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6eq\a\vs4\al(第3讲现代生物进化理论)eq\b\lc\|\rc\(\a\vs4\al\co1(\a\vs4\al(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B,2.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B)))eq\a\vs4\al(考点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思维导图·成一统][基础速练·固根基]1.推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群落(×)(2)生物进化的方向与基因突变的方向一样(×)(3)环境发生变更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变更,也可能不变(√)(4)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5)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限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6)种群内基因频率变更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小(×)(7)盲鱼眼睛退化是黑暗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8)进化变更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9)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10)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11)受农药处理后种群中抗药性强的个体有更多机会将基因传递给后代(√)(12)人工培育的新物种只能生活在人工环境中(×)(13)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14)生殖隔离是物种朝不同方向发展的确定性因素(×)2.驾驭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1)图中:①是突变和基因重组,②是自然选择,③是地理隔离,④是生殖隔离。(2)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3.填表比较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区分与联系比较项目物种形成生物进化标记生殖隔离出现基因频率变更变更后生物与原生物的关系新物种形成,出现生殖隔离,质变生物进化,基因频率变更,量变二者联系①只有不同种群的基因库产生了明显差异,出现生殖隔离才形成新物种②进化不确定产生新物种,新物种产生确定存在进化[师说考点·解疑难]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比较项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基本观点①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内因;②过度繁殖为自然选择供应更多的选择材料,加剧了生存斗争;③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定向的自然选择确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④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过程,是生物进化的动力;⑤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⑥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缓慢、连续的过程①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变更;②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③突变和基因重组供应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④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变更并确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⑤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不同点没有阐明遗传变异的本质以及自然选择的作用机理,着重探讨生物个体进化从分子水平上阐明白自然选择对遗传变异的作用机理,强调群体进化,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共同点都能说明生物进化的缘由和生物的多样性、适应性2.与生物进化有关的六个问题辨析(1)突变≠基因突变。“突变”不是基因突变的简称,而是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2)变异先于环境选择。农田喷施农药杀灭害虫,在喷施农药之前,害虫中就存在抗农药的突变个体,喷施农药仅杀灭了不抗药的个体,抗药的个体存活下来。农药不能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变异,只是对抗药性个体进行了选择。(3)形态、结构一样≠同一物种。形态、结构一样的生物,有可能具有生殖隔离,两个种群的生物形态、结构相同,但繁殖期不同,这两个种群的生物具有生殖隔离,是两个物种。(4)能产生后代≠同一物种。两个个体能够交配产生后代,有可能子代高度不育,如马和驴,虽然能够产生子代,但子代不育,因此马和驴是两个物种。(5)物种的形成不确定都须要经过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产生。(6)生物进化不确定导致物种的形成。①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变更,即生物进化不确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②新物种一旦形成,则说明生物确定进化了。3.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共同进化:①概念: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②缘由: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选择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2)生物多样性:①内容: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②形成缘由:生物的进化。③探讨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化石。(3)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之间的联系:[研透考情·备高考]考向一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1.(2024·江苏高考)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群体中近亲繁殖可提高纯合体的比例B.有害突变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C.某种生物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后,则形成了新物种D.若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一个随机交配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在各代保持不变解析:选A群体中近亲个体基因相像度高,所以群体中近亲繁殖会提高纯合体的比例;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新物种形成的标记是生殖隔离的出现,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不代表形成了生殖隔离;基因频率保持不变的一个前提是种群足够大,一个随机交配小群体的基因频率不确定在各代保持不变。2.(2024·江苏高考)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某物种仅存一个种群,该种群中每个个体均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B.虽然亚洲与澳洲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两洲人之间并没有生殖隔离C.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变更D.古老地层中都是简洁生物的化石,而新近地层中含有困难生物的化石解析:选A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基因才是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各大洲人之间并没有生殖隔离;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都可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变更;生物进化的过程由简洁到困难,在没有受到破坏的状况下,越古老的地层中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洁,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困难。考向二对物种形成、共同进化及生物多样性的理解3.(2024·江苏高考)下图是某昆虫基因pen突变产生抗药性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杀虫剂与靶位点结合形成抗药靶位点B.基因pen的自然突变是定向的C.基因pen的突变为昆虫进化供应了原材料D.野生型昆虫和pen基因突变型昆虫之间存在生殖隔离解析:选C抗药靶位点使杀虫剂不能与靶位点结合;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基因突变能为生物进化供应原材料;野生型昆虫和pen基因突变型昆虫之间只是基因型不同,仍属于同种生物,不存在生殖隔离。4.下图中,a、b、c表示自然条件有差异、存在地理隔离的3个地区,a地区物种甲某些个体迁移到b、c地区,经长期进化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乙、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过程说明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记B.留居a地区甲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再发生变更C.乙、丙两个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沟通,它们的基因库存在较大差异D.甲、乙两个种群间存在生殖隔离,它们的基因库组成完全不同解析:选C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记;留居在a地区的甲种群的基因频率因为自然选择、基因突变等因素也会发生变更;乙、丙两种群的基因库存在较大差异,不能进行基因沟通;甲、乙是两个不同的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两种群的基因库有较大差异并不是完全不同的。[方法规律]推断是否为同一物种的方法两个种群是否属于同一物种,就是看它们之间是否具有生殖隔离。具有生殖隔离,两个种群属于两个物种,不具有生殖隔离,两个种群属于一个物种。eq\a\vs4\al(考点二种群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分点突破·精细研]题型一已知基因型个体数,求基因频率1.某小岛上原有果蝇20000只,其中基因型MM、Mm和mm的果蝇分别占15%、55%和30%。若从岛外入侵了2000只基因型为MM的果蝇,且全部果蝇均随机交配,则F1中m的基因频率约为()A.43% B.48%C.52% D.57%解析:选C随机交配,基因频率保持不变,所以计算出22000只果蝇中m的基因频率就是F1中m的基因频率,即eq\f(20000×30%×2+20000×55%,22000×2)≈52%。[方法规律]已知各种基因型的个体数,计算基因频率某基因频率=eq\f(该基因总数,该基因及其等位基因总数)×100%A=eq\f(2AA+Aa,2AA+Aa+aa)×100%a=eq\f(Aa+2aa,2AA+Aa+aa)×100%(A、a为基因,AA、Aa、aa为三种基因型个体数)题型二已知基因型频率,求基因频率2.蜗牛的有条纹(A)对无条纹(a)为显性。在一个地区的蜗牛种群内,有条纹(AA)个体占55%,无条纹个体占15%,若蜗牛间进行自由交配得到F1,则F1中A基因的频率和Aa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A.30%,21% B.30%,42%C.70%,21% D.70%,42%解析:选D依据题意可知,Aa个体占30%,蜗牛间进行自由交配时,产生A配子的基因频率=55%+30%×1/2=70%,a配子的基因频率=15%+30%×1/2=30%,自由交配得到F1各基因型的频率比例为AA∶Aa∶aa=49%∶42%∶9%,统计得到A基因的频率为49%+42%×1/2=70%。[方法规律]已知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设有N个个体的种群,AA、Aa、aa的个体数分别为n1、n2、n3,A、a的基因频率分别用PA、Pa表示,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用PAA、PAa、Paa表示,则:PA=eq\f(2n1+n2,2N)=eq\b\lc\(\rc\)(\a\vs4\al\co1(\f(n1,N)+\f(1,2)×\f(n2,N)))=PAA+eq\f(1,2)PAaPa=eq\f(2n3+n2,2N)=eq\b\lc\(\rc\)(\a\vs4\al\co1(\f(n3,N)+\f(1,2)×\f(n2,N)))=Paa+eq\f(1,2)PAa由以上公式可以得出下列结论:某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1/2杂合子的频率。题型三与伴性遗传有关的基因频率计算3.调查某校学生中关于某种性状的各种基因型及比例为:基因型XBXBXBXbXbXbXBYXbY比例(%)42.327.360.32464则该校学生中XB和Xb的基因频率分别是()A.6%、8% B.92%、8%C.78%、92% D.8%、92%解析:选B伴性遗传的基因频率计算,只计数等位基因所存在的染色体,即男性只统计一个基因,女性中统计两个基因,所以该校学生中Xb的基因频率为eq\f(7.36%+0.32%×2+4%,42.32%×2+7.36%×2+0.32%×2+46%+4%)×100%=8%,则XB的基因频率为92%。[方法规律]伴性遗传中基因频率的计算p=eq\f(2NXAXA+NXAXa+NXAY,2NXAXA+NXAXa+NXaXa+NXAY+NXaY)×100%q=eq\f(2NXaXa+NXAXa+NXaY,2NXaXa+NXAXa+NXAXA+NXaY+NXAY)×100%注:p为XA频率,q为Xa频率。题型四利用遗传平衡公式,求基因型频率4.下表中D和d表示某地区某种生物的一对等位基因,表中数据能说明()年份19001910192019301940195019601970基因D的频率0.990.810.640.490.360.250.160.10基因d的频率0.010.190.360.510.640.750.840.90A.1970年杂合子的比例为18%B.1930年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数目接近C.1970年后的较短时间内D的频率为0D.显性纯合子更能适应当地区变更的环境解析:选A依据表中供应的数据,由遗传平衡定律公式计算,1970年杂合子的比例为2×0.10×0.90=18%;1930年隐性个体的比例为0.51×0.51=26%,显性个体的比例则为1-26%=74%;从表中基因频率的变更趋势看出,1970年后D的频率不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变为0;d的基因频率上升,表明隐性性状更能适应当地区变更的环境。[方法规律]利用遗传平衡定律计算基因型频率(1)前提条件:a.种群特别大;b.全部雌雄个体之间自由交配;c.没有迁入和迁出;d.没有自然选择;e.没有基因突变。(2)计算公式:当等位基因只有两个时(A、a),设p表示A的基因频率,q表示a的基因频率,则:基因型AA的频率=p2基因型Aa的频率=2pq基因型aa的频率=q2题型五随机交配与自交条件下的基因频率计算5.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授粉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依次是()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 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 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解析:选C由题意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40%,a的基因频率为60%,随机授粉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的百分比:40%×40%=16%,aa:60%×60%=36%,Aa:2×60%×40%=48%,A的基因频率:16%+48%×1/2=40%。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16%+48%×1/4=28%,aa:36%+48%×1/4=48%,Aa:1/2×48%=24%,A的基因频率:28%+1/2×24%=40%。[归纳拓展]自交和自由交配时基因(型)频率变更规律(1)自交:种群个体自交时,纯合子增多,杂合子削减,基因型频率发生变更。自交过程不变更基因频率。(2)自由交配:在无基因突变、各种基因型的个体生活力相同时,处于遗传平衡的种群自由交配遵循遗传平衡定律,上下代之间种群的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不变。假如一个种群没有处于遗传平衡状态,自由交配不变更基因频率,但变更基因型频率。[冲关集训·实力通]1.某种群基因库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和a,且A和a的基因频率都是50%,一段时间后,若a的基因频率变为95%,由此推断,错误的是()A.此时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5%B.该种群所处的环境发生了确定的变更C.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更,产生了新物种D.a的基因频率提高,说明a基因限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解析:选C一对等位基因频率的和为1;基因频率变更,说明生物发生了进化,可能是因为环境发生了确定变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更,说明生物进化,但是还没有出现生殖隔离,故没有形成新物种;通过自然选择,a的基因频率提高,说明a基因限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2.在一个随机交配的中等大小的种群中,经调查发觉限制某性状的基因型只有两种:AA基因型的频率为20%,Aa基因型的频率为80%,aa基因型(致死型)的频率为0,那么随机交配繁殖一代后,AA基因型的个体占()A.1/5 B.1/4C.3/7 D.11/21解析:选C由题意可得出,A的基因频率=60%,a的基因频率=40%,随机交配,繁殖一代后,AA=60%×60%=36%,Aa=2×40%×60%=48%,aa个体致死,因此AA基因型的个体占36%/(36%+48%)=3/7。3.某昆虫种群的翅色有绿色(AA)、浅褐色(Aa)和褐色(aa)三种表现型。抽样调查得知当年绿色、浅褐色和褐色个体分别占60%、30%和10%,现因天敌影响使该种群中绿色个体每年增加10%,浅褐色个体数目不变,褐色个体每年削减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环境因素通过变更此昆虫种群的基因频率进而产生新物种B.因浅褐色个体数目保持不变则Aa的基因型频率保持不变C.此昆虫的天敌与此昆虫种群相互作用共同进化D.此昆虫种群在其次年中确定翅色的A基因的频率是78.6%解析:选C此昆虫种群的基因频率变更只表明种群发生进化,但未产生新物种。因为昆虫总数发生变更,故Aa的基因型频率也会发生变更。该昆虫的天敌与此昆虫种群相互作用共同进化。假设此昆虫种群当年的个体数为100个,则通过计算可知其次年绿色、浅褐色和褐色个体分别占66/105、30/105和9/105,所以此昆虫种群在其次年中确定翅色的A基因的频率是77.1%。[课堂巩固练—小试身手]1.(2024·浙江选考)下列关于自然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A.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B.自然选择加速了种群生殖隔离的进程C.自然选择获得的性状都可以通过遗传进行积累D.自然选择作用于对个体存活和繁殖有影响的变异性状解析:选C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和机制;自然选择会加速种群生殖隔离的进程,导致形成新的物种;自然选择获得的性状有些具有遗传倾向,有些则没有;在一个自然种群中,只要个体之间存在着变异,而且某些变异性状影响了个体的存活和繁殖,自然选择就发生作用。2.(2024·海南高考)为推断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两个种群的鸟是否属于同一物种,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了解这两个种群所在地区之间的距离后作出推断B.视察这两个种群个体之间是否存在生殖隔离现象C.将两个种群置于相同环境条件下,比较其死亡率D.将两个种群置于相同环境条件下,比较其诞生率解析:选B推断这两个种群的鸟是否属于同一物种,要看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记。3.(2014·江苏高考)某医院对新生儿感染的细菌进行了耐药性试验,结果显示70%的致病菌具有耐药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孕妇食用了残留抗生素的食品,导致其体内大多数细菌突变B.即使孕妇和新生儿未接触过抗生素,感染的细菌也有可能是耐药菌C.新生儿体内缺少免疫球蛋白,增加了致病菌的耐药性D.新生儿诞生时没有刚好接种疫苗,导致耐药菌形成解析:选B基因突变率很低;抗生素不能诱导细菌突变,而是对不同耐药性的细菌进行选择。细菌本身就存在耐药性与非耐药性两种类型,所以即使孕妇和新生儿未接触过抗生素,感染的细菌也有可能是耐药菌;新生儿体内缺少免疫球蛋白,将会导致体内的致病菌数量增加,但不会增加致病菌的耐药性;新生儿诞生时没有刚好接种疫苗,未能对该类细菌产生免疫力,将导致致病菌在体内大量繁殖,但不会导致耐药菌形成。4.(2014·广东高考)某种兰花有瘦长的花矩(如图),花矩顶端贮存着花蜜,这种兰花的传粉需借助具有瘦长口器的蛾在吸食花蜜的过程中完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蛾口器的特征确定兰花花矩变异的方向B.花矩变长是兰花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口器与花矩的相互适应是共同进化的结果D.蛾的口器会因吸食花蜜而越变越长解析:选C变异是不定向的;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隔离;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互助是共同进化的结果;蛾的口器变长是花矩变长对其进行自然选择的结果。[课下模拟练—自我检测]一、选择题1.英国椒花蛾身体和翅有浅灰色斑点。随着工业发展,煤烟等污染使该虫栖息的树干变成黑色。到十九世纪末,英国各工业区发觉了越来越多的黑色椒花蛾,这种变更说明()A.自然选择确定生物进化的方向B.生物突变都是有害的C.生物自发突变的频率很低D.基因突变和重组是定向的解析:选A自然选择确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突变的有害和有利取决于是否适合当前的环境;题干中叙述的现象不能说明自发突变频率很低;变异是不定向的。2.如图表示某物种进化的基本过程,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X指突变和基因重组导致生物新性状产生B.Y指自然选择保留有利性状淘汰不利性状C.Z指地理隔离是新物种产生的标记D.自然选择确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解析:选C新物种产生的标记为生殖隔离。3.豹的某个栖息地由于人类活动被分隔为F区和T区。20世纪90年头初,F区豹种群仅剩25只,且出现诸多疾病。为避开该豹种群消亡,由T区引入8只成年雌豹。经过十年,F区豹种群增至百余只,在此期间F区的()A.豹种群遗传(基因)多样性增加B.豹后代的性别比例明显变更C.物种丰(富)度出现大幅度下降D.豹种群的致病基因频率不变解析:选A由题干信息可知,为避开F区豹种群消亡,从T区引入8只成年雌豹后,F区豹种群数量增加,豹种群遗传(基因)多样性也会增加;由T区引入8只成年雌豹,经过十年,F区豹种群增至百余只,由于F区环境没有发生明显变更,故后代雌雄比例不会发生明显变更;F区引入雌豹后,十年内豹种群增加,说明豹的数量未超过环境容纳量,物种丰(富)度不会出现大幅度下降;十年间在环境的选择作用下,随物种的进化,种群的致病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变更。4.现有两个特别大的某昆虫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无突变,自然选择对A和a基因限制的性状没有作用。种群1的A基因频率为80%,a基因频率为20%;种群2的A基因频率为60%,a基因频率为40%。假设这两个种群大小相等,地理隔离不再存在,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一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则下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A.75% B.50%C.42% D.21%解析:选CA、a基因频率已知,据此可推导出各种群的基因型频率。种群1中各个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AA=64%,Aa=32%,aa=4%;种群2中各个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AA=36%,Aa=48%,aa=16%,则混合后的大种群中各个基因型的频率变为:AA=50%,Aa=40%,aa=10%;混合后的A基因频率=50%+40%×eq\f(1,2)=70%,a基因频率=1-70%=30%,依据遗传平衡定律,随机交配后子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2×70%×30%=42%。5.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进化的发生可以不经过隔离B.进化时基因频率可能不变C.自然突变确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群落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解析:选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变更,与隔离没有必定联系;突变具有不定向性,自然选择确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6.某河谷1万年前发生干旱,4000年前形成沙漠,但在沙漠中分布着一个个泉眼,每个泉眼中分布着特有的不同种的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不同种鱼是遗传物质变更积累形成的B.不同泉眼中鱼种群的基因库有明显差异C.隔离是形成不同种鱼的必要条件D.泉眼的环境变更导致鱼基因定向突变解析:选D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泉眼的环境变更对有利变异有选择作用。7.(2024·苏锡常镇四市一模)下列有关自然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作用有利于提高种群内各种基因的频率B.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C.发挥自然选择作用的因素是天敌的种类和数量D.自然选择使同种生物向同一方向进化解析:选B自然选择作用的结果是种群内部分基因频率增加,也有部分基因频率降低;通过自然选择,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被淘汰,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被保留,从而使基因频率发生变更;发挥自然选择作用的因素是种群所处的自然环境;自然选择确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不同的环境会导致同一种生物的种群向不同的方向进化。8.(2024·南通考前卷)某地因甲虫成灾,长期运用乙酰甲胺磷来杀灭甲虫,甲虫的数量先削减后渐渐回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甲虫数量变更过程中,甲虫个体是进化的基本单位B.长期运用乙酰甲胺磷诱导甲虫产生基因突变,从而产生抗药性C.运用乙酰甲胺磷后,甲虫数量渐渐复原是主动适应环境的结果D.运用乙酰甲胺磷后,甲虫的基因频率发生变更但未形成新物种解析:选D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乙酰甲胺磷对甲虫进行筛选,不是诱导甲虫产生基因突变;运用乙酰甲胺磷后,甲虫数量渐渐复原是具有抗药性甲虫大量繁殖的结果;运用乙酰甲胺磷后,甲虫的基因频率发生变更,但不会形成新物种。9.(2024·南通一模)某动物种群栖息地由于道路开发导致该种群被分成了4个种群(如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栖息地的分割不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变更B.4个种群基因库中基因的种类和数量完全不同C.道路的存在可诱导4个种群发生不同的变异D.若干年后,4个种群仍可能属于同一物种解析:选D栖息地的分割会导致地理隔离,进而可能使得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更;4个种群基因库中基因的种类和数量不完全相同;道路的存在会阻断4个种群基因的沟通,但是不会诱导发生变异;若干年后,4个种群仍可能属于同一物种。10.(2024·南师附中模拟)图1显示了某种甲虫的两个种群基因库的动态变更过程。甲虫体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如图2所示。以下推想正确的是()A.A′基因突然出现最可能的缘由是基因重组B.不同体色的甲虫体现了生物的物种多样性C.由图可推想,种群1所处地区工业污染较为严峻D.若干年后,若此地环境无变更,这两个种群可能具有生殖隔离解析:选C基因重组不会产生新基因,A′基因突然出现最可能的缘由是基因突变;题中不同体色的甲虫属于同一物种,体现了生物的基因多样性;由图可推想,种群1所处地区工业污染较为严峻,理由是其中的黑身个体数目较多;由于两个种群之间能突破地理屏障进行基因沟通,若干年后,这两个种群不会具有生殖隔离。11.某自由交配的种群在Ⅰ、Ⅱ、Ⅲ时间段都经验多次繁殖过程,定期随机抽取100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数量变更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Ⅰ段内A的基因频率是40%B.A基因突变为a基因导致基因型频率在Ⅱ段发生剧变C.在Ⅱ、Ⅲ段,AA个体比aa个体的适应实力弱D.Aa个体在Ⅰ、Ⅲ段数量均为40,说明种群没有发生进化解析:选CⅠ段AA个体为40个,aa个体为20个,Aa个体为40个,故A的基因频率=40%+40%×1/2=60%;导致基因型频率在Ⅱ段发生剧变的缘由是自然选择,即环境对不同表现型的个体的选择作用,而不是基因突变;在Ⅱ、Ⅲ段,AA的基因型频率下降,说明AA个体比aa个体的适应实力弱,所以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AA个体渐渐被淘汰;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变更,在Ⅰ、Ⅲ段,A和a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变更,说明种群发生了进化。12.(2024·徐州一模)下图表示3种可能的物种形成机制,对机制1~3诱发因素的合理说明依次是()A.生殖隔离、种内斗争、出现突变体B.地理隔离、种群迁出、出现突变体C.自然选择、种间斗争、种群迁入D.种内斗争、繁殖过剩、环境变更解析:选B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是:突变以及基因重组为进化供应原材料,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主导因素,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由图分析,机制1属于同一物种由于地理隔离,分别演化为不同的物种。机制2属于一个小族群由于某种缘由和原来的大族群隔离,隔离后,小族群的基因经验猛烈变更,当小族群再跟大族群相遇时,已经形成不同物种。机制3属于同一物种在相同的环境,由于行为变更或基因突变等缘由而演化为不同的物种。即机制1属于地理隔离,机制2属于种群迁出,机制3属于出现突变体。13.(多选)如图所示的是施用某种杀虫剂以后,昆虫种群所发生的变更。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类个体被淘汰的缘由并不是该杀虫剂未能诱发其产生抗性基因B.抗性基因的根原来源是可遗传变异,②③类个体的抗性基因确定来源于遗传C.若连续运用该杀虫剂,抗该杀虫剂的基因频率会越来越趋近1D.杀虫剂干脆选择的对象是昆虫的抗药性或不抗药性的表现型解析:选ACD②类个体是在施用杀虫剂之前,已经发生基因突变产生抗性基因的个体,②③类个体的抗性基因可能来源于原种群中含抗性基因的个体,也可能是自身突变产生的,杀虫剂在此只起选择作用,①类个体被淘汰的缘由是其本身不含抗性基因;若连续运用该杀虫剂,不含抗性基因的个体被淘汰,而含抗性基因的个体所占比例越来越高,故抗杀虫剂的基因频率会越来越趋近1;施用杀虫剂后,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生存下来,不具有抗药性的个体被淘汰,故杀虫剂干脆选择的对象是昆虫的抗药性或不抗药性的表现型。14.(2024·泰州中学模拟,多选)下列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推断是()A.自然选择确定生物进化的方向B.基因突变虽对多数个体不利,但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生物进化的方向是一样的C.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D.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更就意味着形成了新物种解析:选BCD自然选择通过对个体生存的选择作用而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变更,确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生物进化的方向由自然选择确定;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之间虽然能杂交形成三倍体西瓜,但三倍体西瓜是高度不育的,因此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之间存在生殖隔离;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更说明发生了进化,并不意味着形成了新物种,新物种形成的标记是产生生殖隔离。15.(多选)将某生物种群分成两组,分别迁移到环境相差悬殊的两个区域甲和乙中,若干年后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甲区域中基因型频率分别为SS=80%,Ss=18%,ss=2%;乙区域中基因型频率分别为SS=2%,Ss=8%,ss=90%。下列基因频率结果正确的是()A.甲区域S基因的频率为89%B.甲区域s基因的频率为11%C.乙区域S基因的频率为6%D.乙区域s基因的频率为89%解析:选ABC已知甲区域中基因型频率分别为SS=80%,Ss=18%,ss=2%,则S=80%+1/2×18%=89%,s=1-89%=11%;乙区域中基因型频率分别为SS=2%,Ss=8%,ss=90%,则S=2%+1/2×8%=6%,s=1-6%=94%。二、非选择题16.假设某种一年生植物的种群足够大,随机交配,不考虑迁入、迁出和突变。连续三年在幼苗期统计种群关于R(r)基因各种基因型所占比率。其次年统计结果如表格所示。RRRrrr其次年4/94/91/9(1)若基因R(r)对植物生活力无影响,三年间R基因频率的变更趋势是________;与第一年相比,第三年RR个体所占比率________。(填“增加”“削减”或“不变”)(2)若rr个体在花蕾期死亡,RR和Rr正常开花牢固。第一年RR和Rr个体的比率为__________。第三年纯合子幼苗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健身产业投资协议
- 《深入理解Bootloader:课件概览》
- 授课教师石冬剑66课件
- 《人际交往艺术》课件
- 双语列车长非正常事件服务技巧课件
- 铁路路基与轨道课件
- 标准体育场馆租赁合同
- 房产担保借款合同
- 世纪英才文化课件五上
- 《房地产基础》课件 情境二 教你选对小区
- 脑梗死的健康宣教及指导
- 江苏省南京市2021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试卷(含答案解析)
- 科室业务学习计划安排表
- 校舍抗震安全鉴定服务投标方案
- 2023年河南测绘职业学院单招考试职业适应性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Python自然语言处理-课件-第05章-词向量与关键词提取
-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有趣的拉线偶人 全国通用
- 医疗废物管理PPT演示课件
- 海康监控阵列不可用数据不保留处理
- 卓越密码:如何成为专家
-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开招聘村(居)社区工作者模拟备考预测(共1000题含答案解析)综合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