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民族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2月
月考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先秦时期是由分离走向统一的历史时期,也是学术思想的繁荣时期。针对社会急剧的发展变化,更多
的人开始对国家的兴衰进行思考,许多有识之士纷纷发表各自看法,逐渐形成一种热烈讨论的活跃气氛。
在对人、物、社会的广泛讨论中,出现了多种思想流派,如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兵家等许多学派,
他们都很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其他学派之间相互交流,互相争论,史称“诸子百家”。各个流
派广泛讨论社会问题,积极宣传自家的政治思想,并且著书立说进行传播,百家争鸣,引发了思想方面的
浪潮,形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空前繁荣的局面。中国许多伟大的思想家都出现在这个时代,他们的思想是中
华文明的精髓,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诸子百家的学术观点反映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诸子散文大都观点鲜明,言辞犀利,感情充沛,表达
方式灵活多样,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所以诸子百家散文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也具有重要的文学
价值。诸子百家思想见解的不同也从音乐思想理论的分歧上反映出来,因而这一时期也成为我国历史上音
乐思想文化最为繁荣的时期。
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孔子,他的音乐思想具有很强的政治目的,是为当时的统治阶级服务的,但是他
的音乐美学思想又为后世音乐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孔子的思想主要收集在《论语》中,书中有这么一
句话:“三月不知肉味。”这句话源于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后,有很长时间尝不出肉的滋味。从中
可以看出孔子对于音乐的欣赏喜爱,也说明了他在音乐方面的高深造诣。孔子最推崇《韶》乐,认为其有
着浑厚的道德基础,而且形式完美,尽善尽美。孔子曾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里,他
提到了教育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诗、礼、乐。他认为人要先开始学习诗,再去学习礼仪,最后成于音乐。
诗、礼、乐是教育的基础,所以要将三者的关系处理好。孔子音乐审美的准则是“乐而不淫,哀而不
伤”,其意为音乐中的情感表现要有节制,讲究适度中庸。从中笔者理解出孔子想通过音乐来节制人们的
思想,促使人们遵守规则,不要越界。
孟子,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在音乐美学思想方面他主张以“仁义”为中心,“仁义”应在音
乐中得到体现。他强调感性的音乐比抽象单调的说教更有教化意义,又强调“王与民同乐”。孟子认为统
治阶级应该“施仁政于民”,要求统治阶级同情人民疾苦,减少对人民的压迫并善待民众。孟子由“仁义
学说”出发来看待音乐,认为音乐是表现“仁义”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为“仁义”服务的。
荀子,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他的《乐论》一篇是至今所知最早的音乐美学专述,其中记载了荀
子的音乐美学思想。荀子认为人是需要音乐的,提出“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人在从事音
乐工作的时候,要有一定的规范与引导,不然人可能为了自身的情感需要,搞出一些放纵的音乐,不加以
控制可能造成社会的动乱,所以提出使用《雅》《颂》之声去感化人的心灵,使人从善。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强调道法自然、无为等,其中包含了一些辩证法的因素。老子提出了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他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老子认为优美的音乐应该是自然的音
乐,而不是人为造出来的。庄子是道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庄子》一书中记载了他的哲学思想。在音乐
思想方面庄子主张“清静无为”。与老子的思想不同,他没有完全地否定音乐,而是把音乐分为天籁、地
籁和人籁三种类别。由于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推崇的礼乐成为一种治国理政的重要手段,其被统治阶级作
为一种统治的工具。而庄子反对礼乐教化,同时认为礼仪应该是为世俗而设,要真实地享受自然,因此他
认为作为礼乐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应该人人平等,人人都有享受音乐的权利。此外,庄子认为纵情的
音乐和烦琐的礼仪是导致社会衰退的主要原因,这种脱离本质的音乐是对道的亵渎。庄子反对在感官上享
受的简单音乐,认为真正快乐的音乐应该与道同化。
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墨子,他认为音乐能产生美好的感受,使人感到快乐。他的音乐思想是与儒家
完全对立的,他是站在小生产者的立场,认为人欣赏音乐的前提是“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
因此提出了“非乐”的音乐美学思想。其反对音乐思想产生的重要原因是贵族无休止地放纵私欲,音乐成
为其享乐以及压迫人的工具。墨子并不是从根本上反对音乐,不是觉得音乐不好听,而是认为欣赏音乐的
前提是解决人们的衣食问题。必须先去解决人们的基本生活问题,再去进行音乐活动。
总之,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具有丰富的音乐美学思想,其思想的产生也为当时的社会发展做出了贡
献,同时每一个学派的思想都对后世的音乐美学发展产生了深厚的影响,成为现代人研究古代音乐美学的
一手资料。
(摘编自武哲弘、杨美媛《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音乐美学思想》)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秦时期社会动乱,各个学派对国家的兴衰进行思考,各抒己见,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繁荣。
B.先秦时期,诸子百家著书立说,百家争鸣,他们的思想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C.孔子认为,应从诗里面学礼,从礼里面学乐,而三者关系密切,共同指向个体的道德修养。
D.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音乐思想在产生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当时阶级因素的影响。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诸子百家散文在学术方面和文学方面均取得了不俗的成就,然而诸子百家散文中的音乐思想更多地体
现了其学术价值。
B.春秋时期的各个流派的音乐思想各有特色,即使同一学派的不同代表人物,其音乐思想也相互交融但
又相互区别。
C.孔子对《韶》乐非常欣赏喜爱,甚至听了《韶》乐,可以达到“三月不知肉味”的程度,这是因为
《韶》乐形式完美,尽善尽美。
D.庄子与老子对音乐的看法有所不同,庄子认为不受世俗限制、自然而发的音乐,人人都可以享受,这
一点庄子与儒家相同。
3.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儒家音乐思想的一项是()
A.大音希声,大象无形。B,辞义详,而乐曲简。
C.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D,耽于女乐,不顾国政,则亡国之祸也。
4.墨子曾言:“乐者,圣王之所非也,而儒者为之,过也。”而荀子《乐论》中曾对此明确表示“君子以
为不然”。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二者观点不同的原因。
5.请结合文本,完成下面的表格。
体现的相
诸子言论关的音乐
思想
孔子谓季氏:“八僧舞于庭,是可
忍,孰不可忍也?"(季氏,鲁国
大夫。僧,古代乐舞的行列。按周
■----------------------------
礼规定,只有天子才能用八僧,大
夫用四僧)
仁言不如仁声之人人深也。(孟
—
子)
性情不离,安用礼乐!(庄子)
—
(二)现代文阅读n(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雨夜
靳以向I
圆圆的红的光和绿的光向我的身上扑来,待倾斜着躯体躲避时才陡地想到行为的可笑,因为是正安适
地倚坐在车上层的近窗座位上。
在飞着细雨的天,街路是显得更清静了。摇曳着的灯光下,叶子露着温柔的绿色,好像那碧翠将随着
雨滴从叶尖流了下去,平坦的路上,洒满了油一样的雨水,潺潺的流水声,使人想到了大雨一定是落过
了。
夏天里,风雨像是最无常的了。和友人夫妻共用了晚餐,正自想走出来,方才的大雨就开始落着。
“还有什么别的事么?”
“没有,没有,怕有人在等着我。”
这样地说着,不过了解自己的岑寂而已。谁会来等我呢,除开我那空空的四壁,和一些使我厌了的陈
设。
“这么大的雨,怎么能走呢?”朋友说。为了不必过于固执,我就答应了下来。几年来,到什么地方
也未曾安下心来,原不会把那勉强地可以称为“家”的所在介于心中。只是想到了占去别人更多的时间,
心就更加不安起来。但是在这样的骤雨之中,自己也不敢就遽然走出去。
“怕是大雨,不会停下来,总要冒一场雨的。”
“不会是那样,——"友人很有把握似的笑着,“夏天的天气像人生,变幻无常的,这一阵子虽是下
着这么大的雨,等一下就许完全停了,或是飞起细雨来。”
为了要观玩雨声,他拉开窗纸,再开了灯,我们都面对着窗望,玻璃窗上看不出雨点的痕迹,只是无
数不可分的雨脚射来,随着就迅速地淌下去,就着路灯的光,看见一片像烟雾的雨气,在那中间,包了一
团微黄的光晕。
“雨夜总是美丽的。”友人悠然地说。像是这景物又引起了他青年时节的诗人梦一般。
“也许是不幸的。”我似回答似不回答地说。
我问着自己为什么要到这里来,过往的情谊不应再记起了,我该离开他们。
正巧在这时候,急雨停止了,细细的雨丝在空中飞着,我就说我想回去了。怕的是过一阵又要有大雨
下来。
友人开了灯,留着我,说是即使再下大雨也无妨,我可以睡在他们家里;倚在他臂中的女人也那样说
着,可是我坚持着自己的意见,就径自取了帽子和上衣。
“那么就请有空的时候到这边来坐吧。”
“好,好,将来我会来的。”
一面应着一面却逃出了他们的家,横飞的细雨抚摸着我的脸颊,我的心才觉得难有的清凉。
“我再也不能到他们那里去,我们中间的距离太远了。”这样地自己想着,高大的车摇摇晃晃地来
了。我走上去,向着上层,那里没有一个人,我就独自傍了车窗坐着。一路上没有一个人上来,尽是自己
忍受着车的颤动,心又像是不安起来了。
我所要走的又是一条很长很长的路……
过了居住区,便是繁闹的市街了,可是在雨中,失去了原性,也浸在寂静之中。每天要有多少只脚踏
着的边路,只是安然地躺在那里,屋顶上流下来的水冲过光滑的街面流向地沟,橱窗仍是辉煌地明了灯,
或是红的,绿的,紫的霓虹光,昂然站立着的女型像是也无力地垂下了头,披在肩上的纱和缎,要从那上
面溜下来似的。
路上的车少得使人疑惑了,谁能信这是最繁闹的街路呢?谁能相信这地价一方尺就值万钱呢?而且这
路,是用上好的红木铺起来的。抬起头来,就看到空漠地亮在那里的广告。是的,这个城市是只相信大言
和虚伪的,说真话和给人真心看的是稀有的傻子。这样的人该走回他所自来的地方。
走着那座桥,一条美丽的河在下面过去了,那美丽是没有法子写得出的,我突然像是痴呆了似的说
着:“你看,这河多美。——"我立刻就意识到在这上面我没有相识的人,即使不相识的人,也没有一
个。
到了我所要到的停站,我走下来,顺着边路走去。教堂前的散音器又激昂地说着上帝的万能和上帝的
仁慈。”……上帝能使你富,使你离开贫穷,你们要信上帝,才能得到上帝的恩赐。……”可是我急匆匆
地走着自己的路,不久我就折入了一条较阴暗的巷子。
雨水使这条巷子的石子路中积着泥浆,在暗淡的灯光下,看到蜷曲着身子,偎在路的两边的尽是一些
没有家的人。他们好像还能安然地睡眠,虽然雨水打在他们的身上脸上。
我的心在颤抖,好像地上的污泥涂到那上面,我的心中想着:“如果我也是他们中的一个,没有能遮
风避雨憩宿的地方,风雨霜雪的日子,要躺在这里度着每一个夜,我,我该有什么样的感想呢?”
过了这条巷,我的住处也在望了。为了不惊动二楼的友人,我轻悄悄地爬上三楼,我那寂寞的屋子正
自寂寞地在那里等着我。我该休息了,我就躺到床上,因为近窗,床罩为雨水湿了,从尚未关起来的窗口
还有细雨飞到我的脸上、手臂上和我的身上。
(原载《中流》1936年9月,有删改)
[注]靳以:现代作家和编辑。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他积极参与新文学运动。他的作品多反映知识分子
生活和小市民生活,他通过文学创作抨击时弊,歌颂美好品格。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我”决定要离开友人家时,正好急雨变为细雨,“我”觉察到友人和他的夫人假意留“我”,于是
“我”也假意答应友人还会再来他家。
B.“我”不太看重家,因为“我”在这个只相信大言和虚伪的城市里,十分孤独,从未安下心来,不会把
那勉强称为“家”的处所放在心上。
C.“我所要走的又是一条很长很长的路”一句,表面上指回家的路很远,实际指自己已经走过了漫长的人
生路,回想起过往的经历,“我”感到迷惘。
D.“我”看到桥下面的河十分美丽,“我”痴迷这种美景,将礼赞美好事物的感情融会在小河的形象中,
表现了“我”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部分采用倒叙手法,先写坐在公共汽车上,然后再写坐上公共汽车的由来,使叙述产生波
澜,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B.“摇曳着的灯光下,叶子露着温柔的绿色”用“温柔”来形容叶子的绿色,赋予了自然景物以情感色
彩,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而富有情感。
C.文章写了教堂前的散音器激昂地说着上帝的万能和仁慈,其作用是劝人们要信奉上帝,不要像自己一
样孤独,体现了作者的善良与同情心。
D.文章运用了层层渲染的方法,写车上没有一个人,繁闹的街市沉浸在寂静之中,家中也是空落、岑寂
的,从而使孤寂的灵魂更加鲜明突出。
8.文中,“我”的朋友认为“雨夜总是美丽的",而“我”认为雨夜“也许是不幸的”,同为雨夜,为什么
会使他们的看法出现如此大的差异?请简要分析。
9.面对那些“蜷曲着身子,偎在路的两边的没有家的人",“我”是什么态度?你如何看待“我”的这种
心态?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张田字公载,澧渊人。登进士第,知应天府司录。欧阳修荐其才,通判广信军。夏竦、杨怀
敏建策增七郡塘水,诏通判集议,田日:“此非御敌策也,坏良田,浸冢墓,民被其患,不为便。”因奏
疏极论,谪监郢州税。久之,通判冀州。内侍张宗礼使经郡,酣酒自恣,守贰无敢白者,田发其事,诏配
西陵洒扫。摄度支判官。洽享①太庙,又请自执政下差减费费,唐介论其亏损上恩,出知薪州。
移桂州。异时蛮使朝贡假道,与方伯②抗礼,田独坐堂上,使引入拜于庭,而犒贿加腆。士豪刘纪、
庐豹素为边患,讫田去,不敢肆。京师禁兵来戍不习风土往往病于瘴痂田以兵法训入丁而奏罢戍。或告交
此③李日尊兵九万,谋袭特磨道,诸将请益兵,田日:“交趾兵不满三万,必其国有故,张虚声以吓我
耳。”谍既得实,果其兄弟内相残,惧边将乘之也。宜州人魏利安负罪亡命西南龙蕃,从其使人贡,凡十
反。至是龙以烈来,复从之。田因其入谒,诘责之,枭其首,欲并斩以烈,叩头流血请命。田日;“汝罪
当死,然事幸在新天子即位赦前,汝自从朝廷乞恩。”乃密请贷其死。
熙宁初,加直龙图阁、知广州。广旧无外郭,民悉野处,田始筑东城,环七里,赋功五十万,两旬而
成。初,役人相惊以白虎夜出,田迹知其伪,召戒逻者日:"今夕有白衣人出入林间者,谨捕之。”如言
而获。城既就,东南微陷,往视之,暴卒,年五十四。
田为人伉直自喜,好嫂骂,气陵其下,故死无哀者。然临政以清,女弟聘马军帅王凯,欲售珠犀于
广,顾日:“南海富诸物,但身为市舶使④,不欲自污尔。”作钦贤堂,绘古昔清刺史像,日夕师拜之。
苏轼尝读其书,以侔古廉吏。
(选自《宋史・张田传》,有删改)
材料二:夫人佐公⑤,盖十三年。孝肃渐贵,夫人与公终日相对,亡声伎珍怪之玩,素风泊然。孝肃
薨,夫人扶丧归肥川。已葬,屏居闵廷。官府召老生笃行者,教子于外舍,未尝少假温色,期必能复门
户。暇或阅佛书以适性理。包之中外亲,不足者,随宜媚之;非义相干,一丝不与也。
(选自张田《宋故永康郡夫人董氏墓志铭》,有删改)
[注]①裕(xia)享:祭祀。②方伯:泛称地方长官。③交驻:交驻国。④)市舶使:官名。⑤公:包
拯,北宋政治家,谥号“孝肃”。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京师禁兵A来戍B不习C风土D往往病E于瘴彷F田以兵G法训胴丁而奏H罢戍。
II.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趁着,与《鸿门宴》“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中的“因”意思相同。
B.贷,宽恕、宽容,与现代汉语成语“严惩不贷”中的“贷”意思相同。
C.就,成功,与《荀子•劝学》“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中的“就”意思相同。
D.少,稍微,与《赤壁赋》“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中的“少”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一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田反对浪费,鞠躬尽瘁。他代理度支判官时,请求减少官员们的赏赐,被认为有过而被贬官;他在
广州时,为民办事,最终死在任上。
B.张田遇事镇静,有判断力。他在桂州时,有人谣传交险国人将要来犯,他冷静分析后平息了事端;他
在广州时,也平息了一起谣言事件。
C.张田为官疾恶如仇。魏利安犯罪逃亡到西南,张田斩杀了他,并要一起处死跟魏利安往来的龙以烈,
在龙以烈求饶以后,才免他一死。
D.张田为人刚直、有才,但也有不少缺点。他在广州做官时曾经拒绝妹夫提出的无理要求;欧阳修、苏
轼都称赞他有才。但他喜欢骂人,欺辱下属。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非御敌策也,坏良田,浸冢墓,民被其患,不为便。
(2)异时蛮使朝贡假道,与方伯抗礼,田独坐堂上,使引入拜于庭。
14.材料一中的张田有很多优质品质,材料二中的包夫人也同样有很多优质品质,请简要概括包夫人的优
质品质。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木兰花慢•冰
蒋捷①
渺琉璃万顷,冷光射、夕阳洲。见败柳漂枝,残芦泛叶,欲去仍留。罗畴②。少年梦里,正窥帘、月
浸素肌柔。谁念衰翁自老,断髭冻得成虬。
凝眸。一望绝飞鸥。宇宙正清幽。漫细敲紫砚,轻呵翠管,吟思难抽。飕飕。晚风又起,但时听、碎
玉落檐头。多少梅花片脑,醉来误整香篝③。
[注]①蒋捷:南宋词人,南宋覆灭,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其气节为时人所重。②罗畴:罗帐。
③梅花片脑:优质冰片。香篝:熏笼。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前三句写万顷水面冰封,像琉璃一样美丽,在冬日的残阳下闪射着冷光。
B.“败柳”“残芦”漂流不去,描写了冰面冻住后的满眼荒莽败落的寒冬景象。
C.词人“凝眸”眺望,看不见鸥鸟的影子,茫茫宇宙,冰天雪地,显得深邃寥廓。
D.“飕飕……檐头”几句从听觉写冰柱掉落的声响,“晚风”从空间上照应“夕阳”。
16.词的上片“少年”“衰翁”对举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人非草木,有时难免如鳗在喉,正如鲍照《拟行路难(其四)》中“?
____________“两句所言。
(2)课堂上,唐老师引用了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两句,帮助
学生理解成语“有始无终”。
(3)水天一色,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笔下的绝美景色。唐宋诗文中就有一些写到水天一色的句
子,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入蜀记》是陆游乾道六年由家乡山阴赴夔州通判任上沿途所作的日记。诗人协家带口,历时五个半
月,行程五千余里,才抵达目的地,正如他在《沧滩》一诗中所云:“少年亦慕宦游乐,投老方知行路
难。”虽然历尽艰辛,甲《入蜀记》这部长篇行记的问世,他详细记载了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运
河、长江沿岸的名圣古迹、历史掌故、风俗民情,在他的笔下——呈现,他还融入了自己的人生见解。全
书叙述平实而富于情趣,笔触生动而繁简得当,既有史料价值,又有文学价值。途中他还创作了不少纪行
之诗,两者(A)。
陆游为什么要写这部《入蜀记》?一则他(B),博古通今;二则这也是他仕途不顺的发愤之作。他
因主张抗金而被罢官,在南宋以偏安为主的政治军事格局中,很难成就他的“立功”愿望。但仕途的失意
却成全了陆游,使他有意而为,要在“立言”方面有一翻作为。
陆游认为乙,源于见闻不广,力有所不逮。这次的赴任将穷江湖万里之险,可以饱览山川、造
访名胜、拜谒先贤、观察世情,一定会对他今后的人生和创作有很大的提升和推动。
陆游在给朋友的信中也说过“大抵此业在道途则愈工……绝尘迈往之作,必得之此时为多”,因为只
有在这样的时候,诗人摆脱了平常生活的束缚,个性才能(0)地展露,对自然山水景物会有更新鲜的
感觉,也有更充分的体验和感受,这样才能激发文思诗兴,发挥自己的独创性。
18.请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成语。
19.文中第一、二段有多处错别字,请找出两处并加以改正。
20.请在文中横线空缺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个字。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概念史起初是一种哲学辞典的编纂方法。黑格尔去世后出版的《历史哲学》出现了一个特别的用法,
将历史书写分为三类——“原始的历史”“反思的历史”和“哲学的历史“概念史”被归入“反思的
历史有人因为只有孤例且黑格尔没有阐释何谓概念史而怀疑这里的概念史是否出自黑格尔之口或为记
录者误加。但是,这一用法别具意义,被赋予感知和反思意涵的概念史不正是科塞雷克等主编《历史性基
础概念:德国政治一社会语言历史辞典》所要彰显的旨趣吗?正是在这部八卷大开本的历史辞典中,具有
理解和反思意涵的概念史被确立为一种书写历史的方法。需要赘言的是,这里的“历史辞典”虽有一般辞
典的书写规范,但是内容异于通常意义的辞典词条,有的概念篇幅堪比专著。
21.文中画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2.简要分析文中加点的词“赘言”的表达效果。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渤海岸边,大鲸驱赶成群的鲨鱼,追逐肥美的鱼儿,把大海都搅动了,连巨大的岛屿都像要被簸掉
似的。大鲸张口一吞,就要吃掉几十条像小船那么大的肥鱼。它自恃勇猛,不知节制,终于搁浅在北面的
碣石山前,干渴而死。这时,先前被它当作食物的那些鱼儿,反过来争着去咬食它。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800字。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民族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2月
月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1〜5题答案】
【答案】1.C2.B
3.C4.墨子站在小生产者的立场,认为劳动人民急需解决的是温饱问题,而音乐会让贵族无休止地放纵
私欲,从而压迫人民,因此墨子主张“非乐”;而荀子是儒家思想代表人物,认为人是需要音乐的,并且认
为好的音乐可以感化人的心灵,使人从善。
5.①.音乐是用来节制人们的思想的,促使人们遵守规则,不要越界②.音乐应该体现仁义,从
而使人们得到教化③.人们要排斥纵情的音乐和烦琐的礼仪,要忠于自己固有的真情与本性
(二)现代文阅读n(本题共4小题,16分)
【6〜9题答案】
【答案】6.D7.C
8.“我”的朋友有着相对舒适的生活环境,生活中的小场景如雨夜能让他唤起青年时节的诗人梦,能够以
一种浪漫的眼光去看待雨夜。
“我”没有一个真正能称之为“家”的地方,内心是非常孤寂的;同时,“我”对社会现实感到悲哀,这
些都让“我”对雨夜产生了不幸的感受。
9.第一问:“我”同情这些处境艰难的人,但没有实际能力帮助这些人。
第二问:在当时充满虚伪和不公的现实社会中,“我”虽有心,却力不足,不能从物质上去帮助这些贫困
的人。但“我”通过自己的笔揭露了这种社会现实,发出与众不同的声音,表达了自己真切的关怀,展示
了一个善良的灵魂,令人尊敬与钦佩。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14题答案】
【答案】10.BDF
11.C12.D
13.(1)这不是抵抗敌人的策略,破坏良田,淹没坟墓,百姓遭到祸害,没有什么好处。
(2)过去蛮族使者朝贡途经桂州,和知州平起平坐,张田却独自坐在堂上,派人带蛮族使者进入庭中拜
见。
14.生活朴素,心性淡泊;重视教育,教子有方;乐于助人,坚持原则。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5〜16题答案】
【答案】15.D16.①“少年……”几句写回忆,描绘了词人少年时的美好梦境,充满了青春的浪漫与柔
情。②“谁念衰翁……”几句写现实,表达了词人现在的孤独与凄凉,以及岁月无情的沧桑感。③回忆与
现实形成对比,实际上是词人借个人身世的变化来抒发对国家命运的哀叹,表达了深深的亡国之悲和身世
的飘零之感。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题答案】
【答案】①.心非木石岂无感②.吞声哪躅不敢言③.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⑤.江天一色无纤尘⑥.皎皎空中孤月轮(落霞与孤鹫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
[18-20题答案】
【答案】18.A相得益彰B学富五车C自由自在
19.“协”改为“携”;“圣”改为“胜”;“翻”改为“番二
20.甲:但正是这次行程促成了乙:自己以前的诗文还不够好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0分)
[21-22题答案】
【答案】21.示例有人怀疑这里的概念史并非出自黑格尔之口,概念史可能是记录者误加。因为这一概念
史只有孤例,且黑格尔并未阐释何谓概念史。
22.“赘言”通常指不必要的、多余的言辞或说明。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靶点发现与验证技术在创新药物研发中的生物信息学伦理问题报告
- 门店出售协议合同书模板
- 高效的对赌协议合同模板
- 机械加工厂劳务合同范本
- 签订合同后主体变更协议
- 精装修房子购买合同范本
- 甲方如何写合同协议模板
- 村委与贫困户养殖协议书
- 签了认购协议被动签合同
- 电源安装工程合同协议书
- 2025年淮南新东辰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正版授权】 ISO 13408-1:2023 EN Aseptic processing of health care products -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 蒋诗萌小品《谁杀死了周日》台词完整版
- 肥胖患者护理查房
- FMEA(失效模式分析)教程课件
- 氯气储罐的设计
- LiteraryTranslation教学讲解课件
- 组织知识清单
- 海德堡保养细则
- 融合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科书编制-简析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必修》的变化特点
-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