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序文言文 综合过关卷(二)-2025年上海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原卷版)_第1页
赠序文言文 综合过关卷(二)-2025年上海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原卷版)_第2页
赠序文言文 综合过关卷(二)-2025年上海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原卷版)_第3页
赠序文言文 综合过关卷(二)-2025年上海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原卷版)_第4页
赠序文言文 综合过关卷(二)-2025年上海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合测试12赠序文言文综合过关卷二

共12篇赠序类文言文,满分150分,时间:90~120分钟

姓名得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各题。(11分)

送何太虚北游序

吴澄

①土可以游乎?“不出户,知天下”,何以游为哉!士可以不游乎?男子生而射六矢,示有志乎上下

四方也,而何可以不游也?

②夫子,上智也,适周而问礼,在齐而闻韶,自卫复归于鲁,而后雅、颂各得其所也。夫子□不周、

不齐、不卫也,则犹有未问之礼,未闻之韶,未得所之雅、颂也。上智且然,而况其下者乎?士何可以不

游也!

③然则彼谓不出户而能知者,非欤?日:彼老氏①意也。老氏之学,治身心而外天下国家者也。人之一

身一心,天地万物咸备,彼谓吾求之一身一心有余也,而无事乎他求也,是固老氏之学也。而吾圣人之学

不如是。圣人生而知也,然其所知者,降衷秉彝之善②而已。若夫山川风土、民情世故、名物度数、前言往

行,非博其闻见于外,虽上智亦何能悉知也。故寡闻寡见,不免孤陋之讥。取友者,一乡未足,而之一国;

一国未足,而之天下;犹以天下为未足,而尚友古之人焉。陶渊明所以欲寻圣贤遗迹于中都也。然则士何

可以不游也?

④而后之游者,或异乎是。方其出而游乎上国也,奔趋乎爵禄之府,伺候乎权势之门,摇尾而乞怜,

胁肩而取媚,以侥幸于寸进。及其既得之,而游于四方也,岂有意于行吾志哉!岂有意于称吾职哉!苟可

以夺攘其人,盈厌吾欲,囊橐既充,则阳阳而去尔。是故昔之游者为道,后之游者为利。游则同,而所以

游者不同。

⑤余于何弟太虚之游,恶得无言乎哉!太虚以颖敏之资,刻厉之学,善书工诗,缀文研经,修于己,

不求知于人,三十余年矣。口未尝谈爵禄,目未尝睹权势,一旦而忽有万里之游,此人之所怪而余独知其

心也。世之士,操笔仅记姓名,则曰:“吾能书!”属辞稍协声韵,则日:“吾能诗!”言语布置,粗如

往时所谓举子业,则日:“吾能文!”阖门称雄,矜己自大,挟其所已能,自谓足以终吾身、没吾世而无

憾。夫如是又焉用游!太虚肯如是哉?书必钟、王,诗必陶、韦,文不柳、韩、班、马不止也。且方窥闯

圣人之经,如天如海,而莫可涯,正敢以平日所见所闻自多乎?此太虚今日之所以游也。

⑥是行也,交从日以广,历涉日以熟,识日长而志日起。迹圣贤之迹而心其心,必知士之为士,殆不

止于研经缀文工诗善书也。闻见将愈多而愈寡,愈有余而愈不足,则天地万物之皆备于我者,真可以不出

户而知。是知也,非老氏之知也。如是而游,光前绝后之游矣,余将于是乎观。

(有删减)

注:①老氏:老子。②降衷秉彝:上天赐予的好善的本性。

1.填入第②段方框处最恰当的虚词是()(1分)

A.因B.之C.而D.以

2.对文章第⑤段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作者赞扬了何太虚三十余年始终以聪敏的资质刻苦学习,不断提升自身修养的行为。

B.作者中肯地指出,何太虚闭门读书会导致隔绝社会、无人问津,鼓励他外出游历。

C.作者严厉地批判了当世之士求学时高傲自大的态度,认为这样的人出游毫无意义。

D.作者理解何太虚忽然出游的原因,是希望能够通过出游精进诗书,探寻圣人之道。

3.文章前三节都以“何可以不游也”结尾,请分析其作用。(3分)

4.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贯穿全文,请结合全文内容加以分析。(5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各题。(12分)

梅圣俞诗集序(节选)

〔宋〕欧阳修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

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

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①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

而后也。

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年今五十,犹从辟书②,

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既长,学乎

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

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

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

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

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

注:①羁臣:寄居在外的臣子。②辟书:即聘请书。古代一些地方长官可以自己延聘幕僚,这些幕僚

不属朝廷命官,地位较低。

5.填入第②段方框处最恰当的虚词是()(1分)

A.耳B.则C.然D.其

6.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梅圣俞总是乐于把自己的不得志抒写在自己的诗歌中。

B.世上所流传的诗歌,是古代处境困窘的人的作品。

C.诗歌之所以写得工,是因为诗人的遭遇“穷”。

D.因为梅圣俞写的文章简古纯正,不希求姑且取悦于世人,因此世人也不乐于推荐他写的诗。

7.文章第一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是o(3分)

8.通过文章带有感情色彩的叙述、抒情,可看出作者对梅圣俞的感情是既赞赏,是因为他又,

是因为他终身困窘。(2分)

9.本文的核心观点是(请用文中的话回答)。请写出你对这一观点的具体理

解。(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12分)

遗黄琼书®

[东汉]李固

闻已渡伊、洛,近在万岁亭,岂即事有渐,将顺王命乎?盖君子谓伯夷隘,柳下惠不恭,故《传》日:

“不夷不惠,可否之间”。盖圣贤居身之所珍也。诚欲枕山栖谷,拟迹巢、由,斯则可矣。若当辅政济民,

今其时也。自生民以来,善政少而乱俗多。必待尧舜之君,此为志士终无时矣。

尝闻语曰:“蟒蜕②者易缺,徼徼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近鲁阳

樊君,被征初至,朝廷设坛席,犹待神明。虽无大异,而言行所守,亦无所缺,而毁谤布流,应时折减者,

岂非观听望深、声名太盛乎?自顷征聘之士,胡元安、薛孟尝、朱仲昭、顾季鸿等,其功业皆无所采。是

故俗论皆言处士纯盗虚声。愿先生宏此远谋,令众人叹服,一雪此言耳。

----《后汉书•黄琼传》

[注]①黄琼,东汉名士,受朝廷征召入仕,官至太尉。②崂崂:性格刚直。

10.作者认为圣贤所珍视的是一种的处世态度。(用自己的概括)(2分)

11.对“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这句话,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李固这句话的意思是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德才常常很难与名声相符。

B.李固用这句话讽刺世间的隐士都是徒有虚名,没有真才实学和高尚德行。

C.李固认为一个人想要做到名实相符,实在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D.李固认为有些名士被世人夸大了名声,但实际上他们的德才并不能达到那样的高度。

12.下列各项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文章开头“岂即事有渐,将顺王命乎?”一句表现出李固对黄琼应召的期待和欣慰。

B.李固认为“辅政济民,今其时也”,因为当朝皇帝乃是像尧舜那样的贤明君主。

C.李固用“崂晓者易缺,嗷瞰者易污”这句话告诫黄琼为官后要保守自己高尚的节操。

D.朝廷给予鲁阳樊君非常隆重的礼遇,是因为他的言行操守完美无缺,堪为楷模。

13.文末“一雪此言”中的“此言”具体是指o(引用原文回答)(3分)

14.作者举樊君、胡元安、薛孟尝等人的例子,用意是。(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13分)

《昌黎先生集》序

唐•李汉

①文者,贯道之器也;不深于斯道,有至焉者,不也。《易》繇爻象,《春秋》书事,《诗》咏歌,

《书》《礼》剔其伪,皆深矣乎!秦汉已前,其气浑然;迨乎司马迁、相如、董生、扬雄、刘向之徒,尤

所谓杰然者也。至后汉、曹魏,气象萎靡;司马氏已来,规范荡悉;谓《易》已下为古文,剽掠僭①窃为

工耳!文与道藁塞,固然莫知也。

②先生生于大历戊申,幼孤,随兄播迁韶岭。兄卒,鞠于嫂氏,辛勤来归。自知读书为文,日记数千

言;比壮,经书通念晓析,酷排释氏,诸史百子,皆搜抉无隐。汗澜卓阵力渊法澄深,诡然而蛟龙翔,蔚

然而虎凤跃,铿然而韶钧鸣。日光玉洁,周情孔思,千态万貌,卒泽于道德仁义,炳如口。洞视万古,悯

恻当世,遂大拯颓风,教人自为。时人始而惊,中而笑且排,先生志益坚,终而翕然③随以定。呜呼!先

生于文,摧陷廓清之功,比于武事,可谓雄伟不常④者矣!

③长庆四年冬,先生殁。门人陇西李汉,辱知最厚且亲,遂收拾遗文无所失坠,得赋四,古诗二百一

十,联句十一,律诗一百六十,杂著六十五,书、启、序九十六,哀辞、祭文三十九,碑志七十六,笔、

砚、鳄鱼文三,表状五十二,总七百,并目录合为四十一卷,目为《昌黎先生集》。

注释:①僭:越分②卓牌:高远③翕然:和顺④常:一般、普通、平常

15.填入第②段划线方框处最恰当的虚词是()(1分)

A.焉B.然C.也D.乎

16.对第①段画线句理解正卿的一项是()。(2分)

A.司马迁认为文坛上先秦典范的古文已经逐渐消失。

B.李汉认为《易》以后的古文是把抄袭掠夺越分窃取当作精巧。

C.曹氏父子认为文坛上先秦典范的古文已经逐渐消失。

D.韩愈认为《易》以后的古文是把抄袭掠夺越分窃取当作精巧。

17.分析第②段画线句写“时人”种种神态的作用。(3分)

18.作者写第③段的意图是。(3分)

19.简述作者对韩愈文章特点和文学成就的评价。(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13分)

答吕翌山人书

韩愈

①愈白:惠书责以不能如信陵执辔者。夫信陵,战国公子,欲以取士声势倾天下而然耳。如仆者,自

度若世无孔子,不当在弟子之列。以吾子始自山出,有朴茂之美意,恐未碧磨以世事。又自周后文弊,百

子为书,各自名家,乱圣人之宗,后生习传,杂而不贯,故设问以观吾子。□已成熟乎,将以为友也;口

未成熟乎,将以讲去其非而趋是耳。不如六国公子有市于道者也。

②方今天下入仕,惟以进士、明经及及卿大夫之世耳。其人率皆习熟时俗,工于语言,识形势,善候

人主意。故天下靡靡,日入于衰坏,恐不复振起。务欲进足下趋死不顾利害去就之人于朝,以争救之耳;

非谓当今公卿间无足下辈文学知识也。不得以信陵比。

③然足下衣破衣,系麻鞋,率然叩吾门;吾待足下,虽未尽宾主之道,不可谓无意者。足下行天下,

得此于人益寡。乃遂能责不足于我,此真诚仆所汲汲求者。议虽未中节,其不肯阿曲以事人灼灼明矣。方

将坐足下三浴而三熏之,听仆之所为,少安无躁。愈顿首。

20.填入第②段两处方框处最恰当的虚词是()(1分)

A.贝ij如B.其其C.若若D.如乃

21.试分析第①段划线句子写到信陵君对待贤人的作用。(2分)

22.对下列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自度若世无孔子,不当在弟子之列:自我衡量如果世上没有孔子,就不应当有学生排列眼前,意为

没有资格招收学生教授学业。

B.不如六国公子有市于道者也:我不能像六国时候那些贵族公子们那样把道义进行交易买卖,作者把

自己与六国公子相比,强调自己交友收徒的目的在于传习圣人之道。

C.议虽未中节,其不肯阿曲以事人者灼灼明矣:吕翌的议论虽然不够恰当,然而能够指责自己的缺失,

已可证明不是阿意曲从之流。为此,作者才打算善待他、举荐他。

D.务欲进足下趋死不顾利害去就之人于朝,以争救之耳:我想要极力引进您这样能够无所畏惧、不顾

个人得失和仁途进退的人到朝廷上去,来进行斗争和补救时弊罢了。由此可见,作者十分欣赏那些拥有

正直独立人格的人,希望他们能够改变官场钻营吹拍、随风靡倒的风气,来稳定时局。

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是写给吕翌山人的一封回信。山人,处在山野之人,指隐士。唐朝不做官的知识分子自称山人的

甚多。然而这位吕翌山人想来还是渴望进入仕途的。从这封信中看,吕翌曾经去拜见过韩愈,当是有所

干求的。

B.韩愈在古文运动中是以乐于提携后进、团结同道著名的,曾和不少人建立师生关系。本文最后作者

说要吕翌安心等待,意为准备好好地接待他、举荐他,更可见这种光明磊落的风度。

C.文中就吕翌的不正确看法进行深刻的分析,对腐败的社会风气了严厉的批判,大力地标举了正直独

立的人格。辞正义严而语气婉转恳切,反复抑扬而气势充沛。

D.文中对官场“善候人主意”虽然痛心疾首,但还是可见作者在屡经直言遭祸之后,锐气豪情大大衰减、

大不如前。

24.本文虽然是一封书信,但是也鲜明体现了韩愈的思想观点和看法。试用自己的语言略作评析。(6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12分)

识张幼于惠泉诗后

袁宏道

①余友麻城丘长孺,东游吴会,载惠山泉三十坛之团风(在湖北黄冈)。长孺先归,命仆辈担回。仆

辈恶其重也,随倾于江。至倒灌河,始取山泉水盈之。长孺不知,矜重甚。次日,即邀城中诸好事尝水。

诸好事如期皆来,团坐斋中,甚有喜色。出尊取瓷瓯,盛少许,递相议,然后饮之。嗅玩经时,始细嚼咽

下,喉中汩汩有声。乃相视而叹曰:“美哉水也!非长孺高兴,吾辈此生,何缘得饮此水?”皆叹羡不置

而去。半月后,诸仆相争,互发其私事。长孺大恚,逐其仆。诸好事□饮水者,闻之愧叹而已。

②又余弟小修,向亦东询,载惠山、中冷泉各二尊归,以红笺书泉名记之。经月余抵家,笺字俱磨灭。

余诘弟日:“孰为惠山?孰为中冷?”弟不能辨。尝之,亦复不能辨。相顾大笑。

③然惠山实胜中冷,何况倒灌河水?自余吏吴来,尝水既多,已能辨之矣。偶读幼于此册,因忆往事,

不觉绝倒。此事政与东坡河阳美猪肉事相类,书之并博幼于一笑。

25.填入第②段两处方框处最恰当的虚词是()(1分)

A.而B.之C.且D.以

26.请赏析划线句的表达效果。(2分)

27.以下对弟与“我”“相顾大笑”的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因为在经历了一个月后能品尝到真正的惠山与中泠泉而感到高兴。

B.因为虽然知道惠山与中泠泉独特,但品尝也无法分辨,自嘲而笑。

C.因为品尝惠山与中泠泉时,想起了朋友邱长孺的故事,讥讽而笑。

D.因为我能尝出惠山与中冷泉的不同,而弟未能分辨出,嘲笑弟弟。

28.依据文中“东坡河阳美猪肉”的故事与本文的故事“相类”,对“东坡河阳美猪肉”的故事补写出合适的内容。

予昔在岐下,闻河阳猪肉甚美。使仆往市之。,,。客尝之,皆以为非他产所及。继而事

败,客皆惭。(用文言语句填空)(3分)

29.本文写到人们对水的认知与品鉴,实则饱含哲理。试简要评析文中蕴含的哲理。(4分)

七、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13分)

⑴《小琉球漫志》十卷,筠园先生官凤山时所著也。凡海中日月之出没,鱼龙烟云之变幻,与夫都邑

地理人物鸟兽草木之奇怪,风俗言语之殊异,莫不一一笔记。间为诗歌,以发其羁旅之情。题目《小琉球

漫志》。小琉球,凤山山名也。

⑵先生少以诗名天下,天下言诗者,成推先生。尝游太学,以不遇而归。年几五十,始教谕德化,可

谓穷矣。居二年,调凤山。凤山在海外,荒凉僻陋,不可一夕居;而人文之乔野,又特甚焉。岂天欲先生

昌明诗教于重洋,而使海海穷壤,咸知国家雅化之盛与?抑欲使奇观异闻,得先生雄伟恢阂、绝伦特出之

才以志之,以为史氏之采择与?则是志也,岂非海隅一代之典籍哉!

⑶家泰,先生婿也。复从事先生之门,得亲承教诲,且习先生之诗尤深。今读是志,因叹先生之才,

不得施于朝庙,作为雅颂,荐道圣世功德,而纪载祗此。然其雄辞丽句,照耀后世;后世读者,与退之潮

州诸诗、子厚永柳诸记及东坡海外文字何异?则先生斯志,岂犹是星槎、瀛涯胜览诸小说稗编,仅供观听

也哉?岁在柔兆阉茂之余月,子婿徐家泰谨跋。

30.概括第⑴段的主要内容。(2分)

31.作者盛赞《小琉球漫志》,因为作者认为它是“(用文中词句回答)(2分)

32.关于筠园先生和他的《小琉球漫志》,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先生曾在荒僻野蛮的凤山做过两年官。

B.先生教化百姓,传播文明,记录奇异。

C.志的语言雄奇美丽,足可见先生之才。

D.徐氏感慨先生遭遇和才华,为之写跋。

33.第⑶段画线句表明了作者怎样的观点?(2分)

34.依据本文,针对筠园先生或凤山,用“不幸”和“大幸”,写一段60字左右的文字。(5分)

八、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12分)

答李翊书

韩愈

①六月二十六日,愈白。李生足下: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能如是,谁不欲告生以其道?

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者,口足以知是且非邪?虽然,

不可不为生言之。

②生所谓"立言"者,是也;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

③抑又有难者。愈之所为,不自知其至犹未也;虽然,学之二十余年矣。始者,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

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陈言之

务去,戛戛乎其难哉!其观于人,不知其非笑之为非笑也。如是者亦有年,犹不改。然后识古书之正伪,

与虽正而不至焉者,昭昭然白黑分矣,而务去之,乃徐有得也。

④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汩汩然来矣。其观于人也,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忧,以其犹有人之

说者存也。如是者亦有年,然后浩乎其沛然矣。吾又惧其杂也,迎而距之,平心而察之。虽然,不可以不

养也,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终吾身而已矣。

⑤问于愈者多矣,念生之言不志乎利,聊相为言之。愈白。

35.填入第②段两处方框处最恰当的虚词是()(1分)

A.而B.焉C.且D.其

36.对“其观于人,不知其非笑之为非笑也”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我看待别人,不把别人的非难和讥笑放在心上。

B.把文章拿给别人看时,不把别人的非难和讥笑放在心上。

C.我看待别人,不把别人的非难和讥笑放在心上。

D.把文章拿给别人看时,不了解别人非难和嘲笑的原因。

37.第③段中,韩愈提出了写作准则。(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38.通读全文,列举作者之所以会答复“答李翊书”的原因。(3分)

39.结合原文,从学习方法的角度谈谈韩愈“学之二十余年”经历给你的启示。(4分)

九、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13分)

别水仙花说

(明)张大复

①每冬初,必购一本着斋中,辄低回留之不忍去。今年练水李子遗我数茎,花繁叶硕,特设一静几病

榻上,同卧坐者几两月。一夕,长风烈烈,雁声噱啜,两足如卧冰上,亟起视之,袅然相视而笑,心怜之,

因移置帷中,让以茶莒①,旦起相视,更相怜也。

②顾虞美人叶不敌花,断肠草不耐秋冷,夫至于水仙花无上矣。叶如剑,茎如兰,房如黄冠,根如夜

合。绿如芭蕉,然沉郁,白如轻罗,然芬泽;香如腊梅而温,如芙蓉而冽。宜冉冉风,宜溶溶月,宜睡室,

宜净榻,宜咏,宜觞,亭亭叶表,森森华外,其神浮昱②而不定,烟缰③而自如。

③童子弗戒,一枝流落他所,至今为恨。距李子之相遗,今五十日矣,而色泽黯然,神情怆悴,予心

悲焉,煮茶而送之。夫水之于五行,最无滓矣,又加仙焉,不亦是乎!

【注释】①莒(ju):盛器笼。②浮昱:浮光溢彩。③烟缁(ymyun):同"氤氤形容香气四溢。

40.“袅然相视而笑”一句饶有情味,请作分析。(2分)

41.简析第②段写虞美人、断肠草的作用。(3分)

42.从句式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的两句话。(4分)

43.找出不属于文章内容前后照应的一组()(2分)

A.今年练水李子遗我数茎一一童子弗戒,一枝流落他所

B.同卧坐者几两月一一今五十日矣

C.辄低回留之不忍去一一予心悲焉,煮茶而送之

D.花繁叶硕一一色泽黯然,神情怆悴

44.阅读最后一句,用一个成语概括水仙的品格。(2分)

十、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13分)

送秦中诸人引(金)元好问

①关中风土完厚,人质直而尚义,风声习气,歌谣慷慨,且有秦汉之旧。至于山川之,游观之富,天下莫与

为比。故有四方之志者,多乐居。

②予年二十许时,侍先人官略阳,以秋试留长安中八九月。时纨绮气未除,沉涵酒间,知有游观之美而不

暇也。长大来,与秦人游益多,知秦中事益熟,每闻谈周汉都邑,及蓝田、鄂、杜①间风物,则喜气津津然动于

颜间。二三君多秦人,与余游,道相合而意相得也。常约近南山寻一牛田,营五亩之宅,如举子结夏课。时,聚

书深读,时时酿酒为具,从宾客游,仲眉高谈,脱屣世事,览山川之胜概,考前世之遗迹,庶几乎不负古人者。然

予以家在嵩前,署途千里,不若二三君之便于归也。清秋扬鞭,先我就道,矫首西望,长吁青云

③今夫世俗惬意事,如美食大官,高赞华屋,皆众人所必争,而造物者之所甚靳,有不可得者。若夫闲居之

乐,淡乎其无味,漠乎其无所得,盖自放于方之外者之所贪,人何所争,而造物者亦何靳耶?行矣诸君,明年春

风,待我于扉川之上矣。

【注】①蓝田、鄂(hu)、杜:均为地名,在今西安附近。②结夏课:参加科考的文人在夏日会集读书习文

称“结夏课”。③靳:吝惜。④胡川:关中地名,王维晚年隐居于耦川别墅。

45.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1分)

A.也B.矣C.乎D.焉

46.对本文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引”是近于“序”的文体,本文是为送友人归秦中作的赠序。

B.首段叙写秦中山川壮丽、人情质朴,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C.从原文明显可见,作者向往田园生活主要是因为当时政局混乱。

D.本文笔触含蓄委婉,叙述了恬淡闲适、清高自守者的生活情趣。

47.第②段是怎样抒写作者对秦中的向往之情的?请对此加以分析。(4分)

48.第③段议论在内容上的作用是o(2分)

49.赏析第③段画线句。(4分)

十一、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13分)

送石昌言为北使引

【宋】苏洵

①昌言举进士时,吾始数岁,未学也。忆与群儿戏先府君侧,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家居相近,又以

亲戚故,甚狎。昌言举进士,日有名。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学句读、属对、声律,未成而废。昌言闻

吾废学,虽不言,察其意甚恨。后十余年,昌言及第第四人,守官四方,不相闻。吾日以壮大,乃能感悔,

摧折复学。又数年,游京师,见昌言长安,相与劳苦,如平生欢;出文十数首,昌言甚喜称善。吾晚学无

师,虽日为文,中甚自惭;及闻昌言说,乃颇自喜。

②今十余年,又来京师,而昌言官两制①,乃为天子出使万里外强悍不屈之虏庭,建大旅,从骑数百,

送车千乘,出都门,意气慨然。自思为儿时,见昌言先府君旁,安知其至此?富贵不足怪,吾于昌言独自有

感也。大丈夫生不为将,得为使,折冲口舌②之间足矣。

③往年彭任从富公使还,为我言:“既出境,宿驿亭,闻介马数万骑驰过,剑槊相摩,终夜有声,从

者怛然失色,及明,视道上马迹,尚心掉不自禁。”凡虏所以夸耀中国者,多此类也;中国之人不测也,

故或至于震惧而失辞,以为夷狄笑。呜呼!何其不思之甚也!昔者奉春君③使冒顿,壮士大马,皆匿不见,是

以有平城之役。今之匈奴④,吾知其无日能为也。孟子日:“说大人,则藐之。”况于夷狄!请以为赠。

【注】①两制:宋指翰林和中书两部门。②折冲口舌:靠外交的辞令同敌斗争。③奉春君:即汉时的娄敬,

因刘邦赐他姓刘。《史记•刘敬传》载“上大怒,使人使匈奴,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老弱及赢畜。

使者十辈来,皆言匈奴可击。上使刘敬复往使匈奴,还报日:'两国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今臣往,徒

见赢瘠老弱,此必欲见短,伏奇兵以争利。愚以为匈奴不可击也。'上怒,骂刘敬曰:'齐虏!以口舌得

官,今乃妄言沮吾军。'械系敬广武。遂往,至平城,匈奴果出奇兵围高帝白登,七日然后得解。”④匈

奴:契丹。

50.下列表明苏洵与石昌言有着深厚友情的是()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