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解析】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纸的发明》随堂
同步练习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册语文《纸的发明》随堂同步练
习
一、基础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weidaji1ubaocun
jIngyanduzhdushehui
【答案】伟大;记录;保存;经验;欧洲;社会
【知识点】拼音;词形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杳对词语的拼写能力c解答本题,
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
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
意“记录”的“记”不要写成形近字“纪”,“经验”的“验”不要写
成形近字“脸”,"欧洲”的“洲”不要写成形近字“州书写时还
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伟大、记录、保存、经脸、欧洲、社会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
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多音字组词。
累14i10i切qi。
qie
便pidnbian鲜xi6n
xian
【答案】累积;劳累;切开;亲切;便宜;方便;朝鲜;新鲜
【知识点】拼音;字义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多音字的辨别能力。多音字,
就是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
同,词性也往往不同,当然组词也不同。
故答案为:累积、劳累、切开、亲切、便宜、方便、朝鲜、新鲜
【点评】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
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
弄明白。
3.写出下列词语近义词、反义词。
(1)近义词:
轻便方便——昂贵——
普及一一少数一一传承一一
(2)反义词:
伟大一一便宜一一文明一一
笨重一一粗糙一一保存一一
【答案】(1)轻巧;简便;高昂;普遍;少量;延续
(2)渺小:昂贵:野蛮:轻便:精美:丢失
【知识点】词形;词义
【解析】【分析】11)本题考查了写近义词的能力。近义词,是
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确定一个词的近义词首先要弄清楚原
词的意思,然后找近义词。“轻便”重量较小或使用方便、轻巧。
所以近义词是“轻巧方便”便利。所以近义词是“简便昂
贵”价格很高。所以近义词是“高昂“普遍”全面地传到(各
个地区、范围等)。所以近义词是“高昂“少数”少许的数量。
所以近义词是“少量传承”传递和继承。所以近义词是“延续”。
(2)本题考查了写反义词的能力。反义证就是指意思相反或相
对的一组词,表现了事物之间明显的对比关系。确定一个词的反义词
首先要弄清楚原词的意思,再对原词加以否定,然后找反义词。
“伟大”才识卓越;品格崇高;规模宏大;气象雄伟;超出寻
常,令人钦佩景仰的。所以反义词是“渺小”。“便宜”价格低廉。所
以反义词是“昂贵“文明”社会发展到具有较高文化状态的。所
以反义词是“野蛮“笨重”费力而又繁重。所以反义词是“轻便
“粗糙”质料或工艺不精细,毛糙。所以反义词是“精美”。“保存”
使事物等存在下去,不遭损失或不被改变。所以反义词是“丢失
故答案为:(1)轻巧、简便、高昂、普遍、少量、延续;(2)渺
小、昂贵、野蛮、轻便、精美、丢失。
【点评】(1)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词语的积累与运用,积累时
可根据词语的结构形式等进行分类积累。(2)掌握了找反义词的方法,
还要注意积累词语,词语积累多了,找反义词就容易多了。
4.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o
A.“铸”的偏旁是“车”,表明要用金属铸造
B.“蔑”的偏旁是“表明意思跟竹子有关
C.“浆”的偏旁是“水”,表明“浆”是一种液体
D.“茧”的偏旁是“H”,表明“茧”是一种植物
【答案】D
【知识点】字形;字义
【解析】【分析】偏旁与字义的关系,汉字的造字偏旁通常也就
是合体字的形旁,其意义一般是由这些偏旁来表达,如A、B、C,但
也有特殊,“茧”的偏旁是“H,,,表明“茧”不是一种植物,而是
一种昆虫。
故答案为:Do
【点评】此题考查根据部首猜字义的能力,平时注意巧记识字方
法,就容易记住生字,又不容易忘。
5.判断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
<1)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2)纸是我们中国发明的,后来传到了国外
(3)改进技术后,纸的价钱也便宜了。
(4)造纸术的发明也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答案】(1)正确
(2)正确
(3)错误
(4)正确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
细理解课文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1)正确;
(2)正确;
(3)错误。改进技术后,找出来的纸既轻便又好用,价钱也便
宜了。
(4)正确。
故答案为:(1)正确;(2)正确;(3)错误;(4)正确。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平时一定要
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6.给句子中选择运用恰当的词语。
(1)老师十分(欣赏观赏)我们设计的黑板报。
(2)(宁静镇静)的夜空高悬着一弯新月。
(3)赵州桥(体现呈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
慧和才干。
(4)大熊猫逐渐(适宜适合适应)了环境一改掉
了吃肉的饮食习惯。
(5)造纸术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创举创造)的,
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创造)。
【答案】(1)欣赏
(2)宁静
(3)体现
(4)适应
(5)创造;创举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
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组微差别。因此,选择
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1)观赏带有客观的成分,只是简单地观看,没有太多的主观
评价。欣赏带有主观的成分,表明自己很喜欢,其中可以有“观看”
的意思,也可以没有。依据意思,结合语境选“欣赏二
(2)宁静:往往形容夜晚的没有声响。镇静:心情安定、平静。
依据意思,结合语境选“宁静
(3)体现:指某一事物具体地表现出某种现象、某种性质或精
神。呈现:显出;露出。依据意思,结合语境选“体现二
(4)适宜:形容词表达的意思是“恰当的,不超过心理预期
度的,与某事不冲突的,相吻合的二适应:动词,适合客观条件或
需要合适:适合实际情况或客观要求。依据意思,结合语境选“适应
(5)创造:指发明或制造前所未有的事物。创举:从来没有过
的重要行动或做法。依据意思,结合语境依次选“创造、创举
故答案为:(1)欣赏;(2)宁静;(3)体现;(4)适应;(5)创
造、创举。
【点评】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
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彩
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7.完成课文《纸的发明》思维导图。
造纸未发明之前:一西汉时代:一东汉时代:
一后来:造纸术传到了全世界,极大
地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答案】竹片;木片;帛,麻纸,轻便好用的纸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
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
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咨
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1、竹片2、木片3、帛,麻纸,轻便好用的纸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
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8.看图猜字,再填空。
(1)
看到上图,我想到的生字是。课文中有一句话对它的
介绍,这句话是:
(2)
由上图我想到课文中的一个四字成语:o这
个词语的意思是(①形容一个人的学问要用五辆车来拉。②形容一个
人学问很高。)古时候用形容一个人学问高,你现
在想用、、
等四字词语来形容一个人有学问。
【答案】(1)册;这些竹片、木片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
(2)学富五车;②学富五车;学识渊博;博览群书;学贯古今
【知识点】词义;成语;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分析图表应注意:①注重整体阅读。对这类考
题,应当先对查图表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要
通过整体分析,搜索有效信息。②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中一些细节不
能忽视,它往往起提示作用。(1)①第一空用绳子把这些竹片、木片
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这个字是册。第一空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
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按要求找到答案c(2)在理解图意的前提下
筛选恰当的成语。②本题考查分类掌握成语的能力。只要平时注意积
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
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故答案为:(1)1、册2、这些竹片、木片用绳子穿起来,就成
了一册书。(2)学富五车、②学富五车、学识渊博、博览群书、学贯
古今
【点评】(1)①此题考查识图获取信息的能力。解答时,先从给
出的插图提取答题的信息点,然后予以综合解答。②此题考查在理解
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2)①主要考查识图及对成语的
理解能力。②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积累。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
课外阅读中的词语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分类整理,加强背诵,此题
会迎刃而解。
9.由下图我想到课本中的一个四字词语:。
下列哪一项与这个词语意思相反?()
A.学贯中西B.满腹经纶C.目不识丁D.才高
八斗
【答案】学富五车;C
【知识点】词义
【解析】【分析】分析插图应注意:①注重整体分析。对这类考
题,应当先对查图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要通
过整体分析,搜索有效信息。②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中一些细节不能
忽视,它往往起提示作用。马拉的五车书。是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可用成语学富五车。其反义词是目不识丁。
故答案为:学富五车、C
【点评】此题考查识图获取信息的能力。解答时,先从给出的材
料里提取答题的信息点,然后予以综合解答。
二、语言表达
10.阅读下面的材料,说说你的见解。
如今,电脑打字已悄悄颠覆了人们传统的书写习惯。人们能快速
地在键盘上敲打出自己需要的汉字,但书写汉字的能力却急剧下降,
经常出现写错别字或者“提笔忘字”的情况C
你觉得,针对这种情况,人们应该怎样做?写出你的想法。
【答案】人们应该多拿起笔来书写汉字,少用电子产品。
【知识点】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自己发表见解的口语交际能
力。联系实际说出自己的想法,要注意条理,语句要连贯。书法,是
中国及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过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特有的一种文字美的
艺术表现形式。“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从
继承发扬传统的角度注,我们应该练好字。此外,练字可以平衡大脑
运行,减少老年痴呆症的发生。可以改善心境,陶冶个人性情。可以
提高生活乐趣,启发智力,培养耐心。可见,练字的好处多多。所以,
我们应该提升自身素养,不要依赖电子产品。
故答案为:人们应该多拿起笔来书写汉字,少用电子产品。
【点评】解答口语交际题,要先明确要求,看看是针对什么问题
发表意见的,此外,观点要积极向上,引导青少年进步。
11.按要求完成句子。
(1)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制造了文字。(修改病句)
(2)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二。(改成“被”字句)
(3)蔡伦改进了造纸术,造出了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带点的
词造句)
(4)古时候用“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学问高。(用带点的词造
句)
【答案】(1)把“制造”改“创造”
(2)后来,文字被人们刻竹片和木片上。
(3)秋天既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又是一个凉爽的季节。
(4)书到用时方恨少,学富五车不为多。
【知识点】修改病句;句式转换;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11)本题主要考查修改病句,认真读原句,弄
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修改病句
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
合理。①用词不当。②搭配不当。③成分残缺。④词序混乱。⑤重
复啰唆c⑥前后矛盾c⑦不符事理c⑧归类不当c⑨指代不明c此
题用词不当,把“制造”改“创造”即: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祖先就
创造了文字。
(2)把字句改被字句原则是把“把字句”中前后主语调换即成为
被字句,把“把”改成“被即成为“被字句”。即:后来,文字被
人们刻竹片和木片上。
(3)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例句分句前后表示的
是何种关系,再用关联词语造句。“既……又……”是并列关系。如:
秋天既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又是一个凉爽的季节。
(4)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
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
如: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问大(五车:造五车书)。造句:书
到用时方恨少,学富五车不为多。
故答案为:(1)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祖先就创造了文字。
(2)后来,文字被人们刻竹片和木片上。
(3)秋天既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又是一个凉爽的季节。
(4)学富五车:书到用时方恨少,学富五车不为多。
【点评】(1)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
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注意句子的病因。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
(2)掌握把字句改被字句的方法,平时注意多练,培养语言表
达能力。
(3)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
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用关联词语造句,使句子连贯。
(4)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做到表意正确连贯,表
述只要合理即可。
12.根据课文内容及纸的发明过程,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列。
()后来,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和木片上,再用绳子穿
起来。
()西汉时代,人们用麻来造纸,但麻纸粗糙,不便书
写。
()几千年前,要记录一件事,就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
骨上,或铸刻在青铜器上C
()再后来,人们把文字写在帛上,但帛价钱贵,只有
少数人才能用。
()后来,造纸术传到了全世界,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
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
()东汉时代,蔡伦吸收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答案】2;4;1;3;6;5
【知识点】句子排序、仿写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句子排序题。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
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并从中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
性的语句,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前,哪几个
句子必须相连。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
再读语段,检查确定。
故答案为:2、4、1、3、6、5
【点评】该题考查对句子进行排序的能力,此外还考查学生对语
段的整体把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13.小练笔。
三(1)班新转来的外国同学对中国传统发明特别感兴趣,除了造
纸术,你还了解中国古代哪一项伟大的发明创造?它对世界文明有什
么贡献?请你介绍给他。
【答案】我国古代除了造纸术,还有数不清的伟大发明,指南针
就是其中一项,我们可以用它来辨别方向。指南针可以用于航海、旅
行、军事等方面,因此对人类的科学技术和文明发展,起了无可估量
的作用。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是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创造,具体包括包括造纸术、指南针、火药
和印刷术。解答时一句要求,就其中的一项写出它对世界文明有什
么贡献,注意语句连贯,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我国古代除了造纸术,还有数不清的伟大发明,指南
针就是其中一项,我们可以用它来辨别方向。指南针可以用于航海、
旅行、军事等方面,因此对人类的科学技术和文明发展,起了无可估
量的作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言之有理即可。
三、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纸的发明(节选)
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可那时候还没有纸,
要记录一件事情,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把文字铸刻
在青铜器上。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这些竹片、木
片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但是,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
保存都很不方便。古时候用“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
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再后来,有了蚕丝织成的帛,就可以在帛
上写字了。帛比竹片、木片轻便,但是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
不能普及。
14.选文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了发明纸之前,人们先后
在、青铜器、、木片、上
刻字、铸字、写字。
15.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不能普及:0
16.“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这种书指哪种书?为什么
需要用车来拉呢?
这种书是用把或穿起来,这种书
很,所以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
17.选文最后一句话,把“帛”和“”作比较,
目的是要突出“帛”O
【答案】14.龟甲;兽骨;竹片;帛
15.大多数人不能使用,用不起
16.绳子;竹片;木片;笨重
17.竹片、木片;轻便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语段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
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解答即
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
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1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可以根据关键语句进行筛选填空。
根据”要记录一件事情,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把文
字铸刻在青铜器上。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刻在为片和木片上”“再后
来,有了蚕丝织成的帛,就可以在帛上写字了“可知人们用来写字
的事物,进行填空即
故答案为:龟甲、兽骨、竹片、帛
15.本题考查解释词语。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不能普及:本意
指不能普遍传播或者推广,文中指帛价钱太贵,大多数人不能使用,
用不起。
故答案为:大多数人不能使用,用不起
16.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从“因为书
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未拉”可知,这种书指代的是前文中提到的”人们
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这些竹片、木片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
一册书。但是,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
故答案为:绳子、竹片、木片、笨重
17.本题考查理解句子。需掌握对比的写法,两者相比较是为了
突出其中某一事物的特点。“帛”比“竹片、木片“轻便,但是价
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将“帛”和“竹片、木片”进
行比较,是为了突出“帛”比“竹片、木片”轻便的特点。
故答案为:竹片、木片;轻便
阅读练习。
“困”字和“囚”字
汉代的时候,有个孩子叫徐稚(zhi),他十分聪明,善于明辨是
非。
有一天,徐稚从一家门口走过,看见院子里有一个人正举着斧子
砍树。徐稚很好奇,走过去问道:“大叔,您为什么要砍这棵树呢?”
那个人叹了一口气说:“唉,孩子,你太小,不懂啊!”
“大叔,您跟我说说,叫我也明白明白好吗?”
“你看,我这个院子四四方方的,这棵树长在中间°树就是木啊,
四四方方中间一个‘木'字,写出来不就是一个‘困'字吗?我住在
院子里,多不吉利呀!”
徐稚听了,觉得很可笑,就耐心地劝他说:“大叔,这棵大树像
一把伞,烈日下能给您遮阴凉,刮起风来能挡土,还能给您提供新鲜
的空气呢!砍了它,太可惜了J
“不行,只有砍了它才能脱离困境。我非砍了它不可!”说着,
他举起斧子又要砍树。徐稚想了想,一拍脑门,有办法了!他装作很
难过的样子说:“大叔,别砍这棵树了,还是先把您的房子拆掉吧!
您看,您住的房子也是四四方方的。您想想,四四方方中间一个‘人',
不就是'囚'字吗?您把大树砍了,却在房子里当囚犯,不是照样不
吉利吗?”
“可……可也是。那房子拆了,我住在哪儿呢?”徐稚笑了:“我
说呀,大树别砍,房子也别拆。其实倒霉不倒霉,不在房子和树,全
在您自己呀!”
18.故事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在文中找出来。
19.四四方方中间一个“木”是,四四方方中间一个
“人”是。平常我们说一个人身陷邕圄,我猜“囹圄”这
个词语指的是。
A.河流B.田野C.监狱
20.大树生长在院子里有哪些好处?
21.听了徐稚的话,那个人会怎么做?请在故事结尾的横线上写
一写。
【答案】18.汉代的时候,有个孩子叫徐稚,他十分聪明,善于
明辨是非。
19.困;囚;C
20.能遮阴凉,能挡土,还能提供新鲜的空气。
21.那个人觉得徐稚说得很有道理,放下斧子不再砍树了。
【知识点】记叙文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认真阅读原文,
在理解文章内容及表达主题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联系上
下文,抓住关键语句分析作答即可。
18.考查了中心向。中心句就是统领全篇的句子,有的中心句概
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有的中心句揭示了全文的中心思想。通读全文
可知,中心句是“汉代的时候,有个孩子叫徐稚,他十分聪明,善于
明辨是非。”
故答案为:汉代的时候,有个孩子叫徐稚,他十分聪明,善于
明辨是非。
19.考查了汉字的掌握。四四方方中间一个“木”字是“困"字,
四四方方中间一个“人"字是“囚“字,"囹图”是指监狱。
故答案为:困、囚、C
20.(3)考查了对文章主要内容分析、理解能力。根据课文”这
棵大树像一把伞,烈日下能给您遮阴凉,刮起风来能挡土,还能给您
提供新鲜的空气呢!砍了它,太可惜了”概括作答。
故答案为:能遮羽凉,能挡土,还能提供新鲜的空气。
21.考查了思维发散能力。结合全文可知,那个人肯定不会再砍
树了,他已经被徐稚开导过了,这都是他自己的想法困住了自己,据
此解答.
故答案为:那个人觉得徐稚说得很有道理,放下斧子不再砍树
To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册语文《纸的发明》随堂同步练
一、基础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weidaji1ubaocun
jIngyanduzhdushehui
2.多音字组词。
累1占i10i切qie
qie
便pidnbian鲜xidn
xian
3.写出下列词语近义词、反义词。
(1)近义词:
轻便一一方便_一昂贵-
普及—一少数一一传承-
(2)反义词:
伟大----便宜一一文明-
笨重一一粗糙一一保存-
4.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o
A.“铸”的偏旁是“车”,表明要用金属铸造
B.“熊”的偏旁是“表明意思跟竹子有关
C.“浆”的偏旁是“水二表明“浆”是一种液体
D.“茧”的偏旁是表明“茧”是一种植物
5.判断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
(1)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2)纸是我们中国发明的,后来传到了国外
(3)改进技术后,纸的价钱也便宜了。
(4)造纸术的发明也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6.给句子中选择运用恰当的词语。
(1)老师十分(欣赏观赏)我们设计的黑板报。
(2)(宁静镇静)的夜空高悬着一弯新月。
(3)赵州桥(体现呈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
慧和才干。
(4)大熊猫逐渐(适宜适合适应)了环境,改掉
了吃肉的饮食习惯。
(5)造纸术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创举创造)的,
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创造)。
7.完成课文《纸的发明》思维导图。
造纸术发明之前:f西汉时代:一东汉时代:
一后来:造纸术传到了全世界,极大
地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8.看图猜字,再填空。
(1)
看到上图,我想到的生字是O课文中有一句话对它的
介绍,这句话是:
(2)
由上图我想到课文中的一个四字成语:o这
个词语的意思是(①形容一个人的学问要用五辆车来拉。②形容一个
人学问很高。)古时候用形容一个人学问高,你现
在想用、、
等四字词语来形容一个人有学问。
9.由下图我想到课本中的一个四字词语:。
下列哪一项与这个词语意思相反?()
A.学贯中西B.满腹经纶C.目不识丁D.才高
A4
二、语言表达
10.阅读下面的材料,说说你的见解。
如今,电脑打字已悄悄颠覆了人们传统的书写习惯。人们能快速
地在键盘上敲打出自己需要的汉字,但书写汉字的能力却急剧下降,
经常出现写错别字或者“提笔忘字”的情况。
你觉得,针对这种情况,人们应该怎样做?写出你的想法。
11.按要求完成句子。
(1)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制造了文字。(修改病句)
(2)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二。(改成“被”字句)
(3)蔡伦改进了造纸术,造出了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带点的
词造句)
(4)古时候用“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学问高。(用带点的词造
句)
12.根据课文内容及纸的发明过程,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列。
()后来,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和木片上,再用绳子穿
起来。
()西汉时代,人们用麻来造纸,但麻纸粗糙,不便书
写。
()几千年前,要记录一件事,就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
骨上,或铸刻在青铜器上。
()再后来,人们把文字写在帛上,但帛价钱贵,只有
少数人才能用。
()后来,造纸术传到了全世界,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
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
()东汉时代,蔡伦吸收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13.小练笔。
三⑴班新转来的外国同学对中国传统发明特别感兴趣,除了造
纸术,你还了解中国古代哪一项伟大的发明创造?它对世界文明有什
么贡献?请你介绍给他。
三、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纸的发明(节选)
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可那时候还没有纸,
要记录一件事情,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把文字铸刻
在青铜器上。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这些竹片、木
片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但是,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
保存都很不方便。古时候用“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
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再后来,有了蚕丝织成的帛,就可以在帛
上写字了。帛比竹片、木片轻便,但是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
不能普及。
14.选文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了发明纸之前,人们先后
在、、青铜器、、木片、上
刻字、铸字、写字。
15.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不能普及:O
16.“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这种书指哪种书?为什么
需要用车来拉呢?
这种书是用把或穿起来,这种书
很,所以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
17.选文最后一句话,把“帛”和“”作比较,
目的是要突出“帛”。
阅读练习。
“困”字和“囚”字
汉代的时候,有个孩子叫徐稚(zhi),他十分聪明,善于明辨是
非。
有一天,徐稚从一家门口走过,看见院子里有一个人正举着斧子
砍树。徐稚很好奇,走过去问道:“大叔,您为什么要砍这棵树呢?”
那个人叹了一口气说:“唉,孩子,你太小,不懂啊!”
“大叔,您跟我说说,叫我也明白明白好吗?”
“你看,我这个院子四四方方的,这棵树长在中间。树就是木啊,
四四方方中间一个‘木'字,写出来不就是一个‘困'字吗?我住在
院子里,多不吉利呀!”
徐稚听了,觉得很可笑,就耐心地劝他说:“大叔,这棵大树像
一把伞,烈日下能给您遮阴凉,刮起风来能挡土,还能给您提供新鲜
的空气呢!砍了它,太可惜了。”
“不行,只有砍了它才能脱离困境。我非砍了它不可!”说着,
他举起斧子又要砍树。徐稚想了想,一拍脑门,有办法了!他装作很
难过的样子说:“大叔,别砍这棵树了,还是先把您的房子拆掉吧!
您看,您住的房子也是四四方方的。您想想,四匹方方中间一个‘人',
不就是‘囚'字吗?您把大树砍了,却在房子里当囚犯,不是照样不
吉利吗?”
“可……可也是。那房子拆了,我住在哪儿呢?”徐稚笑了:“我
说呀,大树别砍,房子也别拆。其实倒霉不倒霉,不在房子和树,全
在您自己呀!”
18.故事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在文中找出来。
19.四四方方中间一个“木”是,四四方方中间一个
“人”是。平常我们说一个人身陷境圄,我猜“囹圄”这
个词语指的是。
A.河流B.田野C.监狱
20.大树生长在院子里有哪些好处?
21.听了徐稚的话,那个人会怎么做?请在故事结尾的横线上写
一写。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伟大;记录;保存;经验;欧洲;社会
【知识点】拼音;词形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
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
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
意“记录”的“记”不要写成形近字“纪”,“经验”的“验”不要写
成形近字“脸”,“欧洲”的“洲”不要写成形近字“州工书写时还
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伟大、记录、保存、经验、欧洲、社会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
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答案】累积;劳累;切开;亲切;便宜;方便;朝鲜;新鲜
【知识点】拼音;字义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多音字的辨别能力。多音字,
就是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
同,词性也往往不同,当然组词也不同。
故答案为:累积、劳累、切开、亲切、便宜、方便、朝鲜、新鲜
【点评】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
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
弄明白。
3.【答案】(1)轻巧;简便;高昂;普遍;少量;延续
(2)渺小;昂贵;野蛮;轻便;精美;丢失
【知识点】词形;词义
【解析】【分析】U)本题考查了写近义词的能力.近义词,是
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确定一个词的近义词首先要弄清楚原
词的意思,然后找近义词。“轻便”重量较小或使用方便、轻巧。
所以近义词是“轻巧:“方便”便利。所以近义词是“简便昂
贵”价格很高。所以近义词是“高昂“普遍”全面地传到(各
个地区、范围等)。所以近义词是“高昂:“少数”少许的数量。
所以近义词是“少量传承”传递和继承。所以近义词是“延续”。
(2)本题考查了写反义词的能力。反义证就是指意思相反或相
对的一组词,表现了事物之间明显的对比关系。确定一个词的反义词
首先要弄清楚原词的意思,再对原词加以否定,然后找反义词。
“伟大”才识卓越;品格崇高;规模宏大;气象雄伟;超出寻
常,令人钦佩景仰的。所以反义词是“渺小”。“便宜”价格低廉。所
以反义词是“昂贵“文明”社会发展到具有较高文化状态的。所
以反义词是“野蛮”。“笨重”费力而又繁重。所以反义词是“轻便二
“粗糙”质料或工艺不精细,毛糙。所以反义词是“精美”。“保存”
使事物等存在下去,不遭损失或不被改变。所以反义词是“丢失二
故答案为:(1)轻巧、简便、高昂、普遍、少量、延续;(2)渺
小、昂贵、野蛮、轻便、精美、丢失。
【点评】(1)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词语的积累与运用,积累时
可根据词语的结构形式等进行分类积累。(2)掌握了找反义词的方法,
还要注意积累词语,词语积累多了,找反义词就容易多了。
4.【答案】D
【知识点】字形;字义
【解析】【分析】偏旁与字义的关系,汉字的造字偏旁通常也就
是合体字的形旁,其意义一般是由这些偏旁来表达,如A、B、C,但
也有特殊,“茧”的偏旁是“我”,表明“茧”不是一种植物,而是
一种昆虫。
故答案为:Do
【点评】此题考查根据部首猜字义的能力,平时注意巧记识字方
法,就容易记住生字,又不容易忘。
5.【答案】(1)正确
(2)正确
(3)错误
(4)正确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
细理解课文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1)正确;
(2)正确;
(3)错误。改进技术后,找出来的纸既轻便又好用,价钱也便
宜了。
(4)正确。
故答案为:(1)正确;(2)正确;(3)错误;(4)正确。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平时一定要
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6.【答案】(1)欣赏
(2)宁静
(3)体现
(4)适应
(5)创造;创举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
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
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I)观赏带有客观的成分,只是简单地观看,没有太多的主观
评价。欣赏带有主观的成分,表明自己很喜欢,其中可以有“观看”
的意思,也可以没有。依据意思,结合语境选“欣赏二
(2)宁静:往往形容夜晚的没有声响。镇静:心情安定、平静。
依据意思,结合语境选“宁静
(3)体现:指某一事物具体地表现出某种现象、某种性质或精
神。呈现:显出;露出。依据意思,结合语境选“体现”。
(4)适宜:形容词表达的意思是“恰当的,不超过心理预期
度的,与某事不冲突的,相吻合的“c适应:动词,适合客观条件或
需要合适:适合实际情况或客观要求。依据意思,结合语境选“适应
(5)创造:指发明或制造前所未有的事物。创举:从来没有过
的重要行动或做法。依据意思,结合语境依次选“创造、创举北
故答案为:(1)欣赏;(2)宁静;(3)体现;(4)适应;(5)创
造、创举。
【点评】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
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彩
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7.【答案】竹片;木片;帛,麻纸,轻便好用的纸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
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
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
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1、竹片2、木片3、帛,麻纸,轻便好用的纸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
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8.【答案】(1)册;这些竹片、木片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
书。
(2)学富五车;②学富五车;学识渊博;博览群书;学贯古今
【知识点】词义;成语;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分析图表应注意:①注重整体阅读。对这类考
题,应当先对查图表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要
通过整体分析,搜索有效信息。②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中一些细节不
能忽视,它往往起提示作用。(1)①第一空用绳子把这些竹片、木片
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这个字是册。第一空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
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按要求找到答案。(2)在理解图意的前提下
筛选恰当的成语。②本题考查分类掌握成语的能力。只要平时注意积
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
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故答案为:(1)1、册2、这些竹片、木片用绳子穿起来,就成
了一册书。(2)学富五车、②学富五车、学识渊博、博览群书、学贯
古今
【点评】(1)①此题考查识图获取信息的能力。解答时,先从给
出的插图提取答题的信息点,然后予以综合解答。②此题考查在理解
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2)①主要考查识图及对成语的
理解能力。②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积累。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
课外阅读中的词语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分类整理,加强背诵,此题
会迎刃而解。
9.【答案】学富五车;C
【知识点】词义
【解析】【分析】分析插图应注意:①注重整体分析。对这类考
题,应当先对查图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要通
过整体分析,搜索有效信息。②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中一些细节不能
忽视,它往往起提示作用。马拉的五车书。是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可用成语学富五车。其反义词是目不识丁。
故答案为:学富五车、C
【点评】此题考查识图获取信息的能力。解答时,先从给出的材
料里提取答题的信息点,然后予以综合解答。
10.【答案】人们应该多拿起笔来书写汉字,少用电子产品。
【知识点】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自己发表见解的口语交际能
力。联系实际说出自己的想法,要注意条理,语句要连贯。书法,是
中国及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过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特有的一种文字美的
艺术表现形式。“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从
继承发扬传统的角度讲,我们应该练好字。此外,练字可以平衡大脑
运行,减少老年痴呆症的发生。可以改善心境,陶冶个人性情。可以
提高生活乐趣,启发智力,培养耐心。可见,练字的好处多多。所以,
我们应该提升自身素养,不要依赖电子产品。
故答案为:人们应该多拿起笔来书写汉字,少用电子产品。
【点评】解答口语交际题,要先明确要求,看看是针对什么问题
发表意见的,此外,观点要积极向上,引导青少年进步c
11.【答案】(1)把“制造”改“创造”
(2)后来,文字被人们刻竹片和木片上。
(3)秋天既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又是一个凉爽的季节。
(4)书到用时方恨少,学富五车不为多。
【知识点】修改病句;句式转换;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11)本题主要考查修改病句,认真读原句,弄
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修改病句
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
合理。①用词不当。②搭配不当。③成分残缺。④词序混乱。⑤重
复啰唆。⑥前后矛盾。⑦不符事理。⑧归类不当。⑨指代不明。此
题用词不当,把“制造”改“创造”即: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祖先就
创造了文字。
(2)把字句改被字句原则是把“把字句”中前后主语调换即成为
被字句,把“把”改成“被工即成为“被字句”。即:后来,文字被
人们刻竹片和木片上。
(3)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例句分句前后表示的
是何种关系,再用关联词语造句。“既……又……”是并列关系。如:
秋天既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又是一个凉爽的季节。
(4)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
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
如: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问大(五车:指五车书)。造句:书
到用时方恨少,学富五车不为多。
故答案为:(1)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祖先就创造了文字。
(2)后来,文字被人们刻竹片和木片上。
(3)秋天既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又是一个凉爽的季节。
(4)学富五车:书到用时方恨少,学富五车不为多。
【点评】(1)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
能力、分析判断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深圳非住宅租赁合同范本
- 船舶运输委托协议合同书
- 渣土品回收协议合同模板
- 股权转让纠纷协议书范本
- 物业业主合作合同协议书
- 海淀区仓储配送合同范本
- 育儿嫂照顾宝宝协议合同
- 舞台租赁协议合同书模板
- 纸板线热板翻新合同范本
- 股东循环转移协议书模板
- 锂离子电池极片辊压工序简介
- GB/T 3683-2023橡胶软管及软管组合件油基或水基流体适用的钢丝编织增强液压型规范
-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导言课课件 ( 希沃白板课件+PPT课件)
- 医疗管理制度PDCA培训:提高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制度的落实率
- 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
- 软件系统售后服务方案
- GB/T 9765-2009轮胎气门嘴螺纹
- GB/T 4623-2014环形混凝土电杆
- GB/T 23806-2009精细陶瓷断裂韧性试验方法单边预裂纹梁(SEPB)法
- GB/T 16823.3-2010紧固件扭矩-夹紧力试验
- GB/T 13785-1992棉纤维含糖程度试验方法比色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