠鸟的感情。(惊喜、
好奇、喜爱……)
“搭船的鸟”,引导学生找出与文题呼应的句子并加以体会。
小结:哦,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把翠鸟当成人来写,字里
行间充满童趣。翠鸟本身是一种孤独且怕人的鸟,而此时它为什么敢长时间停在
船头?因为我们没有伤害它,甚至都没有惊扰它。它自在地搭船,自在地捕鱼,
丝毫不受影响。正因为不去伤害鸟,人才欣赏到了鸟的美丽与可爱。更因为鸟不
害怕人,人身边才出现了这么和谐、美好的画面,才发生了这么温馨、有趣的故
事。同学们,做个爱鸟、爱自然的人吧,相信你也会遇见很多美好的瞬间。
四、观察实践,仿写练习
1.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观察的小动物,或是出示动物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
察。
2.学生练笔,把自己的观察写一写,然后汇报展示。
小结:同学们不仅观察到了小动物的不同特点,还让老师看到了你们的细心,
更感受到了你们的爱心。是呀,留心观察生活,才能发现身边的美,才能学到更
多有用的知识,才能积累更多好的习作素材。
五、积累拓展,作业设计
1.课外阅读。请爸爸妈妈帮助,再找一些表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故事读一
读。
2.观察作业。继续观察自己种的豆芽,或是其他动物、植物等,简要地记录
观察所得(见下图),为单元习作做准备。
观察记录单
观察对象
观察时间
观察地点
观察所得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学案・",)
和书役时
」_______rH外形(美)H羽毛翠绿、翅膀带蓝、长嘴红]
选船的好
~:动作(QH冲、飞、衔、吞
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一颗爱大自然的心灵、一份爱护小动
物的情感,从《搭船的鸟》这篇课文中,我们就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这篇文
章语言虽然简洁,读起来却耐人寻味。和学生一起学完这篇课文,我们都意犹未
尽,有几点是比较成功的:
一、抓住重点,引导观察。
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品读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作者对翠
鸟外形、动作所做的观察,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因
此,围绕“观察”,我首先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观察,又引导他们结合课文中的重
点词句(表示颜色的词、相关的动词、按顺序描写的句子)去探究作者观察到了
什么,是怎么观察的,从而把抽象的教学目标转化成了实际可行的教学过程。为
适应教学需要,对课文内容的顺序也重新进行了调整,但是章法可循,并不显凌
乱。
二、自主提问,激发兴趣。
童年本身就是一个人脑子里存有太多问号的年龄,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孩子来
说,无数的好奇和遐想充满他们的小脑袋。揭示课题后,我首先发问:看到这个
题目后你们的头脑中会想到什么问题呢?学生们马上举起了小手,虽然有的学生
说得不是很清楚明白,但是我为他们敢于提问感到欣喜。我把大家提的问题进行
归总,分为三类;搭的是雄的船?搭船的鸟是什么鸟?它要做什么?好的切入点
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三人问题的提出层层深入,不仅能训练学生捕捉信息的能
力,更把学生很自然地带入到了文本中,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自主学习,加深卬象。
在第二堂课之前,我专门布置了搜集翠鸟资料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对这种鸟
儿的外形、习性等有初步的把握,这对最后体会文章情感也有很大帮助。我又找
了一些图片让孩子们欣赏,介绍了一些课本外的知识,并通过短片让他们感受翠
鸟捕鱼的过程,使他们对这种陌生的鸟类有了更深的了解。学生对翠鸟的印象就
更加深刻了,此时再读课文,喜爱之情油然而生。
四、创设情境,感悟朗读。
整个教学过程,我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味语言,在读中感悟写法。在整体把握
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脉络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领会“平淡之中突遇惊喜”
的波澜,我借助了插画、多媒体课件等形式,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诵,创设出独特
的氛围,引导学生想象、体悟,去感受雨天行船的宁静与单调,去体会翠鸟突然
出现带来的惊喜与好奇,云品味翠鸟的美丽与敏捷,从而让学生明白细心观察的
好处:留心观察才能获得新知,才能发现美好,感受快乐。
五、读写结合,尝试实践。
为了能够将习得的方法运用于实践,我在课前布置了观察小作业,在课堂上
自然延伸课文主题,安排了仿写小练笔。学生们本身是非常喜欢小动物的,因此
在练笔时很容易抓住小动物的特点,又有课文语句可供模仿借鉴,训练效果超出
预期,达到了学以致用、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目的。
但这节课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说虽然布置学生搜集了一些资料,对逐步
培养他们搜集信息的能力是一种促进,但是这个过程还可以细化,免得出现学生
在课堂上对相关信息缺乏整理,东拉西扯、抓不住重点的情况。另外,作为教师,
提问、过渡、小结、鼓励等语言还需要进一步丰富,以免影响实际教学效果。作
为教师的基本功底,语言方面再加强也不为过。
15搭船的鸟
授课
课题搭船的鸟课型讲读课文课时
时间2
1.会认本课“父、鹦”等4个字,会写“搭、亲”等13个字,认识多音字“啦”,
理解相应的词语。
教学
2.F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对翠鸟的外形和捕鱼姿态、动作
目
标
的描述,学会作者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的方法。
3.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
感。
教学认识翠鸟,通过品读对翠鸟的外形和捕鱼姿态、动作的描述,体会翠鸟的可爱、
重点
活泼和“我”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教学
难点体会小鸟与人之间相互信赖的关系,感受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美好。
第一课时
1.会认本课“父、鹦”等4个字,会写“搭、亲”等13个字,认识多音字“啦”,
教学
目
标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
教具
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设计意图:运用多媒
导入1.(课件出示2)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一些人与动物和体课件配上相应的照
()谐共处、互相亲近的照片或图片供学生欣赏,生自由谈观后片或图片,让学生轻松
分钟
感。愉快地感知画面形象,
2.教师导入:一只翠鸟就搭上了一位小朋友的船,化它抽象为具体,仃效地
要干什么呢?小朋友心里是怎样想的呢?让我们快去看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
吧,(课件出示1)(板书课题:15搭船的鸟)力。】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课件出示3)阅读提示:
|(1)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道
教老师或同组同熨
|(3)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课件出示4:生字新词)
腊船母亲外祖父沙啦地响羽毛翠鸟|
|长嘴静悄悄吞下去哦捕鱼鹦鹉|
(1)学生自由练读。
(2)小组内推选一名代表比赛读。
新课教纠正读音:注意读准平舌音“翠、嘴”,翘舌音“沙”,
学()前鼻音“吞、亲”,后鼻音“响、鹦”等。
分钟
3.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课文。
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爱听。
4.检查朗读。
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汇报时可自定齐读人数,也可选一
名同学代表本组朗读,听后其他同学随机评价。
5.更换语境:(课件出示5)含有生字的其他句子让学
生再认。
三、再读课文,初步了解。
1.刚才大家生字掌握得真好!下面,自己再自由地读一
读课文。
(课件出示6)边读边想:
|(1)搭船的鸟是什么鸟?它要干什么呢?|
|(2)你喜欢这只鸟吗?|
|(3)你是从课文中哪些词句了解这只鸟的吊
2.学生边思考,边勾画。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7)
|(1)母亲告诉我,这是一只翠鸟。哦,这只翠鸟搭了
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
(课件出示8)
|(2)我看见二只彩色的小鸟站衽船头,多么美丽啊!
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
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课件出示9)
|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
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
吞了下去。
4.结合你查找到的关于翠鸟的资料.互相交流这只鸟给
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小组合作,交流)
伴随着学生交流感受,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翠
鸟资料来了解。
(课件出示10)
|翠鸟:俗名鱼狗、打鱼郎、钓鱼郎、刁鱼郎。体型较小,
具呢蓝色及棕色的翠鸟,上体金属浅蓝绿色,颈侧具白色点
斑;下体橙棕色,翅白。雌雄鸟嘴的颜色不••样。生活于海
滨一带及水道沿岸,行动敏捷而富有耐心,以鱼为食。翠鸟
对生态环境要求比较高,是一种环境指示物种。广泛分布于
欧亚大陆、东南亚、印度尼西亚至新几内亚。在台湾可以见
其踪迹,中国大陆则分布在包括海南、东北、华东、华中、
华南及西南地区。
四、指导生字书写。【设计意图木课在教
(课件出示II:生字田字格课件)学生字时,相信学生能
搭亲父沙啦响羽翠嘴悄吞哦捕够独立识字,鼓励学生
1.指名读,正音一一齐读。用自己最喜欢的、最习
2.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惯的方法认识汉字对
形声字结构特点识记:“搭啦响”。重难点生字的书写指
形近字比较:吵一沙稍一悄导,培养学生爱写字的
组词扩展:嘴巴长嘴父亲父母吞下去吞咽兴趣,教会学生正确的
3.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字形、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写字方法。为养成良好
置、让生试说笔画笔顺。的书写习惯打下基
(1)哪些字需要特别提醒?特别对学生共性的问题,做础。】
重点指导,范写强调、学生进行练习写字,认真写一个字。
①“翠”字注意上面的部分是“羽”,但是不带勾。
“嘴”左窄右宽,“口”写得小一些,靠左上,右边的
“此”注意写扁一些,注意穿插避让。
②指导把字写美观。有的左窄右宽,有的左右均等;上
下结构的字两部分要写紧凑。
(2)学生练习写字,把自己认为没写美观的再写一遍。
(3)实物投影学生写字作品,师生共同评价,争当“小
小书法家”。
(4)对笔画和间架结构不好的进行修改。
4.给生字组词或用生字说一句话。
5.练习: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堂小
课
拓
结
及
伸
展
1延课后嵬习本课所学生字。
钟
分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读拼音,写词语。
muqinwaizufu
我和()坐着小船,到乡下()家里去。天下着雨,
shalaxiang
雨点打在船蓬上,()地()。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橹。
二、连一连,读一读。
搭橹披着小鱼
摇船衔着裙子
捕嘴背着书包
张鱼提着蓑衣
三、读一读,再填写。
1.后来雨停了。我看见一只()的小鸟站在船头。()美丽啊!它的羽
毛是()的,翅膀带着一些(),比鹦鹉还()。它还有一张
()的长嘴。
2.母亲告诉我,这是一只()。哦,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吃呢.
【答案】
一一、母亲外祖父沙啦响
二、搭船摇橹捕鱼张嘴披着蓑衣衔着小鱼背着书包提着裙子
三、1.彩色多么翠绿蓝色漂亮红色
2.翠鸟捕鱼
第二课时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对翠鸟的外形和捕鱼姿态、
教学动作的描述,学会作者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的方法。
目标
2.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
好情感。
教具
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一、检查朗读,复习引入
1.指名分自然段合作读课文。
2.师生评价,导入新课。
二、再读课文,深入品味。
1.谈话导入:上节课大家生字掌握得真好!现在
自己再自由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边读边画,标
出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地方,记下自己弄不懂的问题。
2.小组同学互相交流,探究学习。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1)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鸟?(美丽)从哪些句【设计意图:本环节巧
「看出?(想象交流)(板书:美丽)妙地设计问题,抓住关
(课件出示13)键词句引导学生理解
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厂课文,启发学生的思
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礴维,培养学生从文中找
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信息的能力,为探究性
用”—”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语。(彩色、翠学习加把力。】
绿、蓝色、红色)(板书:毛色:彩色、翠绿、蓝
色、红色)
抓住翠鸟的什么来写?(外形)分别从哪些方面?
(羽毛、翅膀、长嘴)(板书:羽毛、翅膀、长嘴)
指导朗读,读出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课件出示14)翠鸟图片
(2)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鸟立在船头,你会产
生什么想法?引导学生读第三自然段的问句。
学生自由交流,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15)
它什么时候飞来的呢?它静悄悄地停在船头不矢ii
有多久了。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难道它要和廊二
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
过渡:啊,这么多问题,需要我们解决呢。你知
道翠鸟到底要干什么吗?
(3)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件出示16)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一
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国"
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厂
指导朗读,说说从加点的字都是表示什么的词?
(加点的字,都是表示动作的词语。)这是描写翠鸟
什么动作的词语(捉鱼动作的词语)(板书:冲飞衔
站吞)
从这些动词,你体会到什么?(翠鸟动作敏捷。)
从哪些词语看出来?(板书:动作敏捷)
(从“一下子、没一会儿、一口”)
(课件出示17)翠鸟捕鱼时的图片,
鼓励学生带着翠鸟的动作朗读课文。
(4)(课件出示18)|母亲告诉我,这是一只翠|
鸟。哦,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
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通过妈妈的介绍,我知
道了那只鸟叫“翠鸟”。)
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
4.指导学生朗读全文。(课件配乐)
三、总结运用,拓展延伸
【设计意图:读写结
1.作者描写翠鸟,主要抓住什么特点来观察和描
合,传授方法,以读促
课堂小结写的?(外形和动作描写)
及拓展延写,读写结合,水到渠
伸()2.仔细观察自己熟悉的小动物,抓住外形和动作
成。既锻炼学生书面写
分钟描写一写。
作能力,又加深了时课
3.课下查查资料,进一步了解翠鸟。
文内容的理解。】
4.把你认为最美的语句抄在小本子上。
15搭船的鸟
「羽毛;翠绿
外形:美丽-翅膀:带点蓝色
板书[长嘴:红色
内容
「冲飞衔站吞
动作:敏捷-
〔一下子没一会儿一口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读一读,写一写。
搭船船舱船夫悄悄做题冲浪
鹦鹉捕鱼难忘打架披着彩色
二、多音字组词。
还hudn()hdi()
难nan()ndn()
漂piao()piao()
冲chong()chong()
三、对号入座。
采彩
1.()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大竹筐。
2,“六一”儿童节到了,校园里插上了()旗。
一只一张
3.我看见()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
4,翠鸟有()红色的长嘴。
【答案】
一、搭船船舱船夫悄悄做题冲浪
鹦鹉捕鱼难忘打架披着彩色
二、归还还有灾难困难漂浮漂亮冲进冲着
三、1.采2.彩3.一只4.一张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配合外形和动作,感悟朗读。
学习描写翠鸟外形的片段,引导学生抓住翠鸟的羽毛、翅膀、长嘴的颜色的词语、体
会翠鸟的美丽、可爱。
在学习翠鸟捕鱼这段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它的动作敏捷,是一个捕鱼的能手,
我先让学生自己理解“冲进”“飞起来”“衔着”“吞”的意思,然后课件展示翠鸟捕鱼
时的动作,最后又找了几名同学扮成翠鸟做捕鱼的动作,一次又一次的朗读,我感觉同学
们越来越有感觉。
2.学生课前搜集资料,锻炼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通过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有关知识,这样可以加深孩子们对课
文的理解。长此以往来培养孩子们对不熟悉的知识的查找习惯。
不足之处:充分发挥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组织、协调作用,对教学目标,方
法和过程实施有效控制,避免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放任自流,从而提高学习有效性。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文章以“搭船的鸟”为题,“搭”是“乘、坐”的意思,“搭船”即“顺便
乘坐船”。一个“搭”字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本
文以一个孩子的口气写了他在大自然中认识翠鸟的过程,字里行间充满了一颗童
心对自然的爱。
在大自然中,要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要有一颗爱大自然的心灵。文中的“我”
正是这样的孩子。文章记录的就是“我”乘船去乡下的外祖父家的途中的一景,
“我”运用善于观察的眼睛捕捉到了这一情景,便使读者拥有了一只充满灵性的
鸟儿。“我”也正是一个爱自然的孩子,“多么美丽的小鸟啊!”直抒胸臆的赞
叹,勾画出了一个孩子爱自然的童心。让“我”感到“美丽”的是鸟的色彩:“红
色”的长嘴,“翠绿”的羽毛。翅膀带一点“磕色”。
童年本身就是一个有着太多问号的年龄,无数的好奇与遐想编织着少年的
梦。小鸟这位“不速之客”带给了“我”许多遐想。文中用了四个问句充满了孩
子的好奇与天真,充满了童趣。
接着描写了鸟捕鱼时的动态,“一下子冲进水里”,“没一会儿,它又飞出
来了。”“一下子”“没一会儿”表现了翠鸟飞行速度之快。“一口把小鱼吞了
下去”,抓住了瞬间的动作来描写,这样完全口语化的表达,出自孩子的心,出
自孩子的口,通俗易懂。
最后通过妈妈的介绍“我”知道那只鸟叫“翠鸟”。由此可见,大自然也是
我们学习知识的途径之一,“我”正是在自然中认识了翠鸟。“这只翠鸟搭了我
们的船,在捕鱼吃呢。”扣住了课题,翠鸟的可爱、童心的可贵都跃然纸上。
本篇课文是以小孩子的身份,来写他看到的大自然中的景象,笔法是那样地
浅近、朴素、清新,具有一种纯真明净的童趣,给人以难忘的印象。
【作者介绍】
郭风,福建莆田人。中国散文诗学会会长。1991年首批获得国务院授予为
我国文化艺术事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医六淫五邪辩证以及调理方法
- 八年级物理新人教版上册同课异构教案:3物态变化章节复习
- Brand KPIs for ready-made-food Campbells in Mexico-外文版培训课件(2025.2)
- 浙教版科学七下3.4 牛顿第一定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
- 产品合同保证与客户服务承诺
- 2025浙江省信息技术行业企业农民工劳动合同
- 茶叶进出口合同书
- 临时借用合同范本
- 2025耕地流转合同模板版
- 2025租赁终止协议合同
- 四川省元三维大联考·高2022级第三次诊断性测试(绵阳三诊B卷)地理试题及答案
- 新人面试典型试题及答案
- 2024年云南省烟草专卖局毕业生招聘考试真题
- 电动汽车安全驾驶培训
- 短视频平台对独立音乐人的影响研究-全面剖析
- 2024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直属事业单位招聘真题
- 特种设备安全使用操作培训课件3
- 2024重庆三峰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招聘1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吉林银行总行招聘笔试真题
- 供应链管理师考试的终极试题及答案
- 2025安徽中医药大学辅导员考试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