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下册开学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下册开学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下册开学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下册开学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下册开学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联考

语文试题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

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

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阅读(70分)

(-)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科学结论的真实性需要通过重复研究来证实,然而,由于不能重复验证,很多科学结论受到质疑。

最近,生态学领域的一项新研究使人们对于科学结论的真实性产生了更多疑虑。

②在这项研究中,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汉娜•弗雷泽及其研究团队引入了“分析师方法”,将相同

的数据和研究问题提供给246名生物学家,然后让他们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弗雷泽团队为生物学家们

提供了两个数据集(一个关于鸟类,一个关于植物)和附带的研究问题——蓝山雀雏鸟的生长受兄弟姐妹

竞争影响的程度以及草皮覆盖对根树幼苗数量的影响。大多数研究人员发现,兄弟姐妹之间的竞争对雏鸟

的生长有负面影响,对于这种影响的大小,他们得出的结论存在很大的分歧。对于草皮覆盖对梭树幼苗数

量的影响,生物学家的结论存在更大差异:一些研究者通过研究分析认为,草皮覆盖使柱树幼苗的数量大

大减少了;另一些研究者得出相反结论,认为草皮覆盖使梭树幼苗的数量增加了。

③该研究首次全面展示了生态学中科学结论的巨大变异性,这种变异性是由科学家不同的分析方法导

致的——246名生物学家对同样的生态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却大相径庭。这项研究再次提醒我们,单一的

科学结论并不一定真实可信。然而,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倾向于将一篇论文的结论视为确定

性的结论,这可能误导科学决策,并对生产、生活产生负面作用。

④2011年,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布莱恩•诺赛克邀请全球250多名科学家,对2008年发

表在3家顶级心理学期刊上的100项心理学研究进行重复验证,结果仅有39项研究结论可以再现,61项

研究结论无法重现,不可重复率达到61%。之后,诺赛克及其研究团队又再次组织了由多位国家机构的研

究人员参与的一次重复性研究,对2010—2015年发表在知名学术期刊《自然》和《科学》上的21篇心理

学论文的结论进行重复性研究,结果是38%的研究结论不可重复。另一项研究表明,今天在全球一流的学

术期刊《细胞》《自然》《美国科学院院刊》《科学》上发表的论文的结论至少有一半不可重复。

⑤那么,该如何进行科学研究结论的可重复验证,并得出相对真实可靠的结论呢?30多年前,天文学

家卡尔•萨根的一次从太空观测地球以证明地球上有生命的实验,或许值得参考。

⑥萨根是以零结论的态度和方式来验证已得到认可的科学结论。地球上有生命,这是地球人都知道

的,除了人类,这里还有大量的动植物、微生物。然而,明知一个确切结论也要进行重复验证,这就是对

地球上有无生命持零结论的态度。在一些人看来,这种论证方式纯属画蛇添足,但是,萨根的支持者认

为,这种方式除了可以重复验证已有的科学结论——地球上有生命,还能用于验证其他星球上有无生命。

⑦萨根不仅是美国著名天文学家、天体物理学家、宇宙学家,也是一位科幻小说家及科普作家,还是

行星学会的创立者。为了证明地球上存在生命,他设计了一种前人从未尝试过的证明方式。1993年初,萨

根将一份手稿送到了《自然》杂志的办公室,希望发表“从太空探测地球上是否存在生命”的证据。1993

年10月21日,《自然》杂志发表了这项题为“从伽利略号航天器探索地球生命”的研究报告。这项研究

的结论“强烈暗示”地球确实存在生命。

⑧1989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伽利略号航天器发射升空,执行环绕木星的任务,预计于

1995年抵达目的地。得知这一消息后,萨根萌生了一个想法,如果将伽利略号上的仪器对准地球进行观

测,可能会找到地球上有生命的明确证据。随后,他和同事们一起设计了一个方案,并说服NASA按照他

们的方案进行操作和观察。

⑨因为伽利略号在前往木星的路途中需要绕过地球和金星,以便从这两个行星的引力中获得助推,所

以它将在距离地球最近的960千米的地方经过,该地位于加勒比海上方,而且航天器中的仪器可以获得地

球上有无生命的信息。果然,科研人员从航天器的光谱仪中发现了一些证据,包括氧气、水蒸气、冰和

雪、二氧化碳、甲烷和其他温室气体。此外,伽利略号的成像系统还发现了云层、海洋、海岸线和岩石表

层。当时的成像技术并不能检测到实际的生命形式,如人和动物,但是成像系统和光谱仪等仪器能够发现

电磁信号,其振幅以脉冲的形式变化。这些电磁信号在当时被广泛用于无线电通信和电视广播,而且这被

视为一种已知不会自然发生的光电类型。太空中的伽利略号通过科学探测发现的这些信号提示,只有地球

上的智能生命才能创造这样的技术,因此这也是生命存在的可靠证据。

⑩萨根的研究方法与人们用肉眼观察到地球上的生命不同,是利用探索外星生命的方法来验证地球有

无生命。虽然这项来自太空的研究发现的证据比较少且直观性差,但比较可靠,而且是从此前从未尝试的

角度来探测地球上是否存在生命,所以意义非凡。

⑪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天文学家发现的围绕系外恒星运行的行星已经超过5500颗。科学家们

利用萨根设计的探测方法发现,一些星球上拥有孕育生命的环境和条件,如氧气、水蒸气、冰、甲烷等。

通过萨根设计的探测方法,一些科学家甚至推测出一些星球上可能存在生命,但是这些生命未必是智能生

命。2021年,NASA的詹姆斯•韦布太空望远镜发射升空。这架太空望远镜非常适合研究系外行星的大气

层,未来将会获得更多的新数据和新发现,以证明地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

(摘编自张田勘《科学结论为何需要重复验证》)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结论的真实性体现在能重复验证上,不能重复验证的科学结论就不是真实可信的,就会受到质

疑。

B.同一个问题和相同数据,多名科学家却得出不同结论的现象,说明了研究方法不同会有不同的研究结

果。

C.弗雷泽研究体现了生态学中科学结论的变异性,如果从生态学推而广之,单一的科学结论未必可信。

D.科学家用萨根的方法推测一些星球可能有生命,但不能确定是智能生命,因为没有发现非自然的电磁

信号。

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介绍诺赛克的研究时,列举了不能进行重复验证的心理学论文的百分比,证明了心理学研究的困境和

艰难。

B.第⑤段用设问手法引出卡尔•萨根的研究,“或许”表示不能全部肯定,“值得”说明其研究的重要

价值。

C.介绍萨根的多种头衔,表明萨根涉猎广泛、知识渊博,这样的科学家进行的科学研究是符合客观现实

的。

D.用韦布太空望远镜研究外行星大气层,是在天文学家发现系外行星基础上进行的,是重复验证萨根实

验。

3.下列对萨根验证已得到认可的科学结论的做法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萨根设计的地球上存在生命的证明方式是从来没有先例的。

B.萨根为了引发科学界的关注,发表了自己预计的研究结论。

C.萨根在研究过程中,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并多维度收集材料。

D.萨根的实验是明知地球有生命但用实验来证明的一个研究。

4.根据材料内容,对下面文字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亚里士多德通过同一高度同时扔石头和羽毛而羽毛降落慢的现象得出的结论“物体下落的速度与其重

量成比例”十分盛行。据说这个理论的质疑者伽利略用扔两个重量不同的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验证亚里士

多德结论的错误。

近年来,“可重复危机”引发了科学界的极大关注。该危机的“诞生”源于两类论证。一是统计调查

发现,一些已发表的科学研究结果难以被重复实现。二是一部分科学工作者承认自己在日常科研工作中并

不会进行重复实验。

A.亚里士多德扔石头和羽毛的实验,是因为数据错误导致结论错误。

B.伽利略就亚里士多德的科学结论进行了重复验证,二人结论不同。

C.一些科学研究论文的结论不可重复验证的问题引发科学界的极大关注。

D.有些科学家很少对自己和别人的研究结论进行完整复现式的重复实验。

5.请简要梳理材料是如何围绕“科学结论需要重复验证”这一话题展开论述的。

(二)阅读n(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葛仙翁

岑燮钧

舜江市府后面的小区里,住着一个自称“葛仙翁”的人,五短身材,面目可憎,遇熟人必打招呼,一

激动,往往眨眼口吃,却喜聊天。

葛仙翁在家,是个老小孩。他女人是个干练人,里里外外应付得井井有条。儿子好自立,年未弱冠,

远涉重洋,在所谓“漂亮国”求职。每当两国闹拧巴之时,女人忧心忡忡,葛仙翁必言:“天塌了,自有

高个子顶着。”依旧每日甘花弄草,游戏笔墨,优游岁月,以不负“仙翁”之名。

葛仙翁祖上有悬壶济世的,到他这一代,已荒废得差不多了。他老婆早年有干呕病,仿佛“肚里仙进

位”一样。他就每天给她煮粥,加一勺葛粉,不料半年后,她竟莫名地好了,从此,他就自诩“葛仙

习公习”O

除了上班的八小时,他大抵走在路上。看见一只瓢虫,他蹲下来,给它拍照,数一数是否真有七星。

瓢虫掉下来,背着地,乱蹬脚,就是翻不过身,他帮上一把,端端正正把它摆到安全的地方。路过中医

院,必到里面的百草园溜达,那里种着各种中药的样本,他一一传上微信,赞不绝口,说此草“活人多

矣”。

葛仙翁外出只带一张大钞和些许角子。

自从市里实施了公交改革,两块钱可以直达遥远的乡下,葛仙翁有空就乘车胡逛。他真成了游手好闲

的人。

一日,他来到桑榆古村。这是一个僻远的村子,因为僻远,所以不着市声。①旧房子鳞次栉比:有的

做倾斜状,如低偻老人;有的门墙塌了一角,苦苦支撑着;有的人去楼空,庭院荒芜,只剩一棵老桂树,

馥郁依旧。这些旧门墙.都有来头:一座名目进士第;一座名目侍郎府;最不济的小洋楼,也是民国富商

的孑遗。真可谓钟灵毓秀,人杰地灵。②近山大宅边的三棵大银杏和两棵连理樟,都有七八百年的历史,

让人流连再三,不忍离去。

在这样的地方,葛仙翁可以转悠半日。老巷子里的人,都古色古香,有古风。看见老人立门墙,葛仙

翁上去打听此间变迁,叹息再三。老人觉得得一知音,掇凳与之共坐。③此时,小院里树叶婆娑,阳光碎

乱,葛仙翁感堂须髯尽白。过日中,葛仙翁五块钱买一番薯,坐石凳,做享受状,感觉自己仿佛是从长安

告老还乡的老吏,想起“乞骸骨”一词,不由呵呵笑着。

他沿着老巷望去,多的是游人,衣着光鲜;独有他,一双布鞋,满头黄发卷曲,端的是唐传奇里出来

的老客。起身徘徊,见不远处有一理发店,大书“十元一摸须髯,想起的确已有数日未予理睬,而头

上长毛,已盖双耳矣。于是,决定在此理发。这一理不要紧,从此把城里的理发店都给晾了。

“老哥,好啊,我又来了!”

,,坐,坐,真快啊,又是一个月啦!”

老哥是读过《杨家将》《兴唐传》之类的平话的,他正与一老客谈论秦琼、徐茂公,叹息现在买不到

这样的好书了。葛仙翁马上接话,说回去帮他到书店里找找,下次带来。

“他是谁啊?有《说岳》替我也买一本。”

“他是城里人,每次理发,都大老远地跑到我这里来!”

“这里水热,慢慢滋润了,慢慢理,修脸,掏耳屎,斜躺在靠椅上,舒坦,胜过城里的按摩店啊!”

“是你说得好,看得起我!”

“老哥,我……我……我说的可是实话!”葛仙翁激动了就结巴。

葛仙翁的头,在老哥手里揣摩着,修修这头儿,理理那头儿。这个时候,葛仙翁要么闭目养神,要么

与老哥唠嗑,说得自在了,也不结巴----慢慢说,慢慢理,就怕结束了。

老哥客不多。来的都是“古人”,说“古话就是一时客多,也等得起。没有人,老哥也不急,自家

的老屋,不似城里,房租贵;煤炉塞了封口,也烧不到哪里去。

葛仙翁看见檐下盆盆罐罐里,全是兰草,心下喜欢。老哥说喜欢就拿走。

“我是要。兰花无价,我身边只有一张大钞,是多是少不论,那我搬走了!”

“兄弟,钱你拿走,山上的东西,要什么钱!”

“你不要钱,那我不要!”

老哥迟疑一会儿,说:“那好,我收着,你喜欢的都拿去!”

从此,老哥再不收理发钱。葛仙翁硬要给,老哥说这是看不起他。葛仙翁收了钱,讷讷:“那我以后

怎么好意思再来理发?”

“你不来,更是看不起我!”老哥说得铿锵有力。

葛仙翁每次来,必给老哥淘古书,独缺一本《兴唐传》。

葛仙翁走遍城里大小书店,就是没有这本书,上网淘,竟然也没有。评书这种古董,真是难找了。一

日,在一旧书摊里,忽地发现残本,内里倒还全,不由得大喜过望。问价格,说定价的十倍,毫不犹豫买

下。

第二日兴冲冲前来,不想理发店关门了。

一打听,老哥竟去了,脑出血。他的孩子在外省,此间只有一个兄弟和老娘。葛仙翁摸索前往,一看

那老宅,旧时访过;出来一白发老人,正是当日掇凳之人,不由大恸:白发人送黑发人!

葛仙翁执意要到坟头一祭,由他兄弟陪往。在坟前,葛仙翁烧化了那套《兴唐传》。④看山下古木森

然,大宅边的三棵大银杏和两棵连理樟,在目,不由法然。想起葛洪葛仙翁能炼制仙药,让人起死回

生,叹自己空负仙翁之名,却连一袋葛粉都没带给老哥,真是悔恨不已——祖上曾说,葛根有通经活络之

功呢。

他依旧每月必来桑榆古村,来则必过理发店,必到坟前。

多少官人同住一小区,不识细民葛仙翁。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写葛仙翁面目“可憎”是先抑后扬,是用人们对他的刻板印象与后文他的表现对比,体现他的超脱随

性,为人洒脱自在。

B.葛仙翁利用公交车两元车票游玩,虽然有损他的形象,但更多体现出来的是葛仙翁优游的生活和闲适

恬淡的生活态度等。

C.为了报答理发老哥,葛仙翁淘来古书准备赠与,既有对二人情谊的重视,也侧面体现了葛仙翁对传统

文化的重视和眷恋。

D.小说主题内涵深刻,表面写葛仙翁的日常生活,深层映射出社会小人物的生活状态、情感维系等,引

发读者对生活本真的思考。

7.关于文中的环境描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运用比喻等修辞,生动勾勒出古村的样貌,并用“馥郁依旧”的老桂树与之构成反差,凸显出古村的

生机。

B.②大银杏与连理樟见证着古村悠久的历史,体现出古村厚重的历史感,与前文对旧房子的相关描写相呼

应。

C.③“婆娑”描写动态的光影变幻,“阳光碎乱”增添画面的灵动感,简单两笔烘托出葛仙翁的惬意心

O

D.④文末在哀伤凝重的氛围中再次写大银杏和连理樟,使环境更显冷峻、肃穆,也勾起了葛仙翁的回忆和

哀伤情绪。

8.葛仙翁与理发师二人在理发店中的对话内容,蕴含了哪些意义?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9.本文语言很有特色,请简要赏析。

(三)阅读in(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子夏三年之丧毕,见于孔子。子曰:“与之琴,使之弦。”侃侃而乐,作而日:“先王制礼,不敢不

及。”子曰:“君子也!”闵子三年之丧毕,见于孔子。子曰:“与之琴,使之弦。”切切而悲,作而

日:“先王制礼,弗敢过也。”子曰:“君子也!”子贡口:“闵子哀未尽,夫子日:君子也。子夏哀已

尽,又日:君子也。二者殊情,而俱日君子,赐也惑,敢问之。'’孔子曰:“闵子哀未忘,能断之以礼;

子夏哀已尽,能引之及礼:虽均之君子,不亦可乎?”

孔子见罗雀者,所得皆黄口小雀。夫子问之日:“大雀独不得,何也?”罗者曰:“大雀善惊而难

得,黄口贪食而易得。黄口从大雀,则不得;大雀从黄口,亦不得。”孔子顾谓弟子曰:“善惊以远害,

利食而忘患,自其心矣,而独以所从为祸福。故君子慎其所从。以长者之虑,则有全身之阶;随小者之

而有危亡之败也。”

孔子读《易》,至于《损》《益》,喟然而叹。子夏避席问日:“夫子何叹焉?”孔子曰:“夫自损者

必有益之,自益者必有决之,吾是以叹也。"子夏日:“然则学者不可以益乎?”子曰:“非道益之谓

也,道弥益而身弥损。夫学者损其自多,以虚受人,故能成其满博也。天道成而必变,凡持满而能久者,

未尝有也。故曰:自贤者,天下之善言不得闻于耳矣。昔尧治天下之位,犹允恭以持之,克让以接下,是

以千岁而益盛,迄今而逾彰。夏桀、昆吾,自满而无极,亢意而不节,斩刈黎民,如草芥焉;天下讨之,

如诛匹夫,是以千载而恶著,迄今而不灭。如行则让长,不疾先;如在舆遇三人则下之,遇二人则式之。

调其盈虚,不令自满,所以能久也。"子夏日:“商请志之,而终身奉行焉。”

曾子耘瓜,误斩其根。曾皙怒,建大杖以击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顷乃苏,欣然而起,进

于曾皙目:“向也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皙而闻之,

知其体康也。孔子闻之而怒.告门弟子日:“参来,勿内。”曾参自以为无罪,使人请于孔子。子日:

“今参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殖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杀天子之民,

其罪奚若?”曾参闻之,目:“参罪大矣!”遂造孔子而谢过。

(节选自《孔子家语•卷十五•六本》)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委身以待A暴怒B殖C而不避D既身E死F而陷父于不义G其不孝H孰大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殊,不同,与《兰亭集序》“虽趣舍万殊”中的“殊”意思相同。

B.独,唯独,与《六国论》“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中的“独”意思不同。

C.避,离开,与《鸿门宴》“臣死且不避”中的“避”意思不同。

D.志,动词,记。与《屈原列传》“博闻强志”中的“志”用法相同。

12.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子夏和闵子弹琴的乐声特点不同,但孔子认为这都是君子的表现,因为他们都能遵循本心:子夏

不再悲伤,闵子忘记哀伤。

B.孔子听了捕鸟人的话后告诫弟子,遵循年长者的思虑就会有保全自身的凭借,追随年少无知者鲁莽行

事就会有招致危亡的祸患。

C.在探讨《周易》中的《损》《益》时,孔子列举了尧和桀治理天下的不同态度而得到完全不同的结局的

事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D.孔子告诉子夏,走在路上遇到长者要让长者先行,坐在车上遇到三个人时就要下车,遇到两个人时就

要扶“轼”以示敬意。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犹允恭以持之,克让以接下,是以千岁而益盛,迄今而逾彰。

(2)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皙而闻之,知其体康也。

14.孔子认为学者应该如何对待“益”?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四)阅读IV(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出塞

王维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山野火烧。

暮云空破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点明了地点、人物和活动,为了使首句入韵,将“天骄猎”倒装为“猎天骄”。

B.“白草”与“北风卷地白草折”的“白草”意义相左,本诗凸显边地的破败和荒凉。

C.颈联“朝”“夜”与颔联“暮”“日”相照应,“护羌”“破虏”等词暗示唐军战斗力强。

D.写敌方声势浩大、本领高强,是为衬托后文借助汉军军威国威的炮赫表现出的唐军的威猛。

16.后人对这首诗评价极高,比如清姚鼐《今体诗钞》言“有麾斥八极之概矣”,清方东树《昭昧詹言》有

“声调响入云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两人的评价。

(五)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两句,苏子以大自然是自己与客人共同享受的美好来劝慰客

人。

(2)小刚看到古装电视剧中皇帝的暴虐行为时,联想到贾谊《过秦论》中写始皇帝控制天下、奴役

百姓的两句:",

(3)“台”指方形高而平的建筑物,比如古诗文“,”中的“台”就是这个意思。

二、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与“尊老”相对应,汉代社会还提倡“爱幼”,这是因为①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动物最原始的

情感之一。爱玩是儿童的天性,为了让小朋友们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古人可谓②,为他们

量身打造了各种各样新奇的玩具,比如鸠车,这是我国汉晋时期常见的儿童玩具,造型是大鸟背负小鸟,

是为了让儿童能在游玩中体会到鸠所代表的尊老爱幼美德。

河南洛阳博物馆珍藏的三轮铜鸠车就是一1件精美的西晋鸠车。鸠车整体筑成昂首挺胸的鸠鸟形象,尾

羽长而扁平;翅膀两侧有两个大轮子,尾羽下侧有一个小轮子;鸠鸟前胸处有一个可穿线绳的小孔,拉着

线绳就能带动鸠车前进。鸠车造型灵动,栩栩如生。如果用力拉绳向前拖拽,鸠车尾部就会撬起来,似欲

展翅飞翔;若拉绳媛慢前行,鸠车则尾部拖地,如同鸠鸟行走时的姿态。

隋唐以后,鸠车早已不再流行,但是它一直是儿童游戏的代称。

为什么是鸠鸟呢?鸠鸟具备其他鸟类所不具备的特征和象征寓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

鸠鸟现代通常指斑鸠,古代一般是斑鸠、布谷之类的统称。首先,鸠鸟是食草、温顺、柔弱的小鸟,外形

招人喜爱,它们喜爱群居、安定,不喜欢四处迁徙。鸠鸟对待子女不偏不倚,悉心照料,从不会抛弃或者

吞食果腹。其次,在我国古文字中,“鸠”与“久”同音,所以鸠鸟形象也蕴含“长久”“久安”等美好

的寓意。

18.下列短语与文中加点短语“尊老爱幼”的构词方式相同的一项是()

A.柳暗花明B.藏龙卧虎C.潜移默化D.浓墨重彩

19.文中第二段有三处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20.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1.请仿照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任选两个汉字,写两个句子,从象征意义的角度解说它们的寓意。

22.河南洛阳博物馆计划在2025年“六一”儿童节期间推出“西晋鸠车”的卡通玩偶。请根据上述材料,

替“西晋鸠车”写一段面向儿童的自我介绍,要求信息准确、语言流畅,不超过80个字。

三、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颜氏家训》有“钝学累功,不妨精熟”,意思是笨一点儿的人只要刻苦,也能取得成就。

作为新时代青年,你对上面的材料有怎样的认识与思考?请写一篇作文,谈一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800字。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联考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阅读(70分)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1〜5题答案】

【答案】1.A2.B3.B4,A

5.①先点明科学结论的真实性需重复研究证实的观点。②接着以生态学和心理学的研究为例,论证单一的

科学结论并不一定真实可信。③最后介绍萨根的观测地球生命实验,为如何进行科学研究结论的可重复验

证提供可供参考的实例。

(二)阅读n(本题共4小题,17分)

[6~9题答案】

【答案】6.D7.A

8.①真诚质朴的人际关系。二人对话简单而真诚,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淳朴、友好的关系。

②闲淡恬静的生活态度。二人都惬意于当下慢节奏的生活,安于平凡日常,享受当下的悠闲。

③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对话中多次提及传统评书,也体现出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喜好。

9.①文白结合。比如“矣”“官人”等文言,与“拧巴”“番薯”等方言/白话的运用,使浓郁的文化韵

味与鲜活的生活气息结合,收到了雅俗共赏的效果。

②语言口语化。比如“是个老小孩”“是多是少不论”等,使小说贴近日常生活,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③人物语言个性化。葛仙翁的“你不要钱,那我不要”,直白坦率,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生动、真实。

(三)阅读in(本题共5小题,20分)

[10-14题答案】

【答案】10.BDG

11.D12.A

13.(1)(尧)尚且以诚信恭敬的态度处理政事,以谦让的态度和下面的人交往,所以经过千年名声更加强

盛,到今天更加彰显。

(2)(曾参)说完回到屋里,弹着琴唱起了歌,意在让父亲曾皙能听到,知道自己身体是健康的。

14.①正确理解“益”的内涵。②保持谦虚态度。③避免自满,懂得调节。

(四)阅读IV(本题共2小题,9分)

【15〜16题答案】

【答案】15.B16.①”有麾斥八极之概矣”指人有非凡的气概。本诗颈联描写了边疆将士面对强悍的敌

人,反应迅速,作战勇猛,刻画出将士们的英勇无畏和非凡的气概。②“声调响入云霄”指诗歌的语言和

节奏铿锵有力。本诗用韵高昂,用语有力,音节铿锵,气势开张,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激昂的情感。

(五)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题答案】

【答案】①.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②.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