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经典题型强化题库:成语与典故应用试题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成语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是()A.指鹿为马B.指桑骂槐C.指牛为马D.指天骂地2.下列成语中,使用比喻手法的是()A.风马牛不相及B.一举两得C.一举两失D.一举两害3.下列成语中,使用夸张手法的是()A.一日千里B.一毛不拔C.一丝不苟D.一举一动4.下列成语中,使用对比手法的是()A.美中不足B.美不胜收C.美轮美奂D.美不胜收5.下列成语中,使用对偶手法的是()A.欲速则不达B.一鼓作气C.一鸣惊人D.一箭双雕6.下列成语中,使用拟人手法的是()A.神通广大B.神出鬼没C.神采奕奕D.神色匆匆7.下列成语中,使用借代手法的是()A.青出于蓝B.红颜薄命C.黄粱美梦D.黑白分明8.下列成语中,使用比喻手法的是()A.龙腾虎跃B.龙飞凤舞C.龙马精神D.龙心大悦9.下列成语中,使用夸张手法的是()A.雨后春笋B.翻天覆地C.翻箱倒柜D.翻江倒海10.下列成语中,使用对比手法的是()A.天南地北B.天涯海角C.天长地久D.天高地厚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左传》中“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表现了郑伯的()和郑庄公的()。2.“一箭双雕”这个成语,源于()的故事。3.“画龙点睛”这个成语,出自()的《画龙点睛》。4.“掩耳盗铃”这个成语,出自《左传》中的()。5.“亡羊补牢”这个成语,出自《左传》中的()。6.“对牛弹琴”这个成语,出自《史记》中的()。7.“指鹿为马”这个成语,出自《史记》中的()。8.“画蛇添足”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中的()。9.“杯弓蛇影”这个成语,出自《汉书》中的()。10.“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出自《庄子》中的()。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简述成语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2.简述成语在口语交流中的作用。四、阅读理解题(每小题5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以其丰富的人物形象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深受读者喜爱。以下是对《三国演义》中几个成语的解释,请根据解释选择正确的成语。1.“卧薪尝胆”形容人立志刻苦自励,决心报仇雪恨。这个成语出自《三国演义》中哪位人物的故事?()A.诸葛亮B.关羽C.周瑜D.孙权2.“空城计”形容用空虚的城池迷惑敌人,使敌人不敢进攻。这个成语出自《三国演义》中哪位人物的故事?()A.诸葛亮B.关羽C.周瑜D.孙权3.“三顾茅庐”形容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请求。这个成语出自《三国演义》中哪位人物的故事?()A.诸葛亮B.关羽C.周瑜D.孙权五、古诗文默写题(每小题3分,共9分)1.《离骚》中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名句,请写出该句的下一句。()2.《登高》中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名句,请写出该句的上一句。()3.《琵琶行》中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名句,请写出该句的下一句。()六、作文题(30分)以“传承”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要求:立意明确,内容充实,语言流畅,书写规范,卷面整洁。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D解析:借代是一种修辞手法,指的是用事物的一部分代替整体,用具体代替抽象。其中,“指鹿为马”指的是用马代替鹿,属于借代手法。2.A解析: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指的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其中,“风马牛不相及”通过风与马、牛的不可比性来比喻两者毫无关联。3.A解析:夸张是一种修辞手法,指的是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其中,“一日千里”通过夸张时间流逝的速度来描述事物变化之快。4.B解析:对比是一种修辞手法,指的是将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对照比较,以突出它们之间的差异。其中,“美中不足”通过对比美好与不足,强调事物的不完美。5.D解析: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法,指的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其中,“一举两得”通过对称的结构表达了一种双赢的效果。6.B解析:拟人是一种修辞手法,指的是将人的特性、情感、行为等赋予非人事物,使其具有人的形象。其中,“神出鬼没”通过拟人手法,形容事物出现得突然,消失得迅速。7.A解析:借代是一种修辞手法,指的是用事物的一部分代替整体,用具体代替抽象。其中,“青出于蓝”通过青色从蓝草中提炼出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8.A解析: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指的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其中,“龙腾虎跃”通过龙和虎的动态形象来比喻事物充满活力。9.A解析:夸张是一种修辞手法,指的是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其中,“雨后春笋”通过夸张春笋生长的速度来描述事物迅速增多。10.C解析:对比是一种修辞手法,指的是将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对照比较,以突出它们之间的差异。其中,“天长地久”通过对天地长久的对比,表达了对事物永恒不变的美好祝愿。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忠诚,孝顺解析:《左传》中“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讲述了郑庄公为了国家的利益,忍辱负重,最终克段于鄢,体现了他的忠诚和孝顺。2.侯赢解析:“一箭双雕”这个成语源于战国时期赵国名将侯赢的故事,他用一箭射中了两只鸟,比喻一举两得。3.张僧繇解析:“画龙点睛”这个成语出自唐代画家张僧繇的故事,他用一笔点睛之笔使得画作栩栩如生,比喻关键时刻的点拨。4.宫之奇解析:“掩耳盗铃”这个成语出自《左传》中的故事,讲述了晋国大夫宫之奇为了掩盖自己的错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5.晏子解析:“亡羊补牢”这个成语出自《左传》中的故事,讲述了晏子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羊再次丢失。6.公孙丑解析:“对牛弹琴”这个成语出自《史记》中的故事,讲述了齐国人公孙丑用琴弹奏给牛听,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7.赵高解析:“指鹿为马”这个成语出自《史记》中的故事,讲述了赵高为了试探朝臣,故意指鹿为马,观察大臣的反应。8.荀子解析:“画蛇添足”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中的故事,讲述了荀子在画蛇时多画了一笔,导致蛇画得不好看。9.刘向解析:“杯弓蛇影”这个成语出自《汉书》中的故事,讲述了刘向在宴会上看到杯中的弓影,误以为杯中有蛇。10.庄周解析:“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出自《庄子》中的故事,讲述了庄子以井底之蛙的视角看待世界,比喻见识短浅。四、阅读理解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A解析:“卧薪尝胆”出自《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故事,形容他立志刻苦自励,决心报仇雪恨。2.A解析:“空城计”出自《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故事,形容他用空虚的城池迷惑敌人,使敌人不敢进攻。3.A解析:“三顾茅庐”出自《三国演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医养生课件
- 中专红色文化课件图片
- 共享共赢汽车租赁合同
- 管理外包合同
- 高端住宅委托代理合同
- 《会计信息系统》全套教学课件
- 塑钢门窗设计与施工合同
- 六安职业技术学院《环境基础化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朝阳市普通高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试卷含解析
- 山东省青岛市58中2025届高三高考模拟试卷(二)物理试题含解析
- 浙江国企招聘2025宁波镇海区国资系统招聘3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自动化竞聘试题及答案
-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测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小学学校食品安全与膳食经费专项整治工作情况报告
- 经管员中级理论知识试题红色为参考答案
- 2025-2030中国生牛肉市场销售渠道与未来盈利模式预测研究报告
- 光的干涉衍射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军用仿真(软件)行业发展战略规划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第14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互动课堂教学设计宝典(统编版2024)
- 装修多人合伙协议书
- 2025年广东省深圳市21校初三一模英语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