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情境问题破译(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热点题型专项训练(新高考)_第1页
新情境问题破译(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热点题型专项训练(新高考)_第2页
新情境问题破译(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热点题型专项训练(新高考)_第3页
新情境问题破译(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热点题型专项训练(新高考)_第4页
新情境问题破译(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热点题型专项训练(新高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点题型•新情境问题攻略

专题19新情境问题破译

目录

01.题型综述...................................................................

02.解题攻略...................................................................

03.高考练场...................................................................................26

01题型综述

高考试题从原来的解题到现在的解决问题,出现的情境题越来越多,题目情境来源于生活、生产、体育运

动、科技,无情境不命题。

<02解题攻略

1.仔细读题,构建物理模型

明确题中所给的物理情境要解决的问题,仔细分析该情境描述的研究对象。经历了什么过程?受哪些

作用力?分析运动性质,遵循哪些规律?将此问题和学过的知识相关联,在大脑中调出所学过的关于这个

问题所涉及的物理知识。

2.挖掘破题关键解决实际问题,根据题目展示的物理情境,建立好物理模型之后,再看看我们需要解决什

么问题,然后再次回到题目所给的信息中去挖掘破题关键信息,进行二次读题,最终查看问题是否得到解

决。

3.还有一些情境题为假情境,戴着情境的帽子,把这几句信息去掉对解题无影响,这样的题可以去掉情境,

从中直接找出关键信息即可。

【典例剖析】

例1.如图所示,吸附在竖直玻璃上质量为加的擦窗工具,在竖直平面内受重力、拉力和摩擦力(图中未

画出摩擦力)的共同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拉力大小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水平向右,重力加速度为g,

则擦窗工具所受摩擦力()

A.大小等于mgB.大小等于后〃吆

C.大小小于%gD.大4、大于Cmg

【解题指导】

物理情境擦窗工具擦玻璃

解决问题擦玻璃过程中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

关联知识共点力的平衡

擦窗工具在竖直平面内受重力、拉力和摩擦力(图中未画出摩擦力)的共

与情境结合

同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力分析,求摩擦力

【答案】B

【详解】对擦窗工具进行正视图的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mg

水平方向上拉】尸与擦窗工具所受摩擦力水平分量启等大反向,竖直方向上重力加g与擦窗工具所摩擦力

竖直分量久等大反向,所以擦窗工具所受摩擦力方向如图中/所示,大小为

故选Bo

例2福建土楼兼具居住和防御的功能,承启楼是圆形土楼的典型代表,如图(a)所示。承启楼外楼共四层,

各楼层高度如图(b)所示。同一楼层内部通过直径约50m的圆形廊道连接。若将质量为100kg的防御物资

先从二楼仓库搬到四楼楼梯口M处,再用100s沿廊道运送到N处,如图(c)所示。重力加速度大小取lOm/sz,

则()

(a)承启楼

(c)四楼平面图

A.该物资从二楼地面被运送到四楼M处的过程中,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为5400J

B.该物资从M处被运送到N处的过程中,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为78500J

C.从M处沿圆形廊道运动到N处,位移大小为78.5m

D.从M处沿圆形廊道运动到N处,平均速率为0.5m/s

【解题指导】

物理情境福建土楼

若将质量为100kg的防御物资先从二楼仓库搬到四楼楼梯口”处,再用

解决问题

100s沿廊道运送到N处,位移、做功等问题

关联知识位移,平均速率公式,恒力做功的计算

承启楼是圆形土楼的典型代表,承启楼外楼共四层,各楼层高度如图(b)所

与情境结合

示。同一楼层内部通过直径约50m】圆形廊道连接。搬运过程中,克服重

力所做的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情境中的初末位置

连线长度为位移大小,在此过程中的路程和时间之比计算平均速率

【答案】A

【详解】A.该物资从二楼地面被运送到四楼初处的过程中,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为

%=mgNh=100xlOx(2.7+2.7)J=5400J

故A正确;

B.该物资从M处被运送到N处的过程中,由于“、N高度差为零,所以克服重力做功为零,故B错误;

C.从M处沿圆形廊道运动到N处,位移大小为50m,故C错误;

D.从初处沿圆形廊道运动到N处,平均速率为

CTTV3.14xG—

v=—=——=-------—m/s=0.785m/s

tt100

故D错误。

故选Ao

例3国产科幻大片《流浪地球2》中的“太空电梯”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震撅。如图所示,“太空电梯”由

地面基站、缆绳、箱体、同步轨道上的空间站和配重组成,缆绳相对地面静止,箱体可以沿缆绳将人和货

物从地面运送到空间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面基站可以建设在青藏高原上

B.配重的线速度小于同步空间站的线速度

C.箱体在上升过程中受到地球的引力越来越小

D.若同步空间站和配重间的缆绳断开,配重将做向心运动

【解题指导】

物理情境《流浪地球2》中的“太空电梯”

建设“太空电梯”,由地面基站、缆绳、箱体、同步轨道上的空间站和

解决问题配重组成,缆绳相对地面静止,利用箱体可以沿缆绳将人和货物从地

面运送到空间站

圆周运动线速度与角速度关系,圆周运动动力学分析,向心运动、离

关联知识

心运动

读图可知,空间站处于同步轨道上,和地球自转同步,角速度相同,

若无配重,地球对其引力提供向心力咕=加。2r空,缆绳恰无张力;

与情境结合箱体可以沿缆绳将人和货物从地面运送到空间站,缆绳对箱体提供向

上拉力,对空间站向下拉影响空间站的安全;配重在同步轨道外,引

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7y产,缆绳提供拉力,处于绷紧状态

尸配尸空

【答案】c

【详解】A.由题意可知,整个同步轨道一定在地球赤道正上方,因此地面基站不可以建设在青藏高原上,

A错误;

B.由太空电梯的结构可知,配重与同步空间站的角速度相同,由v=5可知,空间站的环绕半径小于配重

的环绕半径,因此配重的线速度大于同步空间站的线速度,B错误;

Mm

C.由万有引力定律b=GF可知,箱体在上升过程中受到地球的引力随距离一的增加而减小,c正确;

r

D.由题意可知,空间站和配重都做匀速圆周运动,若缆绳断开,配重与地球间的万有引力则有

厂,„MmMm22

F=G---<G---=1TICD餐<YYICDTgg

rs.

即地球对配重的万有引力小于配重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因此配重会做离心运动,D错误。

故选C。

例4如图甲所示为利用霍尔元件制作的位移传感器。将霍尔元件置于两块磁性强弱相同、同名磁极相对放

置的磁体正中间,以中间位置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乙所示的空间坐标系。当霍尔元件沿x轴方向移动到不同

位置时,将产生不同的霍尔电压U,通过测量电压U就可以知道位移x。已知沿x轴方向磁感应强度大小

B=kx(左为常数,且左>0),电流/沿+z方向大小不变。该传感器灵敏度也,要使该传感器的灵敏度变

Ax

大,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甲乙

A.把霍尔元件沿x方向的厚度变小B.把霍尔元件沿了方向的高度变大

C.把霍尔元件沿z方向的长度变大D.把霍尔元件沿了方向的高度变小

【解题指导】

物理情境利用霍尔元件制作的位移传感器

两块磁性强弱相同、同名磁极相对放置的磁体正中间,以中间位置为

坐标原点建立如图乙所示的空间坐标系。沿X轴方向移动到不同位置

解决问题

时,磁感应强度不同,产生不同的霍尔电压U,通过测量电压U就可

以知道位移X

关联知识磁场的叠加,霍尔元件,电流微观表达式

磁场叠加后,沿x轴方向磁感应强度大小2=入,霍尔效应/二口应

a

与情境结合

结合/=〃eSv=〃eRv,得传感器灵敏度妆表达式,得出结论

Ax

【答案】A

【详解】设霍尔元件沿y轴反向的高度为力沿x轴方向的厚度为/,电流的微观表达式为

I-neSv-nedlv

I

v=------

nedl

自由电荷受洛伦兹力和电场力平衡

e-=evB

d

U=dvB

由磁感应强度大小

B=kx

7曲

k=----

Ax

\Udv\B„Ikl

-----=--------=dk------=----

AxAxnedlnel

可知,要使该传感器的灵敏度变大,应把霍尔元件沿X方向的厚度/变小。

故选Ao

例5冰壶是冬季奥运会上非常受欢迎的体育项目。如图所示,运动员在水平冰面上将冰壶A推到M点放手,

此时A的速度%=2m/s,匀减速滑行匹=16.8m到达N点时,队友用毛刷开始擦A运动前方的冰面,使A

与NP间冰面的动摩擦因数减小,A继续匀减速滑行%=3.5m,与静止在尸点的冰壶B发生正碰,碰后瞬

间A、B的速度分别为VA=0-05m/s和%=0.55m/s。已知A、B质量相同,A与间冰面的动摩擦因数

4=0.01,重力加速度g取lOm/s"运动过程中两冰壶均视为质点,A、B碰撞时间极短。求冰壶A

(1)在N点的速度匕的大小;

(2)与NP间冰面的动摩擦因数〃2。

【解题指导】

物理情境体育赛事中的冰壶比赛

解决问题求冰壶A在N点的速度vi的大小,与NP间冰面的动摩擦因数〃2

关联知识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

以体育赛事为情境,冰壶A推到M点放手,此时A的速度w=2m/s,

匀减速滑行为=16.8m到达N点,冰壶A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可

用牛顿运动定律或动能定理;到达N点时,队友用毛刷开始擦A

与情境结合运动前方的冰面,使A与NP间冰面的动摩擦因数减小,A继续匀

减速滑行&=3.5m,碰后瞬间A、B的速度分别为VA=0.05m/s

和VB=0.55m/s,碰撞遵循动量守恒定律,NP段可用牛顿运动定律

或动能定理

【答案】(1)x=0.8m/s;(2)〃2=8004

【详解】(1)设冰壶质量为加,A受到冰面的支持力为N,由竖直方向受力平衡,有

N=mg

设A在血W间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则有

f=%N

设A在跖V间的加速度大小为。,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ma

联立解得

a==0.1m/s2

由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有

■p;-VQ——2aX]

代入数据解得

巧=0.8m/s

(2)设碰撞前瞬间A的速度为均,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

mv2=mvA+mvB

解得

v2=0.6m/s

设A在N尸间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了',则有

f=〃2机g

由动能定理可得

-f-x2

联立解得

4=0.004

例6某探究小组设计了一个报警装置,其原理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的圆柱形容器内用面积S=lOOcn?、

质量加=1kg的活塞密封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能无摩擦滑动。开始时气体处于温度[=300K、活塞

与容器底的距离为=30cm的状态环境温度升高时容器内气体被加热,活塞缓慢上升1=3cm恰好到达容

器内的卡口处,此时气体达到状态3。活塞保持不动,气体被继续加热至温度〃=363K的状态。时触动报

警器。从状态/到状态C的过程中气体内能增加了AU=158J。取大气压p°=0.99x1O'pa,求气体。

(1)在状态8的温度;

(2)在状态C的压强;

(3)由状态/到状态。过程中从外界吸收热量。。

物理情境探究小组设计了一个温度报警装置

解决问题达到预设温度报警装置报警

关联知识查理定理,盖一吕萨克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

活塞能无摩擦滑动,活塞缓慢上升d=3cm恰好到达容器内的

与情境结合卡口处,此时气体达到状态3,经历什么过程;活塞保持不动,

气体被继续加热至温度TC=363K的状态C时触动报警器,经

历什么过程;从状态/到状态C的过程中气体内能增加了AU

=158J,求由状态/到状态。过程中从外界吸收热量0,考

虑热力学第一定律,气体对外做功情况

【答案】⑴330K;(2)l.lxlO5Pa;(3)188J

【详解】(1)根据题意可知,气体由状态/变化到状态8的过程中,封闭气体的压强不变,则有

匕=%

TATB

解得

TB=-^TA=330K

(2)从状态A到状态B的过程中,活塞缓慢上升,则

pBS=p0S+mg

解得

5

7?g=lxlOPa

根据题意可知,气体由状态B变化到状态C的过程中,气体的体积不变,则有

PB__PC_

TB~Tc

解得

Pc=^-PB=l.lxlO5Pa

1B

(3)根据题意可知,从状态4到状态C的过程中气体对外做功为

%=PBSM=30J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有

\U=W+Q

解得

0=AU+印=188J

【变式演练】

1.我国古建屋顶较多采用蝴蝶瓦方式铺设。如图甲是两片底瓦和一片盖瓦的铺设示意图,三根椽子所在平

面与水平面夹角为0。如图乙为截面示意图,弧形底瓦放置在两根相互平行的椽子正中间,椽子对底瓦的支

持力网与三根椽子所在平面的垂线方向夹角为a,盖瓦的底边恰与底瓦的凹槽中线接触,受到底瓦垂直椽

子所在平面向上的支持力。已知盖瓦和底瓦质量均为小,认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重力加速

度为g,在无扰动的情况下,底瓦与盖瓦均保持静止。若仅研究这三片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椽子对底瓦的支持力支=3:gcos。B.椽子对底瓦的支持力然=3:gcos。

4sma4cosa

c,底瓦与椽子间的动摩擦因数〃上网2D.底瓦与椽子间的动摩擦因数吆

sinacosa

【答案】B

【详解】AB.以两片底瓦和盖瓦整体为研究对象,易得这个整体的重力在垂直椽子所在平面方向上的分力

为3mgcos仇垂直椽子所在平面方向上整体处于平衡状态,则有

3〃zgcos0=4"cosa

可得椽子与底瓦接触部位之间的弹力

F3mgcos0

4cosa

故A错误,B正确;

CD.在无外界干扰的情况下,为使底瓦与盖瓦不下滑,应使

4〃综>3mgsin0

解得

〃>tan0cosa

故CD错误。

故选Bo

2.某同学以5m/s的速度将篮球斜抛出,球在空中运动0.4s后垂直撞击到竖直篮板上,然后以2m/s的水

平速度反弹,平抛进入篮筐。球与篮板接触的时间为0.1s,忽略空气阻力,篮球质量为0.6kg(g取10m/s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篮球撞击篮板反弹时的动量大小为1.8N-S

B.篮板对球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12N

C.篮球被抛出后上升过程处于超重状态

D.该同学投篮处到篮板的水平距离为1.2m

【答案】D

【详解】A.根据题意,由公式p=可得,篮球撞击篮板反弹时的动量大小为

0=0.6x2N-s=1.2N-s

故A错误;

BD.对篮球撞击篮板前的运动进行逆向分析,根据运动的对称性可看成平抛运动,则竖直方向的分速度为

vy=gt=4m/s

水平方向的分速度为

匕=尿=3m/s

则该同学投篮处到篮板的水平距离为

x=vxt=1.2m

球与篮板接触时,由动量定理有

-FA/=-mv-mvx

解得篮板对球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

尸二30N

故B错误,D正确;

C.篮球被抛出后上升过程,只受重力作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C错误。

故选Do

3.如图所示,围棋比赛时的评析棋盘是竖直的,棋盘上布有磁石,而每颗棋子都是一个小磁铁,棋子静止

在竖直放置的磁性棋盘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围棋

A.棋子对棋盘的摩擦力和棋盘对棋子的摩擦力是平衡力

B.棋子所受重力与棋子所受摩擦力是平衡力

C.要使棋子不易滑下,一般使用相对光滑的材料作棋盘面

D.棋子不会掉落是因为棋子质量小,重力可以忽略不计

【答案】B

【详解】AB.磁性棋盘是竖直放置的,棋子静止在上面时受到重力G、弹力N、磁力厂及摩擦力/;弹力

和磁力与棋盘垂直,二力为平衡力,重力竖直向下,而摩擦力竖直向上与重力平衡,故A错误,B正确;

C.根据竖直方向上二力平衡知

/=G/应不超过最大静摩擦力,则有

/<4=〃N=〃尸尸一定,要使棋子不滑下,应增大最大静摩擦力,为此应增大〃,棋盘面应选取较粗糙

的材料,故C错误;

D.棋子质量小而重力小时,若没有其他阻力存在,仍会向下运动,棋子不会掉落是因为棋子受到棋盘对它

向上的摩擦力,故D错误。

故选Bo

4.如图所示,送水工人用推车运桶装水,到达目的地后,工人抬起把手,带动板转至水平即可将水桶

卸下。若桶与接触面之间的摩擦不计,为锐角,板。4、对水桶的压力大小分别为B、仍,保持

不动,使。/由竖直缓慢转到与。2垂直的过程中()

C.B不断减小,尸2先增大后减小

D.尸/先减小后增大,F2不断减小

【答案】B

【详解】对水桶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CM由竖直缓慢转到与08垂直的过程中,水桶受到的合力为零,且入都在

故选Bo

5.旱冰壶在最近几年深受人们的追捧,尤其深受中小学生的喜爱。如图甲所示为某旱冰壶比赛的场景,如

图乙所示为其简化图,/为投掷点,。为圆心,B、C、。为/。的四等分点。运动员某次投掷时,冰壶由/

点以初速度vo向右滑动,经时间f运动到2点,最终冰壶刚好停在。点。冰壶在该过程中的运动可视为匀

减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DO

甲乙

A.冰壶在。点的速度大小为?

2

B.冰壶由。到。的时间为

C.冰壶运动的总时间为4/

D.投掷点/到圆心0的距离为(2+百卜

【答案】D

【详解】A.设冰壶的加速度大小为0,在C点的速度大小为vC,冰壶由/到。,有

v;=1aL

冰壶由4到C,有

解得

_V2

%=5%

故A错误;

B.由逆向思维可知,将冰壶的运动视为从。到/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

论可知

t(JD_]

tBA-2-V3

解得

缶=(2+百)/

故B错误;

C.同理

优_J_

t&2

解得

%=卜+2省'

故C错误;

D.投掷点N到圆心O的距离

L==(2+V3)V

故D正确。

故选D„

6.如图(a)所示,底部固定有正方形线框的列车进站停靠时,以初速度v水平进入竖直向上的磁感应强

度为8的正方形有界匀强磁场区域,如图(6)所示,假设正方形线框边长为/,每条边的电阻相同。磁场

的区域边长为4,且/<〃,列车运动过程中受到的轨道摩擦力和空气阻力恒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线框进入磁场过程中,克服安培力做的功小于线框中产生的焦耳热

B.线框离开磁场过程中,克服安培力做的功等于线框减少的动能

C.线框右边刚刚进入磁场时,感应电流沿图(6)逆时针方向,其两端的电压为瓦v

D.线框右边刚刚进入磁场时,感应电流沿图(6)顺时针方向,其两端的电压为士瓦v

4

【答案】D

【详解】A.根据功能关系可知线框克服安培力做的功全部转化为电能,线框为纯电阻电路,则又全部转化

为线框中产生的焦耳热,则克服安培力做的功等于线框中产生的焦耳热,故A错误;

B.线框离开磁场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克服安培力做功与克服摩擦力、空气阻力做功之和等于线框和

列车动能的减小量,故B错误;

CD.根据右手定则,线框进入磁场时,感应电流沿顺时针方向。线框此时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卸”,

导线框右边两端的电压为路端电压,即为

33

U=-E=-Blv

44

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7.动车组由动车和拖车编组而成,提供动力的车厢叫动车,不提供动力的车厢叫拖车。已知某动车组由9

节车厢组成,靠近前进方向的车厢为1号车厢,其中第1、4、7节车厢为动车,其余车厢为拖车。假设各

车厢质量均相等,每节动车提供的动力相同,动车组在平直铁路桥上运行过程中每节车厢受到的阻力均为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动车组匀速运动时,第1、2节车厢间的作用力为旷

B.动车组匀加速运动时,第3、4节车厢间的作用力为V

C.动车组匀加速运动时,第6、7节车厢间无作用力

D.动车组匀速运动时,若突然关闭第4节车厢的动力,第8、9节车厢间的作用力不变

【答案】C

【详解】A.动车组匀速运动时,整体受力平衡,有

3F=9f

后8节车厢受力平衡

理+2尸=8/

解得

故A错误;

B.设动车组加速度为0,对整体

3F-9f=9ma

对4〜9节车厢,有

F34+2F-6f-6ma

解得

玛4=0

故B错误;

C.同B,先整体后隔离可得,第6、7节车厢间无作用力,故C正确;

D.若关闭第4节车厢的动力,动车组的加速度发生变化,故第8、9节车厢间的作用力也随之变化,故D

错误。

故选Co

8."火树银花十里开”,花城广州常在珠江边燃放烟花庆祝盛大的节日。现有某烟花筒的结构如图甲所示,

其工作原理为:点燃引线,引燃发射药燃烧发生爆炸,礼花弹获得一个竖直方向的初速度并同时点燃延期

引线,当礼花弹到最高点时,延期引线点燃礼花弹并炸开形成漂亮的球状礼花。现假设某礼花弹在最高点

炸开成b两部分,速度均为水平方向。炸开后。、6的轨迹图如乙图所示。忽略空气阻力的作用,则

()

A.a、。两部分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之比1:3

B.a、6两部分的初动能之比1:3

C.6两部分的质量之比1:3

D.。、6两部分落地时的重力功率之比为1:3

【答案】B

【详解】C.平抛运动方向为匀速直线运动,则有

尤=匕0,3x=vbtb

竖直方向上有

,12,12

h=2gt:,h=QgE

则有

%:%=1:3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mava-mbvb=O

解得

ma:mb=3:l

故C错误;

B.。、6两部分的初动能

12p12

Ek.=3”,Ekb=-mbvb

结合上述解得

凡。:Ekb=1:3

故B正确;

A.a、6两部分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结合上述可知,。、。两部分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不等于1:3,故A错误;

D.a、b两部分落地时的重力功率

PPm

a=m.gVya=%gZ,b=%刈/=bg\

结合上述解得

CM=3:1

故D错误。

故选Bo

9.(多选)如图甲是客家人口中的“风车"也叫"谷扇",是农民常用来精选谷物的农具。谷粒从上方喂料斗的

小口无初速度进入风道,在风力作用下,精谷和瘪谷(空壳)都从洞口水平飞出,结果精谷和瘪谷落地点

不同,自然分开。简化装置如图乙所示,谷粒在风道内所受的风力大小相等,最终落在同一水平面上,风

道口的直径远小于下落高度,不计风道内的阻力和飞出洞口后的空气阻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甲乙

A.N处是精谷

B.从风道口飞出到落在水平面过程,瘪谷运动时间更长

C.落到水平面时,瘪谷的速度更大

D.落到水平面时,精谷和瘪谷的重力瞬时功率一样大

【答案】AC

【详解】AB.精谷的质量大于瘪谷的质量,在相同的水平风力作用下,精谷获得的水平加速度小于瘪谷的

水平加速度,在竖直方向上

,12

h=~gt

可得

精谷和瘪谷的下落高度相同,则精谷和瘪谷的落地时间相同,精谷获得的水平加速度小于瘪谷的水平加速

度,则精谷的水平位移小于瘪谷的水平位移,则N处是精谷,M处为瘪谷,故A正确,B错误;

C.落到水平面时,两者的竖直速度一样,瘪谷的水平速度更大,故瘪谷的速度更大,故C正确;

D.落到水平面时,两者的竖直速度一样,但是精谷的重力更大,故精谷的重力瞬时功率更大,故D错误。

故选ACo

10.(多选)如图所示为我国民众应对高温天气所用的吊扇,此时固定于天花板上的吊扇正在顺时针旋转(仰

视),转速为〃。已知叶片仍的长度为心忽略转轴的大小,吊扇所在位置处地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8,

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6两端的电势差大小为

B.a、6两端的电势差大小为

C.a端的电势高于6端的电势

D.a端的电势低于6端的电势

【答案】AC

【详解】北方地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垂直于叶片向下的分量为

g=BcosO

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

1,

E=B,Lv=-Bfi(o

根据角速度和转速得关系有

a>=2兀"

又因为

U=E

可得a、6两端的电势差大小为

U=MTISZ2COS0

由右手定则可知,a端的电势高于6端的电势。

故选ACo

H.(多选)如图为某药品自动传送系统的示意图。该系统由水平传送带、竖直螺旋滑槽和与滑槽平滑连接

的水平平台组成,竖直螺旋滑槽高5m,长30m,质量为0.5kg的药品A离开传送带进入螺旋滑槽速度为

2m/s,到螺旋滑槽出口速度为6m/s,该过程用时5s,在出口处与静止的相同质量的药品B碰撞,碰后A静

止,B向前滑动,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m/s

A.药品A、B碰撞后B的速度为6m/s

B.药品A对药品B的冲量与药品B对药品A的冲量相同

C.药品A在螺旋滑槽运动过程重力的冲量为25Ns

D.药品A在螺旋滑槽运动过程合力的冲量为3N-S

【答案】AC

【详解】A.药品A、B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则

mvA=mvB

可知碰后B的速度为

vB=vA=6m/s

选项A正确;

B.药品A对药品B的冲量与药品B对药品A的冲量大小相同,但方向相反,选项B错误;

C.药品A在螺旋滑槽运动过程重力的冲量为

IG=mgt-0.5xl0x5N•s=25N•s

选项C正确;

D.根据动量定理可知,药品A在螺旋滑槽运动过程合力的冲量为

I=mv-mv0=0.5x6-0.5x2=2N-s

选项D错误。

故选ACo

12.(多选)某同学受电动窗帘的启发,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简化模型。多个质量均为1kg的滑块可在水平滑

轨上滑动。忽略摩擦和空气阻力。开窗帘过程中,电机对滑块。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足推动滑块a

以0.30m/s的速度与静止的滑块b碰撞,碰撞时间为0.04so碰撞结束后瞬间两滑块的共同速度为0.16m/s«

关于两滑块的碰撞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F——>abc

◎◎怎

A.两滑块的动量不守恒

B.滑块。受到合外力的冲量大小为0.14N・s

C.滑块6受到合外力的冲量大小为0.32N・s

D.滑块6受到滑块。的平均作用力的大小为3.5N

【答案】AB

【详解】A.取向右为正方向,滑块。和滑块6组成的系统的初动量为

/2/=mv;=lxO.30kg-m/s=O.30kg-m/s

碰撞后的动量为

必=2;MV2=2xlx0.16kg・m/s=0.32kg・m/s

则滑块的碰撞过程动量不守恒,故A正确;

B.对滑块a,取向右为正方向,则有

//=wv2-mv7=lx0.16kg-m/s-lx0.30kg-m/s=-0.14kgm/s

负号表示方向水平向左,故B正确;

C.对滑块6,取向右为正方向,则有

/2=wv2=lx0.16kg-m/s=0.16kg-m/s

故C错误;

D.对滑块6根据动量定理有

~F-M=/2

解得

F=4N

则滑块b受到滑块a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4N,故D错误。

故选AB=

13.抛石机是古代交战的一种兵器,巧妙利用了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为了研究方便,简化为图示物理模型,

轻杆两端分别固定质量为“、机的小球A、B,M=24m。轻杆可绕水平转轴。自由转动。。到水平地面

的高度为〃(〃>£),A、B到O的距离分别为工、4L。现将轻杆拉到水平并从静止释放,当轻杆运动到竖

直时B脱离轻杆做平抛运动,两小球均可视为质点,不计转轴摩擦及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B脱离轻杆后,A离地面的最大高度;

(2)B平抛运动的水平射程;

(3)B抛出前后瞬间转轴。受轻杆的作用力的变化量大小。

【答案】(1);/(2)4j2“H+M)(3)3mg

【详解】(1)设轻杆运动到竖直时B、A的速度分别为匕、v2,轻杆转动的角速度为。,对B有

对A有

v2=o)L

对系统,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1917

MgL—mg-4£=—mvi+—Mv2

可得

匕=4病,匕=疯

设B脱离轻杆后,A上升的最大高度为对A由机械能守恒有

1,

-Mv;=Mg\h

可得

A/z=—L

2

A离地面的最大高度

h=H-L+-L=H--L

22

(2)B做平抛运动过程,设运动时间为/,竖直方向分运动为自由落体运动,有

1,

H+4L=-gt2

2

水平方向分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有

X=卬

可得

x=4《2L(H+4L)

(3)当轻杆运动到竖直,B脱离杆前瞬间,设杆对B、A的力的大小分别为片、F2,由牛顿第二定律,对

B有

V,2

+mg=加立

对A有

2

F2-Mg=M^-

转轴O受力为

F-F2-Fy=45mg

B脱离杆后瞬间,转轴O受力为

F'=F2=48加g

B抛出前后瞬间转轴。受力的变化量

AF=F'-F=3mg

14.气垫鞋的鞋底设置有气垫储气腔,穿上鞋后,储气腔内气体可视为质量不变的理想气体,可以起到很

好的减震效果。使用过程中,储气腔内密封的气体被反复压缩、扩张。某气垫鞋储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