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11T 079-2024马铃薯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技术规程_第1页
DB2311T 079-2024马铃薯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技术规程_第2页
DB2311T 079-2024马铃薯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技术规程_第3页
DB2311T 079-2024马铃薯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技术规程_第4页
DB2311T 079-2024马铃薯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CCSB05DB2311马铃薯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技术规程黑龙江省黑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IDB2311/T079-2024 II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3.1水肥一体化 3.2膜下滴灌 13.3地膜覆盖技术 4产地环境 15技术要求 25.1整地 25.2选择种薯 25.3种薯处理 25.3.1催芽晒种 25.3.2种薯切块 25.3.3药剂拌种 25.4播种 25.4.1播期 25.4.2播种 25.4.3播种密度 35.5铺滴灌带与覆膜 35.6膜上覆土 35.7除草 35.8肥料管理 35.8.1基肥 35.8.2肥水管理 35.9病虫害防治 35.10收获 45.10.1收获期 45.10.2分级 45.10.3贮藏 4DB2311/T079-2024本文件依据GB/T1.1-2022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文件由逊克县农业农村局提出。本文件起草单位:逊克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祁婧、邓承军、李庆民、李振洪、赵强、李速、张显才、王剑博、张冬铭。DB2311/T079-20241马铃薯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技术规程本标准规定了黑河地区马铃薯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技术的整地、品种、种薯、播种、水肥、防病防虫、收获。本规程适用于黑河地区马铃薯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栽培。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件。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使用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18133马铃薯种薯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1276NY/T1130NY/T10663术语和定义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马铃薯收获机械马铃薯等级规格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水肥一体化水肥一体化是利用管道灌溉系统,将肥料溶解于水中,同时进行灌溉与施肥,适时、适量的满足农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实现水肥同步管理和高效利用的节水农业技术。3.2膜下滴灌在地膜下铺设滴灌带或滴灌毛管,将水分输送至植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的一种技术。3.3地膜覆盖技术用聚乙烯薄膜进行地面平铺覆盖,创造田间小气候的一种栽培技术。4产地环境空气环境符合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土壤条件符合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灌溉符合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DB2311/T079-202425技术要求5.1整地选择秋季作物收获后的地块,及时深耕,耕深达25㎝~35㎝,要均匀一致。播前精细整地,土壤达到细、平、净、上虚下实。5.2选择种薯根据生态特点、用途和市场需求,选用高产、抗病、质优的马铃薯专用品种。种薯质量应符合GB18133的要求。5.3种薯处理5.3.1催芽晒种种薯在播种前15d~20d出窖,堆放场所应具备通风、散射光条件,温度15℃~20℃,平铺2层~3层,每隔3d翻动一次,催芽长度0.5cm~1cm为宜。5.3.2种薯切块播种前3天切块,切块重量40g~50g,每个切块带1个~2个芽眼。切刀用0.1%~0.2%高锰酸钾消毒。5.3.3药剂拌种种薯切块后要用药剂拌种,100kg种薯所需药剂用量为:70%甲基托布津0.1kg+中生菌素0.03kg+滑石粉1kg,充分搅拌均匀,或每亩选用马铃薯微生物拌种剂1.5kg。种薯拌种控制土传病害发生。拌种后的薯块放在阴凉干燥处1d~2d,促进伤口愈合,防止病菌感染。5.4播种5.4.1播期在4月末~5月中旬,当10cm土层地温稳定通过7℃~8℃时(持续3天以上)适时播种。5.4.2播种机械播种:采用马铃薯播种施肥一体机一次完成起垄、开沟、施肥、播种、施药、铺滴灌带、覆膜等工序。人工播种:起垄、开沟、摆种、施药、铺滴灌带、覆膜等工序。DB2311/T079-202435.4.3播种密度大垄单行覆膜栽培,垄距90cm,株距15cm~20cm,每亩保苗株数3500株~4000株。5.5铺滴灌带与覆膜覆膜及滴灌带的铺设会影响播种速度,所以覆膜可以与播种同时进行也可分开进行,根据播种时间充足与否决定。马铃薯垄上单行铺设1条灌溉带,灌溉带与播种同下。5.6膜上覆土大部分芽距地膜2cm~3cm时进行,用马铃薯专用覆土机进行膜上覆土,覆土厚度3cm~5cm,起到保墒、除草、促进根系生长的作用。5.7除草在禾本科杂草3叶~5叶期,阔叶杂草2叶~4叶期,马铃薯苗高10cm,药剂茎叶喷雾处理。防除一年生禾本科和阔叶杂草,可使用砜嘧磺隆和精喹禾灵、烯草酮、高效氟吡甲禾灵的混剂。5.8肥料管理施肥采用种肥与水肥一体化相结合技术。肥料施用应符合NY/T496之规定。5.8.1基肥常用基肥有硫酸钾型复合肥(NP2O5K20=10:15:20)、生物有机肥等,基肥随播种时一次性施入,每亩施用45kg~55kg左右。5.8.2肥水管理通过水肥一体设备进行灌溉,全生育期灌水5次。①出苗前灌水1次;②出苗后灌水1次;③团棵期灌水一次结合尿素5kg追肥;④封垄期灌水一次结合追加高钾型水溶肥,⑤10天后块茎膨大期再灌水结合追加高钾型水溶肥。后期视土壤干旱与否可以再灌水一次。收获前15d应停止浇水,以利于薯皮老化。5.9病虫害防治重点防治的病害有晚疫病、早疫病、黑痣病等,药剂可选用代森锰锌、丙森锌、枯草芽孢杆菌、啶酰菌胺、霜脲·锰锌、烯酰吗啉、嘧菌酯、丁三乙磷酸铝、氟啶胺等;重点防治的虫害有蚜虫、二十八星瓢虫等,可选用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等药剂喷雾防治。地下害虫金针虫、蛴螬等如发生重,可用绿僵菌、噻虫胺与氯氟氰菊酯混剂拌细沙(土)沟施。严格控制农药使用浓度,并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的相关规定。药剂施用应符合NY/T1276之规定。DB2311/T079-202445.10收获5.10.1收获期收获前7天~10天进行杀秧。收获时采用马铃薯机械收获,选择晴天收挖,挖掘深度要合理,过浅会增加机械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