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牟县2024-2025学年第一次质量监测试题中考语文试题(带答案)_第1页
中牟县2024-2025学年第一次质量监测试题中考语文试题(带答案)_第2页
中牟县2024-2025学年第一次质量监测试题中考语文试题(带答案)_第3页
中牟县2024-2025学年第一次质量监测试题中考语文试题(带答案)_第4页
中牟县2024-2025学年第一次质量监测试题中考语文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牟县2024—2025学年第一次质量监测试题九年级语文温馨提示:1、本试卷共8页,五个大题,20个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2、答卷前请将答题卡上信息填涂清楚。学校开展“风采”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以下学习任务。活动一:积累运用·河南风采(共23分)班级拟召开“行走河南,览文化风采”主题班会,请你参与。(共23分)【开场白】1.请帮主持人小语审查下面开场白。(6分)河南的风采,①在于那形xiāo骨立的古迹遗产,②在于那生生不息的文化传承。从洛阳的牡丹鲜妍到郑州的烩面飘香,从安阳的文字演变到开封的古城韵味,从少林武术的刚柔并济到豫剧的悠扬唱腔,它掺杂在我们的生命感知和思想中,rú养着我们的生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踏上这段探索之旅,去感受河南的深厚底蕴,领略她的无限风采!(1)给加点字注音或给拼音写汉字。(4分)形xiāo骨立()鲜妍()掺杂()rú养()(2)在文中横线处填写能体现复句恰当关系的关联词。(2分)①②【文明史】2.小组成员将展示河南文明史的流变,请你根据文字材料,将PPT上时间轴上的空缺信息补充完整。(2分)河南,是我国最重要的古文明发祥地之一。早在50多万年前就已有原始人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七八千年之前,农业、畜牧业和制陶业等多个行业在这里发展起来,之后这里创造了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三大文化。四五千年前,大禹将天下分为“九州”,因黄河中下游地域野象众多,河南名为“豫州”,因其处于九州之中,所以又称“中州”。夏启立夏,将国都立在河南偃师二里头。自此,先后有夏、商、周、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武周、五代、宋等20多个朝代在这里设都建城。其间,河南一直是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核心,尤其由唐至宋,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南宋之后,河南开始走向衰退。元朝在全国设立行省制度,河南正式得名,以开封为治所,明朝和清朝也是如此。河南逐渐退出了中国历史的中心位置,其经济和文化也逐渐落后于江南和其他一些北方省区。1954年10月,河南省会驻地从开封市迁驻郑州市。如今的河南,在中部地区崛起的发展进程中,不断迈出坚实步伐,相信它的明天会越来越好。元明清朝1954年后自夏至宋20多朝四五千年前七八千年前50多万年前元明清朝1954年后自夏至宋20多朝四五千年前七八千年前50多万年前①原始人繁衍生息①原始人繁衍生息省会郑州,中部崛起②设都建城,政治核心省会郑州,中部崛起②设都建城,政治核心封名豫州,又称中州3.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华美乐章,请你完善小组的古诗文积累任务。(8分)河南是古诗文的故乡。对生活中的挫折,我们是否受讲学嵩阳书院的范仲淹启发,既生“不以物喜,(1)”的旷达淡然心态(《岳阳楼记》),又有“(2),将军白发征夫泪”的深远家国之思(《渔家傲秋思》)?遇大雪纷飞,玉树琼枝,我们是否像南阳岑参,发“(3),(4)”的惊奇妙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回眸往昔,我们是否像荥阳刘禹锡,有“(5),(6)”的岁月流逝之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爱情对事业,我们是否像沁阳李商隐,执“(7),(8)”的生死不渝之念?【精神美】在品鉴河南精神美环节,小语搜集整理了下面资料,请你参与讨论。(7分)【材料一】在中国传统的宇宙观中,中国是位居天地中央之国,天地中心在中原郑州登封。因此,登封成为中国早期王朝建都之地和文化荟萃中心,留存了大量珍贵的文化纪念建筑,其精华即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有名的有嵩阳书院、少林寺、嵩岳寺塔、观星台等。其中的嵩阳书院,是中国古代高等学府,四大书院之一,以历史悠久、名家荟萃著称。。这种“三教合流”、和谐共存的现象,体现了中庸之道的“中”,文化包容的“中”。【材料二】9月4日至1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组织30余名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来豫文旅视察。这8天,视察组一行先后来到郑州、洛阳、安阳、开封和航空港区等地的20多个视察点实地走访,近距离感受中原大地的风采神韵和蓬勃生机,并在行走河南中读懂中国。“几天的行程,让我们仿佛穿越时空,深刻感受到河南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邝美云代表非常认同我省实行的以科技赋能文物事业、文化产业的做法,并表示,河南在文化传承方面的做法值得学习借鉴。(节选自2024年9月12日《河南日报》)【材料三】从华夏先民刀耕火耨,到现代农业万亩良田,虽然战争的硝烟和黄河的泛滥,让历史承受灾难,但自强不息的河南人民,有着令人钦佩的勇敢和乐观。历经天华成此景,华夏粮仓享美誉。干脆有力的一声“中”,就知道他们从未停止焕发新的活力和创造新的机遇。当你真正走进这一片土地,你就会发现,河南是真的中!(节选自董宇辉盛赞河南的小作文)4.帮小语整理材料一,你认为横线处语句合适的语序是()(2分)①目前书院保持了清代(1644-1911年)建筑布局,通过建筑反映了纲常礼教的秩序和“礼乐相成”的儒家思想。②隋大业年间(605—618年),更名为嵩阳观,为道教活动场所。宋景祐二年(1035年)重修太室书院时赐名嵩阳书院,并设院长掌理院务。北宋的范仲淹、司马光、朱熹等多位名家在此讲学,更因儒家理学创始人程颐、程颢10多年讲学,书院成为宋代儒家程朱理学的发源地之一。③尽管其主体为儒家,但书院内还存有一方东魏时期的佛教碑刻和一方唐代的道教碑刻《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④书院始建于北魏太和八年(484年),初名嵩阳寺,为佛教寺院。①②④③B.①③④②C.④③①②D.④②①③5.小语展示三则材料时需要插图,你推荐下面哪一幅?为什么?(3分)图一(注:图片上有动车、麦子、塔等)图二6.请你结合材料一、材料三的内容和感受到的河南精神,补全对联作为班会总结。(2分)上联:河南文化行赋能创新做法,很赞下联:活动二:阅读鉴赏·人间风采(28分)(一)班级文学社开展凡人风采举荐活动,小文推荐了下文。阅读这个文学类文本,完成7-10题。(共14分)在德克士门口跳舞的中年男人刘继荣①在德克士餐厅里,儿子问我有没有发现一个秘密。他说:“那些爷爷奶奶,自己根本不吃,只是买给身边的孩子吃。”我一桌一桌地看过去,真是这样。老人们大都只是坐着,安详地看孩子们吃,目光里,有种慈祥的满足。②这时,一对母子模样的人走进来。母亲有六七十岁,瘦瘦的,耳朵上戴着助听器。儿子是个已经发福的中年人,头上有星星点点的白发,显得老相。③我和儿子猜测,等食物上齐了,老人照旧有各种不吃的借口,想方设法地为儿子省钱。可这一回,我们俩错了。④点餐时,老太太的表现让所有人都瞠目结舌。她的主意随时会变,后面排着队的人颇有怨言。儿子略催了催,她竟大发脾气,将助听器摔在地上。在众人惊骇的目光中,那个儿子脸色平和地收拾起坏了的助听器,不尴尬,亦不恼。⑤拿餐后,老太太胃口奇好,孩子般香甜地咀嚼着。中年男人不吃,只是静静地看母亲吃,眼神反而像个宽厚的父亲溺爱着家中的小女儿。⑥门一开,两位员工领着一队孩子进来了。他们在门前跳完舞,每个孩子都拿着一条围巾,男孩是蓝色的,女孩是红色的。老太太的眼睛,在一瞬间就直了,她指着红围巾问儿子要。⑦中年男人走过去,要求买一条。服务员抱歉地回答,这是给参加跳舞的小客人的赠品,对成年人不卖。老太太委屈得眼圈都红了,任性地一定要那条围巾。周围,有人窃笑。⑧又有一群笑闹着的孩子,准备起舞了。中年男人忽然站起来,走向领队的女孩:“我母亲在这里,我也应该算是一个孩子,请让我也参加跳舞,替母亲领一条红围巾。”女孩愣住了,过一会儿,她勇敢地点点头。⑨餐厅里知情的人在窃窃私语,说的正是这个男人。他幼时即允诺母亲,要让她过上好日子。读书时却成绩平平,那么用功,也没考上大学。后来,他当过搬运工,看护过病人,现在开出租车。妻子在商场做清洁工,贤惠朴实,孩子聪明懂事。老太太在丈夫去世时,精神受到刺激,耳朵也听不见了,性格变得暴躁。可一家人都疼她爱她,让小区里的其他老人都羡慕不已。⑩外面,已经站了很多人。这个近40岁的男人,被戴上了滑稽的卡通头饰,他站在队伍的最后面,与整个场面格格不入。音乐欢快地响起来,这是一支快舞。⑪在三月的阳光下,在一群烂漫的孩子中间,一个体态臃肿的男人艰难地转圈、跳跃,与小朋友拉手。他身体僵硬,手忙脚乱,似一个卖力而不出彩的小丑。阳光很亮很暖,春风轻抚,门前花坛里的花草似乎也在尽力跳舞。我清楚地看见,领舞的女孩在转身时,眼里有闪闪的泪光。⑫终于,满头大汗的男人拿到了围巾,他跑过来替母亲系在颈上。老太太欢喜地转过身,在窗玻璃前照着,她听不见身后响起的热烈掌声。⑬儿子好奇地问他:“这位奶奶抚养你,是不是吃过很多苦?”他微微一笑:“请你记住,只要做了母亲,就算没有吃过苦,没有受过难,也一样有资格享受世上最好的爱。”⑭对面的小店,飘过熟悉的老歌:“想要问问你敢不敢,像你说过那样地爱我……”明知歌里唱的是爱情,心,却不禁一动。这个平凡而勇敢的男人,为实现儿时的诺言,他情愿在德克士门前,在众人的目光下以一支笨拙的舞,将俗世的温情呈献给那个日渐老去的人。请梳理小说故事情节,将下面示意图空缺的部分补充完整。(4分)儿子发现很多老人都只是坐着看孩子们吃(2)其他人表现:儿子发现很多老人都只是坐着看孩子们吃(2)其他人表现:知情人私语那个男人家庭情况。跳舞后众人鼓掌(4)发展开端最好的爱结局高潮发展开端最好的爱结局高潮那个男人表现:那个男人表现:那个男人请求跳舞那个男人回答问题。那个男人请求跳舞那个男人回答问题。(1)(3)小文举荐的主要原因是很喜欢“那个男人”。那个男人是个怎样的人?请依据小说内容和你自己的理解,从不同角度分析。(4分)9.小文同学要写一篇表现亲情的作文,但他不知道如何下笔,请你结合这篇文章的写法给他提两点建议。(4分)10.结尾的“俗世的温情”有多重意蕴,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思想的风采一样迷人。班级举行“诗词传承发展”主题发言,你们小组搜集了下面材料,请完成11-13题。(12分)【材料一】诗教除了学校讲解,最近,电视节目《中华家庭诗词擂台赛》颇受观众好评。节目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竞赛分组,邀请家长参与学习,将中华诗词与家庭诗教相结合,探寻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诗词。【材料二】由中国旅游协会饮食文化工作部和钓鱼台美高梅酒店集团联合主办的“饮食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论坛”,围绕“和东坡,交个朋友”这一主题,探讨苏东坡美食文化的深远影响。大厨们除了上台发言,他们还现场“一边烹饪,一边讲故事”。7位星级厨师以苏东坡的诗词或独特经历汲取灵感,运用本地食材打造美食佳肴。(选自2024年10月25日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材料三】岁月变迁,不变的是人的丰富情感。喜怒哀乐,都在诗词中得到最美的表达,引发人们共鸣。叶嘉莹先生历经少年丧母,丈夫入狱,横遭家暴,半百失女,半世漂泊,她用自己一生的苦难解读唐诗宋词的精髓,每一句都是用生命在注释。她也让我们相信,最温柔的诗词,能给人注入最坚韧的力量。(选自2024年11月26日《湖南日报》,有删改)【材料四】在推动中国古典诗词“曲高和众”、雅俗共赏的过程中,诗词中浩然长存的民族正气、爱国爱民的家国情怀、天下为公的道德胸襟、悲天悯人的深沉情感,是诗词传播与传承的重心所在。在当代传播中,应在忠于原作基础上合理阐发中国古典诗词,结合当下生活使之深入人心,为今人提供取之不竭的精神滋养,这是诗词文化传承创新的根基所在。(张静为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材料五】叶嘉莹的方式,贵在创新。她将西方文学理论引入中国词学研究,自创“兴发感动”说,把古老的诗词吟诵和家国情怀、生命体验、比兴相结合;把独特的见解注入著作,完成了《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迦陵论词丛稿》《迦陵论诗丛稿》等书稿撰写。她创造了一个新概念“弱德之美”,让弱者在挫折中自我约束和持守之美被看见。创新,使得诗词理解有了新生命。【材料六】11月20日,2024中华经典诗词论坛在郑州举办。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郑州文化传播大使郦波现场讲述了杜甫、白居易、李商隐这三位郑州诗人的生平,解读了他们独特的情感与精神世界。11.请你梳理材料五的论证思路。(4分)12.小组结合材料构思了发言稿内容的思维导图,请补充完整。(4分)【思维导图初稿】提出问题当今时代,如何传承诗词文化提出问题当今时代,如何传承诗词文化论据3:材料五、六论据2:材料三、四论据1:论据3:材料五、六论据2:材料三、四论据1:材料一、二分析问题分析问题论证:创新解读方式,写作诗词论证:结合生命感悟、品格修养论证:论证:创新解读方式,写作诗词论证:结合生命感悟、品格修养论证:①分论点1:②分论点1:②分论点2:③分论点3:创新读写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解决问题得出结论:=4\*GB3④13.议论时使用的材料要能支持论点,有同学提出材料六不能支持分论点,建议替换成下面这个材料,你赞同吗?为什么?(4分)新时代繁荣发展中华诗词,要聚焦于作品创作。我们拥有庞大的作者队伍和作品数量,接下来要在质量上下功夫,推动新时代诗词精品创作。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写出反映时代特色、弘扬时代精神的优秀诗词。(周文彰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原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活动三:品鉴传承·经典风采(一)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14-17题。(10分)【文本一】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鱼我所欲也》)【文本二】孟子谓宋句践曰【1】:“子好游乎【2】?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3】;人不知,亦嚣嚣。”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4】;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5】;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节选自《孟子尽心章上》)【1】宋句践:古人名,其生无考,据此处来看,似是纵横家类人。【2】游:指游说。【3】嚣嚣:安详自得的样子。【4】得己:自得【5】泽:恩惠,恩泽14.下列对两个文段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我所欲也”中的“欲”是“喜爱”的意思,与“夕日欲颓”(《答谢中书书》)中的“欲”意思不同。B.“故患有所不辟也”中的“患”是“祸患,灾难”的意思,与成语“患得患失”中的“患”意思相同。C.“人知之”的“知”和“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十二章》)的“知”意思相同,根据课内迁移,可以理解为“知道,了解”。D.“善”有“美好,善良”“友好,友善”“擅长,善于”“做好”“多,容易”“妥善地,好好地”等义项,根据语境推测,“穷则独善其身”中的“善”是“做好”的意思。15.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16.结合两则文本,说说如今我们该如何理解孟子所说的“义”?(3分)17.文本二孟子论证“尊德乐义”的方法与文本一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3分)(二)阅读下面诗词,完成18-19题。(4分)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8.“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是如何紧扣月亮写出自己的感情变化的?(2分)19.文中画线句和下面词句同为被贬密州之作,同写月亮,苏轼表达的情感一样吗?请简要分析。(2分)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三)整本书阅读。(5分)20.请从下面任务中选择一个参加。(1)请从“抗争黑暗,追求美好生活”的角度,结合具体人物形象或意象特点,从下列备选作品中任选一部给学弟学妹写名著阅读推荐语,字数80字以内。备选作品:《简·爱》《艾青诗选》《水浒传》(2)金圣叹认为“《水浒传》有许多文法”,如背面铺粉法(衬托)、正犯法(情节相同,如武松、李逵、二解都打虎)、略犯法(情节类似,如郑屠肉铺与蒋门神快活林),你对哪一种印象深刻?请结合具体情节和人物分析其效果。活动四:表达交流·真我风采21.请从下面两个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50分)有人说,一个人的成长也许来自别人的表扬赞赏,也许来自严谨的、入木三分的批评。回想你曾经历过的他人的表扬或批评,你是怎么看待的?(1)请以“那次(填写表扬或批评)”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讲讲你的经历和收获。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不少于600字。(2)这段话引起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①观点明确,有理有据;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不少于600字。24-25中牟县九一测答案1(1)销yánchān濡(2)不仅更(关联词表递进关系且搭配得当,意思顺畅)。①发展多行业,创造三大文化②得名河南,治所开封(1)不以己悲(2)人不寐(3)忽如一夜春风来(4)千树万树梨花开(5)怀旧空吟闻笛赋(6)到乡翻似烂柯人(7)春蚕到死丝方尽(8)蜡炬成灰泪始干D例1:我推荐图一。因为图片的整体像一个“中”字,体现了三则材料中的“中庸”“中原大地”“真的中”内容;图片中的塔、动车、麦子,体现了三则材料中的嵩岳寺塔、文旅、万亩良田内容。(回答出一个方面即可。图片内容1分,材料内容2分)例2:我推荐图二。因为图二中有“去郑州,看华夏古国”的文字,和材料一、二中有关于“郑州”、材料三中“华夏先民”的文字相一致。(图片内容1分,材料内容2分。)例1:嵩阳书院现和谐包容文化,真中。例2:中原人民有勇敢乐观精神,真中。(河南精神1分,对联语言句式1分)(1)那个男人对老太太不恼不尴尬,只看着老太太吃老太太一定要红围巾,服务员不卖给成年人那个男人和孩子们一起跳舞,得到围巾(4)儿子询问,“我”听歌心动例:(1)宽容、有耐心。从情节发展看,不管是母亲点餐时的反复无常和还是任性要围巾,男人都不尴尬亦不恼,尽力去满足母亲,这体现了他的宽容和耐心孝心。(2)勇敢。从文中“我”对他“平凡而勇敢”的感受评价可以看出。或:从对男人的动作描写来看,男人体态臃肿,动作笨拙,但他在跳舞时却全力以赴,不怕嘲笑地和小朋友一起认真跳舞,体现了他的勇敢。(3)有责任心(守诺言)。写餐厅其他人的私语和大家的羡慕,侧面烘托了男人的责任强,信守诺言。(4)认真踏实。从对男人跳舞的环境场面描写来看,男人“手忙脚乱”“卖力”体现了他跳舞认真努力,体现了他的认真踏实。(形象1分,不同角度分析1分。不局限于答案,任意两方面分析均可,只要形象概括恰当,角度分析对应即可得分)9.例1:运用对比和反差突出亲情主题:文章中的中年男人与周围人的反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老太太的任性与儿子的宽容等,更加凸显了亲情的伟大和无私。小文同学在写作文时,也可以尝试运用对比和反差的手法,比如通过描述家人之间的不同性格、习惯或经历,来展现他们之间的深厚情感。例2:设置悬念。文中老太太点餐时主意多变甚至大发脾气,让人好奇她为何如此反常。小文同学可以先写一个家庭成员的不合理言行,让读者猜测其中的原因和接下来的发展。(写法1分,结合原文分析2分,对小文的写作建议1分)10.(1)俗世的温情既指很多家庭中长辈对孩子的关爱,在餐厅只是看着孩子吃(1分)。(2)又指中年男人对母亲的爱和孝顺,为了母亲能够开不惜在众人面前跳舞,体现了孩子对父母的感恩关爱(2分)。“俗世的温情”还体现在对承诺的坚守与实践上。中年男人为了实现儿时让母亲过上好日子的诺言,体现了人的责任担当精神(1分)。11.首先提出论点,指出其创新之处,即将西方文学理论引入中国词学研究(1分)。接着运用举例论证从自创“兴发感动”说、创造新概念“弱德之美”两方面阐述其创新的具体表现(2分)。最后总结创新的意义,即赋予了诗词理解新的生命(1分)。12.(1)学校、家庭、社会开展不同活动(2)跨界融合(3)滋养生命(4)诗词文化传承要结合时代采用跨界融合、滋养生命、创新读写的方式吸引人们关注13.例1:赞同替换。因为原材料六主要讲述了杜甫、白居易、李商隐这三位郑州诗人的生平及其情感与精神世界的解读,这更侧重于诗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解读,和材料五一样侧重于诗词文化的创新解读,没有体现出“创新读写”的“写”。而替换后的材料直接聚焦于新时代诗词作品的创作,这更符合分论点“传承诗词文化需要创新读写”的要求,能够更有效地支持该论点。例2:不赞同替换。因为原材料六主要讲述了杜甫、白居易、李商隐这三位郑州诗人的生平及其情感与精神世界的解读,侧重对诗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解读,体现了“创新读写”中“读”的一方面。上面材料五中也有一定的“写”的方面,所以合起来也能够论证分论点“创新读写”。(观点1分,材料六分析2分,和材料五结合1分)B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2分,欲、甚、苟得翻译错误一个扣一分。)孟子认为“义”是人的一种本心本性,当“义”和物质利益甚至生命相冲突时,也应该舍生取义;同时,不管得志还是穷苦,都要坚守“义”。孟子的这种思想精神很多值得我们继续学习发扬,但生命是可贵的,我们应该坚持“取义”,不一定非要走“舍生”这一条路。(结合两个文段理解2分,当今的理解1分)例:都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1分)。文本一中,孟子通过对比“鱼与熊掌”、“生与义”的选择,强调了“义”的重要性,应该舍鱼取熊掌,舍生取义。文本二中通过“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的对比,表明在贫困与显达的不同境遇下,都应坚守道义,不离正道。(一个文本分析1分,2分)18.“我欲”写出对月亮的喜爱向往,想要超脱尘世。“又恐”写出遐想月宫寒冷引发自己的矛盾顾虑,表现了作者对人间生活的依恋和天宫寒冷的退缩。“何似”写出月光下自己的身影,表达了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分析时扣着“月亮”和“情感”,写出任意2个即可。)19.不一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表现出人生不完美和无常的哲理,表达了一种豁达、超脱的情感。《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壮志豪情。(2分,一首词的分析1分)20.(1)例1:我推荐《简·爱》。简·爱面对舅妈的虐待、学校的严苛,勇敢反抗,追求自由平等、尊严与真爱。她的故事激励我们在生活中要直面困境,与黑暗挫折作斗争,勇敢追求美好生活。例2:我推荐《水浒传》。在这部作品中,宋江、武松等梁山好汉追求忠义,面对官府的压迫与社会的黑暗,毅然决然地挺身而出,走上梁山聚众造反。他们的故事充满了勇气与智慧,是激励我们面对困境、勇敢抗争、追求美好生活的典范。例3:我推荐《艾青诗选》。在这部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