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难点09形象分析(文言文)
<1
[看题趋势
(2024•上海秋考卷,19)医者韩德基的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4分)
(2023•上海秋考卷,19)程子德新店开张,友人赠名“义善坊”。请概括第③段中程子德的事迹,
分析友人如此取名的原因。(3分)
(2022•上海秋考卷,19)具体分析第②段中郑文宝急于结识韩公的原因。(3分)
从近三年的上海高考语文试卷中有关形象分析的问题来看,可以总结出命题角度和考查能力的重点:
其一,理解人物形象的核心特质。这类题目通常要求学生通过文本中的具体描述,提炼出人物的主要
性格特征,并结合具体事例进行分析。这考察了学生对文本细节的把握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其二,探究人物行为背后的原因。在分析人物形象时,不仅要关注外在表现,还要深入探讨其行为背
后的动机和心理状态。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对人性的理解。
考查能力重在: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深度、逻辑分析能力以及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能否准确抓住关
键信息并进行合理的推断是得分的关键。
由此预测今后命题趋势:未来的高考语文试卷可能会继续注重对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的考核,尤
其是在人物形象分析方面,会更加侧重于综合运用多种能力来全面解读文本。止匕外,可能会增加一些跨学
科的知识点,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同时,也可能出现更多结
合现实生活情境的应用型题目,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h
重难诠释
高分技巧:
如何进行形象分析
在语文学习中,形象分析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它不仅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还能提升我们的
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深入剖析,我们可以更全面地把握作者的意图和作品的主题。本
文将结合近三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形象分析题目,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形象分析。
一、明确分析对象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分析的对象是谁。这看似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容易被忽视。例如,在2024年
上海秋考卷第19题中,要求分析医者韩德基的形象特点。这就需要我们仔细阅读全文,找出所有与韩德基
相关的描述,并从中提炼出他的性格特征和行为模式。明确分析对象是进行形象分析的第一步,也是最关
键的一步。
二、抓住关键细节
接下来,我们要抓住文本中的关键细节,这些细节往往是揭示人物性格的重要线索。例如,在分析韩
德基的形象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仁心仁术:文中提到韩德基对待病人充满同情和关怀,常常免费为贫困病人治疗。
-无私奉献:韩德基不计报酬,始终以病人为中心,体现了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专业精湛:他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治疗方法,提高了治愈率。
-谦逊低调:即使取得显著成就后,韩德基依然保持谦虚的态度,不断学习提升自己。
通过这些具体的例子,我们可以清晰地勾勒出韩德基的形象特点,从而得出他是一个仁心仁术、无私
奉献且谦逊低调的医生。
三、分析行为动机
除了抓住关键细节外,还需要深入分析人物的行为动机。行为背后往往隐藏着深层次的心理活动和价
值观。例如,在2023年上海秋考卷第19题中,程子德新店开张,友人赠名“义善坊”。我们需要概括程
子德的事迹,并分析友人如此取名的原因。具体来说:
-事迹概括:程子德在开店初期遇到资金困难,但始终坚持诚信经营,拒绝使用劣质材料;他还积极
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帮助邻里解决实际问题。
-命名原因:“义善坊”这个名字体现了程子德的行为符合“义”(公正、正义)和“善”(善良、
慈善)的标准,表达了友人对其高尚品德的认可与赞扬。
通过分析程子德的具体行为及其背后的动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友人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名字来表
达对他的认可。
四、结合社会背景
在进行形象分析时,结合社会背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每一篇文学作品都承载着特定的历史信
息和社会文化背景,只有深入了解这些背景,才能更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在分析郑文宝急
于结识韩公的原因时,我们需要考虑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个人成长需求:
-学术共鸣:郑文宝对韩公的学术见解非常钦佩,认为其观点新颖且富有深度,希望能与其深入交流。
一个人成长:结识韩公不仅能拓宽自己的视野,还能从对方身上学到更多知识,有助于自身的发展。
-社会影响:韩公在当地享有很高的声誉,与之结交可以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通过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个人需求,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郑文宝急于结识韩公的原因。
五、总结与归纳
最后,我们需要对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在总结时,要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和行为模式,并
结合具体事例进行说明。例如,在分析韩德基的形象时,我们可以总结出他是一个仁心仁术、无私奉献且
谦逊低调的医生。这样的总结不仅简洁明了,还能够帮助读者快速理解人物的核心特质。
结语
通过上述步骤,我们可以系统地进行形象分析。无论是面对古代还是现代文本,都需要我们细致入微
地阅读,抓住关键细节,深入分析人物的行为动机,并结合社会背景进行全面解读。希望本文提供的方法
能够为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考试中提供一些帮助,使大家能够更加自信地应对形象分析类题目。记住,每
一次的形象分析都是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探索,也是对自己理解和表达能力的一次提升。
--------------------------------h
限时提升练
1土(建议用时:50分钟)
■、(2025•崇明一模)阅读文字,完成题目。
①朱云字游,鲁人也,徙平陵。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长八尺余,容貌甚壮,以勇力闻。年四十,
□变节从博士白子友受《易》,又事前将军萧望之受《论语》,皆能传其业。好倜傥大节,当世以是高之。
②是时,少府①五鹿②充宗贵幸,为梁丘《易》。自宣帝时善梁丘氏说,元帝好之欲考其异同令充宗
与诸《易》家论充宗乘贵辩口诸儒莫能与抗皆称疾不敢会。有荐云者,召入。摄衣登堂,抗首而请,音动
左右。既论难,连把五鹿君。故诸儒为之语曰:“五鹿岳岳,朱云折其角。”由是为博士。
③至成帝时,丞相故安昌侯张禹以帝师位特进,甚尊重。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目:“今朝廷大
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孔子所谓'鄙夫不可与事君'者也。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
臣一人以疗其余。”上问:“谁也?"对目:“安昌侯张禹。”上大怒,口:“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
罪死不赦。”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目:“此臣素著狂直于
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因当容之。臣敢以死争。”庆忌叩头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及后当
治槛,上目:“勿易!因而好之,以举直臣。”
④云自是之后不复仕,时出乘牛车从诸生,所过皆敬事焉。薛宣为丞相,云往见之。宣备宾主礼,因
留云宿,从容谓云目:“在田野亡事,且留我东阁,可以观四方奇士。”云目:“小生乃欲相吏邪?”宣
不敢复言。其教授,择诸生,然后为弟子。
⑤赞③目:昔仲尼称不得中行,则思狂狷。世称朱云有不知而作之者,我亡是也。
(节选自《汉书》)
【注释】①少府:古代官名。②五鹿:复姓。③赞:论赞,用以阐发作者或注家对人物、事件的评
论。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断佞臣一人以垣其余()(2)以旌直臣()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连挂五鹿君()
A.支撑B.驳倒C.依靠D.抵制
(2)因而辱之()
A.辑录B.安抚C.和睦D.修补
3.填入第①段方框处恰当的一项是()
A.乃B.故C.而D.且
4.第②段画线句应有五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
元帝好之欲考其异同令充宗与诸《易》家论充宗乘贵辩口诸儒莫能与抗皆称疾不敢会。
5.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孔子所谓"鄙夫不可与事君”者也。
*6.第⑤段中作者评价“昔仲尼称不得中行,则思狂狷。”请结合文本内容以及下列材料,简要分析你
对“狂狷”的理解。
材料: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
邢禹《论语注疏》:“狂者进取于善道,知进而不知退;狷者守节无为,应进而退也。”
【答案】
1.勉励/振奋表彰2.BD3.A
4.元帝好之/欲考其异同/令充宗与诸《易》家论/充宗乘贵辩口/诸儒莫能与抗/皆称疾不敢会。
5.如今朝廷大臣对上不能匡扶君主,对下不能给百姓带来利益,都是空占着职位、白吃饭不做事的,就是
孔子所说的“目光短浅的人不可以辅佐国君”。
6.①朱云不顾五鹿充宗尊贵受宠的身份,以智略驳倒他,体现出其不惧权贵坚守学说的品质;
②当廷犯颜直谏,体现出其倔强正直,唯正义是举的品质;
③不顾丞相之邀,坚持教授学生的行为,体现其倔强性格,及其有所不为的品质。
④综上,“狂狷”应包含直道而行,刚正不屈以及坚守内心有所不为之义。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①厉:通"励",勉励、振奋。句意:斩一个佞臣,以此来劝勉其他人。
②旌:表彰。句意:用它来表彰正直的臣子。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①拄:驳倒。句意:他接连驳倒五鹿充宗。
故选Bo
②辑:修补。句意:就把旧栏杆整修一下。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年四十,口变节从博士白子友受《易》"意思是:到四十岁时,他才改变行节跟从博士白子友学习《易经》。
这里需要一个副词,表示强调某个动作或事件发生的时间较晚。
A.乃:才。表示某个事件发生的较晚。"乃"符合上下文,填入方框最合适;
B.故:所以,表原因,不合语境;
C.而:而且,表转折,不合语境;
D.且:而且、并且,表并列或递进,不合语境;
故选Ao
4.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元帝也很喜好其解说,想考辩梁丘氏与其他各家解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就命令五鹿充宗和《易经》
学各家辩论。五鹿充宗凭仗着贵宠能言善变,诸儒没有谁能和(他)相抗衡,都借口有病不敢与会。
"元帝好之"主谓宾完整,"好"为谓语,"之"为宾语,其后应断开;
"异同"作"考"的宾语,其后应断开;
"令"的内容是"充宗与诸《易》家论","论"后应断开;
"充宗乘贵辩口”主谓宾完整,"充宗"是主语,"乘贵"是状语,"辩口”是谓语,其后应断开;
"诸儒莫能与抗",主谓完整,"莫能""与"是状语,"抗"后应断开;
"皆称疾不敢会"主语是省略掉的"诸儒",主谓结构完整,不必断开。
故断句:元帝好之/欲考其异同/令充宗与诸《易》家论/充宗乘贵辩口/诸儒莫能与抗/皆称疾不敢会。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上",对上;"匡",匡扶;"下",对下;"亡",通"无",不能;"尸位素餐”,指空占着职位,什么事也不做,
白吃闲饭;"鄙",见识粗鄙,目光短浅。
6.本题考查学生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①根据"少府五鹿充宗贵幸”和"摄衣登堂,抗首而请,音动左右。既论难,连拄五鹿君"分析可知,五鹿充
宗深得元帝宠爱,又能言善辩,朝中无人敢与之抗辩。只有朱云提衣登堂,昂首提问,凭借自身出众的才
学驳倒了他,体现出他不惧权贵、坚守学说的品质;
②根据"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及第二段内容分析可知,当时安昌侯张禹深得成帝器重,
而朱云却敢公然在大殿上指出他"尸位素餐",并且要求斩杀佞臣来勉励其余的臣子。为了肃清朝野而敢于触
怒皇上,体现了他倔强正直、唯正义是举的品质;
③根据"小生乃欲相吏邪?"和"其教授,择诸生,然后为弟子”分析可知,朱云此后不再做官,但深得他人
敬重。丞相薛宣想要招揽他进入东阁,而朱云直接拒绝,坚持教授学生,体现他倔强有风骨、有所不为的
品质;
④综合上文和材料,分析“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和"狂者进取于善道,知进而不知退"可知,"狂狷”指的
是直道而行,刚正不屈以及内心知进退,有所不为之义。
补充译文:
孔子说:“得不到言行合于中庸之道的人相交,那就必然是和狂与狷这两种人相交吧!狂的人具有进取精
神,狷的人有所不为。”
邢禺《论语注疏》:狂的人在好的道路上进取,要懂得进取而不知后退;狷的人坚守节操无所作为,应该
先进而后退。
参考译文:
①朱云,字游,是鲁人,后迁居平陵。年轻时(喜欢)结交游侠,借助宾客为自己报仇。身高八尺多,
仪容伟岸,凭借勇力闻名。到四十岁时,他才改变行节跟从博士白子友学习《易经》,又师从前将军萧望
之学习《论语》,(他)都能传承老师的学问。他洒脱不羁而能守大节,世人因此很崇敬他。
②当时,少府五鹿充宗显贵,很得元帝宠幸,治学《梁丘易》。汉宣帝在位时就赞赏梁丘氏的《易经》
解说,元帝也很喜好其解说,想考辩梁丘氏与其他各家解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就命令五鹿充宗和《易经》
学各家辩论。五鹿充宗凭仗着贵宠能言善变,诸儒没有谁能和(他)相抗衡,都借口有病不敢与会。有人
推荐朱云,就把他召入。(朱云)提衣登堂,昂首提问,声音震动左右。开始辩论以后,他接连驳倒五鹿
充宗。所以诸儒为他编了一句词儿:“五鹿高又高,朱云折其角。”从此朱云担任了博士。
③到成帝时,丞相故安昌侯张禹凭借皇帝老师的身份位至特进,(皇上)极为尊敬推崇(他)。朱云上
书求见(成帝),当时公卿大臣都在皇帝面前。朱云说:“如今的朝廷大臣,对上不能匡扶皇上,对下不
能有益于百姓,都是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的人,就是孔子所说的‘目光短浅的人不可以辅佐国君’。
我请求陛下赐一口尚方斩马剑,斩一个佞臣,以此来劝勉其他人。”成帝问:“你要斩的是谁呀?”朱云
回答道:“安昌侯张禹。”成帝大怒,说:“你一个小官居于下位而毁谤上级,在朝廷上侮辱我的老师,
罪当死不能赦免!”御史拉朱云下朝堂,朱云攀住殿上的栏杆,栏杆被他拉断。左将军辛庆忌摘掉官帽,
解下官印和绶带,在大殿之上叩头,说:“朱云一向以狂傲直率之名在当世著称。假如他说得有理(对),
就不可诛杀;他说的不对,也本来应该容纳他。我斗胆用死相争!”辛庆忌叩头流血。成帝的怒气才消解,
然后才饶了朱云。等到后来要修治栏杆,成帝说:“不要换了!就把旧栏杆整修一下,用它来表彰正直的
臣子。”
④朱云从此后就不再做官,有时带领着学生们乘牛车出来,探访的人都对他很敬重。薛宣做丞相,
朱云前往拜见。薛宣用宾主之礼相待,并趁机挽留朱云住宿,很随便地对朱云说:“(您)在田野间也没有
事,暂且留(在)我的东阁中,可以观看天下的奇士。”朱云说:“我难道是想做丞相的小吏么?”薛宣
就不敢再说这事。朱云传授学业,挑选学生,选众人中好的然后收为弟子。
⑤赞日:从前孔子说如果不能得遇中庸之人和他论道,就思谋进取而有所不为。世人称颂朱云有不知
道情况而随便述作的人,我孔子没有这种行为。
二、(2025•普陀一模)阅读文字,完成题目。
①杨继宗,字承芳,阳城人。授刑部主事。河间获盗,遣里民张文、郭礼送京师,盗逸。文谓礼日:
“吾二人并当死。汝母老,鲜兄弟,以我代盗,底全汝母子命。”礼泣谢,从之。文桎梏诣部,继宗察非盗,
竞辨出之。
②成化初,用王翱荐,擢嘉兴知府。以一仆自随署斋萧然性刚廉孤峭人莫敢犯。御史孔儒清军,里老
多挞死。继宗榜日:"御史杖人至死者,诣府报名。"儒怒。继宗入见日:“为治有体①。公但剔奸弊,劝惩官
吏。若比户稽核,则有司事,非宪体也。"儒不能举,而心甚衔之。濒行,突入府署,发箧视之,敝衣数袭
而已。儒惭而去。
③畿内多权贵庄田,有侵民业者,辄夺还之。星变,应诏陈言,历指中官及文武诸臣贪残状,且请召
还中官出镇者。益为权贵所嫉。治中陈翼讦其过,权贵因牛之,左迁云南副使。
④孝宗立,迁湖广按察使。既至,命汲水百斛,洗涤厅事而后视事,目:“吾以除秽也。“居无何,复
以佥都御史巡抚云南。三司多旧僚,相见欢然。既而出位揖之日:“明日有公事,诸君幸相谅。”遂劾罢不职
者八人。未几千。
⑤继宗力持风节,而居心慈厚。为浙江按察时,仓官十余人坐缺粮系狱,至鬻子女以偿。继宗欲宽之
而无由。一日,送月俸至,命量之,则溢原数。较他司亦然。因悟仓吏缺粮之由,将具实以闻。众惧,请
于继宗,愿捐俸代偿。由是十人者获释。
⑥天启初,谥贞肃②。
——《明史•卷一百五十九》
【注】①体:规定、准则。②贞肃:忠贞严正。
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聪全汝母子命()(2)用王翱荐()
8.结合文意,为下列加点词选择释义无理的一项
(1)儒不能奉()
A.怨恨B.报复C.抵挡D.辩驳
(2)权贵因中之()
A.造谣B.面对C.笼络D.伤害
9.把第②段画直线部分译成现代汉语。
公但剔奸弊,劝惩官吏。若比户稽核,则有司事,非宪体也。
10.第②段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以一仆自随署斋萧然性刚廉孤峭人莫敢犯。
・n.根据第③④段,概述杨继宗“力持风节”的具体表现。
12.本文第⑤段补叙的内容是否可以删去?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7.但愿、或许因为8.DA9.
您只需要剔除奸邪狡诈的人,对官吏进行奖惩。如果挨家挨户去核查,那是相关部门的事情,不是御史的
职责范围。
10.以一仆自随/署斋萧然/性刚廉孤峭/人莫敢犯
11.①面对贪婪残暴的权贵能够挺身而出、毫不退缩。
②新职到任时洗涤厅堂奉公正己、以身作则。
③与旧僚共事不徇私情,果断弹劾不称职的官员。
12.不可以删去。
①第⑤段叙述杨继宗面对仓官缺粮没有立即严惩,而是在发现可能存在的制度漏洞后,允许众人捐俸代偿,
体现其既忠于职守,又能兼顾人情、宽严相济,不盲目施以惩处的谨慎和公正。
②补叙这一事件一方面呼应谥号“贞肃”的评价,另一方面也暗含作者对理想良吏形象的推崇,以及对明
代吏治刑罚过于严苛的不完全认同。。
【解析】
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①庶:但愿、或许。句意:或许能保全你母子的性命。
②用:因为。句意:因为王翱的推荐。
8.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1)句意:孔儒不能(对杨继宗的话)辩驳;可见"难"是"辩驳"。
故选D。
(2)句意:权贵们趁机造他的谣;可知"中"是"造谣"。
故选A。
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但",只;"剔",剔除;"劝惩",奖惩;"若",如果;"比户",一户挨着一户;"稽核",核查;"有司",相关
部门。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他只带一个仆人跟随自己,官署书斋都简朴冷清。他生性刚正廉洁,孤傲严厉,没有人敢冒犯他。
"以一仆自随”是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以一仆随自","以一仆"作"随"的状语,动宾结构完整,在"随"后
断开;
"署斋"是主语,"萧然"是谓语,结构完整,在"然"后断开;
"性"是主语,"刚廉孤峭’并列作谓语,结构完整,在"峭"后断开。
故标识为"以一仆自随/署斋萧然/性刚廉孤峭/人莫敢犯"。
1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①面对权贵侵占百姓产业,杨继宗果断夺回并归还给百姓,体现了他对百姓权益的维护和对权贵不法行为
的抵制;针对星变,杨继宗应诏陈言,毫不避讳地指出中官及文武诸臣的贪残状况,并且请求召回出镇的
中官,因此被权贵们嫉恨;这些都表现出他挺身而出、毫不退缩、敢于直言、不畏权贵的节操。
②到湖广任职时,杨继宗"命汲水百斛,洗涤厅事而后视事",寓意去除污秽,表明他对官场不良风气的厌
恶,通过洗涤厅堂表明自己奉公正己、以身作则,希望就此营造一个清正的环境。
③杨继宗巡抚云南时,”三司多旧僚,相见欢然”,但到公事时不徇私情,毫不留情地弹劾并罢免了八名不
称职的官员,展现了他严格要求官吏、公正无私的品格。
1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不可以删去。
①第⑤段讲述杨继宗发现仓官因缺粮系狱,又了解到仓吏缺粮是因为俸禄计量有问题,于是在发现可能存
在的制度漏洞后,允许众人捐俸代偿使仓官获释,这件事进一步展现了他不仅忠于职守、刚正不阿;还心
地善良、兼顾人情,富有同情心,宽严相济,使杨继宗的形象更加丰满立体。
②补叙这一事件一方面呼应谥号"贞肃"的评价,突出了杨继宗居心慈厚的特点,深化了文章对杨继宗力持
风节且心怀百姓的主题的表达;另一方面,"仓官十余人坐缺粮系狱,至鬻子女以偿",因为未查明的缺粮这
一问题,仓官们就面临牢狱之灾,甚至不得不卖儿卖女来偿还;这一现象深刻地反映出明代吏治刑罚的严
苛程度,没有考虑到具体情况和当事人的实际困难。然后通过记述杨继宗的态度和做法,表达了作者对这
种更加人性化处理方式的认可,从侧面反映出对明代吏治刑罚过于严苛的反思,暗含作者对杨继宗这类能
公正合理解决问题的理想良吏的赞赏和推崇。
参考译文:
①杨继宗,字承芳,是阳城人。被授予刑部主事一职。河间捕获了盗贼,派遣乡里百姓张文、郭礼押
送到京城,途中盗贼逃走了。张文对郭礼说:“我们两个人都应当被处死。你母亲年老,又缺少兄弟,让我
来代替盗贼(受死),或许能保全你母子的性命。”郭礼哭泣着感谢,听从了张文的建议。张文戴着枷锁脚
镣来到刑部,杨继宗察觉他不是盗贼,最终分辨真相释放了他。
②成化初年,因为王翱的推荐,杨继宗被提拔为嘉兴知府。他只带一个仆人跟随自己,官署书斋都很
简朴冷清。他生性刚正廉洁,孤傲严厉,没有人敢冒犯他。御史孔儒来嘉兴清理军队,许多里正被他鞭挞
致死。杨继宗张榜告示说:“有被御史杖责致死的,到府衙来报告姓名。”孔儒十分恼怒。杨继宗去拜见他说:
“治理百姓有一定的准则。您只需要剔除奸邪狡诈的人,对官吏进行奖惩。如果挨家挨户去核查,那是相关
部门的事情,不是御史的职责范围。”孔儒无法辩驳,但心中十分怨恨他。孔儒临走时,突然闯进杨继宗的
府衙,打开杨继宗的箱子查看,里面只有几件破旧衣服罢了。孔儒惭愧地离开了。
③京城附近有很多权贵的庄田,凡有权贵侵占百姓产业的,杨继宗就立即夺回来归还给百姓。发生星
象变异,杨继宗应皇帝诏令陈述意见,一一指明宦官和文武大臣们贪婪残暴的情况,并且请求召回出镇地
方的宦官。这更加被权贵们嫉恨。嘉兴府治中陈翼告发他的过失,权贵们趁机造他的谣,他被贬为云南副
使。
④明孝宗即位后,杨继宗调任湖广按察使。到任后,他命令下属汲水一百斛,把办公的厅堂冲洗干净
后才开始处理政事,说:“我用这个来去除污秽。”过了不久,他又以佥都御史的身份巡抚云南。云南三司的
官员大多是他的旧同僚,见面时大家都很高兴。随后他离开座位向他们作揖说:“明天有公事要办,希望各
位能体谅我。”于是弹劾罢免了不称职的官员八人。不久之后,杨继宗去世。
⑤杨继宗极力推崇风纪节操,而且心地善良宽厚。他任浙江按察使的时候,有十多个仓库官吏因短缺
库粮被关在狱中,甚至到了卖儿卖女来偿还的地步。杨继宗想宽免他们却没有办法。有一天,送来了他的
月俸,他命人称量一下,发现超出了原来的数目。再称量别的官吏的俸禄,也都如此。他因此明白了仓库
官吏短缺库粮的原因,准备将实际情况上报朝廷。众人都很害怕,向杨继宗求情,希望捐出自己的俸禄代
替仓库官吏偿还。因此那十多个仓库官吏获得了释放。
⑥天启初年,追赠杨继宗"贞肃”的谥号。
三、(2025•金山一模)阅读文字,完成题目。
魏知古传
①魏知古,深州陆泽人。方直有雅才,擢进士第。以著作郎修国史,累迁卫尉少卿,检校相王府司马。
睿宗立,以故属拜黄门侍郎,兼修国史。
②会造金仙、玉真观,虽盛夏,工程严促,知古谏日:“臣闻‘古之君人,必时视人之所勤,人勤于
食则百事废‘,故曰'不作无益害有益'。又曰'罔哪①百姓以从己之欲'。此皆兴化立治、为政养人之本
也。今为公主造观,将以树功祈福,口地皆百姓所宅,卒然迫逼,令其转徒,扶老携幼,剔瓦,呼嗟道路。
乖人事,违天时,起无用之作,崇不急之务,群心震摇,众口藉藉。陛下为人父母,欲何以安之?愿下明
诏,顺人欲,除功役,收之桑榆,其失不远。”不纳。复谏目:“自陛下戡翦②凶逆,保定大器,苍生掣掣
以谓朝有新政。今风教颓替日益甚,府藏空屈,吏员浸增,诸司试补、员外、检校官已赢二千,太府之帛
为弹,太仓之米不支。臣前请停金仙、玉真,讫亦未止。今前水后旱,五谷不立,繇兹向春,必甚饥僮,
陛下欲何方以赈之?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若乘中国
饥虚,窥犯亭郭,复何以防之?”帝嘉其直,以左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三品。
③先天元年,为侍中。从猎渭川,献诗以泌,(帝)手制褒答,并赐物五十段。明年,封梁国公。窦
怀贞等诡谋乱国,知古密发其奸,怀贞诛,赐封二百户,物五百段。玄宗恨前赏薄,手敕更加百户,举其
著节。是冬,诏知东都吏部选事,以称职闻,优诏赐衣一副。自是恩意尤季,由黄门监改紫微令。开元三
年卒,年六十九。宋璟闻而叹目:起向古遗真子,产古遗爱兼之意其魏公平;赠幽叫都督燧旦忠。
④所荐泡水令吕太一、蒲州司功参军齐浣、右内率骑曹参军柳泽、密尉宋遥、左补阙袁晖、右补阙封
希颜、伊阙尉陈希烈,后皆有闻于时。
(选自《新唐书•魏知古传》)
【注】①喷(fu):违背。②戡(心n)翦:平定剪除。
13.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从猎渭川,献诗以圆)(2)自是恩意尤渥()
14.结合文意,为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1)苍生期期以谓朝有新政()
A.温和B.肃静C.景仰D.波涛汹涌
(2)手敕更加百户,旌其著节()
A.表明B.识别C.表彰D.精细
15.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内的一项是()
A.虽B.而C.且D.乃
16.把第②段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乖人事,违天时,起无用之作,崇不急之务,群心震摇,众口藉藉。
17.第③段画波浪线部分有四处需加句读,请用"/"标识出来。
叔向古遗直子产古遗爱兼之者其魏公乎赠幽州都督谥曰忠
・18.分析第②段魏知古对皇帝“复谏”能够成功的原因。
▲19.简析第④段对塑造魏知古人物形象的作用。
【答案】
13.委婉劝谏,婉言规劝优厚14.(1)C(2)C15.B16.违背人事,违背天时,
兴起无用的劳作,注重不急的事务,群心动摇,众说纷扰。
17.叔向古遗直/子产古遗爱/兼之者其魏公乎/赠幽州都督/谥日忠
18.魏知古复谏睿宗停止建观,有理有据,有礼有节。先肯定睿宗治政有功绩;再针对朝廷府库空虚、官
员日增等现实问题,层层推进;最后联系当下国家内忧外患的现实问题,深入分析,恳切希望睿宗停止建
观。他的进谏过程始终从君王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措辞委婉恳切,态度真诚,故复谏成功。相较而言,
第一次进谏仅关注一个现实问题,事实证据不足,说服力不强。
19.本段写魏知古推荐的人多且后来都名噪一时,从侧面体现了魏知古的正直和有眼光,使人物形象更加
丰满,凸显了史传文学的完整性,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解析】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1)讽,动词,委婉劝谏,婉言规劝。句意:他献上诗篇委婉劝谏。
(2)渥,形容词,优厚。句意:从此皇帝对他的恩宠更加优厚。
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1)颛颛,动词,景仰。句意:百姓们都翘首期盼,认为朝廷会有新的气象。
故选C。
(2)旌,动词,表彰。句意:亲自下敕令又给他增加了一百户,以表彰他显著的节操。
故选C„
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句意:如今为公主修建道观,本是想建立功德、祈求福佑,可那地方都是百姓的住宅,突然逼迫他们,让
他们搬家,百姓们扶老携幼,拆除自家房屋的瓦片,一路上叹息哀号。据方框前后内容看,需要选用表示
转折关系的词语。
A.错误。"虽",作连词时,表转折或假设,译为"虽然"或"即使",常用在句子开头,需排除。
B.正确。"而",作连词时,可以表转折,译为"可""但是",可领起句子"地皆百姓所宅”。
C.错误。"且”,作连词时,可以表并列、递进、让步关系,译为"又""而且""尚且"等,需排除。
D.错误。"乃",作连词时,可以表示承接、条件、转折,译为"于是""才""却"等,表转折时直接带动词,需
排除。
故选Bo
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乖'违背;"崇",注重;"震摇",动摇;"藉藉",纷扰。
17.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叔向有古人正直的遗风,子产有古人仁爱的遗风,二者兼备的大概就是魏公了吧!"朝廷追赠他为幽
州都督,谥号为"忠"。
"叔向"和"子产"是人名,"叔向古遗直"和"子产古遗爱”句子形式相同,"子产古遗爱”前后需断开。
"兼之者"是主语,"乎”是句末语气词,"兼之者其魏公乎"句子结构完整,"乎"后需断开。
"赠”是动词,是朝廷发出的动作,"幽州都督"是其谓语;"谥”是名词,作主语"曰忠"是谓语和宾语,"谥"前
断开。
故断句应为:叔向古遗直/子产古遗爱/兼之者其魏公乎/赠幽州都督/谥曰忠。
18.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魏知古"复谏”能够成功主要有以下原因:
(1)魏知古复谏时,第一句话说的是"自陛下戡翦凶逆,保定大器,苍生颛颛以谓朝有新政",这是先肯定
睿宗治政有功绩,接着联系当下国家内忧外患的现实问题,深入分析,恳切希望睿宗停止建观,有理有据,
有礼有节,利于复谏成功。
(2)分析现实问题时,魏知古从多方面组织论据,先描述百姓惨状,罗列当下严峻局势,如社会风气日益
衰败,府库空虚,官吏冗余,太府的丝织品和太仓的粮食都难以为继,且面临水旱灾害即将引发饥荒,让
皇帝意识到国内危机重重,接着点明外部威胁,提及突厥久为中原祸患,虽遣使请婚,但狼子野心,趁中
原饥虚时恐会侵犯边境,提醒皇帝关注国家安全问题。可知,他的进谏过程始终从君王的角度出发考虑问
题,措辞委婉恳切,态度真诚,故复谏成功。
(3)相较而言,复谏弥补了第一次进谏的不足。第一次进谏,魏知古仅关注一个现实问题,引用"古之君
人,必时视人之所勤,人勤于食则百事废""不作无益害有益""罔啡百姓以从己之欲”等古语,强调君主应关
注民生、不做损害百姓之事,这是兴化立治、为政养人的根本,但是事实证据不足,说服力不强。
1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段含义及作用的能力。
第④段通过列举魏知古所举荐的人"后皆有闻于时",从侧面塑造了魏知古的形象。他所举荐的这些人多,
且在当时人多且后来都名噪一时,足以见得他能够精准地发现人才,展现出他的正直和眼光独到的一面,
使魏知古的形象更加丰满。此外,魏知古有识人之能也体现出他对朝廷的贡献,进一步丰富了他忠诚、有
担当的忠臣形象,凸显了史传文学的完整性,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参考译文:
魏知古传
魏知古,是深州陆泽人。为人正直且有高雅的才学,考中了进士。凭借著作郎的身份编修国史,多次
升迁后担任卫尉少卿,检校相王府司马。睿宗即位后,因为他曾是相王府的旧属而任命他为黄门侍郎,同
时编修国史。
恰逢修建金仙、玉真两座道观,虽然正值盛夏,工程却催得很紧。魏知古劝谏说:"我听说,古代统治
百姓的君主,一定会时常关注百姓所从事的劳作,百姓如果把精力都放在获取食物上,那其他事就都荒废
了‘,所以说,不做无益的事来损害有益的事'。又说,不要违背百姓的意愿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这些都是
振兴教化、建立治世、处理政务、养育百姓的根本所在。如今为公主修建道观,本是想建立功德、祈求福
佑,可那地方都是百姓的住宅,突然逼迫他们,让他们搬家,百姓们扶老携幼,拆除自家房屋的瓦片,一
路上叹息哀号。违背人事,违背天时,兴起无用的劳作,注重不急的事务,群心动摇,众说纷扰。陛下身
为百姓的父母,打算怎样让他们安定呢?希望陛下能颁下英明的诏书,顺应百姓的意愿,停止这项工程,
及时补救,这样过错还不算大。”但皇帝没有采纳他的意见。魏知古又劝谏说:“自从陛下平定铲除了凶恶悖
逆之人,稳固了皇位,百姓们都翘首期盼,认为朝廷会有新的气象。如今风俗教化日益衰败,府库空虚,
官吏人数逐渐增多,各部门试用候补、员外、检校之类的官员已经超过两千人,太府的丝织品都用尽了,
太仓的粮食也不够支出了。我之前请求停止修建金仙、玉真二观,到现在也没停止。如今先是水灾接着又
是旱灾,庄稼没有收成,由此到春天,一定会出现严重的饥荒,陛下打算用什么办法来赈济百姓呢?而且
突厥对中原造成祸患由来已久,虽然派遣使者来请求通婚,但恐怕他们怀着豺狼般的心思,中原力量弱时
他们就顺服,中原强大时他们就骄横悖逆,如果趁着中原饥荒国力空虚,窥探侵犯边境要塞,又拿什么来
防御他们呢?”皇帝赞赏他的正直,任命他为左散驯■常侍、同中书门下三品。
先天元年,魏知古担任侍中。跟随皇帝在渭川打猎时,他献上诗篇委婉劝谏,皇帝亲手写诏书褒奖答
复他,并赏赐五十段物品。第二年,他被封为梁国公。窦怀贞等人阴谋叛乱、扰乱国家,魏知古暗中揭发
他们的奸谋,窦怀贞被诛杀后,朝廷赐给他二百户的食邑,五百段物品。玄宗遗憾之前的赏赐太少,亲自
下敕令又给他增加了一百户,以表彰他显著的节操。这年冬天,皇帝下诏让他主持东都吏部选官之事,他
因称职而闻名,皇帝特下优诏赏赐他一套衣服。从此皇帝对他的恩宠更加优厚,他由黄门监改任紫微令。
开元三年去世,享年六十九岁。宋璟听闻后叹息说:“叔向有古人正直的遗风,子产有古人仁爱的遗风,二
者兼备的大概就是魏公了吧!”朝廷追赠他为幽州都督,谥号为"忠”。
魏知古所举荐的泡水令吕太一、蒲州司功参军齐浣、右内奉骑曹参军柳泽、密尉宋遥、左补阙袁晖、
右补阙封希颜、伊阙尉陈希烈,后来在当时都很有名望。
(选自《新唐书•魏知古传》)
四、(2025•虹口期末)阅读文字,完成题目。
①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
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迁光禄勋主事。时
陈蕃为光禄勋,滂执公仪诣蕃,蕃不止之,滂怀恨,投版弃官而去。郭林宗闻而让蕃目:“若范孟博者,
岂宜以公礼格之?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也?”蕃乃谢焉。
②复为太尉黄琼所号,后诏三府掾属举谣言,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尚书责滂所劾猥
多,疑有私故。滂对目:“臣之所举自非盟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礼哉!以会日迫促,故先举所急,其
未审者,方更参实。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吏不能诘。滂睹时方艰,知意不行,因投劾去。
③太守宗资先闻其名,请着功曹,委任政事。滂在职,严整疾恶。其有行违孝悌、不轨仁义者,皆扫
迹斥逐,不与共朝。滂外甥西平李颂,公族子孙,而为乡里所弃。中常侍唐衡以颂请资,资用为吏。滂以
非其人,寒而不召。资迁怒,捶书佐朱零。零仰目:“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今日宁受笞死,而滂
不可违。”资乃止。
(节选自《后汉书•范滂传》)
20.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滂执公仪退蕃()(2)复为太尉黄琼所辟()
21.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请号功曹()
A.布署B.考核C.充任D.记录
(2)号而不召()
A.搁置B.休息C.罢免D.平息
22.第②段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臣之所举自非叨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
23.把第①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郭林宗闻而让蕃曰:"若范孟博者,岂宜以公礼格之?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也?”
♦24.第③段是如何塑造范滂这一人物形象的?请加以分析。
【答案】
20.拜访征召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游戏产业与智能设备融合创新考核试卷
- 海上溢油应急响应与处理技术考核试卷
- 社区团购广告考核试卷
- 口腔科用牙科综合治疗台电气安全考核试卷
- 电气设备节能技术考核试卷
- 全国卷语文高考的作文
- 硅冶炼过程中的物理冶金考核试卷
- 糖果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深度解读考核试卷
- 纺织设备振动与噪声控制考核试卷
- 急性胰腺炎PBL护理查房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选修笔记
- 社交媒体招聘效果评估-深度研究
- 谱写全球南方团结合作的新篇章-2025年春季学期形势与政策课件
- 菌群失衡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痰湿证型生物学内涵相关性研究进展
- 2025年河南林业职业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教师学习《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心得体会
- 畜牧业运输车驾驶员招聘合同
- 企业家精神理论演进与展望
- 2025年陕煤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科技行业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应用方案
- 安装光伏居间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