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劝学(节选)〔先秦〕荀子一、重点词语点译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
青,取之于【
】蓝,而【
】青于【
】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
】绳,輮【
】以为轮,其曲【
】中规。虽有槁暴【
】,不复挺者,輮使之然【
】也。故木受绳则直,金【
】就【
】砺【
】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
】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
】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
】之所学也;吾尝跂【
】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
】也,而闻者彰【
】。假【
】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
】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
】也,而绝【
】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
】,无以【
】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
】一跃,不能十步;驽马【
】十驾,功在不舍。锲【
】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
】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
】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
】也。二、重点语句翻译01.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02.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03.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04.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05.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06.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07.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08.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09.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10.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三、文言知识汇总(一)通假字01.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煣”,用火烘木使弯曲)02.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天赋)03.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更,再。暴,同“曝”,晒干。)04.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二)古今异义01.
博学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02.
金古义:金属制的刀剑。例:金就砺则利。今义:金子,黄金。03.
爪牙古义:爪子和牙齿。例:蚓无爪牙之利。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三)词类活用01.
名词做状语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每天)②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向上、向下)02.
名词作动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游水)03.
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使……弯曲)04.
形容词作名词①其曲中规(曲,曲度,弧度)②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高,高处)③积善成德(善,善行)05.
形容词用作动词故木受绳则直(直:变直)06.
数词作形容词用心一也(一,专一)(四)一词多义01.
于①寒于水(比)②取之于蓝(从)02.
而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递进,并且)②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表并列,而且)③吾尝终日而思矣(表修饰,地)④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表转折,但是)⑤锲而舍之(表假设或承接)⑥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表承接)⑦锲而不舍(表假设,如果)⑧蟹六跪而二螯(连词,表并列)03.
利①金就砺则利(形容词作动词,变锋利)②非利足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04.
之①不如须臾之所学也(音节助词)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代词)05.
假①善假于物也(借助)②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假装)③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06.
疾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强)②君有疾在腠理(小病)07.
绝①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停止)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世隔绝)③以为妙绝(极了)④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⑤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断绝关系)08.
强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强壮)②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有余)③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勉强)(五)文言句式01.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可译为“……的原因”)02.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03.
善假于物也(状语后置)04.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05.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状语后置介词结构“于水”,表示比较)06.
輮以为轮(省略句:輮(之)以(之)为轮)07.
无以至千里(固定句式,“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六)总结全文所有“而”的意义和用法。《劝学》(节选)一文中共有16个“而”,用法和意义归类如下:一、连词,表转折,可翻译成“却”“但是”。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③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④非利足也,而致千里。⑤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⑥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二、连词,表递进,可翻译成“而且”“并且”。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三、连词,表因果,可翻译成“因而”。①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②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四、连词,表修饰,可翻译成“地”。①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②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③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④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五、连词,表假设,可翻译成“如果”“假如”。①锲而舍之,朽木不折。②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六、连词,表并列,可翻译成“和”“与”。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师说
〔唐〕韩愈一、重点词语点译
古之学者【
】必有师。师者,所以【
】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
】能无惑?惑【
】而不从【
】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
】吾前,其闻道也【
】固【
】先乎吾,吾从而师【
】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
】也,夫庸【
】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
】无【
】贵【
】无贱,无长【
】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
】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
】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
】圣人也亦远矣,而耻【
】学于师。是故圣【
】益圣【
】,愚益愚。圣人之所以【
】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
】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
】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
】焉,小学【
】而大遗,吾未见其明【
】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
】,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今其智乃【
】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
】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
】,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
】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
】时,学于【
】余。余嘉【
】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
】之。二、重点语句翻译0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02.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03.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04.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05.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06.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07.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08.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09.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10.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11.
不拘于时,学于余。12.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三、文言知识汇总(一)通假字0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传授,讲授)02.
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表否定)(二)古今异义01.
学者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02.
从而古义:跟随并且今义:表目的或结果,是连词03.
众人古义:一般人,普通人今义:大多数人04.
小学古义:小的方面今义:初级正规教育学校。(三)词类活用01.
名词作状语则群聚而笑之(群,成群)02.
名词作动词①吾师道也(师,学习)②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下,低于)03.
名词意动①吾从而师之(师,以……为师)②孔子师郯子(师,以……为师)04.
形容词作名词①小学而大遗(小、大,小的方面、大的方面)②吾未见其明也(明,高明的地方)③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愚,圣明的人、愚昧的人)05.
形容词意动而耻学于师(耻,以……为耻)(四)一词多义01.
师①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擅长某种技术的人或者是乐师)③吾师道也(学习)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学习)⑤吾从而师之(以……为师)⑥则耻师焉(拜师)02.
之①择师而教之(代词,指代人)②郯子之徒(代词,这)③古之学者必有师(结构助词,表示修饰或领属关系,译为“的”)④句读之不知(宾语前置标志)⑤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代指前面的“六艺经传”,译为它们。)⑥士大夫之族(这些人)⑦古之圣人(的)⑧师道之不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03.
其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人称代词,他)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指示代词,那,那些)③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人称代词,他们)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人称代词,他们的)⑤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表猜测,大概)⑥其可怪也欤(语气副词,表揣测)04.
惑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疑难问题)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糊涂)05.
道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③道相似也(道德学问)06.
乎①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推测,吧)②生乎吾前:(介词,表时间,在)③固先乎吾:(介词,表比较,比)07.
于①耻学于师(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向)②其皆出于此乎?(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在)③于其身也(介词,表示对象,对,对于)④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表示比较,比)⑤不拘于时(介词,表示被动,受,被)08.
传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授)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流传)③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解释经书的文字)09.
无①孰能无惑(没有)②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无论)(五)文言句式01.
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02.
状语后置①学于余。②耻学于师。③师不必贤于弟子。03.
判断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04.
被动句不拘于时赤壁赋
〔宋〕苏轼一、重点词语点译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
】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
】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
】,凌【
】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
】虚御【
】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
】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
】如缕。舞【
】幽壑之潜蛟,泣【
】孤舟之嫠妇【
】。
苏子愀然【
】,正襟危【
】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
】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
】,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
】其破荆州,下【
】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
】千里,旌旗蔽【
】空,酾酒【
】临江,横槊赋诗,固【
】一世之雄也,而今安【
】在哉?况吾与子渔【
】樵【
】于江渚【
】之上,侣【
】鱼虾而友【
】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
】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
】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
】者如斯【
】,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
】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
】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
】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
】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
】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
客喜而笑,洗盏更【
】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相与枕藉【
】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
】白。二、重点语句翻译01.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02.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03.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04.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05.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06.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07.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08.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09.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10.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11.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12.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三、文言知识汇总(一)通假字01.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着)02.
山川相繆(“繆”通“缭”,环绕)03.
举酒属客(“属”通“嘱”,劝人饮酒)(二)古今异义01.
斗牛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今义:一种竞技项目02.
白露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03.
茫然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今义:不解的样子04.
美人古义:指他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今义:漂亮的女子(三)词类活用01.
名词用作状语①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向西,向东)②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向南)02.
名词用作动词①下江陵(攻占)②顺流而东也(向东进军)
③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打鱼砍柴)03.
动词的使动用法①舞幽壑之潜蛟(使……起舞)②泣孤舟之嫠妇(使……哭泣)04.
形容词用作动词①正襟危坐(整理)②不知东方之既白(显出白色)05.
名词的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以……为侣,以……为友)(四)一词多义01.
东①顺流而东(向东进军)②东望武昌(向东)02.
望①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②望美人兮天一方(眺望,远看)03.
下①方其破荆州,下江陵(攻占)②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下面)04.
如①纵一苇之所如(往)②如怨如慕(像)05.
歌①扣舷而歌之(唱)②歌曰
(歌词)③倚歌而和之(曲调)06.
长①抱明月而长终(永远)②而卒莫消长也(增长)(五)文言句式01.
判断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02.
状语后置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③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④相与枕藉乎舟中03.
定语后置①凌万顷之茫然②客有吹洞箫者04.
被动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05.
宾语前置①何为其然也?②而又何羡乎?③而今安在哉?登泰山记〔清〕姚鼐一、重点词语点译
泰山之阳【
】,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
】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
】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
】泰安。是【
】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
】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
】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
】既上,苍山负【
】雪,明烛【
】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
】,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
】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
】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
】。僻不当【
】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
】,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
】,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二、重点语句翻译01.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02.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星级酒店集团管理办法
- 血液中心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及程序文件解读
- 华为后备梯队管理办法
- 公厕建设后续管理办法
- 水轮机增效优化技术-洞察及研究
- 传播学领域的争议、转向及新闻传播范畴探讨
- 公益健康基金管理办法
- 公文书写中的字体规范与设计原则
- 安全生产八不伤害心得体会
- 世界文化遗产申报
- GB/T 18884.2-2015家用厨房设备第2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 GB/T 12239-2008工业阀门金属隔膜阀
- 军标类型整理文档
- 山东中医药大学2020-2021学年内科护理学试题及答案1
- DB32T 4174-2021 城市居住区和单位绿化标准
- 基本原理与性能特点多自由度电磁轴承课件
- Q∕SY 1836-2015 锅炉 加热炉燃油(气)燃烧器及安全联锁保护装置检测规范
- 北京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应用图册(图文并茂)
- 仪器使用记录表
- 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学院综合测评方案-理学院
-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全套教案(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