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滨州市百师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3月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中国传统文化对道德的重视源于儒家,孔子崇尚道德,注重弟子道德人格的培养和完善。在他的教育生涯中,诗、礼乐作为教育学生的重要内容,被视为达到最高人格境界的途径。孔子指出了道德修养的三个层面,首先应该先学诗,而后以礼来立身,最后用音乐完善人性。孔子崇尚礼乐文明中蕴含的仁爱精神,把诗与礼乐并立。对于道德修养,孔子甚至认为诗的作用在礼乐之上。因此,他提出“不学诗,无以言”。孔子将《诗经》这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视为修身养性的教科书。从《诗经》已有的篇章记载来看,敬德、爱民、德政、忠孝皆与道德修养有关。《诗经》中记述了圣君明主进德修业的事迹,强调天命降福,修德配命;指出得民心者得天下,修德应以爱民为本;提出君主要实行德政,非暴力强制,通过礼乐文明的典章制度、祭祀礼仪、行为规范等,对人的道德规范进行潜移默化的教化和感染。“既见君子,孔燕岂弟。宜兄宜弟,令德寿岂”,“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出则忠,入则孝,忠孝两全,方能成为道德楷模。孔子的“诗教”观也为中国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敬德、爱民、德政、忠孝成了中国文学的重要精神内核,“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成为有志之士的人生理想。白居易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杜甫呼唤“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范仲淹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真切感怀,文天祥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铮铮誓言,即使在当代,余华、陈忠实、莫言等优秀的作家仍然承载着浓厚的家国情怀,在生动再现历史现实的同时,以悲天悯人的情怀,表达着自己对国家、对民众、对个体深沉的人文关怀。孔子论“诗”与道德修养的关系,奠定了儒家文化影响之下的中国文学的精神文化内核,对两千多年的中国文学的创作和中国文学思想的传承奠定了深刻的思想基础。(摘编自房莹《孔子以“诗教”为核心的诗学观述评》)材料二:从一定意义上说,儒学是一种“人学”,就是教导人们如何做人的学问。儒学有丰富的思想,在许多方面能给人以智慧和启迪。注重修身立德,成就理想人格。儒家讲究修身做人之道。修身的目的,在于培养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修身重在反思自己,所谓“吾日三省吾身”。孔子讲“修己以敬”,涵养智仁勇“三达德”;孟子讲存心养性,养浩然之气;荀子讲“以诚养心,以礼正身”,这些都体现了儒家修身的基本精神。儒家要求君子具有博施济众、仁民爱物的博大胸怀和历史使命感,以经世济民为志向,具有独立人格和坚强意志,为实现社会、人生理想而不懈奋斗。倡导善待他人,营造和谐人际关系。儒家所提倡的“礼”不只是外在礼仪形式,更重要的是它的内核“仁”。“仁”是从人的本性发展出来的,是一种关心人、爱护人、体恤人的感情和态度。“礼”是按照“仁”的精神制定的一系列社会制度、规范和道德原则。这种以“仁”为魂、以“礼”为体、以“和”为用的社会伦理学说,包含着善待他人的仁爱精神、尊重秩序的守礼原则、以和为贵的价值追求。主张以德治国,强调民为邦本。《大学》提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主张以修身为本,由内圣而外王,最终实现以德治国。在儒家看来,正人先要正己;君子“修己”,近可以“安人”,远可以“安百姓”,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政治家。许多儒家学者都先后提出民贵君轻、民本君末等君臣关系理论,虽然大都是为了“存社稷、固君位、达邦宁”,但客观上对于改善人民的生存状况、发展社会生产也有积极作用。提倡尊师重教,注重学行统一。历史上许多著名儒家学者也是教育家,儒家“六艺”之教注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强调“德教为先”,首先教学生如何做人,并且要求学行一致、知行统一。历代儒家学者总结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教育方法,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温故知新、学思结合、教学相长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和认识发生、发展的规律。在现代教育的综合创新中,应重视吸收这些传统教育思想的合理内容。儒学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包含着中华民族认识宇宙、社会、人生的许多成果,经过科学辨析和选择,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很多内容可以成为当今时代的文化资源。(摘编自方克立《儒学给人智慧》)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崇尚道德,重视弟子的道德修养,把学习诗、礼乐作为达到最高人格境界的最佳途径,并且认为诗的作用在礼乐之上。B.《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通过讲述圣君明主进德修业的事迹,通过潜移默化的教化和感染,对人进行道德规劝,被孔子视为修身养性的教科书。C.儒家要求君子要有博大的胸怀、远大的志向、独立的人格和坚强的意志,勇担使命,为实现社会、人生理想而不懈奋斗。D.儒家的社会伦理学说以“仁”为魂、以“礼”为体、以“和”为用,“礼”不仅在于外在形式,更重在其内核“仁”。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道德修养的第三个层面用音乐完善人性,通过“修己以敬”,从而涵养智仁勇“三达德”,成就理想人格。B.孔子的“诗教”观,成为后世文学创作重要的思想资源,即使在当代,许多优秀的作家仍表达着自己对国家、对民众、对个体深沉的人文关怀。C.儒家主张君主要实行德政,反对暴力强制,并且指出君主要以修身为本,由内圣而外王,仅仅是为了改善民生,发展生产。D.儒家学者总结出的许多卓有成效的教育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和认识发生、发展的规律,在现在仍有借鉴意义。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中观点的一项是(
)A.《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反对“霸道”,劝说齐宣王“保民而王”,实施仁政,制民之产。B.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与人相处要善于推己及人、成己成人、达己达人。C.《论语·泰伯》中有句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认为民为“下愚”,“不可使知”。D.儒家注重“德礼兼治”,即以道德品质培养为重点,且注重精神自律,做到德礼兼治。4.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论证方法和论证结构上有哪些相同点?请简要分析。5.观古鉴今,《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体现的哪些儒家智慧值得我们传承发展?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哈姆莱特(节选)莎士比亚奥斯里克上。奥斯里克
殿下,欢迎您回到丹麦来!哈姆莱特
谢谢您,先生。(向霍拉旭旁白)①你认识这只水苍蝇吗?霍拉旭
(向哈姆莱特旁白)不,殿下。哈姆莱特
(向霍拉旭旁白)那是你的运气,因为认识他是一件丢脸的事。他有许多肥田美壤;一头畜生要是做了一群畜生的主子,就有资格把食槽搬到国王的席上来了。他“咯咯”叫起来简直没个完,可是——我方才也说了——他拥有大批粪土。奥斯里克
殿下,您要是有空的话,我奉陛下之命,要来告诉您一件事情。哈姆莱特
先生,我愿意恭聆大教。您的帽子是应该戴在头上的,您还是戴上去吧。奥斯里克
谢谢殿下,天气真热。哈姆莱特
不,相信我,天冷得很,在刮北风哩。奥斯里克
真的有点儿冷,殿下。哈姆莱特
可是对于像我这样的体质,我觉得这一种天气却是闷热得厉害。奥斯里克
对了,殿下,真是说不出来的闷热。可是,殿下,陛下叫我来通知您一声,他已经为您下了一个很大的赌注了。殿下,事情是这样的——哈姆莱特
请您不要这样多礼。(促奥斯里克戴上帽子。)奥斯里克
不,殿下,我还是这样舒服些,真的。殿下,雷欧提斯新近到我们的宫廷里来;相信我,他是一位完美的绅士,充满着最卓越的特点,他的态度非常温雅,他的仪表非常英俊。说一句发自衷心的话,他是上流社会的指南针,因为在他身上可以找到一个绅士所应有的品质的总汇。哈姆莱特
先生,他对于您这一番描写,的确可以当之无愧;虽然我知道,要是把他的好处一件一件列举出来,不但我们的记忆将要因此而淆乱,交不出一篇正确的账目来,②而且他这一艘满帆的快船,也决不是我们失舵之舟所能追及。可是,凭着真诚的赞美而言,我认为他是一个才德优异的人,他的高超的禀赋是那样稀有而罕见,说一句真心的话,除了在他的镜子里以外,再也找不到第二个跟他同样的人,纷纷追踪求迹之辈,不过是他的影子而已。奥斯里克
殿下把他说得一点不错。哈姆莱特
您的用意呢?为什么我们要用尘俗的呼吸,嘘在这位绅士的身上呢?奥斯里克
我知道您不是不明白——哈姆莱特
您真能知道我这人不是不明白,那倒很好;可是,说老实话,即使你知道我是明白人,对我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好,您怎么说?奥斯里克
我是说,您不是不明白雷欧提斯有些什么特长——哈姆莱特
那我可不敢说,因为也许人家会疑心我有意跟他比拼高下;可是要知道一个人的底细,应该先知道他自己。奥斯里克
殿下,我的意思是说他的武艺;人家都称赞他的本领一时无两。哈姆莱特
他会使些什么武器?奥斯里克
长剑和短刀。哈姆莱特
他会使这两种武器吗?很好。奥斯里克
殿下,王上已经用六匹巴巴里的骏马跟他打赌;在他的一方面,照我所知道的,押的是六柄法国的宝剑和好刀,连同一切鞘带钩子之类的附件,其中有三柄的挂机尤其珍奇可爱,跟剑柄配得非常合适,式样非常精致,花纹非常富丽。哈姆莱特
六匹巴巴里骏马对六柄法国宝剑,附件在内,外加三个花纹富丽的挂机;法国产品对丹麦产品。可是,用你的话来说,这样“押”是为了什么呢?奥斯里克
殿下,王上跟他打赌,要是你们两人交起手来,在十二个回合之中,他至多不过多赢您三着;可是他却觉得他可以稳赢九个回合。殿下要是答应的话,马上就可以试一试。哈姆莱特
要是我答应个“不”字呢?奥斯里克
殿下,我的意思是说,您答应跟他当面比较高低。哈姆莱特
先生,我还要在这儿厅堂里散散步。您去回陛下说,现在是我一天之中休息的时间。叫他们把比赛用的钝剑预备好了,要是这位绅士愿意,王上也不改变他的意见的话,我愿意尽力为他博取一次胜利;万一不幸失败,那我也不过丢了一次脸,给他多剁了两下。奥斯里克
我就照这样去回话吗?哈姆莱特
您就照这个意思去说,随便您再加上一些什么新颖辞藻都行。奥斯里克
我保证为殿下效劳。奥斯里克下。霍拉旭
③这一只小鸭子顶着壳儿逃走了。哈姆莱特
像他这一类靠着一些繁文缛礼撑撑场面的家伙,正是愚妄的世人所醉心的;他们的浅薄的牙慧使傻瓜和聪明人同样受他们的欺骗,可是一经试验,他们的水泡就爆破了。一贵族上。贵
族
殿下,陛下刚才叫奥斯里克来向您传话,知道您在这儿厅上等候他的旨意;他叫我再来问您一声,您是不是仍旧愿意跟雷欧提斯比剑,还是慢慢再说。哈姆莱特
我没有改变我的初心,一切服从王上的旨意。现在也好,无论什么时候都好,只要他方便,我总是随时准备着,除非我丧失了现在所有的力气。贵
族
王上、娘娘,跟其他的人都要到这儿来了。哈姆莱特
他们来得正好。贵族下。霍拉旭
殿下,您在这一回打赌中间,多半要失败的。哈姆莱特
我想我不会失败。自从他到法国去以后,我练习得很勤;我一定可以把他打败。可是你不知道我的心里是多么不舒服;那也不用说了。霍拉旭
要是您心里不愿意做一件事,那么就不要做吧。我可以去通知他们不用到这儿来,说您现在不能比赛。哈姆莱特
不,我们不要害怕什么预兆;④一只雀子的死生,都是命运预先注定的。注定在今天,就不会是明天,不是明天,就是今天;逃过了今天,明天还是逃不了,随时准备着就是了。一个人既然在离开世界的时候,只能一无所有,那么早早脱身而去,不是更好吗?随它去。(有删改)【注】霍拉旭:哈姆莱特的朋友。雷欧提斯:哈姆莱特爱人奥菲利娅的哥哥,哈姆莱特误杀了他的父亲。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哈姆莱特与奥斯里克的对话中可以看出,雷欧提斯不仅是一个仪表英俊、态度温雅、才德优异的绅士,还是一名擅长长剑和短刀的斗士。B.国王先让奥斯里克来劝诱哈姆莱特与雷欧提斯比剑,后又让贵族来确认,表现出国王看似关心哈姆莱特,实则伪善狠毒又忐忑不安的心理。C.霍拉旭作为哈姆莱特的朋友,他知道国王的阴谋,也知道哈姆莱特无法取胜,就极力劝说他不要参加比剑,却没有成功。D.霍拉旭虽是个次要角色,但他是哈姆莱特艰难处境下的陪伴者和事件的见证者,在对哈姆莱特形象的塑造上起着重要的作用。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通过问句表明哈姆莱特不认识奥斯里克,所以询问霍拉旭。B.句子②运用了比喻和对比手法,体现了哈姆莱特对雷欧提斯的赞扬。C.句子③将奥斯里克比喻成顶着壳的小鸭子,刻画出他的丑态。D.句子④指出渺小的人在命运面前的无奈,表明哈姆莱特的人生观。8.奥斯里克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9.哈姆莱特对与雷欧提斯比剑的心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分析。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当夜溃围南出,驰走。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项王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有删减)材料二: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节选自《鸿门宴》)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项王A乃复引兵B而东C至东D城E乃有二十八骑F汉骑G追者数H千人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卒”,最终,与《赤壁赋》“而卒莫消长也”中的“卒”意思不同。B.“固”,本来,与《师说》“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中的“固”意思相同。C.亭长,秦汉时在乡村每十里设一亭,置亭长,掌治安,捕盗贼,理民事,兼管停留旅客。D.“从”,率领、带领,与《烛之武退秦师》“公从之”中的“从”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羽垓下被围,弹尽粮绝时,“起”“饮”“歌”等一系列动词刻画出他面临末路时的悲壮和柔情。B.项羽到阴陵时迷路,向一老农问路,却为老农所骗,陷入沼泽,被汉军追上。C.项羽回顾了自己戎马征战、功绩赫赫的生平,随后为了绝境求生,又奋勇斩杀汉军数十百人。D.项羽逃至乌江时,乌江亭长劝他急渡,但他认为自己无颜面见江东父老,于是赠马给亭长,宁死不辱。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当夜溃围南出,驰走。(2)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14.项羽认为自己失败是“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你认为项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三、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夜坐(其二)龚自珍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壮岁始参周史①席,髫年②惜堕晋贤风。功高拜将成仙③外,才尽回肠荡气中。万一禅关④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注】①周史:原谓周朝的史官,老子即李聃曾任周王朝的柱下史,此处诗人以贤能而在下位的老子自况。②髫(tiáo)年:幼童时期。③拜将成仙:拜将,这里指韩信得到登坛拜将的殊荣;成仙,这里暗指张良在功成名就后,转而追求神仙修炼之术。④禅关:喻指清王朝所施行的严苛思想统治和束缚人才的种种清规戒律。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一睨人材海内空”与诗人的《己亥杂诗》中“万马齐喑究可哀”异曲同工,都表现了人才不得重用的悲哀。B.颔联写诗人人至壮年却只能在国史馆工作,是因为他早年堕入晋贤狂放不羁的遗风,“惜”字表达了他对自己年少无知的懊悔。C.颈联巧借典故,表达自己虽有超出韩信居功拜将、张良功后“成仙”的理想抱负,此刻只能将才华寄托在诗文之中。D.本诗抒情兼以议事,刚柔并济,兼融壮怀与哀怨;语言精练又意蕴丰富,如“惜”“外”“万一”等词就值得反复咀嚼。16.这首诗和庄子的《庖丁解牛》都用到了“砉然”这一象声词,但在文中的作用却有很大不同,请结合两个文本简要分析。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然,莫不中音。四、名篇名句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歌唱的美丽动人的景象:“,,咏而归。”(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呼应冉有的“,”两句话可以看出公西华更为谦虚。(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称自己用三年时间治理一个内忧外患的国家,就能取得“,”的成效,被孔子批评毫不谦让。五、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长跑者一旦出发,双手摆动、两腿飞奔,表面如五官,内部如五脏;小者如毛孔,大者如肌群,都处于紧张状态。剧烈的四肢运动,需要①。长跑者因消耗超量,心脏收缩力特别强,泵血效率也特别高,每次搏动泵送的血液量比常人多得多。而平时,即使这颗大心脏跳得比较慢,却因每搏输出量大,也已能满足全身需要。这样的心脏,平时有利于养精蓄锐,节约效能,赛时则有利于超量发挥,助力“起飞”。长跑赋予跑者,作为一项全身性运动,不只是一对强韧的肺及其他健康脏器,还有一颗大心脏。长跑是一项极好的“炼肺运动”,只有长年累月的奔跑,②,让跑者借助亿万次吐故纳新,拥有较大的肺活量。民间有一句熟语——“行得春风有夏雨”。春风就意味着进行适量的锻炼,持续健康就是指夏雨;而缺乏锻炼或锻炼不适量,③。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20.请将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散句改为整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秋天来了,记忆就轻轻提示道,“凄凄切切的秋虫又要响起来了。”可是一点影响也没有,邻舍儿啼人闹弦歌杂作的深夜,街上轮震石响邪许并起的清晨,无论你靠着枕头听,凭着窗沿听,甚至贴着墙角听,总听不到一丝秋虫的声息。并不是被那些欢乐的劳困的宏大的清亮的声音淹没了,以致听不出来,而是这里根本没有秋虫。啊,不容留秋虫的地方!秋虫所不屑居留的地方!若是在鄙野的乡间,这时候满耳朵是虫声了。白天,嫩暖的阳光和轻淡的云影覆盖在场上;到夜呢,明耀的星月和轻微的凉风看守着整夜。在这境界这时间里唯一足以感动心情的就是秋虫的合奏,它高低宏细疾徐作歇,仿佛经过乐师的精心训练。其实它们每一个都是神妙的乐师;众妙毕集,各抒灵趣,哪有不成人间绝响的呢。虽然这些虫声会引起劳人的感叹,秋士的伤怀,独客的微喟,思妇的低泣;但是这正是无上的美的境界,绝好的自然诗篇,不独是旁人最欢喜吟味的,就是当境者也感受一种酸酸的麻麻的味道,这种味道在另一方面是非常隽永的。大概我们所祈求的不在于某种味道,只要时时有点儿味道尝尝,就自诩为生活不空虚了。假若这味道是甜美的,我们固然含着笑来体味它;若是酸苦的,我们也要皱着眉头来辨尝它——酸苦也总比淡漠无味胜过百倍。我们以为最难堪而极欲逃避的,惟有这个淡漠无味!2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嘎一”传过来一声水禽被惊动的鸣叫。B.这简直就是——说得不客气点——无耻的勾当!C.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但他们舍不得“挪窝儿”,——“破家值万贯”。D.坚强,纯洁,严于律己,客观公正——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但是这正是无上的美的境界,是旁人最欢喜吟味的,是当境者也感受到的一种味道”,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六、作文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我选择的立场就是继续成为这样一个思考者和批判者,如果可能的话,也想成为一个预警者,无非是盛世危言嘛,我希望被嘲笑,希望自己所有的担心都落空,非常希望。——北京大学戴教授做一个建设者,永远比单纯的希望砸烂它取而代之的批判者,更难能可贵。——一博客不仅当一个批判者,也要做一个建设者。——《人民日报》对于“批判者”和“建设者”,你更欣赏谁?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山东省滨州市百师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3月联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A2.C3.C4.①论证方法相同。都运用了例证法和引证法论述观点。②论证结构相同。都是总分总结构。5.①以经世济民为志向,具有独立人格和坚强意志。②谦逊礼让,仁爱宽容,营造和谐社会。③重视礼乐教化,富国安民。④德教为先,因材施教。【导语】这篇阅读文章通过两则材料,深入探讨了儒家思想在道德修养、文学创作、社会伦理和教育方法等方面的影响。材料一以孔子的“诗教”观为核心,阐述了《诗经》在道德修养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对后世文学的深远影响。材料二则从儒学的“人学”角度出发,强调修身立德、善待他人、以德治国和尊师重教等理念。两则材料相辅相成,既展示了儒家思想的丰富内涵,又体现了其在现代社会中的现实意义。文章论证严谨,结构清晰,既有理论阐述,又有实例支撑,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和启发性。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达到最高人格境界的最佳途径”错误,选项无中生有,材料一说“在他的教育生涯中,诗礼乐作为教育学生的重要内容,被视为达到最高人格境界的途径”,这里是说诗礼乐被视为“达到最高人格境界的途径”,而非“最佳途径”。故选A。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仅仅是为了改善民生,发展生产”错误。由原文“虽然大都是为了‘存社稷、固君位、达邦宁’,但客观上对于改善人民的生存状况、发展社会生产也有积极作用”可知,儒家德政并非仅仅为了改善民生,发展生产,选项表述片面。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二总论点为“从一定意义上说,儒学是一种‘人学’,就是教导人们如何做人的学问。儒学有丰富的思想,在许多方面能给人以智慧和启迪”。下设四个分论点:“注重修身立德,成就理想人格”“倡导善待他人,营造和谐人际关系”“主张以德治国,强调民为邦本”“提倡尊师重教,注重学行统一”。A.“实施仁政,制民之产”符合“主张以德治国,强调民为邦本”的儒家政治主张,选项正确。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符合“倡导善待他人,营造和谐人际关系”的儒家政治主张,选项正确。C.“认为民为‘下愚’,‘不可使知’”不符合“主张以德错误治国,强调民为邦选项本”的儒家政治主张,选项错误。D.“德礼兼治”符合“注重修身立德,成就理想人格”的儒家政治主张,选项正确。故选C。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比较文章论证特点的能力。①论证方法相同:(1)例证法:两篇文章都通过引用具体的例子来支持论点。例如,材料一中引用了《诗经》中的诗句以及白居易、杜甫、范仲淹等人的名言,以此来证明“诗教”对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及其在中国文学中的影响。材料二则列举了孔子、孟子、荀子等儒家代表人物的具体言论,来阐述儒家修身立德的思想。(2)引证法:两篇文章都引用了经典文献或名人的话来增强说服力。材料一引用了《诗经》的内容来论证诗在道德修养中的作用;材料二则引用了《大学》中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来论证儒家以德治国的思想。②论证结构相同:两篇文章都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模式。材料一先是总体介绍孔子“诗教”的重要性,然后分段论述《诗经》中的道德修养内容及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最后总结“诗教”对中国文学精神文化的深远影响。材料二也是先概述儒学作为一种“人学”的意义,接着分段详细阐述儒学在修身立德、善待他人、以德治国、尊师重教等方面的体现,最后总结儒学在当代的意义。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说“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冉有说“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子路和冉有的理想都很远大,他们以经世济民为自己的志向,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崇高的理想。原文也说“儒家要求君子具有博施济众、仁民爱物的博大胸怀和历史使命感,以经世济民为志向,具有独立人格和坚强意志,为实现社会、人生理想而不懈奋斗”,由此可知,我们要以经世济民为志向,具有独立人格和坚强意志。②《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他的政治抱负是通过春风沂水的描叙而曲折表露出来,这是一种仁爱宽容的和谐社会;原文也说“倡导善待他人,营造和谐人际关系”。由此可知,我们要谦逊礼让,仁爱宽容,营造和谐社会。③《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公西华说“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公西华重视礼乐教化;原文也说“通过礼乐文明的典章制度、祭祀礼仪、行为规范等,对人的道德规范进行潜移默化的教化和感染”。由此可知,我们要重视礼乐教化,富国安民。④《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作为一名老师,总结出了很多先进的教育方法,他能够对学生因材施教,了解学生的优缺点;原文也说“……强调‘德教为先’,首先教学生如何做人,并且要求学行一致、知行统一。历代儒家学者总结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教育方法,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由此可知,我们要德教为先,因材施教。6.C7.A8.①虚伪善变。哈姆莱特说天气的冷和热,奥斯里克就随声附和。②阿谀逢迎。奥斯里克极力吹捧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③讲求繁文缛礼。表面上讲究礼节,靠着一些繁文缛礼撑撑场面。9.①先是拒绝。面对奥斯里克的极力劝说,哈姆莱特先是表态拒绝——“要是我答应个‘不’字呢”。②无奈接受,但对比剑也有信心,不认为会失败。迫于无奈,哈姆莱特愿意接受比剑,“愿意尽力为他博取一次胜利”,但他“练习得很勤”,对比剑有信心。③勇敢面对,认为是命运的安排。哈姆莱特认为死生都是命运预先注定的相信天命。【导语】这段节选通过哈姆莱特与奥斯里克的对话,揭示了哈姆莱特复杂的心理状态和政治环境。他以讽刺和挖苦的态度面对奥斯里克,表明他对宫廷虚伪的厌恶和对冒失者的轻视。他的言辞巧妙地揭示了他内心的矛盾和对命运的思考,增加了人物的悲剧色彩。6.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能力。C.“他知道国王的阴谋,也知道哈姆莱特无法取胜”错,文中霍拉旭虽担心哈姆莱特在比剑中失败,但并没有明确表明他知道国王的阴谋,也不能就此推断出他知道哈姆莱特无法取胜,他只是基于朋友的关心提出建议。故选C。7.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丰富含意的能力。A.“句子①通过问句表明哈姆莱特不认识奥斯里克”错,哈姆莱特问霍拉旭“你认识这只水苍蝇吗”,这里并不是因为他真的不认识奥斯里克而询问霍拉旭,实际上是哈姆莱特通过这种略带轻蔑的方式表达对奥斯里克的不屑,把奥斯里克比作“水苍蝇”,暗示其令人讨厌、轻浮的特点。故选A。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①虚伪善变。在与哈姆莱特谈论天气时,哈姆莱特先说天冷,奥斯里克附和天冷;哈姆莱特又说对于自己的体质觉得闷热,奥斯里克马上又跟着说真是说不出来的闷热。他完全不坚持自己的真实感受,只是一味地附和哈姆莱特的话语,这种表现充分体现出他的虚伪善变,没有自己的主见,只想着迎合他人。②阿谀逢迎。奥斯里克在描述雷欧提斯时,极尽吹捧之能事,称其为“一位完美的绅士,充满着最卓越的特点,他的态度非常温雅,他的仪表非常英俊……上流社会的指南针,因为在他身上可以找到一个绅士所应有的品质的总汇”;在与哈姆莱特交流过程中,也是言语上处处讨好。这显示出他擅长通过阿谀逢迎的手段来讨好他人,以达到自己可能的某种目的。③讲求繁文缛礼。从他与哈姆莱特的互动中可以看出,他表面上非常讲究礼节,比如一直戴着帽子(尽管哈姆莱特多次让他戴上),说话也是那种文绉绉、很注重形式的风格,靠着这些繁文缛礼来撑撑场面,给人一种故作姿态、虚有其表的感觉。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心理变化过程的能力。①先是拒绝。当奥斯里克来传达国王的意思,劝说哈姆莱特与雷欧提斯比剑时,哈姆莱特一开始是持拒绝态度的,他反问“要是我答应个‘不’字呢”,表明他并不想轻易就答应这场比试,可能是对这种突如其来的安排有所警惕,或者本身就对参与这样的比剑活动缺乏兴趣。②无奈接受,但对比剑也有信心,不认为会失败。在奥斯里克的进一步劝说以及整个情境的压力下,哈姆莱特无奈地表示愿意接受比剑,说“愿意尽力为他博取一次胜利”。但同时,哈姆莱特也并非毫无信心,他提到自己“练习得很勤”,相信凭借自己的练习成果,有能力在比剑中与雷欧提斯一较高下,并不认为自己一定会失败。③勇敢面对,认为是命运的安排。后来,面对霍拉旭的担心以及整个事件的发展,哈姆莱特表现出一种勇敢面对的态度,他认为“一只雀子的死生,都是命运预先注定的。注定在今天,就不会是明天,不是明天,就是今天;逃过了今天,明天还是逃不了,随时准备着就是了”,将比剑的结果乃至自己的生死都归结于命运的安排,以一种豁达、勇敢的心态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比剑挑战。10.CEF11.A12.C13.(1)(项羽)部下骑马跟在后面的壮士有八百多人,当夜突破重围,向南冲出,飞奔逃跑。(2)范增多次给项王递眼色,多次举起他佩戴的玉玦来暗示项王,项王沉默着没有反应。14.①项羽迷信武力,穷途末路时,仍逞武力之快,恃勇好战。②项羽缺乏远见,在仍有机会时不愿渡江逃生,自断后路。③项羽寡谋轻信,对敌人毫无防备,轻易出卖自己的内应。④项羽刚愎自用,对范增的暗示视而不见,集团内部人心涣散。【导语】这篇文言文通过《史记》中的两个片段,展现了楚汉相争中的两位主角:项羽和刘邦的不同命运。材料一描写了项羽在垓下被围,绝境中悲歌自刎的情景,突显其一代英雄的悲壮和悲情;材料二则记录了鸿门宴上刘邦的机智和范增的忠心,对比鲜明。文本强调了项羽性格中的柔情、勇猛和自尊,但也暗示了他缺乏自省和战略眼光,最终导致失败,体现了人性与命运的交织。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项王又带着骑兵向东,到达东城,这时就只剩下二十八人。汉军骑兵追赶上来的有几千人。“项王乃复引兵而东”主谓结构,句意完整,可独立成句,故应在C处断开;“至东城”为动宾结构,省略了主语“项王”,句意完整,故应在E处断开;“汉骑追者”作后句的主语,故应在F处断开。故填CEF。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和理解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A.“意思不同”错。“卒”,均为“最终”的意思。句意:但是现在却最终被困在这里。/但它终究也没有增减。B.正确。“固”,均为“本来”的意思。句意:今天本来就决心战死了。/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C.正确。D.正确。率领、带领/听从。句意:沛公(刘邦)第二天率领百余人(骑马而来),拜见项王(项羽)。/郑伯同意了(佚之狐的建议)。故选A。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随后为了绝境求生”错,由原文“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可知,东城快战并不是为了求生,而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勇猛无敌。故选C。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麾下”,部下;“溃”,突破;“南”,名词作状语,向南;“走”,逃跑。(2)“数”,多次,屡次;“目”,名词作动词,使眼色;“三”,再三,指多次。14.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进行评价探究的能力。①由原文“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可知,项羽虽然善战,但其恃勇好战,迷信武力,穷途末路时,仍逞武力之快,不懂得谋略的重要。②由原文“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可知,项羽相信命数,在仍有机会时不愿渡江逃生,自断后路,没有从长远计议,缺乏远见。③由原文“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可知,项羽轻信刘邦的辩解,对敌人毫无防备,轻易出卖自己的内应,可见其寡谋轻信。④由原文“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可知,项羽对范增的暗示视而不见,优柔寡断,有妇人之仁,而且刚愎自用,集团内部人心涣散。参考译文:材料一:项王的军队驻扎在垓下,士兵很少,粮食耗尽。汉军以及各个诸侯的军队把他们重重围困起来。项王夜晚听到汉军在四面都唱起了楚歌,大吃一惊道:“汉军把楚人都征服了吗?他们那边楚人为什么那么多呀!”项王于是在夜里起来,在帐中饮酒。有美人名虞,一直受宠跟在项王身边;有骏马名骓,(项羽)一直骑着。这时候,项羽不禁情绪激昂唱起悲歌,自己作诗(吟唱)道:力量能拔山啊,英雄气概举世无双,时运不济时骓马不再奔跑!骓马不奔跑可将怎么办,虞姬呀虞姬,(我)将怎么安排你才妥善?项王唱了几遍,美人虞姬应和着一同唱歌。于是项王骑上马,部下骑马跟在后面的壮士有八百多人,当夜突破重围,向南冲出,飞奔逃跑。项王到达阴陵,迷了路,去问一个农夫,农夫骗他说:“向左边走。”项王带人向左,陷进了大沼泽地中。因此,汉兵追上了他们。项王又带着骑兵向东,到达东城,这时就只剩下二十八人。汉军骑兵追赶上来的有几千人。项王自己估计不能逃脱了,对他的骑兵说:“我带兵起义至今已经八年,亲自打了七十多仗,我所抵挡的敌人都被打垮,我所攻击的敌人无不降服,从来没有失败过,因而能够称霸,据有天下。可是如今终于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灭亡我,决不是作战的过错。今天肯定得决心战死了,我愿意给诸位打个痛痛快快的仗,一定胜它三回,给诸位冲破重围,斩杀汉将,砍倒军旗,让诸位知道的确是上天要灭亡我,决不是作战的过错。”项王于是骑马疾驰,又斩了汉军一个都尉,杀了数十上百人,(项王)再次聚集自己的骑兵。在此情形下,项王就想东渡乌江。乌江的亭长拢船靠岸等候,(他)对项王说:“江东虽然小,土地方圆(尚有)千里,民众(也有)数十万人,也足以称王了。希望大王赶紧渡江。现在只有我有船,汉军到了(之后),没有办法渡江。”项王笑着说:“上天要让我灭亡,我渡江还有什么用呢!况且我和八千江东子弟(一起)渡江向西(征战),现在没有一个人东还,纵使江东的父兄辈们怜惜(我)而让我称王,我有什么面目见他们呢?纵然他们不说,我难道就不于心有愧吗?”(项王)接着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一个年高有德之人。我骑这匹马五年了,所遇到的(马)没有能战胜它的,(它)曾经一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杀它,把(它)送给您。”(项王)于是命令骑兵们都下马步行,手持短小轻便的武器接着战斗。(项王)回头看见汉军的骑司马吕马童,说道:“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吗?”马童面对项王,(把项王)指给王翳说:“这就是项王。”项王就说:“我听说汉军用千金和封邑万户悬赏我的人头,我送给你个人情吧。”(说完话,项王)就自刎而死了。材料二:刘邦第二天早晨使一百多人骑着马跟从他来见项羽,到了鸿门,向项羽谢罪说:“我和将军合力攻打秦国,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但是我自己没有料到能先进入关中,灭掉秦朝,能够在这里又见到将军。现在有小人的谣言,使您和我发生误会。”项羽说:“这是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如果不是这样,我怎么会这么生气。”项王当天就留下刘邦,和他饮酒。项羽、项伯朝东坐;亚父朝南坐。——亚父,就是范增,刘邦朝北坐,张良朝西陪侍。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再三举起他佩戴的玉玦暗示项王,项王沉默着没有反应。15.B16.①庄子用“砉然”描述庖丁解牛之初,牛的皮肉筋骨轻快分离的声音,以合乎音乐的美妙节奏来表现庖丁技艺的纯熟。②本诗用“砉然”描述突破束缚的声音,表现渴望打破社会束缚、实现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强烈愿望。③本诗中“砉然”在结构上照应首联“沉沉心事”,引出下文“美人如玉剑如虹”。【整体分析】龚自珍的《夜坐(其二)》通过沉重的心事和对人才的感慨,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中运用典故,抒发了壮志未酬的感慨和对自由的向往,语言精练,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痛苦。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B.“‘惜’字表达了他对自己年少无知的懊悔”错误。从全诗看,导致作者壮志难酬的主要原因是清王朝实行严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绿色建筑混凝土浇筑环保承包合同
- 二零二五年加油站品牌形象设计与推广合同
- 2025版工地施工质量检验人员劳动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程海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程合同
- 硫酸运输合同范本(二零二五年度)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项目合同档案管理标准
- 二零二五年度:人工智能股票与股权分配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玻璃幕墙工程设计与施工合同
- 《肝衰竭诊治指南(2024年版)》全面解读
- 2026届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浦北县中考语文押题卷含解析
- 金蝶云苍开发工程师(初级)认证考试题及答案
- 抽水蓄能电站
- 水喷砂除锈施工方案
- 2024年中国铁路机车用电动刮雨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石膏娃娃课件教学课件
- 学校提升改造项目安全管理策划方案
- 2023 年第四届全国邮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附有答案
- 中国条码技术与应用协会团体标准草案
- 2024-2029年中国运动服装品牌市场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预测
- 楼顶防水施工安全协议
- 紫外线灯管消毒、检测、注意事项及维护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