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型06科学探究题
,考情聚焦/
A类型1土壤酸碱性的探究.....................................................................1
A类型2物质性质的探究.......................................................................4
A类型3物质成分的探究......................................................................13
A类型4反应后生成物成分的探究.............................................................19
A类型5物质变质的探究......................................................................25
A类型6影响因素类的探究....................................................................28
A类型7有关实验异常现象的探究.............................................................31
A类型8反应条件的探究......................................................................32
A类型9无明显现象反应的探究...............................................................34
A类型10项目式探究.........................................................................35
A类型11定量探究............................................................................43
考情聚焦
A类型1土壤酸碱性的探究
1.(2024•吉林)土壤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质,研究土壤酸碱性对种植业及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吉林省西
部地区的苏打盐碱地因盐分重、碱化度高,一些作物难以优势生长。化学活动小组对苏打盐碱地的土壤样
本进行了项目式探究。
【活动目标】探究苏打盐碱地土壤的酸碱性及开发利用。
【活动设计与实施】(1)任务一:测定苏打盐碱地土壤酸碱性
实验步骤:
①选取一定量的上壤样本与蒸储水,按篦5的质量比在烧杯中混合,充分搅拌后静置,过滤后得到土壤浸
出液。
②取少量土壤浸出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酷溶液,溶液变为____色。
③用胶头滴管吸取少量土壤浸出液,滴在____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形成结论:苏打盐碱地土壤呈碱性,pH29,在农业生产中可因地制宜选择或改良作物。结合下表选出该
地区适合种植的作物是o
作物小麦燕麦大豆海水稻
适宜生长的pH范围6.0~7.06.0~7.56.5~7.58.0~9.2
(2)任务二:探究苏打盐碱地土壤的成分
提出猜想:同学们结合已有知识,猜想苏打盐碱地土壤的成分中可能含有Na2cO3和NaHCOj。
查阅资料:NaHCC>3与CaC%不反应;Na2cO3与CaC%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CaCO3。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步骤1:向土壤浸出液中滴加少量CaC)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有白色沉淀土壤浸出液中含有
得到滤液产生Na2CO3。
土壤浸出液中含有
步骤2:向步骤1的滤液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NaHCO3
交流反思:
①请写出步骤2中任意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o
②有的同学认为以上实验操作不严谨,应在进行步骤1时滴加,才能确定土壤浸出液中含有NaHCC)3o
改进实验:小组同学调整方案后,重新进行了实验。
形成结论:苏打盐碱地土壤中含有Na2cO3和NaHCO3。
⑶任务三:探索苏打盐碱地土壤的治理和综合利用
治理:结合所学知识将下列苏打盐碱地土壤改良方法与改良原理连线。
改良方法改良原理
用沙土掩埋覆盖一___与碱性物质反应
淡水浇灌排盐碱限制盐分的上移
混用南方酸性土降低盐分的浓度
综合利用:吉林省推进苏打盐碱地综合利用,曾经颗粒无收的盐碱地变成了沃土良田。
2.(2024•内蒙古通辽)我国地域辽阔,土壤的pH一般在4~9之间,在地理分布上呈现南酸北碱、沿海偏
酸、内陆偏碱的规律。某校学习小组对当地"土壤酸碱性"进行了探究。
⑴检测土壤酸碱性
常温下,测定土壤浸出液pH为7.8。
根据以上检测结果,结合下表,你认为当地土壤最适合种植的作物是(填编号)。
作物①马铃薯②胡萝卜③海水稻④沙枣
作物最适宜生长的土壤pH范围4.8~5.55.3~6.07.5~8.58.0~8.7
探究引起土壤呈碱性的物质
【调查发现】①之前当地土壤呈酸性,农民撒熟石灰改良土壤;
②农民在田地里燃烧秸秆获得一种农家肥料一草木灰。
【查阅资料】①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碳酸钾水溶液呈碱性;
②K2CO3+Ca(OH)2=CaCO3^+2KOH
【提出问题】引起土壤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
【提出猜想](2)猜想①Ca(OH)2猜想②K283猜想③KOH猜想
④Ca(OH)2和K2c。3猜想⑤Ca(OH)2和KOH猜想⑥K2CO3和
你认为猜想明显不合理。
【查阅资料】①CaCb+K2cO3=CaCO3U+2KCI②氯化钙、氯化钾水溶液都呈中性。
【进行实验】⑶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步骤一:将土壤浸出液加热浓缩
步骤二:取少量步骤一中浓缩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稀有气泡产猜想①、③、_____不成
盐酸生
步骤三:另取少量步骤一中浓缩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
—
氯化钙溶液猜想②成立
步骤四:向步骤三所得混合物中加入无色酚醐溶液—
【提出建议】小组同学建议当地农民减少在田地里燃烧秸秆。
3.(2024•内蒙古赤峰)晓丽发现班级的桅子花叶片发黄、花蕾掉落,花盆中的土壤板结且表面出现白色固
体物质。她和同学们对桅子花生长状况不良的原因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回.桅子花适宜生长在疏松的弱酸性土壤中。
固我国北方部分地区的天然水及土壤中含有较多可溶性盐类化合物,这些盐分随者水分蒸发而析出,使土壤
表面发白、发硬、板结。
【提出猜想】桅子花生长状况不良的原因,可能是盆土的酸碱性不适宜它生长;也可能是盆土含盐量高,
导致土壤板结、通透性降低,不利于根部呼吸,枝叶生长受阻。
任务一检测盆土的酸碱性
【实验过程】取少量盆土样品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储水充分浸泡后过滤,得到土壤浸出液。用pH试纸测
定土壤浸出液的酸碱度,记录数据如下:
测定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PH898
⑴进行三次测定的目的是o
【实验结论】(2)由土壤浸出液的pH可知:盆土显__________性。
任务二检验盆土表面白色物质的成分
【查阅资料】固土壤含盐量高时,一定含有NaCI,可能含有Na2cO3和Na2sO4中的一种或两种。
【实验过程】取盆土表面白色固体样品,加入适量蒸储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得到待测溶液。
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①取适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含有Na2cO3
-
②向试管中继续滴加适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含有Na2sO’
⑶将步骤①的现象补充完整
⑷写出步骤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论】(5)白色固体物质是土壤含盐量高而析出的晶体,其中含有NaCl和o
任务三制定盆土的改良方案
⑹经过讨论,同学们确定这盆桅子花生长状况不良与土壤的酸碱性和含盐量都有关系,结合本地区水土特
点制定了解决方案:将盆土更换为适宜桅子花生长的土壤,并在养护过程中适量施用性肥料调节盆
土的酸碱性。
【反思评价】⑺反思过程中,晓佳认为不进行任务一也可以得出本次探究活动的最终结论。你是否赞同并
说明理由__________O
A类型2物质性质的探究
1.(2024・四川达州)九年级同学在化学实验操作训练中,进行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的鉴别实验。为
进一步探究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做了以下实验:
(1)A试管中的现象是o
为探究B试管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以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2)猜想一:Na2SO4猜想二:Na2SO4>H2so4猜想三:。
I无色酚!
0—酰试液「•稀硫酸
图1
【设计并进行实验】⑶完成并记录以下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B试管中反应后的溶液,滴加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猜想二不成立
②另取少量B试管中反应后的溶液,滴加硝酸镁溶液___________O猜想一不成立,猜想三成立
为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甲、乙两组同学按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测定出溶
液pH变化如图3所示。
⑷甲组实验pH变化对应的曲线是(填T"或"回")。若取M点对应溶液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现象是=
⑸氢氧化钠溶液久置在空气中会变质,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向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
溶液中加入适量___溶液可除去杂质。
2.(2024•甘肃白银)某校化学课上,老师让同学们设计实验鉴别稀盐酸、食盐水和澄清石灰水三种无色溶
液并进行性质实验。同学们设计实验如下:
(1)第1兴趣小组: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三种溶液,他们如此设计的理由是;
第2兴趣小组:分别用三支试管取少量上述三种溶液,各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观察现象:
(2)a中有气泡产生,证明a中溶液是。
(3)b中产生_____(填实验现象),证明b中溶液是澄清石灰水。
c中无明显现象。
第3兴趣小组:为进一步探究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假设猜想】⑷该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猜想二:有CaCl?和HCI
猜想三:有CaC4和Ca(OH)2猜想四:有CaCl?、HCI和Ca(OH)2
其他各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四不合理,理由是o
【实验探究】⑸为证明其余猜想是否正确,第3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猜想不成
(1)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CuCU溶液,观察现象。无明显现象
(2)用镜子将锌粒放入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反应后的溶液,观察现象。有_____产生猜想二成立
有白色沉淀生
(3)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现象。猜想一成立
成
【交流评价】(6)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能够得出结论给予表扬,同宙呼旨出上述实验探
究中有明显的错误。同学们经过反思后发现了错误,错误的原因是。
【反思拓展】⑺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3.(2024•青海西宁)在学习了酸、碱、盐的相关知识后,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氧氧
化钠
溶液
【收集资料】(1)①氢氧化钠是一种常见的碱,俗名叫苛性钠、火碱或o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
②实验室产生的废液要倒入指定容器或处理后再排放。
③氯化钠溶液、氯化钙溶液都呈中性。
【提出问题】①从俗名上看,碳酸钠溶液是否也具有碱性?
②碱性废液如何实现绿色排放?
【进行实验】⑵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步骤1:向甲、乙两支试管的溶液中分别滴加几滴酚醐溶液溶液都变为红色碳酸钠溶液具有碱性
步骤2:继续向甲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酸可以中和碱性废液
步骤3:将甲、乙两支试管中的溶液倒入指定烧杯中烧杯中有气泡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结反思】⑶综合分析,步骤2所得溶液中溶质成分的化学式为(指示剂除外)。
【交流讨论】⑷①小明同学提出通过加入酸进行中和是处理碱性废液的一种方式,但要注意用量。
②小薇同学提出如果要处理含碳酸钠的废液,在实验室提供的氢氧化钙溶液和氯化钙溶液中,只能选择其
中一种与之反应才可实现绿色排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2024•贵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出千沟万壑、千瀑万洞的"喀斯特地貌",贵州双河溶洞是全球白云
岩喀斯特典型的范例,某小组同学开展了研究性学习。
任务一:调查溶洞概况
小组同学通过实地勘察,绘制部分洞穴剖面图如图lo
图1
⑴溶洞岩石以白云岩为主,其中的CaCC>3、MgCOs两种化合物的类别属于(选填"酸""碱"或"盐")。
⑵岩石裂缝渗水以及洞内地下水对白云岩不断侵蚀,形成千姿百态的溶洞地貌。测得A处渗水的pH<7,
显_____性。
任务二:探究白云岩溶蚀与钟乳石的形成
【资料显示】当CaCC)3遇到溶有CO?的水时,会生成溶解性较大的Ca(HCO3)”发生反应①
CaCO3+CO2+H2O=Ca(HCO3\;溶有Ca(HCC>3)2的水遇热或压强变小时,就会分解,重新形成CaCC>3沉
积下来,发生反应②Ca(HCO3)2=CaCC>3J+CO2T+H2O。
【探究活动11用CaCC)3模拟白云岩的溶蚀
⑶设计方案制取CaCOs
白云岩中除CaCOs、MgCOs外,还含有多种成分。小组同学设计两种不同反应原理的方案制取CaCC)3模拟
溶蚀过程,完成下表。
序号试剂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
方案一CO氢氧化钙固体、蒸储水
2,—
方案二——
⑷进行溶蚀模拟实验
实验一:用方案一进行实验,向盛有一定量氢氧化钙固体的烧杯中加入蒸储水,搅拌,过滤,得到饱和澄
清石灰水。取15mL饱和澄清石灰水于烧杯中,通入一定量CO?,观察到溶液立即变浑浊,继续通入过量CO?,
浑浊液未变澄清。
【表达交流】根据资料显示中的反应①,应观察到浑浊液变澄清,现象与预期不符。经过讨论、分析,为
达到实验目的,改进实验如下。
实验二:另取15mL饱和澄清石灰水于烧杯中,加入35mL蒸储水,搅拌,通入一定量CO?,溶液逐渐变浑
浊,继续通入过量CO2,浑浊液变澄清。
【分析与解释】改进后现象与预期相符。加入35mL蒸储水的作用是,浑浊液变澄清的原因是。
小组同学用其它的方法,证明了白云岩中的MgCO3也能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溶蚀。
【探究活动2】模拟钟乳石的形成
取实验二反应后的溶液,静置,放于低压环境,一段时间以后发现澄清溶液中出现浑浊现象,实验成功。
【迁移应用】图1中,滴水从B处下落的过程中,产生CO?的原因可能是。
任务三:模拟洞内地下水对白云岩的溶蚀
洞内地下水中富含钙离子、锢离子、硫酸根离子等,小组同学用四种盐溶液进行地下水对白云岩的溶蚀实
验,测得白云岩溶蚀率(溶蚀率:白云岩减少的质量与白云岩总质
量的比值。)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
字母序号)。
A.白云岩的溶蚀率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
B.铜离子含量越多,越能促进白云岩的溶蚀
C.混合溶液会增大白云岩的溶蚀率
D.白云岩的溶蚀受钙离子、锢离子的影响
051015202530
【项目总结】沉积物是"时间胶囊",可反映出它们形成时的地质环图2时间/天
境,极具科研价值。
5.(2024・湖北)NaHCO,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抗酸药。某学习小组在室温下,对Na2c(X,是否适合作为
抗酸药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⑴①NaHCO,俗称小苏打,Na2cCl?俗称
②人体胃液(含有盐酸)通常约100mL,pH约1.5.体温约37回。
③抗酸药的标准之一:药物发生疗效时,胃液的pH保持在3~5之间最宜,pH过高会导致胃痛等不适症状。
【提出猜想】(2)猜想甲:Na2cO3适合作为抗酸药。其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猜想乙:Na2cO3不适合作为抗酸药。其原因可能是碱性较强。
【实验探究1】探究Na2c与NaHCOs碱性的强弱
⑶依次测量等浓度的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pH,结果分别为11和9。Na2cO3溶液的碱性比NaHCO3
溶液(填"强"或"弱")。
【实验探究2】探究Na2c作为抗酸药的适应性
先向500mL烧杯中加入100mLpH=L5的盐酸,用自动注射器向烧杯中以ImL/min的速度滴入pH=1.5的盐
酸模拟人体分泌胃液,再加入LOgNa2c固体,并持续搅拌。用pH传感器记录溶液pH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将上述实验中Na2c换成NaHCC>3,重复实验过程。所得两条曲线如下图所示。
pH
【分析数据】⑷由图可知,与NaHCOs相比:①NazCOs反应时造成胃液pH远大于5;②Na^COs。
【得出结论】Na2c。3不适合作为抗酸药,猜想乙正确。
【反思评价】⑸有小组成员提出,从控制变量和对比实验的角度看,“实验探究2”设计不够严谨,你认为不
产遵之处是o
【拓展延伸】⑹Al(OH)3也是一种常用的抗酸药。相比Al(OH)3,从与胃酸反应的产物分析,NaHCC)3抗
酸药存在的不是是。
6.(2024•陕西)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下面实验"DIY”的形式探究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学习交流】(1)步骤I是向镁带和少量碳酸钙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如上图所示。
实验中,观察到甲中镁带逐渐减少,碳酸钙逐渐消失,乙和丙中始终只有无色气泡,再无其他明显现象。
则气体X是,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⑵步骤II是在甲中碳酸钙完全消失后,将甲、乙、丙的导管接口重新进行了连接,如上图所示。实验中,
当观察到乙中液面下降时,丙中同时产生______,随后结束实验。
【提出问题】实验结束后,丙中溶液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猜想一:NaOH猜想二:NaOH、Na2CO3
猜想三:NaOH、Ca(OH)2猜想四:NaOH、Ca(OH)?、Na2CO3
⑶小组讨论后,确定只有猜想四不合理。你认为理由是
【实验验证】⑷小王同学认为选择无色酚献溶液、Na2c溶液、稀盐酸即可验证以上三种合理猜想。你认
为不用上述试剂中的______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小王同学用三支试管各取少量实验后丙中的溶液,并分别做如下实验:
滴加无色酚酰:溶液滴加Na2c溶液滴加稀盐酸
一
一n
H
二
三@
三
或c
AB》
⑸实验中观察到A中溶液颜色变红,B中无明显现象,C中有气泡生成,则证明猜想成立。
【拓展反思】(6)实验结束后,将甲、乙、丙中的溶液倒入废液缸中,测得废液的pH=2,则废液中溶质的
成分除HCI外,还有种。
7.(2024•山东青岛)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追梦"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
并验证其性质,感受实验之美、实验之趣。请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氯化氢,所用除杂试剂均足量。
⑴实验一中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A中控制盐酸滴加速率的仪
器名称是,装置C中的试剂是(填名称)。
(2)小组同学利用装置D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过程中,先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后观察到燃着的
木条熄灭。由此既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填物质类别)反应,又可推测二氧化碳的一条用途是。
装置中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不变红,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可证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0
⑶实验二中,。时小组同学将注射器E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快速推入三颈烧瓶,t2时再将注射器F中的溶液快
速推入,测得三颈烧瓶内的压强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像所示。
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be段压强减小的原因:。
②注射器F中可能盛有溶液(填化学式)。
③ab段和de段压强略微增大,都是由于造成的。
⑷进行实验三时,小组同学仅将实验二中的三颈烧瓶换成软塑料瓶,试剂及操作均
推测出现的现象是o
8.(2024•湖南长沙)碳中和是指碳的排放与吸收达到平衡,基本实现碳的零排放:
集"是助力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为此,兴趣小组同学围绕着CO?的吸收进行了实验探究。
活动一:寻找吸收CO?的试剂
【设计与实验】⑴甲、乙、丙三组分别利用所提供的实验用品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实验:
组另U实验方案现象结论
向一个集满CO?的软塑料瓶中加入适量的软塑料瓶变
甲组CO2能被水吸收
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瘪
向盛有饱和的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通入COZ能被澄清石灰
乙组
适量的C。?—水吸收
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通入适量C。?不能被氢氧化
丙组无明显现象
的CO?钠溶液吸收
【解释与分析】⑵甲组实验中软塑料瓶变瘪,是因为瓶内气压
⑶小礼同学对丙组的实验结论提出质疑,为了证明CO?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他向丙组所得溶液中滴加
足量的o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从而证明CO?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得出结论】水、饱和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均能吸收CO.
活动二:比较吸收CO2的效果
【提出问题】水、饱和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浓溶液,哪个吸收CO?的效果更好?
【讨论交流】(4)饱和石灰水、水吸收CC»2的效果差不多,从物质的溶解性的角度分析,原因是o同
学们一致认为,只需要比较氢氧化钠浓溶液、水吸收CO?的效果。
【设计方案】⑸请你利用下列提供的实验用品,帮助他们设计实验并写出实验方案:
(实验用品:氢氧化钠浓溶液、水、装满CO2的软塑料瓶若干个,其它仪器自选)
【实验与结论】通过实验,同学们得出氢氧化钠浓溶液吸收CO?的效果比水的好。
【迁移应用】SOz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也会造成环境问题。同学们查阅资料.并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和用品进行
实验,来比较氢氧化钠浓溶液、水吸收SO?的效果。
资料卡片
I.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约能
溶解40体积SO?
II.SO2与CO2的化学性质相似,
也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2NaOH+SO2=Na2SO3+HO
⑹请你分析,该实验能否达到实验目的。并阐述理由_______(已知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且操作均正确)。
【表达与交流】通过以上探究,同学们认识到科学探究需要严谨的思维。
9.(2024•江西)学完"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浓度会变小”,化学社团对稀盐酸是否会发生类似情况产
生了兴趣,并进行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稀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浓度会如何变化?
【作出猜想】猜想机变小;猜想机不变;猜想机变大。
【进行实验】(1)取两份等体积的质量分数为1%的稀盐酸,分别标记为A溶液和B溶液,A溶液密封保存,
B溶液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两周后分组进行如下实验。请完成表格。
组结
操作现象分析
号论
酸性更强的是一
甲测得A溶液pH为0.6,B
取样,用pH计分别测量A、B溶液的pH(选填"A"或
组溶液pH为0.5
"B")溶液
取两支大小相同的试管盛足量的碳酸氢钠粉末,用
规格相同的注射器将等体积的A、B溶液全部快速
注入试管(如图)
试管内均产生气泡,固体
乙减少,反应结束后,盛B相关反应的基猜
EA溶液EB溶液
组已/r/溶液的注射器活塞上升本反应类型为一想回
Sft
的高度更____正
确
等质量的
碳酸氢钠\
(1)分别取5mL等浓度的—(填化学式)溶液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于两支试管中,各滴加2滴酚髓溶液,振荡
丙相关反应的化
组学方程式为—
(2)将A、B溶液分别滴入上述两支试管中并振所加滴数更多的是—
荡,当溶液恰好变为无色时,记录所加溶液的滴数(选填"A"或"B")溶液
【微观探析】
(2)稀盐酸长时间敞口放置后浓度变大的微观原因是:在该条件下水分子与氯化氢分子相比,运动速率更快
的是o
【答案】(1)B高复分解反应NaOH(合理即可)NaOH+HCl=NaCl+H2OA(2)
水分子
10.(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在某次化学社团的活动中,同学们为了探究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进行下图
所示实验。
(1)A试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一硫酸铜一一稀硫酸
g溶液卜怖如散
(2)B试管中反应的微观实质是0
07For
⑶实验后,将A、B两支试管中所有物质倒入同一个洁净的烧杯,最oo终形成蓝
氢氧
色溶液,由此现象可知B试管中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是o
化钠
⑷为了确定烧杯内蓝色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探溶液日究:
AB
【提出问题】烧杯内蓝色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进行猜想】猜想1.硫酸钠、硫酸铜、硫酸;猜想2.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
—猜想1成立
【反思评价】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要考虑生成物,还要考虑
11.(2024•黑龙江)同学们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滴有酚酬的一
氢氧化钠溶液-y
AC
【实验探究1】⑴实验A中酚猷的作用是
⑵实验B中气球的变化情况是,理由是(用文字表述)。
⑶实验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实验探究2】⑷实验结束后,将A、B、C三个实验的滤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D中,发现烧杯底部产
生白色沉淀,上层清液呈红色。
提出问题:烧杯上层清液中含有哪些溶质(指示剂除外)?
猜想与假设:小芳:NaCkNaOH;小莉:NaCI、NaOH、Ca(OH)2;小明:。
进行实验:为了验证小明的猜想,同学们设计以下实验方案,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探究过程。
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甲同学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Ca(OH)2溶
小明的猜想成立
液
乙同学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小明的猜想不成立
反思与交流:你认为乙同学的结论是否正确(填"是"或"否"),理由是
A类型3物质成分的探究
1.(2024・四川广元)实验室有两瓶试剂,分别为待测液A、待测液B,已知一瓶是稀盐酸或稀硫酸,另一瓶
是NaOH溶液或Ca(OH)2溶液。同学们对待测液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1)小芳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A滴于pH试纸上,测出待测液A的pH约为3,则待测液A是溶液(填
"酸"或"碱")。
(2)为进一步确定溶液中溶质成分,小芳又做了四组实验。请你帮助她完善如表并分析:
实验序号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四
所加试剂锌粒BaCI2溶液紫色石蕊溶液Na2c。3溶液
待测液A—产生白色沉淀变红产生气泡
现象
待测液B无明显现象产生白色沉淀变蓝无明显现象
根据实验现象,可推测出待测液A是(填化学式)溶液。以上四组实验中,只根据其中一组的实验
现象即可证明待测液B为NaOH溶液的是(填实验序号)。
【质疑讨论】⑶小强对实验二中待测液B产生白色沉淀的现象提出质疑,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待测液B
己变质,写出待测液B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提出问题】NaOH溶液变质后,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⑷猜想一:NaOH,Na2CO3;猜想二:。
【设计实验】⑸小强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帮助他完善下表,得出正确结论。
实验方案及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步骤一:取少量变质后的NaOH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BaCL产生白色沉
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淀
猜想一成
步骤二:取少量步骤一中的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
溶液变红
加_________O
【反思拓展】⑹解决同一个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上表步骤二还可以用下列(填字母代号)方案代
替,产生其他的现象后,也能得到相同的结论。
a.滴加C11CI2溶液b.滴加MgSCU溶液c.通入C02
2.(2024・四川绵阳)食品包装袋中的脱氧剂可以起到吸氧防腐的作用。其主要成分包括活性炭、铁粉和氯
化钠。某兴趣小组对脱氧剂的成分进行探究。
(1)分离、提取氯化钠。取适量的脱氧剂粉末加入足量水中,充分溶解后过滤,得黑色滤渣和澄清滤液。从
滤液中提取氯化钠固体的操作名称为,该操作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O
(2)分离、验证铁粉。用磁铁靠近干燥的黑色滤渣,一部分固体被吸引,取少量被磁铁吸引的固体于试管中,
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观察到的现象,证明固体为铁粉,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⑶分离、验证活性炭。取少量未被磁铁吸引的固体进行如图所示实验,观察到的现象,证明固体为
活性炭。试管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⑷深入探究脱氧剂。①失效后的脱氧剂中存在红棕色固体,该固体易溶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o
②己知:Fe粉易溶于FeCL溶液,发生反应2FeCL,+Fe=3FeCL。将部分失效的脱氧剂加入到过量的盐酸
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盐为,可能存在的盐为。
3.(2024•西藏)某校初中化学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模糊不清的无色液体药品,可能是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
和蒸储水中的一种。为了加强学生的实验能力,掌握实验探究的过程,扎西同学和央宗同学通过实验探究
来确定这瓶无色液体药品的成分。
【提出问题】这瓶无色液体是什么呢?
【作出猜想】猜想一:稀盐酸猜想二:氢氧化钠溶液猜想三:蒸储水
【进行实验】⑴
实验现
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结论
象
方案一(扎西同学的用玻璃棒蘸取无色液体滴到pH试纸上,试纸变pH___7(填">""="或"<")猜想
方案)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红一成立
方案二(央宗同学的取少许无色液体于试管,向其中滴入少无明显
猜想一成立
方案)量酚酸溶液。现象
【实验评价】
⑵以上两个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填“方案一"或"方案二"),原因是
【设计方案】⑶请你另设计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你的方案——猜想一成立
【反思交流】⑷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为了防止标签被腐蚀,在倾倒液体药品时标签要—
4.(2024•青海)某校兴趣小组从化学视角对我国造纸工艺开展了系列研学活动。
(1)活动一:了解我国古代造纸技术
【查阅资料】我国古代手工造纸以麻、木材、竹等为原料,经过如下图多道工序而制成。
C湿纸步骤4’悭之
原料:加生石灰、草木砥打浆,抄纸><
布麻.|步骤1»步骤2»步骤3"
I|黑液
【分析交流】古代造纸过程中步骤1加的生石灰(CaO)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
(填字母)。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复分解反应D、置换反应
同学们对黑液成分产生兴趣,将少量黑液带回实验室进行探究。
⑵活动二:探究黑液成分
【提出问题】黑液中除了有机物还有哪些成分呢?
【查阅资料】①黑液呈碱性;②氢氧化钙与草木灰(主要成分为碳酸钾)反应生成氢氧化钾和碳酸钙。
【提出猜想】猜想一:KOH;猜想二:KOH和K2CO3;猜想三:KOH和Ca(OH)2。
【实验方案】该兴趣小组分别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适量黑液于试管中,向其中
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滴加Na2cO3溶液,观察现象。
/476二二ppm
另取适量黑液于容器中,将二
方案一猜想_____成立
氧化碳传感器置于其中,然后
逐滴加入H2sO,溶液至过量,2f040EKfl100120l4OI6OI8O26o2202402MI2OTMe3»MdJW31LI
向黑液中加入H2sO4溶液
得到CO?的浓度变化图像。
过程中CO?浓度变化情况
取适量黑液于试管中,向其中与方案一的结论
方案二试管中有一—.生成
滴加_____溶液,观察现象。一致
【废液处理】造纸会产生碱性废水,加酸调节至接近中性方可排放,生成的盐可用来制备肥,促进植
物生长,增强抗倒伏能力。
⑶活动三:展望造纸发展前景
现代壁纸、包装纸要求纸张具有阻燃性,氢氧化铝是常见的阻燃剂,其受热至220回开始分解生成氧化铝和
水,氧化铝覆盖在纸张表面,起到作用。
【成果分享】通过研学实践,同学们认识到造纸术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是人类
文明史上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并且在不断创新中传承。
5.(2024•四川遂宁)同学们学习了盐的相关知识后,知道BaCCh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BaSCU为白色固体,
难溶于水和盐酸。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分组设计并完成了"检验碳酸钠溶液中是否混有硫酸钠”的实验,请你帮
助他们完成以下实验报告单并进行交流评价(温馨提示:本题中番号①~③为答题卡上的序号)。
化学实验报告单
姓名:m合作者:理班级:九年级一班日期:2024.3o25
【实验名称】检验碳酸钠溶液中是否混有硫酸钠
[实验目的]Na2cCh与Na2s04的区别
【实验仪器】试管2支、试管架、试管刷、胶头滴管、抹布、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等
【实验药品】待测溶液、氯化钢溶液、稀盐酸
【实验过程】(1)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取待测溶液>2mL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足量氯化钢溶液,产生白色沉
振荡淀Na2c。3溶液中混有
Na2s。4
2、向步骤1的试管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
【交流评价】(2)其他组同学认为实验步骤2不够严谨,不能证明混合溶液中一定存在硫酸钠,其理由是
则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财务报表分析实训课件》课件
- 2025年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解析)
- 《电子产品跟单销售流程》课件
- 短途行程协议
- 《GB 16174.1-2015手术植入物 有源植入式医疗器械 第1部分:安全、标记和制造商所提供信息的通 用要求》(2025版)深度解析
- 铁路市场营销市场细分的方法课件
- 云南水池补漏施工方案
- 《GB 16787-199730 MHz~1GHz 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辐射测量方法和限值》(2025版)深度解析
- 中国主要气象灾害
- 中医面部知识培训课件视频
-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解读
- 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护理
- 土地流转合同补充协议书
- 七年级语文下册《登幽州台歌》课件
- 兼职劳务协议合同模板
- 2025-2030中国改性塑料市场盈利能力预测及发展机遇规模研究报告
- 2025全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300题)中小学组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河南机电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9-2024历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二模)东北三省三校2025年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 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
- 静脉输液治疗的健康教育
- 九年级英语单词表上册译林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