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杭十四中二O二四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阶段性测试
高一年级历史学科试卷
考生验码:
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看指它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
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四川三星堆遗址的年代相当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西周。在三星堆遗址的出土文物中,金杖、金面具、青
铜人像等在黄河流域很少见,但青铜尊、罂以及玉璋、玉琮、玉璧、玉戈等与黄河流域一致。材料可以说
A.地理环境对文明发展的重要影响
B.中华文明发展呈现多元一体格局
C.商周时期各地区间交流十分频繁
D.商周形成了等级森严的统治秩序
2.史料载:“(公元前705年)山戎越燕而伐齐……(公元前664年)齐人伐山戎。”据现有研究成果,
分布于燕北辽西一带的夏家店上层文化,即山戎遗存。目前,在天津、北京及河北唐山等地均有属于夏家
店上层文化的青铜器出土,很多青铜是仿照中原青铜礼器而铸造的。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中央集权形成B.华夏认同加强C.齐国疆域扩大D.夷夏差异消失
3.“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据此判断,提出该主张的人物是()
A.老子B.荀子C.邹衍D.韩非
4.汉武帝后期府库告竭,使用各种方法解决财政危机,如继续加强盐铁官营、向商人征收重税,甚至卖官
鬻爵,无所不用其极,但是“独于田租不敢增益”。这是因为()
A.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B.小农经济是国家根本
C.黄老之学继续发挥作用D.与民休息是治国之策
5.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历史特征为:”战火连绵,国家分裂,社会经济在曲折中仍有发展;汉族与内迁边疆
民族在冲突与交往中逐步走向交融;南方的开发初见成效,文化领域也有不少重要成果。”属于这一时期
的主要选官制度是()
A.军功爵制B.九品中正制C.察举制D.科举制
6.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出现了新经济中心区域,水稻广泛种植,粮食产量提高,经济出现繁荣景象。
“繁荣景象”出现的原因是()
A,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B.政治上实现了大一统的局面
C.北方民族不断交融的结果
D.北民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
7.宋之前,人们饮食方式多是一人一案、按身份尊卑等级依次而坐、严守礼法的分食制;到了宋代,同坐
而食与共器共餐的合食制逐渐成为了主流饮食方式,在《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茶肆酒馆中人们围桌面
食,宋代欧阳修也用“共食唯恐后”来描绘合食。这一变化反映了()
A.临街而市制度引发社会变革
B.社会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C.理学思想影响日常饮食风俗
D.经济重心南移促使阶层流动
8.朱熹认为:“上而无极、太极,下而至于一草、一木、一昆虫之微,亦各有理。一书不读,则阙了一书
道理;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须著逐一件与他理会过。”由此可知,朱熹主张()
A.知行合一B.格物致知C.经世致用D.发明本心
9.《元史•刑法志三》曰:“诸谋反事觉……行省不得擅行诛杀,结案待报。”成宗元贞二年(1296年)
五月,元廷下令:”诸行省非奉旨毋擅调军。”这反映了元代()
A.地方司法与军事决策权的独立
B.厘清了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划分
C.行省设置不利于中央政府统治
D.中央政府加强了对行省的控制
10.辽朝“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金朝保持了管理女真民族的“猛安谋克制”,从政治
制度的创设角度来看,这体现的共同特点是()
A.蕃汉分治B.民族歧视C.因俗而治D.兵民合一
11.明朝宦官专权的现象十分严重:如宦官王振被尊称“翁父”,汪直当权时出现“知有汪太监,不知有天
子”的说法,刘瑾被称为“立皇帝”,魏忠贤被呼为“九千岁”。但权势熏天的宦官最后都被罢免或处死。
这表明()
A.宦官专权威胁皇权B.宦官权力和皇权可协调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宦官权力是皇权的延伸
12.《明夷待访录•财计三》指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
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据此推断,黄宗羲()
A.冲破了儒家思想禁锢B.思想体现时代潮流
C.强调重农抑商的思想D.抨击君主专制理论
13.康熙中期发明了奏折制度一一奏折绕过了内阁,由皇帝亲信秘密地呈报皇帝。到雍正时期,雍正不仅
将有权写折之人扩展至大学士和各省督抚、藩、臬、提、镇,而且密折均直达御前,只能由皇帝一个人批
阅,即便是军机大臣也不能过目。奏折制度的发展反映出当时()
A.中央集权得到加强B.君主权力的高度集中
C.官僚机构日益腐败D.朝廷决策的高效合理
14.《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陆游也说“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到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出现严重的粮食匮乏。而在元明二代,早熟稻的栽种在西南各省和湖北、湖南相
当普遍,江南从湖广、四川等地大量输入粮食,民谚也一变而为“湖广熟,天下足”。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
A.经济重心已经完成南移
B.两湖地区以种植早熟稻为主
C.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D,江浙地区大面积种植经济作物
15.某校高一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搜集了如下史料,由此推断,该校学生正在探究的主题最有
可能是()
乾隆末年,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一位,总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3,对外
贸易长期出超。
1741年,统计全国人口达到1.4亿,到1840年已增至4.1亿。
1792年,马嘎尔尼访华,提出于舟山附近划一未设防的小岛让给英国人使
用等要求,遭拒。
A.内外交困下的艰难转型B.中西交往中的民族自信
C.时代危局中的历史抉择D.盛世繁华下的潜在危机
16.下表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1、沉重打击了王朝的统治,破坏了南方的社会生产;
2、使地方势力崛起,中央权力下移;
3、迫使统治者开展自救运动;
4、为列强趁机发动再一次战争提供可乘之机。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新政C.义和团运动D.东南互保
17.与鸦片战争相比,甲午中日战争发生时,整个世界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列强侵华的方式也发
生了新的变化。下列条约内容最能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A.割辽东半岛、台湾给日本
B.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
C.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
D通商口岸开放到长江上游
18.晚清时期,西方列强加紧对中国的侵略,中国边疆地区出现了严重危机。下列选项相关史事发生的空间
位置与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A.北洋舰队官兵在④处重创日本舰队
B.刘永福率黑旗军在②反抗日军占领
C.冯子材率领清军在③取得镇南关大捷
D.左宗棠打败阿古柏后清政府在①建省
19.“竹枝词”是清末流行的一种民间文学形式,也是研究近代社会的重要史料,如《都门纪变百咏》里
写道,“初起山东号义民,忽延保定忽天津。俄惊辇下纷纷遍,真似神仙会驾云。”这体现了()
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序幕B.康梁组织“公车上书”
C.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开始动摇D,义和团的兴起与发展
20.毛泽东曾写道:“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
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材料反映了()
A.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存在意义
B.国共第一次合作时的革命前景
C.抗日革命根据地的价值所在
D.国共第二次合作时的抗战决心
21.1914年11月,陈独秀发表《爱国心与自觉心》一文,批评国人只有“忠君爱国”的盲目的“爱国心”,
没有建立近代国家的“自觉心”,并得出“国人无爱国心者,其国恒亡。国人无自觉心者,其国亦殆”的结
论,这在当时引起思想界广泛关注。这反映出当时()
A.思想界已达成救国共识
B.先进人士探索救国道路
C.儒学正统地位已经动摇
D.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广泛
22.20世纪的前20年,当社会精英既想融入现代世界,又被似乎代表了“现代”的“西方世界”所拒绝的
时候,中国很快对于另一个“西方”产生好感。对“另一个西方”产生好感的表现是()
A.三民主义思想的传播B.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C.《青年杂志》的创刊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规定:“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
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除为止;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
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
产资料,归社会公有。”据材料可知,中国共产党()
A.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B.明确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
C.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原则
D.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24.1922年中华国货维持会在其编选的《劝用国货》中记述:“江西夏布好,蒙古羔羊毛。浙绸苏缎亮又
牢,瓷器景德窑。薛针锦绣巧,豫鲁府绸超,雨前龙井滋味好。”1928年上海市教育局《爱用国货歌》中
记述:“佛山雕刻,江浙丝罗,价廉物美,远胜洋货。”这些记述主要意在()
A.引导国人创办近代工业B.强调国货质量优于洋货
C.倡导使用国货抵制洋货D.发展振兴传统手工业
25.如图内容摘自一电文。该电文发出的背景是()
东北沦亡,时逾五载,国权凌夷,疆土日蹙……
西北军民一致主张如下:
(一)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各派,共同负责救国;
(二)停止一切内战;
以上八项为我等及西北军民一致之救国主张
A.长征胜利B.华北事变C.西安事变D.七七事变
26.毛泽东指出,在现阶段,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是基本上没有冲突的;现在的任务,是在全国范围内恢
复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的革命精神,据此定出一定的政纲和政策。材料中的“现在”处于()
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全面抗战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27.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在上海至少有5家印钞厂、几十部印钞机,每日印制法币达230亿元,竟然还
是不能满足需要。于是,国民党便又派人到美国和英国印钞,然后再用飞机或轮船运回国内。国民党这种
做法()
A.有利于国统区经济的发展B.加速了国民党统治的崩溃
C.推动了民族工业恢复发展D.提高了广大人民生活水平
28.围绕“建设什么样的新中国和怎样建设新中国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曾召开过一次历时50天的会议,会
议在“团结一致,争取胜利”的方针之下在延安隆重举行,开得既生动活泼,又团结有序。这次会议是(
)A.瓦窑堡会议B.中共七大
C.七届二中全会D.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29.解放战争时期,华北近百万农民、东北160万农民参加了解放军,民兵参战者近290万人;至1948
年9月,山东有580万人,冀中有480万人随军出征。由此推知,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最关键因素是
()
A.军纪严明B.统一战线C.土地改革D.作风廉洁
30.“五四运动”中,究竟是哪一位学生首先进入曹汝霖宅邸,说法不一。罗家伦回忆录中言之凿凿说:
“首先进去的人,据我眼睛所见的,乃是北大的蔡镇瀛。”金毓敏则回忆“当有东北籍学生某君为首,从
旁面厨房破窗而入”。陈蔓民回忆是他自己“踩在高师同学匡互生的肩上,爬上墙头,打破天窗,第一批
跳入曹贼院内”。范云回忆是“一个陕西口音的同学上前打破了窗户,钻进去打开了大门”。对此合理的解
释是
A.历史真相众说纷纭,无法探寻
B.找到当天的影像资料是唯一的办法
C.个体记忆难以客观还原历史真相
D.综合多种叙述定能确认历史事实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31题12分,第32题21分,第33题7分,共40
分)
31.我国自古就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相互交往中逐渐融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武帝时期,西汉在修复秦长城的基础上继续向西北大规模修筑长城。“北边自敦煌至辽东
万一千五百余里,乘塞利燧……(匈奴)攻之,而不能害。”“自敦煌西至盐泽(今新疆罗布泊),往往
起亭,……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汉两将军大出围单于,所杀虏八九万……是后,匈奴远
遁,而慕南无王庭。”
——据《史记》《汉书》整理
材料二唐朝确立了羁縻府州制度,以各边疆民族部落的分布范围作为羁縻府、州行政区划的基础,
并在众多的羁縻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护府,由都护府直接管理,再统于唐王朝中央政府。为了维护辽阔边疆
地区的安定,唐王朝还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唐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对边疆民族总体上讲是以怀柔、
招抚为主,采取和亲和册封政策,以改善或加强与边疆民族的关系。为了巩固对边疆的统治,唐王朝也采
取了积极开发的政策,其主要内容是发展屯田、开辟互市贸易等。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时期向西北地区拓展的重大事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唐朝为巩固统一对边疆各族采取的策略,并阐述这些方式对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积极影响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隋及唐前期继续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均田制下实行的赋役制度称为租庸调制,租庸调
以丁为单位征税,每年租二石,调绢两丈及绵三两(盛折纳布、麻)。服正役二十日,可按每日折三尺纳娟
替兵。'是为庸。庸的作用是替代正役,纳庸即不服正役,服正役不纳庸。如在二十日以外加派正役,加
十五日免调,三十日租调俱免,算上加派,总计不能超过五十日。这方面的规定保证了农民的基本生产时
间,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发展。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的抗战是从九一八事变开始,当时的中国共产
党就毅然决然地率先发起抗战的号召、动员,并在东北地区组织开展艰苦的抗日游击战争,推动局部的抗
战逐步转向全民族的抗战。作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积极倡导者,中国共产党始终以民族解放为己任,以
“兄弟睨于墙,外御其辱”的胸怀,放下了国民党对共产党血腥屠杀的仇恨,促成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
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中共中央在洛川召开会议,讨论制定了动员全国军民开展民族解放战争,
实行全面持久抗战的方针,并制定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武装力量开辟敌后战场,创建了19个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不畏强暴,英勇杀
敌,在消灭了大量敌人的同时,自己付出了巨大牺牲,但是在长期艰苦抗战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中坚力量。
——摘编自曲青山《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材料三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共各根据地的土改政策开始向彻底分回的方向变化,对地主不再给予照
顾,并开始触动富农的土地,但各地土改的政策与方法未尽一致,迫切需要有统一的政策指导。1947年7
月至9月,中共中央工委在河北西柏坡召开了有各根据地代表参加的全国土地会议,9月13日,通过了
《》,明确提出以彻底平分土地为原则,提出没收地主土地,不分男女老幼,按人口统一平均分配,同
时分配地主的牲畜、农具、房屋、粮食及其他财产,废除土改前的一切债务。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1)根据材料一,指出“庸”的含义,并扼要说明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两者之间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
简析租庸调制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3)请写出材料三空格处的文件名称。并根据材料三概括该文件实施的背景。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朝为华夏与四夷的交流提供两大基础:其一谓物质基础,包括建设首都,设立郡县和修治
驰道。秦吞并诸侯便将诸侯宫室访造于咸阳,成为国家象征,起到多民族国家统一精神之作用……秦始皇
五次巡狩全国,修筑驰道,将四夷生活的区域与中原联系起来。其二谓制度基础,包括创立法制和设置机
构。云梦奏简有属邦律专门调整归属秦朝的少数民族社会关系……在机构设置上,中央设典客官职,位列
九卿,掌管异族归附事务,民族地方设道,“县有蛮夷目道中华多民族国家发展进入崭新时期,“春秋
时代华夷杂处之局逐渐消融,而成一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之社会”。
——摘自磨勇《论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
材料二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
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摘自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综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对费正清先生的观点进行合理评述。
杭十四中二。二四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阶段性测试
高一年级历史学科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
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D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D
【7题答案】
【答案】B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D
【10题答案】
【答案】C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B
【13题答案】
【答案】B
【14题答案】
【答案】D
【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民族学院《中国水墨画技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清远市清新县2025届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培黎职业学院《企业管理案例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师范大学《医学与法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雨花区、江宁区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第一次测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 衢州市开化县2025年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江苏睢宁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考试高三数学试题含解析
- 济南历下区2025届第二学期质量抽测(5月)初三语文试题试卷(照片版)含解析
- 山西省大同市煤矿第二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第四次统考英语试题试卷含解析
- 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娱乐产品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监护人考试试题
- DL-T5153-2014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程
- 木材加工厂卫生操作与防疫
- HYT 241-2018 冷却塔飘水率测试方法 等速取样法(正式版)
- 2024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 2023-2024学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质量检测试卷(含解析)
- 急性肺栓塞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 普惠养老项目规划方案
- 2024年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行业技术趋势分析
- 医用被服洗涤服务方案
- 政务服务中心物业服务投标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