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_第1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_第2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_第3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_第4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教学目标

1.认识“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等13个字,会写“水泥、放晴”等

15个词语。

2.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的意思,并与同学交流理解的方法。

能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3.能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用几句话写出自己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

教学重难点

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的意思,并与同学交流理解的方法。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等13个字,会写“水泥、放睛”等

15个词语。

2.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找近义词等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板块一出示实物,导入新课

1.出示梧桐树的叶子。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卜子吗?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这片叶子像什么吗?

课件出示

梧桐树叶就像是金色的小巴掌。

2.是呀,在作家张秋生的眼中,这梧桐树叶就像是金色的小巴掌。(板书:金色巴掌)

那铺满这样的叶子的水泥道会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

3.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板书: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设计意图】由实物引出本课内容,唤起学生的共鸣。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学习任务: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朗读课文,指导读准生字和词语。

课件出示

水洼(wa)脚印(yin)凌(ling)乱

增(zeng)添棕(zong)色雨靴(xu。)

排列规则杂乱迟到

(1)指名读第1〜4自然段,齐读短语“明朗的天空、亮晶晶的水洼”,借助形声字

形旁表义的特点理解“洼”的意思。'话文要冻

(2)指名朗读第5〜6自然段,指名朗读并齐读“湿漉漉的水泥道”“印着落叶图案

的、闪闪发光的地毯”,指导读准“印”的前鼻音。

(3)指名朗读第7自然段,齐读“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指名朗读“凌

乱、增添”,指导读准“凌、增”的后鼻音。

(4)指名朗读第8〜11自然段,齐读短语“棕红色的小雨靴”。

3.再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我”在上学路上观察了哪些景物,边读边圈出词语。(生交流,

师相机板书)

预设:明朗的天空亮晶晶的水洼法国梧桐树的落叶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

(2)引导学生借助板书进行整体感知。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自读课文,从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同时,注重生字词的学习,

通过同桌合作交流、互相检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在重点

点拨时,通过图片、联系生活实际、形近字比较等多种方法来识记生字。

板块三理解词语,读懂课文

1.课文中有哪些词语你不懂?找一找不理解的词语,把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其

他同学想一想自己有什么好方法来理解这些词语,和同学交流交流。

2.生汇报、交流自己不懂的词语,体会句子描写的优美景色,重点点拨以下句子中

的词语。

课件出示

啊!多么明般的天空。

点拨:引导学生用找近义词的方法来理解。“明朗”的近义词是“晴朗出示晴朗的

天空的图片,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什么是“明朗二指导学生一边看图一边读句子。

“语文要卡

课件出示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粤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点拨:“熨帖”可以联系上文“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及本段中的“平展”

米理解,意思就是与水泥道贴合得很紧密。

r语文要去

课件出示

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港西。

点拨: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联系上文“排列得并不规则”来理解“凌乱”。同时,请

学生用“凌乱”的反义词“整齐”来理解“凌乱”,比较一下哪种方法好,好在哪儿。

'语文要索

3.小结:理解词语的方法是多样的。

课件出示

我们可以用联系上下文、观察课文插图、联系生活实际、找近义词等方法来理解词语。

4.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去理解词语的意思。

【设计意图】此环节中,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如找近义词、联系

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借助课文插图等方法。理解这些难懂的词语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

课文内容。

板块四观察示范,指导写字

1.出示本节课要写的生字,口头给这些字组词。

课件出示

铺泥晶院墙印

2.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说一说自己认为哪些字比较难写。

3.学生汇报交流认为难写的字,教师重点点拨。

课件出示

铺:左窄右宽,注意右边的“甫”不要少写一点。

印:不要忘了左边的横;右边是“,不是。

4.教师示范,学生观察,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

5.投影展示,师生评价。

6.出示词语,指名读。

课件出示

铺满水泥亮晶晶院埼脚印

7.练习书写词语。

8.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设计意图】经历观察、交流、示范、临写的过程,指导学生把字写得正确、工整、

美观,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第2课时

课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秋天的水泥道的美丽。

2.能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用几句话写出自己上学或者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

教学过程

板块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1.抽读词语卡片。

课件出示

水洼脚印凌乱增添棕色雨靴

2.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谁愿意说一说那条水泥道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过渡:那是一条多么美丽的路哇!这节课就让我们再一次跟随作者的笔墨去欣赏

那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设计意图】由复习词语导入,检测学生对生词的掌握。同时,回顾水泥道给自己留

下的印象,自然迁移到新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优美的语言。

板块二诵读感悟,品析语言

1.出示自读要求,引导学生自读。

课件出示

画出描写水泥道的相关句子,仔细读一读,看看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了美。

2.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3.品析重点句。

课件出示

可是,地面还是潮湿的,不时还能看见一个亮晶晶的水洼,映着一角小小的蓝天。

(1)引导学生抓住“潮湿”“亮晶晶”“一角小小的蓝天”来谈自己发现的美。

(2)读着这句话,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能为大家描述一下吗?

(3)指导朗读。

4.品析重点句。

课件出示

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

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1)引导学生抓住“彩色”“印着落叶图案”“闪闪发光”等词语体会水泥道的美。

(2)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

(3)作者把水泥道比作什么?(作者把水泥道比作地毯)

课件出示

水泥道像()的地毯。

引导学生从这段话中,找出恰当的词语来形容一下这块地毯,并试着读出这块地毯的

特点。

课件出示

这是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地毯;这是一块闪闪发光的地毯;这

是一块能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的地毯……

(4)指导朗读。作者把铺满了落叶的水泥道比作彩色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使普通

的水泥道充满了美感!指名学生朗读,提示朗读时语速可以稍慢些,突出“印着落叶图案”

“闪闪发光”“很远很远”等词语。

5.品析重点句。

课件出示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1)说一说:你看到了哪些优美的画面?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引导学生抓住“熨

帖地”“平展地”“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来体会这种自然美。)

(2)课件出示水泥道上铺满梧桐树的落叶的图片并配乐,请学生欣赏。

(3)看了这些图片,你有怎样的感受?

(4)配乐指导朗读。朗读时语速可以稍慢些,感受落叶排列的自然之美。

6.读描写水泥道的句子,升华美的感受。

(1)出示课件,在音乐中教师进行引读。

(2)引读:一夜秋风,一夜秋雨。第二天,天开始放晴了,你看一一(出示课件,

指名读)

课件出示

地面还是潮湿的,不时还能看见一个亮晶晶的水洼,映着一角小小的蓝天。

(3)是呀,那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出

示课件,指名读)

课件出示

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

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4)多么美的一块地毯哪!仔细一瞧一一(出示课件,齐读)

课件出示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匕

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7.过渡:多么美的水泥道哇!看到这条水泥道,作者的心情怎样呢?你从哪些语句

中体会到的呢?

课件出示

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

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从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谈体会。

预设:从“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可以体会到作者喜爱眼前的美景,不忍心破坏眼前

的美。

从“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可以感受到作者喜爱那铺在路上的梧桐树叶。

从“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可以体会到作者内心的快乐。

(2)作者把自己穿的那双棕红色的小雨靴比作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作

者把那双棕红色的小雨靴比作了两只棕红色的小鸟,更能表现自己对美景的喜爱。)

(3)指导朗读。

8.引导学生发现语言美。

(1)多么美的景色!多么美的语言!这篇文章的结构也很美,聪明的你是否发现了

呢?

(2)课件出示开头两个自然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

课件出示

开头: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天开始放晴了。

结尾: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当我背着书包去.匕学时,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

(3)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

(4)小结:像这样,文章开头提到的内容,在结尾史又写到了,这种方法就叫作首

尾照应。这种写法使文章充满诗意,结构严谨,突出了作者对门前水泥道的喜爱之情。

9.总结。就像罗丹所说:“对于我们的眼睛而言,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一条普通的水泥道,在这些落叶的装扮下变得更美。更重要的是,作者善于发现这些美,

并且用优美的语言展现出来,让我们也身临其境般感受到这种美。这体现了观察的重要性,

这就是文字的魅力呀!请你再读一读自己找到的描写水泥道的句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找到描写水泥道的句子,启发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来展开想象,

体会作者的情感。通过个别读、图文结合读、教师引读等多种方法,感受水泥道之美,感

受语言之美。同时:关注文章首尾照应的写法,引导学生发现结构之美。引用罗丹的话作

为总结,鼓励学生去发现美,去感受美。

板块三赏析名篇,读写结合

1.有一些作家就特别善于观察、发现,用优美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上学或放学路上

的所见,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2.自由读“阅读链接”中汪曾祺的《自报家门》的片段,想一想:作者在路上都看

到了什么?你觉得哪些地方写得很有趣?

3.学生汇报交流。

4.过渡:把自己在路上观察到的景物写下来也是一小有趣的事。你在上学或放学的

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吧。

5.学生练习写话,教师巡视指导。

6.投影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议。

7.教师点评学生写的话。

8.总结: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希望我们能用自己的双眼去捕捉美,能用自己的心灵

去感受美,能用自己的文字来记录美。

9.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多读几遍。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在课文及“阅读桂接”内容的引领下,激发学生

的兴趣,引导学生动笔去写一写路上美丽的景色。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

能力。

板块四作业设计,拓展积累

1.找一找:走进大自然去观察,你从哪里找到了秋天的美?可以选取相关的事物留

作纪念。

2.画一画:可以动笔画一画自己眼中美丽的秋天。

3.写一写;为自己的画配上儿句话,描写画面的内容。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大自然中观察美景,欣赏大自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同时•,启发学生有感而发,通过画一画、写一写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发现的美。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见《・》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要想让学生学会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就要有教学的预设。学生大多会根据自

己的阅读经验来理解新鲜的词语,如,会用近义词“晴朗”来理解“明朗”。但是,只有

借助多种方法,依附文本,灵活运用方法,才能理解难怖的词语,学生才能真正走讲文本,

发现文字之美。课文的语言十分优美,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品析重点句子,在对喜欢的句

子多读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形成画面感,体会到语言描写的魅力,为仿写做好铺垫。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教学目标】

1.会认“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排列、规

则”等词语。

2.止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并描述“我”在铺满金色巴

掌的水泥道上行走的情形。

3.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渴望了解大自然、走进大自然的愿

望。

【教学重点】

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

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教学难点】

1.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

细心地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

2.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L会认“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排列、规

则”等词语。

2.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法国梧桐树(课件出示2)【设计意图:从形

同学们,见过这种植物吗?对,它就是法国梧桐树。象直观的图画入

2.交流收集到的资料。(课件出示3)手,符合儿童的认

法国梧桐树,大乔木,高可达20-30m,树冠阔钟形;干识规律。通过图片

皮灰褐色至灰白色,呈薄片状剥落。幼枝、幼叶密生褐色星介绍,通过课题质

状毛o叶掌状,花黄绿色。多数坚果聚全叶球形,3-6球成疑,提高同学们的

一串,呈刺毛状,果柄长而下垂。花期4-5月;果9T0月成阅读期待,预热课

堂。】

|它适应性强,又耐修剪整形,对多种有毒气体抗性较强,

并能吸收有害气体,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是世界著名的优

良庭荫树和行道树。

3.谈话导题。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与法国梧桐树有着密切的联

系,板书课题: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1)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疏疑:巴掌为什么是金色的?水泥道上怎么会铺满金

色巴掌?

(2)联系对梧桐树的介绍,请你把梧桐树和巴掌连起来,

说一句话。

预设:秋天到了,巴掌似的树叶从梧桐树上纷纷落下。

二、学习生字、认读新词。

1.读准生字字音,在课文中圈划出生字,再读读由生字

组成的词语,理解词义。

2.检查字同

(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4:生字)

punijingjinyuanyinpcilieguizeluanzongchi

铺泥晶紧院印排列规则乱棕迟

指名领读,正音。

“则”是平舌音,“迟”是翘舌音。

“紧、院、乱”是前鼻音,“晶”是后鼻音。

(2)出示新词(课件出示5:词语)

wdyinlingz@ngzGngxuO

水洼印着凌乱增添棕红色雨靴

自由读,指名读,相机正音:

“增、棕”是平舌音,“印”是前界音,“凌”是后算音。

3.自由练读。开火车读。

4.去掉拼音谁能读好它们,试试看。指名读。齐读。

5.(课件出示6)下面加点的词语,你是用什么方法理

解的?交流一下。

(1)啊!多么明朗的天空。

(2)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

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3)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

预设:我用联系上文的方法理解“明朗”就是“晴朗”

的意思,因为上一个自然段有句话“天开始放晴了”。

预设:“熨帖”就是紧贴的意思。我是通过查字典查到的。

预设:“凌乱”就是“杂乱无条理”的意思,我是通过上

文的“它们排列得并不整齐”。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标画自然段,思考每一个自然段讲了叶

么内容。

2.给课文分段,理清层次。(课件出示7)

全文共十一个自然段,可分三部分。|【设计意图:从整

第一段(笫1自然段):一夜秋风,一夜秋雨。|体入手,把握文章

第二段(第2至9自然段):“我”在上学路上看到的情|脉络,避免了机械

景一一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分析,学生通过

第三段(第10至11自然段):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整体感悟文章内

3.熟读课文。容,边读边想,实

四.识记生字,写字指导现学生与文本的

1.(课件出示8)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铺泥晶紧院|对话O]

印排列规则乱棕迟

2.仔细观察,分析字形,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1)形声字构字规律识字:铺、泥、院、歹U、棕、迟。

如“铺”,“车”是形旁表义,表示这个字和金属有关,“甫”【设计意图:本课

是声旁,表音。在教学生字时,相

(2)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信学生能够独立

排:t+非规:见+夫则:贝+IJ识字,鼓励学生用

(3)组词巩固:如“铺满水泥泥塘水晶院自己最喜欢的、最

墙规则排列凌乱棕红色迟到”习惯的方法认识

3.怎样才能把这个字写好?汉字,并提供平台

(1)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田字格课件,弄清生字每个笔画让孩子当小老师,

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提高了课堂学习

并交流:效率。】

“铺、泥、院、排”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印列规则”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迟”半包围结构,“尺”的最后一捺变成点。

师重点指导“规.印、泥”。

“规”左右结构,左边的“夫”的捺变成了点,右边是“见”,

不是“贝注意笔画的穿插和避让。

“印”左右结构,第二笔是竖提,右边是单耳旁,不是双

耳。

“泥”左右结构,第七笔是撇,最后一笔是竖弯钩。

4.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教师巡视

指导。

五.反馈检查,比赛认读c

1.师生合作,老师抽读生字卡片,学生比赛读,看谁读

的又对又快。

2.小组合作,给生字找朋友,看哪个组找的多。

3.同位合作,一人读课文,另一人听,指出读的好的地方

或是不太好的地方。

【课堂作业新设计】

1.读拼音,写字词。

nitushuiJingjinzhangjiaoyin

()()()()

chiddopdilid9ul

()()()

2.照样子写词语。

亮晶晶一

金黄金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闪闪发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连线,组成恰当的短语。

明朗的水洼

亮品品的天空

小小的叶子

金黄金黄的蓝天

湿漉漉的地毯

彩色的小巴掌

金色的水泥道

仔细地歌唱

愉快地数着

参考答案

1.泥土水晶紧张脚印迟到排列规则

2.红彤彤急匆匆黑乎乎白茫茫懒洋洋绿油油慢吞吞金灿灿

考虑考虑活动活动比划比划打扫打扫商量商量研究研究

步步为营彬彬有礼楚楚动人绰绰有余咄咄逼人喋喋不休

3.明朗的天空亮晶晶的水洼小小的蓝天金黄金黄的叶子湿漉漉的水泥道彩色

的地毯金色的小巴掌仔细地数着愉快地歌唱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并描述“我”在铺满金色巴

掌的水泥道上行走的情形。

2.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牛.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渴望了解大自然、走进大自然的愿

望。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10图片)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设计意图:图文结

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合,导入课文,诠释

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课题,感受水泥道的

2.看完画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很美)美,激发学生学习的

3.(板书: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把你看到的感热情】

受印在脑海里,与同学们读课题。

二、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评读。

2.(课件出示11)秋风秋雨图,让学生谈感受。(板

书: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预设一:当我看见这些无比巨大的森林,被秋风吹落

在地,心里头有一种甜滋滋的感觉,因为它美,瞬间会让

我感到,这里才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秋天的叶子会跟着

秋风伴舞,它随风,轻轻的落下。落下。只到地上铺成一

个金黄的“地毯”,在秋风之下,我也会跟着它奔跑。

预设二: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

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

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

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

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

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

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

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指导带有美好的感情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至九自然段。

谈话过渡:一夜秋风,一夜秋雨之后,大自然发生了

什么样的变化?“我”有了什么新发现呢?

(1)自由读第第二至九自然段,思考:“我”有什么

新发现?

(2)总结:(课件出示12)

|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

子。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设计意图:结合图

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水泥道像铺上了■块彩色的地毯。文,展开想象,获得

这是•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直初步的情感体脸,感

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直到路的尽头……每•片法国梧受到了水泥道的美,

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培养学生感受美,鉴

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别美的能力。】

|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板书:彩色的地毯金色的小巴掌)

(3)这个发现令“我”非常高兴,大家再来读读这

部分课文。

(4)有了新发现后,“我”是怎么做的?(我一步一

步小心地走着,我一张一张仔细地数着。)

读读第二至九自然段,读出“我”的喜悦之情。

2.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

此时此刻,作者乂有什么感受?(第一回觉得,门前

的水泥道真美啊!)(板书:水泥道真美)

带有赞叹地语气读读这两个自然段。

三、拓展读文,阅读链接。

L(课件出示13)【设计意图:拓展资

|从我家到小学要经过一条大街,一条曲曲弯弯的巷料的阅读,了解作者

子。我放学回家喜欢东看看、西看看,看看那些店铺、手生活的时代背景,更

匚作坊、布店、酱园、杂货店、爆仗店、烧饼店、卖石灰全面的理解文本,了

麻刀的铺子、染坊……我到银匠店去看银匠在一个模子上解作者表达的思

婆山一个小罗汉,到竹器厂看师傅怎样把一根竹竿做成箍想。】

F,到车匠店看车匠用硬木车旋出各种形状的器物,看灯

笼铺糊灯笼……百看不厌。

2.学生自由阅读,指名读,教师范读。

3.互相交流,说说“我”的上学路是怎样的?(要经

过一条大街,一条曲曲弯弯的巷子)“我”在上学路上都

看到了什么?(看看那些店铺、手工作坊、布店、酱园、

杂货店、爆仗店、烧饼店、卖石灰麻刀的铺子、染坊……

我到银匠店去看银匠在一个模子上塞出一个小罗汉,到竹

器厂看师傅怎样把一根竹竿做成箍子,到车匠店看车匠用

硬木车旋出各种形状的器物,看灯笼铺糊灯笼……)“我”

有什么感受?(百看不厌)

【课堂作业新设计】

1.形近字组词。

铺()泥()院()

前()尼()完()

列()则()排()

例()测()非()

2.按原文填空。

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的叶子。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

一掉下来,便()地粘在()的水泥道上了。

3.加上合适的标点。

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

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4.仿写句子。

(1)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2)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参考答案

1.床铺水泥院子排列规则排列

葡萄尼姑完成例子测量是非

2.金黄金黄紧紧湿漉漉

3.,。。,,,、******

4.(1)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

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2)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她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

【板书设计】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彩色的地毯金色是小巴掌

水泥道真美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了不同形式的读,让读贯穿在课堂的全过程。让学生在每次读的过

程中都有收获,如: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品悟课文中所蕴含的感情,并且在具体情境中,

让学生读得入情入境,和主人公•同走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去感受在铺满金色巴

学的水泥道上的那份快乐和欢愉,以及对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由衷的喜爱之情。

学会认真细致的观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是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必备的能力。通

过本文作者仔细观察而使自己有了新发现,作者抓住水泥道的变化,描写了雨后水泥道的

变化,特别是对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描写更是形象,文章写得很美,使学生受到了美

的熏陶,同时,又使学生真正懂得细致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前提,这样就非常自然地激发学

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变化的兴趣,去发现生活中的美。

不足之处:

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尽力做到用微笑来面对学生。不放过每一个可以锻炼学生

的机会,把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学生,这样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讲述了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后,“我”无意中发现上学路

上法国梧桐和水泥道的变化,然后开始观察,发现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很美的故事,表

现了“我”对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喜爱之情。本文语言优美,通俗易懂,激发学生热

受大自然的感情和渴望了解大自然、走进大自然的愿望,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体会自由自在、

无忧无虑的幸福童年,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是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

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的好教材。

【作者介绍】

张秋生,诗人、儿童文学作家。

1939年8月生于上海,天津市静海县人,长期从事少工报刊编辑工作,曾任少年报社

总编辑,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

从少年时代开始,喜欢阅读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发表儿

童文学作品,所写诗篇及歌词《喂得猪儿肥油油》《火车向着韶山跑》《我和星星打电话》

等曾在少年儿童中厂为流传。

80年代开始创作童话作品,所写“小巴学童话”将诗、散文、童话揉为一体,作品抒

情、幽默,篇幅短小,富有儿童情趣和内涵,颇受小读者喜爱。

曾出版诗集、童话集、散文集《校园里的普薇花》《小巴掌童话百篇》《新编小巴掌

童话百篇》《张秋生童话精选》《森林里的红鬼和篮鬼》《傻瓜魔法师》《骑在扫帚上听

歌的巫婆》《阁楼上的童话》等70多种。

作品曾获新时期儿童文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冰心图书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