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S镇S初级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现状的调查及问题分析案例4500字】_第1页
【对S镇S初级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现状的调查及问题分析案例4500字】_第2页
【对S镇S初级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现状的调查及问题分析案例4500字】_第3页
【对S镇S初级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现状的调查及问题分析案例4500字】_第4页
【对S镇S初级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现状的调查及问题分析案例45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S镇S初级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现状的调查及问题分析案例综述目录TOC\o"1-3"\h\u230921.1调查目的和内容 1177611.2师生问卷调查结果统计 126415一、学生写作素材 228919二、写作方法 231351三、写作教学观念 2194831.3学生在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493921.3.1学生驾驭写作内容的能力差 4109131.3.2驾驭写作方法的能力差 5166881.4语文教师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5158851.4.1写作教学观念落后 563491.4.2写作教学方法单一 670941.4.3写作评价标准和方式单一 7笔者调查了以S初级中学为例的农村初中的语文写作现状,根据这些现状分析中国农村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1.1调查目的和内容本次调查是为了了解农村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由于写作教学有两大主体,一是教师,二是学生,他们作为写作教学的参与者,是调查不可或缺的对象。本调查一方面通过调查对学生对写作的态度以及他们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抽查他们的作文等方式了解S镇初级中学学生语文写作的现状,另一方面通过对教师对写作教学的理解以及写作教学方式等方面来了解农村一线教师写作教学现状。本次调查分两大块,第一大块是关于学生的调查,这就包括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态度,在写话中遇到的困难、有无阅读习惯以及他们的作文在语言、主题、情感、对社会的分析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二大块是关于教师的调查,涉及到教师对写作教学的认识、写作教学的方法、评价学生的作文的评价方式等。1.2师生问卷调查结果统计调查说明:为了了解农村初中学生语文写作教学现状,我对S镇S初级中学的全体学生以及六位语文教师进行了调查。由于这是一所农村初中,学生人数较少,七、八、九年级各有两个班,发放的调查问卷(学生版)300份,调查问卷(教师版)6份,回收率为100%。一、学生写作素材学生写作素材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素材丰富3%8%5%有一些素材21%15%16%无话可写,不知道写什么76%77%79%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七年级无话可写的学生占七年级所有学生的76%,八年级无话可写的学生占所有学生的77%,而九年级无话可说的学生占九年级所有学生的79%,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发现无话可写是农村初中生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写作文就好比人做饭一样,没有米和菜,就做不出一顿饭来。而学生没有素材,作文自然写不出来。二、写作方法写作方法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能熟练运用2%4%11%掌握得一般30%13%24%丝毫不熟悉68%83%65%根据问卷调查,我们会发现,农村初中学生普遍对写作方法不熟悉。其中,七年级对写作方法不熟悉的学生占七年级总人数的68%,八年级对写作方法不熟悉的学生占占总人数的83%,而九年级的学生占了65%,这三个数字都大于50%,说明每个年级的学生都有一半以上对写作方法不熟悉。这就好比一个厨师有一堆好的食材,但是不懂得烹饪方法,那么食材再好,厨师也做不出一桌子好菜。三、写作教学观念写作教学的目的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应试100%100%100%表达自我的情感0%0%0%根据对全校六位语文教师的问卷调查,我们可以看出S初级中学的六位教师都认为写作教学是为了应试,而不是为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这是中国教育的一种悲哀。哲学里说:“意识对物质具有重要的反作用。”一线的农村初中教师带着这样落后的教学理念去给学生上写作课,那么,学生写出的作文充斥着虚假的情感,不能让读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众所周知,写作是自我情感表达和抒发的重要方式。因此,改变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的写作教学理念对于提高写作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1.3学生在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3.1学生驾驭写作内容的能力差写作内容包括写作素材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很多学生在写作前存在心里没有写作素材,以及作文的感情不真实等问题。根据前面的调查研究,笔者发现很多农村的初中生都有这样的困惑:不知道素材从何而来,不知道该写什么,总觉得自己的生活圈子枯燥无味,一潭死水。究其原因,他们没有充足的生活积累,没有平常的情感积淀。没有生活实践,就没有发言权。而今,很多学生虽然身处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中,但是父母们都过于宠爱自己的孩子,给他们安排好了一切。因此,他们的生活空间极其狭窄。很多学生放假回家就成天玩电子产品。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让他们失去参与家庭劳动的机会,也钝化了他们感知生活的能力。这样的生活环境让他们无素材可写。由于很多学生都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通常是给他们一张银行卡当作生活费,平常父母只能依靠电话来和自己的孩子联系,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经历了什么事情,这样就导致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感情淡薄。而衣食无忧的生活让他们不知道父母赚钱的艰辛。沉迷于手机的他们很少抬头观察这个世界,缺少情感体验。这就导致很多农村的初中生作文缺乏真情实感,语言苍白无力。情节老套,情感虚假。一些用烂了的桥段依然会出现在他们的作文中。比如,父母半夜送生病的孩子去医院,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等桥段。这些桥段过于陈旧老气,缺乏趣味和新意。很多学生一碰到写亲情的文章,一般都会用父母半夜送自己去医院的桥段。一碰到写友情的作文,一般都会写刚开始两个人很要好,后来由于某些原因闹了矛盾,最后两个人互送礼物,重归于好。一碰到写老师的作文,学生一般都会写老师深夜还在办公室备课和批改作业。学生的作文充斥着一些老掉牙的桥段,没有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毫无新意,味同嚼蜡。这与S镇初级中学的学生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有很大的关系。随着现代社会电子产品越来越发达,一些人把手机和电脑视为自己的精神食粮。很多初中生非常依赖电子产品,电子产品里面的快餐文化使得他们缺乏对生活的关注、观察和思考,同时也分散着他们的注意力。众所周知,艺术来源于生活,学生缺乏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那么他的作文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缺乏真情实感。1.3.2驾驭写作方法的能力差第一,详略不当,详写什么,略写什么,缺乏对文章进行构思布局的能力。根据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和作文的抽查,笔者发现,很多农村初中生写作文之前都没有列提纲,直接提笔就写,这导致他们在写作的过程中出现详略不得当等问题。比如,有一个学生写《腊月新春糍粑香》这篇作文,花了大量的笔墨去写选料、淘料、蒸料的过程,而对于打糍粑、做糍粑的过程一笔带过。这位学生这样布局作文明显是不行的,作为一篇写糍粑的说明文,作者应该详写打糍粑、做糍粑的过程,这才是本篇文章的重点。学生可以通过详写打糍粑和做糍粑的过程,再将其与其他地方的糍粑相对比,表现江西糍粑的独特之处以及江西的民俗风情。由此观之,谋篇布局对于写作非常重要。第二,不知道如何安排写作顺序。不知道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比如,写记叙文要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写,特殊情况下,学生也可以采取倒叙的手法,先写结果,再写原因。写议论文要按照提出论点、进行论证、得出结论的顺序……第三,缺乏表达技巧。很多农村的初中生不能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合适恰当的表达方式。不同的文体的表达方式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记叙文一般多用叙事的表达方式,议论文一般采用议论的表达方式,散文一般采用抒情的表达方式,而说明文一般采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但是,并不是一篇作文只能采用一种表达方式,可以将几种表达方式进行糅合。1.4语文教师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1.4.1写作教学观念落后在S初中,很多语文老师认为语文写作教学不重要,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他们在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训练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阅读理解技巧的掌握。因为在他们看来,语文写作教学费时费力,效果却一般,不如语文阅读教学和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的教学效果立竿见影。而且据我所知,有一些语文老师开学后先讲古诗文阅读,其他的现代文阅读一笔带过,而写作教学课形同虚设。而且,现代社会,很多学校都追求升学率,不管是小学还是中学。在这样的大局势下,许多一线的语文教师迫于工作业绩压力,以学生的成绩为中心。考试考什么,他们就教什么,全然不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考试大纲是他们写作教学的旗帜,他们的语文写作教学完全围绕着考试大纲,这样的教学理念必然导致学生的作文质量低下。胡洁.“中学应试教育”引发的深思[胡洁.“中学应试教育”引发的深思[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2).1.4.2写作教学方法单一一些年轻的语文教师由于刚刚大学毕业,教育理念比较新,明白语文写作教学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对学生的写作方法单一,对学生的写作指导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并没有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法。据笔者所知,S初中的语文教师在教学生写记叙文的时候,一般流程都是给学生讲叙事文的六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以及叙事的四种方法—顺序、插叙、倒叙、补叙,最后再给学生讲叙事作文应该注意的事项,包括要认真审题,要有顺序,要详略得当,要明确中心,要写好开头结尾。讲完了这些理论的方法,就立马给学生出一道叙事作文题目让学生写。一堂课下来,学生好像在笔记本上做了很多叙事作文的笔记,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如何运用这些理论指导自己的写作,对于叙事作文的写法依然是一头雾水。1.4.3写作评价标准和方式单一教师的批改在写作教学中也占有一席之地。这是对学生作文质量的一种反馈。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走向,影响着教学效果。根据前面的调查,我们发现许多教师的评价标准单一。在他们眼中,一篇作文只要没有错别字,字迹工整,语句通顺,符合题意,内容充实,中心明确,能够恰当运用一些表达方式,行文中有一两个出彩的句子,这样的作文就可以算是一篇好作文。而且他们把这些所谓的标准看成是批改学生的作文的金科玉律,丝毫不会变通。碰到一些不符合作文标准但是实际上很出彩的作文,他们的评价不高,这在某种程度上会挫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不仅如此,语文教师对学生的作文的评价方式也过于单一,他们一般采用分数制或等级制来批改学生的作文。当学生面对自己批改后的作文,上面只有一个冷冰冰的分数或者等级,学生对写作会更加提不起兴趣来。除了评价标准和方式单一,教师的评价用语也单一。笔者曾今见到个别语文教师制作了一些评价用语纸条,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