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宝山区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高三年级历史学科等级考质量监测试卷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2.本次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3.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一、人口迁徙(共26分)人口迁徙是人类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历史现象,人类在迁徙中带来了不同文化的交融。(一)知识梳理1.下列是古代有关人类族群迁徙简表:族群名称重要影响①_____从公元前2千纪初起,凭借马和马拉战车等武力优势四处迁徙,对整个欧亚大陆区域文化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②_____公元前6世纪,崛起于伊朗高原,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③______3—6世纪,在中国逐步内迁,转向定居,并在中原建立政权。④_____利用罗马帝国衰落的机会,进入罗马帝国并建立国家,灭亡了西罗马帝国。⑤_____7世纪,开始扩展;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帝国。根据提示,选择恰当内容,完成表格内容(填写字母)。(10分)A.匈奴人B.阿拉伯人C.波斯人D.日耳曼人E.印欧人2.古代游牧民族的大迁徙,对亚欧各主要区域文化的形成和转型产生重大影响的是()(双选)A.西欧逐渐进入了封建社会B.波斯帝国建立较完善的官僚体系C.印第安人创造了玛雅文明D.秦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二)文化探源3.唐朝诗人描述“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的“胡旋舞”来源于()A.西亚B.中亚C.南亚D.东北亚4.起源于19世纪初美国南部的黑人灵歌,既寄托了黑人对自由的渴望,也表达了内心的不满,其主要针对的是()A.联邦制度B.种族隔离C.奴隶制度D.移民制度5.改变19世纪澳大利亚人口结构和当地主流文化的是()A.法国人B.葡萄牙人C.西班牙人D.英国人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高三年级历史学科等级考质量监测试卷第1页共6页(三)案例研究“下南洋”这一现象,是指明清到民国时期,中国东南沿海特别是广东、福建一带的民众为了谋生,漂洋过海,前往东南亚各地,甚至远到印度洋一带。中外学者对这一移民现象进行了研究:①19世纪华人“苦力”移民东南亚后,将福建“拍胸舞”与马来竹竿舞结合,创造出“二十四节令鼓”。在2009年被列为马来西亚非物质文化遗产。②他们(华人移民)的子孙往往成为当地土著,无论是在服饰、语言还是信仰上都与祖先不同,甚至忘记了自己的中国根源。③西班牙殖民时期,移民菲律宾的华人皈依天主教并改用西班牙姓氏(如“陈”改为“Tan”),形成“华菲混血族群”(Mestizo)。④19世纪华人移民与泰人通婚普遍,后代被称为“华裔泰人”(Lukjin)。受泰国同化政策(如禁用中文姓名、强制泰语教育)影响,许多华人后代逐渐丧失中文能力。6.依据上述研究材料,概括人口迁徙引发文化冲突与融合的主要特点。(6分)二、社会转型(共24分)社会转型,通常是指历史上人类社会在生产力变革推动下,发生结构性或根本性的社会变动。某高三学生以“人类社会转型”为主题,结合所学,初步整理了一份学习提纲:一、人类社会转型的基本进程1.原始采集→农业社会(开始时间:距今1万年前)1)经济表现:采集渔猎→原始农业(西亚①/中国粟稻/②玉米)2)考古证据:两河流域早期灌溉系统;中国黄河中游③遗址。2.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开始时间:④)1)经济表现:动力变革——“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生产方式变革手工工场→机器大工厂2)典型国家:⑤"原生型"工业化(圈地运动→“世界工厂”)中国工业化之路(⑥→改革开放)3.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开始时间:20世纪中叶)1)经济表现:科技革命新发展(原子能开发、电子计算机、互联网建立)/劳动方式自动化、⑦/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2)全球趋势: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逐步瓦解/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二、人类社会转型的基本特征1.革命性。社会转型是一种具有颠覆意义的社会变革过程,它涉及人类生活根本的、整体性的变化。2.复杂性。社会转型不仅包括物质领域内生产力的变革,还包括政治制度(体制)和观念文化层面的变化。3.长期性。⑧4.⑨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高三年级历史学科等级考质量监测试卷第2页共6页依据对应的内容与要求,完成这份学习提纲。1.①是()A.小麦B.甘薯C.橄榄D.绵羊2.②是()A.北美洲B.南美洲C.中美洲D.大洋洲3.③是()A.大汶口文化B.龙山文化C.仰韶文化D.良渚文化4.④是()A.18世纪初期B.18世纪中期C.18世纪晚期D.18世纪末期5.⑤是()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6.⑥是()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C.辛亥革命D.“三大改造”7.⑦是()A.标准化B.机械化C.集约化D.智能化8.对“⑧”补写完整。(4分)9.对“⑨”补写完整。(6分)三、读“图”识史(共26分)地图是反映与认识人类活动的位置、环境、过程的重要载体与工具,或用于定位事件,或用于解释历史,或用于评价历史。下面以“伟大的抗日战争”为例,探究地图在历史认识中的功能和意义。右图(图一)是抗日战争中某次战役的形势图。1.该地图反映的战役是()A.武汉会战B.忻口会战C.徐州会战D.淞沪会战2.该地图具有什么功能?对理解抗日战争有何意义?(4分)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高三年级历史学科等级考质量监测试卷第3页共6页3.按时间先后顺序对地图一、二、三、四排序,其中最先发生的是()A.图一B.图二C.图三D.图四4.综合地图一、二、三、四,在功能上发生了什么变化?这对认识“伟大的抗日战争”有何价值?(6分)左图(图五)是历史事件中日军绘制的地图。其中“支那军”是指中国军队,“我演习地”“我战斗射击场”中的“我”是指日军。5.在前四幅地图中,与图五反映相同历史事件的是()A.图一B.图二C.图三D.图四6.图五在使用上有何新的功能?(4分)7.使用地图对认识历史有哪些启示?(6分)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高三年级历史学科等级考质量监测试卷第4页共6页四、“北京中轴线”申遗(共24分)2024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北京中轴线(BeijingCentralAxis)(右图为示意图),北端为钟鼓楼,南端为永定门,纵贯老城南北,全长7.8公里,是统领整个老城规划格局的建筑与遗址的组合体。北京中轴线始建于13世纪元大都,形成于明清时期,此后不断完善,历经逾7个世纪,形成了由古代皇家宫苑建筑、古代皇家祭祀建筑、古代城市管理设施、国家礼仪和公共建筑、居中道路遗存共同构成的城市建筑群。材料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周礼·考工记·匠人》译文:匠人营建都城,九里见方,(都城的四边)每边三门。都城中有九条南北大道、九条东西大道,每条大道可容九辆车并行。(王宫的路门外)左边是宗庙,右边是社稷坛;(王宫的路寝)前面是朝,(北宫的后面)是市,每市和每朝各百步见方。1.对材料一解读正确的是()(双选)A.记载了秦汉时期对都城营建的规则制度B.体现了对都城布局的独特文化审美理念C.反映了中国古代都城具有多种形式功能D.说明了中国古代都城建设已经趋向成熟材料二: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高三年级历史学科等级考质量监测试卷第5页共6页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古代都城营建有何特点?(5分)材料三:一个城是不断地随着政治经济的变动而发展着改变着的,北京当然也非例外……。(北京中轴线)这个格式的形成,一方面是遵循或承袭过去的一般的制度,一方面又由于所尊崇的制度同自己的特殊条件相结合所产生出来的变化运用。……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了全城。……过去虽然曾很好地为封建时代服务,今天它仍然能很好地为新民主主义时代的生活服务,并还可以再作社会主义时代的都城,毫不阻碍一切有利的发展。它的累积的创造成绩是永远可以使我们骄傲的。——梁思成《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1951年)材料四:“北京中轴线”所体现的中国传统都城规划理论和“中”“和”哲学思想,为世界城市规划史做出了重要贡献;“北京中轴线”作为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成熟阶段的杰出典范,代表了世界城市历史中的一种特有类型。——2024年世界遗产委员会3.结合材料和所学,你如何看待“北京中轴线”申遗?(15分)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高三年级历史学科等级考质量监测试卷第6页共6页参考答案一、(26分)(一)1、①E;②C;③A;④D;⑤B(单选,共10分)。2、A、B(双选,4分)。(二)3、B(2分)。4、C(2分)。5、D(2分);(三)6、人口迁徙引发文化冲突与融合体现了迁徙群体与迁入地文化的碰撞、适应与共生的历史过程;人口迁徙不同地区,移民会产生文化适应差异性;文化认同是伴随人口迁徙过程中的动态调整,容易受当地殖民政策与民族主义的影响;文化融合既保留原文化内核,又吸收新元素,容易形成新文化。(大意相近即可,共6分)二、(24分)1、A(2分);2、C(2分);3、C(2分);4、B(2分);5、A(2分);6、A(2分);7、D(2分);8、(阶段性)社会转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一个全面整体的社会转型往往要经历数百年/较为长期的时间才能完成。(大意相近即可,4分)9、如:系统性。社会转型涉及社会国家的多层次、多领域、多方面/它涉及经济体制、社会结构、政治体制和文化价值观的深刻变化;总体呈现一个整体的、有机的社会变化过程。又如:全球性。社会转型的发生不是孤立发生的,而是内外条件和环境交互作用结果;近代以来,随着世界从分散逐步走向整体,全球化已经渗透在世界范围内的民族国家之间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关系之中。(大意相近即可,共6分)三、(26分)1、D(2分);2、功能:有助于定位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了解事件的细节/动态过程;(2分)意义: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正面战场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侵略企图,体现了中华民族誓死不屈反抗外来侵略的精神。(2分)3、B(2分);4、变化:综合多种地图信息,从空间维度上有助于呈现日本侵略中国的从局部到全面侵略的动态过程;借助地图信息解释抗日战争的性质。价值:更加清晰地解释了中国的抗日战争经历了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的历史特点;有助于对中国抗战的过程有完整的认识与了解,对中国的抗战性质影响/意义/作用做出客观的评价(写具体的内容一如:中国抗日战争受到了巨大的损失;是近代以来中国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精制高岭土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上海市房屋买卖合同(监管备案版)
- 美容院店庆活动方案
- 2025年智能投顾平台风险管理策略深度分析报告
- 2025年与前东家终止合同证明模板
- 2025标准版租赁合同范本-资产租赁协议
- 关于技术方案
- 2025年工程施工单位安全自查报告
- 2025年中国划船运动器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中国塑料衣架市场运营趋势分析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
- 气切患者护理课件
- DB64∕T 2133-2025 骨干渠道安全巡护检查技术导则
- 建立并优化医院的药品管理体系
- 肿瘤全程康复管理制度
- 2025至2030中国护眼灯行业发展趋势预判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 青春期生理讲课件
- 2025年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易错题测试试题(含答案和解析)
- 一书一签收发管理制度
- 2025-2030年中国财税服务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年酒店管理专业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咸阳市社区工作者计划招聘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